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朋友圈被一個廣告刷頻,大家對這個廣告有什麼看法? 除開感動的成分,我覺得廣告和產品契合度有點低,透過廣告可以展現產品的什麼優點?這個廣告到底想表達什麼?
15
回覆列表
  • 1 # 看龍哥侃球

    這則廣告其實是招行為了推廣自家的留學信用卡。廣告中異國留學的男孩因為要炒一盤番茄炒蛋弘揚中華美食,但不知道要如何做,在自己無意識忘記時差狀態下,在北京時間凌晨4點微信求助自己的母親,母親從睡夢中爬起來,在廚房錄了一段影片。最後男孩的番茄炒蛋很成功,獲得了外國小夥伴的集體點贊。

    這隻廣告無論是影片故事內容,還是走心的文案,一下就戳中了孤獨寂寞深夜裡的海外學子們。

    這隻廣告就是留學生和他們父母們的真實寫照。番茄炒蛋只是一個例子而已,但這背後絕對是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而這份愛沒有任何時差,有求必應。廣告以“一盤西紅柿炒雞蛋”進行了一波溫情營銷,勾起了大家感情的觸發點,引發了網上的熱播和好評。

    做為一隻廣告,有了熱度和賣點,那就是達到了廣告所要的效果,那就是好廣告。現在的廣告光靠羅列一堆專業的資料,觀眾不一定會買賬。而尋找一個契合點,瞬間抓住人性中最柔弱的部分,效果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 2 # 曲水SOHO

    乍看滿滿親情,細想發現年輕一代的自私和老一代對下一代的過分呵護。 這番茄炒蛋應該在孩子初中前就該完成的教育,是家長的失職! 招行這個廣告除了浪費流量,同時還是個爛廣告。

  • 3 # 晌午曰

    深夜看到影片的我眼淚流下來。

    這則廣告其實是招行為了推廣自家的留學信用卡,以H5的形式展現,由兩段影片和4張海報組成,形式比較新穎,講了一個有關母愛的故事:

    初來美國乍到的留學生要在聚會時要貢獻出一道番茄炒蛋來招呼朋友,但他不知道該如何做,於是在北京時間凌晨4點發微信求助自己的媽媽。為了教會兒子番茄炒雞蛋,媽媽從睡夢中爬起來,在廚房錄了一段影片。最後男孩的番茄炒蛋很成功,獲得了外國小夥伴的集體點贊。

    我想作為留學生,感覺廣告就是留學生和他們父母們的真實寫照。番茄炒蛋只是一個例子而已,但這背後絕對是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而這份愛沒有任何時差,有求必應。廣告以“一盤西紅柿炒雞蛋”進行了一波溫情營銷,勾起了大家感情的觸發點,引發了朋友圈的刷屏。

    不過,也有人對這條廣告不買單,對其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其一是題材太過矯情,其二是與信用卡沒什麼關聯。

    部分網友感覺廣告題材簡直太矯情了,為了一盤西紅柿炒雞蛋把睡夢中的父母吵醒,簡直是個“媽寶男”。微博上湧現了不少類似的觀點:“為什麼不去搜一下怎麼做番茄炒蛋?為什麼不能用下廚房?為什麼不能帶束花或者帶瓶酒做客?為什麼非要在四點鐘騷擾親爸親媽?”

    這些問題幾乎都是針對故事的合理性提出的異議,但一條廣告最首要的就是目的性和宣傳性,走到消費物件的內心。本次招商銀行的廣告為了推廣自家的留學信用卡,無疑,他做到了!以此說明這則廣告是成功的!

    再則,從故事的合理性出發講:“番茄炒蛋”估計是所有中國人都喜歡的菜,也是再家爸媽最常做的一道菜,更是爸媽教會我們做的第一道菜!相信很多出門在外的朋友第一次做菜的時候,腦海想的都是媽媽平時是怎麼做的,所以發簡訊問媽媽怎麼做也是合情合理的!再者,廣告中的主人公再同美國朋友的聊天中意識到爸媽是半夜起來教他時,內心的滋味想必你我都是五味雜陳般酸澀!

    中國的走心廣告很多了,但這一支真正走到了我的內心深處!

  • 4 # 環球娛樂看點

    昨天凌晨的時候,朋友圈裡一位大佬轉發了這個連結。完全是出於好奇點開看了一下,看完之後差點淚崩。這點小影片講述了一個去美國留學的青年,在和外國青年聚餐的時候準備做西紅柿炒雞蛋(國外聚餐是每個人都帶一點食物,而不是隻有一個人做),當他準備大秀手藝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連最簡單的西紅柿炒雞蛋都不會做。

    約定好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但是他還是不知道應該如何下手,於是便給遠在中國的媽媽發了一條微信。他的媽媽馬上就回復了他,因為語音不夠形象,而且爸爸在旁邊搶著說讓他還是沒有搞懂應該怎麼做。過了幾分鐘,他的媽媽給他發來了一個小影片,媽媽用影片的方式來告訴兒子應該怎麼做西紅柿炒雞蛋,他立馬就get到了這個新技能,做出了一盤美味的西紅柿炒雞蛋。

    當他和美國朋友在一起歡聚的時候,偶然間提到了中國和美國的時差問題,中國和美國相差12個小時......他才想到,當美國是下午的時候,中國還是凌晨。母親為了教他做西紅柿炒雞蛋,凌晨就從床上爬了起來,和爸爸給他錄影片。他掏出手機才發現手機裡都是母親的訊息,問他會做了嗎?做的怎麼樣?

    媽媽馬上就回復了他,可以看得出媽媽一直在等他的回覆。

  • 5 # 卡惠

    我也是昨晚才看到的廣告,但這張留學生卡早就看到了,覺得怎麼說呢,還是反映的更年輕一代的九五後出國留學的生活現狀吧,想吃箇中餐的基本款番茄炒蛋也要打電話求助老媽,完全沒有自己分析的邏輯和意識,也不知道上網查菜譜攻略,典型的飯來張口型,哈哈哈,依賴性很強啊!但也從側面看到在外求學的辛苦和獨立,九五後都知道自己做飯吃,也是一種生存技能的提升吧,招商銀行這是打了一副情懷牌,擊中了光大海外學子和他們家長的心,小招幹得漂亮哦!

  • 6 # 冬至147635328

    無論什麼內容的廣告,只要能抓住看點和賣點,就是一尊好廣告。只要是走心的,就會有觀眾,有市場的。有市場,營銷就會帶來效益。所以它是一個好的標榜。

  • 7 # 一個慫胖子

    這個廣告是杭州一家廣告公司有氧製作的。

    我列舉幾個,我覺得很感動的廣告,供參考。

    官捐獻公益廣告

    公益廣告

  • 8 # 沿海公路映畫

    先來看看引起不少人淚目的這支TVC。

    廣告剛上線不久就在網上就引起了熱議,大家都紛紛站了隊。

    一群被扎心的吃瓜群眾

    @陸卿之:

    百度菜譜五星級大廚發的我也沒吃過,我就喜歡我媽做的,至於時差,我剛從家搬出來自己住,休假早上剛醒還給我媽打電話說晨練怎麼還沒回來,這和懂事不懂事沒關係好嗎?!

    @喵頭鷹的喵泰泰:

    留學生全程咬著牙沒哭的!最後廣告語出來突然兩行熱淚啊,真的戳心,到底要怎麼樣才能不辜負父母所做的一切。

    @閱讀空氣w:

    真的爆炸哭泣,自己在外地住了五年,剛開始不會做飯,現在會做的每道菜都是我媽影片教給我的,想回家。

    @-王哞哞-:

    我哥哥即將也要出國,希望他在國外可以好好照顧自己。

    另外一邊不同意見的吃瓜群眾

    @是地瓜面野菜包子:

    題材太差了吧,看一下真的讓人感動的泰國廣告還有很火的某護膚品廣告,主題都是教人獨立自主上進的...這個?成年人不會番茄炒蛋忘時差吵醒四五旬父母凌晨拍影片手把手教學?!

    @sam大花花:

    表示在國外留學,凡是懂一點事兒的,不會因為一個番茄炒蛋把休息的爸媽吵醒。廣告立意很好,題材選的太差。

    @一隻鹿狗:

    創意棒??多少留學生躺槍。這年頭,智障是不知道自己百度菜譜,半夜把爹媽叫醒學做菜。這種人物畫像估計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爹媽寶兒。

    @銘心姐姐講故事:

    但是大雁看完這個影片,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不是感動,是尷尬。都出國唸書的人了連番茄炒蛋都不會,不會也可以Google 一下嘛,不會炒蛋還不會打蛋嗎?在他這個年齡大雁已經會各種花式炒雞蛋了,再加上演員的神情動作也有些誇張,真是蜜汁尷尬。

    除了以上網友吐槽最多的媽寶、巨嬰、不為別人考慮之外,大雁最想吐槽的是另一個點:片中男主角明明不會做飯卻又誇下海口說要請朋友們吃最正宗的中國料理。這可是活生生的牛皮吹破天,可以說這個男主角的整個人設三觀就是跑偏的。

    但影片中有些點還是很不錯的,比如母親在給兒子講番茄雞蛋做法的時候,父親插嘴被母親數落,這的確是大多家庭中會發生的一幕,很容易引起觀眾情感共鳴。

    迴歸這是個廣告的本質來說,這支廣告在某些方面是成功的,比如引起了部分留學生群體的情感共鳴、引發話題討論、造成刷屏現象。至少在傳播方面,這個廣告是做到了的。但是,我們再往廣告更深的意義去探索,廣告的目的除了傳播,更重要的是促進銷售! 這支廣告溫情過後,出現了產品,但並沒有傳達出產品內在的意義。

    同樣是走溫情路線的銀行信用卡廣告,臺灣大眾銀行的《夢騎士》就明顯好很多。

    它講述的是一群曾經的熱血機車青年,在老年時帶著曾經一起瘋狂的夥伴,或者夥伴的遺照,騎著摩托車重走了一遍年輕時的路,整個廣告都在告訴觀眾:時不我待,要做的,現在就做。最後浮現出來大眾銀行的標誌,你首先會驚訝,這居然是個銀行廣告,但又會理解,信用卡這種東西,不就是拿明天的錢做今天想做的事嗎?

    但是反觀番茄炒蛋這支廣告,明顯更像是下廚房APP的廣告——有了下廚房,父母從此擁有好睡眠。

  • 9 # 撕裂的平衡1

    對我來說;這不過是廣告策劃者想好的套路吧!立項以後廣告公司會充分討論才會有劇本出來開始拍攝。引起爭議就是最好的效果,在傳播學裡有一項叫爭議化傳播,如果四平八穩的廣告,好是好,但是傳播效應沒有多遠,恰恰是有好有壞,好壞爭論才能引起效應的擴大。再者,看這個廣告你還有一種智商上的優越感。這與那些抗日神劇有異曲同工之妙!好多人覺得這人是媽寶低能兒,這恰恰也是這個廣告刻意營造的效果。我炒作!我在找水軍反炒作!不過是套路罷了!!!

  • 10 # 清風揚

    看過這個廣告,就是留學國外的孩子不會番茄炒蛋,和國內的媽媽影片,一盤炒蛋讓孩子想起家庭的溫暖,看似個很溫暖的廣告。但有人說,這樣的孩子自理能力太差,廣告的言外之意是趕緊給孩子存錢!

  • 11 # 獨角獸工場

    11月1日深夜,《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火了。可以說,火得毫無疑問,火得毋庸置疑。

    首先,它的觸發機關是情感。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正是運用情感的溫柔一刀,切中的是太多漂泊離人對家的感受。每每在外想到母親做出的飯菜味道都會淚目,更何況是父母在深夜為你下廚房、錄影片。

    其次,傳播方式和營銷時間的選擇。深夜最易觸發人們孤獨、感傷的情緒,溫情營銷加上情緒的渲染,這支廣告在朋友圈被瘋狂轉發也是必然的。更何況,廣告還擊中了大家背後不為人知的辛酸感——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而這個人,正是我們的父母。

    不過,廣告火是火了,質疑聲也是存在的。就我自己而言,看哭了是真的,但是哭完就有了一個疑問:什麼?這是招行的信用卡廣告?難道不是母親節或者感恩節的廣告?

    所以,從專業的角度上來說,這支廣告的內容和品牌的關聯度沒有很高,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總不能讓大家哭過之後覺得你在宣傳聊天軟體吧?關聯度不高導致的結果很有可能是觀眾記住了廣告,卻想不起它是招行的作品。

    大家在冷靜下來之後也不約而同地想起了幾個問題:這個18歲的孩子知道百度嗎?會使用搜索引擎嗎?知道自己在外留學和父母有時間差嗎?所以,過分濫情和矯情是廣告的大忌。

  • 12 # 極客視界

    其實,爭論的並不是那盤番茄炒蛋,而是背後,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東西。

    其實這是一條招商銀行留學信用卡的廣告,廣告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圖片均截自廣告):

    剛到美國 8 天的中國留學生準備和同學開 potluck(每人自帶食物的派對),於是他決定做中國的國民菜 -- 番茄炒蛋。

    但是收到語音後,因為語音雜亂,男主說聽不清,而老媽則是出乎他意料地發來了親自下廚教學的小影片。

    按照老媽的教導一步步成功做出番茄炒蛋的男主受到了外國朋友的好評。

    而在聊天時,朋友問男主中國和美國時差是多少,他回答 12 個小時。直到這時,他才反應過來,爸媽居然是為了他在凌晨 4 點起床給他演示做菜。

    這條 4 分多鐘的廣告就講了這麼個簡單的故事。而為什麼引發刷屏?因為這條廣告話題性十足。網友們的意見也大概分成兩派:

    一部分人覺得這條廣告很感人,觸及了心底最柔軟的那一部分;

    另一部分則表示完全不理解,並直呼該廣告男主「媽寶男」。

    最後當然雙方誰也不能說服誰。

    爭論背後的邏輯

    作為曾經的英國留學狗,我能對這條廣告裡父母對萬里之外孩子牽掛之情產生共鳴,因為父母的愛永遠很真實;而在外報喜不報憂的「準則」同樣也讓多少讓我像很多人一樣對這條廣告的立意產生了些許疑問。

    每個人生活背景不同,看事情的出發點自然不同,得出來的結論當然也不同。但無論是看哭也好,氣炸也好,其背後都是殊途同歸:

    它們都是每個人對自己對他人的一種理解與期待。

    為什麼這麼說?

    對於像影片中出現的大部分 60 後父母來說,因為獨生子女政策和傳統價值觀的影響,孩子就是他們人生中的全部。當無止盡的付出成為了生命中的本能,這份時刻無法放下的的牽絆就成了生命的主題。

    影片中那句「你的世界,大於全世界」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他們對子女的愛也從一次次的「來麻煩我吧」中得到鞏固。

    而對於稍晚出生的 70、80 後父母來說,他們接受到的教育讓他們更多地開始注意到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放手」成了他們對愛的理解與具體實踐。

    也許為了孩子半夜起來錄影片教做菜的行為不會在這一代人身上出現,但是我們能看到的是,這一代的父母從孩子沒出生起就買各種育兒書籍、進口奶粉;孩子出生後立馬操心起學位,在培養孩子上毫不含糊,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在愛這件事上,他們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

    ▲圖自網路

    而在現在已經達到結婚生子年齡的 90 後的眼裡,獨立自由概念的優先順序似乎被提得更高。

    不難發現,對這條廣告「氣炸了」的大多都是這一批未婚或者有孩子也不大的一代。

    凌晨 4 點,孩子:媽,番茄炒蛋怎麼做?我:MDZZ

    雖然這種回答比較嚴厲,但其背後何嘗不也是自己對孩子的一份獨立自由的期許呢?

    ▲圖自網路

    極客君有話說

    當你帶著預設的觀點出發,當然就只能要麼「看哭」要麼「氣炸」,而事實是我們不能就因為廣告裡男主的缺乏獨立而忽視掉父母與孩子間愛的存在;也不能只要愛而丟掉對更獨立人格的追求。

    在這次刷屏中,雙方都想蓋棺定論的爭論從某種意義上只是內心情感破壞慾的一種看似體面的表達罷了。誰也說服不了誰的窘境對於解構事件、構建一個良性的公共領域作用甚微。

    為人父母和為人兒女的心態當然可以是不一樣的,但這不妨礙二者間的相互理解與轉化。但是隻固守事物的一面而忽視掉其他的看法,難道不是一種遺憾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要入坑switchlite,有什麼注意事項,用不用插遊戲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