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其實我問,就想勾起個話題,然後讓大家先抗戰史複習下,進一步有機會多感悟點,真實的東西
3
回覆列表
  • 1 # 多知一二R

    筆者是個軍事小白,以下所述為對滇西抗戰的個人理解,如有謬誤,敬請批評指正。

    滇西抗戰,僅從狹義上講應該包括兩個部分。

    一個部分是在抗戰期間滇緬公路、“駝峰航線”對抗日前線和中國遠征軍的軍用物資、人員支援。

    滇緬公路起於中國昆明止於緬甸臘戍,全長1146.1公里,雲南段全長959.4公里,其中昆明至下關段於1935年修通土路;緬甸段186.7公里。

    滇緬公路雲南段1937年12開始修建,每日動用民工20萬人左右,僅用了九個月,就於1938年8月修通了下關到畹町中國境內的路段,全長547.8公里,滇緬公路竣工不久就成為了中國與外部世界聯絡的唯一的陸上運輸國際大通道,被稱為抗戰期間的“輸血管”。1942年5月,因日軍佔領緬甸,滇緬公路中斷。

    “駝峰航線”是中緬公路中斷後,中國和盟軍建立的一條主要空中通道,始於1942下半年,直至二戰結束,為打擊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長達3年的艱苦飛行中,中國航空公司共飛行了8萬架次,美軍先後投入飛機2100架,雙方參加人數共有84000多人,共運送了85萬噸的戰略物資、戰鬥人員33477人。為了“駝峰航線”的正常執行,中、美雙方付出了重大的犧牲。

    另外一個部分是中國遠征軍的軍事戰鬥。

    1941年12月根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國成立中國遠征軍,遠征軍下轄第5、第6、第66軍,計9個師10萬餘人。

    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入緬發起滇緬路作戰,失利後大部分退回雲南,一部分撤至印度,又稱中國駐印軍。1943年4月重建遠征軍司令長官部,後稱滇西遠軍。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國駐印軍和滇西遠征軍先後發起緬北滇西作戰,經歷了龍陵戰役、騰衝戰役等戰鬥,1945年1月27日,兩軍在畹町會師。至3月,收復緬北大小城鎮50餘座,收復滇西失地8.3萬平方公里,共殲滅日軍4.9萬餘人。中國軍隊也付出了重大犧牲,傷亡官兵約6.7萬人。遠征軍完成了打通滇緬公路的任務後撤回國內。1945年4月撤銷。(資料來源於百度)

    以下圖片來自雲南陸軍講武堂《中國遠征軍主題展覽》展出圖片。

    以下圖片依次為:

    1、雲南人民修建滇緬公路

    2、向前線進軍

    3、“駝峰航線”示意圖

    4、雲南人民修建機場

    5、飛機飛越“駝峰航線”

    6、中國遠征軍

    7、日軍飛機轟炸惠通橋

    8、松山戰役衝鋒的中國士兵

    9、騰衝戰役中的巷戰

  • 2 # 鏡鑑青年

    1941年12月7日清晨,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將睡夢中的蔣介石吵醒。蔣介石睡眼惺忪地抓起話筒,只聽電話裡傳來一個驚人的訊息:“美軍珍珠港讓日本人偷襲了!”

    蔣介石頓時睡意全消,他預料到世界戰局即將發生一次巨大的轉變,於是心急火燎地趕往重慶。

    果不其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隨即侵略緬甸,堵塞滇緬公路,妄圖以控制這條國際交通運輸線的方式,將中國的抗戰生命線牢牢捏在手中。

    為粉碎日本侵略圖謀,打通被日軍佔領的滇緬公路,數萬熱血青年踴躍參軍,懷揣著“我以我血薦軒轅”的一腔豪氣,組成中國遠征軍奔赴前線,打響了一場氣勢恢宏的滇緬之戰。

    01一寸山河一寸血

    1942年,中國遠征軍第5軍第200師,在東籲附近與日軍正面交鋒,雙方發生了激烈的戰鬥。

    用《中國遠征軍》中一位參戰老兵的話來說,就是當時與他一起從黃埔軍校畢業參軍的同袍,死傷遍地,血流漂杵,真可謂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縱然如此,中國軍人依然力戰不屈。比如某部一位排長奉命死守陣地,至死未曾退後一步。

    等到戰鬥結束後,該排長的臉已缺失大半,戰士們只能透過他頎長的腳板來辨認遺骸。

    最終,中國軍人以巨大的傷亡,阻止了日軍繼續前進的腳步。日軍無奈之下,只得向右翼方向迂迴。

    豈料第5軍新編第22師此時恰好由黎達誓方向反擊,於斯瓦河畔與日軍隔岸對峙。

    隨後日軍轉攻彬文那地區,卻被第5軍第96師擊退。待到第66軍新編第38師一部趕來馳援後,中國軍人對日軍發起全面阻擊。

    雙方鏖戰兩晝夜,最終中國軍人以擊斃上千名日軍的戰績,打出了中國軍魂。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西線英軍步兵第1師及裝甲第7旅在仁安羌被日軍包圍,孫立人派113團於清晨趕赴增援後,當即親自指揮了對日軍的戰鬥。

    這場傳奇之戰,是中國遠征軍打出的第一個大勝仗。以至於導演康洪雷,都忍不住採用這段豪氣萬千的故事為藍本,拍攝了熱門劇《我的團長我的團》。

    可惜,日軍新敗後,靠著武器領先的優勢,很快捲土重來,連連向中國國境逼進。

    遠征軍被迫且戰且走,以小股部隊與日軍展開游擊戰,主力則一部分退回怒江東岸,一部分進入印度,成為中國駐印軍。

    02力挽長矢射天狼

    1943年,中國遠征軍經過整頓與補給,再次向緬甸日軍發起攻擊。然而,此時中國軍人與日軍在裝備上依然存在明顯差距。

    比如西雙版納地區常年悶熱潮溼,中國軍人的換洗軍裝有限,一件衣服往往幹了溼,溼了又幹,損耗嚴重。

    同時,中國遠征軍的武器,除了一小部分是美式裝備外,其他槍械都很陳舊,有些甚至是瀋陽兵工廠早期遺留下來的舊式武器。

    除此之外,軍械嚴重缺乏也是困擾中國軍人的一個難題。日軍進攻時,常伴有戰機協同作戰,可中國遠征軍別說戰機了,有些部隊連刺刀都缺,弄得士兵們只能用木棍與敵人展開白刃戰。

    但中國軍人卻以極大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在衛立煌將軍與美國史迪威將軍的指揮下,中國駐印軍從印度的列多發南地區出發,赴緬甸展開一場對日反擊戰。

    我官兵經過一年多作戰,先後攻克八莫、南坎等地,取得了一個個大勝仗。

    與此同時,中國遠征軍也強渡怒江天塹,浴血奮戰8個多月,連剋日軍重兵防守的騰衝,松山,龍陵,芒市等多個重要城市。

    這其中之艱難,以遠征軍高階將領杜聿明的話來說就是:“各部隊經過之處,多是崇山峻嶺、山巒重疊的野人山及高黎貢山,森林蔽天,蚊蚋成群,人煙稀少,給養困難。沿途可行之道多為敵人封鎖……曲折迂迴,費時曠日”。

    可遠征軍為了守護中國抗戰的生命線,硬是衝破重重阻礙,於1945年在畹町與中國駐印軍勝利會師,宣告了緬北滇西反攻戰役的全面勝利。

    曾有人不解,中國軍人為何能前赴後繼,在明知裝備不如日軍的情況下,一直堅持作戰不屈服呢?

    或許,中國遠征軍的《從軍歌》歌詞已說明一切:“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齊從軍,淨胡塵,誓掃倭奴不顧身。忍情輕斷思家念,慷慨捧出報國心!”

    03東方諾曼底之戰

    滇緬戰爭的勝利,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獲得徹底勝利的大規模進攻作戰。這場戰役不僅展現了中國軍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還打通了中國與盟國間的陸上交通線,以至於被軍事學家稱為“東方諾曼底之戰”。

    不僅如此,滇緬戰爭還為亞洲戰場上的抗日戰爭,提供了強大助力。中國遠征軍以一己之力,牽制了大約60%的日軍陸軍,徹底打破了日本妄圖數月征服中國的計劃。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中國遠征軍的勝利,日軍再也無力封鎖中國的國際後勤補給線,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迅速提高,同時盟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也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滇緬戰爭的勝利來之不易。據不完全統計,在歷時一年半的戰爭中,共擊斃日軍2.5萬餘人,但中國遠征軍也付出了陣亡31443人、負傷35948人的巨大代價。

    但死神嚇不倒英勇的中國軍人,正如第38師副師長齊學啟所說:“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時矣。彈盡,各自裁。中國軍人,可殺不可辱!”

    鏗鏘有力的聲音衝破雲霄,久久迴盪在歷史的天空上,時至今日,仍有餘響。

  • 3 # 香姐逛歷史

    8月15日是日本戰敗72週年紀念日。1942到1945年間,中國先後出動了40萬大軍,遠征緬甸,在以緬甸為中心,滇西和印緬邊境為兩翼的東南亞戰線上,與英、美盟軍協同作戰,最終取得了震驚世界的勝利,對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942年5月3日,日軍由緬甸攻入我畹町,接著連陷遮放、芒市、龍陵;4日派飛機54架次轟炸保山城,5日入侵到怒江惠通橋西岸。在中國軍隊奮力抵抗下,日軍最終未能越過怒江天險。而後,日寇佔領了怒江以西的中國領土。於是,雲南由抗日大後方變成了抗日最前線,雲南人民和中國軍隊共同開始了滇西抗戰。

    那年春夏之交,日本侵略軍攻陷緬甸後,立刻把戰爭魔抓伸進滇西,妄圖沿滇緬路長驅直入,進而陷我全滇,威逼重慶。自此,“黑雲壓城城欲摧”,地處西南極邊的保山轉眼之間由抗戰後方變為最前沿。

    5月4日寇侵入龍陵,同時派出飛機架,對保山這座毫無空防的千年古城實行了慘絕人寰的狂妄濫炸;日,日軍前鋒偽裝逼近戰略要地惠通橋,被我守軍有效阻擊;日日軍侵入邊城騰衝。至此,怒江以西大片田土淪入敵手。中國遠征軍七十一軍依次天塹在北起慄柴壩、南至三江口的全長多公里的怒江東岸設防據守,經多次交鋒,挫敗了日軍東進企圖,遂穩定了戰局,並與之隔江對峙了兩年之久。期間,預備二師及三十六師曾先後渡江入騰,配合民眾展開游擊戰,並多次重創敵人。

    當時,曾一度成為我國唯一的陸路國際交通大動脈的滇緬公路被截斷後,大量援華軍用物資只能由美軍航空隊透過“駝峰航線”輸送,困難重重,風險極大,難有保障。為重新控制並利用滇緬公路這條戰爭生命線,中國駐印遠征軍個師和英、印軍於9年月下旬聯合發起了對緬北日軍的反攻,初獲戰果。次年月7日,得到了充實和加強的中國遠征軍作出了渡江反攻計劃,衛立粕將軍遂率長官司令部立帳保山馬王屯,調集並指揮第十一及第十二兩個集團軍個師共萬人,分左右兩翼向盤距了騰龍一線達兩年之久的頑敵發起致命的攻擊。

    5月11日起,霍揆彰將軍率右翼第二十集團軍強渡怒江、仰攻高黎貢山,繼而又經四十多個晝夜血戰,終於在9月日光復邊城騰衝。是役,歷大小數百戰,全殲據守騰境各地日軍六千多人。

    5月22日起,宋希濂將軍率左翼第十一集團軍鐵流西進發起了以戰況慘烈而震驚全世界的松山戰役,並於9月7日攻克松山主峰,創造了中國抗戰史上聚殲守敵三千餘人而無一人漏網的輝煌戰例。接著,該部又沿滇緬路攻擊前進,擴大戰果:月日收復龍陵,繼而攻克芒市、遮放、畹町,並於次年月7日與緬北遠征部隊在邊境芒友會師。至此,歷時8個多月的滇西反攻之役以全勝告捷,總計殲敵.萬餘人,並收復滇西全部失地。

    滇西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場英勇悲壯的戰爭中,保山各族人民同仇敵愾,傾其所有,配合軍隊內懲漢奸、外御強敵,為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據統計,在兩年零八個月的崢嶸歲月裡,保山先後慘死平民9萬餘人;民工犧牲.萬人;房屋被毀.8萬間;遭受日機轟炸架次——僅“五四被炸”這一天,整個保山城除了東北一角外,所有繁華街道、居民區、機關、學校公共場所均遭日機狂轟濫炸而化為一片廢墟,當場遇難人,7間房屋被毀,千年古城頓時屍山血海,陰風慘烈。

    此後,瘟疫蔓延,又奪去了萬餘人的生命(據考,此係喪心病狂的日寇投放細菌彈所犯罪行)……然而,大劫之後,保山人民依然咬緊鋼牙,參軍的參軍,支前的支前,勞軍的勞軍,直至贏得最後的勝利。

    中國遠征軍七十一軍沿怒江東岸北起慄柴壩、南至三江口 250多公里設防。中日兩軍隔江對峙整整2年時間。日寇在怒江以西佔 領區內實行法西斯軍事統治。敵佔區滇西各族人民進行了英勇的敵 後抗戰,其中最突出的是騰衝人民的抗敵鬥爭。此外,當時龍陵、潞 西、南甸(梁河)、幹崖、蓮山(盈江)、隴川、瑞麗、瀘水等地以及阿佤 山區,各族人民先後組織了數十支抗日遊擊隊,在極其艱苦的條件 下,堅持敵後游擊戰,英勇打擊侵略者。 1943年10月底,中國遠征軍駐印度的6個師和英、印軍一起對 緬北日軍發起反攻。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進展,中、美、英三國 軍隊於1944年5月發起滇西反攻戰。5月11日,中國遠征軍第十 一和第二十兩個集團軍16個師16萬兵員,分左右兩翼,強渡怒江天 險,突破日軍防線,登上怒江西岸。 經過攻克松山、激戰龍陵、光復騰 衝等戰役,先後收復失地,將日寇趕出國門。1945年1月27日,滇 西遠征軍與中國駐印軍在緬境芒友(畹町附近)會師,標誌著滇西反 攻戰的完全勝利。滇西反攻戰共殲敵2。1萬多人。滇西反攻戰勝利 意義巨大,當時的《民主週刊》指出:全中國“收復失地,實滇省為最 早”。

    關於我軍方面傷亡,1945年3月1日第11集團軍參謀長成剛的統計為:

    一、負傷

    1.官長1661員;

    2.士兵23766名。

    二、陣亡

    1.官長725員;

    2.士兵13605名。

    三、失蹤

    1.官長571員;

    2.士兵2969名。

    以上總計,我軍官兵傷亡39757員名,失蹤3540員名。

    這個數字,主要是第11集團軍在龍芒遮畹戰場的傷亡,其中應包括新39師加強團在紅木樹的傷亡,第88師、第76師加強團在平戛的傷亡,新28師及新39師第117團在松山的傷亡;但不包括後來攻克松山的第8軍主力的傷亡(第8軍為遠征軍司令長官部直屬,不隸屬第11集團軍)。

    陸軍大學教官吳致皋在滇西戰場調研,依據第11集團軍戰報記錄了龍芒遮畹各戰場的傷亡數字,分別為:

    1. 平戛作戰(指兩加強團反攻前期作戰):我軍官長負傷48員,陣亡18員,另失蹤2員;士兵負傷375名,陣亡321名,另失蹤41名。

    2. 龍陵作戰:我軍官長負傷1109員,陣亡525員,另失蹤53員;士兵負傷14602名,陣亡9633名,另失蹤2462名。

    3. 芒遮作戰:我軍官長負傷247員,另失蹤4員;士兵負傷2572名,陣亡1664名,另失蹤362名。

    4. 畹町作戰:我軍官長負傷305員,陣亡104員;士兵負傷3724名,陣亡2242名,另失蹤145名。

    以上總計,我軍官兵傷亡37548員名,失蹤3069員名。

    若以成剛的數字減去吳致皋的數字(39757-37548=2209人),大致與第71軍新28師及第6軍第117團在松山之戰中的傷亡數字吻合。因此,這兩個數字應該都是較為準確的。

    雲南在全國最早將日寇驅逐出國土,為國統區的抗戰樹立了 一面光輝的旗幟

  • 4 # 歷史軍魂

    為了保衛抗戰的生命線——滇緬公路,1942年中國國民政府派出了三個軍(第5軍、第6軍和第66軍)組成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由於種種原因,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以失敗告終,一部分回到雲南,另一部分去了印度。日軍乘機佔領了雲南的滇西(龍陵和騰衝),中國軍隊炸燬了連線滇西的惠通橋,與日軍行成了隔江(怒江)對峙。

    撤退到印度的中國遠征軍新編第38師和新編22師的部分組建成為了中國駐印軍,後來又從國內空運了官兵去印度受訓,先後組建了新一軍和新六軍。從1943年開始,中國駐印軍開始反共緬甸。

    1944年中國在雲南的第11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和第20集團軍(總司令霍揆章)共20萬人組建為中國遠征軍實行滇西大反攻。經過八個多月的浴血奮戰,中國遠征軍攻克了日軍設防堅固的騰衝、松山、龍陵、芒市、畹町等城鎮和據點,收復滇西3萬多平方公里的失地,1945年1月,滇西大反攻的中國遠征軍與中國駐印軍在芒友勝利會師。

    想要了解這段歷史,大家可以去雲南騰衝看看國殤烈士墓園 ,也可以看一下電視劇《滇西1944》和《我的團長我的團》。

  • 5 # 兵說

    在滇西抗戰中,發生在松山、騰衝、龍陵的三場戰役具有標誌性意義。今天就說說騰衝戰役。

    1942年5月,日軍切斷了滇緬公路,直逼騰衝,負責守衛騰衝的官員見勢不妙,紛紛潛逃,就這樣,近三百名日軍輕鬆佔領了騰衝,自此,怒江以西的大片土地皆已淪陷,抗戰形勢危急。中國軍隊與日軍沿著怒江對峙了兩三年。1944年中國遠征軍開始第二次遠征,滇西戰場成為主戰場,同年5月20集團軍以6個師的兵力強渡怒江,開啟了反攻騰衝的序幕。

    攻下一座設防的城市,首先要掃清的其外圍的障礙,然後再進行艱苦的攻堅,攻入城市後再進行巷戰,掃除殘敵,只有完成這三步,才能算是完全攻下一座城市。而遠征軍在攻克騰衝時,每一步都進行得非常艱苦,首先,騰衝地形易守難攻,日軍以城外的來鳳山等地為防守重點,並在此地修築了大量堅固的地堡工事,有些工事還可以直通城裡,再加上騰衝城牆高而堅固,一般炮彈對城牆根本造成不了威脅,最重要的一點,日軍還在城裡修建了很多堡壘,準備了充足的糧彈,守城的日軍只要堅守到10月底,援軍就會到來,所以這股日軍在面對遠征軍的猛烈進攻時,毫無投降之意,反而愈戰愈勇。

    中國遠征軍自渡過怒江後,一路披荊斬棘,日軍從北向南潰散到騰衝,日軍將這些潰敵與騰衝守軍組成了一個2000多人混成聯隊,準備死守來鳳山至騰衝一帶,等待援兵到來。7月29日,遠征軍終於攻克來鳳山,合圍了騰衝城。戰前,日軍就疏散了城裡的居民,只抓了一些印緬籍軍夫和慰安婦留下來陪同參戰。中國遠征軍為了保護這一座歷史古城,並沒有制定利用火力優勢炸開城牆的作戰方案,所以在攻城時士兵只能採用雲梯攻城,面對日軍的密集的火力,中國遠征軍死傷無數,三天過去了城牆還是掌握在日軍手中。

    這樣肉搏式的進攻,換來的只是攻城部隊無謂的犧牲,在這種情況下,中央終於派出重型飛機攜帶大型炸彈對城中守敵進行轟炸,從8月5日開始,美軍14航空隊的戰機每日都對守敵進行地毯式轟炸,最終城牆被炸出了近20個缺口,8月20日,遠征軍突入城中,殘酷的巷戰開始了。

    幾百名日軍殘部利用他們兩年來在城中修建的明碉暗堡仍然抵抗著我軍的進攻,而遠征軍此時雖然裝備良好,但是有大部分是沒有實戰經驗的新兵,戰術運用上也相對呆板,在巷戰中根本摸不著敵人的動向,再加上重慶方面的催促,20集團軍只好加快進攻的步伐,投入更多的兵力,而冒死強攻只會加重部隊的傷亡。截止9月14日,除少數投降的日軍外,其他2000多名守敵皆被我軍消滅,而遠征軍的傷亡至少在日軍的5倍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薛之謙的早年經歷有多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