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裡的石頭

      1、黃腐病

      (1)症狀 子實體初期易出現黃褐斑病,隨後擴充套件到整個菇體,菇體停止生長,最後變黃、變軟、腐爛。這是由細菌類假單胞桿菌引起的病害。

      (2)發生條件 高溫(20℃以上)、高溼、通風不良時極易發生。主要是透過水來傳染,當子實體含水量過高時易發生。

    杏鮑菇黃斑病

    杏鮑菇黃斑病

      (3)防治方法

      首先,在出菇期間,當溫度高於18℃時,切勿向子實體噴水,只能向地面和四周牆壁上噴水來增加溼度。

      其次,出菇期間,要加強通風換氣管理,避免出現高溫、高溼環境。每次噴水後,結合進行通風換氣管理,降低菇體表面上水分,可防止細菌性病害。

      再次,出現病害後,及時摘除病菇,加強通風換氣管理,防止傳染其他菇體。

      2、枯萎病

      (1)症狀 杏鮑菇幼菇生長停止,萎縮死亡,最後變黃、腐爛。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高溫(22℃以上)引起幼菇死亡,最後出現細菌感染,變黃並腐爛。

      (2)發生條件 子實體生長期間,將溫度控制在10-20℃之間,最高溫度不得超過22℃。高溫時採取降溫措施。幼菇枯萎死亡後,及時摘除,防止細菌繁殖,菇體腐爛,引誘害蟲取食繁殖,出現蟲害。

    畸形杏鮑菇

    畸形杏鮑菇

      3、畸形菇

      (1)症狀 子實體長成不規範形狀,即為畸形菇,從而降低商品價值。

      (2)發生原因 子實體生長期間,遇到22℃以上高溫,抑制了菌蓋分化和發育。此外,空氣相對溼度低於70%時,也易長成畸形菇。

      (3)防治方法 合理安排出菇季節,將出菇溫度控制在13-20℃之間,避免在20℃以上出菇。子實體生長期間菇房內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80-90%之間,滿足子實體生長髮育所需水分條件。適時開口出菇,加強通風換氣管理,保持菇房內空氣新鮮,避免二氧化碳濃度過高。

  • 2 # 小邢創業日記

    杏鮑菇是近年來開發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藥用、食療於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市場上杏鮑菇產品比較多,常見的如百山祖菌菇小菜——杏鮑菇、杏鮑菇提取物、即食杏鮑菇小包裝、還有獨立包裝的小包杏鮑菇等等,但是杏鮑菇這類食用菌在生長期間,特別是在子實體生長時期,常常會遭到蟲害的襲擊,在生產中危害較重的常見的蟲害有:   菇蚊:菇蚊有多種,幼蟲常出沒於潮溼的地方,喜食培養料及正在生長的菇類子實體。菇蚊對食用菌栽培危害大,還會因菇蚊的侵害造成食用菌的其它病變。  防止措施:搞好菇房內外衛生;嚴禁菇房內外堆放汙物;門窗要安紗窗,防止外界進入;採用藥物燻殺。  蟎蟲:俗稱菌蝨,形體微小,喜群居,顏色有白色,粉色,它們是食用菌的主要害蟲。它們行動緩慢,多在培養料或菇類菌褶上產卵。菇床上發生菌蟎後,菌袋菌絲先被蟲咬,造成播種後不見菌絲萌發,咬斷菌絲,致使菇蕾萎縮死亡,附在子實體上上下咬食,造成被咬部位變色,嚴重時出現孔洞,引起腐爛變質。  防治措施:保證場地清潔衛生;遠離雞舍,飼料廠等;溫溼度適宜並保持空氣清新;可採用藥物燻殺。  線蟲:線蟲是一種低等動物,線蟲種類極多,分佈很廣。危害食用菌的線蟲,多數是腐生線蟲,少數半寄生,只有極少數是寄生性的病原線蟲,線蟲即為害菌絲體,也為害子實體。  防治措施:菇房要清理消毒;堆料發酵或採用菌糠時加藥物燻殺;菇房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蚊、蠅侵入產卵滋生而成;保持菇房清潔衛生,注意通風。

  • 3 # 小諭兒說天下

    溫室大棚種杏鮑菇最重要的就是病蟲防治了。而蟲害的發生最高峰時期一般是天氣溫度逐漸升高的炎熱夏季,而在低溫情況下不會發生病蟲害的情況。其中,又以菇蕾生長期最容易易發生病蟲害,主要就是以木黴及菇蠅未常見的,防治的措施也不需要什麼藥物,只需要保持適宜杏鮑菇生長的溫度和保持良好的通風就好。就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減少病蟲害發生了。

  • 4 # 三農人富哥

    感謝邀請:杏鮑菇,以食用菌柄為主,因其口感鮮嫩、具有令人愉悅的杏仁香味而大受市場青睞,杏鮑菇品種分為兩類菌株,一為保齡球狀,二為柱狀菇,即其菌柄上下粗細基本相同,菌蓋亦較小。綠色木黴是杏鮑菇的主要病蟲害,一般在氣溫升高時,子實體易發生的病蟲害是細菌、木黴及菇蠅。加強通風和進行溫度調控可預防病蟲害的發生。一旦發生要及時把菌袋取出處理,通常低溫時病蟲害不易發生。

  • 5 # 寶哥帶你看生活

    杏鮑菇的病蟲害應以預防以主,一旦大理髮生時才考慮用藥。營養生長階段常見的真菌病有、綠黴、毛黴、黑黴、黃黴等。

    防治方法,選用新鮮的原料徹底滅菌,較嚴重時,將被侵染的菌袋去除,用多菌靈500倍液噴。在出菇期間,應進行適當的乾溼交替管理,嚴格控制溼度、溫度。蟲害主要為菇蚊、蠅類,如果輕度發生可加強通風降低溼度,或有黑光燈誘殺。較嚴重時,將被侵染的菌袋去除,可用500-1000倍的菇蟲淨、敵敵畏噴霧於菇床上,3天內幼蟲死亡,消滅成蟲需要再用藥1-2次

  • 6 # 我愛我家兩個小寶貝92

    1,儘量少用化學藥品2用天然植物藥3,可用農村一種毒魚的一種植物名叫喚香葉攪碎用冷開水按4比1配噴灑即可

  • 7 # 農村小六六

    我們當地有許多種這個的,杏鮑菇的病蟲害應以預防以主,一旦大理髮生時才考慮用藥。營養生長階段常見的真菌病有、綠黴、毛黴、黑黴、黃黴等。選用新鮮的原料徹底滅菌,較嚴重時,將被侵染的菌袋去除,用多菌靈500倍液噴。在出菇期間,應進行適當的乾溼交替管理,嚴格控制溼度、溫度。蟲害主要為菇蚊、蠅類,如果輕度發生可加強通風降低溼度,或有黑光燈誘殺。較嚴重時,將被侵染的菌袋去除,可用500-1000倍的菇蟲淨、敵敵畏噴霧於菇床上,3天內幼蟲死亡,消滅成蟲需要再用藥1-2次!

  • 8 # 奇台艾力哥

    杏鮑菇溫室栽培

    一、栽培季節:杏鮑菇出菇的適宜溫度在12-

    18℃,溫度太低或太高都影響子實體的形成,

    進而影響產量。應根據各地方的自然環境和氣

    候特點選擇栽培時間。一般應選擇春末夏初或

    秋末冬初栽種比較合適。

    二、栽培方法:袋栽及覆土栽培。

    1、栽培原料 以棉殼、木屑為主要原料。輔

    料為麥、玉米粉。

    2、栽培場所

    選擇溫室或大棚。

    3、培育基配方

    ①棉子殼45%,鋸木屑30%,

    鼓皮20%,玉米粉3%,糖1%,碳酸鈣1%。含

    水量60%,pH6.0—6.5。②木屑23%,株子殼

    38%,隸皮9%,玉米粉5%,豆杆粉15%,糖

    米芯60%,麥18%,木屑20%,石膏2%,

    石灰適量,pH7.5,含水量60%。④木屑

    石灰適量,pH7.5,含水量60%。④木屑

    60%,麥18%,玉米芯20%,石膏2%,石

    灰適量,pH7.5,含水量60%。

    4、裝袋滅菌

    選用規格為17cm×34cm的聚丙

    烯薄膜塑膠袋裝料,每袋料0.6kg,稍稍壓

    實。料中用一直徑1.5cm的木錐沿料袋長度方

    向扎一10cm深的小孔,以利菌絲透氣,最後

    紮緊袋口或套上套環和棉塞。將裝好料的菌袋

    放入滅菌鍋,在1.5kg/cm2的壓力下滅菌2小

    時。利用常壓蒸汽滅菌時,料袋在滅菌鍋內排

    列不能過密,要保證蒸汽能在鍋內均勻地流

    通。流通蒸汽的溫度一般為100℃左右,一般

    需8小時以上。此法不僅可以滅菌,而且又有

    利於培養料中的有機物達到部分分解的目的,

    所需的條件簡單,已廣泛應用於杏鮑菇製作袋

    料栽培種的生產中。

    7、病蟲害防治

    杏鮑菇的病蟲害應以預防為

    主,一旦大量發生時才考慮用藥。營養生長階

    段常見的真菌病害有:綠黴、毛黴、黑黴、黃

    黴等。防治方法,選用新鮮的原料徹底滅菌。

    較嚴重時,將被侵染的菌袋去除,用多菌靈

    500倍液噴。在出菇期間,應進行適當的乾溼

    交替管理,嚴格控制溼度、溫度。蟲害主要為

    菇蚊、蠅類,如果輕度發生可加強通風降低溼

    度,或用黑光燈誘殺。較嚴重時,將被侵染的

    菌袋去除,可用500—1000倍的菇蟲淨、敵敵

    畏噴霧於菇床上,3天內幼蟲死亡,消滅成蟲

    需要再用藥1—2次。

  • 9 # 小魚兒豆花

    ,杏鮑菇菌肉肥厚,質地脆嫩,特別是菌柄組織緻密、結實、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蓋更脆滑、爽口,被稱為“平菇王”、“乾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及如鮑魚的口感,適合保鮮、加工。

    杏鮑菇是近年來開發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藥用、食療於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市場上杏鮑菇產品比較多,常見的如百山祖菌菇小菜——杏鮑菇、杏鮑菇提取物、即食杏鮑菇小包裝、還有獨立包裝的小包杏鮑菇等等。

    杏鮑菇生長適宜溫度20-28℃,最適溫度為24℃左右,4℃以下和36℃以上均停止生長。溼度要求在85%-95%較為適宜,出菇速度較快。杏鮑菇菌絲生長不需要光線,在黑暗條件下生長良好。需要避光種植

    但是杏鮑菇這類食用菌在生長期間,特別是在菌體生長時期,常常會遭到病蟲害的襲擊,在防治上從各個環節入手,有效控制病蟲害發生和為害程度,確保杏鮑菇菌絲正常發菌,安全出菇。杏鮑菇的病蟲害應以預防以主,一旦大量發生時再考慮用藥。

    如何預防杏鮑菇病蟲害

    1、分開種植杏鮑菇與其他食用菌應分場所制種和栽培。

    在發酵期間,病菌和蚊蠅大量繁殖,各食用菌相互間在同一時間和同一環境下生長,病蟲害於交叉感染,容易造成食用菌制種汙染。只有分開場所,分別制種,才能保證食用菌菌種場和栽培場地的清潔衛生;

    2、選用抗病蟲性強的品種,培育生活力強、高純度的菌種。

    抗性強的品種是體現品種遺傳優勢,而菌種生活力和純度則由制種單位的技術和條件所決定。栽培者在引進優良菌種時,選擇適宜於出菇季節溫度出菇的品種,才能消除或減少病蟲害浸染機會,安全發菌,順利出菇;

    3、保持環境清潔乾燥。

    提高菌種成品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持整個制種發菌場所清潔、乾燥、無汙染菌袋,無積水,排水溝通暢,空氣和水源清新、乾淨。空氣中雜菌指數低,接種和發菌期間感染的機會也隨之降低;

    4、在保證正常出菇條件下,適當降低菇房內的空氣相對溼度,增加通氣量,減少病菌生存條件。 採菇後及時清除殘菇、根,清除汙染菌袋,保持菇房清潔,降低病蟲滋生條件。

    5、菌種需消毒處理。

    保證熟化菌袋無菌程度滅菌期間,常壓滅菌100°C維持8〜10小時,殺死種胚內的一切微生物菌體和芽孢。 使用的菌袋韌性要強,無微孔,封口要嚴,裝袋時操作要細緻, 防止破袋。嚴格無菌操作菌種生產要按照無菌操 作程式進行,層層把關,嚴格控制,才能生產出純度高、活力強的菌種。

    6、安全發菌、防止雜菌害蟲侵人菌種或菌袋發菌室應具備恆溫條件,溫度控制在20C〜26°C之間,防止溫差過大而引起 菌袋內壁出現冷凝水,造成雜菌汙染。 同時遮光培養,減少蚊蠅 成蟲飛人產卵為害。

    常見的杏鮑菇蟲害

    杏鮑菇在生產中危害較重的常見的蟲害有:菇蚊、蠅類,如果輕度發生可加強通風降低溼度,或有黑光燈誘殺。嚴重時可採用一下方法治療,必要時去除病變菌胚。

    1、菇蚊:菇蚊有多種,幼蟲常出沒於潮溼的地方,喜食培養料及正在生長的菇類子實體。菇蚊對食用菌栽培危害大,還會因菇蚊的侵害造成食用菌的其它病變。

    ①搞好菇房內外衛生;

    ②嚴禁菇房內外堆放汙物;

    ④採用藥物燻殺。   

    2、蟎蟲:俗稱菌蝨,形體微小,喜群居,顏色有白色,粉色,它們是食用菌的主要害蟲。它們行動緩慢,多在培養料或菇類菌褶上產卵。菇床上發生菌蟎後,菌袋菌絲先被蟲咬,造成播種後不見菌絲萌發,咬斷菌絲,致使菇蕾萎縮死亡,附在子實體上上下咬食,造成被咬部位變色,嚴重時出現孔洞,引起腐爛變質。   

    ①保證場地清潔衛生;

    ②遠離雞舍,飼料廠等;

    ④可採用藥物燻殺。   

    3、線蟲:線蟲是一種低等動物,線蟲種類極多,分佈很廣。危害食用菌的線蟲,多數是腐生線蟲,少數半寄生,只有極少數是寄生性的病原線蟲,線蟲即為害菌絲體,也為害子實體。

    ①菇房要清理消毒;

    ②堆料發酵或採用菌糠時加藥物燻殺;

    ④保持菇房清潔衛生,注意通風。

    常見的杏鮑菇病害

    營養生長階段常見的病害黃褐斑病、枯萎病是杏鮑菇常見的兩種病害

    1、黃腐病 :症狀為菌體初期易出現黃褐斑病,隨後擴充套件到整個菇體,菇體停止生長,最後變黃、變軟、腐爛。這是由細菌類假單胞桿菌引起的病害。這種病害主要是因為高溫、高溼、通風不良時極易發生。透過水來傳染,當子實體含水量過高時易發生。

    ①在出菇期間,當溫度高於18℃時,切勿向子實體噴水,只能向地面和四周牆壁上噴水來增加溼度。

    ②出菇期間,要加強通風換氣管理,避免出現高溫、高溼環境。每次噴水後,結合進行通風換氣管理,降低菇體表面上水分,可防止細菌性病害。

    2、枯萎病 :症狀為杏鮑菇幼菇生長停止,萎縮死亡,最後變黃、腐爛。出現這種現象,發病原因主要是高溫引起幼菇死亡,最後出現細菌感染,變黃並腐爛。菇體腐爛,引誘害蟲取食繁殖,出現蟲害。

    ①菌體生長期間,將溫度控制在10-20℃之間,最高溫度不得超過22℃。高溫時採取降溫措施。

    ②幼菇枯萎死亡後,及時摘除,防止細菌繁殖。 

    3、畸形菇:症狀為菌體長成不規範形狀,即為畸形菇,從而降低商品價值。菌體生長期間,遇到22℃以上高溫,抑制了菌蓋分化和發育。空氣溼度低於70%,容易長成畸形菇。

    ①合理安排出菇季節,將出菇時溫度控制在13-20℃之間,避免出菇時溫度過高。

    ②菌體生長期間棚內溼度保持在80-90%之間,滿足子實體生長髮育所需水分條件。

    除此之外,杏鮑菇常見的還有真菌病。主要真菌病有綠黴、毛黴、黑黴、黃黴等。防治方法,選用新鮮的原料徹底滅菌,較嚴重時,將被侵染的菌胚去除,用多菌靈500倍液噴。在出菇期間,應進行適當的乾溼交替管理,嚴格控制溼度、溫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工耳蝸能用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