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許嶽炳

    十三爺人講義氣。心直如果封了鐵帽子王。一個帽子戴了有真話不敢說了。鄔思道可厲害知道老四做了皇帝可要用他的。也知道非常時刻沒有十三爺不行。不會什麼都會封給十三爺。寧不要鐵帽子王。別的職位可能幫助四哥成大事。

  • 2 # 天樓山人

    因為鄔思道長期和雍正皇帝在一起,瞭解他的性格,並且鄔思道學識淵博,深知人心和以往的歷史過程,所以才說出自古與君子交,共患難容易,共富貴難。

  • 3 # 媚之夭夭

    在《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什麼勸十三爺極力辭掉鐵帽子王?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要知道這個鐵帽子王是什麼含義!這個鐵帽子王,就是清朝時才有的,是指世襲原封爵位的王爺。由於皇上一個是跟其關係親近,二個是念其立過大功!他的子子孫孫代代世襲!

    讀了《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雍正之所以順利登基,十三爺功不可沒!雖然自小兩個人關係要好,長大後初初都是太子黨成員,連康熙都說十三爺是四阿哥的影子,就說明了倆個人關係親密無間!當然,雍正登基後,很多大事都是依仗十三爺去做,為了顯示自己的寵愛,就封十三爺做了鐵帽子王!鄔思道之所以勸十三爺辭掉,就是保以後的平安!

    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歷史上很多帝王,跟有大功之臣大都是可以共患難,不可苟富貴!雍正也不例外!

    當鄔思道幫雍正奪得皇位後,等一時間就收拾行李準備走人!

    做為謀士,完成了使命,再呆在那裡凶多吉少!鄔思道當然知道。就決定遠離朝庭這個事非之地!

    由於鄔思道知道的秘密太多,雍正登基後第一時間就想殺人滅口!於是,就急急回到了府邸!

    沒有想到,鄔思道既不邀功,又不要官做,更不戀富貴,還要求歸隱!

    原本想殺鄔思道的雍正見這樣,就改變了初衷,同意他半隱!於是,鄔思道得到雍正許可後,急急坐上馬車恨不得遠走高飛!

    沒有想到,十三爺特意飛奔而來送行!還斟滿踐行酒!

    彼此間都很熟悉!鄔思道當然知道以後雍正會更加重用十三爺,但是他也知道雍正的陰險狡詐,想起十三爺遠送之情,就勸十三爺一定要辭掉這個鐵帽子王!

    有些單純,又對雍正不設防的十三爺當時也沒有完全理解鄔思道這樣說的含義!又或者是他不相信自己的四哥也是一個兔死狗烹的皇帝!

    二,雍正在十三爺有生之年一直沒有動他的鐵帽子王,還恩龐有加,主要是在處理朝務上一直仰仗十三爺!

    從十三爺被封鐵帽子王,到出世,一直平安無事,是不是鄔思道失算了呢?

    其實不難!

    雍正皇帝登基後,無論是朝中,還是地方,還是邊境上,都是事情多多!用多事之秋來說一點不為過!

    就是,八阿哥那些人在奪嫡上失敗後,也一直沒有消停過!一直跟雍正暗中搏弈!

    多虧十三爺忠心耿耿盡心盡力幫助雍正處理朝務,嘔心瀝血!

    這樣一來,十三爺就成為了雍正皇帝的法寶,哪裡需要去哪裡,而且忠心耿耿,又沒有私心,很多關鍵時候,都是十三爺幫助雍正化險為夷!

    就是,十三爺出世前,都還在幫助雍正處理棘手之事!就是弘時跟弘曆之爭!

    由此可見:鄔思道當年勸十三爺辭鐵帽子王,不是沒有道理,而且非常的可行!因為他清清楚楚知道雍正皇帝的為人!只是他沒有想到雍正一生都在跟人搏弈,十分需要十三爺這個幫手!雍正才作罷!

  • 4 # 小山村的狼哥

    首先我們來解讀政治語言!

    鄔思道只是讓老十三“拼死辭掉”,並沒有說你不要當這個鐵帽子王!

    核心就是“鐵帽子王”!這個地位,一方面是雍正認可老十三的功勞!另一方面他需要老十三這個可靠的,忠誠的政治盟友!而老十三,需要這個鐵帽子王鞏固自己在雍正朝堂的地位!

    在雍正朝堂,這是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務!簡單的形容就是“副皇帝”!而從之後的發展來看,雍正實際上也是容忍胤祥掌握著京畿一帶的軍政大權的!這是一份殊遇,古往今來幾乎沒有哪個皇帝這麼信任自己的兄弟的!趙匡胤幹過,“燭影斧聲”死的不明不白,而孫權,連一個追封都不願給孫策。。。

    所以鄔思道提醒胤祥,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安樂難!皇家講究我給你才是你的,你不能爭!

    所以這個鐵帽子王,胤祥肯定是要當的,不論是雍正和胤祥的情誼,還是當時的政治需要,這都是必須的!但鄔思道一方面和胤祥有深厚的友誼,相互欣賞!一方面他也需要有一個胤祥這樣的人,關鍵時刻可以幫自己說話,保護自己!所以他提醒胤祥的實際意思就是~皇帝給你,是他的態度,但你必須“力辭”,這種把戲古往今來不知道上演了多少遍,但再麻煩也得演!你自己不能認為這是你該得的,而是“皇上的恩賜”!這個“恩賜”太大,所以你對皇帝說“我功勞不夠,不能享受這種特殊待遇”!只有這樣,才能表現出你的不居功自傲,也沒有貪戀權勢的慾望!才能讓皇帝安心,覺得你可以控制!儘管這種戲碼雍正和胤祥,滿朝文武都心知肚明,但你必須得演,還要讓大家都看到!皇帝是論功行賞的,而皇帝的弟弟也是知道進退的,不會因為當了“鐵帽子王”就飛揚跋扈,甚至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鄔思道對胤祥的及時提醒,讓胤祥得以全身而退,老老實實的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得到世襲罔替的富貴,他的兒子弘曉,即便最後涉嫌參與宮變,得到的懲罰也僅僅是被罵了一頓,關在家裡不讓出來。。。

    反觀年羹堯,居功自傲,禍在不測。。。

  • 5 # 千毫千娛

    鄔思道的建議是讓十三爺向雍正表明一種態度,那就是自己永遠是臣,並且沒有非分之想和居功自傲。

    整個《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對帝王心術研究極深,他不僅洞察康熙而且瞭解雍正,雍正登基後和十三爺的關係由兄弟變成了君臣,二人不僅兄弟情深,而且十三爺在雍正登機前幫了太多忙,可以說勞苦功高,雍正御賜他鐵帽子王也是合情合理。

    鄔思道勸十三爺極力辭掉,其實鄔思道也明白不管怎麼辭,雍正是不會同意的,鐵帽子王一定會給十三爺的,之所以要有這個舉動,本質上是一種態度。若是雍正賜了鐵帽子王,十三爺沒有劇烈的辭掉,而是坦然接受,雍正心理必然不舒服,認為十三爺有功高蓋主之嫌,不尊重自己,而極力辭掉鐵帽子王,讓雍正看到十三爺謙虛低調,不貪功,這樣雍正不僅放心,而且會對十三爺更加相信和重視。

    在封建王朝中,君臣之間是有所表示和表演的,雍正御賜鐵帽子王就是一種表示,說明雍正沒有忘記十三爺的貢獻,而十三爺象徵性的極力辭掉,也是一種表示,表示自己誠惶誠恐,對雍正的賞賜不敢接受,這二人本質上是一種表演,這樣的表演是君臣之間必須的,也是君臣之間一種特殊的交流方式。

  • 6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有句老話說得好:“與平民交,共享樂易、共患難難;與君王交,共患難易、共享樂難!”越王勾踐滅吳之後殺掉了曾經“同甘共苦”的文種,漢高祖劉邦鼎定天下之後殺掉了韓信、彭越、英布等一眾共同打天下的異姓諸侯王……兩千餘年皇朝史,功臣難得善終的魔咒一直存在!像王翦、郭子儀那樣得以善終的功臣,絕對堪稱鳳毛麟角。

    別人就不去多說了,單說清世宗雍正帝。隆科多、年羹堯,這二位為雍正帝順利即位及即位之後穩定政局立下了汗馬功勞。可結果又如何呢?年羹堯被賜獄中自盡、隆科多被幽禁終老。可有一人卻是個異數,他就是雍正帝同父異母的弟弟——怡賢親王胤祥。胤祥是清聖祖康熙帝庶出的兒子,與同為庶出、同樣不是庶長子的雍正帝並沒有太大區別,理論上他也是雍正帝的皇位競爭對手!

    但是,雍正帝對胤祥絕對可謂開了中國歷史的先河。清朝有宗室嚴禁結交外臣的祖制,康熙年間的皇八子胤禩正是因為此舉犯了康熙帝的大忌而被康熙帝剝奪了合法參與儲位、皇位角逐的資格。雍正帝即位之後卻違反祖制,公開鼓勵朝臣與胤祥親近,甚至表示群臣有事可以先找胤祥請示彙報。在雍正八年胤祥去世之前,雍正帝基本上只負責上層建築和戰略性決策方面的事情,事務性決策和具體執行工作幾乎一股腦兒全都丟給了胤祥。這是何等信任?用無以復加來形容並不為過。

    為了胤祥,雍正帝甚至不惜多次違反祖制。先是違反側室不得入葬帝陵地宮的祖制,將胤祥的生母章佳氏追諡為敬敏皇貴妃並從景妃園寢遷葬景陵地宮。後來又違反非軍功不得世襲罔替的祖制,給胤祥的怡親王爵位加上了一頂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甚至不惜違反歷朝歷代臣下必須避帝諱的定製,將已故胤祥的名諱由因避諱需要而改為的允祥又重新改回了胤祥。自避帝諱的規矩出現之日起,胤祥是“蠍子粑粑”——獨一份!那麼,雍正帝為何會對胤祥如此另眼相待呢?

    電視劇《雍正王朝》給出的答案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有一段,鄔思道“退隱”,胤祥前往郊外送行。鄔思道力勸胤祥辭去“鐵帽子”,並說此舉可保胤祥一世平安。鄔思道雖然說的只是關於鐵帽子的問題,但實際上他是在告訴胤祥:“你雖然有擁戴之功,但功臣的功勞是皇帝來定的,皇帝認為你有功,你才有功!而不是自己認為自己有功、恃功而驕。如果那樣的話,你離死也就不遠了。”言外之意是什麼呢?“你千萬不能仗著自己有功,到處伸手要地位、要權力。就算皇帝主動給你了,你也要力辭。專心做好自己分內的事,不要越權、不要僭越,把一切都曬在太陽底下、讓皇帝隨時能夠看得見。只有這樣才能讓皇帝放心,皇帝什麼都看見了也就不會猜忌了,而你也就能夠得以善終了。”

    這就是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鄔思道勸胤祥力辭“鐵帽子”的原因所在。看看隆科多和年羹堯是怎麼完蛋的吧,仗著自己功勞大,把手伸得太長,居然伸向了權力中樞最核心的人事任免權!時人甚至戲稱其為“佟選”“年選”。人事任免,本應是“雷霆雨露、皆為天恩”,是皇帝乾綱獨斷的事情,可到隆科多、年羹堯那裡卻成了私相授受。這是什麼?這是赤裸裸的結黨、結私黨!一旦權力核心部門成了某位大臣的“私家衙門”,皇帝的皇位還能坐得穩嗎?這比手握重兵更加可怕!而這,正是雍正帝拿下隆科多和年羹堯的最主要原因。至於其他的那些所謂罪狀,不過就是欲加之罪罷了……

    真實歷史上的胤祥

    胤祥與雍正帝早年的事我們就不去鋪開贅述了,總之胤祥是所謂“九子奪嫡”期間唯一公開為潛邸時期的雍正帝站臺的兄弟,沒有之一!作為對胤祥的投桃報李,雍正帝即位伊始便將原本沒有任何爵位的胤祥封為了怡親王,並將其任命為了總理事務大臣之一,而且主管的是核心部門戶部和西北軍務!後來雍正帝索性連自己經常駐蹕的圓明園八旗禁軍也全部交給了胤祥,這幾乎等於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到了胤祥手上。

    反觀胤祥,低調得幾乎不能再低調了。雖然雍正帝要求群臣親近胤祥,有事可以先找胤祥請示彙報。但胤祥從不自專,涉及大政方針的問題一概請示雍正帝之後再作定奪。同時,胤祥未經雍正帝同意、從不插手中樞人事任免,更加不結私黨、不往各大衙門安插自己的所謂“親信”,或者說胤祥根本沒有培植所謂“親信”。他所做的一切都曝曬在Sunny之下,雍正帝一目瞭然,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

    如果僅僅是這樣,恐怕還不足以讓雍正帝放心。胤祥對於雍正帝給予的一切賞賜都採取了“力辭”的做法:“哥,我衝的就是你是我哥,並不是為了這些身外之物!”但是,辭不掉的胤祥卻照單全收,而且當用則用,比如金銀賞賜、增加儀仗和王府護衛等等,在力辭雍正帝不允之後,胤祥照單全收,而且當用則用。這又是為什麼呢?如果什麼都不要,反倒是會讓雍正帝起疑,不是嗎?想想漢高祖劉邦為什麼當初會懷疑蕭何?一切也就都明白了。辭說明了一種態度,受說明自己還是想要富貴的,說明自己沒有野心!這種分寸不是一般人能夠拿捏得準的,足見胤祥情商之高,也無怪乎他能夠在波雲詭譎的雍正一朝屹立不倒了。

    但是,有幾樣東西胤祥是堅決沒要的。一樣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一樣是寧郡王爵位,還有一樣是泰陵附近的中吉墓地。這幾樣東西與實際權力並沒有什麼關係,為何胤祥堅決不要呢?這同樣說明了胤祥的情商非常之高!世襲罔替的鐵帽子和寧郡王爵位是要留給後世子孫的,胤祥如果接受了,首先代表他有為後世子孫謀福利的想法。有了這種想法,離篡位也就不遠了……如何讓後世子孫永遠富貴?自然是自己篡位當皇帝,不是嗎?無論胤祥想與不想,雍正帝必然會多心。此外,一家出現一個“鐵帽子”親王、一個郡王,在清王朝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胤祥一脈將成為清王朝最有權勢地位的宗室小宗,這對於雍正帝的後繼之君必然是一個不小的威脅。所以,在權衡利弊之後,胤祥堅決辭謝了!

    至於後來胤祥一脈仍然獲得了“鐵帽子”和寧郡王爵位,那都是胤祥去世之後的事情了。即便在臨終之時,胤祥依然異常低調,他沒有選擇年紀較長、野心相對較大的嫡子弘皎承襲怡親王爵位,而是選擇了年紀最小且無心政治事務的嫡子弘曉。這同樣是在向雍正帝表白自己沒有野心,自己的後代也不會威脅到皇權、皇位。事情能夠做到這個份上,也就無怪乎雍正帝會對胤祥如此信任了。

    最後說一說墓地的問題。胤祥為何要堅決辭謝雍正帝的好意?原因很簡單,泰陵選一個選剩下的中吉之地那也是帝陵區域,胤祥一個親王入葬帝陵,這已經是“僭越”、逾制了。如果胤祥接受了,說明什麼?“你活著沒能當皇帝,死後想過過皇帝癮?”胤祥何等聰明之人?這樣的事怎麼可能幹!雖然雍正帝未必會這麼想,可誰能保證其他人不借此攻擊胤祥呢?久而久之,雍正帝真的會一直無動於衷嗎?這就很難說了。與其如此,倒不如讓這一切不要發生。為了避免夜長夢多,胤祥很快便在直隸淶水選了一塊墓地,並以親王的最低規格修建了自己的園寢。現而今殘存的極高規格怡賢親王園寢是胤祥去世之後雍正帝下令全面升格之後的產物,並不是胤祥當初自己修的那座墳。

    提問者說到了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鄔思道力勸胤祥辭去“鐵帽子”。真實歷史上雖然沒有鄔思道的指點(真實的鄔思道只是田文鏡的幕賓而已),但一生基本都在踐行著這一套——處處低調、處處示弱、處處不爭,以至於雍正帝都看不下去了!在胤祥去世之後,雍正帝下令將怡賢親王園寢全面升格,幾乎高過了清王朝所有親王的園寢規制,甚至比後來的端慧太子園寢有過之而無不及。原本胤祥堅決辭掉的“鐵帽子”和寧郡王爵位也被雍正帝交給了自己的兩個侄兒弘曉和弘皎。

    都說雍正帝對胤祥信任到了無以復加,的確如此。但是,這一切是有先決條件的,那就是胤祥的忠心!試想,如果胤祥像隆科多、年羹堯那樣恃功而驕、四處伸手、結黨營私,雍正帝還會如此信任他嗎?他還能有善終嗎?恐怕很難!連一母同胞的弟弟恂勤郡王允禵雍正帝都照關不誤,何況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適應這個現實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