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言明記
-
2 # 義哥說教育
對於這類孩子,我們一般稱之為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確實是我們國家目前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特別是自從有了農民工這樣一種形式以後,我國的留守兒童的人口逐漸增加,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也一直是國家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那麼如何在現實當中解決這種問題呢?我想以目前的形勢來看,主要有如下幾種解決方案。
第一,將留守兒童託付給老人這是目前很多留守兒童的一種現狀,由於父母可能年齡相對比較年輕而外出打工,所以很多孩都將孩子託付給老人,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進行撫養,將他們帶大。這樣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孩子最少還有一個親人在旁邊,應該說對於孩子來講照顧應該都還是可以的,但是這種有隔代教育的問題,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當中還是有很大的缺憾,畢竟父母才是孩子的最親近的人。而且老人的教育理念相對落後,對孩子的教育起不到輔導的作用。而且,老人對於小孩都比較溺愛,從而造成了孩子的霸道和不聽話。這也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第二,送寄宿學校對於家庭條件允許的家庭,可以考慮將孩子送到私立的寄宿學校。這類學校由於採用的是封閉式管理,對於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統一管理,從一定意義上來看,對孩子的教育是比較好的。但是,這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那就是寄宿學校的質量問題,現在有些寄宿學校只是負責孩子的管理,對於教育並不上進。而且,一些寄宿學校,由於父母都不在身邊,孩子的身心發展不健康,孩子之間也有很大的矛盾。如果學校質量不好,不建議送到這種學校。
第三,隨父母就讀這種方式,其實是可取的。目前,很多大城市都允許外地務工子弟就讀的政策,只要手續符合,一般是能夠上學的。雖然不能上最好的學校,但是一般質量的還是可以的。當然,這種方式就是花費會大。因為,如果是父母打工,對住宿沒有很大的要求,有的甚至就住在工地,但是如果是孩子一起過來,可能就需要租房居住,因為,只有租房才能確定對口學校。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經濟負擔,但是,這種方式可以讓孩子接收城市裡面的高水平的教育,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孩子能夠和父母一起生活。
我想的,對於留守兒童,能夠解決的就以上集中方式,如果以上都不具備,那就回家吧,不要出去打工了,現在農村掙錢的機會也很多,儘量就近打工或者在農村創業,也許這才是最好的解決之道。
-
3 # 西望長安123
在廣大農村地區,這種現象很普遍,夫妻倆在外地打工,孩子在老家,由爺爺奶奶來帶,這樣的孩子就是留守兒童。全國婦聯2013年5月釋出資料推算,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佔農村兒童37.7%,佔全國兒童21.88%。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最突出的是隔代教育的問題,由於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對孩子的價值觀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都會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
作為父母,如果能夠創造條件讓孩子隨父母到務工地就讀,就一定要把孩子帶到自己身邊,如果確實沒有條件帶在身邊那麼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1、定期和孩子通話,瞭解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尤其是母親要做得更好,要了解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有沒有遇到困難,有哪些無力解決的問題,哪些不好的傾向,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彌補父母不在家感情上的缺失,讓孩子養成傾訴的習慣,形成母子父子之間良好的溝通。
2、要以父母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孩子的成長,努力為孩子的成長創造條件。大部分的爺爺奶奶帶孩子,都會過於溺愛,什麼都不捨得讓孩子去做,只要能替孩子做得,必定不遺餘力,長此以往,會造成孩子生活能力低下,而孩子們閱讀的需求,看世界的正當需求又往往不被爺爺奶奶重視,造成孩子們視野狹窄,眼界不開闊。有條件的父母要多給孩子郵寄一些書,益智的玩具,要給孩子各個年齡要學會做什麼訂一個時間表,要督促爺爺奶奶去執行,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有益而無害的。
當然,無論怎麼做都無法避免父母不在身邊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但如果父母用心了,就可以把這種影響降低到最小。
-
4 # 朱老師的詩
關於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一直是一個備受家長、老師、專家關注的老大難問題。在此,結合本人的經驗,作如下建議。
一、真正要解決這個問題,父母至少有一人在孩子身邊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管理孩子的學習。因為,除此之外,不管什麼方法,對於孩子的教育都不是最佳的。孩子的教育監護,必須由父母承擔,其他任何人是不能替代的。所以,如果父母均在外工作,至少要一人陪伴在孩子身邊。
二、如果硬是不行,可以考慮將孩子轉到父母工作的城市上學,便於孩子的學習管理,一家人也好團聚。
三、如果這兩種方法都不現實,其他的方法都是下策了。如果硬要把孩子放在老家就讀,父母必須做好親子教育工作,必須抽時間經常性地與孩子電話溝通、交流,滿足孩子成長中對父愛、母愛的需求;同時,也可影片檢查、輔導孩子的作業;也可以利用班級群裡的資訊對孩子的作業進行、輔導檢查。
四、對於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也可以考慮將孩子全託在老師處。就是將孩子全託給自己的老師或專門的老師,就是連同吃住、學習都託付給老師,同時,父母給老師一定的經濟補償。但是,一般的老師是不願意承擔這一重任的,這需父母與老師深入地溝通,請求,講清困難,作通老師的工作。
五、充分利用通迅工具,與孩子的所有任課老師溝通、交流,拜託各位任課老師多加教育管理自己的孩子。
總之,這些辦法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在此,還是歸勸雙雙在外打工的父母們,至少一人回到孩子身邊陪伴,必竟,孩子的成長是第一位的。
-
5 # 與數學奔跑
你這個問題,是一個社會現象了,好多人,都是這樣。為了生存,有些東西缺丟失了,回頭想想,失去太多了。可是有些家長在外,孩子成績也不錯,也是極個別的,很少,所以大部分孩子成績將來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了。一個孩子好壞,其實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不要覺得家庭教育不大,學校教育才是主要的。你這個問題,最好還是有一個人回來陪伴比較好。
-
6 # 雛菊學館
哪怕再難帶回身邊,用行動來告訴他:我們在一起。一定先處理好關係,再談別的,否則孩子心裡得不到滋養,後面的問題更多更大。
-
7 # 80人看世界
留守兒童一直是一個大問題,其實國家應該開放教育,每個城市都應該專設幾個這樣的學校,專門收納外來務工子女上學,並且給予補助,讓孩子們多一份父母陪伴。
-
8 # 九憧
兄弟,你掙錢再多,孩子教育不好,到最後你啥都不剩,可說是人才兩空!你信不?你再有錢,有王xx有錢嗎?他的兒子所作所為,不是一個很好的教材麼?現在國家政策好了,每個大城市都有安置房,你可以把孩子接到身邊,讓他嚴從身教,每天晚上可以輔導孩子,小平同志說的好:教育從娃娃抓起!對不?少年強則國家強,孩子教育好了,並不是對各自家庭的重要,將來還會影響社會![微笑][微笑][微笑][微笑]
-
9 # 林氏燒餅
現在留守兒童問題是現在農村很普遍的問題,現在沒什麼好的解決辦法,無非就是兩個
1 上私立學校
如果家裡老人沒能力接送孩子的就只能拿錢上私立學校了
2 由老人帶著
由於父母帶著,不過由於他們那個年代的大部分都沒什麼學問,所以說很多老人都沒法輔導孩子學習
就拿我來說吧,我的孩子就是在家有父母帶著,他們是真的沒法輔導孩子,還好我女兒比較努力知道學,成績還可以!這點讓我挺欣慰的
-
10 # 法律新視點
留守兒童是一個沉重的社會話題。近來,許多城市出臺政策解決外來打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外出打工人員子女入學可以享受當地城市的義務教育。夫妻整天在外地打工,首先要詢問所在城市外來打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如果經濟條件許可,儘量讓孩子在打工地入學。經濟條件許可,可以選擇私立學校全託,但這種情形對於一般外出打工人員不太現實。委託有修養的親屬、朋友代管上當地的公立學校可能是比較適合的辦法。選擇人“修養”的人非常重要,這裡的有修養,並不一定是文化修養,為人正派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另外,外出打工的家長與受託人之間的信任關係也是必須考慮的範圍。
-
11 # 百分之八十
夫妻在外打工,留下孩子一般是爺爺奶奶帶,現在學校又得管接管送,爺爺奶奶一般都50多歲後,道路又車多,反應又慢,容易交通事故,但又能咋地?況且又得必須進班主任的輔導班,冬天還得天黑去接,更容易發生事。小學三年級以下的課本作業現在的爺爺奶奶還能輔導輔導,有些不能輔導的,完不成作業的,孩子挨批,老的也的挨批。住輔導班呢!一二年級住咱不放心,住了,咱知道吃的絕對不好,正式小學沒住校的,只能在班主任找的老師輔導班,唉!不放心又能咋?為了生活,為了不比別人過的差,只有出去打工,為了補足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的歉意,只有給孩子多些錢,以至使孩子要不學的更壞,要不使孩子學的不言語,任人欺的懦怯的孩子。
最好的辦法是什麼?社會形式就這樣,建議最好夫妻能有一人賠孩子為好,雖然你們夫妻分開了一點時間,但還有聚的時侯,但孩子教育不好了,前程沒了,一輩子就完了,讓孩子做個心情開朗,自信滿滿,朝氣活潑,沒有陰霾
的學年。
-
12 # 宣傳曉學生
留守兒童是個大問題,父母還是給孩子多點關愛。起碼夫妻雙方要和諧相處。
作為80後,我基本算留守,一個同事90後算留守。
現在發展都還行,都是高校教師,研究生也考上了985院校。
這個還是因人而異,不能一刀切。
說到底,還是儘量多陪陪孩子。
-
13 # 錦州迪子
孩子撫養不是每月按時給錢就行了,陪伴是孩子成長至關重要的因素,不要讓孩子從小就缺少父愛母愛,這對於孩子以後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青春叛逆期,爺爺奶奶也是真愛孩子,我們不是說父母不好,但隔輩人會非常溺愛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最重要的是教育方面隔輩人根本無法去幫助孩子成長,所以你有了再多的錢倒不如在孩子身邊工作,或者把孩子帶走留在身邊,錢多少真的不重要,既然要了孩子,我認為孩子就是一切,他的喜怒哀樂,他的成長,他的一切才是重點,而不是錢放第一位,當然沒錢萬萬不能,但我想只要努力,踏實肯幹,在哪都一樣能賺錢。
-
14 # A0匠心獨具
這個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想在外邊掙錢,可能孩子的教育就不能自己親力親為了,當下社會的普遍問題。我是一名85後,小孩上小學,暫時是自己父母帶的,對小孩的教育沒有一直沒有鬆懈,父母教育方式和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區別,我對於小孩是比較嚴厲的,而父母是過分的溺愛孩子。我知道兩個教育方式都是不好的,所以我採用多讓他參加各種輔導班,以及網路課程,讓自己的父母給與監督,我和輔導班的老師也每天都有聯絡,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教育走向,讓小孩全面發展。
我明白,只有監督,讓小孩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比較早的樹立孩子的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雖然不在他身邊,對於我家小孩的學習,我還是比較放心的。我家小孩也比較懂事,所以我在這邊才能好好工作,不想著讓他吃苦,只想能給與他儘可能好的學習以及生活環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學歷對於整個大環境還是比較有用的,希望各位家長,在掙錢的的同時,不要忘記自己孩子的教育。
-
15 # 加菲貓1608388
你們夫妻這麼努力奮鬥,想想最終的目的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過得好。孩子越小跟隨父母去城市越好,孩子小適應能力強,再大一點了,和城市的距離只會越來越大。夫妻考慮一下,是願意一起回家鄉工作,還是希望最後留在城市,不管怎麼樣也一定把孩子帶在身邊,壓力大肯定的,但是孩子從小不缺失父母的關愛,父母不會錯過孩子每一步的成長,這些也是努力的動力不是嗎?
-
16 # 中山大寶
最現實的狀況是留守兒童,只能看到眼前的孤獨,看不到大山另一邊同樣是孩子們的生活方式是如何的?留守的環境限制了他們的想象能力,養兒防老,當兒孫們長大了,就沒有能力去養老了,因為時間一晃,人也不在了!
-
17 # 紅五星助學社
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況一般都不太好,除了少部分天資出奇的學生外,獨立完成課後作業時,有不會的沒有家長在身邊及時指導,導致不會的知識點越來越多,最後就學不進新知識了,要解決這樣的問題,當然最好的辦法是家長就近工作,多抽工餘時間督促指導,但是老家能掙錢的工作機會一般較少,迫於生機,理想狀況大多難以達到,那就花一些錢請老師每天放學後輔導完作業再讓人接送回家。當然現在留守兒童多的地區,政府相關部門也在採取一些關愛和幫扶措施,促進孩子身心健康,學業進步。
-
18 # 愛看那一霎那的繁華
首先,孩子教育缺失!這個問題非常大,孩子教育最大就是陪伴,
其次,生存的第一要素就是解決溫飽問題!
所以一二兩個問題加起來,就變成問題上的根本看起來的不能調和!前幾年好像沒法調和,出現了一堆的社會性問題!但是近兩年國家實施了很多政策有利於地方內陸經濟和環境的發展!"退耕還林"“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都是增加經濟活力的要素,比如北上廣深,一二線城市生活成本的居高,很多人都回去了,帶回去了城市的見識,再加上電商平臺的活躍,很多人改造了自己的老屋田地,發展低碳環保的旅遊業等,再加上國家脫貧攻堅,老家現在機會比以前好多了.
雖然也有人留了下來,繼續奮戰城市,但這種也是城市發展的一面!
結論: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
加油
-
19 # 新商業思維大鵬
打工掙錢固然是好,打工掙錢是為了什麼?首先把這個問題搞清。你就明白了,錢寧可少賺,也要把孩子照顧好。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孩子一旦培養成才,他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和家庭效益,是沒有辦法用金錢來衡量的。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我個人認為錢可以少掙,但是子女教育是人生中重大的事情。如果子女教育不好打工又有何用?我們打工不就是為了孩子們嗎?不就是為了讓他將來生活的好嗎。如果一個孩子沒有前途和未來。打再多的工有用嗎?如果一個孩子將來能成才,它可以改變你整個家族的命運,改變幾代人的命運,這個觀點您認可嗎?
對孩子的教育一刻不能放鬆,因為孩子是國家的希望,是家庭的希望,我們不能因小失大。如果孩子教育不好,你這輩子打工,那麼有可能到了孩子這一代人,還得繼續打工,請問這樣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嗎?
-
20 # 鄉鎮小宋
有孩子的家庭真是一個大問題,大部分人都是為了生活所迫去外地打工,是誰願意離開自己孩子呢,孩子的成長是必然離不開父母,所以我的建議父母雙方最好能留一個在家裡,附近找點其他工作做,方便照看教育孩子,哪怕是收入少點,也要留下一個,苦不會苦一輩子,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由於缺乏父母在身邊而導致的一些問題,會影響你孩子的一生,做人父母就必須有責任!
回覆列表
不到萬不得已,不建議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雖然把孩子帶在身邊是件非常困難的事,但我們要考慮清楚,我們賺錢和奮鬥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孩子嗎?
父母不在身邊,孩子會有心理上的缺失,教育問題也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隔代教育肯定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