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小檀

    我是80後,確切的說是85後,1988年來到這個世界。出生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下邊一個普通的農村裡,父母皆為農民,後父親也嘗試經商,規模大大小小,生意好好壞壞,與周圍的人比起來,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國家正經歷天翻地覆的變化,市場經濟的大潮讓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對於我而言,市場,無非意味著村裡每月都會有一次的集市,或是學校門口那個叫蘭花的女人所擺的專門賣小孩零食玩具的攤位,村裡人說,她那時賺了不少錢。

    對於外面的世界,好奇心十足的我當然渴望瞭解。

    最重要的渠道,其實是學校的課堂。老師們總會在講課之餘,聊聊市裡邊的學校什麼樣,聊聊他們走過的地方,遇到過的人,或是一些人生心得體驗,雖然,當時的我,根本不懂這些。

    後來,我大概讀初中的時候,村裡就流行起了vcd,有一些vcd機還有卡拉OK功能,看著mtv裡的世界,再看看一些港臺電影裡的世界,我以為,那就是外邊世界該有的樣子。

    初三的時候,父母想盡辦法讓我到了區裡讀書,梅里斯區,對我而言,本身就是外面的世界,全新的學校,陌生的同學,來自附近村屯區縣的室友,一切,都變得好玩了起來,在這裡,除了學校的見識,我總會往書店跑,除了教輔書籍外,我還會買一些軍事雜誌,如飢似渴的閱讀。那個時候,我還著迷集郵,利用僅有的零花錢買了一些郵票,班級裡誰要是來信了,我總會盡可能把郵票要下來,一飽眼福,那些小小的郵票,也成了我瞭解外界的視窗。

    再後來,讀了高中,有了網路,也算是和外界有了一點聯絡吧!雖然今天看來,那些聯絡,並沒有多大意義。

    時間過的很快,如今也走過一些地方,見過一些人。我依然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禿頂的85後,過著不好不壞的生活,為了更好的未來而奮鬥。

    想起來,那些模糊的懵懂的傻傻的青少年時光,總讓我懷念。

  • 2 # 山高我為峰528

    中國有句俗話:“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瞭解外界不單單是靠網路,網路才有幾年?我們的祖先在沒有網路的年代,就掌握了好多外界資訊,且資訊的渠道多種多樣,最古老的有專業的“信使”、“偵探,”“書信”“刊物”專門掌握外界資訊。近距離的還有“飛鴿傳書”等。再後來有了電臺、電話、收音機等等就能瞭解外界資訊!

  • 3 # Alina惠林

    如果想知道沒有網路的時代如何瞭解外界,你可以將目光投向遠古時期,看看人們怎樣透過心靈感應瞭解外界。

    在五千多年前的伏羲透過靜心冥想畫出了八卦,當時的人都會用八卦了知即將發生的事情,雖然人們都居住在偏遠的山區,但是很多人卻能足不出戶知天下。人們透過向內探索瞭解宇宙萬物,因為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當你閉上眼睛,全然安靜下來,你的內在與宇宙萬物就連結起來了,你可以接收你想要知道的任何資訊,比現在的網路系統更強大,更快捷,更精準......這就是古人為什麼能精準地畫出人體的穴位,許多先賢之人足不出戶知天下的原因。

    其實我們現在仍然存在著一些心靈感應,我有時會莫名其妙地打一個噴嚏,我就知道有人想我了,當下忽然想給媽媽打電話,結果真是她在唸叨著我。有時候你特別想見一個人,卻不想他就出現在你面前了,給你一個大大的驚喜!如果你是一個細心而感性的人,你會發現這些事情也曾發生在你的生活中......

    所以,如果沒有網路,那就靜心修行,提升生命的維度,在你的內在空間建立起一個無形的、高速的、精準的獨有網路,你將會受益無窮……

  • 4 # 清風末末

    沒有網路的時代:人們看書、讀報、聽收音機、看電影、老人口口相傳民間故事……

    我小時候就是個戲迷,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臺式收音機:長方形盒子,外框是木質的。一個大喇叭,兩個旋轉扭,一個調臺一個調聲音。有時收音機訊號不好,拍幾下,嘯叫聲就會小些。大人小孩都喜歡聽:劉蘭芳先生說的《楊家將》、《岳飛傳》;單田芳先生說的《隋唐演義》;王剛說的《夜幕下的哈爾濱》……吃中飯過後聽上一段再上學。

    村裡定期在學校操場上放電影,談戀愛的年輕人們早早收拾妥當,穿上漂亮的衣服鞋子,頭髮梳得光光的,扛著大板凳早早地佔據有利地形,要麼佔中間,那兒好看電影。或者乾脆把板凳放在邊角,不易被人發現的地方好談戀愛……

    那時姐姐們不知從哪兒弄了電影畫報,於是知道那時的明星:張瑜,唐國強以及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那時就是山口百惠的粉絲了。很多電影最先知道……

  • 5 # 這說科技

    我的觀點:不管有沒有網路,我們對外界瞭解的方法始終都沒有變!

    我們先看看如今的這個網路時代是如何瞭解外界的。

    可以透過手機、電腦、電視機、收音機、書籍、報刊、電影院、會展中心和旅遊等途徑來了解外界。

    歸納一下就是:用看、用聽和用走這三種方法去了解外界。沒有網路的時代也是這麼瞭解外界的!

    有網路的時代

    我們主要透過手機移動端來獲取外界資訊,瞭解外界新鮮事兒。

    眾所周知,如今的手機功能豐富,功能強大,滿足視聽說的APP是應有盡有。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衣食住行,樣樣一鍵搞定。

    舉個栗子:

    我在手機上看了某作者寫的一篇旅遊攻略,正好是我之前在書上看到打卡聖地。

    我開啟支付寶,看了下餘額,便跳轉去鐵路12306買票,收拾了行李,用滴滴約了一輛去高鐵站的車,取了票正前往候車室的路上。

    上了高鐵,我看了一部電影的功夫,我就到了目的地,人生地不熟,我打開了百度地圖,開啟搜尋我離景區的距離,隨後又約了一輛車前往新的目的地。

    ……

    途中,我預定了當晚的酒店,還查詢周邊的小吃街,購物中心等。

    最主要最直接的幾大對外界的感觀器官都用上了!

    得益於網絡時代,使得我們獲取外界資訊和了解外界變化的各方面成本大大降低。

    也因此,促使我們當前的這個時代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效率都要高。

    無網路的時代

    在中國還沒有連入網際網路時,我們只是外界的瞭解方式也一樣,只是效率方面沒有如今這麼快捷而已。

    再舉個例子

    假設我現在是1990年,這個年代中國應該沒有網路吧?

    我去逛書店,看了一本有關《武漢旅遊攻略》,還是一年前的版本。

    我覺得它介紹武漢的景點很吸引我,像什麼武漢大學、黃鶴樓、湖北省博物館、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很令我像往。

    於是我就把這本書買下了!

    回家後,蒐集很多了書籍資料後,又透過有線電話向幾位同學請教經驗後,彙總整合後以便攜帶。

    第二天擠公交去去火車站排隊買票,買了票後坐上綠皮車去往目的地。

    經過一天一夜後下車,去當地買了份城市地圖,仔細看了又看,才搞懂我現處的位置,才分清東南西北。

    接著按地圖指引,擠上公交車,去往博物館,就在附登記下一旅館住下。

    ……

    遊玩完後,我有原路原程式返回,我也一樣寫了份旅遊感想,並向本地的旅遊報投稿。

    一個月後,報社通知我的感想被錄用了。

    好了,說了一大段長篇大論,可把你給看累了

  • 6 # 山東壽光李泉清

    我小的時候是聽別人說

    後來上學了,從書上知道了一些

    後來是收音機,報刊雜誌

    再後來有了電視機了

    後來就有了網路了

  • 7 # 獵人與自然

    沒有網路的時代,人瞭解外界的聯絡表現出以下特點,從對比角度分析:

    1、無論有沒有網路,人瞭解外界的方法主要都是人與人的直接交流、人與各種媒介間接交流兩種。如書籍、報刊、電視、電話、電報等。

    2、但沒網路時,人瞭解外界相對速度低、成本高。但從沒文字到有文字、從無紙到有紙、從無電子手段到有電子方法,每一次傳播的技術和方法變革,都極大地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如電報、電話出現時,資訊就可迅速傳遞。

    3、網路出現後。網路以新媒介和技術的優勢綜合時,讓人與外界的交流效率和效果幾何增級增長。一開始外界資訊得透過電腦和網際網路等專業公司提供,後來發展到智慧化終端和自媒體都可以提供。每一步變革可以說都是在技術方法躍升,大步提高速度與效率,同時也提高傳播交流的創造力。

    所以說,有無網路,人瞭解外界的內容和手段都相似。只是有網路後,從技術革命的方式,讓傳播的效率、內容大大提高。而且每一次網路技術的變革和方法的創新,都大幅提升人瞭解外界的途經,縮短了人與人間的距離。

    4、網路的產生,除了大大提高了解外界的速度與能力外,也產生了一些新問題

    如網路上真假難辨的內容、誤導毒營銷事件、不健康的內容等比較低俗傳播的東西,也快速傳遞影響人們。也讓網路產生殺傷力。因此,我們既要有沒網路時代的謹慎認真,又要懂得抵禦網路的不良消極影響。

    既要好好用好網路,又要有無網路時代的謹慎、仔細、認真。

  • 8 # 渾欲然

    沒有網路的時代,透過收音機,電視,報紙,以及道聽途說的傳聞來了解外部世界,現在網路時代,資訊爆炸,有時反而給人以焦躁不安,無所適從的感覺。

  • 9 # 待花解語

    沒有網路的時代我是這樣瞭解時代的:

    1,買報紙,雜誌。透過報紙和雜誌瞭解每天發生的新聞和天下奇聞怪事。

    2,透過廣播,收音機來傾聽當前社會的各種資訊。

    3,看電視,透過電視中各種不同型別的節目來學習,認知新的知識。

    4,和周圍身邊的人聊天,以及傾聽別人的談話,來獲取當前時代你不知道的東西。

    5,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透過旅行,去新的陌生的地方看一看,來感受這個時代下的新鮮,變化。

    我個人總結大概就是這些吧[害羞]

  • 10 # 倚杖聽江

    馬雲曾有句冠名比爾.蓋茨的名言:網際網路會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後至今,“網名”、“網戀”、“網紅”、“網購”,讓我們的生活“一網情深”,欲罷不能。無形的一張網,連線著天南地北,海角天涯,你我他她。整個世界濃縮在方寸之間,指尖之下。但當我們頭暈腦脹兩眼發花,放下熱得發燙的智慧手機,遙望窗前那輪久違的明月,你是否會想起兒時那一幅幅雖沒網路卻不乏溫馨的畫面?

    小時候生長在農村,物質匱乏,電視絕對是稀罕物,更別說現在習以為常的電器、手機,但包掛麵的那截報紙,雖不知何年何月的資訊,卻讓我愛不釋手,讀了又讀,成了我知識的小海洋。夏夜乘涼,院裡的夥伴們搖著扇子圍在涼蓆上,聽周家老奶奶講鹿回頭,講田螺姑娘,講各種令我們嚮往的故事。那時候,感覺外面的世界好大好神奇。

    讀書了,看到別人手裡的小人書特羨慕,於是,想方設法討好他們,甚至不惜偷偷拿外婆珍藏的小餅子去交換。 於是,知道了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知道了武松景陽崗打虎……更記得,新華書店是我週末最愛的去處,那裡可以免費閱讀,從開門到關門,只要你不怕餓,不怕把腿站酸。而那臺黑黑的收音機,更成了我的心頭肉,在單田芳劉蘭芳的評書裡我迷上了楊家將、愛上了岳家將。

    工作了,電視早就普及,也改朝換代成了彩電,各種迅息伴著生動的畫面撲面而來。後來,開始有了手機,雖然話費讓人肉疼,但外面世界聯絡起來更加快捷。

    現在,智慧手機越來越超乎你想象的智慧,4G已不豪奢,5G就在前方,網路無處不在,世界說大不大,成了村。但有時候,尤其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卻成低頭一族時,你會發現最遠的不是距離,是手機,是幾乎全覆蓋無死角的網格!此時此刻,多想時間能倒流。

    其實,人類的歷史,更漫長的歲月裡並沒有網路去刷存在感,但神奇的是,人類卻不斷向前,步步為贏,所以,網路固然很好,但網外的世界來得更真實,並也足夠精彩!

  • 11 # 追遠CC

    我認為,在沒有網路的時代,大致是透過兩種渠道來了解外界。一是閱讀與看電視,二是與人溝通交流。

    透過閱讀,我們可以瞭解外界發生了什麼。在網路不發達的時代,閱讀報紙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當今世界所發生的時事熱點;閱讀專業書籍,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各領悟的發展狀況;閱讀歷史,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人類發展的起始淵源。而看電視,便是更直觀地瞭解外界。

    透過與人交流,我們可以瞭解發生在身邊的人和事,而且跟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水平層次的人交流,所瞭解的外界也不一樣。

  • 12 # 美業陳老師

    現今網路已與我們的生活密切聯絡起來了。但是在過去那個看電視都困難的年代,卻是這樣瞭解外界的:1.看時事報紙2.聽歸來的人講述3.看黑白電視4.步行去看看

  • 13 # 羅襪生塵步微月

    透過廣播,電視,報紙,刊物,雜誌,讀書等方式,多聽多記多看,綜合瞭解外面的世界。

    還會透過市場上貨架上新增的商品,電子錶打火機新潮時裝等,側面瞭解外面的世界。

  • 14 # 進擊的阿勤

    其實世界上的資訊量沒有變,只是我們獲取資訊的方式改變了。晦澀難懂的書籍,被用影片圖文的方式發到抖音,變得通俗易懂。因為以前的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如我們父輩那一代,他們閒暇之餘根本不會看書;但放到現在,他們閒暇之餘會玩手機,就能接收到很多的資訊,有些資訊是幾年前甚至十幾二十年前就有的,但當他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依然覺得很新穎,並樂於在家族微信群中傳播。

     

    在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們的父輩們更多的是靠和別人的聊天中獲取外界的資訊。比如很多外地回來的人,說某某地方物價低,好賺錢,就跟著去那個城市打工了。所以也會出現很多的以訛傳訛,只要是造謠,根本沒得求證,特別是在小縣城,誰家要是發生一點不同尋常的事情,基本上過不了幾天,全縣城人民都知道了。因為人民骨子裡還是傾向於接收外界的資訊的,換句話說就是“八卦”。所以為了獲取資訊、瞭解外界,他們會不斷地去打聽,向接觸過的人去了解、打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炸過蛋卷的油怎麼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