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見沈華

    中國古人的治玉工藝當中,充分的展示了古人的聰明和智慧,成語中有一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就已經告訴了我們良渚玉器製作和加工的方法,良渚文化時期,距今有5000年左右,那個時期青銅器還沒有出現,所以不可能是砣具的琢磨,而鯊魚牙說法也不成立,因為牙畢竟是有機物,琺琅質再硬它的硬度也不會超過玉石的強度,雖然良渚是採用地方的梅子玉,但是它的硬度也能達到4.5~5度左右,這個時候唯一可以被納入制玉刻劃玉的,可能就是玉髓,玉髓的硬度是在7度以上,而且我們也發現了很多玉髓的敲制實物,是帶有明顯的刻劃工藝的,在良渚的很多玉器的紋飾上,透過60倍以上的放大鏡,我們能看到底部的劃痕是從多項反覆的勾劃,這也可以證明是先用堅硬的實物在下面勾劃刻劃後,再修磨的線條的,所以,良渚紋飾的刻劃是需要一個技工有高潮的技憶,熟練的技巧,並且成熟運用的手法,才能一氣哈成,後人可能難以做到這一點,所以也就存在著仿品無論怎樣做也做不出神似的感覺,良渚玉器的神紋和它的細部刻畫紋,幾乎都是先用刻劃的方式,然後再逐步逐步修磨出來,而這種玉髓是隨處可見的,玉髓使用完以後敲擊碎了打製成解玉砂,還可以將玉拋開,所以玉髓的使用和解料,玉料的切磨程度都證明了,實際上良渚玉器的刻劃是由玉髓來進行刻劃的,至於所說的金剛鯊和昆吾刀之類的東西,因為沒有見到實物,所以考古還是以證據來說話,對沒有實物的證明暫時不作為研究的依據。

  • 2 # 玉佛緣345

    良渚時期玉器紋飾精細精美的作工,我總覺得,是一個天大秘密?至今沒有解開!

    就算是有銅器,鐵器琢玉工具,或者用現代的高科技術!由於玉的翠性所決定,不可能在玉器上一毫米寬度,作出幾根平行線,有的甚至做出五六根平行線,崩口問題咋麼解決?還有不管大小玉器上都存在的無法解釋的:每件玉器都特有的神徽?大小薄厚玉器空洞對鑽的臺痕?這些痕跡工藝,古人留在玉器上是什麼意思呢?想告訴我們什麼呢?4000年左右玉匠人是用什麼方法做出來的呢?答案在哪呢?

    所以良渚文化時期玉器紋飾,看似簡單,但用進化論永遠也解釋不清楚的?

    但願有一天,隨著科學的發展,考古工作者的不斷努力,能給良渚文化文明時期這些做工謎一樣?精美的玉器工藝,給出一個合理的答案!

  • 3 # 愛上撿破爛

    請教各位老師, 這件看似玉管的東西是什麼時代的? 管壁有刻字。 還有很多疑似蛀孔的小坑, 沁色... 不明白這是什麼東西, 還請各位懂行的老師解讀

  • 4 # 人生如碳

    只能說是見仁見智了!細看我這件玉鉞,還帶有銘文,4-5mm的寬度竟然有5條以上的陰刻線,我無法猜測究竟是用什麼工具鐫刻出來的!老祖宗偉大!

  • 5 # 芝麻開門收藏網

    良渚文化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良渚文化的出現,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不知道何時才可以出現。喜愛收藏良渚文化時期玉器的收藏者們一定不難發現中國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上大都佈滿這細膩。工整的紋飾,那麼這些細膩工整的紋飾在科學技術水平以及工藝技巧非常不發達並且當時社會中並沒有鐵或者銅製品的工具,古人是如何刻畫上去的呢?小編在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之後,對這一問題,有了如下的解答。

    良渚文化時期,有古人所製造的出的玉器不僅十分的精美,而且就是以工整。細膩的雕刻技巧而聞名於天下。具相關的專家統計得出,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上所刻畫的紋飾有的更是像人的頭髮絲一般細膩,其寬度也僅僅只有1-2絲米左右,用如此之細膩的線條紋飾所組成刻畫出的一個個個體也是隻有黃豆般大小,尤其是所描畫出小鳥的眼睛只有我們目前所用的碳素筆筆頭上的滾珠般大小,這種鬼斧神工般的刻畫技術,令人瞠目結舌。

    我們仔細觀察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可以發現這些玉器上紋飾,即使是使用我們現代工藝中所使用的鐵。銅一類的工具也是很難刻畫出來的,其原因就是在於銅和鐵的硬度都小於玉石,即使在當時社會中,古人有銅。鐵等工具也不會使用它們來刻畫玉器的紋飾,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有的學者猜測是古人們利用鯊魚的牙齒、水晶石或者是瑪瑙來進行的刻畫,但是由於缺乏事實依據,也就不能被人所信服,還有日本的學者認為是利用鑽石在這些玉器上進行雕刻,但是僅憑藉單手在玉器上篆刻也是不太容易實現的。

    直至目前為止,被大多數學者所認可良渚文化時期玉器的刻畫工藝為“軟玉法”和“全覆蓋法”,這種方法就是將玉胚表面進行軟化的處理,軟化之後的玉石在由雕刻工匠們們進行雕刻,這樣刻畫出來的紋飾就會十分細膩,第二種方法則是在刻畫紋飾之前先把玉器的表面用保護膜給保護起來,之後被保護之後的玉器上進行紋飾的雕刻,在雕刻完成之後,使用軟玉法進行清洗,這樣細如髮絲的紋飾就刻畫出來,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們的聰明才智。

    那麼古代的工匠們是如何將紋飾刻畫的如此工整呢?其實古人們所使用的方法也是十分簡單,就是使用半遮蓋式的雕刻方法。首先將玉器紋飾中陰線的部分用筆刻畫成小彎曲的痕跡,雖然說這種方式乍眼看上去就是畫的,但是這其實是在保護浸泡後的軟玉,在經過這一步驟之後,就會使得玉器身上所刻畫紋飾的溝槽深淺基本一致,而且十分的工整,就好似是利用現代工藝所刻畫出的一般。

    良渚玉器精品賞析及價格參考:

    1:良渚文化玉獸面紋環,尺寸:直徑9.6釐米,估價:HKD 1,200,000 ~ 1,800,000,成交價: HKD 2,375,000 ,成交時間:2019-11-27,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9年秋季拍賣會。

    2:良渚文化碧玉四層獸面紋琮,尺寸:高11.4釐米,估價:HKD 300,000 ~ 500,000,成交價: HKD 2,375,000 ,成交時間:2019-11-27,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9年秋季拍賣會。

    3:良渚文化約公元前3300-2300年玉璧,尺寸:直徑19釐米,估價:HKD 100,000 ~ 150,000,成交價: HKD 1,125,000 ,成交時間:2017-11-29,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7年秋季拍賣會。

    4:良渚文化玉琮,尺寸:高5.5釐米,估價:RMB 800,000 ~ 1,000,000,成交價: RMB 896,000 ,成交時間:2010-06-06,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0春季拍賣會。

    玉呈深褐色,短方柱體,短射,質感甚溫潤,器作外方內圓體且呈上寬下窄,中有一圓形稍不對稱之對穿孔,四方外壁及對角均呈現兩層相對的獸面紋,對角處上中有兩道凸起的長橫稜線飾獸面羽冠,中下有一道凸起短橫稜飾獸面的鼻頭,長短橫稜中有圓圈紋飾眼睛,玉質晶瑩,製作精細,光潔閃亮。本器為藏家數十年舊藏,整體十足溫潤。

    5: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玉琮式管,尺寸:高3.8釐米,估價:HKD 30,000 ~ 50,000,成交價: HKD 525,000 ,成交時間:2019-11-27,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9年秋季拍賣會。

    6: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青玉琮,尺寸:19釐米,估價:HKD 70,000 ~ 100,000,成交價: HKD 437,500 ,成交時間:2019-11-28,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9年11月拍賣會。

    7: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青玉鉞,尺寸:13.6釐米,估價:HKD 30,000 ~ 40,000,成交價: HKD 437,500 ,成交時間:2019-11-28,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9年11月拍賣會。

    8:良渚文化·黃玉鐲,尺寸:外徑7.4釐米;內徑5.4釐米,估價:RMB 180,000 ~ 250,000,成交價: RMB 437,000 ,成交時間:2019-12-15,拍賣公司: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9秋季十五週年拍賣會。

    說明:玉料呈黃色,玉質堅緻密潤,偶見沁色。器形規整,內外壁平整光滑,光可鑑人,展現了嫻熟的琢磨技術。觸之溫和透潤,令人心生平靜之意,透出歷史的厚重質感。整器無紋飾分佈,造型簡約,樸素而不失莊重,充滿美感,不可多得。玉鐲是原始社會由石器蛻變出來的禮器,是地位和權利的象徵。

    9:良渚文化或稍晚凝灰岩有段石錛,尺寸:長24.6釐米,估價:HKD 70,000 ~ 90,000,成交價: HKD 300,000 ,成交時間:2019-11-27,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9年秋季拍賣會。

    凝灰岩材質,石質細膩,製作規整,打磨精細,整體潤滑,呈現玉質般的光澤。整器碩大,斷面方正。上端呈臺階狀有段,下端正面為長斜坡的刃,背面為短斜坡的刃,長短刃部的砍削石質工具稱錛,是史前時代加工木器的專用石器。該器選材之精,加工之講究,且刃部鋒利,全器無絲毫使用和損傷之痕,似為祭祀之重器。良渚文化或稍晚。

  • 6 # 賈強9991

    良渚文化的玉器多是地方了,密度和硬度都很低,用瑪瑙和比玉硬的石料都可以刻畫。古人雕刻一個玉器少則幾個月,我則幾年。

  • 7 # 二爺侃藏品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良渚玉器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玉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它上面精美的雕刻紋飾體現了當時人類崇拜的一種文化,符號具體代表啥意思呢?目前還未有正確的答案,從出土的各類良渚玉器來看,無論其尺寸大小,形狀各異,這個符號始終千篇一律,這使得考古人員與古玉收藏愛好者感到興趣盎然。再仔細觀察上面的線條,確實像題主所說得刻畫工整細膩,當時先人的琢玉工具還是停留在無鐵無銅的原始社會階段,是用什麼刻畫的呢?我認為是按以下的工具與方法進行操作的:

    玉石原料需挑揀後進行初步切割(開料)

    雖然當時人們還處於玉與石難以分辨的原始社會,但是先人們在長期與大自然的鬥爭中形成了有利於自己生存的一系列方法,許多工具還是停留在石質材料上,哪些質地堅硬與脆弱,在砍切樹木與獵物搏鬥的實踐中,先人們還是深有體會的。他們也有自己的審美觀點,那些表面美觀的石頭都會被看作是可以裝飾的物品,這就是很早期的玉石,良渚時期的玉石是以地方玉為主,當時和田玉還未普及,而這些地方玉的摩氏硬度普遍不高(基本摩氏五度至六度),在加工之前先要進行切割,而當時的金屬工具還沒有發明,先人們採用硬度比玉還高的燧石(摩氏硬度為七度)當做切割用具使用,在切割的過程中非常耗費時間與精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於是就產生了尺寸大小不一的毛料。

    當時切割玉原石的石質砣片

    玉毛料用線鋸成型、玉表面線條的雕刻與浮雕

    一.原始的線鋸能夠巧妙的對玉進行切割成型

    前面所述的是一個粗加工的下料過程,再如何對此進行下一步加工呢? 就像題主圖中的玉器,這“山”字形的就是用線鋸切割而成,說是線,其實是一種手工搓成的繩子,繩子上沾上解玉砂後開始在玉料上進行拉拽研磨,直至成型。當時的上面塗上硬度比玉還要高的解玉砂是由摩氏硬度為七度的石榴石顆粒、燧石顆粒或瑪瑙顆粒(現在所用的是人造金剛砂)磨製而成,由於金屬工具還沒有出現,若採用燧石直接錘打成型的話,很容易造成玉料崩裂,先人能用這麼巧妙的方法與原始的工具進行琢玉,實屬不易。

    用繩子蘸解玉砂的線鋸

    二.玉表面的紋飾陰刻線採用比其硬度更高的石質與動物質工具所刻

    良渚玉器表面的刻線,細入髮絲,密如指紋,可稱當時的一大奇蹟。因為在設計這些繁瑣的紋路的時候,毛筆還未出現。表面打初稿也是非常困難的,先人們選用小型的禽骨(摩氏硬度也達到六度),把頭磨尖後就可以在玉的表面進行初步設計初稿圖形了。由於初稿的線比較細微,即使不小心在某些地方設計圖案不當,可以將其磨掉後重新進行刻線。輪廓線條整體定型無誤後再採用已經磨製尖銳的燧石或動物牙開始沿著前面的刻線進行詳細的描刻,這種線屬於陰刻線,由於是手動進行,難免會產生細微深淺不一的線刻痕與持續結合痕。但總體看起來,其細密勻稱的裝飾性射線、弧線、雲紋、橫豎與短長直線等都歷歷在目。這種細密型類似微雕一樣的線刻技藝,在如今這樣的技術條件下,也是難能可貴的。

    三.玉表面的早期浮雕製作

    環形眼狀是呈突出狀態,這是浮雕的雛形。先人是把燧石或動物牙齒磨成管狀後再在玉器上旋磨而成,然後進行刮刻並行的技法,凹槽與突出的對稱度都是靠嫻熟的目測與適當的手法加以把握。於是就產生了壓地隱起,而有的地方是壓地與浮雕兼施,使浮雕看起來有層次錯落感。然後再以陰線雲紋等滿地裝飾,這種工藝在現在都能用先進的裝置很快完成,而在當時確是工藝繁複,使人費心費力。

    良渚玉器的陰刻線紋對後朝的玉器雕刻具有影響

    除了良渚玉器外,新石器晚期諸文化玉器上的陰刻線多以石制或骨制工具手磨而成,總體特點都是凹槽部較寬,兩端不像砣線頭尾那樣尖銳,另外其線槽底部深淺不一不說,還存在不規則的磋磨痕跡,截面呈現瓦溝狀,夏、商、週三代後,由於金屬製砣具的出現,這些問題都逐漸迎刃而解,其表面的陰線刻痕法在春秋晚期藉助於鐵質工具的出現,更加發揮至婉轉靈動的狀態,與當初良渚玉器上的刻工相比較,其痕跡細如秋毫見長,交接斷續更無像當初良渚玉器那樣疏密不均的不足,反而圓轉自如、毫無遲滯,特別以勾連雲紋、玉人衣紋很具有代表性。到了東漢時期,細如毫毛的遊絲線刻已經達到細微道勁的程度。又稱作“跳刀”,變成了細如遊絲、若斷若續、剛勁有力、構圖準確的細線,常見於戰國與漢代玉器的玉璧、玉人、配飾與劍飾等隱起面上。

    良渚玉器上的紋飾對後朝玉器的影響

    結束語

    總之,聞名中外的良渚玉器產生於無鐵無銅質琢玉工具的原始社會,當時玉原石是被硬度比其更高的燧石製成的砣片切割成毛料,然後用線鋸割製成型,玉表面的複雜紋飾採用禽骨刻成淺線初稿輪廓,然後用硬度高的石質與動物質工具進行詳細定刻,同時也形成了玉的早期浮雕。良渚玉器的這種紋飾的陰刻技法對後朝的玉器雕刻產生影響後得到進一步改進,希望上述觀點對你有所幫助,謝謝閱讀。

  • 8 # 卓然堂

    良渚玉的細工獨步天下,商以前的其他玉文化無出其右。

    至於雕刻細工紋飾所用工具,說法不一。

    老的說法是用鯊魚牙,似乎被現在的專家給否定了。根據是什麼,不知道。也許有玉友更瞭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天然剛玉,以及硬度超過軟玉之石,似乎都可以使用。

    這件良渚三叉形器原為生坑,十幾年前盤過一段時間,沁色大變,後未再盤。有玉友稱上面細紋為後刻,但沒講出道理。高倍放大觀察,縱紋中似有細小橫紋,且有些地方仍有出粉狀。是否為鯊魚牙所致,不清楚。對良渚玉經驗僅限此器,故再次發照片,望懂行的玉友指點。

  • 9 # 華美的袍2

    在中國玉器史上,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是高古玉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玩高古玉的朋友如果沒有上手過幾件真偽紅山,良渚,只能說明他玩的層次還不夠。良渚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元素就是神人族徽,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神人紋或獸面紋和指紋工。

    良渚文化的工藝之所以會被稱為指紋工,是因為它的表現形態就像人的指紋一樣,看似一樣實則各異,用放大鏡觀察會發現良渚玉器的線條極為細密,最細者一毫米內可刻劃四五條細陰線,專家們對良渚的工藝形容為若斷若續,這也是鑑定良渚玉器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凡是線條流暢的,就不要再看了。

    關於良渚玉器的刻劃工具一直眾說紛雲,主要有以下幾點:

    1,鯊魚牙說,這一觀點的依據是浙江一代良渚墓葬中曾出土過鯊魚牙。但這一觀點並未得到廣泛認同,大多學者認為良渚玉器的硬度在6一6.5左右,刻劃玉器損耗嚴重,需要大量的鯊魚牙。而當時的條件顯然不能完全滿足,尤其是大體量的玉琮等物,耗費尤多。

    2,瑪瑙石及燧石說。瑪瑙和燧石的硬度都在7右,且太湖流域有大量的燧石可用,瑪瑙也全國各地都有,產量頗大,獲取容易,這種說法被認可度較高。

    3,古語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指別的地方山上的硬石頭可以用來雕刻玉器。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古代玉器確實有一部分是用硬石刻劃的,但倒底是指什麼石卻眾說不一。有瑪瑙,燧石之說,也有鑽石(金剛石)之說,我個人認為應該理解為當時區域內硬度較高的石頭,包括但不限於7瑪瑙,燧石,金剛石等,也有可能包括水晶,昌樂藍寶石及紅剛玉等。

    4,有專家根據良渚玉器出土多呈雞骨白狀,認為有可能是先行用火燒,使玉質表面變軟後開始刻畫,這一說法被日本一專家駁斥,認為火燒雖可降低硬度,但入土千年後會出現玉器粉末化,且會喪失光澤。個人認為火燒之說不大可行,或不具備廣泛性。

    5,表面酸化後玉質變軟再刻畫。這一觀點有相應的可能性。鑑於造假瘋狂,在此不宜公開方法。

    我 個人認為,良渚玉器的用料較雜,除少量透閃石,陽起石外,多為地方玉種,很多玉料硬度並不很高,太湖流域有大量的瑪瑙燧石,完全可以滿足刻劃玉器的需要,所以以此類工具為主,或夾雜其它"他山之石",也是有可能的。

    附館藏品一件,自己收藏二件,仿品一件,供朋友品鑑。

    圖一館藏品,圖二圖三自藏品。

    圖四為新仿品。請仔細鑑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房地產行情能有什麼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