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推薦一點好的社群運營的活動思路
8
回覆列表
  • 1 # 修行者666

    努 力

    簽到,打卡,在行動類社群中是必備機制。

    啥叫行動類社群,讀書,跑步,健身,減肥,背單詞,凡是需要付諸實際行動,並且需要長期堅持才有效果而組成的一起行動的社群都算。

    關鍵點是: 努力,即每個人的執行力

    執行力靠自律? 未免太天真。

    其實,保證執行力只能靠兩個手段,一個靠獎,一個靠懲

    先來看獎,最簡單的,以前中國移動簽到送流量:

    這恐怕是最簡單粗暴的"獎"了。

    又比如,某讀書類app做的29天寫作魔鬼訓練營,打卡完畢返還學費。

    (當然這個學費是退到app裡的,只能在自己的app裡消費)

    那麼,懲呢? 反過來做就成。

    比方說,提前繳納押金的模式。

    完不成的話,不退押金,並且你的押金會被別人瓜分。

    完成的話,不僅退押金,還能分別人的錢。

    分別人的錢!哪怕是一毛,兩毛!

    話說,這實在是太刺激了,佔別人便宜的感覺真得很好。

    秘密2:隨 機

    先來講個心理學經常被引用的故事:

    一個老人獨居,這段時間門前常有一群小孩子來喧鬧不休,很讓人頭疼。於是老人想了辦法,對小孩子們說,你們來玩我很開心,這樣我就不悶了。這樣,你們每天都來玩,我每天給你們50美分。孩子們來玩得更起勁了。過了一段時間,老人說自己錢不多了,只能每天給25美分。孩子們勉強接受了。又過了一段時間,老人說自己的錢更少了,只能每天給5美分。孩子們不樂意了,這麼少的錢,才不高興來陪你玩呢!於是,他們再也不來了。

    簡單地講,一個人會很快習慣固定的激勵,認為這些獎勵本來就是應得的

    打卡的激勵也是這樣。

    只要打卡了,固定地給你一定數額,久而久之,你會覺得這個是你應得的。

    而如果這個是隨機的呢? 這難道不是一個遊戲?

    終極秘密: 努力+隨機

    來看下史玉柱對於《徵圖》中如何把握人性的解讀:

    “隨機和努力碰撞在一起時很微妙,會起化學反應,會給玩家強烈的吸引力。純隨機也不行,就如打牌,大家都發完牌後,大家都亮牌,誰點高誰贏錢,雖然隨機但不好玩,因為它不需要努力。麻將除了隨機還需要努力,現實中的遊戲是七分隨機三分努力,玩家玩得比較瘋。網路遊戲我覺得四分努力,六分隨機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比例。

    努力+隨機,就是這個秘密。

    早起打卡簽到,是努力。

    獲得不定獎賞,是隨機。

    努力+隨機,才會讓你的機制更有吸引力,就像玩遊戲一樣。

  • 2 # 中雲產業策劃

    先說說本人的情況。 去年年初本人經營了一個線上的智慧社群,討論的是政治、經濟、文化等上層建築的內容,而不是社會生活娛樂八卦一類。照理說這樣高冷的內容,社群不會太活躍。但是情況恰恰相反,本社群近兩年來,一直很活躍,而且看樣子會繼續活躍下去。

  • 3 # 福苓張

    社群其實也分好幾種,有興趣知識社群、有實體店過客社群、要想啟用社群使用者不是靠紅包砸就可以了,還要有價值內容輸出,比如我一個微信好友小穎依靠社群知識把整個小鎮的客戶聚集到一起,以抽獎活動曬單的形式,然後再輸出利他的知識,比如說鞋的保養知識或者如何選購鞋子,不僅增加了和客戶之間的感情,而且提高了復購率,當然這建群也是有技巧的,一定要考吸引,不能硬拉進來

  • 4 # 萬群聯盟

    我在做諮詢的時候就老有學員問我,社群建立沒幾天就變成灌水群、廣告了,社群成員不是使勁發廣告,就是閒聊、刷表情包。沒過幾天社群就再沒聲音了,怎麼都運營不起來。

    其實這跟社群沒有清晰的定位有很大關係,你只是把人聚集到一個群裡,但沒有一個共同的目的,也沒有共同的方向,所以大家一開始覺著還算新鮮,就閒聊幾句,過兩天發現沒什麼用處,自然就從灌水群、廣告群變成了死群。

    事實上,90%的社群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

    比如“網際網路資源對接群”、“北上廣深同城相親會”、“全國程式設計師交流群”……很多運營者建了這類群,就開始瞎聊,他們認為,網際網路這麼方便,人跟人之間可以互相勾搭,加微信、發名片、設定備註名稱,然後就自由對接了。然而並沒有,除了極少數人在泛加好友外,群員幾乎零交流。

    再比如說,你只是透過拉群、折扣等方式把人聚攏過來,大家來這裡就是買這次的折扣商品,甚至是莫名其妙被你拉進來,沒有共同的目的和共同的話題。那大家肯定一開始還在熱烈討論這次的活動,等享受了優惠就散了。即使沒有退群,那大家也沒有交流的必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交際圈子,何必跟一群不相干的人閒聊,而且還沒有什麼共同的興趣愛好。

    但是,你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你建立了一個寵物主人群,你發起了每天分享一張萌寵照片的打卡活動。大家在群裡互相討論寵物的餵養方法,打疫苗,美容,還能看看別人家的寵物長什麼樣子,自然而然就有了跟社群主題相關的話題。他們不但會自己在朋友圈曬寵物照片,能夠跟一群有相同愛好的人分享寵物的趣事,粘性肯定高。

    如果在加入社群前能告訴大家,加入這個社群的價值和交流機制,對社群的延續會有很多好處。否則,社群沒有定位,什麼人都可以加入,那麼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就會時時發生。事先通盤考慮過群的主題、定位、分享機制,會讓你的社群運營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1、什麼樣的社群是有明確定位的呢?

    比如:一個品牌發起的一場夜跑活動,聚起了一群夜跑愛好者,定時間、定場地完成一場夜跑,那麼這個群體的定位很明確;一部電影,導演把演員、編導、執行導演、劇務、燈光、宣傳策劃等人找齊,組了一個100多人的劇組,要在3個月內拍完一部電影,這個定位也很明確;一個詩歌愛好者,找到了學校裡面上百個對詩歌感興趣的同學,組了一個社群,發起早晨8點到教學樓某個位置讀詩的活動,這個定位也很明確......

    2、社群定位七步法

    第一步:找到使用者痛點,分析使用者的特點,找到他們的需求點。

    第二步:細化使用者痛點,分析各方情況,找準差異點切入。

    第三步:定位自己,分析自己的能力、資源和團隊,看看我們能提供哪些服務。

    第四步:標準化服務,明確定義出我們能提供的標準化服務。在這裡,注意給自己的服務做個評估,提供的這些東西,首先要有價值,其次這個東西拿到市場上去賣,是否有人願意去買。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這樣的定位價值是偏弱的,不足以去構建一個很好的社群生態。

    第五步:做調研,把服務展示給核心粉絲。看他們是否需要,並是否願意為此付費,根據使用者反饋改進並修正。

    第六步:將服務推廣給粉絲,看使用者的真實反饋,在這個過程中找到種子使用者建立社群。種子使用者可以理解為我們的鐵桿粉絲,對我們認可度比較高,平常會為我們做一些推廣或者是價值呈現的事情。

    第七步:不斷最佳化服務流程,如果使用者或市場對我們的服務不感興趣,可以調整方向,再重複按照前面的步驟去進行。

  • 5 # 周兵

    第一,是不是普通群,還是社群,,不是在一起,社群最大的特點,而是有共同目標的在一起,建立規矩,規則有淘汰機制,有價值輸出,等,

  • 6 # 羽翼課堂

    一、明確社群定位

    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企業建立社群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為了產品轉化,我們需要明確本身售賣產品的特性是否需要使用者去活躍,還是隻要讓使用者瞭解產品屬性靜默下單即可,比如常見的快銷日用品拼團群,瑞幸咖啡的拼單優惠群等;如果本身社群存在的價值在於持續為自身平臺引流,那我們需要的就是不斷的提供給群內使用者平臺的優質內容及活動,多點觸達帶動使用者活躍;如果社群本身的存在在於快速處理產品售前售後服務,就要做到相關工作人員入群及時處理使用者問題,快速響應才能確保使用者對社群的信任。所以,一味的要求企業社群的活躍是不科學的。

    如果你的社群確實需要使用者活躍才能滿足業務需求,以下幾點供參考。

    二、雙向互動

    一味單向的內容推廣與輸出並不能讓使用者活躍起來,長時間還會導致使用者喪失新鮮感而流失,我們要做的是將使用者真正的盤活,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讓使用者在群內產生實質性動作,常見活躍活動包括但不限於:每日有獎問答、線上沙龍、主題探討、吐槽大會等,可根據本身的產品特性進行思考。

    三、優質使用者篩選

    一個群內的使用者主要分為3個層次,普通使用者、活躍使用者、核心使用者,我們需要多維度評估使用者活躍程度,從而篩選優質活躍使用者進入新群及帶動更多使用者活躍,主要評估維度分為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定量以社群積分為主,定性分析主要包括:

    單向輸出活躍度:使用者瀏覽群內資訊程度、在群內停留時長

    雙向互動參與數:使用者參與互動積極度、發言數量

    在本群的貢獻度:維護群內秩序、產出優質發言、實質性UGC內容

    四、使用者貢獻

    要想使用者持續活躍,就要使用者在我們群內作出一定的貢獻,只有付出了足夠多的成本才會建立持久的連線與活躍,因此我們需要以使用者貢獻值為核心建立使用者等級體系與權益,比如:產出原創文章——貢獻值200、使用者給予課程分享——貢獻值500、不同的貢獻值總額對應不同的使用者等級LV1、LV2...不同等級給予不同的使用者權益。

    根據業務需求,按照周、月、季度等時間定期進行排行榜的公示,鼓勵使用者及其他新使用者參與,發放相關獎勵與證書。

    五、沉默召回

    多次嘗試各種互動可群內使用者一直沒有活躍反饋怎麼辦?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有時候適當的放棄會帶來新的生機,首先確保批次添加了群內使用者為好友,防止使用者真正的流失;其次,在群內釋出群公告宣佈本群解散,選擇新的主題群作為引流的方式,如果感興趣的使用者可以進入新群,一般召回率最高可達到30%左右;同時私聊使用者進行小範圍的調研,瞭解群內不活躍的原因,以便最佳化運營動作。

  • 7 # 私域小助理

    其實也可以帶入AARRR模型,來進行社群運營:

    A:社群拉新:往往需要活碼等輔助工具,線上線下多渠道投放,吸引使用者;

    A:社群活躍:透過在群內搭建積分體系,以及各種玩法來提高社群活躍度;

    R:社群留存:群成員在群內能夠停留時間久,最重要的前提是能夠收穫價值,價值提供是留存的關鍵;

    R:社群轉化:透過定期群發營銷話術、產品介紹、品牌資訊等,促成使用者購買轉化;

  • 8 # 思達搞社群

    其實,很多時候社群不活躍,都是從剛開始建群已經決定了。

    在社群營銷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人問到這個問題。我都不會直接告訴他,用什麼方式去啟用社群,這是術的方面,我希望他明白道的層面。因為,有的群,你再用什麼方法,都不會啟用的了。

    就像去看醫生一樣,醫生需要清楚知道你這個症狀是怎麼引起的,才好對症下藥。

    所以,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你這個群當時是怎麼建立的?

    有的人說,我就是想賣貨,我想變現,那麼社群的人越多越好。這個說法也沒毛病,這個涉及一個轉化漏斗,社群的使用者畫像儘可能精準,才好做後期的轉化。

    你會發現,只有對使用者有價值對群,才能是使用者想要的。所以,作為運營者,應該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使用者的需求是什麼,使用者為什麼願意花時間在我們身上。

    這個有個誤區:社群活躍不等於社群有價值!這也是很多做專案的朋友經常會犯的問題,一味追求社群的活躍度,搞各種紅包手氣王、猜謎語、有獎問答等,看監控資料社群的活躍度確實很高,但是轉化率缺低得可憐。

    當然了,也不是說讓大家不要做這些遊戲互動。大家需要明白這個活動的關鍵指標是什麼,再去設計你的運營策略,上述說到那幾個活躍的方式也是非常棒,包括我自身在操盤的過程中也會用到,關鍵把它放對位置,那就ok。

    ——回答完畢!

  • 9 # 大銘觀察

    8個技巧,教你提升社群活躍度

    1.善用群公告

    有很多人進群后,第一時間習慣性的設定訊息免打擾。只要不開啟群,不管裡面說什麼都不知道。

    善用群公告,@所有人,提醒群成員。很多群主是直接發 “@所有人”,這樣是起不到效果的。主要可以在重要事項、重要活動、大事宣佈的時候用群公告艾特群全員。過於頻繁地使用群公告,也只會引起使用者的反感,甚至你的潛水使用者可能會因此變成流失使用者。

    2.持續的價值輸出

    不管是什麼社群,使用者只關注與自己有關的價值資訊。社群運營人需要不斷增加社群的價值,滿足使用者的更多需求,而且要有核心的價值。

    3. 互動話題

    讓群員在群內持續付出,因為“沉沒成本”的消費心理,群員在社群裡投入的時間精力越多,TA就越離不開社群。比如參與話題互動、各種活動等,滿足群員的參與感。

    4. 紅包福利

    5. 獎勵機制

    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是一樣重要的,人本身就需要儀式化的事物來滿足內心需要的存在感。

    6.早晚報

    早晚報這個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透過長期在固定時間提供符合社群調性的內容,來提升使用者活躍。

    有幾個關鍵點:持續,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固定時間;內容質量。

    舉個例子:每天早上釋出早報、天氣預報、微語

    社群內需要3個重要的角色一起來做互動話題,分別是:話題發起者、話題主持人、話題參與者。

    一般的活動流程如下。

    2、通知群成員,讓大家準備自己的答案

    4、評選最佳答案,並給予小禮物獎勵,活動結束

    8.明確的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提供哪些服務,使用者需要做些什麼,不能做什麼,規定提前說好,有原則才能辦好事。

  • 10 # 知識觀察員

    要達到強互動,我們需要彼此之間可以多頻次深度廣泛的交流,就需要透過建立社群來達到目的。

    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是社群建立的最初原動力,建立好社群之後,在有效運營下,會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

    現在,“社群運營”更多的是指一個”降低獲客成本提高轉化率“的一個工具,之所以要進行社群運營,是因為要達到我們的某種目的,某種需要透過社群轉化出來的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可以是電商的復購率、可以是品牌的傳播度、可以是組織的擴張力等等,但一開始便基於本身獲利的社群設計必然會短命,因為過於重視自己的商業盈利,便會忽視社群主體的價值,而你之所以可以透過社群獲利,最根本的就是社群主體對你的認同感及參與感。

    對於一個付費社群的使用者體驗,最根本的我覺得應該是價值的差異性互換,差異性互換即你要讓你的社群主體成員感覺到他們從你這個社群裡得到的要比他們付出的多。

    對等付出可能比較理想化,但是差異性付出確實十分必要的,讓成員感覺我付出1分可以獲得1分+9分的超值回報。

    這叫做,高性價比!

    這樣的事,不是不可能實現,比如,一個社群10個人,群主1人+社群成員9人,每個人都是不同行業的精英,然而卻對彼此的另一個行業知之甚少,於是當其中一個人分享自己的行業心得的時候,他將獲得的是另外9個行業的專業知識,同時你還會得到一個大的學習社團,這就是1=1+9的理論,你付出1分,獲得10分,相比這樣的體驗,是非常好的社群體驗了吧。

    當然,要想獲得這樣良好的體驗,需要社群建立者在社群建立之初做大量工作,一個10人的社群,群主需要分別於其他9人溝通,說服他們自願付出,假如是100人的群,1000人的大社群,又該如何呢,這就需要社群建立者在社群建立初期最好社群規劃,人員的規劃。

    社群建立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建立之後社群的運營才是重中之重,如何保持社群活躍度且還保證群不能被無效資訊長期灌水?如何引導成員就某一話題進行專題探討?如何設定成員之間的溝通時間?如何解決社群之間的一些突發情況?如何提升社群成員對社群本身的認同感與參與度?

    等等這些,都是社群運營的關鍵,也都關乎社群的使用者體驗。

    其實,使用者體驗,並非需要轉眼於大處,而應著眼於細節,細節才是決定社群使用者體驗的關鍵。

  • 11 # 向水學習

    1.引進群大v

    不管是社群還是其它的,只要需要人的地方,都是需要有一個領頭的,在群裡拉進一個與本群群成員內容需求度高的人作為領頭,讓他參與活動,這樣,有了一個意見領袖,那麼,其它人就會熱情很多

    2.定期釋出內容

    早起釋出新聞,與群內成員需求度高的新聞多發,然後,定期釋出一些活動,讓群成員參與

    3.讓群成員分享內容

    對於活躍的群成員,給他們一定的許可權,讓他們感受到不一樣,如果大傢什麼樣一樣,那麼活躍度就會降低很多

    4.給群成員標籤

  • 12 # 跟青木老賊玩社群

    題主你好,非常高興我能為您解答這個社群難題。在社群運營過程中,遇到社群不活躍是所有社群運營人員都會遇到的問題,經過五年的社群沉澱,這類問題我們分析出了一些方法,在這裡分享給題主:

    我們認為不活躍的原因有三個方面:人沒找對(社群門檻)、群規混亂(無可落地群規)、運營方式不對(喜歡單一輸出和表達),簡單的說這類問題其實就是社群主沒有給使用者建立共同的目標,沒有形成一致行動力,沒有一個可以同頻共振的工具和方式。

    接下來,我將具體的給題主分析下:

    一、社群門檻的設計(找的人不對)

    社群運營好比是造房子,前期的地基和鋼筋混泥土一個都少不了,我們社群運營需要構建一個清晰的目標和運營機制、服務受眾使用者畫像、提供啥服務、服務多久、用什麼工具服務、有啥資源、種子使用者多少個合適、誰適合種子使用者、商業社群有啥盈利點等,這些都屬於社群門檻設計部分,弄清楚這些問題,我們就可以按照規定把對的人找到加入我們的社群,俗話說得好:人找對的,運營就事半功倍了,人不對什麼都白費。

    二、群規設計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群的群規非常的長,導致使用者一句都沒記住,群規裡寫的全都是不能再做什麼,全都是隻允許群主點燈,不允許用放火的規定,這樣的群規,都會限制使用者發言的積極性;

    一旦沒有使用者發言,長此以往,這個群的文化氛圍就會是壓抑的,久而久之,使用者就養成了只默默關注不說話的習慣,甚至直接取消了對這個群的關注(主要是看這個群的價值對使用者是否有用決定使用者是否關注這個群),你現在運營的群沒人說話還不能證明群不活躍,真正的不活躍是使用者根本就沒有把注意力放在這個群,所以這個時候我建議你做一個測試,發一個紅包,看有多少人領取,領取時長多久,這個很能測試一個群有多人在關注它,啟用的可能性多大?

    三、活躍方法

    有人肯定會說請嘉賓做分享會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但是放在現在,你會發現線上分享已經氾濫了,我們如果再長期在線上用這種方式,使用者就會形成免疫力,畢竟聽的運營已經培養了使用者的懶惰心理,所以在線上運營,我們更加側重的是話題交流,比如當下熱點事件是什麼,和我們的社群主題是否相關,我們可以固定時間在線上交流話題,還有一種玩法我在這裡推薦給題主,就是輪值群主,相當於每個使用者每天當一天群主,在這一天,負責這個群的內容輸出,可以介紹下自己的業務 自己的經歷等等,透過這種發那個是啟用社群使用者關係。

    線下呢?話說線下是增進使用者信任關係的重要扭帶,我們不僅可以舉辦乾貨分享沙龍,是不是也可以帶著使用者去吃美食、去徒步、去爬山、去學茶藝、去做美甲呢?其實只要能增進使用者關係的活動,我們都不妨一試。

  • 13 # 王鐫樺

    1、社群長時間不活躍,是因為群裡沒有可供群員學習的有價值的東西。

    2、社群創始人的勢能不夠,也就是缺乏凝聚力。

    3、沒有吸引群員互動的活動。

    4、沒有幫助群員解決問題。

    好了,知道了以上導致社群不活躍的四點問題後,我們要如何破局呢?

    一、如何體現你社群創始人的高勢能,展示你的價值和對群員的幫助?

    1、每天寫一篇文章。文章可以不用太長,但每天持續寫。

    文章內容可以是你建立這個社群的經驗,寫社群裡有用的觀點,寫社群會員成長的故事,寫社群舉辦的活動。

    這樣可以避免社群長期不發聲,那你的社群只是名存實亡。

    2、發動社群會員一起來寫。

    二、社群管理。

    1、用你的言行如一來影響群員,還需要把言行如一貫徹到底。

    2、對於搗亂和騙人,不同頻的人一律下狠手,剷除出去。

    3、社群是先做強,再做大。而不是縣做大在做強,假如你做大了就很難做強。

    但是做強以後,可以慢慢做大,也不要著急社群的規模是多少人,不要為了達到指標而去遷就誰。

    三、獎懲紅包升級玩法。

    比如,1000塊的紅包,拿出500捐給慈善機構,剩餘的500群員來搶。

    這樣,發紅包的心情好了,社群也有了溫度。

    尤其,創業社群,每天都談的是如何賺大錢。如果這種純商業社群裡,有了慈善的維度,社群會更有凝聚力,社員之間的感情會更好。

  • 14 # 廣州美迪教育

    當我看到“社群”二字,我就非常興奮。為什麼呢?

    因為本身做新媒體的的我,社群這一塊肯定是非常經常去觸碰到。大家都知道現在流行社交電商,很多企業都已經開始做社交電商這一塊了,因為一旦社交電商這一塊做起來了,流量是非常大的。那麼問題就來了,留存的使用者該如何去促活呢?接下來,就大家幾個技巧。

    免費資源領取

    想再次啟用使用者內心的購買慾,可以搞一些免費資源的領取活動。把整一個社交群體啟用,社群互動這一方面,全部做起來。

    優惠活動

    企業可以不定時的做一些優惠活動,告知整個社交群。讓這群使用者內心有一種覺得便宜了很多的感覺,因為難得的一次優惠嘛,使用者心理肯定會想買的慾望。

  • 15 # 行秀

    【增加互動環節】

    參與感簡單而言就是“互動性”——透過互動讓使用者參與,來滿足大家“在場介入”的心理需求。依賴於社群運營人員,不斷的設計不同場景,與使用者產生各種的連線。

    在完成一個階段的拉新之後,如何促進互動增加活躍度就成了運營人員需要發愁的。

    傳統的學習型社群透過微課作為社群的日常活動,參與度較低,很容易出現大量潛水的情況。如果要求社群成員定期上交課後作業,並請講師進行簡要點評。這樣的環節設定,在使用者聽課時,與社群產生了第一次的連線;課後提問產生了第二次連線;加上交課後作業和老師點評,一共產生4次與社群的連線。將會大大提升使用者的參與感,也能因此篩選出對於社群更重視的使用者。另外運營人員也需要定期清理長期潛水及長期拒絕交作業的使用者,以保證群內使用者的精準。

    讓使用者吐槽也是一種參與。不要畏懼,勇敢面對使用者的負面評價,甚至激勵使用者對產品或內容進行吐槽建議。比如小米提升參與感的方式,是聚集一群種子使用者為產品的研發反饋提供意見。在採納使用者的建議後,可以適當給予提出建議的使用者一些獎勵,增加其對於社群的歸屬感,讓使用者和社群一起成長。

    除以上兩種方法外,也可以在做正事之餘帶領使用者一起玩,例如各種接龍游戲,互評等等。透過簡單的社群遊戲增加各位成員之間的互動有助於社群的活躍和成員之間的破冰。

    【讓使用者獲利】

    在當下飛速奔跑的生活節奏之下,已經很少有人願意做所謂徒勞無功的事情了。使用者願意參與某一件事,必定需要榮譽或利益的激勵。

    許多打卡型社群會為每個完成長期打卡目標的使用者,製作一張獎狀,這就是精神激勵。使用者透過獲得獎狀得到社群的認可,並又一次向社群產生連結,從而提升參與感。學習類社群的畢業獎狀、畢業儀式也是同等道理。

    曾經某打卡群讓使用者自願繳納300元押金,每分享打卡一天獲得部分押金返還,天數越多獲得的返還就越多,完成全部打卡任務的甚至可以拿到額外的獎金。透過這樣的機制增加了使用者的參與感,堅持下來的成功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五。

    【共同完成一件事】

    在此 我們再次強調社群的定義“一群有共同特點的人,聚在一起完成同一件事”。

    曾經有某大品牌做過一次“為愛跑腿”的活動,社群內連線了熱愛慢跑的跑者和殘疾人兩個群體。他們洞察到殘疾人生活的不方便,經常有很多買電池買燈泡等小需求無人配送上門。APP可以讓殘疾人在社群中釋出需求,當有跑者開啟APP的時候,求救訊號就會出現,跑者可以自由選擇想幫助的殘疾人。雙方確認,即可確認跑腿任務。這樣一個舉動讓兩個群體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也讓跑著感覺到自己有“幫上忙”的感覺。

    另外也可以讓使用者參與到社群的建設管理中來,讓社群成為使用者共同的傑作。比如吳曉波讀書會設立的班委制度,讓使用者自己管理使用者。這時候對於班委來說,社群就是自己的孩子。不僅會格外積極參加每次社群活動,並且會發揮自身資源帶動其他使用者。

  • 16 # Moon丶星月

    社群不活躍,以下教你三種辦法啟用社群使用者:

    一、紅包啟用

    這是最簡單的一種辦法,適合於大多數剛做成的社群或者做得比較好的社群。

    二、活動啟用

    就是在社群裡多舉辦一些活動,鼓勵大家進行參與,每位參與的人員根據貢獻度給予不一樣的獎勵,第一名的可以頒發一個獎狀。

    三、簽到獎勵

    連續多少天簽到就送一些物質獎勵,例如:連續簽到七天,就贈送一樣小物品。

    四、日常問候

    管理人員要多在社群裡進行發言,適時地進行噓寒問暖,例如:天氣變化,出入平安等。

    五、話題交流

  • 17 # ZHpapillon

    社群一直是一個很火熱的話題,我研究了市面上比較火熱的網際網路學習型組織,發現一個怪圈,就是一些人自己社群運營的很糟糕,但是還出來教別人怎麼玩社群,收費還不低。

    一個優質的社群離不開三個要素:好的激勵制度、內容創造者、優質群管理者。 所以,我總結一下當下這些網際網路學習型社群存在的主要問題。

    1.群成員之間資訊不暢,溝通成本高

    2.社群運營缺乏體系化

    3.缺乏激勵機制

    4.缺乏一個高效的溝通方式

    5.以個人利益為中心,註定無法調動大家積極性

    所以說,要啟用社群使用者,社群結合平臺做一些互動,可以形成把平臺的核心使用者引流到我們社群做重點維護,也可以把拉新的使用者引導我們平臺做進一步瞭解。

    我們還可以做一些活動,例如,乾貨分享、策劃活動、紅包啟用、話題交流等 而且做好社群定位,找到使用者痛點,分析使用者的特點,找到他們的需求點。再細化使用者痛點,分析各方情況,找準差異點切入。分析自己的能力、資源和團隊,看看我們能提供哪些服務。 最後在這個過程中找到種子使用者,種子使用者可以理解為我們的鐵桿粉絲,建立並且最佳化儲水機制。這樣,一般來說,基本可以啟用到使用者了。

    最後,如果你需要更多關於社群運營的乾貨,記得私聊我哦,更有免費社群運營的資料包大禮等你來拿,名額有限哦。

  • 18 # 朱老四聊社群

    關於社群活躍度比較低、死群等問題,分享一些實際的如何啟用社群使用者的經驗給到大家。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首先各位需要明白一個社群問題,基於商業目的的,存在社群存在生命週期。

    一般情況下也就2-3天可能正常情況下就一週時間,一般情況下很難逆轉,神仙都沒有好辦法。所以對於我們做社群運營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在社群的有效生命週期內,把活幹好,最起碼的你得讓新使用者知道你是做什麼的,你有什麼優勢,而且儘可能把成交機會鋪墊好。

    接下來就分享一點我這邊的經驗,給到大家。

    01:以微課為核心的高質量的內容教育。

    社群有效生命週期內,一定一定要做微課。最好是新群成立的1-2天內,就直接群內運營的形式開設。簡單直接的介紹自己,目前匯入社群的使用者,基本都是依靠超級誘餌吸引進來的,肯定是存在某種訴求,基於這種訴求,透過群內微課的形式,完成介紹自己、宣揚優勢,把成交的基礎做好,微課怎麼講好,歡迎大家關注我的系列文章。

    02:適當的扶持群內意見領袖。

    活躍社群的基礎標配,就是有活躍的意見領袖或者是活躍份子,最核心的價值就是調動群內的活躍氛圍,能夠自發形成最好,但很多時候很難形成。所以推薦大家採用直接扶持或者是群內招募的的方式,簡單有效,雙方簽訂協議的那種,你幫我做到什麼程度,我給你提供什麼樣的獎品或獎勵。

    03:群定位轉變為服務社群。

    如何留住使用者?尤其是在社群的生命週期過去的時候,一旦興趣度下降,就勢必會有退群的行為,這個時候依靠的就是服務,或者說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社群存在對使用者有價值,有問題能夠得到解決,這就是最大的價值。社群營銷最佳的形式是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比如說做化妝品一定要教人家如何打扮,做保健品一定要教人家如何養生,做門店技術的一定要教人家營銷,做孩子培訓的多給人嘮嘮如何幫孩子提升成績…當這個社群能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的時候,才是留住顧客的根本。

    04:小號互動;活動啟用。

    很多人都推崇這招,但實在是迫不得已的做法。一般情況下每個社群內至少有3-5個配合掩護的小號,這是慣常用的方式,偽裝好自己,別暴露。

    當然另一種方式就是所謂的社群福利,一定要不定期的提供。而且面對新群一定要儘管的建立這種利益關係,比如說常見的拼團、砍價之類的,基本上90%以上的使用者在得到你的優惠之後,就不會輕易的退群或者是遮蔽群了。雙方的關係一旦有了利益的瓜葛,相對來說就比較穩固一點。

    社群的第一等級永遠是微信好友,因為微信營銷的核心利器朋友圈營銷、群發營銷、私聊互動營銷等,都是基於微信好友展開的,也就是說,能有機會新增微信好友的話,一定要新增。新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主動地頻繁的新增好友,儘可能的使用超級誘餌被動新增好友,因為這個限制目前監管還是比較寬鬆一點的,每天被動200人比較保險,上限320人。

    在社群的有效期內,做成什麼樣子,基本也就決定了這個群能帶來成交的結果。雖然很殘酷,但事實就是如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ivox9和OPPOR9哪個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