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xjl
-
2 # 鄧海春
康熙的愛子
胤礽(雍正帝即位後,將其名改為允礽)是玄燁兩次立廢的太子。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胤礽誕生於北京紫禁城坤寧宮,其母后康熙的元配赫舍里氏因難產於兩個時辰後去世,年僅21歲。康熙帝與皇后感情甚篤,因此萬分悲痛。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初三日,康熙帝冊封胤礽為皇太子。胤礽被立為太子時,不滿兩歲。胤礽為嫡長子,在皇子中排行第二。
皇太子,皇位的繼承人,在宮廷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由於有特殊地位,胤礽在還沒懂事時,便開始享受周圍人的謙恭尊敬。他是在人們的一片恭維聲中成長起來的。這種生活環境自然而然地使他產生了惟我獨尊、以我為中心的潛意識。這種潛意識對他以後的為人處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下圖《宮鎖心玉》中的胤礽劇照。胤礽在少年時代,命途還比較順利。玄燁給他選配了最好的老師,並常常親自教他寫字讀書。由於受到良好的教育,胤礽不但很快地通曉滿漢文字,而且像其父親一樣嫻於騎射,能左右開弓。這一點很讓玄燁滿意。
初次被廢當胤礽脫離了孩童時代以後,他與其父親玄燁之間的關係便發生了變化。漸漸地,玄燁對他的品行開始不滿。這種不滿最初是來自胤礽的不孝。
康熙二十九年(1690)七月,為剿滅噶爾丹勢力,玄燁從北京出發,擬駐於前線近地指揮作戰。不料,到博洛和屯後,玄燁於二十二日夜突患重感冒,一夜高燒,未能成寐。經眾臣和侍衛懇請,玄燁決定“迴鑾”,召皇太子和皇三子馳驛前迎。胤礽雖按時趕到了博洛和屯玄燁下榻處,但表情上一點也沒有因父皇病重的憂急,甚至連問候的話也懶得多說一句。這使玄燁十分不快。由此,玄燁看到了:胤礽心中只有自已,對他人太冷漠無情,對長輩缺乏孝心。
在以後的日子裡,胤礽同玄燁的衝突也時有發生,其中主要原因是:胤礽權勢的增長使玄燁感到了一種威脅。
胤礽成年以後,玄燁有意令其參與政事,得到鍛鍊。可是胤礽參政之後,一些勢利的朝官大臣便聚集到了胤礽左右,獻媚討好,出謀劃策。久而久之,胤礽身邊便形成了穩定的幫派,人稱太子黨。這些人聚在一起,有時能出些對朝政有利的主意,有時則單純為提高主人地位而傷害他人。傷害別人倒也罷了,但有時竟危及到了皇帝的利益。比如,為了讓胤礽能像皇帝一樣至尊,他們唆使胤礽穿用一律都用黃色,這是隻有皇帝才能享用的一種特權。再如,康熙三十三年(1694)三月,玄燁率諸皇子到奉先殿祭祀。按禮儀,只有皇帝才能在檻內拜褥,可禮部竟然把玄燁和胤礽一起安排到了檻內。這件事給玄燁的感覺是,胤礽在朝廷中的勢力太大了,已經到了與他分庭抗禮的程度,使他產生了一種威脅感。
不過,這時候玄燁還沒有過分地怪罪胤礽,他把這一切都看作是胤礽周圍人出謀劃策使然。對胤礽本人,他還是信任的。康熙三十五年(1696),玄燁率軍親征噶爾丹時,便令胤礽坐鎮京師,處理各部院奏章等事務。第二年,玄燁出兵寧夏時,又命胤礽留守。
下圖《雍正王朝》中胤礽劇照。
胤礽同玄燁的矛盾爆發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這一年,玄燁巡幸塞外,命胤礽以及皇長子胤禔、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祿、皇十七子胤禮、皇十八子胤祄隨駕。行進途中,皇十八子胤祄突然得了重病,御醫透過各種方法也沒有控制住病情。眼見胤祄一天不如一天,玄燁心急如焚。按理,已經成年的35歲的胤礽作為皇太子應該為年已55歲的父皇分憂。可是胤礽像沒事兒似的,整天忙著和那些年幼的弟弟們遊玩。玄燁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很是生氣。
一天,玄燁派人將正在山上玩興正濃的胤礽召了回來。訓斥道:“你身為太子,對營中發生的這些事怎麼都視而不見,置若罔聞?你弟弟病這麼重,你怎麼就不關心關心?你還有點心肝沒有?”胤礽在玩得高興時被召回,心裡本來有一點不愉快,聽了父皇的話,就更有想法了,他想說:哼!還提什麼太子呢,我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了,什麼事讓我負責過?但他沒有直接說出,而是順著剛才的話題嚷道:“我著急有什麼用?我又不會開方拿藥,我坐在他身邊,他病就能好嗎?”玄燁沒有想到允初敢這麼頂撞他,心裡越發生氣了,高聲喝道:“你這麼無情無義,能繼承祖宗弘業嗎?你還想不想當太子了?”
胤礽是在其父皇的一陣痛罵聲中走出帳篷的。在往回走的路上,他心裡翻江倒海。他意識到不該那麼衝動,說那些不該說的話。他知道,父皇對他一直是非常關心的,在他的身上,注入了許多心血。父皇雖然把權力看得重了一些,但對他還是信任的。他為傷了父皇的心而後悔。他越想這些事越感到難過。想到最後,竟產生了一種擔心:擔心父皇一怒之下會做出廢黜他為太子的決定來。以致最後,他竟生出了去父皇營帳觀望的想法。這樣,有幾天晚上睡覺前他都到其父皇的帳篷外,觀望一下,看看父皇是不是在寫關於廢黜他的詔書。
下圖《新步步驚心》中胤礽劇照
可是,胤礽沒有想到,他這一無惡意的舉動被人利用了。那些早就對他當太子有嫉妒心的皇兄皇弟們,見他和父皇鬧翻,恨不得早一天將他廢黜,自己也好有個競爭皇太子的機會。於是,窺測胤礽,造謠生事。現在,見胤礽幾乎天天晚上都到父皇的帳前觀望,便有了攻擊胤礽的口實。這樣,胤礽圖謀不軌、欲暗刺父皇的罪名,便被人捏造到了玄燁那裡。
玄燁平生最不能容忍的事就是“弒逆”。特別聽到自己栽培了30多年的太子竟要做這種大逆不道之事的時候,一時勃然大怒。本來,胤礽對胤祄的冷漠已經使他聯想到18年前胤礽對他的冷漠,正考慮這位無情不孝的胤礽是否還能做太子的問題,現在又聽說胤礽要謀害自己,盛怒之下,當即宣佈廢黜太子。回到北京後,胤礽被幽禁於鹹安宮。
再次被立、被廢胤礽被廢,太子位缺,諸皇子立即為爭儲位積極活動起來。其中最活躍的是皇長子胤禔和皇八子胤禩。在皇子們的互相攻訐中,玄燁瞭解到了許多以前不瞭解的事,明白了在一些事上冤枉過胤礽。玄燁將胤礽與胤禔、胤禩幾人進行比較,感到胤礽還是比他們優秀的。玄燁開始有了悔意。從這年十月末開始,便頻繁地召見胤礽。每召見一次,胸中便舒快一次。十一月十五日,玄燁召見科爾沁達爾漢親王等人時,表達了欲復立胤礽為太子之意。康熙四十八年(1709)三月九日,也就是在宣佈廢黜決定僅僅半年的時候,玄燁又頒詔復立胤礽為皇太子,並遣官告祭天地、宗廟、社稷。
胤礽恢復了太子地位以後,原來圍繞在胤礽身邊的官吏又重新聚到一起。這是玄燁所不願看到的。在他看來,皇帝應有絕對的權威,在朝廷中,只能有一箇中心,就是說,朝臣們只能統一在他的周圍,不能另有中心,而太子黨的形成便是對皇帝權威的損害。玄燁感覺到胤礽對他的地位又構成了威脅。加上胤礽被複立為太子以後,又成了諸皇子共同攻擊的目標,各種存在的和不存在的問題統統反映到了玄燁的耳朵裡。
下圖胤礽畫像
在玄燁自身感覺和諸皇子的攻擊下,康熙五十一年(1712)九月三十日,復立了三年半的皇太子又被廢黜。玄燁在向群臣說明廢黜的緣由時說:胤礽以前便是因為行事乖戾而被廢黜的,原以為此次復立後他能痛改前非。沒想到,他故態復萌。這樣的人是不能繼承祖宗的弘業的。玄燁在復立胤礽時曾表示過,胤礽如果表現好,則為皇太子,如果被廢黜,則仍舊錮。所以這次被廢后,胤礽就又被幽禁起來。
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三日,因胤礽病重,雍正諭大臣安排後事;十四日,胤礽病逝于禁錮地紫禁城鹹安宮,終年51歲。胤礽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諡曰密。
後代餘波胤礽第二子弘晳是為康熙皇長孫,自幼獲得祖父寵愛,撫育宮中。在其父胤礽被廢太子之後,弘晳已長成一名青年,他為人賢德,故時有傳言康熙帝會因寵愛弘晳而第三次冊立胤礽為儲君。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初,宗人府議奏,康熙帝第十六子莊親王允祿與其子輩弘晳、弘升、弘昌、弘晈等人結黨營弘,往來詭秘,上書請求將他們進行懲處。乾隆帝認為:“弘晳自以為自己是以前太子的嫡子,居心叵測。”著將弘晳革去親王,仍準於鄭家莊居住,不許出城,後改禁錮地至景山東果園內,除宗籍,改名為四十六。 -
3 # 展笑顏
看過康熙王朝的人應該記得結局,孝莊力阻康熙廢太子,避免骨肉相殘。但是結局我們也知道――九子奪嫡。不可不說慘烈。為什麼康熙執意廢太子?他自己也說了,不能把國家交給一個無能的人。
而且,康熙晚年黨爭日益劇烈,太子也被牽入其中。這也使得康熙對其反感。並且這時朝政開始腐敗,那麼能幹又吏治清明的四阿哥就入了康熙的眼。
胤礽是康熙與第一任皇后赫舍裡所生,她可能是康熙一生最愛的女人,自幼結髮。胤礽之前還有一個哥哥名承祜,是康熙的第一個兒子。但是不幸幼年夭折,估計是因為赫舍裡皇后生育時年齡太小。赫舍裡皇后萬分傷心,後來好不容易生下胤礽就因難產撒手人寰了。那麼可以想見,康熙該有多麼寵愛這個兒子,他把對赫舍裡對承祜的愛全部傾注給了胤礽。同時,他也非常憐惜胤礽自幼喪母。所以他一直非常珍愛呵護胤礽。從小由康熙精心教育。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胤礽還能被廢,只能說他自己不爭氣了。因為康熙的溺愛,使得胤礽的態度越來越驕橫。
胤礽好像說過一句話,你見過做了38年的太子嗎?這是一句要命的話。
反觀漢宣帝,因為念及故劍情深,傳位於太子劉奭,即使他知道這不是一個好的繼承人。最終導致了西漢的衰落。而康熙選擇的雍正卻是公認的勤政的好皇帝。他沒有因為赫舍裡而動搖最終的選擇,不可不謂之明智。
胤礽被廢后,他的王府也是非常豪華的。康熙依然保障了他的好生活。他是愛赫舍裡的!
-
4 # 妙筆談文史
這人生就像打牌,有人捏著一把爛牌都能發揮賭神的技藝,殺出重圍成為人生大贏家。
可偏偏有些人,含著金湯匙出生,一手穩贏的牌被自己打的是稀巴爛,這個人就是康熙帝最寵愛的皇太子——胤礽。
胤礽出生一年就被立為太子,胤礽五歲的時候康熙就為他修建毓慶宮,讓他好好地學習生活。所以這毓慶宮剛建成的時候是作為太子宮使用的。
這毓慶宮雖然看著與其他宮殿並無差別,其中卻另有玄機。內部裝修使用了特別多精緻的隔斷,將整座宮殿變成了一座小迷宮,獨具童真童趣,也體現了康熙帝對胤礽特別的關愛。不過胤礽為何能得到康熙帝的寵愛呢?
原來胤礽的生母是康熙結髮妻子赫舍裡皇后,這可是胤礽的大靠山啊。因為赫舍裡皇后與康熙在少年結婚,在家族上給了康熙很大的支援,還幫他擒鰲拜,所以康熙與赫舍裡皇后的感情一直很好。
但是赫舍裡皇后生胤礽的時候難產去世,於是康熙就把對媳婦的愛統統留給了孩子。這也是為什麼胤礽剛出生一年就榮升太子之位,都是親媽給自己留的福氣啊。
因為胤礽剛出生就沒了媽,這讓當爹的非常心疼。對其他皇子很少過問的康熙,不僅親自教導胤礽讀書學習,而且連狩獵和批奏章的時候都要帶孩子,完全是一個合格奶爸。
按道理說,胤礽不但是太子,還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當皇帝是板上釘釘的事。到底發生了什麼,最後讓是四爺當了皇帝呢?
這就要說家長們的不對了。都說女兒要富養,兒子要窮養,康熙就沒有get到這其中的智慧啊。
由於康熙對胤礽太過寵愛和縱容,這就讓胤礽小小年紀就懂得恃寵而驕,雖然聰明有才,但是性格極差,貪婪殘暴,仗勢欺人。不但欺壓皇子,打罵宮女,還在民間還敲詐勒索,導致朝野上下都對這小祖宗極為不滿。
所有大臣都忍不住參他一本,讓這混世魔王以後當了皇帝還了得?這把老骨頭們真的不用活了!
可是畢竟是康熙最疼愛的兒子,老子都沒覺得兒子怎麼的,哪裡輪得到你們說三道四?於是對胤礽的混賬事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著他去。
但是一件事讓康熙徹底寒了心。康熙帶著兒子們出去旅遊,卻碰巧天氣惡劣,加上路途奔波,老十八就在路上病死了,這讓康熙十分痛心。
這可是康熙萬萬沒想到的事啊。你小子再怎麼出格,親兄弟死了你也得掉幾滴眼淚,服一下喪啊。怎麼會養了這麼一個冷血無情的兒子!
生氣的康熙回宮之後就把胤礽的太子之位給廢了。真是不給你的顏色看看,不知道你爹有多厲害是不?
但是冷靜之後的康熙又心疼胤礽生下來就沒有媽,又重新把他立為太子。但是胤礽仍然不知悔改,經過三立三廢,最後被囚禁至死。
就這樣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皇子,不僅錯失皇位,還沒落得好下場,實在是可悲可嘆。
-
5 # 季我努學社
康熙帝在位期間,發生了三藩叛亂,康熙有御駕親征的打算,於是想著一旦親政,得有儲君坐鎮京師穩定人心。康熙皇帝捨棄了滿族傳統的汗位推選制度,採用了漢族的嫡長子繼承製,於是在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就立二阿哥胤礽為太子,當時胤礽還不到兩歲。二阿哥胤礽的生母為孝誠仁皇后,因難產而死,康熙十分悲痛,對胤礽更為疼愛。康熙對太子真可謂是用心良苦,對他精心培養,事必躬親。不過因康熙與孝莊太后的過分寵溺,胤礽從小就養成了飛揚跋扈、目中無人的性格。
(胤礽)
本來已經立好太子,啥事也沒有了,結果康熙皇帝在當時還算長壽,加上身體也還行,這讓皇太子胤礽坐不住了,他四處結交匪人,暴戾淫亂,圖謀早日登基。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帶著浩蕩的隊伍去木蘭秋,胤礽與諸皇子陪同,結果發生了皇太子“帳殿夜警”之事,這讓康熙產生被害的擔憂,於是在四十七年九月第一次廢了太子。其實,讓康熙最為寒心的是他最寵愛的兒子對他是最不關心,即使康熙身體不適也沒有去看望過。
(康熙皇帝)
太子第一次被廢后,其他皇子看到了奪嫡的希望,於是相互傾軋,此間發生了兩件事情,讓康熙極為憤怒,也讓他萌生了復立太子之心。第一件事就是大阿哥胤禔迫不及待想爭奪儲位,於是一方面在康熙面前主動表示要殺了廢太子,另一方面又被人揭發暗地用魘鎮的方法來謀殺廢太子,這讓康熙一度認為太子暴戾的表現是受到了巫術的影響。第二件事就是八阿哥胤禩找張明德算命事件,康熙帝第一次廢了太子後,即打算徵求朝廷百官的意見選擇新的太子,結果大家一致推舉八阿哥。其後八阿哥又找相面人張明德算命,說他能當大貴,沒想到大阿哥將此事告訴了康熙,康熙非常生氣,立刻將張明德凌遲處死,八阿哥也遭削爵,監禁宗人府。
(八阿哥胤禩)
康熙帝對這個二兒子實在是很疼愛,加上第一次廢太子後其他兒子爭奪皇儲之位讓他十分憤怒,於是在康熙四十八年三月九日,復立太子。本來康熙是想給他一個改過機會,結果胤礽反而變本加厲,到處援朋結黨,於是在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再度被廢,幽禁至死。太子二度被廢,其後諸皇子中間又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的奪嫡鬥爭。
-
6 # 宋安之
正因為胤礽當的時間太長了,所以被廢掉了!
首先說說太子的敏感性,太子是國之儲君,屬於是法定的下一任皇帝,往小的來說相當於一個家族的繼承人,看似沒什麼很正常,但實則是無形中分了皇帝不少權力,等於也是威脅皇權的一大因素。
像當年宋真宗趙恆被立為太子之時,是相當有人氣,受到很多老百姓的歡呼和支援,宋太宗看見了竟然很不高興,至於為什麼不高興呢,就是害怕太子影響到自己的皇權!以這件事來看,這就是太子和皇帝相處的敏感之處,因為權力,很多時候親情已經不再純粹。
而正因為這個敏感原因,所以太子與皇帝有點矛盾是在所難免的,而且不同於親情上的矛盾,因為有了權力上的瓜葛,這些矛盾肯定不好消除。而這時候,太子當久了的話,那麼矛盾更是日積月累的,自然會形成大的矛盾,這樣一來太子被廢就在所難免了。
再縱觀歷史,當太子時間久了,要麼是清朝胤礽這般被廢、要麼是明朝朱標那般熬不過父親朱元璋英年早逝、要麼如同漢朝衛太子那般被逼的兵變,反正總而言之,當太子當的時間太久了,能修成正果的是少之又少!
當然拋去這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清朝的繼承製度比較亂,康熙身為第四代皇帝,之前皇帝的繼承既不是嫡長子繼承製度,又不是幼子守灶的繼承製度,都是車到山前必有路的選擇。
等到了康熙時期,康熙帝想採用漢人的嫡長子繼承製度,自然遭受的反彈很大,所以這也是胤礽最後被康熙皇帝廢掉的一個客觀原因。
-
7 # 雍親王府
康熙朝時期的皇太子胤礽,是大清王朝歷史上最後一個被公開冊立的皇太子,同時也是唯一的一個。
在努爾哈赤時期,努爾哈赤曾經三度確立自己的接班人,分別是他的弟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以及次子代善,但是這三人最終因為各種原因為努爾哈赤廢黜了繼位人的資格,其中的舒爾哈齊和褚英還因此為努熱哈赤所殺。但是廢黜舒爾哈齊和褚英的時候,後金政權都還沒有建立,而代善所在的時期,清朝也還是個偏居一隅的少數民族政權,並且代善的繼位人資格也不是透過祭拜天地這樣的中原王朝傳統形勢確認,所以並不能稱之為正式冊封。
而在後來的清朝歷史發展中,儘管皇太極對於關雎宮宸妃海蘭珠所生的兒子,以及順治皇帝對於董鄂妃所生的榮親王,都表現出了極度的寵愛,並且其一系列的政策也表達了自己想要將其立為太子或者接班人的意願,但是這兩位皇子皆以早殤收場,同時也沒有經過前文中所說的祭拜天地的形勢予以確認,所以也不能算作正式冊封。
在康熙皇帝之後,從雍正皇帝開始,就是透過“秘密建儲”的方式確立接班人,不在冊封皇太子,而清朝末年的幾位皇帝就連子嗣都沒有,更不用說皇太子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胤礽成為了清朝皇太子中的翹楚,成為了清朝歷史上以及整個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最後一位公開冊封的皇太子,而他也是唯一的一位。
康熙皇帝對於胤礽可以說傾注了半生的心血。胤礽出生於康熙康熙十三年(1674年),而伴隨著胤礽的出生,康熙皇帝的結髮妻子也就是後來的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也因難產去世。
康熙皇帝對於赫舍里氏皇后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是患難夫妻,共同經歷了鰲拜專權的歲月,可以說是攜手度過了難關;另一方面則是赫舍里氏皇后所在的赫舍里氏家族,在除掉鰲拜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特別是赫舍里氏皇后的爺爺索尼以及其叔叔索額圖,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於是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皇帝冊封僅十三個月大的胤礽為皇太子。
這不僅僅是因為處於對赫舍里氏皇后的情感,同時也是對於整個赫舍里氏家族的褒獎。而當時正處於“三藩之亂”康熙最為困難的時期,因而康熙也是為了做到有備無患。
在此後的歲月裡,康熙皇帝對於胤礽的培養和照顧可謂是盡心盡力。
這一點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胤礽出“天花”期間最能體現。此時的康熙是放下的全部朝政,一心一意的照顧胤礽長達十多天的時間,直至胤礽痊癒,康熙才重新開始署理朝政。除此之外,康熙還安排在康熙朝前期非常得寵的榮妃馬佳氏照顧胤礽,不惜讓馬佳氏親生的三阿哥胤祉送出宮外交由外臣撫養數年才接回宮中。
而在胤礽的培養和教育上,康熙同樣是用心良苦,不僅是安排了張英、李光地、熊賜履、湯斌等一眾當世之鴻儒且清廉強幹的能臣教授學識,同時也給了胤礽非常多的機會去署理朝政,樹立自己的威望。
康熙對於胤礽的撫養是極為用心的,對於胤礽培養也是全面細緻的,可以說康熙在胤礽身上耗費了他半生的心血,一點不為過。
然而,面對康熙的辛勤付出,胤礽回報給康熙的卻是無盡的失望。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在征討噶爾丹的途中病重,胤礽與三阿哥胤祉前往探視,期間胤礽非但沒有表現出任何哀傷之意,反而表現的興高采烈,康熙憤怒將其趕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時候,胤礽又公然違背禁令,擅自在府中接見內務府中下級官吏。
此後胤礽的不端之舉更是層出不窮。
首先,胤礽變得極度貪婪。在俸祿遠高於其他皇子的情況下,還要主動暗示或者直接安排自己的親信向朝廷以及地方官員進行索賄。
其次,胤礽生活極度鋪張奢靡。生活上極度浪費就不說了,其府上使用的器皿、配飾等,甚至比康熙使用的還要華貴。
再次,就是胤礽對於朝臣和兄弟們的態度是非常的傲慢,引得了朝臣和康熙眾皇子的極度不滿。
康熙在審視胤礽“變壞”的原因的時候,開始將責任歸結在了胤礽的叔姥爺索額圖的身上。
康熙發現,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南巡的時候,走到德州的時候太子病重,康熙急召索額圖趕來照看太子胤礽,索額圖與太子就此朝夕相處了很長一段時間,而在此之後,太子的種種惡習一下子全部都暴露了出來,並且是愈演愈烈。
於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下令將索額圖圈禁,進而將其活活餓死。
康熙本想以此給胤礽一個警告,同時消弭索額圖及其黨羽對於胤礽的不良影響,然而此時的胤礽竟用一種近乎於報復的心態對待康熙,最終導致了其後來的悲慘結局。
最終,在經歷了“兩廢皇太子事件”後,胤礽被徹底廢黜了皇太子之位。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熱河秋闈期間,康熙與胤礽之間的矛盾集中爆發了。
先是康熙非常喜愛的、年僅八歲的皇十八子胤衸在此期間不行去世,在康熙和眾位皇子極度憂傷的時候,只有胤礽沒有悲傷之意,康熙痛斥其“毫無骨肉兄弟情誼”。此後,康熙更是驚訝的發現胤礽在深夜靠近自己營帳,向內窺視,康熙瞬間想到的是胤礽有“弒逆”之意。
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決定廢黜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而在此之後,眾位皇子表現除了對於儲君之位的極度渴望,都想至胤礽於死地,此時的康熙一方面是為了維繫朝局的穩定,另一方面則是感念對於赫舍裡皇后的感情,於是不顧朝臣們的反對,重新復立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然而,令康熙沒有想到的是,胤礽非但沒有任何的悔改之意,反而是更加的有恃無恐、肆無忌憚的挑戰康熙的底線,而康熙也最終認為胤礽已經是“無可救藥”。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一月,安郡王馬爾渾去世,隨後便爆發了“託合齊宴飲案”。
包括太子黨重要成員步軍統領託合齊、刑部尚書齊世武、兵部尚書耿額、都統鄂繕等二十餘人參與了會飲。經過康熙認真調查發現,這些人借“會飲”尋歡作樂是假,幫助胤礽“緣結朋黨”是真,目的就是為了皇太子胤礽能夠順利繼承皇位而進行結黨,並且密謀計劃著種種“陰謀”。與此同時,康熙還驚訝的發現,參與者的手中,或多多少都握有兵權,這讓康熙是不寒而慄,並下令嚴懲了參與的幾任,同時對於胤礽也是徹底失去了耐心。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康熙皇帝終於在暢春園召集諸皇子宣佈:
“皇太子胤礽復立以後,狂疾未除,大失人心,斷非可託付祖宗弘業之人,故予拘執看守。”
就這樣,康熙皇帝第二次,也是最終將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廢黜,並將胤礽永久性的圈禁在了鹹安宮之中。
其實,縱觀胤礽兩度被廢,胤礽有他的問題,而作為君王和父親的康熙皇帝,也是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的。
康熙過早的冊立胤礽為皇太子,在這樣“拔苗助長”的環境下,胤礽的品行和心智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建立與發展,造成了胤礽自身條件上的缺陷。與此同時,康熙皇帝極大的忽視了其他皇子們對於皇位的覬覦之心,更忽視其他皇子在奪位競爭中對於胤礽的精神和心理上產生的負面影響。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康熙皇帝過高的估計了心性,過高的估計了太子的人性,過高的估計了其他皇子們的人性,也過高的估計了朝臣們的人性,才最終導致了太子胤礽的悲劇。而在這一點上,康熙也還是要承擔責任的。
-
8 # 青燈問史
大清朝沒有立太子的傳統,從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汗國開始就是這樣。那麼,他們依照什麼來確定繼承人的問題呢?女真在統一之前,是由各個小部落組成,小部落的首領是該部落的強者,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還處於比較原始的階段,誰能夠帶領他們找到吃的,穿的,用的,他們就推舉誰做首領。
努爾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以此來保障女真人的利益,而八旗關於繼承人的問題,就脫胎於這種推舉制度,當然,八旗制度的內容絕不僅僅只限於首領的推舉,事實上,八旗制度更像是一種軍事制度,八旗子弟戰時為兵,閒時為民。
這是大清皇帝繼承人制度的基礎。故,當努爾哈赤死後,他並沒有冊立誰當太子來繼承他的汗位,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推舉制度還是八旗制度關於繼承人問題的核心要素。如若不然,努爾哈赤絕對不會留下這麼一個難題給他的子孫和部屬的。這反映了當時的女真後金汗國,是尚具備原始民主特色的貴族政治。
不要相信皇太極耍了多少陰謀來爭奪汗位。不可否認,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其經濟基礎和政治基礎基本形成,其子孫和部屬的勢力開始發生變化,如果說爭奪汗位的情況一點都沒有,那也是說瞎話,只是因為繼承汗位的核心基礎還是推舉制,所以各方勢力是在尋求平衡的基礎上推舉產生新的汗王。皇太極因為能力出眾,才幹非凡,最終被推舉上汗位。
皇太極建立大清國之後,滿清的政治體制迅速向漢文化看齊,政治建制基本抄襲明朝,但是居於核心的繼承人制度卻始終沒有建立完備,而皇太極正當壯年之際,卻溘然長逝。關於八旗推舉制也隨著漢化的深入在悄悄發生變化。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按照八旗制度的有關規則,皇太極死後,應該推舉有能力者居之。
在當時的條件下,努爾哈赤的兒子多爾袞已經長大,他不僅戰功赫赫,而且深受皇太極及其他大臣擁戴,是最具備資格繼承皇位的不二人選。然,此時的情況已經不同於皇太極登位的那個時刻,帝王制度下的大清不可能再回到原始部落制度之下,在深受漢文化影響的滿清皇室和政府裡,在入主中原,大明朝還在不斷反擊的情況之下,滿清內部的團結成為最關鍵的問題所在,以嫡長子身份為主的豪格一派和多爾袞一派在皇位的爭取上卻互不相讓。
鑑於大清處於入主中原的關鍵時刻,多爾袞同意立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為皇帝,時年才6歲而已。多爾袞則稱攝政王,一度權勢滔天,曾被福臨稱“皇父攝政王”。直到多爾袞落馬死後,福臨親政。
福臨去世前,也曾經為繼承人的問題傷神,但是最後指定了玄燁為皇帝,即康熙皇帝,康熙的繼位充滿偶然性因素,據稱是因為湯若望一句他得過了“水痘”才被選中的。
到此之前,可以看出,從努爾哈赤到康熙皇帝,滿清關於皇帝繼承人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好。
當康熙皇帝的皇后孝誠仁皇后生下胤礽後,正處於康熙平三藩的關鍵時期,為了保繼國本,康熙立胤礽為皇太子,時年為康熙十三年,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因生產胤礽難產而死,給康熙皇帝留下揮之不去的傷痛和陰影。
胤礽是滿清王朝立下的第一位皇太子,康熙皇帝與赫舍里氏感情深厚,視胤礽格外愛護。在皇太子成人之後的若干年裡,康熙皇帝與胤礽父子關係融洽,無有衝突之發生,可謂父慈子孝,羨煞旁人。
而皇太子胤礽與康熙皇帝逐漸產生嫌隙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康熙親征噶爾丹的那些年,胤礽坐鎮京城,開始還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後因胤礽去軍中看望生病的康熙皇帝,可能表現得並不熱情或者親厚,康熙認為胤礽有大不孝之舉,父子二人不歡而離。另一個則是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側冊封成年皇子。那一次康熙冊封老大胤褆和老三胤祉為郡王,胤禛、胤祺、胤祐、胤禩等封為多羅貝勒,受封的皇子們參與政務,相對削弱了皇太子的權力,這讓胤礽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胤礽求助於外公索額圖,一位在與明珠爭鬥了大半輩子的髦髦老人。在索額圖的策劃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太子黨。但是不久之後,因為索額圖的膽大妄為,一起試探性的事件導致索額圖終被康熙打擊下獄,餓死在獄中。
康熙四十七年發生的幾件事最終導致父子決裂。一是皇長子胤褆告發胤礽諸多不良表現,比如暴戾不仁,恣意捶打諸王貝勒大臣等。二是對皇十八子,即胤礽的小兄弟病危無動於衷,沒有表現出關愛之情。三是窺測康熙營帳,被康熙認為意圖不軌。
於是,“一廢太子”的情況發生。康熙皇帝雖然廢黜了太子胤礽,但是心中仍有不甘,於是希望透過公推太子,將廢太子胤礽重新冊立為太子,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二立太子。
為什麼康熙會採取公推太子的這種做法呢?這就是迴歸八旗制度下的推選原則了。但問題是,已經建國幾十年的大清王朝,已然不是皇太極、福臨時代的推選制度了,此時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已經多達2千餘人,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已經嚴重被稀釋,皇權獨大的局面已經產生。康熙利用議政王大臣,希望重新舉薦廢太子,其實已經打錯了算盤,選舉的結果讓他大失所望,八阿哥胤禩被選舉出來。
康熙皇帝沒有依據這個結果,強行以皇權掩蓋了這個結果,堅持重新再立胤礽為太子,但是還沒到一年,胤礽再次被廢。胤礽成為大清王朝第一個皇太子,也是最後一個皇太子。
為什麼在位近40年的皇太子最終沒有挺立到康熙逝世就被廢掉了,其根源還是在於滿清王朝沒有確立完備的太子制度,按照漢族立太子的規定,太子冊立後,其他皇子是不允許再參與政治了的,這樣,就可以保證皇太子的權力不被侵蝕,也就不會出現爭奪儲君權力的現象。
受滿清傳統因素影響太甚的大清皇帝康熙,不是不知道這個問題所在,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說,如果皇子們不參與政務,是一個蠢豬或者廢物,立為皇太子只有危害國家,不會造福國家。所以,諸多漢臣勸諫康熙立嫡長子為太子後,不要讓皇子們再參與政治,這樣容易形成黨爭,為爭奪儲位同室操戈,導致國家政局的不穩定。這樣的勸諫被康熙皇帝拒絕。但是,康熙皇帝也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也才導致他晚年九子奪嫡焦頭爛額的局面。
-
9 # 湘西小木魚
胤礽是歷史上最後一位公開冊封的太子。
皇太子胤礽自從復立以來,以前的狂妄還未消除,以至於大失人心,祖宗的基業斷不可託付給他。朕已經奏報給了皇太后,現在要將胤礽拘執看守。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第二次廢掉太子胤礽,並且還告祭天地、太廟和社稷,這一次廢黜成了定居,胤礽再也沒有翻身。胤礽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公開冊封的太子,也是大清朝唯一一個公開冊封的太子,可是胤礽終究還是沒有登上皇帝的寶座,他的結局是被囚禁在鹹安宮,抑鬱而終。
但是康熙只是覺得胤礽不適合做皇帝,他內心還是愛胤礽的,把皇位傳給四阿哥胤禛的時候還囑咐要善待被廢的太子胤礽和他的兒子弘晳,四阿哥胤禛上臺後給弘晳封王,也沒有殺胤礽。
康熙寵愛赫舍裡立胤礽為太子。大清的規矩是生前不立儲君,康熙之所以破了規矩還是因為皇后赫舍裡。赫舍裡是索尼的孫女,孝莊太后當初是為了拉攏索尼家族支援年幼的康熙才封赫舍裡為皇后,可是赫舍裡知書達理又善解人意,對康熙很好,康熙也真心喜歡上了她。很不幸的是赫舍裡在生胤礽的難產去世,康熙非常傷心,打破規矩立胤礽為皇太子,還把孩子帶在身邊,親自撫養這個孩子。
康熙對胤礽是兩立兩廢。胤礽卻是一手的好牌打得稀爛,他聰慧好學又有著康熙的偏愛,又有著叔公索額圖的支援,做皇帝是早晚的事情,可是他畢竟還沒有做皇帝,其他皇子又蠢蠢欲動,九子奪嫡愈演愈烈,胤礽也緊張了。他的賢德沒了,也做了很多荒唐的事情,康熙甚至懷疑他要逼宮謀反。
康熙對胤礽是兩立兩廢,證明康熙的內心還是很糾結的。康熙花了很大心血去培養胤礽,是真心希望太子上進繼承皇位,可結果還是讓他失望了,康熙為了大清朝還是廢掉了胤礽,但是康熙的內心是無比痛苦的,所以才怒罵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因為他認定是索額圖帶壞了太子。
權勢總是讓人瘋狂。胤礽在初期其實是很不錯的,可是他的兄弟太多,他的生母赫舍裡又早早去世了,邊上的索額圖一直想著胤礽早點登基,康熙肯定是非常不滿的,又覺得胤礽對自己對兄弟都無憐憫之心,父子也漸漸不和了,一不和胤礽就更緊張了,人格漸漸變態做了很多荒唐的事情來,最終被廢黜。
其實說來說去還是因為權勢讓人瘋狂,九子奪嫡是為了權勢,胤礽患得患失也是因為權勢,他做了近40年太子沒登基他能不著急嗎?一著急就行為失檢,導致被廢黜了,抑鬱而終。
-
10 # 公子霜塵
題主所言應該指的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下詔第二次廢除太子。詔書說:....如此狂易成疾,不得眾人之心,豈可託付乎?故將允礽廢黜禁錮。太子允礽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時年38歲。縱觀太子允礽的一生,兩次被廢黜,恐怕康熙需要擔負一定的責任。
太子母親話說順治皇帝臨終前,為康熙留下了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位輔政大臣。不曾想鰲拜居功自傲,嚴重威脅到皇權。老道的孝莊選擇了拉攏首輔索尼,結成政治聯盟,抗衡鰲拜。拉攏的方式是和索尼聯姻,迎娶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康熙四年(1665年))。
時年只有康熙12歲,赫舍里氏11歲。原本以為這一樁政治的婚姻,發展成了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真感情。《康熙起居注冊》記載來看:但凡赫舍里氏的忌辰,康熙當天破例不處理政務,前往祭奠。不見康熙對待之後冊封的皇后,可見赫舍里氏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赫舍里氏難產而死,留下了允礽,康熙早早在其週歲時,冊立為太子。當然了,除了赫舍里氏家族在政治上幫助康熙剷除鰲拜,還有是康熙、赫舍里氏培養起來的少年男女純真愛情,在帝王之家,還是政治聯姻,是很難得的。
太子成長允礽哥哥承祜的早夭,康熙對赫舍里氏一往情深。讓康熙對允礽的培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為其欽點了湯斌、耿介、徐元夢等人,作為侍讀,教授經典。這一時期康熙評價太子:騎射、言詞、文學無不及人處。
但康熙在其中扮演了不是太好的角色,沒有樹立師道的尊嚴。上面提到了徐元夢,前有因其是文人不擅騎射,康熙當著眾人責罵了一頓,因其辯解,康熙又下令抄家。後面康熙認為其不盡心教授皇子,將其杖則。杖則即是脫了褲子挨板子,還是當著皇子的面。在皇子背書時,老師得一直跪著,直到皇子背完,方可起身。
如此,師道何在?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引申開來古代的教育制度,是經師與人師合一,講授經典重要,更重要的是老師的言行示範。在面臨困難上的選擇,而不只是刷刷嘴皮子。康熙此等做法,無異於讓傳統的儒家教育,徒有其表。
太子跋扈少年是人生中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而太子少年時期,所受到的教育可以說是失敗的,起碼沒有將儒家“仁義禮智信”的觀念根植心中。年紀稍長,自立門戶,聚集了以索額圖為首“太子黨”,近墨者黑。加上康熙的縱容,讓太子奶媽丈夫,擔任內務府總管,方便太子支取銀兩。助長“太子黨”囂張氣焰,開始了爭權奪利。
這樣的睜隻眼閉著眼,使得太子不加節制,變本加厲,中途截留番邦進貢的貢品,良馬,此等大逆不道的欺君之罪,康熙都選擇容忍。太子產生幻覺,覺得自己已經是實際上的皇帝。上至王公,下至百官,太子是“任意凌虐,恣行捶撻”(看不順眼的動手教訓), 其“太子黨”首腦索額圖,對於不肯依附的官員,當眾斥責,明目張膽,無法無天。
太子寡情對於八歲喪父,十歲喪母的康熙來說,親情是十分重要的,但太子也是表現相當淡薄。先是1690年,康熙御駕親征噶爾丹班師途中,連續高燒。太子奉旨來迎,對於康熙的病情,漠不關心,頓時康熙將其逐回京城。而後十八阿哥生病允祄,時值只有8歲的允祄,對於遭受“九子奪儲”,已心力交瘁的康熙來說,難得的天倫之樂是巨大的慰藉。而太子表現得對弟弟毫無友愛之意,對君上更無憐憫之心,對聯絡到以前多次極其拙劣的表現,這次康熙選擇了廢黜太子。雖之後念及赫舍里氏,一度復立了太子允礽,但其冥頑不靈,此時的允礽已經做了34年的太子,那種對權利的渴望,鋌而走險,與索額圖密謀變動政變,事情敗露,再次廢黜太子,一直囚禁致死。
後記:原本出身嫡子的允礽,加上其天資聰慧,在皇位繼承上有先天優勢。但其父康熙不太正確的教育方式下,塑造了無父無兄,眼裡只有權利的不正三觀,對上不孝順父母,對下不友愛兄弟,迫使康熙兩次廢黜,也造成了“九子奪儲”的局面。兄弟相殘對於晚年的康熙,內心是淒涼的,對於囚禁致死的允礽,亦如是。但康熙始終還是放不下,留下遺詔善待允礽。雍正繼位,封允礽兒子弘晳為理郡王。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麼看?
-
11 # 歲月抹平了誰
太子胤礽是康熙的結髮妻子赫舍里氏所生,在胤礽之前,他還有一個哥哥,不過早夭。胤礽就成了康熙唯一的嫡子。
康熙繼位之初,為了抗衡鰲拜的權勢,孝莊太后決定與大學士索尼聯姻。索尼是“天命”年間,努爾哈赤的貼身侍衛,資歷非常深厚。康熙娶了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索尼還有一個兒子叫索額圖。這樣一來,索額圖就成了國丈。正是在索額圖的支援下,康熙順利搬到了鰲拜。
康熙與赫舍里氏的感情深厚,在生下胤礽不久,赫舍里氏亡故。康熙把所有的心血都傾注在了胤礽身上,胤礽一歲半就被立為太子。
康熙比較長壽,胤礽做了40年太子仍然沒有熬到繼承皇位的那一天,為何?
在《雍正王朝》中,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胤礽與康熙側妃鄭春華有染。
鄭春華原本是康熙身邊的一位宮女,胤礽無能,經常受到康熙訓斥。鄭春華因為“皇上不可以在眾人面前訓斥太子”這句話,被提升為妃子。
胤礽心存感激,經常變著法子來找鄭春華。一來二去,兩人就好上了。
紙裡終究包不住火。在追繳戶部欠款結束之後,康熙建議到熱河狩獵。在八大莊行營,康熙在去割鹿血的一個晚上,看到在一間屋子裡有人在行苟且之事。康熙命令手下抓住了放哨的太監何仲,此人是胤礽身邊的太監。
胤礽和鄭春華偷情的事情做實。康熙大怒,下令捉拿胤礽。
此時,十四阿哥夥同八阿哥偽造了太子調兵的手諭,凌普的兩千人馬包圍了八大莊行營,抗議誤以為胤礽醜事敗露,狗急跳牆,想要逼宮。
因為這件事,太子第一次被康熙廢除。康熙秘密打掉了鄭春華腹中孩子,打發她到辛者庫洗衣服。
接下來康熙推舉新太子,朝中大臣大多舉薦八阿哥。康熙看到八阿哥的勢力過於龐大,又查出太子被人陷害,為了平衡八爺黨勢力,康熙再度推出太子。
然而太子不思悔改,密謀政變奪權,被康熙永遠圈禁。
二、胤礽治國無能。
在康熙四十三年,黃河水患。康熙召集重臣商討對策,連問“太子為何未到?”這是胤礽剛從鄭春華的被窩裡鑽出,對災情一無所知,被康熙問“有何對策?!”胤礽回答:“皇上英Octavia斷,自有主張。”康熙一句“我是有主張,我問你有何主張!”,胤礽頓時無言以對,引起朝中大臣和眾阿哥們的嘲笑。
三、貪腐成性。
水災頻發,國庫無銀,究其原因,是讓朝中大臣悉數借走,並且拖欠多年未還。康熙任命四阿哥追查國庫欠款。
查來查去,太子胤礽竟然是最大的債主,欠戶部銀兩高達50萬兩。
四阿哥重用田文鏡捨命追繳,太子無法還清,利用自己掌管吏部的職權,賣掉了手上六個官職,湊足銀兩還債。
此事被康熙知道後,非常失望。感嘆:“這就是我大清未來的皇帝嗎!”
四、眾阿哥推波助瀾,加速太子被廢。
吏部出了問題,康熙開始清查吏部冤獄,矛頭直指太子。因為四阿哥與太子是同黨,四阿哥拒絕了查冤獄的差事。八阿哥接受這一差事。八阿哥在審理張五哥頂替任季安死刑一案中,秘密審問肖國興,從肖國興口中供出不利於太子的證據,並且透露給了康熙。康熙對太子深感失望。
總結:太子治國無能、染指“母妃”、鬥不過眾阿哥,導致最終被廢。
回覆列表
歷朝歷代太子的位置都難以自保,除非太子團隊要狠,否則都將被時間所淘汰掉,太子沒有實權,下要安撫,對上還要揣摩,長此以往,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如履薄冰。高點動作,就會是為篡位,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