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李森

    換王平應該比馬謖強,王平文化底子薄識字不多,軍事理論肯定比不上馬謖。但王平跟隨諸葛亮轉戰多年,深習諸葛亮作戰陣法,實戰經驗豐富,且為事謹慎,也深得諸葛亮信任,人品比馬謖強得多。如果派王平去守街亭,他絕不會自作主張,私自改變諸葛亮的軍事佈署。但是馬謖居材自傲,據不執行諸葛亮當道下寨的要求,又不聽王平的極力勸阻,堅持把營寨紮在山上,被司馬懿四面圍山攻擊,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所以換了王平守街亭確可萬無一失,整個戰局走向也會大不相同。

  • 2 # 中孚鑑

    在《三國演義》中,馬謖好論軍計、才器過人,深受諸葛亮的器重,雖然劉備在臨終前曾和諸葛亮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諸葛亮還是不改器重馬謖之心。在諸葛亮一次北伐時,他破格重用馬謖任他為先鋒大將,讓他去守街亭,並且馬謖還立下軍令狀。

    然而在馬謖離去之時,諸葛亮雖然叮囑馬謖部兵之法,但馬謖自認為自己有能力,從而沒有按照諸葛亮的部署,結果馬謖在街亭打敗而失去街亭,街亭一失,讓諸葛亮無功而返。

    因為軍令狀,再加上諸葛亮治軍嚴明,從而有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典故。當然在歷史上,馬謖也的確在守街亭時被敵軍打敗。

    那《三國演義》小說中,如果換王平守街亭能守的住嗎?

    如果在《三國演義》中,真的換王平去守街亭的話,至於會不會大勝魏軍,這個難說,畢竟魏軍主將也非泛泛之輩,故而王平想要完勝還是不易的,但是至少一點,王平不會像馬謖敗的那樣慘。

    王平,字子均,他是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他雖然不會寫字,認識的字也不多,但是他在軍中長大,可能在軍事理論上不如馬謖,但是在實戰中的經驗應該不在馬謖之下。

    在諸葛亮北伐、諸葛亮讓馬謖守守街亭的時候,王平也隨軍出征的,那時馬謖是蜀漢軍隊先鋒,而王平則是馬謖部隊的先鋒下屬。

    當時馬謖不顧諸葛亮的部軍叮囑阻擋魏軍,而是舍水上山,舉動失錯。王平那時數次相勸馬謖,但馬謖自認能力強,又是王平的上司,故而根本不聽王平的相勸之言。結果就是馬謖被魏軍斷了水源而慘敗。

    那時只有王平帶領千餘人鳴鼓自持,從而讓魏軍決定有伏兵而不敢過份進攻,這位蜀漢爭取了時間,同時也是王平把諸營軍士統一起來,帶著他們平安歸還。

    王平能數次相勸馬謖不要舍水上山,所以,如果換成王平去守街亭,他則不會範這樣的錯誤,這樣的話,就不會有馬謖那樣慘的失敗,當然,最終兩方誰能完勝還是需要後期計謀的。

    正是因為王平在街亭之戰的突出表現,從而開始得到諸葛亮器重,而且還得以統領蜀漢的一支勁旅無當飛軍,他帶著無當飛軍不僅多次隨諸葛亮北伐,而且還多立功勞。

    在諸葛亮去世後,王平被任命為前監軍、鎮北大將軍、並且還鎮守漢中,後來又被封為安漢侯。

    當時馬忠守南中,防備南蠻。鄧芝守永安。防備東吳。王平守漢中,防備曹魏。他們三人各守一定,保護蜀漢的平安,也正是因此,平安三侯之名大顯天下。

  • 3 # 甲兵張

    歷史經不起假設,換了王平,街亭可能不失,但蜀國不一定不會被滅,所謂無巧不成書,事情就是這麼註定的,有時在一念之間,就像薛定諤的貓,只有發生後我們才能斷言結果,否則就是薛定諤貓態:既可能勝,也可能敗。

  • 4 # 長江第1

    諸葛亮認為:街亭極其重要,關乎整個戰役的成敗。

    王平,不是名將,缺乏戰功,不太受諸葛亮重視。所以,不可能把王平放在關乎戰役成敗時位置上。

    馬謖,熟讀兵書,誇誇其談。諸葛亮每逢大事,必問計於馬謖。且"七擒孟獲"的主意是馬謖的。

    可惜,馬謖缺少實戰鍛鍊,實際能力差。只適合當參謀。誤了孔明~失街亭。

  • 5 # 第二階文明倡導者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馬謖失街亭,若換王平能守住嗎?

    守不住,而卻馬謖必死!

    1、熟悉三國的朋友應該知道袁紹是怎麼失敗的。而蜀國做押糧官最久的是趙雲。馬謖這次鎮守的也是糧道。

    2、從劉備對馬謖的評價,司馬懿對馬謖的評價與藐視,再到馬謖與王平的爭執,不難看出馬謖的性格為人。而南征孟獲又時常說破諸葛亮的計謀。

    3、馬謖接令到立軍令狀,是諸葛亮在用激將法。就算他按照諸葛亮說的當道下寨,依舊擋不住藐視他的司馬懿,也就是將熊熊一窩,諸葛亮仍有殺他的理由。

    4、馬良死後,他就沒了靠山。就算眾將幫他求情也沒人買賬。

    5、他的死跟楊修之死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因‘恃才放曠。’

    若在其它方面找原因是說不通的,只能說諸葛亮因後勤問題想退兵,而眼前的優勢是不是假象他是知道的,調兵遣將還有人比他更強嗎?順便排除異己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語電影在哪個應用觀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