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甲兵張

    個人認為,崇禎說的這句話,對他而言不無道理。崇禎在李自成打進北京城的時候說過:“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屍,勿傷百姓一人。”回首崇禎執政以來的十四年,“諸臣誤朕、是文臣皆可殺”說的不無道理。

    1

    天啟七年九月,崇禎繼哥哥朱由校帝位,開始執政。此時魏忠賢勢利依然龐大,滿朝閹黨橫行。崇禎沉著冷靜,並沒有一上臺就大刀闊斧地解決魏忠賢,而是先迷惑、穩住魏忠賢,而後各個擊破,先趕走魏忠賢姘頭客氏,後罷免其黨羽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兵部尚書崔呈秀一干人等,大大削弱魏忠賢權勢。最終,魏忠賢及其控制的閹黨,幾乎被崇禎一網打盡。一個至暗的時代,多少鐵骨錚錚的忠臣(左光斗、楊漣、顧大章“東林六君子”等),甚至熱血愛國的平民百姓(顏佩韋、楊念如等《五人墓碑記》中的英雄),因此就義。但正義終究來臨,黑暗終將落幕,而這個黑暗時代的終結者便是崇禎。

    2

    崇禎重用過文臣式的武將孫承宗、袁崇煥、洪承疇、孫傳庭等,要不是這些或極具戰略眼光或善於排兵佈陣的能人,估計崇禎當不了十四年的皇帝,而因為一些朝堂之上的文臣,只讓崇禎當了十四年的皇帝。袁崇煥成為黨爭的犧牲品,溫體仁一心追求個人進步,為了自己入閣,拿袁崇煥當棋子告倒了錢龍錫(說邊將袁崇煥結交近臣錢龍錫,有謀逆之嫌),崇禎聽信溫體仁最終處死袁崇煥;孫承宗為了穩固關錦寧防線,派祖大壽和何可綱修築大淩河城牆,修到一半,皇太極率軍南下,祖大壽力不能支戰敗,朝廷文臣言官藉機攻擊孫承宗,孫承宗引咎自退。

    3

    這種例子很多,因為一些言官文臣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所謂的履責,小事說大、沒事找事,崇禎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頭腦清醒。這裡說到魏忠賢倒臺,是想說明崇禎沉著冷靜有智慧,親賢臣、遠小人,並不是一個昏君。崇禎勤政、節儉,有責任、有擔當,一心想穩固大明江山,不然大明將亡之際也不會感嘆:“大明天下,奈何亡於朕手。”

    可見,就崇禎而言,文臣皆可殺是他臨死前內心發出的真實情感。

    我想,他感慨的“文臣皆可殺”是對那些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而罔顧國家利益、民族大義的文臣而言的,而在當時,崇禎身邊的這種文臣太多。

    崇禎,一個悲情的皇帝,一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代表人物!

  • 2 # 使用者56985139966

    明崇禎皇帝臨死前說的"文臣個個可殺"。又具體言示:朕非亡國之君,諸臣乃亡國之臣耳。這話雖在義軍破城,清兵壓境,大勢已去,他選擇煤山自縊前的怨怒之言,其潛意是責這幫文臣腐政敗國,其整體皆有亡國之罪。這背景緣於明在除掉魏忠賢鉅貪霸政亂朝大案後,又連續發生兩次輔政大臣(均為首輔大臣),勾結群官(其有總督兩人),欺上瞞下,合夥霸凌亂政,鉅貪朝庭錢糧,轉市洗錢,用假賬欺皇,被崇禎於崇禎十六年及前兩次嚴刑處理,這是其一。接下來,以後的各級政務官員,個個自保,寧不辦事而不會出錯,形成各級政務停滯,嚴重影響到從朝到各級,各地的施政達民,引發動亂及起義。這又是其二。故使崇禎憤然怨嘆,說出"文臣個個可殺"的即恨又狠的名言。

  • 3 # 過去即歷史

    崇禎最後一次上朝說過類似的話,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崇禎在推卸責任,在找替罪羊;的確,崇禎作為明王朝的第一領導人應該為明明帝國的滅亡負責,他上吊了,他付出了自己該有的代價;可那些曾經處在帝國領導層的官員們一點責任也沒有?

    崇禎說的這句話相當悲憤,又無可奈何;官員們搞黨爭厲害,加劇了崇禎的多疑性格,

    就是這樣,如果得到貫徹,崇禎的在遼東政策並不會要局勢徹底失控,是官員們陰奉陽違,故意曲解崇禎的意思,利用崇禎搞黨爭,打擊異己;

    北韓半島一側的東江鎮對牽制後金有重要作用;因為東江鎮有個很會打仗的領導人毛文龍,崇禎清算了魏忠賢,但崇禎根本沒有想動毛文龍,甚至天啟帝時賜的尚方寶劍崇禎都沒有收回,毛文龍跟遼東明軍前後呼應,後金軍隊並不敢全力進攻明朝(雖然毛文龍不敢跟後金硬碰),但自然怕老巢被毛文龍端了,毛文龍兵力有限,但他採取的策略正確,打過就打,打不過就跑,游擊戰術玩的非常溜,也就是在崇禎不知情的情況下袁崇煥直接把毛文龍給殺了,這下後金徹底沒有後顧之憂,沒了毛文龍東江鎮為了領導權,內訌不斷。根本沒有牽制後金軍隊的可能性,等後金滅了東江鎮順手要北韓臣服於自己,徹底沒有後顧之憂的後金軍隊開始全力進攻明朝,這也是遼東局勢迅速下滑的開始。

  • 4 # 博士科普

    個人感覺這是崇禎皇帝十幾年的經驗之談,也是當時歷史條件下憤怒狂言,眾所周知崇禎帝是一個想要力王狂瀾的君主,他自登基之始就兢兢業業,但群臣之間尤其是文臣之間不厭其煩的鬥爭讓他的政治抱負根本無從施展,反而處處受到掣肘。

    而且,即便是已經到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一幫文臣之間仍然在斗的不亦樂乎,這讓寵臣皇帝非常惱火,這才有了“文臣各個可殺”的話語,個人感覺他想表達的意思或者說潛臺詞是亡國並非他之錯,而是這些文官大臣的過錯,所以才有“諸臣誤我”的感嘆。

  • 5 # 西門不帶刀

    崇禎臨死前說,文臣個個可殺。他的潛臺詞到底是什麼?他為什麼不說武將個個可殺?宦官個個可殺?單單要點出文臣個個可殺?要搞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不能從正常人的思想出發,因為這是一個帝王說的話。

    今天少校就試著從帝王的心思來猜測一下崇禎說文臣個個可殺的真正含義

    1,崇禎在臨死之時才真正懂得怎麼做一個皇帝

    三角形是最穩固的,下面我打個比喻,把治國理政比喻成一場打獵。

    宦官集團:就是皇帝肩膀上的獵鷹,獵鷹負責發現獵物。

    武將集團:就是皇帝的獵狗,獵狗負責獵殺和追擊獵物。

    文臣集團:就是皇帝的奴僕,負責收撿獵物和把獵物做成飯食。

    皇帝:才是唯一的獵人,手持刀槍弓箭,如果獵狗不聽話,便殺了獵狗,如果奴僕不聽話便殺了奴僕,如果獵鷹不聽話便殺了獵鷹。

    同時獵鷹監視著奴僕,奴僕管著獵狗,獵狗盯著獵鷹。環環相扣,形成一個穩固的三角形,皇帝作為三角形的正中心點,不偏不倚。

    2.奴僕(文官)攛掇著皇帝殺了獵鷹(宦官)。

    這個獵鷹太厲害了,不但盯著奴僕,讓他不敢作惡,還經常自己飛出去給皇帝叼來其他的小獵物,讓皇帝永遠不會餓死(宦官集團,監視文官集團,並負責收取國家稅收)

    奴僕就下了陰招,說獵鷹在外面胡作非為,影響皇帝的形象。最終讓皇帝殺了獵鷹(削弱宦官集團)。失去了獵鷹的皇帝變成聾子和瞎子,而那些奴僕便開始喧賓奪主。

    3.獵狗(武將)是忠心的,但架不住皇帝不在身邊時,奴僕(文官)對獵狗進行打罵。

    大明朝的軍事體制是文官帶兵,武官打仗。沒有宦官監視的時候,文官憑藉自己牽著武官脖子上那根繩子,瞎指揮。

    後來隨著奴僕(文官)勢力的增大,手裡牽著獵狗(武官)的奴僕越來越多了,於是內鬥便發生了。文官們不會親自動手,他們都會撒開自己手中的繩子,讓手下獵狗(武將)出去互相廝殺。

    所以不管最後的戰鬥結果如何,文官還是文官一點不受影響,而那些獵狗們便越殺越少了。最終當北方的狼群衝進家門的時候,大明朝沒有獵狗去對付這些狼群了。

    4.鷹死狗烹,皇帝突然發現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了,連家裡大門的鑰匙都被那些奴僕們佔據了

    皇帝沒有吃的了,沒有穿的了,沒有喝的了,他想湊錢去重新買一批獵狗,來看家護院,可那些奴僕們卻狠狠的駁了皇帝的臉。理由就是沒錢。

    當李自成打進門來的時候,皇帝自殺了。奴僕投降了,反正對於奴僕來說,他們只是換一個新主子。

    可不曾想李自成不按常理出牌,他把這些奴僕的剩餘價值榨的乾乾淨淨。大明皇帝給奴僕要軍費幾十萬兩,奴僕都沒有,而李自成能夠從這些奴僕身上生生壓榨出了8000多萬兩銀子。

    5.比喻的真正含義少校將宦官和武將比成皇帝的鷹犬,將文官集團比成皇帝的奴僕。問題就出來了

    鷹犬都是動物,只要你餵飽了他,他便聽你的話;

    奴僕他卻是人,只要是人,就永遠會有填不滿的野心。

    因此當李自成的農民軍攻破了北京城,崇禎帝與大太監王成恩孤零零的站在煤山上,看著山下的北京城火光四起,慘叫不絕時,崇禎作為大明的天子,他才真正明白了應該怎樣做一個皇帝,可惜晚了。

  • 6 # 歷史天空下的螞蟻

    我嘗試回答一下我的觀點。

    我認為,潛臺詞無非就是崇禎用十七年的時間,終於明白了他一直不以為然的天啟帝的臨別感言:“不可重用東林黨!”

    天啟帝很早就知道了東林黨沒一個好東西,可是崇禎的老師是東林黨大佬,他早就被東林黨洗腦了,在他的腦子裡,東林黨都是正直忠臣,只要重用東林黨,國家就會繁榮昌盛,所以他一直認為哥哥朱由校該死。

    不要說什麼朱由檢狠心,這是由他的性格決定的

    崇禎帝朱由檢性格偏執狹隘,衝動易怒,可以說很多激進年輕人的毛病他都有,這樣的性格本身就很好控制,但是也容易失控。用我上學時候的話說,就是這小子一戳就上,打架就要多找這樣敢打敢拼的傻子。對嘍,朱由檢就是被這些東林黨人當成傻子了。朱由檢殺了魏忠賢,清除了朝內”閹黨“,朝廷上一下子就成了東林黨的天下,東林黨為之歡呼啊!以後就可以隨便擺弄朝局和皇帝了!

    容易控制的性格,同樣容易失控

    東林黨高興早了,上面說朱由檢的性格好控制,但也容易失控。但是東林黨人都是一幫善於黨爭的偽君子,沒幾個能幹實事的,人心的把握就更差了。有句話怎麼說來著,”當你把別人當傻子的時候,你才是最傻的“,東林黨辦正事不成,想管皇上,但是沒啥由頭啊,朱由檢勤政的不要命啊,辦不成正事,皇上可不是責罵幾句,那是要殺人的。結果又引出了朱由檢當皇帝后的另一面:刻薄寡恩,暴躁兇殘。所以,皇上開始殺人了,最喜歡的殺人手法就是”凌遲“,那是凌了一個又一個,把和東林黨的那點感情是都凌沒了。所以東林黨後來就又開始找代理人了,什麼李自成啊,多爾袞啊,呵呵。

    在這裡說一些朝廷隱秘

    據說,天啟帝是被毒死的,人不知鬼不覺的慢性毒藥,而幕後策劃這一切的正是東林黨,而東林黨一手培養的朱由檢也是參與其中的,因為他太容易接近內廷了。東林黨給的理由就是,天啟帝是昏君,他任用閹宦,結黨營私,與民爭利,坑害百姓,不學無術,不務正業,人人得而誅之,死有餘辜,實乃天命!而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皇帝沒錢,朝廷收不上稅,就讓魏忠賢去收商稅,動了他們的蛋糕。你看他們這瞎話說的那是一套套的,毫不臉紅啊!都不看看這個國家被這幫儒生破壞成什麼樣了。

    那麼東林黨怎麼如此囂張?又如此大膽敢弒君呢?

    其實,他們不是第一次這麼幹了。東林黨是由東林學社而來,但是從成立那天起,東林黨就不是一個純粹的學術團體,他們的背後是天下最繁華之地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而這些資產階級本身又是當地的大地主、大官宦,可以這麼說,這是一個官宦、鄉紳、資產階級相結合的利益組合體,他們代表了大鹽商、漕運團體、銀號、紡織作坊、紡織材料、銷售市場、海洋貿易等等這一大堆的商業利益團體,同時也和遼東軍事貴族來往密切,所以,和這些書呆子偽君子接觸最多的有晉商、淮商、紡織作坊主、大鄉紳、大海盜(倭寇、鄭氏集團)各地軍事貴族,可以說即便東林黨沒了,但這個利益團體還會一直存在。

    他們把江浙一帶變成了天下最富庶的國中之國,朝廷對此地可以說的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厲害的很呢。現在知道倭寇之亂是怎麼回事了吧?大倭寇汪直就是這個利益團體的,他即是大海商、大鄉紳,同時也是大海盜,而且還代表了資產階級萌芽(說明朝資產階級萌芽如果發展下去可以復興中國的人可以休矣,因為東林黨和復社的絕大多數人最後都投靠了滿清,而且還是主動投靠)。再向前推,正德皇帝也是要收商稅,結果就讓這些人派殺手給殺了,還說什麼皇帝自己淹死的,可笑,這麼多疑點鬼都不信。

    總結一下

    東林黨並不是特指某些人,而是一個大的利益團體,他們在明英宗後期就已經逐漸成了氣候,到了萬曆年間,乾脆就結社為東林黨,不過是給自己穿了個馬甲,殊不知這個馬甲臭氣熏天,遺臭萬年。他們以為朱由檢當了皇帝,他們就迎來了春天,在朱由檢的屠刀下,這些只會黨爭的偽君子們不得不找新的代理人。他們找到李自成,找到滿清,做了兩手準備,幸好如此,不然就讓李自成一鍋端了。明明是一群不要臉的漢奸賣國賊,但是別忘了,明史就是這幫漢奸寫的。可惜,崇禎帝明白的太晚了,他被這些人當成了向李自成效忠的投名狀,跑都跑不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最後,他只能選擇煤山上的那顆歪脖子樹。

  • 7 # 有得觀史

    崇禎想幹的事,因為受到文官的制約和阻攔一件也幹不成,在崇禎看來,大明亡國就是這些文官造成的。

    1

    崇禎皇帝把關內可以調動的兵力全部調到遼東,希望一舉滅掉或者重創清軍,徹底解決關外危機。可是事與願違,松錦大戰明軍大敗,主帥洪承疇被俘投降,十幾萬大軍灰飛煙滅,大明朝再也沒有力量主動抗擊清軍。內外交困的大明,與大清和談,贏得喘息機會,恢復一下體力,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兵部尚書陳新甲奉旨與清兵秘密和談。因為年景不好,再加上連年戰爭,大清財政也支援不住了,也有和談願望,所以談判進行得很順利。前方把和談密件送到陳新甲府上,書童把它當普通塘報傳了出去,秘密洩露,引起轟動,文官紛紛上疏彈劾陳新甲。

    崇禎鬥不過這些文臣,只得殺了陳新甲,和談失敗,大清喪失了一次回血的機會。

    2

    李自成大軍向北京逼近,崇禎心裡清楚,北京是保不住的,於是再次動了遷都之念。

    第一次遷都,因為文臣反對沒遷成,那時形勢沒這麼緊張,這次不同了,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遷都說不好聽點就是逃跑,崇禎愛面子不好直說,大臣李明睿看出了皇帝的意思,主動上疏崇禎遷都。崇禎把奏疏拿到朝堂討論,希望得到大臣們的支援。結果遭到光時亨的強烈反對,他聲淚俱下說,不能遷都,祖宗基業不能丟,要與北京共存亡,必須殺掉李明睿。文臣們家都在北京,離開北京,他們的家業就丟了,因此大多不想離開北京,於是都附和光時亨。遷都就意味著放棄祖宗陵寢,丟棄祖宗留下的大片基業,本來就不光彩,文臣們反對,他只好等著君王死社稷了。

    3

    當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召集文臣們商量對策,大臣們沒有對策,一個個默不作聲,崇禎問,“誰能替朕抗擊賊寇?”一片默然,仍然沒人吱聲,崇禎心裡好淒涼,你們不是要與北京共存亡嗎?怎麼個個都成了縮頭烏龜?

    這時有人來報,李自成已經攻進內城,大臣們一鬨而散,紛紛逃命去了,沒有一個人留下來保護崇禎,正應了那句話,“大難臨頭各自飛”。崇禎的心裡是拔涼拔涼的。說什麼與北京共存亡,與大明共存亡,都是騙人的鬼話。

    崇禎想做的事做不成,都壞在這些文臣手裡,崇禎說,“朕非亡國之君,而大臣皆亡國之臣”,可見他把責任都推給了文臣,所以他覺得文臣個個可殺。

    其實文官並非全壞,像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這樣的好官也不少,只是崇禎不懂帝王之術,把他們都害死了。

  • 8 # HuiNanHistory

    這是謠言啦。

    崇禎死前,並沒有說過“文臣個個可殺”這種大白話。他的原話是——

    諸臣誤朕也!

    但是這句話毫無道理,屬於甩鍋的話。

    說到誤國誤民,大臣再怎麼不堪,也沒有崇禎犯的錯更多。崇禎是個喜歡甩鍋給臣子的人,直到抹脖子上吊前一刻,也沒改變其本色。

    最好的例子就是孫傳庭之死了。

    孫傳庭長期駐守潼關。本來守的很好,卻在崇禎的錯誤決策相逼下,被迫出兵攻打李自成,導致全軍覆沒。

    面對自己的決策失誤,崇禎想到的第一件事居然是:甩鍋孫傳庭,說他是詐死潛逃,不給任何追贈安撫。

    崇禎的性格缺陷非常明顯:不敢承擔責任,喜歡把過錯推給臣子。

    因此,即便臨終前他說“諸臣誤朕也”,也並不代表真的有誰耽誤他了。耽誤他的人,只能是崇禎自己。

    例如,在李自成就快打進來的時候,崇禎原有遷都之心,卻不想揹負拋棄宗廟陵寢的惡名,所以非要讓臣子上奏,然後他再欣然允行。

    但是,面對崇禎這種極品,哪個臣子敢奏請遷都呢?信不信前腳剛遷完都,後腳就賜死你讓你背鍋?

    總而言之,崇禎的這攤子事,怪誰都不如責怪自己。

  • 9 # 李飛叨

    崇禎是上吊死的,但其實他是死在了文臣手裡。大明是被滿清滅亡的,其實是亡於黨爭。

    崇禎在死的時候,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可惜已經晚了!

    明末的最後數十年時間裡,朝廷的主要鬥爭發生在文人和宦官之間、文人和文人之間。最有代表性的文官集團就是東林黨。

    東林黨是由顧憲成、高攀龍等人發起的,因為在東林書院講學而得名。構成人員主要是江南一帶的官員和士大夫。雖然我們稱為東林黨,其實他們並沒有成立一個專門的社團,只是個鬆散的存在。但這種鬆散的存在,比起真正的結社組黨更加可怕,他們精神上和追求上乃至利益上都高度統一,一旦有人反對他們的學說或者威脅了他們的利益,這些人便群起攻之,給對方直接戴上“奸臣”和“禍國殃民”的大帽子。在那個人人都想做忠臣的年代,誰能受得了這些個稱呼?

    他們所提出的口號也很有迷惑性: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弊政。聽起來怎麼樣?這簡直就是大明末年黑暗中的指路明燈啊!但他們實際又是怎麼做的呢?崇禎的國庫已經見底了,想向商人和大地主收稅,充實軍餉。在朝廷上極具發言權的東林黨人馬上站出來:皇帝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歷朝歷代,沒有聽過商人要交稅的,更何況那些田地多的人,都是讀書人,哪有皇帝向讀書人收稅的?所以雖然皇上您已經窮瘋了,但也只能收農民的稅!

    他們所代表的,正是江浙一帶的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

    各位,那可是歷史上少見的小冰河時期啊,比今天的厄爾尼諾現象還嚴重,農民幾乎每年都要出去要飯,哪裡還能交稅?

    東林黨的左光斗、楊漣等人,拼命幹掉魏忠賢之後,整個東林黨的影響力達到了頂峰。其他地方的文官對於東林黨取得的成績和在朝廷的地位十分羨慕,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楚黨、齊黨、秦黨等等紛紛產生了,整個朝廷又打成了一鍋粥。崇禎向誰要錢,都被直接懟回去。

    沒錢拿什麼平叛?沒錢拿什麼抗清?甚至他想遷都南京,都遭到這些所謂的忠臣們的阻攔: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皇上你可不能讓祖宗失望啊,就在北京等死吧!

    錢謙益和柳如是

    崇禎的結局大家都知道,最後在煤山上吊了!我估計他臨時的時候,一定會後悔自己手欠,過早把魏忠賢這個心狠手黑的死太監連窩端了,不然,他可是對付那些假仁假義的讀書人的好手啊!

    對了,那個想要為大明投河自殺卻又怕“水冷”的錢謙益,就是東林黨人!

  • 10 # 使用者6161899116

    崇禎的潛臺詞篇:“我沒錯,錯得全是你們!”

    “你們這群朝臣為什麼不聽我的?你們都該死。”

    “你們這群蟻民為什麼要反我?為什麼不能在土地上安安分分餓死?”

  • 11 # 論史

    崇禎皇帝在北京城破死前確實寫過這句話,而不是說過這句話。此事發生在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即北京城破的前一天所寫,當時崇禎眼見北京城情勢危急,於是緊急召見百官,彼此相視不語,崇禎皇帝大感憤懣,於是乎就在御案上寫了“文臣個個可殺”之語,隨即抹去,此事記載在明人文秉寫的《烈皇小識》裡,鑑於其父文震孟當過崇禎皇帝的侍講,應該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原文如下並附圖。

    《烈皇小識·卷八》:十七日,上召文武各官,上泣下,諸臣亦想向泣,束手無計。上書御案,有“文臣個個可殺”語,密示近侍,隨即抹去。

    除《烈皇小識》載寫外,還記載在《明季北略》、《小腆紀年附考》上,內容大同小異,就是崇禎的書寫內容稍微改變了一下,“文武官個個可殺,百姓不可殺”。崇禎皇帝甚至在自縊前也不忘痛罵文武百官,《明史》上有“然皆諸臣誤朕”之語,可見在其臨死前那是怨念極深。其意思已經是很明顯了,無非就是罵手下大臣百無一用,斷送了明朝江山,可以說這句話已經很明顯了,崇禎在死前罵出了想罵的話,哪有時間給自己的遺言搞什麼神秘莫測的潛臺詞。

    對於這句話的品評,我倒不能一杆子打死,其實我倒是認為部分是正確的,其實從某種角度來看,崇禎的確是個受害者,是明朝歷代積弊的受害者,這一點是絕對值得同情的。從明朝整個官場生態來看。自明世宗之後,明朝的政壇和士林風氣逐漸敗壞,正如史學家談遷指出:“狡偽成風,吏民相沿,不以為非,亦一代升降之關也”。迨至崇禎年間,明末政壇確實渙散,其陋習絕不僅僅是腐敗這一面,辦事不力、敷衍塞責、虛與委蛇那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至於說空話、漂亮話,然而脫離實際,拋棄責任的的官僚更是不計其數,反而是敢擔責,敢任事的官員成為了稀有品種,而且這些敢於任事的官員經常被這些害群之馬打壓,深受其苦(畢竟噴是不用代價的),於是乎明末政壇形成了一個內耗的閉環,做啥啥不靈,幹啥啥不行。

    就比如說天啟年間的遼東經略熊廷弼,他在奏疏中就直接開罵,自己在前方拼死拼活的經營,衛遼固遼,而朝堂上一群不懂軍事的人卻化身成微操大師,對其戰略方案評頭論足。當經營遼東稍有起色的時候,他們就給熊廷弼壓力,要求熊廷弼大戰重創後金,戰事一有不利,個個竟成啞巴一般,一聲不吭,可謂是厚顏無恥。

    《熊廷弼集·卷十一·奉旨交代疏》:年來,廟堂議論全不諳軍中情實,而第憑賊報緩急為戰守。前冬去春,賊以冰雪稍緩,輒鬨然言師老財匱,馬上催戰。及戰敗,又各愀然噤口不敢道一戰字。比見臣收拾才定,而愀然者又復鬨然急急責戰矣。

    而崇禎剛開始繼位,也想要力圖振興,但很快就被現實打臉,早在崇禎元年就已經感受到對這種朝堂風氣的無能為力,急赤白臉的批評這種凡事虛套的風氣,“你們每每上疏,求舉行召對文華商確,猶然事事如故,召對都成舊套,商確俱屬虛文,何曾做得一件實事來”。

    《春明夢餘錄·卷四十八·都察院》:總是借一個題目,湊砌做作,落於史冊,只圖好看,一味信口誣捏,不顧事理。但凡參過內臣,就是護身符了,隨他溺職誤事,都不誅處,這是怎麼說?

    大家結合一下晚明的朝堂風氣,就是這麼坑爹,崇禎這些話如果不是他本人深受其害,根本就不會總結的這麼精闢。所以,明朝這臺官僚機器在崇禎年間已經是腐朽透頂,運轉不靈,這實在不是崇禎個人可以改變的。

    甚至在明末的官場上還衍化出一種畸形的道德作風秀,具體表現在國家利益這是可以不顧的,但是空話、漂亮話必須要說出來,露個臉,表演一下自己忠貞的節操,在表演之餘順便給自己撈個錢改善一下生活也是要緊的。

    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就是個典型案例,當崇禎十七年正月形勢已經萬分危急的時刻,左中允李明睿要求大駕南遷,崇禎下部議,結果激烈反對,其中反應最烈的就是光時亨,甚至讓崇禎皇帝將李明睿殺掉以安人心。

    《明季北略·卷二十·李明睿議南遷》:及太原陷,明睿復疏勸,上深許之,下部速議。而兵科給事中光時亨首參為邪說,言:“不殺明睿,不足以安人心。”

    當然這種人如果最後殉國也就罷了。事實上,李自成的大順軍破城之後,光時亨立馬趕去長跪不起叫爸爸。可悲的朱由檢就被這幫人道德綁架,充當了他們表演高風亮節的人質。對此《明季北略》的作者計六奇悲憤不已,大罵光時亨哪怕是千刀萬剮也不能洗刷這貨的罪惡。

    《明季北略·卷二十·附記南遷得失》:且先帝身殉社稷,假令時亨罵賊而死,雖不足以贖陷君之罪,尚可稍白始志之靡他,而竟躬先從賊,雖寸磔亦何以謝帝於地下乎?

    話說當年陳新甲被崇禎委託進行秘密議和,內容遭到洩露後,光時亨和其他三名言官又以忠貞之態建議崇禎殺陳新甲洩憤,蹊蹺的是陳新甲下獄之後,這四位仁兄又奔走相救,這是為何呢?原來就是為了孔方兄,一開始言之鑿鑿殺陳新甲是要索取賄賂,後面之所以替陳新甲周旋原來是錢已經到位了。利用製造廟堂輿論為自己撈錢,無恥不?無恥至極啊!所以,任誰領導這個廟堂都得頭痛,更不要說志大才疏的崇禎了。

    《三垣筆記·附識上》:蓋前之必殺以索賄,後之弗殺以賂入也。省中之橫,至此為劇。

    從另一方面看,這句話就有推卸責任的成分了,從某種方面來講,崇禎這人有著猜忌多疑,推卸責任的個性,這種“巨嬰型”的個性把能幹的大臣都給坑死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縮頭縮腳或是真正無能的人,這幫人在他眼裡看來自然就是變成可殺之人了。盧象升、孫傳庭、陳新甲這三人就突出了其刻薄寡恩,缺乏擔當的性格。

    先來說說盧象升之死,這還得從崇禎十一年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在楊嗣昌的建議下,崇禎授意楊嗣昌對清進行秘密和談,所謂“款市之議,武陵請於上,上許之矣”,在崇禎十一年三月二十九日給楊嗣昌的回覆中說道:“奏內事機,著該撫監便宜酌行,不許抄傳”,足以說明崇禎是支援秘密議和的。但是最要命的是崇禎從來不敢承擔對清朝行款的責任,而讓楊嗣昌代為受過,為之後的楊、盧矛盾埋下了伏筆。

    議和失敗後,崇禎十一年八月,清軍第六次破關而入,盧象升奉命勤王,在入覲過程中盧象升表明了自己的主戰立場,反對議和。身為議和幕後推手的崇禎卻竭力裝出主戰的樣子,馬上甩鍋楊嗣昌,說道:“撫乃外廷議耳,其出與楊嗣昌、高起潛議。”,當然以盧象升的個性當然是選擇相信皇帝,指責楊嗣昌、高起潛了,此時的盧象升他並不知道他不僅僅得罪了楊嗣昌和高起潛,他更傷了崇禎的臉面,很顯然在這一刻已經決定了他的死亡。

    在其奮勇抗清之際,不僅得不到相應的兵力和權力,甚至被崇禎冠以抗敵不力的罪名,削奪兵部尚書的頭銜,“上乃命宇亮出,削象升職,尋鐫其尚書秩,以侍郎總督”,盧象升為了證明自己率六千兵馬在賈莊與清軍作戰,最後戰歿。

    盧象升死後寒心的一幕出現了,一開始楊嗣昌、高起潛汙衊盧象升未死。在查明盧象升戰死的真相後,崇禎居然幽幽的來了一句“大臣陣亡,雖死事由其排程舛錯”,這還要臉嗎?這是人說的話嗎?盧象升顯然被他給逼死的,死後髒水都潑忠心耿耿的盧象升身上。最絕的是盧象升時候四年才得到封蔭,這是人乾的事嗎?

    《國榷·卷九十六》:踰四年,予祭葬,贈戶部尚書,諡忠烈。

    再來看看孫傳庭,在陝後日夜練兵,在崇禎的一再催逼之下,孫傳庭明知道是個必死之局,“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豈能再對獄吏乎!”,結果戰敗,本人力戰而死,他的結局比盧象升更慘,死後沒有任何封贈,僅僅是因為崇禎皇帝懷疑他未死。

    《明史·卷二百六十二》:或言傳庭未死者,帝疑之,故不予贈蔭。

    還有兵部尚書陳新甲,明明替崇禎議和,由於家僕誤將議和密件當作塘報公之於眾,崇禎害怕陳新甲將真相說出竟然將其殺死以平息物議。

    這刻薄寡恩、甩鍋的事情做多了之後難免砸到自己腳上,很多時候內閣大臣明知道某個提議是對的,但是卻不敢說,只能一味的唱高調,希圖僥倖。就比如說在李自成包圍北京前夕,崇禎皇帝就放棄寧遠撤回關寧軍支援京師的意見交給陳演和魏藻德兩人商討,兩人乾瞪眼不敢說,在私下裡的議論就是怕崇禎推卸責任,萬一李自成沒攻破北京,放棄寧遠的責任可得算在我們頭上啊!畢竟皇帝是永遠不會有錯的。

    《小腆紀年附考·卷三》:明帝持以示閣臣陳演、魏藻德,愕視不敢對,退言曰:“上有急,故行其計,事定而以棄地殺我輩,奈何!”

    所以,崇禎皇帝這人顯然是缺乏皇帝的擔當,他的擔待甚至還不如19歲的康熙皇帝,比如說面對三藩之亂,驚慌失措的大臣紛紛指責建議撤藩的大臣明珠、米思翰等人,但康熙卻承擔起了撤藩導致叛亂的責任,不肯諉過於下,這格局就比崇禎高了很多。

    《清史稿·卷二六九》:時爭咎建議者,索額圖請誅之。上曰:“此出自朕意,他人何罪?”《清聖祖實錄·卷九十九》:朕自少時以三藩勢焰日熾,不可不撤,豈因吳三桂反叛,遂i諉過於人耶!

    所以,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我更傾向於,明之亡,亡於“君臣雙誤”,一部腐朽的政治機器,恰好遇到一個志大才疏、沒有擔當的皇帝,也只能走向滅亡一途了。

    引用文獻:《明史》、《國榷》、《明季北略》、《烈皇小識》、《小腆紀年附考》、《三垣筆記》、《清史稿》、《清聖祖實錄》、《熊廷弼集》、《楊嗣昌集》、《春明夢餘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育肥母羊能當生產羊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