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山來客34780
-
2 # 奇疆6688
家鄉的文化習俗較多,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提墳”。提墳是徹頭徹尾的封建迷信活動。家裡要是出了事,如某人有病,或出了車禍,或生意不順等等,只要家裡出事,就給先人的墳找毛病,認為先人的墳址不好,不吉利,便進廟問神,請人算掛,請風水提墳。如果提了墳後,家中又出事,又認為上次提的墳址仍有問題,二次提墳,更有甚者,三丶四次提墳,每提一次浪費一筆錢。哪裡的黃土不埋人?成三丶四次提墳,難道這三丶四處地方都不吉利嗎?純粹的封建迷信思想在作怪。這種現象至今還有,在社會進步,人們的精神文明覺悟不斷提高的今天,有些人迷信思想還如此嚴重,幹出這種蠢事,真是不可思議!
-
3 # liu聖潔
我的家鄉,在婚喪嫁娶上,搞排場,鋪張浪費,就是為了爭一個面子,不惜代價你攀我比。我個人認為這是不應該的。凡事都要量力而行,不可追求虛偽的東西,浪費可恥。追求真善美,勤儉持家,不暴殄天物,弘揚傳統美德,剷除陋習,我是支援的。做到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勵志進取,勤儉簡樸,務實興邦,文明自律。
-
4 # 國學與智慧
最討厭藉著鬧洞房風俗作弄新娘、伴娘。這場以助興為名的集體狂歡,已經荒唐到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
一對新人(尤其是新娘)是被作弄和調戲的首要物件。諸如醜化新人、讓新郎穿內衣內褲上街遊行、寫著“我很賤”等、開“葷”味十足的玩笑、讓新人玩遊戲做出親密動作等都是非常“文明”的小兒科了。在一些地區,賓客不僅口出穢言,還常對新人動手動腳,頗有惡作劇的性質——包括陪床鬧房(幾個大男人與新郎、新娘同擠一床),將新人綁到樹上,脫光新人衣服讓其遊街示眾,以“捉弄新郞”為名打新郎,以“調教新婦”為名對新娘做淫穢的舉動藉機揩油……
-
5 # 海南老馬
我最看不慣的,就是家鄉的訂婚和彩禮風俗。這也是家鄉飽受外鄉人詬病的地方。
家鄉的男孩子長到十六七歲,就會有媒婆主動上門說親。家長怕晚了訂不上婚耽誤孩子,只得請媒婆到女方家提親。正處於對愛情和婚姻懵懵懂懂的兩個孩子見了面,只要提不出什麼反對意見或者不滿意的地方,媒婆則會強行將雙方撮合在一起,一樁親事就這樣說成了。但訂婚容易退婚難。男女雙方年輕人訂婚後到外邊的世界闖蕩,求學、當兵或者打工,增長了見識,對愛情和婚姻有了自己的見解,或者遇到了真正的愛情,卻苦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對訂婚這個既定事實擺脫不了,不知造成了多少人間悲劇。有的選擇屈從,回家結婚安安分分過日子;有的選擇退婚,卻不得不接受鄉鄰的指指點點和道德審判,更甚者會招致對方的打砸謾罵;有的選擇與心上人私奔,有家不能回,有苦無處訴。
男女訂婚,不僅僅是一種儀式,更是給雙方套上一副道德的枷鎖,其物質表現就是彩禮。聽說這些年,在媒婆這一利益群體的攛掇下,彩禮之風在家鄉愈演愈烈,有很多關於彩禮的新發明。如“一動不動”,男方要為女方提供一輛價值十萬以上的小轎車和二層以上的樓房,條件高的還要在城裡準備一套婚房。如“三斤三兩”,男方父母要給兒媳婦重為三斤三兩的百元現鈔作為見面禮,還要現場過秤。如“萬紫千紅一片綠”,見面禮也要現鈔,不過這次變成了一萬張紫色的五元現鈔、一千張紅色的百元現鈔和綠油油一片的五十元現鈔。水漲船高的彩禮像一座大山沉重地壓在男方父母身上。為了給兒子蓋房和湊齊少則十五六萬多則三四十萬的見面禮,父母們不得不遠走他鄉出苦力,累彎了腰,累出了病。而兒子卻不領情,不斷催促父母早日蓋好房子,備好見面禮,自己好早點結婚。父母們為了彩禮當牛做馬,兒女們卻心安理得坐享其成。有的父母無一技之長,難以承擔如此高價的彩禮,最後只得四處借債,走上賣血賣身之路。家鄉就曾傳出在兒子結婚後不堪重負的父母雙雙喝農藥自殺的慘劇。
在政治開明、社會開放的今天,訂婚和彩禮惡俗仍然在農村大有市場,明知愚昧至極卻又無可奈何,這種社會頑疾何時得以糾治?
-
6 # 簡單12160
過年的時候挨家挨戶給人磕頭拜年,俗稱走街,早上很早就起床,快到中午才拜完年,關鍵問題是很多人都不熟,家裡有歲數大的別人都來磕頭拜年還要迎來送往,一上午也是累的不行,現在村裡已經廢除了這個陳規陋習。
-
7 # 靜心品茗
你好,我的家鄉是在河南,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源地,一些風俗習慣也不少,但是也有一些我認為不好風俗習慣,如“重男輕女”“說三道四”“攀比”等等。
【重男輕女】在現在21世紀的社會,女性不單身家庭位置的重要人。也是在事業等方面也能做出突出的貢獻,普通女性透過自己的努力至少在顧家的同時也能養活掙錢養活自己吧。就在女性一邊幹事業還能照顧家庭,我感覺在這個方面不比男性差,現在的網際網路時代,做個微商開個小店也可以去掙錢了,不像以前女性待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相夫教子。但是在我們老家現在還是有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是農村的一些老人的思想,特別是思想固執的老人,現在還有不生男孩誓不罷休的一種想法,有的嚴重了導致的家庭不和,其實現在社會女性不再是生育的機器,不再是傳宗接代的“工具”,現代女性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每個女性都有做母親的權利,但是命運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生活在老家的女性朋友們。建議不要被他人所左右,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要孩子。我真的希望重男輕女這種思想慢慢來改變。
【沒事幹喜歡說三道四】生活在農村的人們。現在農忙季節時間也不長,閒下來的時間很多,所以相聚聊天的機會很多,主要是閒下來他們總是喜歡聚到一起。說個東家聊聊西家,我感覺真的沒有什麼意義,每個人的生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別人怎樣過是別人的事兒,沒必要指指點點,但是老家的人們卻不這樣想,總是喜歡老家叫“嚼舌頭根子”,有時候我還能嚼出矛盾來,或許是農村的生活太過於安逸休閒,如果在大都市裡每個人生活節奏都很快,坐下來一起聊天的時間不多,如果真的很忙的話,沒有時間聊天的話,或許這個現象了就沒那麼嚴重了。
還有喜歡攀比,總之不好的習俗還是有的,希望隨著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不好的習俗就慢慢的淡化,也希望老家生活會越來越好,精神物質生活都會更上一層樓。
-
8 # 霧忱風
我是河北石家莊鹿泉的,在這一直有一個正月十六烤柏靈火的習俗。
具體什麼時候興起的也無從查考,但縣誌資料中也多有提到這項習俗。大致意思是說烤了柏靈火這一年就順順利利;紅紅火火的,而且吃了柏靈火烤過的饅頭還能消災去難身體健康…
在我小的時候每年一過正月初六,人們就開始陸續到山上去砍伐柏靈樹的樹枝,有的人家甚至把整棵柏靈樹扛回家裡。農村是這樣,城裡也是這樣,實在砍不到樹的就上大街去買上一捆。所以周圍山上只要是種植柏靈樹的都會遭受一次重創,每年看山護林的都要臨時抽調很多人力用於山上巡查和防護。
那幾年只要路過柏靈樹林可以說觸目驚心慘不忍睹……
這幾年大氣汙染情況越來越嚴峻,政府也釋出禁止燒烤柏靈火的通知,而且山上林木管理也越來越到位了, 基本上沒有亂砍亂伐情況發生了。但是這個烤百靈火的習俗卻已經根深蒂固存在人們心裡 ,即使沒有大枝大葉,就連樹叢邊橫生的一些小枝條還是會有人拿來燒。逮住也沒辦法,只能教育幾句…
所以正月十六還是能看到村鎮夜晚的柏靈火,雖然是規模越來越小,但這惡劣習俗一直沒得到根本性的杜絕。
我覺著無論是從大氣汙染還是山林綠化方面的考慮,這個舊習俗也該徹底杜絕,但目前控制並不是很理想。政府政令似乎也不是很緊迫,起不到根本性作用,感覺還得加大教育和管理力度…
-
9 # 聽我說畫
文化陋俗,請客喝酒水分子,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蓋個雞架狗窩也要請客吃飯,這種風氣愈演愈烈,不太能接受[呲牙]
-
10 # 快樂de田野
家鄉的習俗很多,隨著年齡增大,思鄉情濃,越發覺得家鄉的好。包括風土人情。
家鄉,地處膠東。山清水秀,民風淳樸。
從年頭排到年尾,習俗眾多。過年前,要做好多準備工作。蒸年糕,蒸大棗餑餑,置辦各種年貨(菸酒糖茶、瓜子花生、香紙鞭炮、新衣),掃灰,寫牌位。大年三十那天,請神,擺供養,封門對。重頭戲是包餃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調面、剁菜、和餡、捏節、擀皮、包制……說說笑笑,其樂融融。天色將晚,一撥人忙活著煮餃子、上飯食,一撥人張羅著放鞭炮。那時候,條件難以想象的艱苦,但過年的那份喜慶勁兒似乎能沖淡一切……
凌晨五點,一大家子傾巢而出,走街串巷拜年。初二送神。初三至十五,是走動親戚的時段,那時候家家日子都不寬裕,走親戚(老家稱“出門”)的標配是一斤白乾一斤桃酥,後來慢慢有了果酒,有了蛋糕等新奇玩意兒。一時間,迎來送往,好不熱鬧。正月裡,最後一個小高潮是十五。大人給小孩子扎製紙燈籠,刻制蘿蔔燈,四處走,四處照,回憶起來,充滿童真童趣。
出了正月,陰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老家那邊要炒豆子吃,發音為“炒料豆”,也是這天起,可以剃頭理髮了。
接下去就是寒食節,吃雞蛋,上墳掃墓,老家人說,給老爹老母換春裝。
然後不多久就是端午。包粽子。有大黃米的,有糯米的。與南方精緻小粽子比,色香味沒法比,就一樣,個頭大。
一年裡比較大型的,要數中秋節。那時候基本收完秋莊稼,忙得很,累得很。農村就是炒倆菜,喝盅酒,吃月餅,也算犒勞犒勞自己。月餅有五仁的、棗泥的、豆沙的,有時還有椰蓉的。那時肚子裡油水少之又少,所以感覺最是人間美味,吃了還想吃。可惜,只能做到人均一兩個,就算不錯了。
至於婚喪嫁娶的習俗,家鄉也有不少講究。但基本都是按部就班,約定俗成的,沒有什麼出格的地方……
-
11 # 正因文化
我的家鄉有兩種習俗是我難接受和不適應的,就是喜事請客擺酒席和春節全村統一拜年。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和好的習俗,但現在已經變了味,完全偏離了傳統的初衷。本來喜事請客擺酒席是請一些親朋友好來慶祝和見證的宴席。但現在已經成為了攀比誰的場面大,誰的朋友多,弄得一見人就請,一面之交也請。什麼喜事都擺酒席請客,入新房請,自己結婚請,兄弟姐妹結婚請,孩子出生請,孩子上大學請,孩子結婚請,我們家鄉生的孩子又多,一生當中光喝喜酒已經花了大量的時間……一到喜事季節有的一天要喝五六場喜酒,勞民傷財,浪費時間。像我們在外面創業的,被請了,去又沒有那麼多時間跑來跑去,不去又不好意思,弄得很尷尬,只有大部分都是寄紅包去。
還有春節全村統一拜年,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親朋和好友忙了一年,到春節有機會聚一下,相互交流,互相問候,相互祝福!但現在完全變了味,互相攀比朋友多,互相攀比煙花炮竹多,互相攀比場面大。全天都放炮竹,全天都是爆竹聲,炮竹味,噪音汙染,空氣汙染。有的喝醉了就亂串門,有一次我和幾位親朋好友正在吃飯聊天,忽然有幾個陌生人跑進來,來者是客,大家都不好意思說什麼,但確實打擾到了我們的交流。有很人都是一家一家的喝,有的喝到暈,喝到吐,喝到倒,喝到不省人事,有的喝醉了還爬上屋頂大喊大叫,有的喝醉了還打架鬧事……本來開心的日子,卻弄得大家都不開心。
自從這些習俗變了味,現在已經對這些習俗沒有什麼期待。自從這些變了味,我已經很多年春節不喝酒,也不喜歡串門了,春節回家鄉,就是陪陪父母,見見親朋好友,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後院喝茶。過著正常、平靜、真實、簡單、自然、快樂的春節!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但我們可以做好自己。我們改變不了環境,但我們可以選擇環境。――陳廣俊(本內容純屬個人體悟)
-
12 # 劍鳴濤聲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龍潭大峽谷風景區入口處,隸屬河南省新安縣石井鎮。哪裡風景如畫,物產豐富,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我的父老鄉親勤勞、淳樸、善良,古道熱腸,以博大的胸懷和恢宏的氣度誠邀天下客,喜迎八方賓!我熱愛故鄉,勝過熱愛我自己!
但是,進一兩年來,在偶爾回鄉的不多經歷中,卻聽到一個令人吃驚的訊息,居然也有人在辦喪事時,請人代為“哭喪”了!個人認為這是一種非常糟糕的風俗,此風不可漲!為什麼呢?
生養死葬,孝老愛親,這是我們中華民族作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傳承了幾千年的優良傳統!父母生養我們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孝敬父母,為他們養老送終,是我們為人子女者應盡的基本義務!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大行其道,甚囂塵上!為人哭喪者,為了幾張鈔票,置自己生身父母、白髮高堂的切身感受於不顧,匍匐在別人家的靈堂裡,嚎啕大哭,哭天抹淚,呼天搶地,醜態百出!你想沒想過:如果你的父母健在,你回家後如何向他們交代?如果他們已經作古,你這樣做,讓他們的在天之靈、在地之魂如何安息?請人哭喪者,更是斯文掃地,顏面盡無!你想沒想過,從小到大,父母為了生養你,含辛茹苦,因為你的極寒傷病,他們為你哭過多少回,抹過多少淚?現在他們辭世了,作古了,——且不說他們在世時,你是如何待他們、養他們的,現在他們離你而去了,你連一滴悲傷、痛苦的眼淚都不想流下,你連一聲痛哭都不肯獻給父母!請問:你還是人嗎?你是畜生,衣冠禽獸,豬狗不如的東西!不知道請人哭喪者是否想過這個問題:你有孩子嗎?你這樣做,孩子們會怎樣做?怎樣想?待你將來有一天也躺到草鋪上,撒手人寰的時候,你的孩子們會怎樣做?他們這樣做了,你在九泉之下高興嗎?安心嗎?
-
13 # 從未停止前行的腳步
我家河南的,我們這有個風俗,就是死人了,鄰居都來主家端飯,就是大鍋飯,和殺豬鍋一樣的大鍋,兩大鍋,一開飯人都瘋了一樣,搶著去舀,一直很煩這種習俗。
-
14 # 宇工999
家鄉在豫中,各種文化積澱深厚,精華與糟粕共存,其中有一種喜喪鬧女婿,多少叩多少拜那是對老人的敬重,實屬應該,掏女婿錢包也說得過去,鍋煙墨摻辣椒麵抹個大花臉就有些太過了,急不得、氣不得、更不能翻臉。往往老女婿會帶著自已的子孫後輩、女兒女婿一起吊喪,實在有些尷尬。
鄉親們說,因為你人緣好,才會鬧你,否則都不會答理你。
我覺得喜喪終歸是喪,鬧得太過總歸不妥。
-
15 # 藍魚1258891275
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都是自然而然的習慣了,尤其是現在離開了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家鄉,回憶起來的都是記憶深處的好,沒有什麼不好的。不是虛偽的話,是真實的感受,是覺得離老家越來越遠,回去越來越少,所以呢,只有他帶給我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記憶。
回覆列表
在我老家陝南商洛柞水縣,有一個習俗我不能接受,就是哥死後嫂子轉房嫁給小叔子。這個風俗是古老的習俗,據我爺爺說這是從很久很久前的古代就遺傳下來的習俗。我們那也一直都保持這個習俗,直到現代也沒有改變。經常聽到一些這方面的訊息,這種弟弟取嫂子的事還是時有發生。並且我還親自看到過一次這樣的事。我一個朋友叫蔣某某,十幾年前在礦山幹活時,被頂板掉下來塌死了,礦上賠了一筆錢給他媳婦兒。他媳婦兒想要改嫁別人,但他爹他媽死活都不同意。非要讓媳婦兒跟他們家二兒子,因為媳婦兒如果嫁給別人,把孫子和錢都帶走了。那時候他們是分了家的,錢全部都在媳婦兒手上。媳婦兒不同意,最後老兩口竟然是以死相逼。媳婦兒無奈之下只好妥協了,最後跟了她小叔子。而且這還是他爹他媽親自做主,軟磨硬泡以死相逼才促成的,說什麼肥水不流外人田[捂臉][捂臉]。對這種風俗我表示不贊成,現在20世紀了,我們應該廢除這種習俗。這防礙了婦女的婚姻自由,你覺得我說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