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動感自遊俠
-
2 # 覺呈
如果存在所謂“道德綁架”,我甘願被綁;
面對這種習慣陋俗,我只能無奈;
我將獨闢蹊徑,嘗試“創新”。“心到神知”吧。
-
3 # 農機人老張
拜年是華人的傳統習俗,體現了晚輩對長輩的尊敬和長輩對晚輩的祝福,我認為這不算陋習。
現在經濟好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拜年禮物和壓歲錢也越來越高了。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因為物價水平一直上升,但是也不排除攀比現象的存在。禮物不是越貴越好,細微之處見真情。如果認為禮物越貴越好,那就是捨本求末,失去了互相祝福的本來意義。
很多老人因為壓歲錢而發愁,這是有原因的,因為人老了,收入就少了。給多了沒有,該少了又覺得拿拿不出手。我覺得也不用發愁,要量力而行。
-
4 # 龍乜強盛
拜年禮物及壓歲錢是中華民族的千年美好傳承,是一種神奇美好的祝願,代代相傳,是中國夢,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與時俱進,逐步邁入繁榮富強,每年我都會在歲未給與外孫壓歲錢,獎勵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就這麼簡單。
-
5 # 堅強的信仰李曉龍
我認為是陋習,這樣會導致一家與另一家的攀比形成了經濟壓力太大和鋪張浪費的情況產生!過年送點禮物是中國的一種禮尚往來,但根據自己的條件情況來,這樣才不會給自己有了太大的壓力……
-
6 # 川影流年
並不是陋習,存在自然有存在的道理
關於壓歲錢犯愁應該是愁的價值跟壓歲錢金額,這確實是一股陋習之風,高了拿不出來,低了人多了也不是小數目,如果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確實是喜歡孩子就可以多給一點點,孩子多了就平均一下,我小時候的壓歲錢只有十塊錢,但是很開心,因為每個長輩都會給零食,其實壓歲錢只是一種關愛,不要跟風就成了,平時多對孩子好一些,孩子不會在意壓歲錢的數額
-
7 # 紫城楓紅
我不認為是陋習,這是歷史傳承下來的習俗,但很多事情都有兩面性,最好要把握好“度”,物極必反,水至清則無魚。
拜年應在傳承中創新。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也不斷增添著新的內容和形式。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電話拜年、簡訊拜年等 。我自己提倡友情拜年,禮尚往來,簡約消費,過一個吉祥年,幸福年。
拜年禮物或壓歲錢要因人而異。拜年給壓歲錢,寓意辟邪驅鬼,保傳承中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我建議每個人量力而行,從表達出良好意願出發,切記不要跟風,把好傳統給糟蹋了。
民風民俗不能再丟了。 我們有很多的優良傳統有待繼承和發展,很多年輕人熱衷於追隨西方的節日,如果把僅有的春節拜年也丟了,還有什麼龍的烙印呢?從各地民風民俗上看,過了臘月初八就走親訪友多被視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後、十五之前走親訪友為拜晚年 。
但引起人們犯愁的不是習俗本身,而是變了味的拜年壓歲使許多人為“錢”而愁,彼此相互攀比,造成不必要的經濟負擔。所以,拜年壓歲等也要推陳出新,與時俱進,隨俗而不庸俗,讓心中的年充滿真正的“年味”。
-
8 # 墨客生
拜年禮物和壓歲錢確實在某種程度上給人壓力。但是這個風俗的好壞,這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可以定性的。總體而言,到目前為止,很多人還是比較享受兩項風俗帶來的快樂。但是現實生活中確實有攀比的心態在裡面作祟,有一些人受經濟條件的制約,感覺壓力比較大。但是我認為不能因為這樣,就說這個東西不好,是陋習。個人量力而行,找到屬於傳統習俗的快樂。如果只是一味的攀比,任何生活習慣和傳統都是陋習。
-
9 # 香河小李
其實以前就是過年大家之間互相圖個吉利!討個好彩頭!
現在有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無形之中得攀比!攀比誰的壓歲錢給的多,誰的禮物送的高檔!
慢慢的把這種年味都變質了!
還是希望打家不要去攀比,慢慢的以前那種年味找回來
-
10 # 樂痕無限
一分為二地看待這個問題。
比如陝北這邊,壓歲錢數目過大,應該是一百起步,上不封頂,讓壓歲錢變成了攀比的籌碼,有的小孩過個年收幾千上萬的壓歲錢,同樣就有人過個年需要拿出一萬多的壓歲錢,尤其剛參加工作,沒有積蓄的年輕人,甚至嚇得不敢回老家過年。這樣的壓歲錢顯然應該劃到陋習的範疇,應該逐步改變這個現象。
但是廣州那邊就不一樣了,人家同樣有壓歲錢,但是沒有錢多錢少之說,三五塊錢也是一個紅包,三十五十也行,三百五百也有,這樣的壓歲錢就有了靈活性,給壓歲錢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經濟情況決定給多大的紅包。沒有人在乎多與少,在乎的只是那份心意那份吉祥。這樣的風俗就可以說沒有什麼不良的社會反響。值得提倡。
-
11 # jin蘭草
應該不是陋習。其實三轉兩轉,還是回到自己手中。除夕給爸媽紅包,初一爸媽若手頭寬裕,還會再新增些給你兒女,兒女還不會花又交給你保管。錢沒少,親情卻增添了,好事!
-
12 # 姚子的幸福生活
老祖宗傳下來的,也算不上陋習吧!過年就圖個熱鬧勁,平時都忙很少往來,難得一次機會聚在一起。不要因為一點壓歲錢或者禮物而掃了興哦!
錢本乃身外之物,不要太在乎!
-
13 # 山巔之旅
給壓歲錢習俗本身不是陋習,有的壓歲活動之所以被稱為陋習,是因為改變了壓歲習俗本事的美好祝願,變成了對財物的攀比。
不僅僅是中國,縱觀國內外,一些特殊時期、特殊時刻,人們互相祝福,互相祝願,是共同存在的習慣,是人們表達親情、友情等感情活動的重要方式。只要我們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壓歲關,不要把金錢的多少作為一個攀比目標,壓歲習慣的美好動機一定會被很好傳遞。
-
14 # 巴巴媽媽愛小兔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分配最好
但是有些地方確實有陋習對壓歲錢禮物什麼的非要做一個標準,只能高標準不能低,但是說白了還是面子問題,怕自己不符合標準別人說三道四
既然是別人,好壞禮物都跟他沒關係,只要你符合禮節,表達了自己的心意,你的親人和親戚高興即可,若是自己偷奸耍滑,自作小聰明,敷衍了事,就不要說別人看輕自己了
我自己的姑姑,有一年姑父遭遇意外治療花了很多錢,還欠親戚不少債,過年時姑姑沒錢買年禮給奶奶,就按老禮老講究自己蒸了花糕饅頭來拜年,我父親當場落淚,跟我們說做人就要做姑姑一樣硬氣有自尊的人,印象裡父親的兄弟姐妹就是這樣一直扶持,我和哥哥同時考上大學,不等父母開口,姑姑們直接把湊好的學費交給母親,我和哥哥工作後,每年過年必是厚禮相送,不然過不了母親那一關,她說滴水之恩 當湧泉相報!
姑姑的孩子上學時,我和哥哥負責表妹的大學四年學費,也經常給生活費。
所以,過年的壓歲錢和禮品,都是心意的表達,可能條件不好會犯愁,但是比起感恩,過完年可以節檢一些,只要勤快努力,總會越來越好的
回覆列表
不是陋習,但負擔過重就變味了!
1.拜年時,帶個小禮物或者給個小紅包,有助於增進節日氣氛,10~20元價值足夠。
2.如果動輒幾百甚至幾千,無疑會增加經濟負擔,變了味兒的拜年,不利於節日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往來。
3.個別人如果有特殊表達,可以另外找時間或者改變一種形式,不應該把傳統的拜年變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