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澀
-
2 # 櫻艾琳
出自中唐李賀的《馬詩共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李賀的《馬詩》共二十三首,這是第五首。《馬詩》是透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方法屬比體。而這首詩在比興手法的運用上卻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現出一片富於特色的邊疆戰場景色,如同運用賦的手法: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是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這幅戰場景色,一般人也許只覺悲涼肅殺,但對於志在報國之士卻有異乎尋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鉤”與“曉月當簾掛玉弓”(《南園·尋章摘句老鵰蟲》)匠心正同,“鉤”是一種彎刀,與“玉弓”均屬武器,從明晃晃的月牙聯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戰鬥之意。作者所處的貞元(785年-805年)、元和(806年-820年)之際,正是藩鎮極為跋扈的時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帶,所以詩意是頗有現實感慨的。思戰之意也有針對性。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這兩句寫景,實際上是開啟後兩句的抒情,又具有興起的意義。
這首詩與《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都是寫同一種投筆從戎、削平藩鎮、為國建功的熱切願望。而詩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鉤比喻月,也是比;從一個富有特徵性的景色寫起以引出抒情,又是興。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見興,興中有比,大大豐富了詩的表現力。字句的鍛鍊,也是此詩藝術表現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
3 # 藍天白雲LGF
我的答案如下:
大漠沙如雪,
風起疑水流。
燕山月似弓,
夜闌愁滿鉤!
-
4 # 熱愛生活的小螞蟻
首先對這首詩的作者做個簡單介紹: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然後我們來簡單瞭解一下作者的寫作背景:
李賀因為得罪了另一個大詩人元稹,元稹百般刁難,藉口李賀的父親李晉犯了忌諱,不讓李賀參加進士考試。李賀身負奇才,報國無門,憤怒悲傷之餘,寫下馬詩。他所寫的詩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
而《馬詩》是中唐詩人李賀所作的一組五言絕句,共二十三首。詩歌透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以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方法屬比體。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原文: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李賀 唐譯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李賀的《馬詩》共二十三首,這是第五首。而這首詩在比興手法的運用上卻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現出一片富於特色的邊疆戰場景色,如同運用賦的手法: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是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這幅戰場景色,一般人也許只覺悲涼肅殺,但對於志在報國之士卻有異乎尋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鉤”與“曉月當簾掛玉弓”(《南園·尋章摘句老鵰蟲》)匠心正同,“鉤”是一種彎刀,與“玉弓”均屬武器,從明晃晃的月牙聯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戰鬥之意。作者所處的貞元(785年-805年)、元和(806年-820年)之際,正是藩鎮極為跋扈的時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帶,所以詩意是頗有現實感慨的。思戰之意也有針對性。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這兩句寫景,實際上是開啟後兩句的抒情,又具有興起的意義。
三、四句,詩人借馬以抒情:“什麼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樹功勳呢?”《馬詩·龍脊貼連錢》裡說:“龍背鐵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襜,誰為鑄金鞭?”其中“無人織錦襜”二句的慨嘆與“何當金絡腦”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馬當作良馬對待,以效大用。“金絡腦”、“錦襜”、“金鞭”統屬貴重鞍具,都是象徵馬受重用。這是作者熱望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所發出的嘶鳴。
這首詩與《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都是寫同一種投筆從戎、削平藩鎮、為國建功的熱切願望。但《南園十三首》是直抒胸臆,此詩則屬寓言體或比體。直抒胸臆,較為痛快淋漓;而用比體,則顯得委婉含蓄,耐人尋味。而詩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鉤比喻月,也是比;從一個富有特徵性的景色寫起以引出抒情,又是興。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見興,興中有比,大大豐富了詩的表現力。從句法上看,後二句一氣呵成,以“何當”領起作設問,強烈傳出無限企盼之意,而且富有唱嘆的意味;而“踏清秋”三字,聲調鏗鏘,詞語搭配新奇,“清秋”的時候草黃馬肥,正好馳驅,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恰是“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杜甫《房兵曹胡馬》)。所以字句的鍛鍊,也是此詩藝術表現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
5 # w樂此生
這幅戰場景色,一般人也許只覺悲涼肅殺,但對於志在報國之士卻有異乎尋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鉤”與“曉月當簾掛玉弓”(《南園·尋章摘句老鵰蟲》)匠心正同,“鉤”是一種彎刀,燕山月似鉤”展現出一片富於特色的邊疆戰場景色,如同運用賦的手法,從明晃晃的月牙聯想到武器的形象。作者所處的元貞時代,正是藩鎮極為跋扈的時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肆虐為時最久,與“玉弓”均屬武器: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是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也就含有思戰鬥之意、為禍最烈的地帶,所以詩意是頗有現實感慨的。思戰之意也有針對性。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這兩句寫景,實際上是開啟後兩句的抒情“大漠沙如雪
-
6 # 一蓑煙雨4044406307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弓。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是唐朝李賀的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弓”寫景,“何當金終腦,快走踏清秋”直抒胸意寫情,全詩情景交融,豪情萬丈,震撼人心!“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弓”其妙處在於烘托出曠遠清冷孤傲的月下大漠氛圍,襯托出邊關的雄奇,壯士的報國豪情。你看,深遂遼遠的夜空裡彎新月像一把邊關將士腰間的彎弓,清冷的月光灑在萬里漠漠平沙之上,整個沙漠就像覆蓋上一層白雪,使整個天地更顯曠遠寂寥,更烘托出詩人報國的豪情萬丈!
-
7 # 無產階級詩人玄又玄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弓。
首先從表面看,有著工整的對仗,大漠對燕山,沙對月,雪對弓,上句是廣闊浩瀚的地面描寫,下句是高遠空曠的空中描寫。整體營造出了一種廣闊浩瀚、高遠空曠的景象。
其次,透過這種廣闊高遠天地的描寫,又有種“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孤獨冷寂之感。人如芥子,滄海一粟,渺小得自不必言說。
-
8 # 無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李賀的《馬詩》是透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方法屬比體。而此詩在比興手法運用上卻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現出一片富於特色的邊疆戰場景色,乍看是運用賦法: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象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這幅戰場景色,一般人也許只覺悲涼肅殺,但對於志在報國之士卻有異乎尋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鉤”與“曉月當簾掛玉弓”(《南園》其六)匠心正同,“鉤”是一種彎刀,與“玉弓”均屬武器,從明晃晃的月牙聯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戰鬥之意。作者所處的貞元、元和之際,正是藩鎮極為跋扈的時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帶,所以詩意是頗有現實感慨的。思戰之意也有針對性。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這兩句寫景實啟後兩句的抒情,又具興義。
三、四句借馬以抒情:什麼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樹功勳呢?《馬詩》其一雲:“龍背鐵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襜,誰為鑄金鞭?”“無人織錦襜”二句的慨嘆與“何當金絡腦”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馬當作良馬對待,以效大用。“金絡腦”、“錦襜”、“金鞭”統屬貴重鞍具,都是象徵馬受重用。顯然,這是作者熱望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所發出的嘶鳴。
此詩與《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都是寫同一種投筆從戎、削平藩鎮、為國建功的熱切願望。但《南園》是直抒胸臆,此詩則屬寓言體或比體。直抒胸臆,較為痛快淋漓;而用比體,則覺婉曲耐味。而詩的一、二句中,以雪喻沙,以鉤喻月,也是比;從一個富有特徵性的景色寫起以引出抒情,又是興。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見興,興中有比,大大豐富了詩的表現力。從句法上看,後二句一氣呵成,以“何當”領起作設問,強烈傳出無限企盼意,且有唱嘆味;而“踏清秋”三字,聲調鏗鏘,詞語搭配新奇,蓋“清秋”草黃馬肥,正好馳驅,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恰是“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杜甫《房兵曹胡馬》)。所以字句的鍛鍊,也是此詩藝術表現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
9 # 硯池秋
我們眼中的好詞句,遠遠不只文字上的展示,而是立體呈現的一種意境。我們說這首詩“意境深遠”,那常常需要能理解到這層韻味的人才可以享受到。所以,美好的詩詞可以是音樂、可以是繪畫,更可以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恢宏史詩。
李賀被世人稱為“詩鬼”,他內斂而直率的性格,成就了他詩詞的傲骨之氣。這首五言絕句是李賀在考取功名之前所做。雖為詠馬,卻是借馬喻他的政治抱負。這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令人聽了都不覺為之一震,眼前赫然呈現一幅宏偉的月夜寒光的場景,畫面先是遠景:被月光照得綿延如雪的荒漠,漫天無際,隨後鏡頭上搖,一彎銀鉤似的亮月掛在黝黑的燕山山脈之上。寥寥十個字,創造了一部鴻篇鉅製的作品,豈能不教人深深感慨。
這十個字,整個場景都是靜謐的,但卻撥動了我們心中無數的弦外之音。那種大地亙古的“不言”和“靜觀”,讓人的心靈與天地共鳴。李賀就是透過這句在對大漠、燕山、月,這些億萬年來守候著宇宙天地的“神靈”發問:可否告知我“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我想,李賀之所以被稱為“詩鬼”,是他“無意間”所展現出的空靈意境,使他錯開有序的時空關係,得與天地萬靈對話,從而在隨意間,抓取到一枚枚閃著皎潔之色的靈光。 -
10 # 與歡喜撞個滿懷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
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裡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這是以前老師給我們教的詩句的好,作為一個00後,我覺得不僅僅是詩句中表達的意思讓人感覺描寫的風景十分好,更是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人們可能靜下心來,隨隨便便讀起一句詩,看見其中的“大漠“雪”“山”“月”“孤煙”就已經讓每天上班的人們得到了治癒。
-
11 # 劉香芝
“大漠沙如雪,燕山雪似鉤”這兩句出自李賀的《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原詩是這樣的: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李賀沒有騎戰馬上沙場的經歷,所以,他嚮往沙場生活,當然,這裡面還埋藏著他報國的夢想,他身體不好,他經常接觸的坐騎是驢,馬是存在於他夢想裡的事物。他藉由馬,藉由這組《馬詩》,說了很多他不敢直接說,或者沒法說的話,都藉著《馬詩》說了出來。
這首詩與《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都是寫同一種投筆從戎、削平藩鎮、為國建功的熱切願望。但《南園十三首》是直抒胸臆,此詩則屬寓言體或比體。直抒胸臆,較為痛快淋漓;而用比體,則顯得委婉含蓄,耐人尋味!
-
12 # S微笑面對生活
原野的景色,煞是迷人,
在這戰亂的年代,此景,
揮灑雄心壯志,不是此時,更奈何時?
-
13 # 柔腸一寸愁千里
古人寫詩很注重意境的,這首絕句更加突出。大家也許沒有到過茫茫的戈壁沙漠,但也許在電影或電視劇的鏡頭下看到過不少。會對千里黃沙那種蒼涼,悲壯有所瞭解。
2017年8月份我和一位朋友到青海湖去玩耍,第一天住在西寧,第二天坐上火車一路西行。列車在空曠的戔壁灘上飛馳,從車窗向外望去,道路兩邊不時有白茫茫一片,初始以為是雪,經打聽才知道那是沙鹽。
到了青海湖,那裡的遊客並不象我想象的那麼多。我驚歎那裡的天簡直藍的耀眼,偶爾有一片白雲從頭頂飄過,彷彿要碰到頭了,因為曠野遼闊,再加海拔較高,極目望去,原野和天空渾然一體。只不過天是藍的,大地是金灰色的。
到了晚上,我們住在一家在當地也算是很豪華的賓館裡。天黑之後,我特意走出來想感受一下高原下的夜晚。雖然只是八月,但夜風吹來,到有一種冬的感覺,我好奇天上的星星,當時是農曆的八月初六吧大概。一勾新月掛在長天,彷彿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把星星和月亮摘下來。於是我就想起了詩仙李白的那首詩,"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誇張。當我身臨其境時。果然有同感了。
當然李賀的這首詩描寫的是燕山一帶,而不是青海,但那種意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回覆列表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連綿不斷得燕山嶺,一望無際的沙漠。是多少男兒功成名就得地方。心有報國之志,卻難以實現,是何等的苦悶。英雄無用武之地又是一種淒涼湧上心頭。換在現實生活中,自己得價值一直不被認可。沒有好的平臺一展身手,心中難免有感傷,感傷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即使有太多的不如意,我們也要笑對人生,是金子總有發光的時候。李賀這首詩也是對希望充滿期待充滿嚮往,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加油還在努力的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