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對方手沒那麼長,這樣不是很容易得分嗎?
3
回覆列表
  • 1 # 稻草人213477386

    你發球,發完後手勢要有一個回位的過程,這時人家已經在接發球了,留給你反應的時間比中臺就少了。加上發短球技術要求很高,球不能過高,也很難會有大的旋轉速度,球速相對又慢。這樣很容易被對手各種撲各種封球做各種動作。把球發過去,要有速度,又要有轉速,還要講究落點,只要不給人家第一板就有抽你的機會就是及格的,除非一個冷不丁的長臺快球。你看羽毛球單打,很少有人會發短球,就算髮了也是靠假動作偷襲一下。總的說就是發短球容易喪失發球權優勢

  • 2 # 總有大來

    偶爾發幾個落地滾的小球是可以的,因其具有相對的突然性,成功的把握會比較大。不過要從始至終都發這樣的小球就不必要了。一是失去突然性會降低發球的成功率,二是接發球技術的提高會影響發球者技術的發揮,使發出的“落地滾”質量無法確保,三是平時的訓練模式和戰時的賽場環境,都激勵球員對常規技術的使用、提高和發揮,不管是在訓練中還是在比賽中,放棄基礎和常規而單一使用某項非常規技術是不可想象的。

  • 3 # 乒乓雜誌

    前國乒總教練劉國樑在有一次面對媒體的採訪時說到,在高水平的乒乓球對抗中,不是你把球打舒服了就可以,而是要想著怎麼把對手打彆扭才有機會贏。

    發球這個環節,是乒乓球比賽中唯一不受對手回球影響的環節,所以高水平的運動員,都會盡可能的在發球上下功夫,最好的情況下是讓對手直接失誤,自己得分,最不濟也不能讓對手直接搶攻,所以發球最主要的目的是限制對手。

    但是,題主所說的超級短球,那種剛剛落到球檯上的球,並不能很有效的限制住對手。原因很簡單,臺內球之所以難處理,是因為球檯的存在,讓施展動作的空間變小了,什麼落點的發球最難處理呢?第一個就是落點在球檯中間的球,因為乒乓球檯的長度是有限的,人的手臂長短也有限,所以球檯中間的落點人的手臂恰好是難以伸展的位置,而第二個落點就是半出臺球,因為將要出臺而不出臺,加大了判斷的難度,是否能夠搶拉,對於高水平選手而言也不足有十足的把握。

    與題主所說的近網短球相反,長球往往在高水平的對抗中也不多見,因為長球的落點在底線,高水平選手往往預判都很準,後撤的動作也很快,長球恰恰是給了他們轉腰撤步,狠狠發力進攻的機會。所以我們才看到世界大賽上,長球往往作為偷襲和調節比賽節奏之用。

    題主所說的球,剛剛過網就直接下落,距離對手正好是可以完全的伸出手臂發力的距離,並且任何的發球,都會產生弧線,因為離網近,所以高點期也更容易被抓到,很可能你發出的是強有力下旋球,就被對手撲上前來挑打得分了。

  • 4 # 一塊純木

    我對這個問題看法是,超級短球偶爾發一下可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是比賽中反覆運用,對手就會摸透。那麼,對手摸透會怎樣呢?對手的接發球變化會很多(比如回一個超級短球,回一個反手球,),不利於發球方控制比賽,相當於交出了主動權。

    以中國隊員得水平,他們更願意在發球環節就掌控比賽,把對打環節快速進入到自己最厲害得環節(弧圈球對攻)。發個對手反手位的長側旋球,逼迫對手拉起來,形成對攻。這才是他們最樂意看到的。

  • 5 # Nickname很無聊

    乒乓球發展到現在,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已經相當高了,所以我們民眾所使用的一些技術對他們來說並不一定能使用。你所說的這個技術我在影片中見過劉國樑再給許昕教技術動作和要領。不難看出,成功率很低,最主要是這個球要出其不意,需要一個極其刁鑽的落點。現在運動員水平很高,像這種缺力量的近網球注意力集中的話一個挑打就可以化解。我們平時自己打時你會發現一些好手能夠輕鬆調動對手,很容易拿下比賽,但職業比賽卻看不到,就是因為對職業運動員來說,一個高質量的球必須有力量,旋轉,角度三者共同組成,如果有一個不達標他的質量就不能算高,他就很容易被回擊。簡單點來說,你的擊球質量不高,那麼對手就很容易打出一個高質量的球,你的擊球質量高了,對手就會疲於奔命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乒乓球一直在開發新技術,就是為了讓運動員更容易上手,發起進攻。

  • 6 # 觸控陽光的幸福

    首先在專業球員水準裡,沒有一種發球是接不了的,吃發球就是失誤了。其次在發球環節想抓住先手,必須研究對手的特點以及根據場上的形勢,每個球的處理只有變化在對手之前,對手抵抗力下降才能成功。最後,在專業領域沒有一種打法和技巧是絕對奏效的,要開發出一種上個世紀可以獨霸乒壇類似弧圈球這種獨門絕技是一兩代人的努力,但現在來說資訊和人才資源交流頻繁,這種事基本沒有了

  • 7 # 使用者6185396796

    我想說你以為在球網處就接不到了?你太天真了,乒乓球遠練的就是腳步,你球一出手就能判斷落點了。再者風險很大,一旦沒發好你暴露給對方的區域太大了,在網前人家幾乎可以隨便打你任何位置。

  • 8 # 銀鷹子

    特別短的這種發球專業運動員都能做到 但是是不能得分的 運動員的預判能力強於業餘選手所以對業餘有效對專業無效 而且由於第一落點線路長 球速慢 第二落點沒落臺對手就在那等著擊球了 對手擊球后 發球者由於球距近反應時間短 擊球的力量和落點都會對發球者的反應判斷造成嚴重影響 這種一般都是對手直接得分

  • 9 # 行至水窮處67288616

    回答如次:專業球員是要參加各種專業比賽的,專業比賽是有嚴格的專業規則限制的,裁判判罰也極嚴,發這種球對對方球員威脅並不大,特別對橫拍打法球員更是效果不佳,並不是出奇制勝利的法寶。其二是這種發球不好掌握,規則要求不能在案內發球,且要豎直拋球,且有一定高度限制,高度不夠,判罰違例警告,再發裁判直接判失誤,對球員打擊很大!丁寧就被判過失誤,所以專業選手棄用此法。

  • 10 # 使用者15148235744

    專業乒乓球員技術好,發揮各種打法水平高,打法變化比較靈活,基本功紮實。他們每天都在研究不同對手,應該如何應對,遇到對手比自己強的話,應該如何去擊其弱點,達到控制對方有效辦法。如何發上下旋轉球來控制對方,又是如何發短球來搶攻對方,都是他們研究物件。不過發短球難度大,撐握力度大小難以控制,靠發短球來搶攻效果不太好,對方容易應對,自己一旦發短球不到位,反而被對手反擊,自己丟了分。

  • 11 # 遠宇紫雲

    發超級短,1要想又短又轉難度大,容易失誤或略高;2對手臺內推挑打,發球方很難接,易失分;3你真發了質量較高的短球,推、挑打不了,對方可以搓短回(沒難度),還可以搓長,等你拉起(低質量)時推擋或對拉,往往發球方被動。當然面對低水平時發短球較有效,因為基本功的問題1-推、挑打不了2搓球質量和位置不好冒高,容易被髮球方打死。

  • 12 # 花皮老鼠

    題主的問題提出了一種設想,即透過對方夠不著的超級短球來直接得分。這在業餘愛好者中容易做到,但在職業運動員中則很難實現。

    1. 職業運動員對比賽的準備充分,對對手的技戰術特點了解到位。

    我們經常在電視直播中看到雙方教練/運動員用攝像機錄製比賽影片。在賽後採訪環節,也經常聽到運動員談及賽前準備會、困難應對等話題。這樣的前期工作,能夠保證雙方對彼此發球的能力特別是落點有一定的預期。

    2. 職業運動員比賽更為專注,判斷更快。

    經過長期專業訓練,在有預期的情況下,職業運動員對接發球落點、速度和旋轉的判斷近乎是本能的。經常是發球方剛剛觸球,接發球方已經啟動並準備好迎擊來球。

    3. 職業運動員運動能力更強,步法運用更科學。

    經過長期專業訓練,職業運動員的肌肉能力更強,反應更快。而針對性的步法訓練(這一點韓國運動員特別注重),能夠幫助他們及時調整到合理擊球位置。

    4. 職業運動員身體素質不斷提高,而且技戰術與球檯站位存在互補性。

    小球時代,對運動員的身高、力量等要求相對較低,劉國樑、劉國正身高均為168釐米左右。但馬琳、王勵勤之後,由於大球、無機膠水、新材料球等改革,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現在國家隊男運動員幾乎都在170釐米以上,馬龍、張繼科都在175釐米以上。這是一種整體趨勢。

    小個子球員一般以近臺快攻結合弧圈球為主,比如現在日、韓的新生代球員,因而站位較靠近球檯,非常注意近網短球的保護;高個子球員一般以弧圈球結合快攻為主,比如大部分歐洲球員,雖然站位較遠離球檯,但身高臂長的優勢也足以應對近網短球;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職業運動員對全球檯的保護性很強,甚至王皓時代提出360度無死角進攻的概念,超級短球基本構不成威脅,更無法克敵制勝。

    同時,超級短球對發球方的要求很高,很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

    1. 失誤可能性增加。

    經過針對性訓練,職業運動員能夠發出超級短球。但這種9級木匠才能幹好的精細活需要絕佳的手感和控制力,難度比如會增加發球失誤的可能性。尤其是關鍵時刻,比如決勝局比分膠著的情況下,隨著體能下降,壓力和緊張很可能導致動作變形,發球直接下網或者冒高被接發球方抓住機會臺內挑打。

    2. 質量不高,無法為發球方贏得優勢。

    超級短球更多追求的是“短”,這很可能影響發球過程中的充分發力,以犧牲旋轉為代價。而我們都知道,旋轉強弱是發球質量最重要決定因素。

    3. 容易被接發球方牽制,喪失主動權。

    對於近網短球,接發球方的處理方法較多而且多變。如果不能挑打的話,回擺非常容易,然後等發球方下一板回球出臺首先上手進攻;還可以劈長控制好落點,故意讓發球方首先上手,然後提前準備打回頭。無論怎麼處理,接發球方都搶得了先機。

    綜上所述,超級短球容易費力不討好,因而不可能成為職業運動員的主體發球技術。而是和急長球一樣屬於輔助技術,主要作為偷襲和控制對手的變化使用。

  • 13 # 鼎昇乒乓

    從幾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雙方實力五五開的情況下)

    1、短球速度慢,雖然你會說旋轉強,專業的根本可以忽略,實戰實對方可以及時上步,兩種選擇:弧線低,回擺短,能擺到自己無法上手,本來發球是主動的,第三板無法上手變成被動;弧線高,上去直接挑打,自己非常被動。

    2、比賽中,雙方內心會出現波動,導致肌肉緊張,手可能產生抖動,不聽大腦的指揮(比賽裡面經常出現的情況,想發短球發不了短,想髮長球又發不了長。)

    3、一般這種球都是下旋球,發超短的上旋球很容易冒高。

  • 14 # 原動力乒乓

    為什麼專業乒乓球運動員在比賽中不在比賽中發超級短球,我認為專業乒乓球運動員在比賽中會發超級短的球,但是沒有一直髮,題主的提問也是這個意思。為什麼不一直髮,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超級短球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接 在專業乒乓球賽場上,運動員都經過了系統全面的訓練,對於這種超級短的球,打打業餘選手還可以,但是對於專業的效果並不大,用擺短,擰拉就可以破解!並不會說因為這球很短,而接不到球,直接丟分。

    2.比賽場上容易失誤 這種超級短球,剛過網就落在球檯上,對於發球的人手感要求比較高,但是在比賽場上,比較容易緊張起來,一緊張的話,手就容易僵硬住,往往容易造成失誤丟分,有點得不償失,特別是在關鍵球上,大家都比較容易緊張。

    3.需要有發球變化 一直髮這種短球,一但對對手適應後,很容易讓自己陷入被動,尤其在比賽中,需要時刻變化自己的發球,來調節比賽的節奏,單一落點的發球。不利於技戰術的發揮,實戰效果不大。比賽中,應該是長短球相結合,不應該是單一的發短球。

  • 15 # 混沌舞者

    手沒那麼長但是高水平運動員是可以透過,拍型,第一落點,球的軌跡等等預測球的型別和第二落點的,特別是這種特點非常明顯的球;然後他們會以極快的步伐向前上步。

    這種球打業餘的還可以用用,打職業的沒戲。

    特別是,對付中國國家隊的沒用。而外國佬又不會接這種球,所以就被禁了(滑稽)

  • 16 # 桃花能紅

    看把你們能的,好像開了腦洞一樣,但實際上這不可能實現。

    首先乒乓球的材料(以及球檯的材料)決定了球在勢能和動能轉換中損耗是很小的,也就是說第一彈能彈過網的勢能,第二彈基本上還是這個高度。

    此外,球要想過網即落,那速度就會慢(或者說受力要小,同樣是動勢能的問題),速速慢,對方有一百種撲死你的打法。

    最後,乒乓球發展到今天,你能想到的,專業運動員早想過一千回了,既然沒有,肯定是不行唄(偶爾偷一回可當做趣向)。

  • 17 # 麥克老牛

    剛過網就落的球,一般球速偏慢,對於專業球員來說有充足時間反應並且由於球速低所以旋轉不強烈,反而容易被專業球手反攻,而且選擇面很多,可以同樣搓個輕球,也可以挑個長球,或者擺個大斜線,還有可能反拉,總之基本等於送死。因此專業比賽沒人用這種方式。

  • 18 # 凌波勤夢人

    專業運動員不發超級短球,我的看法只有一條理由:專業運動員都具備超強的搓短球能力,如果發球過短,對方很有可能強搓使球從己方球檯越網回到對方球檯,這時發球方根本就接觸不到球,就這麼簡單。

  • 19 # 功夫與乒乓

    乒乓球專業運動員如果在比賽中,一味發超級短球必輸。

    乒乓球發球不但是乒乓球的一項專門技術,同時乒乓球發球又是一項專門戰術。如果專業乒乓球運動員在比賽中,只使用發超級短球的一項技術,那他在比賽中必輸無疑。

    發超級短球的失誤率高,威脅性小,得不償失。

    首先說發這種剛一落網就落臺的超級短球,由於太過追求“短″,很容易造成不過網的失誤。專業比賽一局發球失誤超過2個,那是極為可怕的。

    另外,發超級短球時必不敢也不能發力,這樣的球即不可能很轉也不會有速度,因而給對方的威脅性也必定極小。

    在比賽中沒有威脅性的發球,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發超級短球時,對方回球必短,發球者也無法開展有效的進攻。

    我們即使成功的發了超級短球,對方由於無法進攻,只能釆用擺短接法回球。

    我們對於對方回過來的一個擺短球,我方也沒有辦法起拍進攻,只好繼續擺短回球。

    這樣雙方進入鬥小球模式,只能等待一方出現失誤後,另一方抓住機會起板進攻。這一攻,基本就會得分,而得分的機會則是雙方均等的。

    發超級短球,無法發揮戰術組合優勢。

    現在發球搶攻是一種成功的乒乓球戰術,無論是專業運動員還是業餘球友,都在打乒乓球中廣泛的使用著這一戰術。

    我們不難想象,發超級短球的落點在近網20公分以內,對方被迫擺短。我們對回過來的擺短球,也是無法開展進攻,發球搶攻戰術就無法使用了。

    而在乒乓球比賽中頻繁改變發球方法,上、下旋與左右側旋的不斷變換,長短球與快慢球的交替使用,更讓對方十分小心謹慎,心理壓力遠比只發一、兩種發球大的多。

    綜上所述,雖然專業乒乓球運動員都掌握著發超級短球的技術,但是發超級短球時不能發力,發出去的球即不會太轉速度也慢,給對方的威脅性必然很小。同時發超級短球也無法使用發球搶攻戰術,發球方不會獲得任何比賽優勢。發超級短球在比賽中得不償失,所以專業乒乓球運動員很少在比賽中使用這一技術。

  • 20 # LX簡

    我覺得還是那句老話,不要用你的業餘愛好來想象專業運動員,發超級短球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發力,對專業兵乓球運動員來說,這種球速的球,完全就是送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不體貼是怎樣一種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