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474649658
-
2 # 星麻
家長應該怎樣調節孩子常看電視的時間呢?最重要的是家長要以身作則!
1、逐漸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千萬不要強行關掉電視,因為看電視已經成為孩子重要的精神生活,關掉電視,等於對孩子權利的一種粗暴剝奪,容易使孩子產生牴觸心理。
2、適當安排好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合理排出他們學習、休息、看電視的作息表。比如規定每天完成作業後,可以看半小時電視。週末、雙休日和寒暑假可以適當延長看電視的時間。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用看電視作為對他們的獎勵,以此培養他們的好行為。
3、父母和孩子一起選擇電視節目,一起看電視。
這樣做不僅能營造和睦的家庭氣氛,而且還能避免一些電視節目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在與孩子一起看電視的時候,大家應該經常討論,比如看廣告時,孩子極易受到蠱惑,吵著買這買那。這時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家裡需要什麼買什麼,你自己不需要買什麼,講出道理,指導孩子的消費行為,如果其他媒體登出了對一些廣告的批語,父母可以念給孩子聽,使他們從小對廣告有一種反省能力,有利於他們今後步入社會。
-
3 # 爆侃製造圈
1 小孩看電視上癮怎麼辦:擺正心態,一步一步來
小孩看電視上癮想馬上制止他看電視是不可能的,而且強行制止失敗是必然的。所以必須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慢慢來,一步一步來,按照計劃,慢慢實施,重點是培養小孩的習慣,只有習慣改變過來了,才能採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如果你也想給你的小孩培養合理看電視的好習慣,就的慢慢來,有耐心。 還有不能邊看電視邊吃飯,臥室最好不要放置電視(幾乎絕大部分家庭都把電視放置在臥室)。小孩的房間裡有了電視機,自然為小孩過度依賴電視創造條件,也自然而然減少小孩與父母交流溝通的機會。這是小孩患電視孤獨症、產生人際交往障礙、影響親情關係的重要原因。 而且造成小孩看電視上癮,不得不說邊看電視邊吃飯極有可能是原因之一。
2 小孩看電視上癮怎麼辦:講道理
小孩看電視上癮,家長必須做好準備,不光是心理準備,可以先給小孩買些吃的,然後在他玩的很開心的時候,把他叫過來,跟他慢慢的講怎麼看電視,小孩一天到晚看電視不好的,透過很多的道理,講完再根據小孩是實際情況進行接下來的行動。 其實,小孩看電視多是一種“玩”的補充,有時電視也像玩具一樣。當一種玩具不在面前時,小孩就可能想不起玩這種玩具,可能被其他玩具所吸引。同樣的道理,當電視節目不總是出現在小孩面前時,電視的誘惑力就可能沒有那麼大了。因此,為了減少小孩看電視時間,父母也要把握自己看電視的度。我們還要注意的是,千萬別在小孩的房間放電視機。 而且跟小孩講清楚了道理之後,就算不能馬上制止他看電視,但是小孩心裡也會有所顧忌,不會像之前那樣肆無忌憚的看電視了。
3 小孩看電視上癮怎麼辦:制定合理的看電視計劃
小孩看電視上癮要想有所改變,最需要可能是是約法三章,看電視之前與小孩定好“規則”。萬事有度,無度則濫,這個“度”,其實指的就是規則。規則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就連小孩看電視,也要講規則。小孩看電視之前,先與小孩說好規則,這樣可減少爭執和小孩耍賴的機會。 比如說,週末就和小孩討論下週可看哪些節目,還包括看的時間和次數。這樣既利於小孩看電視時有所選擇,也利於培養小孩的自控能力,讓他知道看電視如果超過了一定的時間和次數就要節制一下,等到以後再看。 還有就是要注意細節,讓小孩遠離電視。小孩看電視多是一種“玩”的補充,有時電視也像玩具一樣,當一種玩具不在面前時,小孩就可能想不起玩這種玩具, 可能被其他玩具所吸引。同樣的道理,當電視節目不總是出現在小孩面前時,電視的誘惑力就可能沒有那麼大了。因此,為了減少小孩看電視時間,家長也要把握自己看電視的度。
4 小孩看電視上癮怎麼辦:家長多陪同
小孩看電視上癮多半是因為父母陪小孩的時間少,很少與小孩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般年輕父母教育小孩有個特點:只要你不搗亂,把老師的作業任務完成,你幹什麼都可以,我也不干擾你。你不理他,小孩就會感到孤獨,他不能閒著,他得找點事兒。電視有趣、有人物、有情節、有聲音、有色彩,慢慢的小孩就愛上了電視,把電視當成了朋友,把網路遊戲當成了情感的渲洩場。所以,父母在家一定要多陪小孩,你陪他時間多了,小孩染上別的不良習慣的機率就少了。 家長多親近小孩,不要把電視機當保姆。現實生活中,很多年輕的父母多以工作忙、無暇陪伴小孩為由,把小孩丟給電視。這樣,除了讓小孩更沉迷於電 視節目之中,沒有其他什麼好處。親近小孩的方法是非常多的,比如可以請小孩來分擔一些家務,讓小孩與自己一起準備晚餐、打掃房間等。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和小孩變得更加親近了。小孩的上癮情況自然也沒那麼嚴重了。
5 小孩看電視上癮怎麼辦:分散注意力
小孩看電視上癮是由於枯燥乏味、呆板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父母要運用轉移注意的方法來終止小孩對電視的堅持性。並以提高興趣的方法,讓小孩多接觸其它活動,當小孩感受到還有比電視更有趣的活動時,自然會逐漸擺脫對電視的依賴。看書、鍛鍊、遊戲、戶外活動、走親訪友、假日旅遊等,都是轉移小孩注意、培養興趣的好方法。培養小孩積極健康的心理,需要父母在百忙中捨得花時間,肯花心思去安排。 其實,越來越多的父母都會發現,現在的電視節目很多都是不利於小孩觀看的。他們更願意花錢購買或租借優質的DVD當小孩的教學工具。這也是一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6 小孩看電視上癮怎麼辦:厭惡療法
小孩看電視上癮以上方法都不管用,就可以試試厭惡療法,厭惡療法就是在小孩看電視時,家長需提五個要求,
方法如下:
第一,固定坐姿。要求坐得端正或者兩手背在身後,要求小孩像在學校上課一樣認真看,沒坐好和開小差時就批評他。
第二,規定時間。規定幾點到幾點看電視,這個時間段除了看電視不能幹別的。不能違例,也不能遲到和早退。假設看四十分鐘電視的話,在四十分鐘內不許小孩離開座位,口渴要喝水和上洗手間也不可以。
第三,固定內容。只准許他看你規定的臺,不能換臺,不喜歡看也要求他看。學習中稱之為強迫學習。
第四,固定進度。四十分鐘一到關掉電視,就看這麼多內容,不能多看也不能少看,然後叫小孩描述給你聽。
第五,考他,叫小孩把剛才看電視的內容描述給你聽,說不出來或說得不正確就批評他。
前面四項是一般武器,第五項武器才最厲害:你光遵守前面四項認真看還不行,我還得考你,你說不出來還得接受批評和寫檢討。 小孩看電視時,以上五條只要有任何一條沒有做好,家長就像老師一樣批評他、指責他。只要小孩能按部就班地去做,最多兩個禮拜,95%以上的小孩都不會想看電視了,這種方法能把小孩逼瘋,他會恨不得把電視砸掉。因為當你這樣做時,看電視對他來說不僅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而是一種折磨。
7 看電視對小孩帶來的壞處
壞處一:看電視替代了小孩的玩耍,而玩耍對小孩的成長極其重要。
壞處二:看電視阻礙了小孩的語言發展,因為看電視是單向的,語言學習需要透過交流來實現。
壞處三:看電視阻礙了小孩想象力的發展,因為小孩處於被動的灌輸。
壞處四:看電視限制了小孩的感覺體驗,感覺體驗豐富的小孩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壞處五:看電視多的小孩注意力不集中,使小孩今後的學習變得更加困難。
壞處六:看電視多導致活動減少,使小孩的身體協調能力降低。
壞處七:看電視多的小孩習慣不假思索地接受資訊,懶於思考和探索。
壞處八:看電視多的小孩人際交往能力差,因為缺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體驗。
壞處九:看電視會上癮,看電視多的小孩會受到電視中購物消費的影響,養成不良消費習慣。
-
4 # 艾上花開麻麻
父母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小孩為什麼要看電視?孩子無聊?孩子喜歡?看著會上癮?如果有比看電視更有趣事做,那他們還願意一直看電視下去嗎?
那為什麼要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擔心孩子沉迷?擔心看電視時間太長,沒時間做別的事?擔心孩子沒有自控力,長時間看電視對視力有影響?理解父母的擔心,如果有辦法能讓孩子自律,也許父母就放心了。
首先父母也要理解自己的孩子,她需要從看電視中體驗感覺到不一樣的一些人,事和情景,我們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學會管理時間,這需要一個訓練過程,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幾點起床,吃早餐多久時間,睡午覺多長時間等等。其次用到的方法:1、事先約定。讓孩子參於討論,約定每次看多久時間的電視,用本子記錄下來。儘可能討論得詳細些,多鼓勵孩子頭腦風暴想辦法。如果時間到了孩子不遵守怎麼辦?2、自然後果。時間到了可以跟孩子說:你來決定,是你自己關電視還是媽媽來關。態度要堅定,語氣要平和的,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尊重他的,相信他的。第三,孩子看電視大多緣於無聊,父母多些時間陪伴。可以一起玩耍,一起做遊戲,一起閱讀,一起畫畫,做孩子感興趣的事,孩子自然不那麼迷戀電視了。因為她發現有很多有趣的事可做,時間都排滿了,早把看電視的事都忘記了。
父母有愛還要有方法,多高效陪伴,找機會跟孩子充分連線,讓愛沒有距離。
-
5 # 豐盈心態嘣跳媽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就是家長少看少開電視+帶孩子一起發現比看電視更好玩的事情並陪孩子一起做。
首先說看電視的壞處。
孩子天生需要在互動與直接體驗中學習。而看電視是沒有互動的。並且電視畫面閃動太快,根本不適合小朋友特別是低幼寶寶看,有科學研究發現,0-2歲的孩子看電視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長期大量看電視的孩子,被動接收的電視畫面太多,來不及反應也沒有互動就過了,孩子接收到的都是碎片以及來不及整理的資訊,不符合孩子的認知特點。電視看的太多的孩子,其實都會有點呆,思考問題的能力會比較弱,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受影響。不信的家長可以自己觀察一下。
其次,孩子天生喜歡互動式交往,需要都在直接體驗中學習。0-3歲的孩子,都是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尚未形成。而且,無論是0-6歲學齡前孩子還是大人,我們都會發現自己的形象思維肯定是優育抽象思維的。0-3 歲的孩子,尤其需要大量的直接體驗去刺激自己的感官發育。所以大家很容易就發現孩子從會坐會爬開始就精力充沛,對啥都好奇,啥都想摸一摸碰一碰,就是孩子在用形象思維直接體驗式學習。與家長的互動可以極大的幫助孩子進行這樣的學習!
最後,我想說,孩子愛看電視,根源肯定是家長的養育方式問題。要麼是家長愛看孩子就跟著看,要麼是家長在忙的時候把電視當成看孩子的工具。長期下來,等有空的時候發現孩子愛上了看電視劇。追悔莫及啊!孩子喜歡看電視,必然是沒有更好玩的事情。那就帶孩子做更好玩的事啊!比如帶孩子去逛公園,做戶外運動打打球,家裡備個圖書角,家長有空就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買些拼圖積木帶著孩子一起玩,動手又動腦~
家長用心,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玩起來,孩子還會死抱著電視不放嗎?不會吧問題的關鍵可能是家長給孩子看電視提供了各種便利條件也享受電視帶孩子的省心又抱怨孩子不聽話就愛看電視~如果你是孩子,你怎麼看這樣的爹媽
-
6 # V媽男寶共成長
一、儘量讓孩子晚接觸電視,三歲之前的孩子少看電視。這種環境需要家人一起示範和營造,家庭中所有成員最好沒有以看電視為娛樂的習慣,即使要看,也在一天中有固定的時段,比如晚飯後20分鐘看固定的節目,新聞、體育、科普等方面,切勿讓電視一直開著,作為家庭活動的背景因素。
二、三歲以前,儘量以繪本、音訊形式給孩子輸入,親子共讀,放音樂、故事等磨耳朵的方法,並不輸動畫能達到的效果。
三、儘量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如果看護人能夠全身心的陪伴孩子,家裡和戶外的環境中是有很多吸引孩子好奇心和探索的事物,孩子是不會沉迷於電視螢幕的。電視能夠調動的感觀是非常有限的,兒童沒辦法只通過頭腦接收知識,他們需要不停的活動來刺激各個大腦神經末梢的發展。
四、如果一定要看電視,可以按照孩子的年齡設定每次觀看的時間,兩歲內孩子一次十幾分鍾,一天一到兩次,三歲可以增加到二十至三十分鐘一次,慢慢增加時間。這個時間的設定最好不要人為的設定,因為孩子很可能會哭鬧反抗。如果電視或者電腦可以自動定時,到時間就自動停止,孩子以為這是不可以改變的,就更容易接受,並慢慢養成這種習慣。例如樂視的兒童頻道是可以設定單次和每日觀看的時間的,這個功能很有效。
五、給孩子提供優秀的電視節目,有很多兒童類的優秀動畫片和短片、電影等,都是孩子最好的精神養料。孩子接觸和吸收的越是精華的東西,他就越具有辨識力,品味也會高雅些。到時也不必擔心他被粗製濫造的電視節目所吸引。這個把關越早越好。
-
7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李 娜,多倫多國際心理中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中國心理學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高階家庭教育導師,正面管教家長課高階導師;從事兒童心理教育研究和實踐工作十餘年,全國進行線上、線下數百場家庭教育講座,讓數萬家庭受益。
現代孩子電視控、手機控的現象非常的嚴重。為什麼孩子會如此?真的是電視、手機有著這麼強的吸引力嘛?我們來分析一下孩子們的心理:
一、被吸引階段孩子在幼年時期,會被新鮮的電視節目所吸引,這也是幼兒求知慾的一種需要。這時要為孩子及時建立規則意識,而不是完全制止,因為這是制止不住的。
同時,有些電視節目是對幼兒成長有利的,適合孩子身心發展,能促進孩子智力潛能開發,但過多則無益。因為孩子還沒有自控能力,這就需要家長來把關,建立規則。
二、被忽視階段當家長忙於工作,無暇陪伴孩子時,就會用電視、手機來代替家長進行陪伴。長此以往,電視與孩子形成了依戀關係,孩子高興了會看電視,不高興了也會看電視,鬱悶了仍然會看電視,不管什麼時候,只要閒下來,他們就要看電視,電視成了孩子們的精神寄託。
所以面對這樣的孩子一般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這種現象出現的多,此時家長要注意了,多關注孩子,你的愛、你的陪伴會將孩子從電視中拉回來。
-
8 # 夕媽育女
最直截了當的方法:不交家裡數字電視的費用,大人跟孩子一起執行。另外孩子如果很喜歡看電視,可以買那種DVD給他看,這樣時間上自己好控制。一個DVD可以播放幾分鐘?每天看幾個,最好是每天看半個小時,孩子看太長時間的電視對眼睛也不好。
-
9 # 陶醉之夢
如何控制好孩子看電視時候?我來說說我的做法。小孩一歲時候有差不多一年時間不是我帶,到我接手時他總是喜歡看電視,吃飯也要對著,不讓看就大哭大鬧真的很討厭。那個時候跟他講道理他也是一會就忘記了,只能帶他多出去外面玩遠離電視!在家就把遙控藏起來,如果哭鬧要看就說遙控爸爸藏的等爸爸下班找到再看,這樣一天都沒有電視看了。爸爸回來他要看,時間長了也不行!我告訴他電視沒有電了要充電的,如果不充電把電都看完了電視就壞了,再也看不了電視了。現在他看一段時間我就叫他自己關了讓電視充電,壞了以後都不買電視了讓他長大賺錢再買回來看。
現在他都不會長時間看,都會問我可以看沒有?我說不能看他就不會看,我批准了他才會看。大了也知道會近視眼他自己也不敢多看。
-
10 # 娘娘說
也許有家長會說,最好的控制就是不讓孩子看電視。過去這麼做可能有難度,但現在有了手機這個好夥伴,很多家庭已經天然地沒有了“看電視”這個選項,於是不知道電視為何物的孩子,恐怕也不在少數。但無論是手機、ipad,還是電視,都是電子螢幕,都是一種多媒體的傳播形式。比起書本、玩具,對大多數孩子而言,都更具備吸引力。所以,如何控制好孩子看“電子螢幕”的時間,可能是一個更好的問題。
首先,不能“因噎廢食”——也就是為防成癮而不給孩子看電視。對3歲以上的兒童,電視和網路影片裡含有大量有意思又有意義的內容。而且電視和影片裡大量的畫面,是對兒童右腦的開發。只要不因為過度看電視,而放棄了遊戲、閱讀等其他有意義的事情,電視就不是兒童生長髮育的“猛虎”。
其次,單次看電視的時間不宜過長。一天可以分兩到三次,每次5-10分鐘。這樣的安排,既對孩子的眼睛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又能避免孩子沉迷電視,大腦過分“沉浸”在看電視的氛圍中。
第三,從孩子第一次接觸電視開始,就要給予明確的“規則”。時間一到,必須離開電視,去做別的事情。
當然,正看到興頭上的娃,離開電視肯定不那麼願意,因此有兩個小竅門可以分享。
第一個竅門是,看電視的時間,最好以某個電視節目的結束來計算。比如說,10分鐘,不要機械地執行為600秒,可以換成例如兩集小豬佩奇,或者一集天線寶寶……等等。當動畫片的結束音樂響起時,家長順勢關掉電視,寶寶就不會有“中途被打斷”的遺憾了。
第二個竅門是,提前提醒,溫柔鑑定。每次時間過半的時候,可以溫柔地提示寶寶。比如“啊,一集看完了,還有一集哦,然後咱們就去做……吧。”如果娃不同意,家長不要動怒,只需要溫柔而堅定地告訴孩子,這個規則是事先說好的,必須執行。
在孩子結束看電視的事情後,家長要給予充分的陪伴,安排其他有意思的生活內容。如果能有條件在看電視後,安排一些室外的活動,以使眼睛和全身其他肌肉得到放鬆,那就是再好不過了。
控制看電視的時間,是從家長出發的說法。最理想的目標是,逐漸養成孩子對自己看電視時間的自律。關鍵在於堅持,日復一日對於同一項規則的遵守,最終是可以達到自律的目標的。
-
11 # 親子溝通如何說
對於從電視中看到的東西,孩子幾乎會全盤接受。電視不僅浪費了一個人的時間,而且狡詐地塑造了我們的價值觀。所以,控制孩子看電視的關鍵不在於時間多久,而在於如何讓孩子自己關掉電視。如下三點建議供參考。
第一, 家長以身作則,不看或者有選擇性的看電視。自從當了媽媽以後,我很少看電視,只在有空時選擇性地看幾個特別喜歡的電視節目。有時我會發現自己一邊看著毫無營養的電視節目,一邊滿懷希望地期待更精彩的節目出現,但每次等到關電視時才發現,期待的精彩從未出現,所以後來乾脆就把電視戒了,除非遇上特別有意義的節目。或許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女兒也幾乎沒有看電視的習慣。
第二, “引導”加“限制”,而非只接“限制”。 家長慣常的做法是,為孩子選擇合適的電視節目,並設定看電視時間,20分鐘或者一個小時,兩者結合,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失為好辦法。但是,如果不選擇節目,只限定時間,孩子看得正投入時,家長因為時間到了即刻關了電視,極有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如果非要限制孩子的看電視時間,前提一定要有合理的引導,包括引導孩子選擇好的電視節目,引導孩子發現比電視更精彩的放鬆和娛樂方式等。
第三, 創造“讓孩子關掉電視的條件”。在家庭中創造更有吸引力的娛樂方式或者更好玩的家庭氛圍,比如一起看電影,外出運動,家庭閱讀時間等等。當孩子發現“看電視很無聊”時,無需家長多言,孩子自然就會和電視說再見。
真正的挑戰時教導孩子為何電視會奪走他的潛能,同時讓他自己做決定。
-
12 # 懶媽育兒路
制定執行看電視的規則,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為什麼會執行得不好呢?估計原因就在於家長沒有嚴厲執行吧?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主要是家長的原因。
首先,家長沒有嚴格執行規則。或者說家裡有其他人對規則不是很認可。這幾天需要一家人統一戰線了。我家也制定了看電視玩手機的規則,一天二十分鐘。制定好之後,就和奶奶說好了,一定要執行。統一戰線後,沒有人違反,孩子也不違反了。
其次,開頭幾天非常重要。孩子剛開始都會挑戰一下父母的底線,試一試如果違反規則的後果。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堅持住,違反規則的懲罰措施一定要跟上。這樣幾次以後,孩子就會思考違反規則的後果了。
我家孩子也是這樣的,剛開始非要超過幾分鐘,堅決懲罰,兩天不能看電視。後來學乖了,到點就自己關電視。
第三,給電視設定時間。不知道你家電視是怎麼樣的,我家電視可以設定時間,當看到二十分鐘後,自動顯示時間已經到了。這樣孩子自己就能瞭解時間到了,主動關電視。
最後,如果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尤其是動畫片,有時候是一節一節的,一節可能十幾分鍾或者幾分鐘,不能那麼剛好湊夠二十分鐘。這個時候,就要和孩子溝通好,看完兩節或者三節,而不是死板地看時間。
-
13 # 陳嵐的女拳
看到控制兩個字,我就笑了。
有本很有名的心理學的書,叫《不要用愛控制我》。我們一定要認清一個基本的育兒事實,這樣家長在心理上會輕鬆很多,大多數情況下,孩子最終會遵循她的命運之路,去她要去的地方。人能夠做的很少,即使是父母,也不能控制。
一邊是枯燥的做作業,一邊是有趣的電視節目,別說孩子了,如果是你,能控制自己多少呢?老闆讓你做的文案,而今晚有你最想看的球賽或好聲音,你是去寫文案還是看電視?
在誘惑面前,紀律都很脆弱,指望一個孩子象聖徒一樣自制,不太可能哦。
小時候我很看電視,因為人都渴望接受資訊,渴望知道與現在世界不一樣的任何訊息。我們想看電視想到什麼程度呢?
那時候電視還要靠天線接受,可是我們家訊號不好,爸爸媽媽上班去了,鄰居的一個市電視臺在播放西遊記!西遊記哎!我和我哥哥,看著模糊的螢幕,兩個小孩竟然把電視抬到了院子裡,在桌上上架起一個小杌子,把電視放在“高臺”上,還無師自通地在天線上掛了兩個耳朵——兩個易拉罐,來“加強”接受訊號的功能。
當然啦,我爸爸媽媽回來後,我和哥哥都捱了一頓揍——電視很貴的,這哐幾一下摔了咋辦?
今天想起來這個事兒,我還想樂。內心的需求是人類的行為的最大驅動力。沒什麼可以阻擋。
真的要讓孩子不看電視,怕影響視力啥的,很簡單,就是帶孩子參加更多有趣的活動,打籃球,打乒乓球,學游泳,和孩子一起徒步,做手工,你搞了很多有趣的事給孩子去做,他當然不會盯著電視看了。
你看,我家的電視已經多年沒開啟過了.......為啥........因為我都在看手機了,哈哈哈。
紀伯倫有一首著名的詩:“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
14 # 小布點mami
電視讓孩子變得懶惰,注意力分散,打亂了正常的思維模式。想要限制一個孩子看電視的時間真的很難,需要我們付出決心和恆心。面對他們的各種看電視的要求,即使很生氣也不要妥協,堅決說不行。這可能會引起他們的反抗,只需要一天的時間,等他們妥協後,我們再做適當的讓步,允許他們週末可以看1個小時電視,但不能看電視劇和動畫片。經過了我們的堅決他們必然會同意。
還有一點我們限制了孩子看電視的時間,不能自己在去看電視,我們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
15 # 寧媽育兒
我個人認為,孩子三歲之前最好不要給孩子看電視。 三歲以後如果給孩子看電視,可以這樣控制時間:
1事先跟孩子說好,動畫片只能看一集,等結束的時候自己去關電視。有的孩子對結束沒概念,要跟孩子講清楚,結束就是動畫片片尾開始放歌的時候。當然如果他喜歡聽,可以聽完歌關電視。 讓孩子自己去關電視,是讓他有把控權。如果一開始就講好,大多數孩子都會樂意配合,萬一孩子不願意,家長不能妥協,可以問孩子:動畫片播完了,你是要自己關還是我來幫你關?
2準備好一個沙漏。小孩子對時間是沒有概念,需要形象的工具幫他們理解時間。 我之前跟女兒說看10分鐘關電視,她沒概念,不肯關。後來用了10分鐘沙漏,動畫片開始就計時並告訴她等沙子漏完自己去關電視。 3孩子喜歡的動畫片往往有配套書籍,買來給他們看,也可以減少看電視的時間。
4家長以身作則,少看電視多讀書。孩子受環境影響挺大的,如果不給他們看電視,其實很多時候他們不會主動想起來。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建立好閱讀環境,培養好了孩子的閱讀習慣,等他愛上看書了,電視的吸引力也就沒那麼大了。
-
16 # 蜜桃姐姐
1.和孩子一起看。
儘量不要使用影片或電視作為保姆。研究表明,如果一個成年人在旁邊輔助,孩子們學習會做得更好。
2.幫助孩子批判性地觀察。
即使是小孩子,也可以學會從電視中觀察。鼓勵孩子提問,並把節目中發生的事情與他自己的生活聯絡起來,從不同角度分析。如果家長和孩子正在看網頁上的影片或錄製的節目,可以暫停以下,和孩子討論影片中的事情。注意哦,最好是值得討論的話題,而且不要太過於頻繁地暫停節目,不然孩子也會不耐煩的。
3.把節目與現實聯絡起來。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在他所看到的和他周圍的真實世界之間建立聯絡。如果家長和孩子剛看完一段介紹了一個數字的片段,家長可以談談這個數字,並找一些例子告訴孩子,然後閱讀並討論一本探究數字的書。如果孩子喜歡看野生動物的節目,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圖書館選有關動物的書。或者,如果孩子喜歡節目中的人物烤蛋糕或製作藝術專案,家長和孩子也可以嘗試做類似的活動。
4.榜樣作用。
孩子們受父母設定的榜樣影響最大,所以不要在做其他事的時候,把電視或電腦當作背景噪音,不看電視時就關掉。如果孩子看到家長迫不及待地坐下來觀看某場特定的節目並專注於自己所看到的,孩子就會意識到電影和其他節目確實有潛力讓人享受。
5.制定家庭媒體計劃。
除了考慮孩子在螢幕上的時間外,還要考慮家裡其他人何時以及如何使用電子產品。和孩子談談看電視和使用其他電子產品的基本規則,並給出一個計劃。和孩子約定如何每天看多長時間、看什麼節目、怎麼看。這樣的計劃最好適用於每一個家庭成員。
-
17 # 卓理超人
#樸貨研究所#
孩子到底看多久電視為宜呢?美國兒科學會建議2歲以下兒童最好不要看電視(包括其他數字產品螢幕)。2歲以上每天看數字螢幕1小時左右,最好不超過2小時。具體操作時,家長最好觀察孩子,看到頻繁揉眼睛等動作,應關閉電視。
睡前1小時最好不要看電視,否則因為電視情節刺激大腦,導致孩子興奮,不易入睡。
選擇電視節目
畫面變化慢的節目,不至於對孩子的大腦和眼睛過多刺激;
符合年齡段的節目,不時有解說員對看電視的小朋友說話互動;
要求孩子互動的節目,如跟讀、跟著跳舞等互動要求;
故事情節和故事架構(開頭、情節、結尾)明顯的節目。
控制看電視的方式
問問孩子,電視節目講了什麼故事;有哪些人物;喜歡哪些人物;為什麼?
讓孩子說說在電視裡看到東西的名字,鼓勵孩子跟隨節目跳舞、唱歌等互動活動。
將電視節目和實際生活關聯起來,如“還記得我們在《小豬佩奇》裡看到的嗎,小豬佩奇和喬治幫爺爺種草莓,這就是農民伯伯種的草莓,我們一起來採草莓吧!”
節目結束後,表演剛才看到的故事,或者畫一幅相關的畫。
孩子看電視上癮,如何引導?
轉移注意力。除了電視外,積木、繪本、畫畫、玩具等,也都非常具有吸引力。孩子想看電視的時候,轉移話題,提供其他取代電視的東西。
陪伴孩子,和孩子互動。我想沒有比和孩子互動更讓孩子開心的了。和孩子做躲貓貓遊戲、老鷹捉小雞遊戲等等,網上找找符合孩子年齡段的遊戲,和孩子一起來做,不一會整個屋子裡都會充滿孩子的笑聲。
引導孩子培養社會關係。領孩子找其他小朋友玩,幾個孩子湊一塊玩會更有趣,順便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一舉多得。
家長做好表率,少看電視或玩手機。
和孩子有個約定。孩子要求看電視,允許時要帶附加條件:如,可以看電視,但是不能超過半小時哦,到時候我會關掉,不要哭鬧哦。再如,可以看電視,但是一定要離遠一點,坐沙發上看哦,不然會關掉哦……
-
18 # 象蟲凢
兩個建議:
第一自然是,標題上的,如何控制時間的問題,這問題說好了,控制其他不大複雜的事情也是一樣。談到控制時間啊,主要談兩方面,一是外部驅動力,比如孩子喜歡吃糖,那就和孩子說你要按規定的時間關上電視,就獎勵你一個糖。或者孩子害怕懲罰,規定不能按時做到就要受到可怕的懲罰,獎懲制度一個要提前說好,一個要注意說到做到。
另一個是來自內部的對遵守規則、契約的衝動,這個不好理解的話,換成孩子看動畫的衝動,無需你提醒他自然記得,無需你阻攔,即使攔住也是暫時的,他會在你防備不到時候,衝出來繼續看的。這個好像感覺挺難的,其實不然,結合 1 的裡面,用說到做到的獎懲制度來慢慢的培養孩子的契約精神,這個需要全家人的遵守,一旦有人開了先例,就無法進行下去,這才是難點所在。
第二建議呢,為什麼孩子要看電視呢?是不是沒有其他可以頂替看電視的活動,非也,往往家長推脫忙、沒精力、不懂等理由,拒絕了可以增進與孩子情感交流的許多次機會,慢慢的將孩子推向了,好玩有趣的電視世界,不能自拔,這種現象,我們家長尤其需要反思。
回覆列表
父母可以用書或者其他能夠滿足孩子精神需求的替代品來取代電視,讓孩子的時間放到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孩子有“電視癮"根因在於缺乏陪伴,缺乏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