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他們遭到越來越多的厭惡?
8
回覆列表
  • 1 # 君燕

    微博上有一種人被稱做“大V”或“公知”,粉絲量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影響力巨大;網上有一種貌似破有深度的言論被稱做“公知的言論”—自然也就是某些“大V”或“公知”特有的聲音。

      “公知的言論”在微博上多表現為一些“精心”編寫的段子,無非是吹捧他們心目中的西方國家,嘲諷貶低中國,把西方國家吹的天花亂墜,把中國社會說得一團糟。這種言論似乎對一些國內的社會問題切中要害,猛一看真覺得“大V”或“公知”學貫中西,見多識廣。然而在他們日復一日不厭其煩地“營銷”“公知的言論”的同時,有人也發現這些很有名望的人,卻也時常藉助謠言、謊話來支撐自己的論調。甚至有時候“大V”或“公知”竟也會被自己傳播的謠言“誤傷”,落入謠言的陷阱,成為了網路中的笑點。

      幾天前透過一位微博網友的轉發和評論,看到了某“大V”的微博,大意是說中國國家林業局代表團訪問美國,看到美國綠化搞的很好,於是請教美華人:你們林業為何此美好?美華人回答說:因為我們沒有國家林業局。——我關注的這位微博網友在轉發的同時辛辣地評論道:“如果你不註明這是一則玩笑,那麼絕對是在傳謠!”我看到這則微博時,它已經被轉發了幾百次,其中有不少人和我的微博網友一樣指出它的荒謬——美國林業局設立於1905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過了一天,這個“大V”不得不發表道歉宣告,表示:對美國是否有林業管理機構沒有仔細考察。

      最近一段時間,政府制訂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整治網路謠言。從上面這個微博的轉發評論情況看,打擊網路謠言的行動已經初見成效,許多人越來越在意微博的真實性,不再盲目贊同網路名人的言論。在網友們提高了對網路謠言的警惕性之後,為什麼某些“大V”們依舊在創編明視訊記憶體在硬傷的、極富“公知”特色的小段子?看來某些“大V”和“公知”們一時還放不下“意見領袖”的架子,仍然沉浸以前在被粉絲追捧推崇的氛圍中······雖然是短短的百十來字,卻也可以感覺出“大V”編創時頗為認真和得意。不過愈是這樣認真和得意,謊言被揭開後愈是可笑。

      初次看到“公知”們的言論,可能會感覺比較新奇,但是看多之後,就會發覺他們極度誇張社會的陰暗面,看似觀點奇特,言辭大膽,實則多屬歪曲事實,自我炒作;而且絮絮叨叨,了無新意。特別是經常用一些已被證實為虛假的訊息妝點自己的文字,這一點已經成為了“公之言論”的一個特色。

      透過微博網友的轉發和評論,我又發現有一位“大V”如今仍舊在散佈一條“舊聞”:國內的一位女影星到英國留學的時候,在街頭表演時裝秀,路人紛紛解囊,2個小時內,這位影星輕鬆賺取了26英鎊55便士······說的有鼻子有眼,細節極為豐滿。當然這些細節只是個吸引看客的噱頭,“大V”的幾句評論才是關鍵:英國為何沒有城管驅趕這位影星······這則曾被瘋傳的虛假的影星花絮幾年前就已經被揭穿,想不到直到今天還被某些“大V”當作寶貝兒一般,又拿出來炫耀一番,藉以嘲諷國內的城市管理。這樣搬用舊文、假訊息的做法,不僅有偷懶的嫌疑而且也顯示出“大V”的資料貯備不足······

      如今,大多數人意識到網路謠言的危害性,再看某些“公知的言論”,就覺得這些人藉助謠言、假訊息推銷自己的觀點,多少有些“腦殘”。

      當然,不少“大V”和“公知”都在自己的工作領域有一定的成就,獲取了一定的影響力。他們或許有出國留學、生活的經歷,比起一般人的確是見多識廣。但是這其中的一些人,炒作自我的觸手延伸得太長了,觸及到了許多不是他們熟悉的領域,自然避免不了鬧出笑話。比如他們熱情謳歌的“美國”恐怕亦非是現實中的美國——起碼現實中的美國對於網路謠言的懲治是毫不手軟的,力度很大。

      我想:或許是會由於這些人抱定了固有的態度,看不到社會的發展,看不到網路上的變化,對網路上的訊息只挑對其有利的,根本不關心真假。

      另外國內有個什麼熱點事件,“大V”“公知”們都會自覺地迅速跟進,發出聲音,但可能某些時候,網上沒有那麼多足以支撐他們言論的“新料”,於是為了“時效性”,飢不擇食,不得不以舊充新,以假充真,圖省事拿來就用了。

      早就有人指出,某些“大V”和“公知”們的言論實質就是攪亂人們的思維,攪亂社會的安寧。他們顯然不是希望看到中國的進步,中國的任何進步都不會獲得這些人的掌聲。

      普通的網友實在沒必要拿公知的言論當真,看多了他們的文字會很影響心情。在網上看到他們的極品言論時,我們還是要把目光轉回到現實中來,不要用公知的言論替代我們自己的思維。某些“大V”及公知們如果不接受教訓,繼續炮製傳播謠言、散佈虛假資訊,他們的信譽則會進一步降低,人們也會對他們看的更為清楚。

  • 2 # 北京得明

    這是一個以“刺激為樂,以刺激為紅”的時代,“刺激”有俗刺激和雅刺激兩類,所謂“俗刺激”就是感官刺激,色情,暴力,異類等,所謂“雅刺激”就是披上社會道義外衣,披著正義外衣的刺激。刺激的作用就是“譁眾取寵,博取關注”,很多大V,公知,就是依靠這些“雅刺激”而成名的,謠言,具有煽動性和刺激性,這是公知大們最喜歡的素材。所以他們一看到謠言就會有抑制不住的興奮,第一時間就會轉發出來,這是這類人的本性使然。其實,任何一種刺激都不具有長時間的壽命,所以現在的人們對這些大V,公知越來越反感,因為他們沒味道了。那些喜歡刺激的人也有一個特點,這就是:喜新厭舊。在這裡多說一句:絕大多數的網紅的“紅壽命週期”都會越來越短。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內涵,因為他們的追捧者本身就是在尋求刺激,因為理智的人越來越多了,

  • 3 # 深刻的肥兔

    造謠者被人厭惡不是正常現象嗎?造謠者就像在大馬路上拉大便的精神病一樣,一樣噁心!建議國家成立專門機關,群眾可以隨時舉報謠言,國家機關隨時處罰!就像有人在馬路上拉大便耍酒瘋,群眾舉報後馬上有城管警察把人帶走。而不是現在謠言傳的無邊無際,無法無天

  • 4 # 帝國萬歲6435298

    因為這些人一次次被打臉卻不知悔改,受他們影響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事實反轉之後變得目瞪口呆,而他們卻毫不在意,至多發個無關痛癢的“道歉”宣告,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消費了我們的正義感和良知,甚至讓我們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和人格侮辱,對於這種專門逐臭的人,還能有什麼好感可言…

  • 5 # 洋楊大觀

    首先,公知和大V都需要粉絲,因為只有粉絲才會有流量。

    要吸引粉絲,首先要吸引粉絲的眼球。怎麼吸引眼球呢,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所以,很多公眾事件就成了公知大V的最愛。

    但公知大V並不非調查機構,他們掌握的第一手資訊未必多,但他們接觸到的各種訊息肯定比一般人多,所以,為了吸引眼球,他們會選取其中一些 有“爆點“的新聞,再利用他們自己的知名度,廣泛傳播。

    至於說為什麼不少公知大V顯得那麼特立獨行,這裡面不排除少部分是有特殊背景的,大部分還是屬於譁眾取寵的,所以,久而久之,馬腳露多了,大家 對他們的膜拜,自然也就消退了。

  • 6 # 江天一色無纖橙

    信謠者的產生來自於眼界的侷限,造謠者的產生來自於良心的缺失。

    有時候我很不理解,國家為什麼禁止恐怖片。直到後來我才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樣有著科學的認知。

    在一些偏遠地帶生活的人們,他們對這些事情深信不疑。對非科學的深信不疑,意味著愚昧的滋生。也許對於我們來說,這只是一部恐怖片,可是對於他們來說,這是真理。

    同理,這些大V身負傳播責任,只顧著自己撈錢,卻從不考慮他的話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造謠也是作惡,勿以惡小而為之。

  • 7 # 極客尚老師

    公知有時候也是利益群體的代表,例如曾經著名的今晚八點發

    他們也有片面的地方,就是非自己領域的部分,容易被誤導或者失去基本的判斷力

    實際上,公知也是政策既得利益者,為了迎合受眾的口味,以替受眾說話為由,激起社會的話題熱點,讓自己出名

    例如他們當年關心的是腳踏車問題,關心的是環保問題,關心的是食品安全問題

    看起來非常有號召力,也是關心勞苦大眾

    他們的餐桌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食材,壓根不會購買或者光顧惠民的超市

    所以這些公知的奇怪就是這樣,人家壓根不會過著下層人的生活,卻號召下層人來改善生活,而他們自己確實頂層建築裡的既得利益者

  • 8 # 哲學科學觀察

    大V們傳謠基本都是有心,只是裝著無心罷了……

    1>屁股決定腦袋。

    因為他的屁股坐在了別人的大腿上,腦袋就朝著西方,這種人以前更多,編著各種真真假假的段子,把眼前的現實往死裡損,把同胞往渣裡貶,

    下面這個段子是某大Ⅴ的,題目叫"中國和英國差多遠?"

    一對老夫婦準備賣了房到西班牙去養老,英國氣候潮溼,老人易患風溼病。

    老人在西班牙看中了房子,兩週內必須付款,就房屋中介所掛了“急賣”。

    一對中國年輕人急著買房,看到"急賣",怦然心動――無論是地段還是房屋的品質都是他們希望的那樣。

    年輕人注意到了“房屋急售”的字樣,就電話中介“可以優惠嗎”?

    老夫婦想著西班牙已經定好並急著要付款的房屋,說是“可以的”。於是房價被砍了第一刀。

    年輕人覺得還是有戲,在籤購房合同的前兩天,突然說這個價格不能接受,不買了,除非價格上再降一個較大的幅度。

    沒有想到,老夫婦居然同意了!

    年輕人心中大喜過望,差不多白菜價買了幢好房子,可以拎包入住。

    搬家那天,很多朋友來幫忙。

    走進院中,綠草如茵,鮮花盛開,就像主人剛剛離開。推開房門,年輕人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房子一塵不染,窗明几淨,桌子上有鮮花,花瓶壓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非常歡迎你們入住這座記錄了我們幾十年幸福生活的房子!希望你們接下來的生活和我們一樣幸福安康!

    走進廚房,開啟冰箱,裡面吃的喝的都有。冰箱貼也壓著紙條,寫著:冰箱裡給你們準備了一週的事物,超市要開車出門左拐再左拐,大約有20多分鐘可以到達。

    年輕人開始發矇了,房子有這樣賣的嗎?

    再看電錶箱上也有一字條,上面寫著“ 我們已經給你們預留了至少一個月的電費,這個時間,可以幫到你們辦理相關更名手續”。――在英國,辦理這類手續是非常麻煩的。

    年輕人徹底給蒙了!他站在那裡不能動彈――“成人之美”與“趁人之危”,“錦上添花”與“落井下石”,這些概念一時攪得他口呆目瞪,手足無措。

    →這故事生動形,是一篇小說!

    我一同學是屬於大學教授公知之類,把這段子發到同學群裡,引起很多同不屑!

    2>為了吸粉。

    心理學家指出,網上圍觀有如街角里講故事:

    →這故事越小道越有人聽。

    →越負面越有人聽。

    →人們更願意圍觀罵人的,而不願參加一場表彰會!

    大V們為了討好粉絲的這種心理,就投其所好,固粉吸粉成為慣性動作,一有機會甩出此類死無對證的"段子。

    →其目的是享受粉絲追捧的成就感,分享粉絲經濟的紅利。

    3>為什麼人們越來越厭惡這類公知?

    A>此類公知的貶損轉來去就是那幾板斧:"民主啦/專制啦/外國有中國卻沒有?/外國沒有,中國竟有?/華人素質低/中國式過馬路等等。

    →這些毫無新意的話題,自然引起人們厭惡!

    B> 曾經西方媒體不厭其煩地批判中國、醜化中國,在世界範圍內大力鼓吹中國威脅論、中國稱霸論。汙化中國的政治制度,醜化華人,確實在世界範圍內迷惑了一些人,甚至包括部分華人。→但隨著中國的發展,他們只是自打自臉,越來越多的世界公知為中國豎起了大母指。

    →某些公知,引起人們厭惡是必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不可以把蝗蟲做成飼料儲備起來?在饑荒到來時不至於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