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嶺影視周世平

    《末代皇帝》中給人印象深刻的演員有溥儀的扮演者尊龍、陳沖飾演的婉容以及文繡的扮演者鄔君梅。《末代皇帝》在業界的評價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部電影將末代皇帝的一生進行了全礦的描述。而這裡面表演搶眼的當屬上面提到的這幾位。

    尊龍在這部戲中扮演的是成年版的末代皇帝溥儀。縱觀整部電影,溥儀這個角色其實應該也算是個悲劇人物。原本是一個普通人,可是硬成為了一個帝國的皇帝。然而做了皇帝沒幾年,自己的王朝就覆滅了,這種變化是非常大的。

    尊龍飾演的皇帝從一開始就受到的是為人君的教育,然而這也是最為致命的。除了為人君之外,他可以說連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沒有。在電影的開端軍閥將溥儀轟出紫禁城的時候,溥儀此時的心情是複雜的。畢竟,從小就生活在皇宮之中,一直夢想著要走出去。可是,一旦真的走出去了,溥儀能很好地適應外面的世界嗎?

    對於文繡的離婚,溥儀感到的是莫大的羞恥。在這裡尊龍的表現是憤怒,但是電影給出的是遠景,所以我們無法看到尊龍的面部表情,但是,從他的動作上也可以看得出來溥儀是憤怒的。同樣的,在聽到自家的祖墳被挖了之後,因為給的是全景,我們也無法得知尊龍的面部表情,這裡面有些遺憾。

    而故事的最後,尊龍坐在寶座上的那一幕更是令人記憶深刻。

    此時的溥儀已經是一個老者,而留在他記憶中最好的事情莫過於兒時的那個蟈蟈籠。看著面前的金鑾殿,看著這熟悉卻又陌生的一切,尊龍表現出來的是驚喜、是懷念,更是失落。可以說,此時的尊龍將一個垂死的老者心境完全的表現了出來。

    再來說一下文繡的扮演者鄔君梅。鄔君梅這個角色其實也很特別。她是歷史上第一個敢於和皇帝離婚的妃子。鄔君梅這個角色很有看點,故事的開端就集中地表現了出來。出了紫禁城,一切都和原來不一樣了。文繡雖然是皇帝的妻子,但是溥儀貌似只喜歡婉容一個人。此時的文繡倒像是個多餘的人。所以,當有人邀請她跳舞的時候,她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驚訝和欣賞。

    這裡面有一些小細節,在文秀看到溥儀和婉容在一起歡快的跳舞的時候,文繡也“報復”性的將頭靠在了舞伴身上。這一個小細節很好的表現了一個女人細膩的心理狀態。

    而陳沖飾演的婉容其實在電影中也沒有好到哪裡去。自從文繡離開了之後,婉容就染上了吸食鴉片的惡習。因為溥儀的原因,婉容幾乎沒有夫妻生活。所以,此時的婉容是孤悶的。而聚會中陳沖吃花這一段兒,可以說將一個女人內心壓抑,感情失意的場景很好的

  • 2 # H海馬工作室

    該片由義大利導演貝託魯奇1987年執導,尊龍飾演溥儀,此片獲評第六十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影響效果、最佳原始音樂九大獎項,《末代皇帝》豆瓣評分9.2分,你說好看不好看!影片中的許多細節很有考究,雖然是在西方視野下演繹中國皇帝,更直接的說是西方人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理解,估計比我們自己都瞭解的多。莊士敦可以說比許多華人更加了解聖人孔子,也更懂中國文化,而拍攝這部劇的又是一名外國導演,可以說是最大的諷刺。雖然有學者批評影片中的一些鏡頭不符合歷史,也有人說這是給溥儀洗白。但並不妨礙我們的觀影體驗,因為這不是紀錄片,完全還原歷史就不叫藝術了。

    影片以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服刑時的回憶為線索展開,1950年8月,滿載戰犯的火車駛入滿洲里中蘇邊境車站,戰犯溥儀在候車室尋求自殺未遂,由此時間倒退到1908年,慈禧太后在光緒皇帝死後立醇親王載灃的兒子愛新覺羅溥儀為新皇帝。

    在登基儀式上,3歲的溥儀看到文武百官全都列隊跪拜,他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卻只對大臣手裡的蟈蟈感興趣!

    太監告訴溥儀自己是萬歲爺,是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但作為孩子的他,看到阿嬤後最先想到的卻還是家。慢慢的,沒有母親照料的日子裡,阿嬤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後來,自己的父親、母親以及弟弟溥傑前來看望他,但由於時間太長,離家時又太小,溥儀早已忘記了自己生母的容顏,也漸漸的適應了皇帝這個角色,雖然他可能依然不知道皇帝意味著什麼。在他看來,只知道所有人都得聽他的話,他是不可冒犯的,如果反駁就會受到嚴厲的懲處。

    他無法忍受弟弟可以穿帶黃色的衣服,在他的眼裡,黃色代表皇權,任何人都不能冒犯天子的威嚴,並在聽到自己不是皇帝的時候讓太監喝墨水來證明他的權威,直到溥傑帶他看到民國大總統繼位後他才不再爭論。他又想起了自己的阿嬤,但阿嬤也被太妃們無情的趕走,他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他卻無法選擇,只能接受,直到莊士敦的出現,才給了他精神上的安慰。

    莊士敦給他帶來了新思想,新事物,告訴他人應該說真話,做君子。在接見莊士敦以及和莊士敦吃飯的時候,影片兩次將鏡頭放在溥儀飼養的寵物老鼠身上,暗示著他的命運就跟這隻小白鼠一樣,被關在黑暗狹小的空間裡,每次想出去,都被人勒緊了繩帶。

    作為皇帝,擁有很多常人無法擁有的特權,卻也失去了常人該有的東西,看似擁有常人難以企及的權利,卻連最基本的自由都無法獲取,自己的人生也無法自己選擇,就像一個任人擺佈的玩偶。自從慈禧宣告他進宮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早已註定,任他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作為天子,至親的奶媽無法挽留,母親去世無法探望,婚姻無法選擇,宮門無法踏出,就連一副眼鏡也要費勁周折才能得到。

    直到最後,日軍的出現讓他終於感覺到機會的來臨,於是他來到滿清帝國的故土,成立了滿洲國,他天真的以為自己終於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氣,可以一展抱負,恢復帝國大業。但令他沒想到的是,日軍也正是利用他皇族的身份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結局自然可想而知,他最終成為了日軍的傀儡,直到東北解放,新中國成立。在接受了長達十年的改造後,他最終接受了現實,成為了一名花匠,過上了平常人的生活,影片的最後,他來到故宮的太和殿前,送給戴紅領巾的小男孩一個竹籠,關了歷時五十多年的蟈蟈從籠中出來,重回自由,這也許就是他本該有的歸宿吧。

    縱觀他的一生,雖然在動盪的年代衣食無憂,也享有許多的特權,但是他也失去了許多平常人該有的基本自由。馬克思在談論歷史任務時說過,他們不能表述自己,他們只能被人表述。我們不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但由此是否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啟示呢?

    影片根據晚年溥儀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以及莊士敦先生寫的《紫荊城的黃昏》等為歷史史料,深刻的刻畫了當時人們的生存狀態,比如帶枷鎖的囚犯、人物的服飾、場景佈局等都很有考究。特別是該片是經過政府允許的第一次在故宮實景拍攝的電影,透過導演貝託魯奇對紫禁城背景華麗和精湛的展示,影片中的故宮很有歷史滄桑感。

    有意思的是演員尊龍是美籍華人、陳沖也是美籍華人,且服裝道具多是由國外設計、製作而成。更為諷刺的是,導演貝託魯奇以一個西方人的視角來拍攝這位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人物,這本身就是一個傳奇,這已經跨越了文化的阻隔和意識形態的疆界。

  • 3 # 勇哥看電影

    這是一部關於歷史與人物的故事,但其特別之處在於溥儀這個人物角色是具有豐富內涵的,作為中國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一生的經歷無疑是具有傳奇性的。同時,他的遭遇也帶有濃郁的悲劇性。溥儀的一生是一個不斷得到又不斷失去的過程,他從來都只是個接受者,看似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卻什麼都不能決定。在電影中有許多溥儀奔跑的鏡頭,他的奔跑代表著挽留,他用這樣的方式來挽留母親、乳母、婉容還有消亡的王朝,但等待他的永遠是那扇即將關上的大門,他留下不了任何。 個人感覺不怎麼好看,一個外華人拍出來的東西,骨子裡總缺少點什麼,怎麼看都覺得是拍給外華人看的,人物中的氣質完全不相同。感覺唯一的亮點就是,實景在故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越南4000億高鐵專案選擇日本,如今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