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追136170132
-
2 # 鷄毛學長
秒速五釐米
言葉之庭
星之聲
雲之彼端約定之所
9年前 新海誠在《秒速5釐米》留下遺憾的結尾 終於在這次得到了補完
你的名字結尾那輛列車在二人之間穿行而過的時候,我回想起被秒五那輛列車支配的恐懼…
新海誠個電車痴漢…
雖然我還是比較喜歡奧寺前輩(◔◡◔)
其實我也是有女朋友的
只是我忘記了她的名字Σ( ° △ °|||)︴
-
3 # 他們說叫什麼名字
可能因為這部電影人設是由參與過《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將賀擔當,作畫導演由曾創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執筆。再加上宣傳的比較多吧.關於《你的名字》走紅的原因,日本NHK電視臺曾專門做過一個專題,可是長篇大論的電影化解讀,卻沒有得到神話的創造者——新海誠的認同,可是當主持人讓新海誠自己講出原因時,新海誠卻說:我也不知道。就彷彿一夜之間,《你的名字》感動了所有看過它的人,《你的名字》到底憑什麼戳中這麼多人的心?感動這種東西,在這個世界上到底值多少錢?
新海誠的動畫電影,從來不是拍給孩子們看的,他的電影,一直是拍給這個殘酷世界看的。這一次,新海誠在電影宣傳冊上卻是這樣說的:“這是一部獻給所有正值青春期的年輕人和內心仍舊懷抱青春期殘片的大人們的電影。我賭上了自己的全部來完成它的製作,希望大家能樂在其中。”也許是一個巧合。《你的名字》和《新哥斯拉》幾乎於同一時間在日本上映。在311地震過去後的第五年,兩片都把視線轉向了天災和人禍。
《你的名字》能夠打動這麼多人,或許就是因為新海誠終於不再只關注星空、少年、孤獨與自閉,而是將視角對準了這個殘酷世界裡的另一樣東西,它叫希望。
或許,我們可以將《你的名字》視作《秒速五釐米》的續集。
在電影的結局時刻,當男女主人公第一次錯過,當所有觀眾以為他們又要像過去的新海誠電影一樣,就此錯過,永遠錯過,再不相見。
-
4 # 阿爾蓮
挺好看的呢,誠哥作品力挺,好了不說笑了,你的名字啊,劇情主線還蠻好的,每一幀都能當桌布用,每一個小片段都能打動人心,尤其是最後那一句“你的名字是”,哇!一下感動了我呢,如果喜歡不妨去看看。
-
5 # 溫柔的風穿堂過
《你的名字》可以說是一部大家都不陌生的電影,2016年的日本票房冠軍,隨後引進中國,也在國內颳起了一陣不小的浪潮,包括被玩壞了的表情包。總體來說,大眾對這部電影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新海誠的電影表現出了純真的愛情,也有人表示他的情節設計的過於牽強,難以被理解。總之,還是要抱著欣賞的態度來賞析這部電影。
首先,來介紹一下劇情,在遠離大都會的小山村,住著巫女世家出身的高中女孩宮水三葉。校園和家庭的原因本就讓她充滿煩惱,而近一段時間發生的奇怪事件,又讓三葉摸不清頭腦。不知從何時起,三葉在夢中就會變成一個住在東京的高中男孩。那裡有陌生的同學和朋友,有親切的前輩和繁華的街道,一切都是如此誘人而真實。另一方面,住在東京的高中男孩立花瀧則總在夢裡來到陌生的小山村,以女孩子的身份過著全新的生活。許是受那顆神秘彗星的影響,立花和三葉在夢中交換了身份。他們以他者的角度體驗著對方的人生,這期間有憤怒、有歡笑也有暖心。只是兩人並不知道,身份交換的背後隱藏著重大而錐心的秘密,其實兩個人之間像隔著三年的時光,而交換的能力則是巫女家族的傳統,隨後男主角瞭解到三年前因為彗星災難女主角去世了,但是她所留下的口嚼酒幫助男主角和女主角又一次進行了交換,從而讓知道了彗星災難在女主身體中的男主角拯救了整個村子,但是他們兩個人也就忘記了對於彼此的記憶,以及對方的名字,當然,故事的結局很圓滿,五年之後,兩個人又在東京相遇。
對於一部動漫來說,我覺得新海誠對於細節要求十分苛刻,從第一個鏡頭Sunny照到女主角的臉上開始,每一個細節刻畫的都十分認真,比如說東京街頭的街道,每一個街道基本上都百分百的還原了東京街道,比如影片結尾的長臺階,一度成為了合影“網紅”,當然這其中最令我欣賞的,還是女主在看彗星的時候,透過鏡頭的一個三百六十度的轉換,把整個彗星的精彩呈現的淋漓盡致,而且整個過程並沒有給人一種看“大片”的眩暈感,而是感覺十分的舒服,就好像真的在夜空下望著閃爍的星河一般,還有另一個細節我很喜歡的就是對於村子的刻畫,那種從遠處對於小鎮的刻畫既帶著一分空間拉長的距離感,又不會讓人覺得作者只是寥寥敷衍它的外景,這可能跟村子的景色是故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線索有關係。當然也有一點點的小瑕疵,就是我覺得主人公的表情可能太過於單一了,感覺在表達情感方面,特別是女主角,對於表情的刻畫顯得不是那麼細膩,這樣讓人從表情上得到的體會就不如它的大場面來得多,顯得有一些麻木。
再從顏色的選取來說,相信看過海報的同學都很瞭解了,新海誠這部電影對於顏色的選擇和刻畫可以說是非常精心的,比如女主角再去防止口嚼酒的時候,夕陽金黃的餘暉下,片片雜草在陽關下閃動著不同的顏色,而知陰陽的顏色變化,新海誠刻畫的都是十分細膩,讓這些雜草顯得栩栩如生,更能突出鄉下傍晚的一種閒適,一種嚮往和放鬆。最能體現顏色變化的還是彗星來的時候,寂靜的夜空,彗星劃過藍色的光輝,讓夜空變得明亮,讓夜空變得像鑽石一樣閃耀,不同的藍色在空中點綴著,彷彿讓我想起了著名的印象派大師梵高的傑作《星月夜》,這藍色的交織讓人感到無比的放鬆與豁達,就算是分離出來的彗星,耀眼而矚目的黃色,也不會讓人覺得他破壞了這一幅美好的佳作。總之,這部作品在色彩處理上可以說是煞費苦心,讓人覺得很滿意。
然後再從鏡頭上分析一下,雖然動畫在鏡頭處理上可以說不像是真正的大片一樣,需要真正的藝術家去分析如何拍出更好的畫面,動畫的鏡頭則是需要什麼樣的畫面,就能有什麼樣的畫面,所以我們就來分析分析他對於鏡頭的設計,給我印象最深的設計我前文也有所提到,就是女主人公在看彗星時的鏡頭設計,讓我覺得真的只有動漫才能達到的效果,因為在我感覺看來,他轉鏡頭的時候是有一定角度的偏差,主要是為了保持對於彗星的完整感和完美感,而對於現實的鏡頭來說,我認為能過做到這點很困難,很容易給人一種眩暈的感覺,但恰恰因為動漫可以做到這點,並且把這點做到完美。另一個鏡頭則是男主人公在等地鐵口等朋友的設計,我之前覺得當動漫使用人流的場景的時候,並不會把場面做大,做出人流的嘈雜感,一是因為對於其他人的細節刻畫不夠,二十因為色彩區分度不夠,大部分用的都是整塊的色彩,把人的視線鎖在一個很小的空間之中,但《你的名字》這部電影卻很好的處理了這一點,他既有漫畫的侷限性,又有一種大電影的場面性,總之,鏡頭處理的十分得當,讓整部電影不缺少感覺。
影片的人物特徵讓我覺得十分的鮮明,不管是女主角的靦腆,還是男主角的果斷,包括在兩人交換身體後對於人物特徵的刻畫可以說是入木三分,讓每個角色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就包括作為女主角朋友的兩個配角,新海誠都對他們的動作和神態有較為細緻的刻畫,可以說看見他們就感覺在現實生活之中有人跟他們很類似,這樣的性格特徵似乎就活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雖然是一部動漫,但讓我們有一種親切的感受。
從音樂的角度來講,其實這部電影並沒有給我留下什麼很深刻的印象,甚至讓我覺得這部電影的音樂做的不太好,當然,熟悉新海誠的人可能都知道他電影的音樂似乎都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合時宜”,只能說並不像另一位漫畫大師宮崎駿一樣有久石讓先生這樣一位伯樂把,總之還是希望新海誠的下一步電影能夠在音樂方面又一個進步。
最後再來說一說作者,這部電影是新海誠作品的登峰造極之作,每一幀都美得猶如電腦桌布,抒情散文化的敘事,空靈悠悠的配樂,都沒任何喧賓奪主,儘管許多理智的成年人看慣了現實主義寫實片,不見得為本片那種奇幻浪漫感動,會挑出一些不合邏輯BUG,但生活在現代都市社會的我們,有時陶醉在這種有幻想、有真情、有生活的卡通,或許也是閒暇解悶一種方式。眼前繁華美景終有一天會被毀滅或漸漸消逝,但至少它留在心中的記憶是不會沒的,同愛人的相遇,其實如同遇到自己。
回覆列表
這部影片講述了在小地方生活的女高中生宮水三葉有一天夢見自己變成了在東京生活的男生,而在東京生活的一名男生立花瀧卻夢到自己成了遠離大城市的女生,演繹了素不相識的一名少年和一名少女在夢中相遇邂逅、意外交換身體的奇幻愛情故事。
其實,諸如身體交換、平行宇宙等科幻概念型別的影片我們早已屢見不鮮。然而,《你的名字。》在中國內地一上線便掀起了觀影狂潮,重新整理了多個票房紀錄。
《你的名字。》於12月2日上映,連破2D電影零點場紀錄和預售紀錄;12月3日零點破億,成為首部單日破億的2D動畫電影;首週末共收穫票房2.8億,創2D動畫電影最高首周票房紀錄。截止12月5日15點,影片上映4天已斬獲3億票房。
在開刷票房紀錄的同時,這部影片口碑也是響噹噹。豆瓣上,8萬多名觀眾充當“自來水”給出了超高的9分;在貓眼電影更是拿下9.8分,堪稱史上最高動畫評分。IMDb(全球最大的電影資料庫)評分高達8.9、爛番茄(著名影評網站)新鮮度達97%,評分8.3分。同時,影片獲得被譽為“奧斯卡風向標”的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最佳動畫獎。
其實,《你的名字。》自今年8月在日本上映,便以超高票房躋身日本中國產電影票房史前3名,一舉打破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對前3名多年的包攬;在香港,首映當天便輕鬆拿下單日冠軍,也一舉打破《千與千尋》創造的塵封15載的日本動畫票房紀錄;在中國臺灣,更是打破日本電影在當地票房紀錄。
超高的期待值讓《你的名字。》在中國內地未播先火,不少網友大呼:內地影迷早已準備好,把拖欠宮崎駿的那張票,先請新海誠代收。
真實細膩的畫風
優美細膩的畫風、極致細節的呈現,讓影片幾近成為一件精緻的藝術品,導演新海誠“桌布狂魔”的稱號絕不是白來的!
在《你的名字。》裡,新海誠有意運用了一些景深、暗角、魚眼、失焦鏡頭,二維與三維結合,一些畫面如實景照片般寫實,卻展現出更加精緻的美感,每個畫面都可當精美絕倫包涵深意的桌布。
無論是彗星劃破天際的星空,還是系守鎮美麗的火山湖,畫面中每一處世外桃源般的景色都讓人無比地嚮往憧憬。
新海誠注重作品中對真實場景作畫的還原度,片中幾乎所有的場景都是現實取景,成畫甚至可以與高畫質晰攝影媲美。
“細節控”新海誠對畫面光線的應用考慮得很精準,這也使得他的畫面比現實還美,每一個場景的構圖都離不開明暗對比,例如下雨天雨水滴落積水中的波紋反光,把光的應用做到了極致。
就連內地導演徐崢在觀影后都忍不住“舔屏”:恨不得可以暫停,把每一個畫面都停下來。
內心獨白引共鳴
電影里人物內心的獨白引起了許多觀眾的共鳴:
在電影裡新海誠用人物內心細膩的獨白,展現出青春懵懂的少男少女心,臺詞句句戳人淚點。
劇情配樂無縫對接
電影OST中,主題曲《前前前世》、插曲《スパークル》、《夢燈籠》、《三葉の通學》、《糸守高校》等加起來達22首之多。
配樂出現的恰到好處,與劇情渾然一體,無縫對接,比如:
主題曲《前前前世》輕快有活力的前奏,先是為電影定調出明亮的調性,唱出了本該屬於青春的色彩,唱出了主角拼命想尋找對方的渴望,易記上口的弦律,貼切的歌詞是整部片的靈魂曲之一。
《夢燈籠》是一開始出現的插曲之一,其實從歌詞中也可以看出暗藏後來劇情的伏筆。一開始歌曲如夢般的編曲方式,在安靜、純淨的開場後,副歌開始激昂,加入了許多重節奏、還有叫激昂的電吉他以及拍手聲,似乎也能揣摩男主角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