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不落的觀球者
-
2 # 小二陪你聊體育
我認為常規賽MVP含金量更高,因為它的獲得難度最高。總決賽MVP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它對球隊和個人來說最重要。80場和7場是它們之間的距離。
常規賽MVP
在NBA各項賽季單人獎項中,常規賽MVP一定是等級最高的,它的獲得難度是最高的,凡是得到常規賽MVP的球員必然是聯盟的巨星。這個獎項規定了,必須由聯盟總裁親自頒發,以象徵這座獎盃的重要性和個人至高榮譽。
漫長的賽季,球員必須始終保持好的狀態,個人資料和球隊成績都必須名列前列,只有在賽季八十場比賽表現最好的球員,聯盟第一人才有資格獲得常規賽MVP。
總決賽MVP
如果讓球員選擇,我相信他們都會選擇總決賽MVP,因為獲得這個獎項就意味著取得了NBA總冠軍,冠軍才是球員們的最終目標。
但是總決賽FMVP存在很大偶然性,只需要打好七場左右的比賽。如當年的倫納德和伊戈達拉,他們不一定是資料或者球隊的當家球星,但是他們發揮了一定特殊作用。
我認為獲得過FMVP的球員的歷史地位不及MVP球員那麼高。MVP獲得者是資料最好的球員,FMVP獲得者是成績最好的球員。
-
3 # 奔三的小叔叔
當然是常規賽是MVP和FMVP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說下資料
NBA聯盟一共常規賽MVP頒發了71次38人獲得了這個殊榮,獲得一次常規賽MVP人有23名球員。
獲得過2次一共6人庫裡、納什、丹尼爾斯、佩蒂特、卡爾馬龍、鄧肯!
獲得過3次以上的一共9人摩西馬龍(3次)、伯德(3次)、約翰遜(3次)、朱利葉斯歐文(4次)、張伯倫(4次)、勒布朗(4次)、拉塞爾(5次)、喬丹(5次)、賈巴爾(6次)。
NBA聯盟FMVP一共頒發了48次30人獲得了這項殊榮,獲得過一次的球員一共有20名球員。
獲得過2次的一共5人威利斯里德、奧拉朱旺、科比、伯德、賈巴爾
獲得過3次以上的一共5人奧尼爾、鄧肯、約翰遜、勒布朗、喬丹(6次)
常規賽MVP感覺含金量更高一點點因為這是對於一個球員,在常規賽漫長的82場比賽中,表現穩定和出色的表現的一種褒獎!
而FMVP則是對於球員在最大舞臺上的出色表現,作為一種褒獎,而FMVP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只獲得一次的FVMP真的沒有常規賽MVP的含金量高!
比如伊戈達拉和庫裡
-
4 # 冰冷的眼神1
好多人都在說MVP,八十場,含金量高……的確,高中三年,年年模擬考試第一,然後高考拉稀了,你告訴我常規賽MVP重要?一個賽季的努力就是為了常規賽mvp,那就取消總決賽算了,要什麼總冠軍?常規賽可以偷懶,可以輪休,可以對陣不同球隊的時候適當分配體力?總決賽可以嗎?敢偷懶嗎?敢輪休嗎?敢這場努力,下一場放鬆嗎?對手級別和常規賽一樣嗎?你不拿出120%的精力和狀態,在高強度的壓力和防守下如何能更好的發揮?高考不百分之二百的注意力集中,怎麼上清華北大?你是想做一個模擬考試次次第一的高手?還是做一個高考狀元?奮鬥了三年…難道就是為了當一個模擬考試的冠軍?哈哈哈哈哈
-
5 # 弄月公子
常規賽MVP和總決賽MVP是NBA當中非常重要的兩個獎項,很難說這兩個MVP的含金量孰高孰低。今天我們就來分析比較一下,兩個MVP取得的重要條件,由此來比較兩個MVP哪個含金量更高。
常規賽MVP:出色的個人資料+不錯的球隊戰績
想要得到常規賽MVP,需要做到的兩點是,擁有出色的球隊戰績,以及不錯的個人資料。MVP需要憑藉自己出眾的實力,在82場常規賽裡帶領球隊取得不錯的成績。一般來說至少在55勝左右,不過如果資料特別突出的話,也有可能破例拿到MVP。像上賽季的威少,場均三雙,比肩上古神獸,所以儘管雷霆的戰績僅為西部第六,威少還是得到了MVP的獎盃。
總決賽MVP:總冠軍+總決賽最主要貢獻
比起常規賽MVP,總決賽MVP的門檻要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獲得總決賽的勝利,拿到總冠軍。歷史上傑裡-韋斯特作為總決賽敗方拿到了一次總決賽MVP,不過後來就沒有這種情況了,因此勝利一方拿到fmvp也是不成文的規定。除了獲得總決賽勝利之外,fmvp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總決賽賽場上起到最主要貢獻。像詹姆斯、杜蘭特都是在攻防兩端統治比賽,而像伊戈達拉、萊昂納德,也都是限制了對方最好的球員,起到了重要作用。
這樣比較來看,常規賽MVP是在常規賽當中最閃耀的那個球員,而總決賽MVP則是最好球隊贏得冠軍的最重要球員。從總冠軍大於一切的角度來看,還是總決賽MVP含金量更高一點。
-
6 # 蓅楓鮰轌16986863
NBA分為季前賽和季後賽。季前賽有30支球隊,賽季mvp就是在這30支球隊中戰績最優秀的那一隊產生,這是有硬性要求的,第一,球隊戰績必須優秀,第二,球員的運動資料拔尖。這才有可能獲得mvp,所以難度係數是非常高的。因為天才實在太多。然後是總決賽mvp,雖然總冠軍是每個NBA球員的夢想,但那最終是由一個賽季中最厲害的兩支球隊爭奪,而總決賽mvp由贏的一方中由最優秀的球員獲得。兩者只有一個共性,就是一般都是聯盟中的超級巨星獲得,。雖然季後賽要更為激烈,但已經刷掉了一部分超級巨星,雖然更加好看,但比賽場次不能與季前賽相比。所以含金量不去賽季mvp
-
7 # 籃球一號站
常規賽MVP和總決賽MVP的評價是不同的維度,你很難簡單的說哪一個含金量更高。獲得常規賽MVP可以說是對球員對球隊整個賽季做出的貢獻的肯定,而總決賽MVP則是球星價值的一種昇華,是很多球星可遇而不可求的。
常規賽MVP
要獲得常規賽MVP,首先球隊戰績要足夠出色,而且個人在球隊突出戰績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常規賽MVP的最低門檻一般至少要球隊可以進入季後賽,所以能夠獲得常規賽MVP的球員一般都是至少可以帶領球隊殺入季後賽,且個人發揮穩定,在整個賽季都能一直保持優秀的資料,所以一般拿到常規賽MVP的球員都是聯盟的巨星級人物。
總決賽MVP
想要獲得總決賽MVP更多的是要依靠團隊,如果沒有強大的團隊打入總決賽,並贏下冠軍,個人的能力再強都不可能拿到總決賽MVP。強如艾弗森、麥迪、馬龍等球星為冠軍奮鬥終生都無法染指總冠軍,更別提總決賽MVP了,麥迪直到退役前才第一次突破季後賽首輪。
都說季後賽才能更加檢驗一名巨星的含金量,總決賽更是如此。一名真正的球星往往會在季後賽發揮更大的能量,比常規賽發揮更加出色。但總決賽畢竟只有7場比賽,評的僅是總決賽7場比賽的表現,有一定偶然性。
所以綜合來看常規賽MVP與總決賽MVP評價的完全是不同的維度,無法簡單的去說哪一個的含金量更高,相同的是兩個獎項都是對球員評選時間段內優秀表現的肯定和表揚。
-
8 # 老鄧侃球
MVP是衡量球星個人實力最高標準,也許球員一個賽季的資料漂亮,也或者所在球隊戰績好,但是球員必須兩者都兼得,才有可能拿下MVP。拿MVP的難度確實很大,很多巨星一輩子就有那麼1個,甚至打了十幾年一個都沒有。MVP是投票選出,球星能否征服球迷和媒體,這對球員個人能力要求太高。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有關MVP的4個紀錄,誰能打破其中1個,未來肯定能進名人堂。
最年輕MVP:羅斯現在確實隕落了,他現在只能是球隊的替補球員,無法再成為核心角色。羅斯隕落主要還是傷病,準確的說羅斯都還沒有達到過巔峰,我們只看到過健康的他是多麼有統治力。能夠一人挑戰詹姆斯在東部的王者地位,羅斯絕對是代表人物。他在進入NBA第3個賽季,以場均25分4.1籃板7.7助攻,帶領公牛打出了62勝20負的聯盟第一戰績,力壓詹姆斯拿下了MVP。羅斯拿下MVP時才22歲,因此他成為了NBA歷史上最年輕的MVP得主。
獲得MVP次數最多:估計很多朋友會認為是喬丹拿MVP最多,他15個賽季拿了5個MVP,平均3年就要拿1次。不過喬丹5個MVP不是獲獎最多之人,他在這獎項輸給了遠古大神賈巴爾。賈巴爾一共在NBA打了20個賽季,他在這期間他拿下了6次MVP。現役最接近他的是詹姆斯目前是4個MVP,想要打破賈巴爾這一紀錄,遊戲裡有可能實現。
全票MVP:MVP是常規賽結束後,有專業的體育媒體和電視臺評論員選出。1個常規賽有82場比賽,在這期間肯定不止一人表現的好,因此每個人喜歡的球員都不一樣。最後就看誰狀態保持的更久,在1個賽季都是超神表現。最後獲得投票最多的球員,才能成為MVP。每個賽季MVP競爭都很激烈,有時候第一和第二也就那麼一兩張票數的差距。不過在NBA歷史上有人做到了全票獲得MVP,他就是史蒂芬庫裡。庫裡2016年個人表現完美,勇士73勝9負歷史第一戰績,那一個賽季的庫裡找不到任何缺點,因此他成為了第一個全票獲得MVP的巨星。
最老MVP:在我們很多人看來,MVP是屬於年輕人的獎項,過了30歲的球星很多都離MVP越來越遠。在常規情況下確實是這樣,但是有人是越老越妖,卡爾.馬龍就是其中一個。他第二個MVP是在1999賽季獲得,那個時候他已經36歲了。36歲應該是打醬油的存在,馬龍還能場均23.8分9.4籃板 ,幫助爵士打出37勝13負的第一戰績,因此他力壓莫寧拿下了MVP。36歲拿MVP也是NBA最老獲獎紀錄,估計沒人能打破了。
-
9 # 九九5103
這和足球聯賽是不同的,足球聯賽積分最高的是冠軍。籃球賽區積分最高的8支球隊才有資格爭冠,也就是說常規賽的努力是為了季後賽的資格,為了能夠在季後賽走的更遠。但對於超巨來說就是爭冠,所以nba裡,總冠軍才是各個超巨努力的方向(不提賺錢哈),就像喬丹說的,沒有總冠軍,72勝也是垃圾。
-
10 # hw-11
納什2004年加入太陽隊,活生生把太陽隊從魚腩直接變成了西部第一,蟬聯兩屆常規賽mvp。伊戈達拉常規賽划水,夥同勇士眾將殺進決賽,2015年獲得fmvp。各位看官覺得哪個含金量高???
-
11 # 打狗棒666
看當年獲得MVP和FMVP的合同價值就知道,獲得MVP的都是頂級巨星,合同肯定是頂薪,而好些剛拿FMVP的合同也只能是中等偏上甚至還是照樣打替補
-
12 # 不懂足球的小哥
首先說一說MVP和FMVP是怎麼才能獲得。MVP是在常規賽82場的比賽結束後由100多位媒體人選出的,也就是說這名球員需要在整個賽季對球隊的幫助無可比擬,帶隊成績名列前茅,個人綜合實力在聯盟數一數二。而總決賽MVP是在進入總決賽的兩支隊伍中的球員中誕生的,投票規則是由在場的11位媒體人選出,也就是說這名球員首先需要進入到總決賽的舞臺,其次對於球隊的奪冠有很大的幫助才能獲得的獎項。
縱觀NBA常規賽MVP的歷史,捧得MVP獎盃的球員都是超級巨星,每個人的表現在這個賽季都屬於BUG般的存在,我們來舉一個例子:曾經的雷霆三少,現在馬賽克隊的當家球星詹姆斯-哈登。大鬍子在獲得MVP的賽季場均30.4分5.4籃板8.8助攻的豪華資料,但球隊最終還是倒在了西決的舞臺。這也就進一步的表現出即使你的個人實力再出色又怎麼樣?你不能帶隊進入總決賽,也就意味著都沒有獲得總決賽MVP的資格。就好比咱們找工作一樣,有的單位需要研究生學歷,有的需要本科學歷,而你恰恰是一個大專畢業,那你連和麵試官見面的機會都沒有,這個門檻你都過不了我們還有什麼可聊的?就算你個人能力出色,但沒有人發現,那麼還有什麼意義呢?這個例子可能過於絕對,但話糙理不糙。
我們再看看總決賽MVP,相信有許多人都會舉這樣的一個例子:14-15賽季總決賽MVP獲得者伊戈達拉在常規賽替補出戰,只是在總決賽的幾場比賽中對於防守詹姆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個FMVP的含金量很水。也有很多人會說,總決賽MVP是7場比賽甚至只有4場比賽就選出來的結果,而常規賽MVP是整整一個賽季的表現,總決賽MVP是不是有很大的偏見與偶然性?我想說的是,在一個團隊的專案中,你一直表現非常優異,可以說你就相當於這個專案的常規賽MVP,而在團隊遇到最困難、最棘手問題的時候不是你解決掉的,而是別的同事,要是沒有這位同事可能這個專案就泡湯了,也就意味著你有常規賽MVP又會怎樣?沒有他你一樣沒有業績,而他就是總決賽MVP。在獲得獎金的時候也是那名同事的部分會更多一些,而你只是茫茫人海中表現較為出色的一個。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的觀點相信大家已經非常瞭解,我認為總決賽MVP的含金量是高於常規賽MVP。
-
13 # 童仔侃籃球
在我看來,總決賽MVP的含金量高於常規賽MVP!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不論得MVP還是FMVP,都是對一個球員最大的獎勵。
FMVP獎盃獎勵那些在總決賽上表現突出的球員,一般來說,能得FMVP的球員都是隊內有極高聲望的,而且還是隊內的絕對核心人物。
MVP獎盃獎勵那些在常規賽表現優異,而且球隊戰績驕人的當家球星。回顧過去20年MVP獎盃的得主,無一不是超級巨星,所以,能得常規賽MVP的球員絕對是各支球隊夢寐以求的球員。
但是,並不是任何一個MVP得主不一定是總冠軍,但FMVP得主一定是總冠軍。在NBA70餘年的歲月裡,有許多MVP得主無法圓夢總冠軍,更無法獲得FMVP像:艾弗森、卡爾-馬龍、納什等等,都是MVP得主,但都不是FMVP得主。
當然,不是說那些獲得了MVP的球星但沒有獲得FMVP獎盃的球員不偉大,能獲得常規賽MVP絕對是實力的提現。只是對於籃球這項來說,團體運動是這門體育的精髓,總冠軍正是團隊配合的最大體現。
回覆列表
我們先來說說納什的故事。17年勇士奪冠後,人們發現納什在更衣室裡偷偷親吻杜蘭特的fmvp獎盃。他首先看看周圍沒有人注意到自己,就偷偷拿起獎盃深情地親吻了一下。隨後這段影片流了出來,很多球迷看了這個影片都感動得熱淚盈眶。
納什球員時代,曾經在04和05賽季兩獲賽季mvp,但是總冠軍獎盃始終與他擦肩而過,更遑論fmvp了。他也曾經表示,情願用自己的兩個mvp換取一個fmvp。
由此可見,fmvp在球員心中的分量是高過mvp的。因為有了mvp,不一定代表你獲得了總冠軍。但是有了fmvp,代表你已經獲得了籃球世界最高的榮譽--nba總冠軍。
mvp衡量的是一個球員在一個賽季中的綜合表現。賽季非常漫長,球員競爭非常激烈,不可預見因素很多,既要看個人資料,又要參考球隊戰績。因此,想要奪得賽季mvp不是那麼容易的,他是聯盟對你這個賽季傑出付出的肯定,也意味著你已經是這個聯盟裡頂級的巨星了。
fmvp是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的英文縮寫。能夠獲得fmvp,代表著你已經帶領自己的球隊獲得球員夢寐以求的總冠軍。相比於mvp來說,fmvp偶然性相對較高。例如,15賽季,聯盟mvp是庫裡。但是,總決賽mvp變成了伊戈達拉。
球迷朋友們,你們認為哪一座獎盃含金量更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