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朝陽如歌

    新年吃雞,大年初二就吃——鮮香白切雞

    食材:

    三黃雞一整隻、生薑(薑片、薑末)、大蒜頭(蒜末)、生抽、白砂糖、鹽、小蔥(蔥花)

    步驟:

    1.煮雞:燒開一鍋水(燒水時加幾片生薑),放入整隻三黃雞(去掉雞屁股),蓋上鍋蓋。大火悶5分鐘左右,改中小火,至雞肉熟(判斷竅門:雞肉切開時無紅血絲,新手不清楚的話可以用剪刀剪開部分雞肉看看)。千萬不要煮太久,否則肉老了。

    2.調醬汁:小碟放入薑末、蒜末、生抽、白砂糖、鹽、蔥花,攪拌均勻。

    3.切雞擺盤:煮熟的整雞撈出,切塊擺盤(竅門:先整隻雞對半切;然後切雞頭、雞脖、雞爪、雞翅尖,擺放在盤底部;再切雞翅、雞腿;最後其他切塊,擺盤裝好)

    4.淋上香噴噴的醬汁,也可以不淋,單獨蘸著小碟的醬吃。

    新鮮出爐,鮮嫩多汁,食指大動啦~

  • 2 # 旌觀奇聞

    大年初二吃什麼?

    1、面

    民間諺語說了: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麵的,有的地方把這種說法解釋為迎女兒回門。

    初二的面講究也不少。據說,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後用冷水浸過,稱為冷湯。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打個滷兒或者炸點醬做成打滷麵或者炸醬麵。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過,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風俗。

    2、發糕

    大年初二,恩平人用一種獨特有趣的習俗“開年”:用一種叫作“發糕”的年糕,連同其他祭品拜祭祖先,拜完祖先全家吃發糕,還邊吃邊大喊:“開年吃發糕,財旺福又到!”

    據介紹,恩平人年初二吃發糕開年的習俗源於明朝,相傳當時恩平有一孤苦零丁的乞丐新年來臨仍在街行乞。年初二那天,一個好心的點心鋪老闆收留了他,並教他做點心的技術,學成後又資助他回老家開點心鋪。後來乞丐獨創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食品,挑到圩上去賣,人們第一次看到這種食品,甚覺新奇,問是什麼東西,乞丐說是新年“發糕”,人們紛紛買來品嚐。後來乞丐賣發糕發了財,資助窮家子女上學讀書,一時傳為佳話。此後,恩平人吃“發糕”拜祖開年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3、餛飩

    初二早上,天沒有亮的時候就要起床,煮餛飩吃,因為餛飩長得象元寶。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4、餌塊

    鳳羽人的習俗,大年初一包元霄,大年初二吃餌塊,雷打不動。當然了,這餌塊有兩種吃法,一種是甜味的,一種是鹹味的。

    吃甜味是無可奈何,因為這一年家裡沒有殺年豬,沒有什麼可以用來煮餌塊的好肉食,加上頭天早上就吃的是元霄了,再吃甜的就重了。吃鹹味的才最正宗,年豬殺翻後,在大年初一下午開始在灶窩裡燉的那一大土鍋肉食,就是為第二天一大早的煮餌塊準備的。

    5、開年飯

    大年初二又稱為開年,這一天要吃一頓豐盛的開年飯,寓意來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廣東人初二要吃開年飯,尤其是做生意的人。一般人相信開年與新一年的運情,有很大關係,因此,開年飯除了包括年夜飯必吃的好意頭菜餚之外,有些家庭會斬些燒肉,取紅皮赤壯,喻意健健康康;有些人會用生菜鋪金菇,喻意“生財”及“金錢滿地”等。

    還有大年初二是女兒(皆女婿)回孃家給父母拜年。一般必吃年三十留下的東西,比如雞,年夜飯是要把頭,翅,腳,尾留著的,但初二就可以吃了。還有年夜的飯要多煮,留下年飯初二開吃。必有臘肉香腸,魚和麵。

  • 3 # 山谷裡的野菊花

    我小時候過年,大人是很講究的,遵循著老的習俗。但是孩子可以例外。比如:從初一到十五,我就喜歡頓頓吃餃子,百吃不厭。母親也就順著我,在她們下面時或者下湯糰時幫我下餃子。至今我還是記憶深刻。至今過年頓頓有餃子。

  • 4 # 使用者8696240787715

    大年初二一般都吃過年時的乘菜乘飯。現在受病毒的危害,有些走親訪友也不再來,不然話大年初二也正是聚會的時候,正在品味著美味佳餚。

  • 5 # 四季常青4530

    按我們當地的習慣大年初二吃麵條,除夕吃餃子,大年初一吃肉菜,一般是大燴菜,當然,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不是那麼固定的生活方式了,吃自制的火鍋、燒烤、涮鍋等等,邊吃邊飲酒,覺得酒肉吃多了,大年初二吃麵來沖淡酒肉對胃的過量攝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琅琊榜裡的蕭景琰,讓曾經演過胡歌結拜兄弟的袁弘演會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