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元寶vs媽媽

    我家小孩四歲,同樣也經常鬧脾氣,孩子跟我比較親。所以不管我怎麼打罵。只要給他一個擁抱,他就馬上不鬧了。

    想要孩子聽話,一定要跟孩子親。不然的話媽媽這邊罵,跑到奶奶那邊去求安慰。這個非常難教育了,我家小寶才一歲多一點,罵他的時候就知道去奶奶那裡求安慰了。

    所以這個孩子我也是非常發愁的,因為老人不看重教育,只圖開心,看孩子在做壞事還在一旁笑得很開心。為此驕傲。媽媽罵的時候就找奶奶,現在一歲多打也不能打。哭了還不要媽媽。

    所以孩子聽誰的話,取決於跟誰親。一定要培養好跟孩子的感情。

  • 2 # 三娃寶媽聊育兒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才可以緩解孩子的情緒,很多父母認為順從孩子,孩子心情自然會好起來,這也不能應對孩子出現的所有情況,這四種小妙招可以很好穩定孩子心情起伏。那麼有哪幾種呢?

    一、公共場合,給孩子多種參考建議

    很多孩子在公共場合鬧脾氣,往往是孩子沒有自控力,往往會喜歡的食物不會保持克制,於是太喜歡這個玩具等導致的。父母可以給寶寶講條件,比如說買了這個玩具今天不要再要其他玩具了。

    當家裡有一樣的玩具時,應該明確告訴孩子,你已經有了一個一模一樣的玩具了,你可以買些其他型別的玩具等,如果寶寶依然選擇購買這個,可以態度強硬些,這樣的話,一般孩子都會重新思考,很容易會向父母妥協。

    二、轉移孩子注意力

    三歲以下的孩子,想要保持注意力長久是非常困難的,一般也就十幾分鍾。當孩子認定一件事,父母沒有答應時,往往會出現哭鬧的情況。這個時候父母採用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是切實有效的。

    三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很好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孩子出現鬧脾氣的情況時,父母不妨告訴寶寶,不買這些東西的原因,這個時候父母切記不要只說一個,往往三個原因可以打消寶寶的顧慮,讓孩子心情重新變好,對其他事物和生活重新保持好奇和開心。

    三、避免用自己的壞情緒應對孩子的脾氣

    很多父母發現寶寶動不動就鬧脾氣往往會頭痛萬分,次數多了,自然會變得情緒不穩定,經常看到孩子這個樣子,會沒由來的感覺心煩,從而會對孩子大吵大鬧,而孩子的哭鬧聲這個時候往往會變得更加大。

    當孩子出現哭鬧的情況時,一定要剋制自己的情緒,小孩子之所以是小孩子,自控力肯定沒有父母想的那麼強,當孩子出現哭鬧的情況,儘量使用溫和平靜的語氣迴應孩子。尤其當父母沒有想好對孩子說的話時,就看孩子“表演”吧,想好說什麼,調整好情緒,再開口說。

    養育孩子是一件需要事事操心的事情,尤其孩子年紀小,抵抗力不好,經常會生病而導致情緒不好。父母更應該小心呵護,多給孩子做些喜歡吃的飯菜,講些故事給孩子,並且給孩子多些陪伴,這樣往往才可以讓寶寶心情愉悅平靜,不再出現鬧脾氣的現象。

  • 3 # 糖豆豆媽媽會帶娃

    我兒子才兩歲多,俗話說:兩三歲的孩子狗都嫌。就是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建立他自己的規則意識,所以如果不按照他的心意來就大鬧天宮了。

    請原諒我不厚道的笑了。因為每次想起兒子發脾氣鬧的樣子,我就覺得好笑。這個時候,我一開始會問他:寶貝,你為什麼這樣呢?有什麼問題好好跟媽媽說。然後會試著去抱他安慰他,如果這熊孩子還不停的哭鬧,我就放棄了所有動作,安靜的坐在旁邊看著他表演。時間長我就拿本書看。要不然就閉著眼睛休息,總之是不離開,也不干預,讓他鬧個夠。等到看他嗓子都啞了,也累了,我就會問一句:寶貝,累不累?喝點水嗎?這個時候他就會再爆發一次,我繼續等著,看到他實在沒力氣了,會過去抱著他,拍拍後背,說:寶貝,我知道你委屈了,媽媽剛才沒管你,是不是傷心了?來,我們擦擦臉,媽媽給你拿好吃的,休息下。兒子這時候聽到有好吃的就會乖乖的了!我在兒子喝水吃東西的時候,就會說:寶貝,以後有什麼事跟媽媽好好說,哭鬧沒有用的,媽媽不懂呀!這樣幾次後,兒子就養成了習慣不鬧了,有時候又要鬧可是轉眼就好,因為他自己也覺得沒用了。

    我是一名寶媽,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們攜手學習,共同成長

  • 4 # 有職有位

    孩子愛發脾氣,說明孩子已經在有意識的捍衛自己,開始具有獨立的想法,想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這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但這時候,孩子還不能完全透過語言去表達內心的想法,所以就會透過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同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透過一些小妙招來化解孩子的脾氣。

    一、冷淡對待發脾氣的孩子。可以不予理睬正在發脾氣的孩子,讓他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裡任其發展,過後,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在向他講明道理理。

    二、不要因為孩子的脾氣改變原則。

    三、教導孩子管理情緒的方法。多跟孩子交流,瞭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讓他有自信,有安全感,可以適當發洩,但不可以無理取鬧。

  • 5 # 我不是佐羅

    冷處理最好,他發脾氣家長千萬別跟他一起急。現在旁邊不說話看著他,等他累了讓他坐下來家長也坐下來和他平視,如果是四五歲或者更大點的孩子首先要告訴他理解他這麼生氣,但是這樣大喊大叫摔東西是不對的!你這麼做我很失望,然後告訴孩子怎麼解決問題,光發脾氣是沒用的。如果是因為吃零食或者其他要求沒有滿足發脾氣那就要講道理。對於兩歲多的寶寶也是先冷處理讓他自己慢慢平靜下來,家長要抱住孩子柔聲細語的和他說話。不要講道理直接告訴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再大點的比如說十一二歲的我只能說現在管有點晚了,就看你們誰打的過誰吧這是玩笑話,大點的孩子需要和他平等對話,不要用命令口氣,和他一起去探討。人都有脾氣,孩子也需要發洩,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和操作。

  • 6 # 有無雜貨鋪

    在孩子小的時候,許多父母會透過講故事、唱搖籃曲來哄孩子入睡,可等孩子長大了,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卻變得越來越少了。   

    缺少溝通的生活是枯萎的生活,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是情感的需要也是成長的需要。   

    溝通真的變得困難了嗎?   

    如果在孩子入睡前我們能一起坐下來清理一天的“垃圾”,不讓憂愁過夜,這是不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呢?記得有一位教育家說過:“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與孩子談話。我深信世界上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談話中不知不覺地獲得的。”如何做有效的溝通,是我們需要學習與探討的。   

    溝通的技巧   

    常聽不少父母抱怨:現在的孩子真是很不象話,好好地同他講道理,他卻不以為然,道理比你還多,有時還把我們父母的話看成是沒有意義的嘮叨,總之一個字——煩!父母為孩子煩,孩子嫌父母煩。這樣,父母和孩子能坐下來交流才怪!   

    但問題出在哪裡?這是問題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的問題,還是溝通方法的問題?   

    也許孩子不是一點問題沒有,但更多的問題可能出在父母身上。父母內心的擔憂語氣的急促,使談話變得不講究方法和效果而只有情緒的宣洩,如此,便容易使聽者產生排斥、逆反心理,溝通被迫受阻。   尊重和信任是溝通的前提,交流只能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和完成。這一基礎意味著溝通雙方是平等的,代表著彼此是可以相互接納的。   

    1、學會傾聽,且允許孩子發脾氣。   

    學會傾聽,這是溝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為某事在氣頭上要允許他發脾氣。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靜地等待孩子,安靜地看著孩子,不去打斷他的話,全神貫注地傾聽,不左顧右盼,停下手邊的工作,這等於告訴孩子:你是被我們在意的,我們在認真地聽在注意你所說的感覺或問題。   

    2、真誠地作出反應,表達父母的真實感受。   

    真誠地作出反應,而不是敷衍,真實地表達父母的感受,而非得只有訓導。 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與孩子的交流中語調暗含著一種態度,它同談話的內容同樣重要,從接受者的角度看甚至還比內容更重要。想一想我們是用怎樣的語調來同自己的朋友交談的,我們對孩子又是怎樣說話的,是否居高臨下了,生氣時是否對孩子叫喊了,漸漸地那叫喊的音量是否變成了你說話時的“正常聲音”了?另外“身體語言”不可忽視,據美華人類學家得出的結論是:在所有的影響力中,語言佔7%,音調佔23%,表情及肢體動作各佔35%,可見其作為溝通工具的作用。   3、選擇恰當的談話時機,有衝突時也要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   

    一天中什麼時機是適合談話的呢?生理規律告訴我們,下午5點-7點是生理活動最低點,迫切需要補充營養,恢復體力。所以,孩子放學回家剛放下書包時是不易談嚴肅的話題的,因為一天下來的疲勞使人難以集中注意力,也不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晚飯過後,心情逐漸開朗,這是比較好的時機,找到孩子的興奮點,父母便可潤物細無聲地轉達其觀點了。衝突也許在所難免,原則是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批評不是攻擊,,批評只對事不對人,用建設性的意見代替批評,將批評轉化為希望,這才是批評的最終價值之所在。   

    4、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溝通的形式需要多樣化   

    這裡介紹幾種簡單的、可操作的溝通形式:  

    1、定期家庭會議   

    家庭會議既可以是嚴肅的,也可以是遊戲式的,它並不拘泥於形式和內容,只要是家庭內的事無論大小,都可以透過“會議”這一渠道來溝通來決定。關鍵是要全體參與,人人發表意見,因而它是平等的。為什麼要定期呢?定期,容易漸漸成為家庭成員共有的習慣,成為家庭“慣例”。   

    2、有一本專門的對話本  

    這是一種紙上的對話,旨在交換意見和感受。用“留言”的形式應該對年齡稍大點的孩子是較為合適的,可以接受的。對含蓄的中國父母來說,不易口頭探討的諸如青春期的生理保健等等,用文字說明更方便些。之所以要用專門的本子,是為了平時可以“回顧”,將來可以“回味”。  

    3、書信交流   

    現在還有多少人會用書信交流?書信交流的一大好處是避免了面對面交流的壓力,更能夠把握分寸,更理性。用書信交流一般可以做到心平氣和,思路清晰,條例完整,在書寫中,思想被觸動也將觸動對方,心靈被淨化也將淨化對方——這是多麼大的財富啊!  

    4、對一時不能達成共識的問題,先以微笑將其保留   國外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經過認真研究,提出“微笑協商解決衝突”的方法:   

    第一步 分析確定衝突是什麼;   

    第二步 分析判斷衝突的實質是什麼;  

    第三步 找出解決這一衝突的各種辦法;   

    第四步 分析衝突一方不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第五步 找出衝突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第六步 實踐並檢驗調整雙方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最後,讓溝通成為我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透過溝通我們將生活的“垃圾”扔掉,將心靈的“垃圾”扔掉,透過溝通我們一同帶著愛帶著祝福帶著希望進入夢鄉,並以平靜的喜悅去迎接明天……

  • 7 # 阿成是毒舌

    這個問題前面我已經回答過了。在這裡呢,我有必要再回答一遍。

    一個健康的家庭教育。有以下三個特徵。

    一,父母和孩子建立情感連線。有空的時候和孩子一起看看動畫片。玩玩遊戲。玩具什麼的。

    二,視孩子為獨立的個體。只要是孩子能獨立完成的。就嘗試著讓孩子自己去完成。 比如說孩子去吃東西啊。拿拿東西。提褲子。 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成長。

    三,父母會迴應孩子的情感需求。比如說, 孩子餓了,想吃什麼什麼?如果家裡沒有,父母就積極迴應他說明天去街上買啊什麼的。總之就是,關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就是了。

  • 8 # 姚銘軒

    其實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有著不同的處理方法,我這裡表達非常重要的一點,比如像5歲以下的孩子其實他們對於這個世界是充滿好奇和未知的,我們作為父母而言應該大膽一些讓孩子去嘗試、學習認識。小孩子如果為了某件事情或想得到某件東西(比如玩具等)鬧脾氣,我們應該反過來很用心很認真的去傾聽他所想說的話、闡述自己的想法,我們再去幫助他從錯誤的行為和語言引導在正確的方向上,讓他明白這種做法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會存在什麼影響以及這個後果會連帶什麼因素等等。即使他會再次反駁,最終會在你的正確引導下明白這件事對不對、應該怎麼去做、用什麼方法去做,自然而然也就聽話啦~

  • 9 # 慕小喬

      孩子會發脾氣的原因:

      1.受了挫折。他這個年齡有一種強烈的想自立、想“掌握”一些事情的願望常常被大人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礙,因此要發洩。

      2.很想表達情感、願望和需要,但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而哭鬧比他說的話要響亮得多,於是就哭鬧。

      3.對自己的行為不會控制,成人對他說這個可以做,那個不可以做,他也試圖“聽話”,但控制不了,往往就會哭鬧,甚至說:我就要,不用你管我!

      4.餓了、疲倦了、興奮了、太寂寞了都會發脾氣

      5.有時給他太多的選擇,這也行、那也行,他不知道選什麼好。

      6.在生病期間,家長特殊對待,病好了,特殊對待取消了,但在他頭腦中並沒有取消。

      7.親子性格不協調,如果父母親是外向的、大方的,而孩子是安靜的、害羞的,父母想把他們推向自己的樣子,也可能使孩子發脾氣。

      孩子發脾氣怎麼辦?

      1.當家長把孩子的發脾氣當成是他的表演,那麼你可能更加容易應對。在孩子強烈的害羞感產生以前,一般如果“觀眾”的人數越多,他可能會鬧得更厲害。所以,如果遇到孩子哭鬧的比較厲害,當孩子面前只有你一個人的時候,你離開房間,讓孩子獨自待5分鐘。如果孩子在發脾氣的過程中又踢又咬,那應該立即採取冷靜法,對孩子做到不睬不問。當孩子發現自己的哭鬧不奏效的時候,自己就會自動停止哭鬧了。

      2.如果孩子是在公眾場合耍脾氣,爸爸媽媽們可能會更難處理一些,因為孩子對此無所謂,但這會令大人們感到難為情,可能更容易打罵孩子。但實際上,打罵並不會起到任何作用,而且這會讓大人看起來比小孩更加糟糕。所以,儘量不要用激烈的語言批評孩子,也不要讓孩子為所欲為,這些也會助長孩子的脾氣。所以,爸爸媽媽要做到平靜地把孩子帶離人多的地方,比如車裡、角落裡等。有時候,在公共場合的時候,給孩子一個擁抱或者用平靜的語氣跟孩子說話,也能讓孩子安靜下來。

      3.當孩子發脾氣結束以後,不要老想著這件事情。如果最初是爸爸媽媽提出的要求讓孩子突然生氣,那就可以平靜地再次重複這個要求,而且,你要保持冷靜並且堅決,這樣,孩子就會認識到,他鬧脾氣只是在浪費你和他自己的時間。隨著實踐次數的增多,寶寶就會逐漸認識到發脾氣對解決問題並無益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黃曉明迴應baby吸菸:我已經很感動了,如今她只抽電子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