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村長王豆芽
-
2 # 屈明全
這裡的“家書”不是指信件,是指作者盼望得到家裡親人的訊息,或者說親人們的音訊。古代老百姓獲得資訊的途徑就是託人帶話、捎話,哪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信件郵遞,何況還在戰場上。
-
3 # 豐文豐語
首先,我們得知道這句詩的出處。這句詩出自詩聖杜甫的名作《春望》。全詩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我是一名教師,無論是在求學的時候還是參加工作之後,在學習、理解一首詩時,都習慣性地先去了解詩詞的寫作背景。所以,針對你問的這個問題,我也先帶你瞭解一下《春望》的寫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於靈武(今屬寧夏)繼位,是為唐肅宗。杜甫隻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解送至長安。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此詩前四句寫春日長安悽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後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繫國事的情懷,充溢著悽苦哀思。在“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句詩中,詩人想到:戰火已經連續不斷地進行了一個春天,仍然沒有結束,這場戰爭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軍營,好久沒有妻兒的音信,他們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麼樣了,要能得到封家書該多好啊。
老師敲黑板啦!敲黑板啦!☞☞☞這裡的“家書”並非指家鄉來的書信,而是指妻兒家人的音信,“家書抵萬金”,反映了詩人在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反映出廣大人民反對戰爭,期望和平安的美好願望,很自然地使人產生共鳴。所以,每一次讀到這句詩,都覺得特別感人!
-
4 # 笑傲淡薄
這裡指的是資訊,包含書信、口信和其它一切能傳遞的方式吧!主要是說當時連續不斷的戰爭,想聯絡上家鄉的親人是非常非常難的事情。
-
5 # 世界在我心中1
古時候的戰爭說不上什麼時候就突然的來了。到頭來損失最大的群體還是老百姓。一打起仗來就沒完沒了。在一個地方駐防久了,士兵就會給家裡寫封信,報個平安什麼的。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兩句詩出自唐朝詩人杜甫的春望裡邊的兩句詩。這兩句意思是:戰爭已經打了有半年多了,寄一封家書太珍貴了,家書可以說值得上萬兩黃金。
-
6 # 當代中國文藝
家書就是家信。在古代通訊極不發達的情況下,在外的遊子能夠收到一封家信極為難得。尤其是在“烽火連三月”的戰亂時期,交通和資訊都不暢通,遊子渴望瞭解家鄉和家人情況的願望十分迫切,收到家信尤為高興,故有家書抵萬金之說。
-
7 # 小曾說信貸
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春望》,原文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裡的家書指的是家人的書信!
這首詩的意思是,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到了現在,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插不了簪了。
這首詩前半段寫春天長安悽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後半段寫杜甫自己掛念親人、心繫國事的情懷,充溢著悽苦哀思。整首詩充分地表現出詩人愛國愛家之情。
現在中國乃至世界正處在疫情肆虐之際,很多英雄他們放棄了陪伴家人的機會,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衝在抗疫最前線,錚錚鐵骨,與此同時,心繫群眾、關懷夥伴的柔情的一幕幕也不停的湧現出來,此刻他們最能感受到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這場疫情,於千萬人日夜操勞,於千萬人居家隔離,舉國共一心。
望這一場風雪過後,化去塵埃釋去苦難,陽光明媚。望疫情早日結束,還中國還世界一個太平的環境,還抗疫英雄一個溫暖的家,感謝最美的逆行者,他們是世界最可愛的人!
-
8 # 雨中笠翁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中“家書”即是“家信”或“故鄉親人的訊息”之意。
此句出自唐代杜甫的《春望》,全詩如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到了現在,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插不了簪了。
註釋:
(1)國:國都,指長安(今陝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舊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2)城:長安城。草木深:指人煙稀少。
(3)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
(4)濺淚:流淚。
(5)恨別:悵恨離別。
(6)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裡指安史之亂的戰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7)家書:家信,故鄉家人的資訊。
(8)抵:值,相當。
(9)白頭:這裡指白頭髮。
(10)搔:用手指輕輕的抓。
(11)渾:簡直。
(12)欲:想,要,就要。
(13)勝:受不住,不能。
(14)簪:一種束髮的首飾。古代男子蓄長髮,成年後束髮於頭頂,用簪子橫插住,以免散開。
-
9 # 德蘭堂徐鴻學
杜少陵在《春望》中曾寫道:“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安史之亂的亂世,天下兵禍,民不聊生,嚴重影響著老百姓的生存生活。你問的“家書”就是通常說的家信,安史之亂時的家書就是給親人報個平安。
作為書信家族中的一個重要類別,家書是什麼呢——
現在是資訊時代,網路、手機早已普及千家萬戶,九零後、零零後已經沉浸在資訊時代,對傳承了數千年的書信早已陌生了,更沒有人坐下來寫信。
書信是一種文化,承載就數千年的歷史資訊。產生了鴻雁傳書的故事,有了尺牘、手札或信札的名稱。居延漢簡的出土,就發現了邊關將士的許多家書簡牘。在漢代前,人們書寫的主要載體就是就地取材木簡或竹簡。簡的寬度約一公分左右,簡長一尺左右,所以書信就有尺牘的稱呼。把寫好的簡牘一片一片用牛皮繩從中間穿起來,這條牛皮繩就叫編,後來的編寫,編輯就是從這條牛皮繩引發出來的;把用牛皮繩編好的簡牘,叫冊,有點象形的感覺,冊就形成了後來書冊;再把卷起來的簡牘綁好,在連線處用黃泥封上,再未乾透的泥上蓋印,後來我們寫信用信封封裝信件,黃泥就如同用漿糊粘封信口,就是對隱私的保護,蓋印多用於官方文書,後來乾硬的印痕,就是篆刻學裡的封泥或封泥印。東晉時期出現了著名的王氏家族,書聖王羲之就是這個集團的主要領軍人物,他的好多傳世書法都是以書信為內容流傳下來的。著名的十七帖就是相當於書信集,有的是家書,有的是與友人的通訊,姨母帖、喪亂帖、官奴帖等都是家書,這些書信稱為手札、手翰、信札。
書信傳遞資訊的過程中,也產生了與之相配套服務內容。我們經常看到的文學作品中描述的“八百里加急”,就類似於現在的特快專遞,是投遞員騎著快馬到郵路驛站後,再換一匹快馬奔向下一個驛站,直至送到收件人手中。普通訊件就是透過驛站一站一站有序統一傳送,如果騎馬送件,就送到下一驛站就返回,然後該驛站集中再組織向下一站傳送。後來還有信鴿傳信,特殊時期還有“雞毛信”等等。
書信中的家書,不光是一種形式,更主要是一種親情表露、溫馨溫暖的文化承載。家書在特定的時間,就是一劑良藥,定心丸。古詩裡“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是唐時熱血青年岑參戍守邊疆,遇見如今的使者,讓給家裡捎個平安的資訊,這個口信,也是報平安的家信。“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麼悲壯的邊疆生活,家人多麼想知道你是不是還在平安戍邊,“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戰火連天的特殊時期,也想告慰家人,我仍然是平安的。因此家書就是一個連線親情的平安符。家書曾經在軍營裡濫觴,新兵入營之後,部隊要組織新兵寫家信,告訴自己來到軍營之後的感受,讓家人安心。於是家書成為這個群體的家常便飯,有想家的,就展紙洋洋灑灑,把奔湧的思念傾灑而出,釋放壓力,積蓄前進的能量。那些守衛在祖國的邊關大漠、高山海島的官兵,家書就是他為祖國和家鄉報道和平安寧……
家書,是文化,是滋育中國人心靈家園的雨露、念想。家書,何日再走回來啊!何日我們再寫一封家書或者收到一封家書,藏在那角落裡,一遍遍的展讀品味,在晶瑩裡開啟任意思路,去玩味,去徜徉……
-
10 # 七星4887
這句詩出自杜甫的《春望》.
原詩如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作者寫作背景: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訊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綜上可以看出,家書就是家中寄來的書信,在這種亂世。作者已多時未見家小,一封書信就是作者與家人之間感情的寄託。比任何東西都來的珍貴。
-
11 # 木山文
唐肅宗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7月,唐肅宗在靈武即位。杜甫得到訊息 ,隻身投奔靈武,路上被安史叛軍所俘,帶到長安。因官職微小,沒有囚禁。在城裡達半年之久,至德二年(757)三月,他寫了"春望"。
烽火連三月,是說戰爭已經延續到三月裡來了。家書抵萬金,體現了家信不通,和等待的迫切心情。"抵萬金"是多麼名貴。只有極少或沒有時才這樣說。沒說"無"字,實際上是"無"家信。人只有久盼而得不到的東西,才有"抵萬金"的感覺。這對於一個羈留在淪陷區的具有正義感的愛國者來說,這種期盼是多麼痛苦。
-
12 # Sunflower語錄
指的是。戰火已經連續地進行了一個春天仍然還沒有結束,想起自己流落在戰俘裡,被扣留在軍營裡,收不到家裡寄來的音信,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樣了,多想有一封家書,知道他們的情況呀家裡寄來的信件。
-
13 # 二當家剪影
”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訊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已流傳至今!
-
14 # 小刺蝟的吉他聲
家書就是家信。
此句為杜甫《春望》中句,全詩如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的詩被後世稱作是“詩史”,因其生活於李唐王朝由盛轉衰歷史轉折時期,生歷盛世薰陶和戰亂悲情,故而其詩沉鬱頓挫以如椽之筆忠實記載了一個時代。
本詩的寫作背景正是安史之亂時期,時逢唐都長安淪陷,其本人在去靈武投奔肅宗的路上被叛軍俘獲,後被帶到長安但未被投牢監禁,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次年,杜甫寫下了這首久傳不衰的正格五律。
本詩前四句寫春望所見,飽含睹物傷懷的悽然嘆息,後四句寫親人不見的心念,離情蒼然而愴然,思家懷親之心愁而悲矣!
本詩被後人譽為“第一等好詩”,也是我國傳統教育普及讀本必選的杜詩之一。
-
15 # 陳永金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戰爭連續打了三個月,客居異鄉的詩人,十分擔心遠方親人的安危,在這種情況下能收到家裡來信,瞭解到親人都平安,放下一個久久壓在心中的石頭,這家書確實能抵萬兩黃金。
-
16 # 花家名趣屋
家書指的是與家人來往的書信,這裡是指報平安的書信。
詩句出處此句出自唐朝詩人杜甫的五言絕句《春望》,原文如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詩主要寫的是國家處於戰亂已經三個月了,一封家書可抵得上萬兩黃金,而他只能摸摸腦袋白髮,導致越摸越少。
家書抵萬金在古時候,特別在戰亂年代,交通不發達,識字的人又特別少,想要寫一封家書需要經歷很多程式。
首先得找個識字的人寫書信,戰爭打起來隨時都在移動,找人寫還得看時間。
然後找個人寄出去,戰爭一起,隨時都在支援和被支援的狀態,人一直在移動中,或者站死在沙場,寄信基本成了奢望。
好容易找到可以寄信的人,可能帶著信的信差死在路上或者是在戰火中走丟。
最後就算寄出去了,家人遷移了,地址已經更改沒法收到。
在這麼多過程中,只要一個環節出錯,那麼家書就可能到不了家,也沒法報平安。在家人眼裡,錢財不重要,重要的是人還在,沒有戰死沙場就好,所以才說一封報平安的家書抵得上萬金。
這樣的家書顯得特別的珍貴和不易,金錢怎麼抵得上。
家書意義非凡家書是說遠離的遊子給家人寫信聯絡感情,相互報平安的書信,也是相互之間交流思想的書信。
清代張英的一封家書簡短卻意義深刻,體現他做人的心胸和學識。原文:千里家書只為牆,讓她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從此六尺巷聞名於世,專門用來形容那些待人和諧之道。
清代曾國藩家書記錄了他從道光30年到同治10年之間的30年翰苑和從武生涯,一共1500多封,讓人們瞭解那個年代做官的生活,也反應了他的治國思想。
家書也可以是父母寫給兒女的書信,即家裡寄來的書信。
梁啟超家書是寫給他的兒女,記錄陪伴他的兒女們成長的書信,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給予他們鼓舞,最後他的兒女都成為國家棟梁,各有所長。
傅雷家書它是寫給遠洋兒子的教科書級讀物,也是藝術學徒的修養讀物。
現代通話取代家書傳情自從有了第一部電話,人們就開始不再寫信。寫信太慢,中途多磨,遇上天災人禍還不定能到,而電話卻彌補了這樣的缺憾。
現在手機方便,人手一部,古人想隨時通訊都不行,只能寄託於磨難重重的書信,而我們有了這樣的條件就好好利用,拿起手機,給家人,給孩子一個電話,問問他們好不好,說說你自己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愛。
科技是用來改善生活的,不是用來製造冷漠,共勉!
回覆列表
家書就是書信的意思。寬泛來說就是家裡人的訊息。寧做太平犬,不當亂世人。戰爭是殘酷的,妻離子散,家人流落各處,這時候什麼功名利祿都是過眼雲煙,唯有平安二字價值千金。等的是家書,其實也是家人平安的訊息。十個字把亂世之中普通人的慘狀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