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問道黃老

    過節就圖個熱烈的氛圍,鞭炮就是烘托氣氛的,紅紅火火聲聲脆,熱熱鬧鬧驅瘟神。

    放炮不光是聽那一陣噼裡啪啦的響聲,更是一種精神寄託,一種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繼承下來的禳災祈福的信仰,納福迎祥的儀式,和和美美的象徵,歡歡樂樂的表達。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為了生計,人們四處奔波,在收穫了一定的財富後,總覺有點缺憾,缺什麼呢?缺的是童年的快樂,親情的撫慰,歡樂的場景,熱烈的氛圍。春節,正是重溫童年、家人團聚、夥伴重逢的最佳時節,鞭炮,正是遊子們最想看到和聽得到的熟悉場景和親切的聲音。沒有了鞭炮,春節索然無味。

    放鞭炮起源於古代社會的原始信仰,人們認為響聲能驅逐瘟神、惡鬼、邪魔和一切不吉利的事物,人們透過製造巨大的聲響來解除心中的不快,開啟新的生活,於是把竹節放在火上燒烤,讓竹節爆炸,來實現心中的願望,祈求上蒼保佑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這就是今天所說的爆竹的由來。

    後來煉丹家,準確地說,是唐代,有個煉丹家和醫藥家孫思邈雲遊到湖南瀏陽一帶,在那裡定居併發明瞭火藥,湖南瀏陽鞭炮之所以聞名遐邇,得益於道家孫思邈。有了火藥,人們更加自信,以為有了抵抗一切邪魔的武器。

    於是鞭炮便成了人麼逢年過節、喜慶祝賀必不可少的“禮器”和儀式,也不斷豐富著鞭炮的文化內涵,寄託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信仰和美好期盼,成為中華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是,這樣一種節日必備的禮器說禁就禁了,理由是破壞環境,危及人身安全。我覺得這個理由不充分。工業汙染造成的空氣汙染何止鞭炮的千萬倍,交通事故造成的傷亡事故何止鞭炮的萬萬倍,為何沒有因噎廢食,禁止工業生產,禁止交通運輸?這說明,禁止不是好辦法。

    那麼龐大的工業系統都可以按照環境法整改,那麼複雜的交通系統都可以進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一個小小的鞭炮就沒有辦法該進嗎?為何一刀切,禁放了?不管做如何解釋,都不好理解。

    回看我們的節慶文化,有那麼多、那麼好的文化專案,說廢棄就廢棄,卻被人家給申遺保護了,總不會是為了申遺才禁放鞭炮的吧?往深處就不便說了,也不能說人家懶政,畢竟是為了百姓安全嘛。

    但環境無染和安全隱患應該從源頭抓起,從製造商抓起,不能一句話說禁就禁了。這道理那道理,別影響老百姓的生活,才是硬道理。

  • 2 # 劉咖老叄

    燃放鞭炮,倍添喜慶。只要聞一下空氣中的硫磺味,就感覺心曠神怡。婚喪嫁娶,又是一種氣氛。門神對聯花炮,香燭新衣紅包,才有過日子的味道!

    大丈夫行不改姓坐不更名––我是瀏陽人。[捂臉][捂臉]

  • 3 # 澄清2019

    現代文明必須禁放鞭炮,減少煙霧對空氣的汙染。農耕文明時代,環境沒有汙染的壓力,放是可以的,工業文明時代,環境汙染的壓力已達極限,煤炭都限制了,這也是代價,汽車不能禁行吧?煤氣灶還是要燒吧!城填必須禁止放鞭炮,農村也要逐步推行。不放就不是過年了嗎?我們九十年代就沒放了,照樣過年。農耕文明時也沒的電視呢!

  • 4 # 阿Q無憂

    在未禁放煙花爆竹的情況下,請大家不要在半夜三更、夜深人靜的時候拼命放鞭炮

  • 5 # 小蠻腰視界

    地域不同、觀念有別、風俗有異、利害俱有。尊重當地大多數人的意願,由當局確定執行。

    生產煙花爆竹是一個龐大的產業。一個地方的禁、放應該是政府行為。

  • 6 # 喬國戰1

    現在叫休假,不叫過春節,沒有年味。煙花爆竹可以改進,但不能因噎廢食,傳承幾千年的非遺說廢就廢了。不讓放煙花爆竹空氣質量不是照樣很差嗎?

  • 7 # 天生勵志LC

    過年放炮是中華五千年來的傳統民俗,也是古人留給我們的遺產文化。在保障綠水青山的前提之下,為應對少數土豪擺闊攀比,應按戶限量燃放,但是這一文化傳統不應被完全禁止和摒棄。

  • 8 # 聚藝廳藝事

    年味不濃主要原因是鄉下人少了,傳統規矩都少了,人的趨利性重了,人情淡漠了,缺少了過去的交往與嬉戲情結,小孩也少了!禁花炮只是表面現象,許多村也不禁炮呀,但人們覺得也沒了年味。(自創油畫《喜鵲報春》供賞2019年繪)

  • 9 # 行者了本

    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

  • 10 # 華華3827

    禁放鞭炮當然是中華文化的損失,老一輩傳下來的有一定的道理燃放煙花爆竹對空氣中的病毒細菌也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些人在山林裡放還有人放許多鞭炮就像自己多能似的必須嚴懲,可以適當放或少放

  • 11 # 十月我帶你去看胡楊林

    你們真的知道古代為什麼要放鞭炮嗎?首先鞭炮是火藥,而火藥裡面含量最大的就是硝,在古代是沒有消毒劑,而硝就是最好的,消毒劑,

  • 12 # 西城仙客

    幾千年老祖宗傳承下來的鞭炮聲聲除舊歲,炮竹聲聲迎新年,增加節日喜慶氣氛的好傳統,就被那些所謂的磚家叫獸給叫停了,可是事實前些天北方節日期間沒有放鞭炮,霧霾仍大面積出現,這真是狠狠的給了那些號稱專家叫獸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 13 # 魔記阿斌

    全中國都用硫磺煙消毒一次,我就不信什麼病毒還不死,嚇也嚇死了。春節零時全國同一時段一齊放鞭炮,把那些野味呀什麼的通通嚇得無影無綜。

  • 14 # 中華民族的一員悠悠客

    過年放鞭炮像徵辭舊迎新,驅趕鬼神喜迎財神的美好願望,這是中國幾千年的文明,這是祖先延續下來的美好向往,盼望來年的新氣象新願望更希望一年更比一年好!

  • 15 # 豔陽天43681043

    燃放是中華文明的傳統,不應一刀切,城市,城鎮人口較密集的地方應禁止,廣大的農村不應該禁止,農民勞作一年,在外打工的難得回家一次團圓,農村又無熱鬧的活動場所,放點鞭炮能增加喜慶氣氛和僅有的熱鬧。

  • 16 # 冰山來客199419420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此八字可能就此在中國歷史上被抹殺了吧[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 17 # 澤被蒼生探路者

    首先肯定的說是一種損失,損失的是一種傳承,一種國人的互相之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春節然放鞭炮可以說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們求得新年平安順利的一種期盼。試想一下如果春節不放鞭炮,不貼春聯,不祭祖,那麼國人之間互相的認同感怎麼提現?大家如果沒有共同的風俗和習慣就不會產生共鳴,就會失去一種凝聚力。

  • 18 # 劉劉合肥

    我覺得是的,炮竹燃放的時候產生了大量的硝和硫磺,這樣可以殺死大部分的細菌和病毒。故人放炮竹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 19 # 寶峰林

    任何東西極端了都不好,把禁燃改為限燃豈不更好,對環境危害既能降低也有傳統的氛圍。比如只能生產專營售賣五十響以下的短串細粒鞭炮,煙花也必須是小微少煙型,而且得由成年人持本人身份證限量購買。

  • 20 # 手機使用者55303189693

    現在說這些我感到以沒有意義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都可以不要了,那我們還需要些什麼?難怪現在怪病滿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論父母偏心,懂事的孩子沒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