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史拾遺
-
2 # 古今縱橫談
在袁紹、袁術、曹操三人帶領下,宦官和外戚一夜之間被消滅乾淨,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大變局。只剩下外朝官員們群龍無首。以前大量地位比較高的官位都被內朝官和外戚們瓜分了,現在,則是出現了大量空缺,一大堆勝利果實擺在眼前,利益將重新分配。
無論怎麼分配,總有分配不均的局面。人人都希望自己分的多一些。實力強的希望按實力分配,資歷老的希望按資歷分配,功勞大的希望按功勞分配。到底按什麼分配這在當時是沒有標準的。在誅殺太監的過程中,袁紹、袁術、曹操三人功勞是最大的,但三人只是下層官員,小輩爾。按武的分,就得比實力大小,按文的分,就比資歷。
第一,按實力。當時天下十三個州,實力最強的是涼州董卓。實力最強不代表其他人就都服他,比如幷州丁原 。在大將軍何進死後,何進的兵馬歸了董卓。然後董卓又收買丁原的部下呂布,刺殺了丁原,部分丁原的兵馬歸了董卓。至此,董卓的實力已是無人能敵。
第二,按資歷。當時朝廷名義上的最高長官是三公,和三公一個級別的的還有將軍和太傅,合稱五府。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其餘將軍在三公之下。新一屆的能把持朝政的人只能在三公、將軍和太傅這五府中產生。
此時的董卓,不但是涼州的最高長官,還是中央朝廷的前將軍。中央朝廷比他大的官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都已經死了,將軍中他是最高的。可以說既有實力又有資歷。
董卓進京,原本是很矛盾的。何進招他去,他不知朝廷到底是何意,萬一去了被扣押了怎麼辦?為安全性大點多帶點兵被誤會是有不臣之心怎麼辦?最後,董卓決定帶3000兵先去看看情況吧。
沒想到的是,竟然出現了這樣的局面。他的“前將軍”稱號此時派上了用場。
有人說東漢末年的混亂是招外兵董卓進京導致的,但外兵並不是只招了董卓一家,還有其他的地方兵。不招外兵進京,以前將軍的名號和身份也得來瓜分勝利果實啊。就算董卓沒有前將軍的名號,以他涼州兵馬的實力也會來分享勝利果實,那時不招自來,就是謀逆了,那個時候就得打起來亂套了。董卓後來的表現不好,那是後來的事了。
總之,董卓成為了最大贏家。他自封為相國,一度消失的丞相大權獨攬的格局又出現了。
-
3 # 馬丁路拾金
因為董卓運氣好,先找到小皇帝和陳留王,這時候曹操袁紹還在宮內殺宦官呢。手裡有了皇帝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袁紹雖然手裡有西園軍,但不敢輕舉妄動。
即使有了皇帝這張牌,在軍事方面董卓還是處於不利地位,於是他先進行軍事欺詐,董卓白天讓士兵們排好隊伍浩浩蕩蕩的進城,而晚上又悄悄的出城,如此往復多日,造成的假象是董卓來了幾萬兵馬。等大家反應過來蠻橫專權的董卓其實沒多少人馬的時候,董卓的大部隊趕到了洛陽。就這樣外戚派西園軍和司隸校尉的軍隊就處於劣勢。
最後廢小皇帝立陳留王為漢獻帝,辨別異己。而且陳留王的生母地位低微,不像小皇帝有他舅舅何進故友的支援,這樣掌握大權十分容易,即使這些名將都在場也無能為力了。
-
4 # 步步小贏
東漢末年,朝政荒蕪腐敗,朝廷權力被宦官和內戚把持。宦官一方當然就是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內戚一邊就是大將軍何進。
在這樣一個權力格局下,皇甫嵩朱儁盧植等人處於什麼位置呢?
盧植(139年—192年),字子幹。涿郡涿(今河北涿州)人。東漢末年經學家、將領。盧植性格剛毅,師從大儒馬融,為大儒鄭玄的同門師兄。曾先後擔任九江、廬江太守,平定蠻族叛亂。後與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漢記》。黃巾起義時為北中郎將,率軍與張角交戰,後被誣陷下獄,皇甫嵩平定黃巾後力救盧植,於是復任為尚書。後因上諫激怒董卓被免官,隱居在上谷軍都山,被袁紹請為軍師。初平三年(192年)去世。著有《尚書章句》、《三禮解詁》等,今皆失佚。白馬將軍公孫瓚以及後來的蜀漢昭烈帝劉備皆為盧植門下弟子。范陽盧氏後來也成為著名的家族。南韓前總統盧武鉉、盧泰愚皆為盧植的遷居後代。皇甫嵩(?—195年),字義真。安定郡朝那縣(今甘肅鎮原東南)人。東漢末期軍事家,為東漢名將皇甫規之侄,出身於將門世家。最初舉孝廉、茂才,漢靈帝時被徵為侍郎,遷任北地太守。光和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皇甫嵩與呂強上疏請求解除黨禁,任左中郎將,與朱儁率軍鎮壓起義軍,戰後以功拜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裡侯。皇甫嵩到任後,上奏請求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稅。後因得罪趙忠、張讓而被罷免,改封都鄉侯。中平五年(188年),被起用為左將軍,擊破王國叛軍。董卓掌權時,徵皇甫嵩入朝為城門校尉,被其陷害下獄,經其子求情才得以保全,遷任議郎、御史中丞。董卓被誅後,任徵西將軍,誅滅其宗族。再遷車騎將軍。初平三年(192年),拜太尉,後免。復拜為光祿大夫,遷太常。興平二年(195)卒,追贈驃騎將軍。
朱儁(jùn)(?—195年),字公偉。會稽郡上虞縣(今浙江上虞)人。東漢末年名將。朱儁出身寒門,少年時因贍養母親而聞名。其為人好義輕財,鄉里都敬重他。後被太守徐珪舉為孝廉。遷任蘭陵令,有特殊政績,被上表推薦。不久拜交州刺史,僅率家兵五千人就大破叛軍,平定交州。戰後以功封都亭侯,入朝為諫議大夫。光和七年(184年),黃巾起義,拜朱儁為右中郎將、持節。平定三郡之地後,被皇甫嵩上表推功,進封西鄉侯,遷任鎮賊中郎將。不久進拜右車騎將軍,更封錢塘侯。後為河內太守,擊退進逼的張燕。董卓秉政時,想以朱儁為副手,遭他婉拒。李傕專政時以朱儁為太尉,錄尚書事。後行驃騎將軍事,持節鎮關東。興平二年(195年),李郭相攻時,郭汜扣留朱儁為人質,朱儁性格剛烈,同日即發病而死。
可見這些人都是剛正敦厚之人,忠心為國,不屑權力鬥爭。他們能力很強,但是在東漢末年的大環境下,這樣的人是無法進入朝廷權力中樞的,因為他們隨時會收到專權者的排擠和陷害。所以他們對朝廷的作用實際上是很有限的。當然反過來說,如果朝廷真的讓這些人上升到權力中樞,那麼這個朝廷必然就不是腐敗到病入膏肓的地步,那麼東漢很可能就不會那麼快亡國。從三國時期湧現出無數傑出人物來看,漢朝其實不缺少人才,但是這些人才都不能為國家所用,最後反而變成摧毀國家的力量。
言歸正傳,董卓為什麼能進京專政?話說黃巾起義時,何進為大將軍,總鎮京師,因及時發現並鎮壓了馬元義的密謀,被封為慎侯。為張大威望,何進請靈帝在京師講武結營,置西園禁軍校尉。靈帝駕崩後,蹇碩謀誅進而立皇子劉協,未果,反被進誅。何進從袁紹之言,博徵智謀之士為己所用。自此獨攬大權。然而何進不納陳琳之諫,多結外鎮軍閥,翹首京師,與袁紹等謀誅宦豎。終於事洩,被張讓等先下手為強,遭殺身之禍。何進為了和宦官對抗,外結各地軍閥,這事讓人覺得很蹊蹺。何進已經官拜大將軍,大權獨攬,為什麼還要結交外鎮軍閥來謀誅宦官呢?自己手上的人不夠用嗎?
因此,我們可以得到推測,何進謀誅宦官的目的,並不是為國除奸、為民除害,而是意圖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權力。如果何進是這個目的,那麼他設想的最好結局肯定是假借他人之手除掉宦官,而自己落得一個清白。他想讓外鎮勢力給太后施加壓力,讓太后除掉宦官,這個彎子繞的有點大了啊!
按照曹操的說法:“閹豎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既治其罪,當誅元惡,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將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見其敗也”。可見以當時的力量,何進完全能夠以大將軍權勢擒殺十常侍頭目,先斬後奏不是什麼難事。但是何進並不想自己親手殺宦官,可能是擔心惹一身騷,不利於自己收歸宦官的權力版圖吧。所以我思考的結論是:何進太過於陰柔,計較太多,慣於陰謀詭計,處處踐行小人行徑,卻又優柔寡斷,這是他的致命弱點。
何進還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識人。在何進看來,袁紹比曹操強,那麼自然朱儁盧植皇甫嵩等人也是乏乏之輩,當然他也不可能事先窺測到董卓的野心,這為後來的結局鋪好了道路,自己被殺,天下大亂就這樣水到渠成了,真是悲哀啊!
總結一下:何進不善於任用忠貞信義之士,自己也沒有明辨決斷之能,又沒有識人之能。這樣一灘爛泥,勉強被扶上牆,終歸是要掉下來的。能把這種爛泥扶上牆的朝廷,必然是即將倒塌的朝廷。何進召董卓進京,只不過加速了東漢的滅亡。
-
5 # 無如疾風
一句話,手裡有軍隊。
有了軍隊,董卓不好殺也沒幾個人敢殺。最初董卓與丁原入京是受到了已故大將軍何進的召喚,用於兵諫,此外還有王匡、鮑信回鄉募兵,何進召卓使將兵詣京師。
進府掾王匡,騎都尉鮑信,皆泰山人,進使還鄉里募兵;並召工郡太守橋瑁屯成皋,使武猛都尉丁原將數千人寇河內,燒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誅宦官為言。
原則上這個佈置能穩定局勢。但隨後的形勢發展不再受到何進的控制,中黃門以進頭擲與尚書曰:“何進謀反,已伏誅矣!”
進部曲將吳匡、張璋在外,聞進被害,欲引兵入宮,宮門閉。虎賁中郎將袁術與匡共斫攻之,中黃門持兵守閣。會日暮,術因燒南宮青瑣門,欲以脅出讓等。讓等入白太后,言大將軍兵反,燒宮,攻尚書闥,因將太后、少帝及陳留王,劫省內官屬,從複道走北宮。尚書盧植執戈於閣道窗下,仰數段珪;珪懼,乃釋太后,太后投閣,得免。袁紹與叔父隗矯詔召樊陵、許相,斬之。紹及何苗引兵屯硃雀闕下,捕得趙忠等,斬之。吳匡等素怨苗不與進同心,而又疑其與宦官通謀,乃令軍中曰:“殺大將軍者,即車騎也,吏士能為報仇乎?”皆流涕曰:“願致死!”匡遂引兵與董卓弟奉車都尉旻攻殺苗,棄其屍於苑中。紹遂閉北宮門,勒兵捕諸宦者,無少長皆殺之,凡二千餘人,或有無須而誤死者。紹因進兵排宮,或上端門屋,以攻省內。
董卓至顯陽苑,遠見火起,知有變,引兵急進;未明,到城西,聞帝在北,因與公卿往奉迎於北芒阪下。帝見卓將兵卒至,恐怖涕泣。
何進遇害,袁紹袁術兄弟等率軍剷除宦官勢力,順勢構陷當時的車騎將軍何苗使他在混亂中被害,剷除外戚勢力,接著董卓抓住變亂的機會,迅速進軍,隨後丁原趕到。這個時候鮑信募兵返回,曾經建議袁紹早日解決掉董卓,騎都尉鮑信自泰山募兵適至,說袁紹曰:“董卓擁強兵,將有異志,今不早圖,必為所制;乃其新至疲勞,襲之,可禽也!”紹畏卓,不敢發。
但是袁紹不敢。一是董卓是長期駐紮西北的邊防將軍,軍隊勇猛善戰,袁紹西園軍兵力本身不構成絕對優勢又是京內駐軍,而袁紹也無法完全掌握這支軍隊,更來不及立即集結,即使加上鮑信的新兵也未必是董卓軍隊的對手。此外當時洛陽的勢力魚龍混雜,丁原也統率一支幷州軍入京,即便擊敗董卓,如果無法立即消化掉西涼軍恐怕也不是丁原的對手;而一旦對董卓出手,難保丁原不多想,這是有一點作死的方法;還有何進兄弟原本的親兵,現在還處於迷茫中,一不小心就會給自己增加個對手。
接下來董卓便開始假裝自己有大量的軍隊開進,董卓之入也,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恐不為遠近所服,率四五日輒夜潛出軍近營,明旦,乃大陳旌鼓而還,以為西兵復至,雒中無知者。
當然袁紹原本就不敢直接攻擊董卓,現在就更不敢了,董卓最大的對手其實是丁原。然後接下來俄而進及遞苗部曲皆歸於卓,卓又陰使丁原部曲司馬五原呂布殺原而並其眾,卓兵於是大盛。
董卓陸續兼併了遇害的車騎將軍何苗舊部,並勾引呂布叛變,殺死丁原兼併了幷州軍,成為駐紮洛陽的幾乎唯一一支武裝力量,顯然就有了控制朝政的本錢。到這個時候無論是袁紹、袁術還是曹操都已經沒有能力憑洛陽的武裝力量以戰爭的方式擊殺董卓(王允就算了,他沒有軍權,軍事能力跟董卓也差遠了),他們的選擇也完全一致——逃跑,尋求地方上軍隊的支援,畢竟董卓實際控制的地區並不大,以中原的資源與之一戰還是有把握的,雖然結局並不好。(以上引用自《資治通鑑》卷五九)
用戰爭的方式無法擊殺,刺殺也是一個選擇,董卓作亂,百僚震慄。孚著小鎧,於朝服裡挾佩刀見卓,欲伺便刺殺之。語闋辭去,卓送至閤中,孚因出刀刺之。卓多力,退卻不中,即收孚。(《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第六》)
伍孚刺殺董卓,但是董卓軍人出身,打架也厲害,刺殺並不成功。董卓入洛陽後對於涼州與幷州軍勢力的矛盾解決得並不好,他最終也被原來幷州軍出身的呂布殺死卓入門,肅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傷臂,墮車,顧大呼曰:“呂布何在?”布曰:“有詔討賊臣!”卓大罵曰:“庸狗,敢如是邪!”布應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主簿田儀及卓倉頭前赴其屍,布又殺之,凡所殺三人。(《資治通鑑》卷六十)
-
6 # 蕭武
有能力的人很多,但如何運用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能力為誰來謀利,這是三觀的問題。有的人用自己的能力為國家做貢獻,有的人為國家做貢獻順便為自己謀私利,有的人更注重為自己謀私利。
大體來說,司馬懿屬於為國家做貢獻的同時把自己的個人利益最大化,董卓屬於用國家的資源為個人謀私利,而皇甫嵩、朱儁和盧植則是用國家的資源為國家辦事,同時發揮個人能力,但在如何保護個人利益的方面則比較遲鈍。這種人也就是所謂的長於謀國,而短於謀身。
雖然董卓、皇甫嵩、朱儁和盧植一樣,都是東漢末年鎮壓黃巾起義的主要將領。
盧植是劉備的涿郡老鄉,也是劉備的老師,早就已經是海內名儒,先後擔任過九江太守、侍中、尚書等官,就已經是地位比較高,名望也很高的朝廷重要官員了。黃巾起義發生後,他被朝廷任命為北中郎將,率兵鎮壓黃巾軍。在擊敗張角之後,盧植就開始深溝高壘,長圍久困,後來因為得罪了宦官,就被檻車徵還,罷官了。
盧植被罷免後,董卓才被朝廷從幷州刺史、河東太守徵召為東中郎將,接替盧植,率軍繼續鎮壓黃巾軍。
而皇甫嵩和朱儁在黃巾起義發生後,分別被任命為左中郎將和右中郎將,各自率領一部分軍隊,鎮壓黃巾局,但他們的主要作戰區域在潁川,也就是洛陽以西地區。盧植和董卓的作戰區域主要在河內,也就是現在的河北南部地區,黃河以北。不過,盧植和董卓所面對的是黃巾軍的主力,盧植被罷免後,董卓也沒有成功,同樣被罷免,最後還是皇甫嵩和朱儁在平定洛陽以西的黃巾之後,又率軍東進,消滅了黃巾軍。
盧植本身是名儒出身,其實他的作戰方針並沒有什麼問題,對待初起的農民起義軍或者叛亂軍隊,一般朝廷軍隊採取的比較穩妥的辦法都是深溝高壘,長圍久困,待敵自弊,而不是急於在野戰中直接正面擊敗對方。但他因為得罪宦官,所以被罷免了。皇甫嵩討平黃巾之後,上奏朝廷,為盧植鳴冤,他才又被朝廷任命為尚書。
真正在鎮壓黃巾起義過程中表現比較突出的,其實是皇甫嵩,他也是討平黃巾的過程中功勞最大的將領。先是擊敗張角主力,當時張角已經病死,他將張角剖棺戮屍,傳首京城。之後,又在曲陽擊敗張角的弟弟張寶,並將張寶斬首。所以他的功勞是最高的,因此被朝廷封為左車騎將軍,冀州牧,槐裡侯,食邑兩縣。
鎮壓完黃巾起義,曾經有人引用韓信的例子,勸皇甫嵩造反,皇甫嵩拒絕了。
《後漢書·皇甫嵩列傳》:嵩既破黃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亂,海內虛困。故信都令漢陽閻忠幹說嵩曰:“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不旋踵者,幾也。故聖人順時而動,智者因幾以發。今將軍曹難得之運,蹈易駭之機,而踐運不撫,臨機不發,將何以保大名乎?”嵩曰:“何謂也?”忠曰:“天道無親,百姓與能。今將軍受鉞於暮春,收功於末冬。兵動若神,謀不再計,摧強易於折枯,消堅甚於湯雪,旬月之間,神兵電埽,封屍刻石,南向以報,威德震本朝,風聲馳海外,雖湯、武之舉,未有高將軍者也。今身建不賞之功,體兼高人之德,而北面庸主,何以求安乎?”嵩曰:“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忠曰: 不然。昔韓信不忍一餐之遇,而棄三分之業,利劍已揣其喉,方發悔毒之嘆者,機失而謀乖地。今主上勢弱於劉、項,將軍權重於淮陰,指捴足以振風雲,叱吒可以興雷電。赫然奮發,因危抵頹,崇恩以綏先附,振武以臨後服,徵冀方之士,動七州之眾,羽檄先馳於前,大軍響振於後,蹈流漳河,飲馬孟津,誅閹官之罪,除群兇之積,雖僮兒可使奮拳以致力,女子可使褰裳以用命,況厲熊羆之卒,因迅風之勢哉!功業已就,天下已順,然後請呼上帝,示以天命,混齊六合,南面稱制,移寶器於將興,推亡漢於已墜,實神機之至會,風發之良時也。夫既朽不雕,衰世難佐。若欲輔難佐之朝,雕朽敗之木,是猶逆坂走丸,迎風縱棹,豈雲易哉?且今豎宦群居,同惡如市,上命不行,權歸近習,昏主之下,難以久居,不賞之功,讒人側目,如不早圖,後悔無及。 嵩懼曰:“非常之謀,不施於有常之勢。創圖大功,豈庸才所致。黃巾細孽,敵非秦、項,新結易散,難以濟業。且人未忘主,天不祐逆。若虛造不冀之功,以速朝夕之禍,孰與委忠本朝,守其臣節。雖雲多讒,不過放廢,猶有令名,死且不朽。反常之論,所不敢聞。”忠知計不用,因亡去。之後,因為涼州的邊章、韓遂之亂蔓延到了關中,朝廷拜皇甫嵩為左將軍,命他率軍到關中,保護西漢以來歷代皇帝的陵寢,皇甫嵩就率軍進入了關中。這時候,董卓也被朝廷拜為前將軍,也率軍來到關中平定叛亂,皇甫嵩成為董卓的上級。就是在這個時期,孫堅也在皇甫嵩軍中任司馬,他認為董卓桀驁不馴,早晚要成禍害,讓皇甫嵩殺了董卓,皇甫嵩也沒有同意。
之後,朝廷也意識到董卓部下的軍隊跟隨他時間久了,他有尾大不掉之勢,剛好幷州刺史梁壹死於叛亂,就調董卓為幷州牧,讓董卓把他的軍隊交給皇甫嵩,留在關中,繼續與邊章、韓遂的叛軍作戰。但董卓不同意,上奏朝廷,要求帶著自己的軍隊隨行,朝廷無可奈何,只能同意。
皇甫嵩的侄兒皇甫酈當時也在軍中,就建議皇甫嵩,說他受命持節專征,是可以專誅殺的,可以以董卓抗旨不遵為藉口,殺死董卓。皇甫嵩仍然拒絕,他認為上書朝廷彈劾他,才是正道,就上書朝廷彈劾了董卓。
到靈帝死後,大將軍何進受遺詔輔政,想誅殺十常侍,就召董卓進京。此時皇甫嵩仍然率軍駐紮在關中,而董卓率軍在幷州,離洛陽更近,所以何進選擇了徵召董卓。結果董卓還沒進京,何進就被十常侍騙進宮中殺死,袁術又率禁軍火燒宮門,十常侍挾持皇帝出逃,京城大亂,董卓剛好率軍到達京城,就控制了京城,專制朝廷。
董卓控制朝廷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立皇帝,因為他認為自己和董太后是同族,所以他選擇支援董太后當時支援的皇位繼承人陳留王劉協,也就是後來的漢獻帝。董卓召集朝廷百官商議的時候,其他人都害怕董卓,不敢發表反對意見,只有盧植站出來公然表示反對,董卓想殺他,被人勸止了。之後,盧植曾經在袁紹幕府,不久後死去。
董卓專制朝廷的時候,皇甫嵩仍然率大軍駐紮在關中。這時候當然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但皇甫嵩仍然選擇了無所作為。董卓本來就因為之前被皇甫嵩彈劾而記恨他,所以董卓控制朝廷之後,就以朝廷的名義徵召皇甫嵩,任命他為城門校尉,這當然是想借機報私仇,要殺皇甫嵩。
此時的形勢已經有了很大變化,董卓專政之後,關東群雄並起,諸侯合兵討伐董卓,董卓雖然擊敗了諸侯聯軍,但仍然決定退往關中。董卓先讓人把漢獻帝送到關中,他自己則在洛陽焚燒宮室,發掘皇陵,劫掠百姓。皇甫嵩接到朝廷徵召命令的時候,正是漢獻帝在去往關中的路上的時候,所以有人勸他“挾天子以令諸侯”,迎奉漢獻帝,出關討伐董卓。但他仍然表示拒絕,老老實實去了洛陽。
《後漢書·皇甫嵩列傳》:及後秉政,初平元年,乃徵嵩為城門校尉,因欲殺之。嵩將行,長史梁衍說曰:“漢室微弱,閹豎亂朝,董卓雖誅之,而不能盡忠於國,遂復寇掠京邑,廢立從意。今徵將軍,大則危禍,小則困辱。今卓在洛陽,天子來西,以將軍之眾,精兵三萬,迎接至尊,奉令討逆,發命海內,徵兵群帥,袁氏逼其東,將軍迫其西,此成禽也。”嵩不從,遂就徵。有司承旨,奏嵩下吏,將遂誅之。雖然因為皇甫嵩的兒子的“責以大義,叩頭泣請”,董卓沒有殺皇甫嵩,但皇甫嵩從此就在董卓的控制之下了。王允和呂布設計誅殺董卓之後,曾有人建議王允,因為皇甫嵩之前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已經“威震天下”,所以可以讓皇甫嵩代領董卓原來的下屬。皇甫嵩確實也受命到郿塢接管了董卓在關中的餘部,但並未能完全控制,加上王允失策,沒有及時安撫和赦免董卓餘部,導致李傕郭汜從關東率兵回到關中後,很快就攻破了長安,控制了關中。不久後,皇甫嵩也病死了。
董卓遷都關中的時候,讓朱儁留守洛陽,但朱儁本來對董卓就很不滿,所以私下和當時起兵討伐董卓的關東諸侯有聯絡。董卓走後,朱儁在洛陽,自己沒什麼實力,怕被董卓偷襲,所以先逃往荊州,招募軍隊,然後再北上,但並沒有進佔洛陽,而是屯兵在洛陽以東的中牟。董卓派李傕、郭汜等出關,朱儁率軍迎擊,因為他當時的軍隊都是臨時招募的烏合之眾,所以很快就被擊敗了。
這之後,關東諸侯陶謙等人還曾聯名寫信給朱儁,表示願意以朱儁為盟主,率領諸侯聯軍討伐董卓。但董卓死後,李傕、郭汜按照太尉周忠和尚書賈詡的建議,以朝廷詔書的名義,徵召朱儁到關中朝見,別人勸他別去,他認為這是朝廷詔書,他作為臣子,必須服從,就到長安去了。後來,因為李傕和郭汜相互攻擊,他奉漢獻帝的命令去郭汜軍中勸和,結果被郭汜扣為人質,朱儁也就這麼死了。
董卓出身於邊將,所以他一直都有自己的私人勢力,無論他在涼州還是幷州,還是進入洛陽,或者是退往關中,他的骨幹始終是這些涼州兵,其中包括一部分當地的羌胡族人。而盧植、皇甫嵩和朱儁的情況則不同,他們都是朝廷命官,並沒有自己的私人武裝,他們受命出征,所率領的軍隊都是朝廷臨時調配給他們指揮的,並不完全服從於他們個人。
可以說,董卓是一直在借用國家給予他的各種名義和機會,不斷擴張個人勢力,為他個人謀取政治利益,而盧植、皇甫嵩和朱儁這些人,則始終是把自己視為朝廷的一份子,用朝廷配屬給他們的資源,發揮他們的個人能力,為朝廷辦事,並不謀求個人利益。
在對待董卓的問題上,董卓尾大不掉,其實是早就已經很明顯的事實,所以不斷有人勸皇甫嵩找機會殺掉董卓,為朝廷絕禍患,但他卻始終堅持認為,雖然他有這個權力,但誅殺董卓這樣的事情,還是更應該由朝廷來做,而不是他。甚至到了董卓已經廢立皇帝,劫遷天子的時候,明明是要把他調開自己的軍隊再殺他,他還是選擇了服從詔命。
在皇甫嵩和朱儁看來,雖然董卓和李傕郭汜徵召他們的命令都是目的很清楚的,而且就是在利用他們“忠義”的特點,但他們還是必須服從命令,因為這是以朝廷和皇帝的名義發出的命令。他們雖然反對董卓、李傕、郭汜這些人,但他們仍然堅持自己必須忠於漢室和皇帝,這是大節。
但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說,他們這種選擇就有些愚忠了,甚至可以說是過分愛惜羽毛,所以才讓別人欺之以方,卻因為個人名節的考慮,多次錯過了為國家和蒼生百姓除掉一個禍害的機會。
-
7 # 焙燒風味
以董卓為首的西涼集團是一個時刻有著戰鬥準備而且完全受制於董卓的地方軍閥集團,沒有董太師的領導,他們別說參與天下爭霸,光是羌胡和黃巾問題就能讓他們自己走向滅亡。盧植,皇甫嵩對軍隊的控制和董卓相比差遠啦,那時黃巾已經平定,中央將軍的威望無法震懾強悍的地方集團。所以面對進主中央的機會,董卓可以有一大堆騷操作,而對軍隊控制力不從心的其他人就不行啦。袁紹曹操那點兒人夠給董卓塞牙縫嗎?
回覆列表
東漢末年時,名將輩出。在曹操、袁紹、劉備、孫權等人爭雄之前,最著名的將領是皇甫嵩、朱儁、董卓、盧植。這四人是鎮壓黃巾起義的主力將領。在漢靈帝末年,四人是天下最有名望的將領。在這四大名將中,董卓並不是最能打、最有名的。至少皇甫嵩的軍事能力、威望都勝過董卓。但為何最後是董卓進京專政呢?
這是因為董卓比其他三人更能把握天下大勢。他們四人都處於太平盛世向亂世轉變的過程中。其他三人仍然停留在太平盛世時的思維,而董卓則早早的就適應了亂世。
什麼是太平盛世的思維呢?就是去做一個忠君愛國的能臣(治世之能臣),為朝廷、為皇帝賣力,獲得官職、名聲,光耀門楣。皇甫嵩、朱儁等人,就是這麼做的。在太平時期,這是正確的人生方向。可惜,時代變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王朝的統治已經土崩瓦解,亂世開始到來了。
可能是因為生長於動亂不斷的涼州的緣故,董卓一直都是亂世思維。
董卓跟皇甫嵩、朱儁、盧植等將領不同,他從沒想過做一個“治世之能臣”,他的目標一直都是做一個“亂世之梟雄”。董卓是東漢末年第一個軍閥。軍閥有那些特點呢?第一,要有私人軍隊。第二,要有自己的地盤。董卓完全符合這兩條。
在其他人還在一心為朝廷服務的時候,董卓已經實現了軍隊的私人化。董卓以殘暴無情著稱,但他對部下的官兵,卻是毫無私心。平時征戰所得的賞賜,董卓都分給了部下官兵,自己一點不留。所以部下的官兵都很擁護他,並且只聽他一個人的命令。董卓在涼州、關中地區任職十多年,形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有了自己的私人軍隊,有了自己的地盤,董卓就有了逐鹿中原的資本。其他將領,朝廷可以任意調遣,可以隨時收回他們的兵權。但對於董卓和他的軍隊,朝廷已經管不了了。漢靈帝末年,朝廷想調董卓進京任職,被董卓推辭掉。漢靈帝臨死前,任命董卓為幷州牧,讓他把軍隊交給皇甫嵩。但董卓卻不聽從聖旨,竟帶著軍隊去幷州任職。朝廷也無可奈何。
在幷州時,董卓時刻關注著朝廷的變化,一直在為進京掌權做準備。何進、袁紹召外兵入京誅殺宦官,並沒有找為人正直的皇甫嵩、朱儁,反而找了名聲最差的董卓。這恐怕有董卓主動向何進、袁紹請戰的因素。一得到何進的命令,董卓就星夜帶兵出發了。可見董卓對進京是多麼渴望。最終董卓的圖謀也得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