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超弦
-
2 # 魑魅涅槃
這個計劃聽起來很美好,現實如何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關於美國重啟登月計劃的新聞和訊息很多次了,但是每次都沒有以後了。其實網上一直傳言美國當年的登月是假的,其實從來就沒有登上月球,登月的圖片影片等都是在地球模擬地形上拍攝的,目的是為了將蘇聯引入到耗資巨大的太空競賽中去,從而達到拖垮蘇聯經濟的目的。反過來講就算當年的登月計劃是真實的,阿波羅計劃本身的目的就是政治性的產物,就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競爭, 所以說不管美國有沒有使詐,兩種做法背後都是帶有政治色彩的。這麼多年過去了,美國也一直未曾再登月,肯定有很多原因,比如投資太大,幾乎沒收益回報和有沒有這個必要等缺點也限制了再繼續登月的計劃。要說登月有多難,拋開資金問題,首先你得有大推力的重型火箭才是第一步,比如要發射一艘登月飛船,這艘登月飛船至少得有推進艙、登月艙、軌道艙三部分,而且登月艙還包括有返回艙這個子艙,雖然晴天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月亮,但是月亮距離我們並不近,有將近40萬公里,登月飛船搭上地月引力不算太陽引力也得飛行至少106個小時,這種方式在速度和燃料消耗方面也是最均衡的選擇,畢竟航天器質量越大引力越大,所以在整個地月飛行途中有很大一部分燃料於克服引力了。(如果速度更高的話最短不到10個小時就到了)。所以這就需要一艘近地軌道運載力至少上百噸的重型火箭來發射登月飛船。建造一艘運載力上百噸的重型火箭至少需要3000噸以上的推力,這麼大的推力就需要單臺推力至少四五百噸的火箭發動機才行(畢竟是載人飛船像spaceX獵鷹重型火箭那種一級裝了27臺推力不到100噸的火箭發動機是很不安全可靠的)。其次火箭的直徑也必須很粗才行,畢竟大推力發動機需要的燃料很多,而火箭又不能太細長,所以火箭的箭體要粗還要輕,這樣可以提高推重比(簡單來說就是提高運載力)。當然這些技術方面的問題對美國來說都不是問題,問題恰恰是那個拋開不算的資金問題。因為當年搞登月計劃是太空競賽的做法,是不惜成本的的做法。這幾年因為資金的問題美國的航天事業也一直在走下坡路,比如自從太空梭退役後,當年因為沒錢的原因和其他國家合資建造的國際空間站的人員更換問題全部依靠俄羅斯了,物資補給也外包出去了,很多效能優異的火箭都因為資金問題要不退役要不選擇直接買零部件來代替的方式了。包括這幾年一直搞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替代品詹姆斯韋伯號也在不停漲價和需要依靠歐洲的火箭發射才行。而現在再次重啟登月計劃是因為有必要了,沒錢也要搞。這個必要就來自中國為登月計劃研製的長征九號重型火箭已經計劃2028年發射了,而且最重要的大推力火箭發動機和更粗的箭體結構已經有了實質性進展,所以美國此次計劃重啟登月計劃最大的原因就來自於此。
-
3 # 社科院主任
60-70年代登月花費大且沒什麼先進儀器進行各種測試,所以登入月球實際的意義並不大。這次不一樣了,隨著微型電腦和各種科學儀器(如:全站儀,重力儀,核磁共振儀)的出現這次登月必將有重大發現。。
-
4 # 李作曲
美在上世紀80年代將宣佈,要在2000年前載人登陸火星,結果還是沒實力登陸火星,上世紀六十年代美登月技術跟本就不成熟,只是蘇美爭霸太空對付前蘇聯的一個騙局,所以美今從啟載人登月計劃在技術上也有難度,想要在中國登月前從新在月球上造假,還原幾十年登月的騙局,另主要是怕中國先登月,揭穿美登月騙局。
美國航天局8月29日釋出訊息說,已向國會提交報告,計劃最早2023年實現載人繞月飛行,2030年前再次登月,對月表展開科學考察,並尋找水等太空中的稀缺資源.
回覆列表
美國阿波羅登月是人類歷史最重要的事件,隨著阿波羅登月的結束,一些質疑聲開始出現,最近一位科學家透過計算算出阿波羅登月並非作假。根據這位科學家,尼爾·阿姆斯特朗確實踏上了月球的土地。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家David Grimes博士透過數學方程式來擊破諸如登月和氣候變化等流行的陰謀論。
登月是一個事實,這是毋庸置疑的真相,那麼自從六七十年代美國登月以來,過了幾十年間,美蘇兩大國從未提出登月計劃呢?其實當我們知道了登月的難點之後,我們或許就不會這樣想。
探究太空歷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登月和繞月的技術難度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今年7月,印度太空研討安排(ISRO)發射了月船二號(Chandrayaan-2)探測器,8月,該探測器順利進入月球軌道。9月7日,月船二號的著陸器“維克拉姆”(Vikram)在測驗著陸月球南極時,在間隔月球外表2.1千米處失聯,據傳是剎車系統所致。這一切再次說明了登月的艱難程度。
年初4月,以色列首枚私人登月探測器“創世紀”號在登月過程中不幸失敗,這再次印證了登月的困難。
實際上,在歷史上的登月嘗試中,許多登月測驗都以失利告終,但沒有哪一次是特定的事件形成的,有諸多原因。要登上月球,很多事情的發作順序必須徹底準確,假如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那麼就有可能失敗。
幾乎一切失利的登月使命都是無人駕駛的,這或許表明,在遇到問題時,假如由人操縱的話成果或許更好。在阿波羅時代,登月器的成功著陸部分要歸功於人類的眼睛和反響能力。比如,尼爾·阿姆斯特朗在發現預訂的著陸點有岩石地形後,接管了阿波羅11號著陸器,使其飛向更安全的著陸點。
現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與商業公司合作,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機器人送上月球。NASA還在設計一種儀器,能夠安裝在飛行器的底盤上,掃描其他星球的地形,並尋找岩石、隕石坑和其他風險,從而自動修改航向。這種技能將在NASA即將發射的“火星2020”探測器的下降程序中進行測驗。火星2020探測器的設計源自好奇號火星車,將於明年發射,並計劃於2021年2月登陸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