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王子愛上狐狸
-
2 # 凌未風
這是兒童“社會教育”的一個常見難題!
被打不還手真的是無能、軟弱的表現嗎?
年幼孩子的“打”跟成人世界理解的“打”有著本質區別,有些2-4歲的孩子很喜歡“打人”,這個階段的“打人”更多的是不懂得怎麼恰當的表達情緒和情感,很可能他們表示喜歡也是用“打”的方式。需要家長耐心的引導,透過親自示範、講故事或遊戲讓孩子明白如何正確的表達情感,孩子自然會慢慢的“不打人”。理解這點,那麼孩子被“打”也不等於軟弱、無能,孩子都是善良的,即使當時會疼,但他們不會記仇,也不會放在心上。所以有時候我們會看到孩子即使剛剛才被打、被欺負,過一會他又會去找這個打他的小朋友玩,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孩子就是這麼單純與善良。
當自家孩子被“打”時,父母內心一定不開心,但此時父母一定要換一個角度來理解孩子的行為。絕不要因此責罵孩子無能,父母如果父母過度關注,糾結於“打”與“被打”、“欺負”與“被欺負”,只會把孩子成長過程中階段性的正常行為強化為問題,適得其反。
“打回去”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有些父母特別看不慣孩子被欺負,總認為這是孩子軟弱、無能的表現。似乎孩子一定要狠狠的打回去,顯示出霸道、兇狠、凡事不吃虧才是強者的表現。鼓勵孩子打回去,也會讓孩子認為“打”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手段,而崇尚暴力、恃強凌弱;這樣的孩子如果被別的小朋友打了,會讓他更加記恨和恐懼,變得自卑膽怯,唯唯諾諾。還有的孩子因為一直被家長教育要“打回去”,特別喜歡主動“打人”
正確的姿勢是什麼?
1:當孩子被欺負時,父母需要教會孩子保護好你自己。在這個前提下,孩子可以根據形勢判斷自己應該怎麼辦。跑、逃、打回去、告訴老師……等各種方式都可以,孩子不要受傷就好了。
2:鼓勵孩子睚眥必報看上去不吃虧,但卻會影響到自己的情緒,耗費精力,失去人緣。
3: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與矛盾,在“衝突”中進步並學會與人正確打交道!
找出你家孩子總是被欺負的原因是什麼?
1:自己孩子先天膽小嗎?如果孩子總是被欺負,被打,媽媽首先要反省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不是太過簡單粗暴,是不是常常用暴力以大欺小,同時檢討自己的教養方式,給了孩子多少安全感、自信心。
2:嘗試讓孩子“複述”產生衝突的“過程”,先讓孩子自己視角做事後客觀評價,誰對誰錯,如果再發生一次,會不會避免?如果是自己家孩子的毛病引發的經常衝突,家長就要想辦法告知孩子如何改進自身容易引發矛盾的確點,比如,喜歡言語攻擊對方,喜歡著急,喜歡先動手等,這是核心問題!
3:儘量跟對方家長心平氣和的去諮詢對方對此事的看法,客觀評價的家長繼續交往,孩子雙方道歉,握手;否則以後避開此家人,少接觸為佳!“擇鄰而住”一樣的道理!
個人看法,供參考!
-
3 # 楊媽的快樂育兒營
這位媽媽,我很能理解你的感受,看到自己孩子被欺負,恨不得自己衝上前的心都有,可我們做為孩子父母,代勞永遠比不上教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來的重要!那要怎麼教孩子處理在這種情況呢?
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磕磕碰碰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都希望孩子們不主動惹是生非,但是永遠要學會保護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權利,這樣的意識一定要時刻傳達給孩子。
面對孩子打鬧我的原則是這樣告知孩子的:
1.孩子,不可以主動去欺負他人,但是別人傷害了你,讓你覺得哪裡不舒服,哪裡痛痛,一定要大聲哭出來或者喊出來“我不舒服,你不要動我!”引起大人注意,也是在讓那個不知輕重的孩子知道“不許動手打我!”。
2.同時讓孩子學會抓住欺負人的手腕並將別人推開,可以讓孩子爸爸教他怎麼抓手腕,教他怎麼推開別人,一再的訓練孩子的動作,並告訴他當有人打他的時候,就這樣去推開別人。
3.一般來說孩子做到這一步,欺負人的孩子就會停止欺負的行為,如果情況沒有改觀,一定要教孩子學會尋求值得信賴的人的幫助,在家長能夠出面的情況下,鼓勵孩子講述事情發生的經過,讓孩子清晰的表達自己的經歷,還原事情發生的原委,梳理孩子負面情緒,相信孩子的與他統一戰線。切忌切忌切忌家長不分青紅皂白替孩子教訓對方!
親,希望可以幫到你~~~
-
4 # 挺會閱讀
瞭解被打的起因,引導孩子說出事情的經過。前幾天,我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家寶貝被同學抓傷了臉,耐心瞭解以後,得知,是我家孩子想跟那個同學玩,主動發出邀請之後,對方不理睬,於是我家孩子搶了同學的帽子,想透過這種方式引起關注,沒曾想,被抓了。透過,這個事件,可以看出,孩子表達能力有限,他們本來並無惡意,當別人無法理解到自己的意思時,可能會透過其他方式表達,比如搶東西,打人,抓人。
如果孩子經常被欺負,依然要找出背後的原因。孩子經常被欺負是表相,我們透過學習和觀察,可以察覺孩子忍讓的背後是他真的不介意自己被欺負,還是他不敢反抗。如果是後者,我們首先要引導孩子在我們面前敢說真話。倘若,平常我們對待孩子都是強制措施,那麼,孩子會懼怕權威和暴力,不敢反抗也是他們的自我保護。
不適宜逼著孩子還手,會給他們帶來壓力。如果孩子本就不想還手,他覺得自己能夠容忍對方的行為,那麼,我們逼迫孩子還手,孩子反而會形成壓力,還手了,違背了自己的初衷,不還手,沒有隨了成人的心願,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會自我否定。不妨讓孩子說出解決辦法,一起探討可行性。
祝好!
-
5 # 慢咕嚕
孩子和孩子一起玩時,如果一個孩子打另一個孩子,被打的孩子通常會本能的反抗。但是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會說你不要欺負別人,人家欺負你你不好理人家不要和人家玩。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反抗了,只會哭或者求助大人。
我個人意見是不要主動去招惹欺負別的孩子,當別的孩子先動手時,鼓勵孩子本能反抗,也就是我們說的“打回去”,但是隻能打一下,然後讓孩子學會一句話“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並且要用嚴厲的生氣的語氣對著別人說,在氣勢上壓倒對方,讓對方下次不敢欺負你。如果對方確實比較強大,那麼反抗後馬上跑到成人邊上求助,不要硬撐。
-
6 # 百合媽媽讀心理
孩子還小,如果只是同伴間的玩耍,大可不必加以渲染。
如果確實遇到了敵意,那培養孩子保護自己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不去傷害別人,也保護自己不被傷害。
告訴孩子要區別對待,如果真的受了欺負,一定不能委曲求全,而要討回公道。
一味地妥協,孩子會越來越缺乏安全感與自我意識,久而久之,會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應該被欺負的、被打的,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希望引起重視。
-
7 # 土豆和西紅柿zc
孩子被打耳光就有點嚴重了,先給孩子個抱抱,安慰安慰孩子。
孩子們在一起玩,小孩們下手沒輕重,打別人或被打都是家常便飯,普通的打鬧不會對孩子造成多大傷害。但若如文中所講都打耳光了,有必要讓對方知道這是錯誤的行為,更要為這種錯誤付出代價。
如果是我,我會帶著孩子找到對方家長,明確說出事實,並要求對方孩子賠禮道歉。完了也會跟自己孩子講普通的打鬧沒關係,但若自我感覺受到了大的傷害,就要學會還擊,我們可以不主動去傷害別人,但被欺負了也不能悶著不吭聲!
-
8 # 飛快寫手工作室
打回去:
1,我家的孩子已經被打了好幾次了,這隻能解釋為孩子有天性作惡的衝動。你太善良的孩子可能較為被動。
2,以前我對孩子的教育是:逃跑。現在我希望他能夠打回去。
3,教養或者素質,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你把你的孩子培養成淑女和羊羔,不是為了這個叢林世界做貢獻的。
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他自然會識別善良。但要教會善良的孩子使用暴力。
不主動不被動。
-
9 # 慢慢慢成長
如果我家小孩被打,我會看情況,如打人的那個小孩不是故意的,我會告訴我家小孩說:他不是故意打你的,他只是想跟你玩,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如果你願意跟他玩,那麼你們可以一起玩,如果不願意,那你就告訴他不想跟他玩。當我們在外面看到別的小朋友的時候,你想跟別人玩,那你就要好好去說問他可不可以一起玩。
如果打人的小孩是惡意的,我會告訴我家小孩:你看,這個小孩打你,你是不是很難過?那我們就不要跟他玩,離他遠點!你被打了,你很難受,那你如果在外面玩,打了別人,別人也很難受對不對?別人也不會願意跟你玩。所以我們在外面不能主動去打人,要好好跟別人相處,如果遇到喜歡打人的小孩,我們就遠離他,不要跟他玩。
-
10 # 一粒青豆
這一個群體生活難免有一些磕磕碰碰,當小朋友之間出現了一些問題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先去了解一下情況再做判定,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以理服人。
還記得閨女剛剛去入園的時候,班上一個女孩子也是欺負我家閨女,第一天的時候,因為排隊的事情吧,然後她想站在第一排然後就強行的讓我閨女讓她,我閨女也不幹,然後那女同學就啪的一巴掌拍在了我家閨女的臉上,我知道情況的時候我告訴閨女,如果自己有理的話你可以把這件事情告訴老師,讓老師來解決,如果他再有下一次的話請你一定還回去,然後告訴他你打我的時候我很疼。我打你的時候你是不是一樣的疼,所以說有什麼事情,我們應該用嘴巴來說,而不是用武力來解決,凡事不能有再一再二再三,一直忍氣吞聲的結果就是一直被欺負,所以有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告訴孩子如果反擊,如果自我保護。
-
11 # 諾心語
自己孩子被別人打了,當父母的肯定又心疼又氣憤。某些人會教育孩子,要以和為貴,不能惹事生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我想告訴孩子,別人如果打了你,你一定要還回去,打不過也要還擊,至少下一次,這個人再打你時,他會在心裡試量一下,該不該再打你。
教育孩子懂得反擊並不意味著把孩子教育成小小暴力者
如果家長一味的教育孩子要忍讓,會教出一個遇事懦弱,沒有擔當膽小怕事的孩子。但是這樣說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個的小暴力者。什麼事情的處理都不能以絕對論之,不能走極端。孩子之間的吵吵鬧鬧當然很簡單,不是爭東西就是覺得好玩,但什麼事情都得有個度,小孩子沒輕重,如果一味縱容這種行為,以後必定會惹出更大的麻煩。但孩子間的小打小鬧,如果不是太惡意的,第一次發生打鬥時,大人可以調解,和平解決。如果再而三的發生,不給予反擊的話,只會縱容了打人者,也慣壞了受害者。大人出面保護,保護得了一時,保不了一世。長大後還得是靠他自己去面臨困難,解決問題。
只有教育孩子自己強大起來才是真正的保護自己
打人者其實是犯錯方,他們心理上更害怕,也大多是欺軟怕硬之輩,現在學校暴力事件頻頻發生,總結看來,也大多是欺負一些膽小怕事的孩子,所以,教育孩子從小有擔當,不要懼怕別人的欺侮,勇於面對,但是也不能只鬥狠,如果對方太強大,也要懂得機智化解,事後向大人求救。這些常識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教給孩子。只有讓孩子自己意識到這些問題,明白這些道理,才可以讓他們更好的自我保護而不受傷害。
-
12 # 暖心秋媽
關於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其實這個問題我也很糾結。不過我還是像題主說的那樣,平時教導自己孩子不要欺負別人,不要去打別人,如果別人打自己,自己不和他玩就好了。
至於題主後面所說的,如果自己孩子常常被打,會不會把孩子的性格養成懦弱呢?我是這樣做的。因為自己曾經也是孩子,我們也是從小長大而成的。我們都知道,一般情況下高大的孩子肯定不容易被人欺負;而且,性格開朗、活潑的孩子也不會被欺負。因此在平時我會常常教導孩子不要偏食,營養均衡才容易長高長大,高大的孩子才不容易被別人欺負。
平時我也常常和孩子一起玩鬧,一起遊戲,一起做手工。因為我覺得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活潑、愛玩、會玩,可以謙讓的孩子,比較有利於他交朋友。會交朋友的孩子同時也可以減少被別人欺負的情況。
吃完晚飯去剪頭髮,兒子和理髮店的一個小朋友在玩,玩的好好的,那小孩打了我兒子一耳光,兒子哭的那叫一個傷心。兒子四歲身高一米二,在同齡孩子中算個高的,以前一直教他不能欺負小朋友,不能和別人打架,別人打你你不要和他玩就行了,可結果是兒子屢次被打,作為媽媽肯定心疼。今天我告訴兒子,以後別人打你,你就打回去,真不知道是對是錯?
回覆列表
根據你的描述,你家寶貝是被熊孩子打了,他沒有還手。我覺得你很有必要告訴孩子,該如何學會保護好自己。現在一些熊家長比較猖獗,所以熊孩子四處蔓延,我們有義務教會孩子拒絕霸凌。
記住一個原則:不惹事,別怕事。不準欺負別人,但同樣也不允許別人欺負自己。開玩笑,鬧著玩,沒事;惡意找茬欺負,那就絕對不行。不要說什麼別人打你不要還手這種話,這是害了孩子。勇敢對霸凌說不,努力保護自己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