首頁>Club>
網友南陽庸人問:邱老師請問上了年齡老失憶,有救嗎?您一定說:自然現象吧。
9
回覆列表
  • 1 # 智慧生活智慧飲食

    記憶力是什麼?

    什麼是記憶力,

    周星期的電影《功夫》有句話:記憶是痛苦的根源。

    那快了的根源又是什麼呢?

    當我開始慢慢知道後我就不會再那麼彷徨而行屍走肉了。

  • 2 # 大河塗塗

    你是在哪一天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記憶力開始出現下滑趨勢的呢?你又是在哪一天意識到,自己需要不斷提高(至少保持)記憶力的呢?

    一般而言,人們發現自己的記憶力出現下滑,主要是因為這三種現象:

    1. 單位時間內記憶東西的能力下滑。原來背一段英文需要十五分鐘,現在卻需要半小時。

    2. 記憶的有效時間縮短。過去記住的東西,在要用的時候統統想不起來了。

    3. 記憶時的耐性下降。原來可以安安靜靜坐著背一個小時文章,現在不到十分鐘就要起來玩手機。

    我們為什麼會出現上述記憶力下滑的情況?這是個非常複雜的科學問題,除去長期熬夜、作息不規律、膳食結構不佳等我們主觀上的問題之外,記憶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這本來就是個自然現象。國外著名學術期刊《Psychology and Aging》在 2001 年刊登了一篇論文,研究顯示人們從 20-30 歲中期開始,記憶就出現了連續而有規律的衰退。

    那麼,我們能對記憶力下滑的問題不管不顧麼?絕對不能。從健康的角度講,如果記憶力下滑的同時,還伴有頭痛、頭暈、感官遲鈍等現象,這很可能是身體疾病的徵兆,必須馬上就醫;從工作的角度講,現代人要記憶的東西越來越多,工作中每天有大量鮮活的內容、生活中還有各種小常識、黑科技,我們都必須吸收和記憶。

    換句話說,只要一個人還希望持續成長,不斷提升自己的個人競爭力,他就必須要保證自己擁有優秀的記憶能力。

    那麼,我們該如何恢復自己正在衰退的記憶力?這方面的研究其實已經很豐富了。我們不得不提一下東尼·博贊,他應該說是當前在記憶領域影響最大的人了。他是標準的英國佬,在 BBC 和國際電視臺擁有超過 3 億的觀眾和聽眾,創辦了包括世界記憶力錦標賽(World Memory Championships)在內的三項國際賽事。他出版了 80 多部記憶領域的研究著作,最暢銷的是一套被稱為“思維導圖”系列的叢書,全球範圍內銷售量已突破 1000 萬冊。

    我們聽聽他的書名就能知道他大致的思路:《超級記憶》《思維導圖》《快速閱讀》《掌控記憶》《博贊學習技巧》……應該說,博贊主要研究的是記憶方法和記憶技巧,也就是“如何記得更快”,都屬於“怎麼記”的問題。

    實際上,大家想想我們平時聽到的記憶方法和技巧,以及當年曾經風靡一時的記憶培訓班,都是以教你一些記憶小竅門而聞名的。而這部分不是今天我要說的重點。

    相反,我要強調的是,只要瞭解一些有關“如何學習”的理論,你都會知道,在學習這件事情上,“為什麼學”從來都是比“怎麼學”更重要的學問。在這裡我不得不搬出愛因斯坦的一句老話:“如果我有一小時的時間解決一個問題,我會花五十五分鐘搞清楚問題到底是什麼,然後再用五分鐘時間去解決它。”這和我們耳熟能詳的“二八原則”其實是一個道理。在記憶力這件事情上,堆積很多種記憶方法真的是一件好事嗎?明明要記的就是一段材料,結果你還需要在手頭的十種記憶方法中選擇最合適的一種,這豈不是更浪費時間了?

    而事實是,懂得自己“為什麼要記憶”,是比“怎麼記憶”更重要的一件事。

    在有關“為什麼要記憶”這個問題上,凱文·霍斯利(Kevin Horsley)是當之無愧的專家。其實,霍斯利在小的時候一點都不擅長記憶,中學時他甚至背不住一些數學公式,放到我們中國來就極有可能淪落為高考落榜生。但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就是讀到了東尼·博贊(嗯,就是我之前介紹的那位老哥)的著作,從此他開始不斷訓練自己的記憶力,還在 1995 年的世界記憶錦標賽中拿到了第一名。這個世界聞名的比賽也是東尼·博贊創立的,他們倆的羈絆還真是非常深刻。

    後來,凱文·霍斯利不只滿足於拿下年度冠軍,還希望在人類歷史上留下屬於自己的名字。1999 年,他成功打破了人類記憶史上的記錄(The Everest of Memory Tests)。他先是背下了圓周率小數點後 10000 位,然後工作人員會隨機問他某 5 位是什麼,比如“第 5001-5005 位是什麼,第 1326 到第 1330 位是哪五個數字?”就這樣,他回答了整整 50 組提問,並且成功比之前的記錄快了整整 14 分鐘。他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人類的記憶力是永無止境的。

    去年,凱文·霍斯利出版了自己在記憶領域的重量級著作《無止境的記憶力:如何運用進階學習策略提高學習速度、記憶能力和工作效率》(Unlimited Memory: How to Use Advanced Learning Strategies to Learn Faster, Remember More and be More Productive)。他沒有像之前的記憶大師一樣羅列記憶技巧。相反,他非常具有啟發性地帶我們思考:你究竟是為什麼而記憶?他還把這個問題拆分為三個詳細的步驟:明確你的記憶目標(purpose)、找到你的記憶興趣(interest)、重拾你的好奇心(curiosity)。這就是他在書中提出的“PIC 記憶法則”。這本書在 2016 年 3 月出版,至今還沒有中文譯本問世。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說說這個“PIC 記憶法則”到底講了些什麼,我們每個人應該如何運用“PIC記憶法則”來拯救自己的記憶能力。

    第一步:明確你的記憶目標

    在記憶一段內容之前,你需要仔細思考:我到底為什麼要記住這個內容,它能給我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如果這是一段需要你花很多時間記憶的內容,你甚至需要或者拿出身邊的一張紙,儘可能多地寫下記憶這段內容的理由。如果你有一個明確的記憶目標,你會變得理性、耐心而專注。相反,如果只是死記硬背,那你不可能獲得非常好的記憶效果。

    世界聞名的時間管理大牛、GTD(Get Things Done)原則的提出者大衛·艾倫(David Allen)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並不確定自己為什麼做這件事,你根本不可能付出足夠多的努力(If you’re not sure why you’re doing something, you can never do enough of it)。

    但是看到這兒,你可能會猶豫:什麼才是一個好的記憶目標?我記憶的目標難道不就是把東西背下來嗎?

    其實啊,記憶目標也是分好和壞的,或者更清晰地說,是分成“清晰”和“模糊”的。接下來我就要分享,我們應該如何確立一個明確的記憶目標(specific purpose of memory)。

    1.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記住“PIC 記憶法則”究竟由哪三個概念組成;

    2. 我想讀完這篇文章之後,能給我的父母科普一下什麼是“PIC 記憶法則”,說不定還能提升他們正在衰退的記憶力。

    一個明確的記憶目標應該包括以下兩個要點:內容可量化(如上一段所說的“記住三個概念”)、應用場景明確(如上一段所說的“給我媽媽講講”)。我們特別要重視“應用場景”這件事,因為只要你能和別人講明白的事情,你自己一定已經記得一清二楚了。

    舉個特別簡單的例子你就能理解,假設今天公司開會,你關係最好的同事因病請假,並讓你轉告會議內容,你是不是發現,自己會努力記住這次會議內容?道理就蘊含在“應用場景”四個字中,因為今天的會議內容你有明確的應用場景——講給你同事聽,所以你的記憶力會被全面解放出來。

    第二步:找到你的記憶興趣

    年輕時,我們每個人都有最喜歡的歌星,假設你喜歡他 10 年、20 年,他可能已經出了 200-300 首歌,如果每首歌的歌詞有 200 字,那你其實已經記下了 6 萬字的歌詞。如果你有兩個非常喜歡的歌星,你就因為他們而記下了 10 萬字的內容。

    而且,這 10 萬字不僅會記在大腦中,還會出現在你的日記本里、你屋子的牆壁上、你給朋友寫的明信片裡,甚至是你的求婚誓言當中。

    為什麼我們對這些歌詞念念不忘?原因就是我們對它們擁有無窮無盡的記憶興趣。從科學的角度講,我們的記憶興趣會極大程度影響我們的注意力。記憶興趣很高的時候,大腦的自律性、敏銳性也會水漲船高,拖延症和猶豫不決的毛病也會消失不見。

    回憶一下,當你剛拿到偶像的新專輯,順著音樂一邊搖擺一邊記歌詞的時候,你的嘴角都是帶著笑意的,你的腦海中全是他(她)的影子,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但是你可能又會問了:我有興趣的事情我肯定記得快啦!但是問題就是,有很多東西是我不得不記、根本找不到記憶興趣的,面對這些內容,我該如何是好呢?

    其實,這也是很多朋友記憶時的痛點。而作者給出的方案是,如果你遇到了非常無聊的內容,但是你又不得不記住,你就要換一個思考的問題:這個內容和我感興趣的事情之間有什麼聯絡?

    比如說,作者是個非常喜歡給人做培訓和分享知識的人,所以哪怕他遇到了一個再無聊的資訊,他都會想:“如果我要給我的學生講這個資訊,我能怎麼講得有趣一點?”這樣做之後,再無聊的資訊在他看來都會變得有趣,因為他是為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記憶這個內容。

    其他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包括:

    1. 這個資訊能怎麼幫助我提高自己的能力?

    2. 它能怎麼樣幫我在未來獲得更好的生活?

    3. 我在工作中能不能用到這個資訊?

    4. 它能如何成為我社交時候的談資?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關鍵是要在資訊和你之間建立起深度聯絡。只要你調整到一個好的心態,所有無聊的資訊都可以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大家都知道,interest 這個詞在英語中有兩個含義,一個是興趣,一個是利益。作者給出的“面對無聊”的解決方案,其實就是告訴你,如果你實在找不到記憶的興趣,就不妨想一想,它能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利益。至於作者是否用這個雙關語做了一個文字遊戲,我也不得而知,但這也稱得上是某種巧合了。

    G.K.切斯特頓是英國 20 世紀一位著名作家和評論家,他說過這樣一句發人深省的話:“世界上不存在無聊透頂的事情,只有不感興趣的人( There are no uninteresting things, only uninterested people)。”這聽起來和羅丹的那句“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說,下次再遇到自己感到無聊卻又不得不背誦的資訊時,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或者利益。

    第三步:重拾你的好奇心

    我們大家都知道,做事情需要找回自己的好奇心。但問題是,怎麼樣才能找回自己的好奇心呢?

    之前,我們在解讀《閾限思維》一書時,曾提到過“空杯理論”這個概念。所謂空杯理論,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即便已經在某些方面你是專家了,也要時刻保持初學者的心態。只有這樣做,我們才能不斷讓大腦“空”出來,好填充進全新的新鮮事物。

    其實,好奇心這個概念和“童心”特別接近。回憶一下,當我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是不是對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我們當時特別愛看《十萬個為什麼》,總是愛提各種莫名其妙的問題。長大之後,當我們剛剛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比如金融、網際網路、知識付費等等,也會對這個行業的雄奇現實充滿好奇,想要了解它的方方面面,這其實就是我們找回童心的表現。

    所以,重拾好奇心有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就是保持空杯心態,假設自己一無所知,再去看待眼前的內容,看看它到底有什麼新意、在哪裡吸引了你。

    如果說你很難跳出已有的認知,那不妨假設自己需要給一個五六歲的小朋友講清楚一件事,比如他就是你的小外甥,或者鄰居家活潑可愛的小男孩。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那你需要站在他的角度換位思考,這個資訊到底有什麼讓我好奇呢?這說不定會給你的記憶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以上所說的,就是《無止境的記憶力》這本書中最精髓的“PIC 記憶法則”。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能放棄拯救自己的記憶力。記憶力是需要訓練的,而且是能夠隨著訓練而逐漸提升的。

    記憶力不是一種“能力”,相反,它是一種“習慣”。而我們每個人面對的選擇是,你是否願意用正確而高效的訓練工具,日復一日地訓練你的記憶能力。而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PIC 記憶法則”,能夠為你拯救自己的記憶力提供一個有效的工具。

    以後再背東西的時候“三省吾身”:找到記憶目標了嗎?擁有記憶興趣了嗎?找回對知識的好奇心和童心了嗎?

    孔子在《論語》中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這段話的意思是:學生們為什麼不研究《詩經》呢?《詩經》,可以培養聯想力,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鍛鍊合群性,可以學得諷諫的方法。近呢,可以運用其中道理來事奉父母;遠呢,可以用來服事君上;而且多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

    古人學《詩經》當然是需要背誦的。而孔夫子的這段話,既明確了記憶的目標:事奉父母、服事君上;還和興趣以及利益有關:培養聯想力、觀察力;還談到了對世界的好奇心:多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當然,古人學習“名物”也存在禮儀的用途)。如果凱文·霍斯利有緣讀到《論語》,也一定會對孔夫子的認識讚不絕口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中同樣嫁姐夫為續絃,為何小秦氏為正妻小鄒氏為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