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過兩天1963
-
2 # 天口和乙
世界上每個正常的人都有慾望,比如對美食的慾望,對財富的慾望,對異性的慾望等等,而且每個人對慾望的需求都基本不會滿足,人類的生存發展動力也基本來自慾望,但是人類的所有慾望都要受到法律和社會公德的約束,你所說的釋放慾望和為所欲為二者的性質是根本不同的,釋放慾望指的是在合理合法,尊重社會公德,不違揹他人意願,不損害他人利益的環境下和諧適當實現自己的慾望,而為所欲為指的是有法不遵,有規不守,自以為是,狂妄自大,禍國殃民的犯罪行為,所以本人認為釋放慾望和為所欲為不能相提並論!謝謝!
-
3 # 梅姐的退休生活
作家蕭伯納曾說:“人生有兩大痛苦:第一是得不到;第二是已經得到了。”
人的慾望是個很奇怪的東西,得不到滿足,痛苦;得到滿足了,又空虛。
假設,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內心能淡定、平和,不豔羨俊男靚女的純真愛情;假設,安娜能夠理智洞悉愛情的真相,並能控制自己的慾望;那麼,她的人生走向會是另一番景象,只可惜,人生沒有假設,沒有重來,只能是現場直播。
她出身貴族,有高貴的身世;她容貌美麗,閉月羞花;她的丈夫卡列寧身居官場高層,位高權重,愛她如心肝。她若能正視自己的種種優勢資源,珍惜別的女人打拼一輩子也得不到的東西,她會享盡人間最美的生活。
她身為貴族夫人,在家相夫教子,在外交往的是社會名流。一日三餐有廚師御做,家務有僕人打掃,兒子有家庭教師管教,出門有四駕馬車伺候。這樣優越的生活,並沒有讓安娜幸福滿足,而是讓她的心靈日漸寂寞空虛。
誠然,安娜與卡列寧之間年齡相差過於懸殊,心靈溝通會有障礙,安娜在卡列寧身上沒有嚐到愛情的滋味,這是她婚後的的遺憾。沒什麼就想什麼,缺什麼就想得到什麼。這是人類的天性。安娜的生活裡缺少愛情,那麼愛情就會像天上的月亮一樣神秘而美好。安娜體內的荷爾蒙讓她內心躁動不安,她的人生中,即使不出現沃倫斯基,也會出現別的什麼斯基。這是青春的宿命。愛情的故事註定要在安娜身上發生。如果安娜能適可而止,品嚐到愛情的滋味之後,看穿愛情的真相,及時收手,保全卡列寧一個完好的面子,她還是有機會獲得卡列寧的原諒的。只可惜她被愛情燒昏了頭腦,置自己的家庭兒子於不顧,毅然與情夫遠走國外,以為愛情可以滿足她一切的需要。當激情退卻,燒昏的頭腦漸漸恢復理智,她才發現她賴以寄託的愛情也漸漸遠去。開始時的美好變成了彼此的怨恨和指責。
同樣的,《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愛瑪雖說不像安娜那樣出身名門貴族,但她的家境殷實,父親是個農莊主,家有僕人和僱工。從小和安娜一樣受過良好的教育,都對愛情充滿美好的幻想。用現在的話說,她們都屬於有文化的文藝女青年,內心的慾望永遠深不可測。愛瑪嫁給了包法利這個鄉村醫生,婚後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家裡也有女傭和僕人,愛瑪也和安娜一樣過著悠閒地相夫教子的生活。可她並不知足,她嚮往上流社會燈紅酒綠歌舞昇平的浪漫生活,嫌棄包法利的平庸和無能。與包法利夫人相比,安娜所擁有的上流社會的生活正是愛瑪所豔羨的生活,但是安娜知足了嗎?如果愛瑪得知安娜的遭遇,她會怎麼想?
安娜的痛苦在於得到了又失去的痛苦,原本她隨孃胎而來的榮華富貴,別人一生都無法得到的東西,她生來就有,財富美貌,地位名譽。為了得到愛情,她失去了兒子、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名譽、失去了財富,失去了她原來所擁有的一切,同時愛情也變淡消失。
愛瑪的痛苦源於得不到的痛苦,她嚮往愛情,為情人不惜投擲大量金錢,租豪華賓館,恣意享樂,以為得到了她嚮往的愛情。但是她卻遇到了愛情的騙子。在她需要幫助的時候,那自稱愛她的男人確離她遠遠。
她們的結局都一樣,都選擇了自殺。一個臥軌,一個服毒。是無度的慾望之火燒盡了她們的心靈,逼迫他們走向毀滅,走向死亡。
人活著不能沒有慾望,因為慾望能使人不斷進取,社會才會不斷進步。人又不能完全被慾望所控,如何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慾望,這應該是每一個人用智慧去思考的問題。
假如人生可以重來,我想安娜和愛瑪絕不會再為愛情赴湯蹈火,去用生命換取海市蜃樓般的愛情。
-
4 # 真如博士
慾望來自天性或者本能,有其生理基礎,是自然的,也是無法徹底根除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慾望如食慾、性慾與生具有、至死方休,適當釋放適當滿足,是必要的、自然的。但是如果人心不足、慾壑難填、不加節制、突破底線、無視規則、踐踏規矩、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便是過度縱慾了。縱慾,即罪惡。
-
5 # 黔達石業倪應
是人都有慾望,哪怕你看破紅塵遁入空門也不是說你徹底的無慾無求,只不過你的慾望有別於世俗的慾望,至少你還有慈悲大願,你還想成為佛菩薩感化世人普度眾生。人有慾望並不可怕,但慾望要有邊界,要取之有度用之有節,不能一味的貪得無厭,不能以純粹的佔有為目的,在利己的同時還要有利他之心。合理的慾望可以激發一個人的鬥志,能促使人創造更多更好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並進而推動社會進步。相傳北宋神宗皇帝在和蘇軾等人談論酒色財氣時曾深有感觸的說道:
酒助禮樂社稷康,
色育生靈重綱常。
財足糧豐家國盛,
氣凝太極定陰陽。
至於經常被華人掛在嘴邊的那句“人到無求品自高”,不能說不對,但要看你處在哪個年齡段,假如你正值人生盛年我想你應該還是有所追求比較適宜。
回覆列表
那要看你的慾望是什麼了。假如你的慾望達成是犧牲好多善良人的利益,你的慾望就是罪惡。慾望不能無法無天,更不能破壞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