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性文明
-
2 # 安寧字宇
呵呵,我也是懂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也是有時得志,有時不得。其實所謂得志,一般我們都將之等同於金錢和地位了。金錢和地位的得到,不僅靠能力,還要靠機遇,機遇有人能抓到,有人壓根就遇不到,這個沒有辦法的。如果說文化事業,那孔子是不是很得志呢?當然,得志還有身前和身後的區別,孔子怎麼說在世時也還不算不錯了,一大堆學生呢,你看梵高多慘。但是不管得志也否,我們還是要讀書習文,貧寒也不影響我們瞭解這個世界,享受這個世界的美。
-
3 # 向忠古史今談
首先,孔孟在世之時,百家爭鳴,懂得大道理的人多得去了,他們在當時也並非唯一的頂尖人才。只是後世獨尊儒術,他們的地位才越來越高,這在百家爭鳴中也是一種“成王敗寇”的體現。當時不得志的人多了去了。
其次,孔孟之道,治世之用。而春秋戰國時期,卻是諸侯爭霸,天下大亂的時代。儒家的大道理,面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難當大用。兵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等等各家理論在實用性上應該還是儒家之上。如此他們怎能得志?
最後,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打天下用一種道理,守天下用另一種道理。雖說儒家盛行中華2000餘年,但也不是從未中斷過。比如漢末天下三分,有魏晉南北朝;唐末天下又亂,有五代十國;再近一點清末,軍閥割據,民不聊生。你去看看這種時候哪有儒家獨大的什麼影子,兵家法家陰陽家各家道理粉墨登場,這種時候誰又會覺得孔孟懂得多了,誰又會覺得儒家有用了。
總之,我個人覺得,自秦漢以後,凡和平年代儒家獨大,也就因此讓人們覺得孔孟牛逼哄哄了。我不是貶低孔孟,而是想說“百家都不差,用誰誰偉大”。
-
4 # 大道之源5
得志對一般人就是吃喝玩樂,有錢有地位。對於孔孟而言就是其學說能不能被主流社會接納。有大時代因素,有統治者個人因素,而他們二人學說中都有不被統治者歡迎的部分。但二人學說中更多的是對人道規則的記述,只要稍加變通變大行於世,以至出現董仲舒對儒家的改造。現實中也是這樣對的未必是流行的,錯的可能是滿足私慾的。
-
5 # Jany5821
1.人各有志,志因人而異。2.遵循道和理的人,為君子,得志還得有謀略和野心相配。3.雖知為人處世之道,要得志還得有輔佐君王治理天下或打下天下之智慧和雄心豹力,如不具備讓君王有可利用之才能,你處世再好也不過是好好先生而已。對於人群和睦相處、百姓安居樂業、保持國泰民安,孔孟文化確實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
6 # 療愈的愛
看了那麼多的回答,只是匆匆一眼,只是把孔孟看的太低,用西方的那一套來看我們的精神領袖班的人。孔子說的時也命也是什麼意思,我想他們都不知道,孔子說的那些話,有幾句你們真的懂。你天生是將軍的命,卻生在和平時期,你天生畫家的命,生前一副畫都買不出去,死後一百多年才把你的畫拍到天價,還有現在的天王明星們,生在封建社會,那就是戲子,這叫時也命也,孔子他來到世界,不是來當官的,他是來教育後人的這就是命。
-
7 # 微妙玄通冰激凌
孔孟得志與否,應視其所推銷的學說主張,放在歷史大環境中,是否順應歷史的發展?歷史的滔滔洪流,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孔子主張恢復周禮制。周朝處奴隸社會,土地屬奴隸制國有,奴隸主世襲,且享有特權,奴隸屬奴隸主私有財產,顯然奴隸不會有生產積極性可言,不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當時,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稱雄割據局面,弱肉強食是血淋淋的現實,只有強者才有尊嚴,弱國要麼發憤圖強,要麼慘遭蹂躪。新興勢力要增強勢力、影響,就必須打破周朝原有的制度,包括舊奴隸主的特權,且要形成擠壓之勢,強取豪奪,是時必然,此時孔子推行仁義,某種意義上是在打這些雄霸的臉。
孔孟所推銷的學說主張,利於特權階層奴隸主的利益,不合於喚起當時政治上處於劣勢、又私慾膨脹的新興勢力的胃口。這些新興勢力想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那麼如何獲得呢?一是要發展生產力;二是需要鬥爭、戰爭。由於奴隸是奴隸主私有財產,透過戰爭掠奪來的奴隸,要想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就要給予一定的人身自由,給予部分生產資料;同時,跟著霸主幹的,有戰功的、表現突出的,分封一定土地(土地私有制),以利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是時,誰能順應這些新興勢利的發展需要呢?無疑是法家和兵家。誰能調動生產積極性和戰場上英勇作戰積極性?自然是法家,法家“城門立木”,立信於民,將戰功同利益掛鉤,將獲得人身自由、部分生產資料同提高生產力掛鉤,這些增強了新興勢力的資本、戰鬥力。誰又能幫助新興勢力功城掠地呢?自然是兵家,比如孫武等。
但不管是法家與兵家,其思想淵源,都出於道家。韓非子有《解老》《喻老》為證,孫武的《孫子兵法》更處處見道家思想的光華。諸如“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擊虛。”其如老子的“上善若水章”,兵書中還有很多地方是道家思想的闡發,就不一一列舉了。所以我之前就說過:老氏之學,乃為變革之學;孔氏之學,宜為守成之學。老氏之學,內聖外王之學;孔氏之學,規矩方圓之學。
-
8 # 定慧堂
所有的智慧均來自於一個人的“不得志”,“得志”之人只有幸福、快樂之人只有聰明,而非智慧。但“得志”之人往往又會犯小人而成為小人,正所謂“小人得志”。所以,非不得志者皆為“不走心,只尋靈”的人,此類人正因為擁有了智慧,所以便長期不得志!或者是因為“偷吃了智慧果”,而只能在人間遭受“不得志”的“報應”!
莊子曰:“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其中,“禪”就是“蠶、殘、饞、纏、潺”的不同形(五形)相“禪”(五禪)後之果。“禪那”就是“禪定”,“禪定”就是冥想,“冥想”就是“定慧”,“定慧”才能開慧,才會產生之“智慧”。所以,“智慧”不是一個形態,而是一種狀態。“智慧”不會存在於單體之中,而只是存在於雙體或多體之間!“智慧”不能說它是什麼,而只能說它不是什麼!
智慧化時代,任何“複雜性科學”和“複雜性文化”都可透過“智慧化科學”來化解,即,任何複雜性問題,都可只用“一句話、一聲音、一張圖、一連結、一感悟”來大道至簡,直抵宇宙,便可“解萬物之惑,取萬物之靈”!
-
9 # 東方國學
我覺得,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得志”。
就這個問題,我想首先說清楚的的,有兩點:
第一,知道越多的為人處事道理,能直接得出的結論是:他為人很成功,而不是他更容易得志。
第二,一個人是否能夠得志,要看當時的時代需求在哪裡,而不是為人是否成功。古語講“時勢造英雄”,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也許題主覺得,高官厚祿就是得志,或者能夠一展心中所學才是得志,又或者,為世人所崇敬愛戴才算是得志。同時在題主的問題中,有這樣一個前提預設:知道越多的為人處事道理的人,越容易得志。
孔孟二人,不論從這三個方面那個方面來講,都至少有一方面,是得志的。至於在金錢、權力、名望和德行等方面均“得志”的,也許古往今來也只有王陽明一人吧。
先說孔子。孔子是魯國貴族出身,本身是不缺地位名望和金錢的,況且孔子還曾經在魯國執政過,位極人臣。不知道這高官厚祿一條,孔子得志否?
孔子自覺在政壇不能伸展自己的志向,認為在當時那個禮壞樂崩的時代中唯有恢復禮制才是自己的歸屬,所以他才開辦私學,廣收門徒,以“仁”學說教化弟子,周遊列國,向諸侯宣傳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禮壞樂崩的時代註定不會重視禮制,所以孔子在對官方宣傳思想這方面無疑是不得志的,但是從另一方面講,孔門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子路、子貢、子張等各國勳貴都尊其為師,如此規模的辦學,可謂空前。不知,從向民眾宣傳自身思想方面,孔子得志否?
孔子的弟子對待孔子一向敬重,子貢曾經讚歎孔子的學識無邊無際,子路那樣暴躁的脾氣,在孔子面前更是恭恭敬敬,不敢越禮。至於孔子後世的地位,看現在山東曲阜孔家子弟的規模,即可略知一二。不知,在受世人愛戴的方面,孔子得志否?
再看孟子。孟子後半生都在以客卿的身份遊說於諸國之間,但並未為列國國君所重用,在高官厚祿這方面,孟子可算得上是不得志。
孟子繼承孔子的仁學,發展成仁政學說,雖然當時沒有一個君主肯重用孟子,但是孟子的仁政學說依然得到了實踐,並取得了不錯的成就。當時有一個小國叫滕國,滕國國君滕文公曾經多次拜訪孟子,求教治國之道。在滕文公即位之後,就以孟子的思想治理國家,十幾年的努力下,滕國名聲大震,成為享譽列國的“善國”。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講,孟子在施展心中才學方面,可算是得志的。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在齊國“稷下學宮”盤桓多年,為齊王所敬重,同時在各國貴族中名望也不低,是各國的座上之賓。不過在民間名望,卻是遠遠不及孔子。所以在名望和受愛戴方面,算不得得志。
分析過孔孟是否得志的問題之後,我們能夠更加肯定的是,他們兩人為人無疑是成功的,但是他們的思想與那個時代需求不一致,所以註定會受到時代的壓制,和也就是我們大家看來的不得志了。
-
10 # 清心照人
志行千里,為小志;志在千秋,為大志;所謂志,士者之心;何謂士,古人稱之,文士,武士,辨士,謀士,有技藏身,皆為士。孔孟之道,本身宣揚仁人志士,仁者愛人,志行道遠,只談恆心,不談恆產,不是不得志,而是志在天下。
-
11 # 老孔
如果從現在的觀點看,孔孟的不得志可以分成兩個方面
1,家庭生活上不算完美:孔子16歲之前,生活在單親家庭,很苦;50歲以後生活顛簸流離13年,也很苦。生了一兒一女,與夫人關係一般,估計50以後就離婚了。孟子也差不多。
2,事業上,也不順:主要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比較大,所以也不順心。孔子68歲回到魯國以後,算享福了,但是內心也是不爽的,自己的治國理念一直被擱置。
但是這兩個不得志/不完美,恰恰是孔子“不合時宜”的地方,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特徵,這兩個特徵,說明,孔子是一點不懂為人處世之道的。
孔子追求的是治理大道,懂得也是這個,就像很多老師教得好書,但是自己孩子一塌糊塗一樣,孔子屬於社會,不太屬於家庭。
所以孔孟之道,從來不是“為人處世”之道,如果非得比較,老子的與世無爭什麼的,到有些為人處世的意思。
再一個層面,什麼是好的“為人處世”?是圓滑吃得開嗎?如果真是老好人一個,才是為人處世之道,那麼也就HEHE了。
孔孟之道是個把人納入到一個周禮社會的框架。如果那個社會不是周禮社會,那麼孔孟之道會變成魯迅同志說的“吃人”的東西,更不用說“為人處世”的最佳之道
-
12 # 小濤咖啡
好象大道理,懂的人很多,能按道理做的有多少?知行合一,講是最容易,做得到其實很難。這要與這人的性格能力條件相配的時候,才能做到,缺一不可,這就是有些人懂得了而得不到的原因吧。
-
13 # 黃河入海魚
孔子又不是生而知之。
因為不得志才,才懂得那麼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問題邏輯不要搞反了。
何況孔子也有自己的原則,在那個殘酷、混亂的時代,找到一個可以合作的君主真的很難。
對於君王來說,孔子的學說也不適合亂世,還不如增加軍事力量更實際。
-
14 # 汪治波
什麼叫《真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高貴的統治者。糊塗一世,聰明一時。封殺了反對者,又用反對者觀念教育人。無法理論人類統治者心態。悲劇是人類進化的盤安西林。今天就是今天,無法替代明天!
-
15 # danyboy
真是奇聞,記錄了孔子言行的《論語》和《孟子》裡所講的,都是關乎天下興亡的大經大法,哪裡有多少“為人處世”的道理?
即使有,那也是次要的,是閱讀的人道行太淺,只能從自己的個體去抒發、去感悟,把那些關於治國平天下的道德,都讀成了個人升官發財的生意經。自己讀歪了,就不要怪古人說的不管用了。
在今文經學的語境裡,孔子“立法者”,是無冕之王,是“素王”,也就是沒有權位的王者。怎麼理解呢?就是從“立法”上去理解。以孔子的思想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一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我們的言行、觀念。我們“日用其中而不知”,這就是立法的威力。而立國的那些人,那些一度強大的王朝,卻最多幾百年就崩潰了。
孟子到處勸諸侯王實行王道,結果沒有一個遵循的,因為霸道能夠使得國家富強,但王道才能使國傢俱有品德。這本身不是一個層次上的問題。所以,孟子的不得志,並不是因為什麼為人處事的道理,而是他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而孟子本人是知道這一理想無法實現的。這就是“知其不可而為之”,這種氣魄、氣度、氣量,又豈是那些只知道“為人處世”的人能理解的?
其實,儒家裡的很多記錄,都是教人要做君子的,而且是那種遇到困難、惡行就要金剛怒目、遇到正義、道德就要文質彬彬的君子。但是,很多老百姓,卻認為儒家教育的人是明哲保身、精於世故的。這是大謬。
-
16 # 靈至清
為什麼孔子孟子懂得那麼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也依然得志?因為啊!燕雀焉知鴻鵠之志?他們的志非凡夫能想象,但他們有一個共同志願;行大教,引導後人起正確的康莊大道做正確的事,少走彎路少做錯誤的事。其實他們做到了得志了
-
17 # 靈臺主人
說到這個問題,那就先要看什麼什麼才算是得志?什麼又算不得至呢?然而事實上,究竟得志與否,終究還是要看你的志向是什麼而言了。
所謂志心於道德者,功名不足以動其心;志心於功名者,富貴不足以動其心;志心於富貴者,亦無所不至了。我們普通人,大多屬於這種志心於富貴者,所謂見錢眼開,見利忘義,只要能發財,能升官,不怕罵名,不怕唾棄的不擇手段追求這些。如果這才算是成功,算是得志的話,孔夫子,孟夫子當然是不得志了。
而所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在古代的某些忠臣義士們看來,百代留名,芳流千古才是他們的追求,因而當時的高官厚祿,銀錢珠寶都不足以動其心,甚至身家性命也毫不顧惜。對這些人而言,當時肯定是不能算得志的,但那並不是他們不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恰恰是相反的看得太透徹,只是所追求不同而已!
但對於聖人們而言,他們所追求的是道德,目的是教化世人。對於世俗功名利祿的追求,非是不能也,而是實在不願做而已。觀孔門弟子三千,常隨夫子左右,其中不乏臥虎藏龍,依著我們凡夫俗子的想法去做,如何做不成一番事業呢?只是不願那樣作為而已!三千弟子中,子貢有宰相之才,為後世做生意者尊為祖師爺,子路武勇超群,足為大將之才,但孔門道統卻是傳予曾子,而夫子最為推崇鐘意的弟子為早逝的顏回。
這些就足以說明,聖人們的追求絕非我們凡夫俗子所能想象。他們的不得志,只是我們世俗觀念而言的不得志,他們不是不能得志,而是不願得志!
回覆列表
孔子孟子是聖人情懷,不是凡夫俗子。什麼是聖人情懷呢?就是為人不為己,聖人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心心念念都是為了利益眾生,沒有一點為自己打算的想法。且聖人們目光遠大,看的長遠,想的深妙,所以他們的想法作法一般人就不容易理解。因為一般人都是凡夫,所有的想法作法都為自己一人的利益考慮,雖然外表上是諸侯、國王,內心裡還是個俗人,和聖人們觀念上就有嚴重衝突。所以,道不同不相為謀,聖人們就受排擠,就了不得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