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顫動的丹田

    二戰的起因是希特勒進攻了波蘭,納粹進攻波蘭的原因是波蘭不把但澤還給它,因為一戰後列強把德國的但澤劃歸給了波蘭當出海口。

    這不但生生把德意志的龍興之地——東普魯士與德國本部隔開,更是對於一向瞧不起波蘭的德國人來說無異於侮辱,所以在透過《慕尼黑協議》訛來蘇臺德後又生吞了捷克,這時候誰都能明白希特勒的野心是什麼了。

    這樣的戰爭次序也不是希特勒選擇的,而是被動的只能如此,當時的西方政治精英——綏靖主義大師們認為“禍水東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於建立反法西斯的聯盟心懷鬼胎,可人家斯大林也不白給,直接與德國簽約,結果“禍水西流”,而英法為最後挽救《凡爾賽條約》最後的一點點兒遺產,不得不自己先跟納粹德國幹上了。

  • 2 # JackZ捷

    鼠目寸光,自私自利,二戰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波蘭非但沒有幫助這唯一可能的近鄰盟友,反倒吞併了捷克的一塊領土就能看出,真特麼的不是個東西!

  • 3 # 熊style

    一戰之後,波蘭佔領了德國的西普魯士大部分領土——但澤走廊把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分割、德裔蘇臺德地區劃歸捷克——協約國刻意製造的德國國家分裂、民族分割、鉅額賠款就是法國打壓德國崛起的手段!

    而波蘭、捷克、法國則結成同盟,號稱‘’小協約國‘’:它們約定在德國武力侵略時,互相援助對方、打擊德國。這是德國、英國所不願意見到的結果:德國被敵人三面戰略包圍、英國不想歐洲國家團結在以法國為核心的聯盟之內……

    面對這種戰略囧局,號稱‘’新德國‘’的納粹政權當然不能容忍:希特勒的破局之法十分高明。納粹德國藉助美英資本重整經濟、獲得民心;利用英法恐懼蘇聯的意識形態重整軍備;1938年3月11日,納粹德國利誘英國、趁著法國內閣下臺之機吞併奧地利——封鎖捷克獲得法國陸路支援的通道,構成三面包圍捷克的態勢……蘇聯建議召開國際會議反對納粹德國的侵略,可是,它的建議被英法美無視!

    1939年,納粹德國利用蘇臺德問題繼而吞併捷克:法國不但沒有維護盟友,反而參加出賣捷克的‘’慕尼黑陰謀‘’!最缺德的是波蘭,它趁機出兵侵略捷克富煤的特申地區——蘇聯同意援助捷克、結盟英法的建議又被法國、英國當局拒絕——二戰爆發之初,以至於捷克偽軍向波蘭的進攻勢頭之猛連納粹德軍也大吃一驚!

    終於,納粹德國邁出破局最關鍵的一步:消滅波蘭,消除法國在德國東面的最大盟友!繼而’’統一‘’西歐,傾盡東、西歐之力消滅東方的蘇聯!

    在此之前,為了減輕來自東方的威脅,納粹德國與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其實,‘’巴巴羅薩‘’、‘’大雷雨‘’計劃一刻也沒有停步!而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蘇德雙方都需要波蘭作為出發陣地,以便向對方發動全面攻擊——波蘭的滅亡勢在必行!而英、法、美、西歐諸國還在被納粹德國的戰略欺騙沾沾自喜。

  • 4 # 血色黃昏的黃昏

    希特勒進攻波蘭有以下幾個原因:

    1、為德國人在東歐取得“生存空間”(德語:Lebensraum)

    “生存空間”最初在德國地理學家、人種學家弗里德里希·拉採爾(Friedrich Ratzel)於1897年在他的《Politische Geographie》(政治地理)一書中提出。拉採爾把國家比做生命有機體,認為向鄰國擴張領土是其生存的基本法則。

    希特勒上臺後,將“生存空間”作為納粹主義的指導思想原則,同時也是希特勒外交政策的三個核心目標之一。希特勒在1924年《Mein Kampf》(我的奮鬥)中就提出過。

    2、保衛波蘭的德國人

    作為波蘭和德國最具爭議的波蘭走廊(德語:Polnischer Korridor;波蘭語:Pomorze Korytarz)也稱但澤走廊,是1919年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割讓給波蘭的一塊狹長領土,其中重要的港口城市但澤自由市極力贊成併入德國。在但澤自由市410000人口中,德國人佔98%,波蘭人佔1%,其他人佔1%。

    希特勒認為,這些德國人遭到波蘭人的迫害,因此有責任保護他們。德國表示:“波蘭的德國人正遭受流血的恐怖襲擊並被迫逃離家園”。因此,德國將入侵波蘭稱為“防禦戰爭”(德語:Verteidigungskrieg)。

    3、不承認《凡爾賽條約》

    廢除《凡爾賽條約》也是希特勒外交政策的三個核心目標之一。德國人普遍認為,《凡爾賽條約》將責任或“戰爭罪”歸咎於德國和奧匈帝國是極不公平的。該條約將德國領土肢解,數百萬德國人被遣散到鄰國,並且戰爭賠款對於德國來說極為苛刻。為了向英法兩國支付戰爭賠償,最終導致德國爆發惡性通貨膨脹。

    同時,德國政治體系的動盪加劇了德國人民對其他國家的不滿和仇恨。甚至許多德國激進主義者拒絕承認魏瑪共和國的合法性。因此,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上臺後強烈要求廢除《凡爾賽條約》。

    4、英法兩國的“綏靖政策”使希特勒相信張伯倫不敢跟他對抗

    以英國為主導的,英法兩國對德國採取“綏靖政策”,其中包括:

    1935年3月德國退出裁軍會議,由秘密擴軍變成明目張膽的、大規模地備戰擴軍。英國與德國締結《英德海軍協定》。

    1936年3月7日,德軍進入萊茵非軍事化區。為此,法國與英國進行了磋商,但並未採取任何行動。英國人認為,德國人只是走進“他們自己的後院”。

    1936年8月,德國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而英國則採取“仁慈中立”不干涉政策。另一個原因英國可能也不希望由共產主義來領導西班牙。

    1938年慕尼黑會議後,英、法兩國將捷克斯洛伐克拋棄,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

    5、蘇聯才是希特勒的最終目的,而波蘭只是奪取蘇聯的第一步。

    奪取蘇聯也是希特勒外交政策的三個核心目標之一。1936年11月25日,納粹德國與日本帝國主義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德國要求波蘭也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並形成反蘇陣營。其實希特勒早在1930年就已經指責波蘭國家獨立權,他曾表示:“波蘭和捷克是一個‘混亂的國家’,波蘭人比蘇丹或印度人還一文不值。他們有什麼權利取得國家獨立?”

    希特勒認為,斯拉夫人無權統治自己,蘇聯被一群猶太布林什維克人控制。納粹稱之為“猶太布林什維克次人類”,日耳曼人才是優等民族(德語:die Herrenrasse)。要想往東奪取蘇聯,當然要先佔領波蘭。

  • 5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希特勒進攻波蘭,徹底揭開了歐戰的序幕,這是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為此,希特勒違背了對將軍們做出的“先發展,緩開戰”的承諾,亦徹底得罪了英法,打破了“綏靖政策”以來的有利局勢,將德國推上了大戰的頂峰。

    那麼希特勒為什麼非要這樣急著進攻波蘭呢?有些人將之解釋為“希特勒在試探英法反應”,這個並見得不正確,因為希特勒在之後瞭解到英法“宣戰”後,表現出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他連續向身邊的人數次確認這個訊息,然後喃喃自語的重複了好幾遍,可見希特勒當時並沒有把局勢後果想得這麼壞。而且當時德軍並沒有真正的對西線開戰方略,他們不得不搬出了一戰時小毛奇等人的軍事計劃進行臨時參考。

    按照希特勒一貫的性格,他有極大可能是將對波蘭戰役又作為了一次“人生豪賭”,希特勒相當欣賞自己的這種能力,無論是當年大選贏過興登堡,還是啤酒館暴動、國會縱火案,乃至進入萊茵非軍事區,都充滿了希特勒的賭博慾望。

    一系列的勝利讓希特勒神魂顛倒,無論是他還是納粹黨都變得過度膨脹,尤其是英法擺出軟化的“綏靖政策”時,希特勒率領納粹德國不斷的迎來勝利,幾成那個時代的明星偉人。

    希特勒明白,綏靖政策的本質是轉移德國的崛起方向,以半拉攏半牽引的方式,將德國推往東邊,與那邊的紅色惡獸蘇聯拼個你死我活,這是招驅虎吞狼的毒計。

    但他無法擺脫綏靖政策的好處,英法為此給予了德國最寬泛的國際環境,不僅解開了一戰後施加給德國的限制枷鎖,還由著德國胡鬧,甚至不惜犧牲一些自己的小夥伴給德國解饞,這樣的好事上哪兒找去?

    所以希特勒產生了一種過於自我中心的誤判,他認為在德國真正與東方的蘇聯交上手之前,德國人無論再怎樣咄咄逼人,英法也會盡力容忍,甚至再擠出一些好處。這在德國啃噬捷克的“慕尼黑陰謀”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英法為了德國不惜出賣隊友,做法極端難看,張伯倫等人就差給德國跪著了。

    再說了,當時的德國早已不是吳下阿蒙,他們吞噬了大量的原奧匈帝國領土,合併了小兄弟奧地利,控制了匈牙利、捷克等相當多的地區,還有強大的軍隊和義大利這個國聯盟友,誰都得給面子,那麼還怕個啥呢?

    要知道在1933年時,德國將軍威廉•亞當等人還認為波蘭是個“生死威脅”,龐大的波蘭軍隊如果與法國一起夾擊德國,那麼德軍將不得不承認失敗。既然如此,德國有必要將這個威脅解決,就當是剁法國一條爪子,順帶看看英國的反應。

    但希特勒沒料到,“慕尼黑陰謀”雖然體現了英法的無能和軟骨頭,卻也讓他們明白,再這麼割肉喂狼,狼長大了搞不好吃的就是自己了,而且德國人並不忠厚老實,他們一旦崛起,那將無法收拾。在捷克的事件之後,張伯倫等人受到了一致的聲討,這實際代表著綏靖政策的結束。

    而且希特勒還做了件超出英法容忍的事情——他跑去和蘇聯人好起來了,蘇德間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然後還度起了蜜月,經濟、軍事、科技都有不同程度的交流。

    這讓英法徹底對綏靖政策失去了幻想,開始重回軌道,一心一意的對付德國。而蘇德同盟的確立,也讓希特勒吃了定心丸——因為德國與蘇聯秘密協議中已經談妥了對波蘭進行瓜分的事宜,一切都被安排妥當,就算事後英法要找茬,不是還有個蘇聯一起背鍋麼?

    所以波蘭戰役表現的相當戲劇性,蘇聯和德國一人一半,很快把波蘭給滅亡了,他們絲毫沒有顧及英法的抗議和戰爭威脅,合作的相當愉快。

    於是徹底到達容忍極限的英法宣戰了,這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因為他們選擇的時機其實並不好,要麼戰前就派兵擋著,要麼乾脆繼續忍下去等蘇德自己鬧開。但英法此時已經忍不了了,再不表示下,那真的要威信掃地,哪還會有國際影響力?

    這種過於隨性的怒火發過後,不僅德國目瞪口呆,英法自己也傻眼了。按希特勒的意思,他還真想靠著英國再玩一玩博弈,到時候擋著蘇聯,再啃啃法國,搶點海外殖民地,20世紀中葉就可以這樣舒舒服服的過去了,傻子才想打世界大戰呢。

    結果現在誰都下不來臺,英法喊完後就發現不對了,他們的戰爭準備還沒德國的多,法國的馬其諾防線甚至還沒完工,而且大家骨子裡也不是很想打仗,TM尷尬了。

    所以,戰局很快變成了盟國的“消極防禦”,英法幾無所動的等待著德國人收拾兵力,定好策略,總結經驗,排好陣勢,然後猛撲過來……

    再往後就是法蘭西戰役,敦刻爾克這些乳法,乳英的後話,綏靖政策的驅虎吞狼之計在遲了幾個月後也爆發了,整個歐洲霎時間捲入了大戰的煙雲之中。此刻誰都說不清,局勢糜爛至此,是緣於一個狂人的豪賭,還是一群人的執念。

  • 6 # 旅行到宇宙邊緣abc

    從第四次中東戰爭,小霸王以色列被幾個菜鳥狂虐,差點亡國,就可以看出,缺少防禦縱深是多麼危險。

    單從軍事角度考慮,國土面積太小的大陸國家很難成為強國,不僅僅是缺少防禦縱深的問題。在和平條件下依然要保持強大的國防軍,對於國家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同時,國土面積狹小,軍事上就沒有容錯性,一個小小的錯誤,就可能亡國。

    我們看看二戰前的幾個強國。美國的地理位置是最好的,他的本土幾乎不可能遭到突然襲擊,要想進攻美國,必須在美國本土附近佔領一塊前進基地,而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美國二戰前只有極少量的部隊。英國和日本是島國,只要擁有強大的海軍,就可以保證國土安全。俄國國土面積廣大,即便戰爭前期遭到重大失敗,還有反擊的機會。但是,德國和法國就太糟糕了,必須同時擁有最強大的海軍和陸軍,才能保證國土安全。同時由於沒有戰略縱深,必須保持強大的常備軍,對於國家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要保證國土安全,必須至少擊敗英國和俄國其中一個,才不至於腹背受敵。所以,無論是希特勒還是拿破崙,在進攻英國失敗後,都冒險進攻俄國。

    但是希特勒為什麼急於進攻波蘭,我就很難理解。從地理的角度考慮,德國和俄國天然就是宿敵,當時的波蘭是親英國的政權,如果俄國想進攻波蘭,就要冒著和英國開戰的危險。這就意味著,波蘭的存在,對德國來說是一個屏障,至少可以臨時阻擋一下俄國,為希特勒爭取幾年發展國力的機會。打下了波蘭,德國就必須在東線重兵防禦,這是德國很難長期承受的負擔。

    唯一的解釋就是希特勒被算計了。德國和蘇聯同時進攻波蘭,英法只向德國宣戰,卻沒有向蘇聯宣戰。不僅如此,蘇德戰爭開始後,英美立刻拼命向蘇聯提供援助,說明英美一開始就把德國當成真正的敵人。能夠挑戰英美霸權的,當時只有德國。

  • 7 # 華哥爆料

    納粹德國襲擊波蘭這一天,應該是波蘭人最為痛苦的一天了,僅僅只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波蘭就面臨著亡國的危險,在後來的幾年裡,波蘭更是損失了將近有四分之一的人

    說到這裡,希特勒為何會首先將進攻的國家選擇為波蘭呢?其實原因有三點。

    首先,德國是希望可以透過攻擊波蘭矇騙英法。在一戰時期,波蘭與英國當時是屬於同盟關係,而且英國也與波蘭有簽訂過軍事協定,而且也承諾過波蘭,只要一旦有人打你,我們一定出手相助。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希特勒進攻波蘭的時候,英法幾乎可以說是並沒有怎麼去阻攔,他們當時想的是波蘭距離蘇聯很近,一位希特勒在進攻波蘭之後,是一定會去進攻蘇聯的,只可惜事實也並非如此。

    早在之前,蘇聯與德國就曾簽訂兩國互不侵犯的條約,而且兩國也達成了瓜分波蘭的協議。但是當時的斯大林也完全已經看明白了,雖說蘇德簽訂了這些條約,但是他的野心是一定不會放著蘇聯不管的,在等進攻英法之後,德國也一定不會去進攻自己的。

    其次,就是地理位置的原因,讓德國選擇波蘭,德國的鄰國很多,一旦德國想要實現稱霸全球的野心,就一定需要兼併這些鄰國,如果德國可以一統拿下這些鄰國,那一定是十分有利的,那麼一旦拿不下,就會遭到這些鄰國的圍攻,所以,德國採取了一個政策,先穩固東面,而德國領土較小,為了擴大領土,就便選擇了波蘭,以擴大後方基地也為了更有力的攻擊法國。

    最後,希特勒也是想要從側邊觀察英法的反應。當時的法國也是屬於世界強國的行列,其他的我們先不說,經濟上與德國最起碼是可以打個平手的,所以,德國不再敢進攻法國。但波蘭有恰好是英法的盟友,所以,德國想要先進攻波蘭,看看英法的反應,如果英法強力的阻攔,德國就一定會停止,如果他們沒有阻攔,那德國就可以繼續他們自己的霸業了。

    只是當時的法國好像並沒有看到這點,而德國也在進攻波蘭之後,就開始向其他國家進攻,法國最終也還是沒能倖免。

  • 8 # 尼古拉斯凱奇史蒂芬森

    希特勒進攻波蘭個人覺得原因如下~第一,試探各國的反應,雖然在前面已經用斯洛伐克試探過了,第二,驗證閃電戰的效果,第三為後來入侵蘇聯做準備,沒有了戰爭緩衝地帶,入侵蘇聯更快,第四,掠奪戰爭資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有透過呼啦圈瘦身成功的嗎?用了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