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回到老家

    首先我們有一個十分相似的共同點,我的孩子也喜歡玩手機,並且"技術"還不低。現在人手一個的時代,很難避免孩子平時也跟隨父母一起玩手機,或者向你說的那樣,我們把手機藏起來孩子還是能輕易地找到。我們把手機藏起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孩子遠離手機,好好學習。下述幾個觀點僅供參考:1.其實手機上也可以學習很多書本以外的知識;如果孩子玩手機可以提高知識面,我覺得家長不需要反對,作為家長可以引導和監督孩子走向正確玩手機道路。2.給孩子規定玩手機的時間;如果說孩子在完成的功課後,可以適當的給孩子玩玩手機,或者說不聽話的孩子,我們可以和他達成約法三章,完成的功課之後可以玩手機但是要規定時間,避免造成手機癮。3.如果說孩子已經手機成癮我覺得我們可以修改手機密碼或者控制這種行為,畢竟這個年代"手機病"已經很流行。4.家長在家裡一定要做好表帥;孩子身上的很多壞毛病都是從家長這裡學到的,所以在孩子面前一定做好表帥,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最後我覺得玩手機不是什麼壞事,手機上能學到很多東西,也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只是我們怎麼合理化的管控玩手機的時長,避免造成"手機癮"和"手機病"。

  • 2 # 彬糖葫蘆娃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你這種方式就如同你跟你女兒玩躲貓貓似的,你女兒已然把它當做是一場遊戲來玩了,找到了就有驚喜,就可以玩手機。她只會更加想法設法的去找,畢竟小孩子對這種找東西的遊戲是很再行的。你每藏一次,她越興奮的去找一次。那怕你在怎麼打罵她,她都會無所謂懼,而且小孩子叛逆心很強的,大人越不讓她做她越是去做,所以你這種辦法是行不通的。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必須做到言行施教,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孩子的每一個習慣。不好的要幫助她加以改正,好的要鼓勵她保持。既然她喜歡玩手機,你就把手機放在那,讓她玩,不過你們必須約法三章,

    第一,什麼時間段是不能玩手機的,比如說吃飯,做作業的時候。

    第二,規定玩手機次數與時間,一天不超過幾次,一次多少分鐘。

    第三,家長在規定的時間自己也不可以拿出手機來玩,必須起好帶頭作用,

    第四,關注孩子玩手機的目的,是玩遊戲,查資料,還是什麼其他的,畢竟網上不良東西太多,小孩子牴觸誘惑的能力較弱。

    第五,經常教導孩子,鼓勵孩子,多做一些戶外運動,鍛鍊身體,互動遊戲,增長孩子見識,孩子其實沒事的時候並不一定非要用手機來打發時間的,她們需要的只是陪伴,有人跟她一起玩了,一起做遊戲了,她還會選擇去面對著那個冰冷的手機嗎?多抽出點時間陪伴孩子比你怎麼想方設法去藏手機效果好的多。

  • 3 # 愛聽故事的二師兄

    家長藏手機,孩子找手機,聽起來很悖論的事,但這種現象現在卻發生在很多家庭。

    一方面是孩子的學習,和擴大知識面以及作業,特別是出門的安全,這些都需要手機,這個迫使父母不得不給孩子配置手機,但有了手機後,孩子不能很好的管理使用手機的時間,沉浸在手機的世界裡不能自拔。這又讓父母充滿了擔心,很多家庭因為孩子使用手機的問題,傷透了腦筋。

    我見過一個家長,因為生氣孩子過度玩手機,警告幾次無果後,威脅孩子再發現玩手機,就要把手機摔了。剛開始威脅有效,孩子不玩了,但沒過幾天,家長髮現孩子總是揹著自己玩,於是當再一次發現孩子玩後,忍無可忍,踹開孩子的臥室門,直接將手機摔在地上。孩子看到手機被摔壞,一聲沒坑,摔門走了,從此不理家長,作業也不做,老師在群裡多次點名孩子,但孩子根本不管不顧,就這樣孩子成了學校的問題學生。一段時間後,因為作業的需要,特別是孩子出門在外的聯絡需要,又給孩子配置了一部手機,每次看到孩子沉浸在手機裡,家長實在不知道怎麼辦?管會和孩子發生衝突,而且也不一定管的住,不管明顯前面是個坑,自己又必須盡到教育的責任。

    還有的家長為了阻止孩子玩手機,故意破壞家裡無線網路,當然也有藏起手機的,總之孩子和家長各種鬥智鬥勇。

    我服務過很多這樣的家庭,剛開始,我根據每個家庭反應情況,給家長支各種招,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沒用。家長學了招式後,有的不知道怎麼用,有的用了後,每天都會問,王老師,這樣不行啊,我看見他玩手機我就受不了。

    在這個時候,我意識到,只是給家長支招沒用,因為焦慮的家長,把教育孩子的問題,看做是流水線上的操作,要的是控制孩子,要的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為。

    於是我又花費大量時間,給家長講解要給孩子自由,這個自由不是無法無天的自由,而是內心選擇的自由;有了自由,孩子就能生出責任,這個責任指的是對自己一切負責的責任,包括孩子的學習、性格、身體、健康、信念、頭腦、魄力、善良、德行、韌性、勇敢、心志習慣等等;有了責任,自然衍生出目標,有了目標,就產生了驅動力,在驅動力的驅使下,自然會產生相應行為,有了行為,就會有行為後的結果,這個結果無論好壞,都會促使孩子不斷進步,有了進步,從而長出自信;有了自信,孩子就不會被各種“癮”控制,從而放棄對自己的責任。

    所以,我傳遞給家長的核心點是,要用盡一切辦法激發孩子的自信,從而使孩子,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成長負責,對自己的未來負責。那段時間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要把孩子當人看。很多家長不認可這句話,覺得說的根不好聽,但實質這句話並不極端,有多少父母把孩子當成隨意控制的個體,讓吃就吃,讓學就學,讓幹什麼就幹什麼,這不是人,這是機器,指揮到哪,做到哪?

    孩子小的時候,對世界依賴很大,那個時候需要父母引導,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對世界有了自己的認知,慢慢產生自己的獨立的意識。有了獨立的意識,就會嘗試探索這個世界,有探索,必然就會有父母眼中的錯誤。

    當父母發現孩子這些錯誤行為後,如果保持接納、包容和鼓勵嘗試,孩子就會更加自信的探索,也會和家長分享自己的成長過程,慢慢的親子關係會形成良性互動,孩子積極探索,不斷積極和家長交流,不斷從與家長的交流中獲得經驗和力量,這樣不斷朝正確的方向前進,不斷生出自信。這樣就會形成良性的親子關係,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彼此都能從對方身上感覺到人性的美好,接受到來自對方傳遞的力量,孩子會朝優秀孩子方向發展,家長會朝優秀的家長方向發展,彼此成就。

    相反,另一種情況是,當家長髮現孩子錯誤的行為後。感覺到焦慮,擔心,為了孩子好,極力阻止孩子這樣做,有的甚至採取極端的方式。這樣做會產生三種結果,一個結果是,孩子選擇假裝順從,從此孩子學會了懦弱,學會了為家長的眼色行事;一個結果是,孩子選擇反抗,這將會導致,家長的給孩子慢慢失去影響力;最後一個結果是,孩子選擇報復,這將使得家長對孩子一切影響都會朝反方向發展。這三種結果,無論哪種結果,都會導致親子關係內在依戀斷裂,這一定不是家長想看到的。

    家長和孩子本應是世間最親密的關係,家長本應是孩子內在力量激發者,但現實是許多的家長卻在親手毀滅孩子的自信和成長。當一個孩子慢慢失去自信,根本不關注自己未來,不再對自己的未來負責的時候,就會很容易被各種“癮”控制,而手機,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工具,他的作用完全取決於使用它的人,對於有“癮“的人,它也只是這個“癮”的媒介而已,所以藏手機,真的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嗎?

    跟家長使用了大量時間溝通清楚這些後,我說,解鈴還須繫鈴人,孩子的問題還得從孩子的角度解決:

    1、首先,找到產生問題的原因:

    父母眼中所謂孩子的問題絕不是某一天形成的,也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全是父母帶來的,它是日常生活積累後的外在表現,並不一定是問題,父母無論怎麼焦慮,希望可以放鬆的看待孩子表現出的特質,父母只有放鬆下來,才有可能看到問題的實質,而不是盲目的解決,更不是內心無限的擴大問題。

    孩子成長過程中,經歷什麼很重要,因為經歷是孩子成長的軌跡,但比經歷更重要的是,經歷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孩子對經歷的感受,這些感受最後會形成孩子的信念,每一個信念會對應信念相應的行為,這些行為又會進一步鞏固他的信念。當父母發現孩子的問題後,如果只是本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邏輯,那麼永遠不會解決問題,相反,只會因為急於解決問題,而引出新的問題。

    2、其次、思考怎麼解決問題:

    那麼怎麼解決孩子問題,首先無論發現孩子什麼問題,先不要慌,也許家長看到的問題,只是孩子特殊階段的行為特質,先了解孩子,瞭解孩子的行為,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支撐點,最後,解鈴還須繫鈴人,孩子的問題,還需要孩子自己解決。

    但孩子自己並不能完全認知自己,父母也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所以需要專業的團隊。二師兄團隊專業協助青少年瞭解自己,認知自己,發展自己,本著尊重孩子的原則,透過觀察孩子,與孩子深入溝通,提煉孩子特質,解讀孩子的行為特徵,解讀孩子對父母的態度,解讀孩子對親情的態度,解讀孩子對學習的態度,解讀孩子對未來的態度,解讀孩子對責任的態度,深究出影響這些行為和態度的根源信念,幫助孩子看清自己,找到自信,到擔負責任。

    無論怎麼樣,藏手機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解決問題,還要從孩子的內在動力,內在責任,內在習慣,內在自信著手,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幫助孩子。

    世界這麼大,總會遇到特別的人,因為偶然相遇,又必然走向結識,從此命運彼此聯結!你好,我是愛聽故事的盲眼二師兄,感恩彼此遇見!

  • 4 # Amy簡悅

    首先,這說明她具有向困難發起挑戰的勇氣和決心。在你不斷藏起手機時,她已經把找到手機當成一種挑戰,同時找到了手機,她會有一種挑戰勝利的自豪感。每次找到她心裡大概都會想“哼,小樣,不管你藏哪裡我都能找出來的。”

    你的藏手機的行為已經激起了她的挑戰欲了,根本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從現在開始。不藏手機,把它放到一個固定放手機的地方,然後,定家規,從放學下班進家門,大家都把手機在固定的地方。除了接電話其他都不能用,誰偷玩就罰款,或者罰掃地板洗碗都可以。同時讓孩子來監督你們,把她從一個受限制人變成監督人,抓到誰玩手機她就可以獲得獎勵。

    那麼獎勵可以是什麼呢?可以是她心儀已久的玩具,可以是錢,可以是獎勵玩15分鐘的手機。

    孩子愛玩手機一般都是沒有同齡小朋友一起玩,無聊了,還有看父母也一直抱著手機玩。所以,作為父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放下手機,拿本書跟他們一起看,即使你看不下去,也要假裝在看,或者看自己感興趣的書。

    在他們不學習的時候,做完作業的時候跟他們一起玩親子游戲。放假了,就帶他們去遊樂園,公園等有小朋友多的地方玩。

    要改變孩子,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 5 # 搞笑一驛站

    那就制定一個規矩,看可以,看十分鐘,或者一兩個動畫片就換回來,不要藏,越藏他越覺得手機是好東西,越想要!你也可以準備一個小盒子,明確的告訴孩子,這個是我們家的手機盒子,回家後我們的手機都要放在這裡,誰都不許動,如果寶寶寫完作業,可以獎勵看一兩個動畫片,不過看完立刻要放回手機盒子裡。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一切行為都是在複製父母!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6 # 小懶蟲和爸爸媽媽

    家長與其絞盡腦汁的藏手機,不如,直接明瞭的告訴孩子,手機小孩子不可以玩,表明你的太度,堅定你立場,就是不可以,你越藏孩子越好奇!

    前幾天我們家就上演了,手機和孩子分離場面,堪稱壯觀!

    最近我發現她,看相簿裡的影片也要看很久,我意識到,女兒手機上隱了。

    前幾天她又拿起我手機,看相簿,我搶過來,她哭的那個份心,,我不打不罵不哄,等她哭完了再解釋,,經過這次,現在不玩手機了

    要想小孩子戒手機,首先大人,要做好榜樣,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規定孩子不能玩,就要,定而不讓的,堅持自己規定

  • 7 # 小橙子養成記

    作為家裡當了舅舅的幾個小孩的長輩,讓小孩去親戚不玩手機超級尷尬好麼

    他們也沒有同年齡段的小孩一起玩

    舉個栗子

    大人a:呀,最近張三生了個兒子

    大人b:是嗎多大了,你封了多大的紅包給他呀

    大人a:我就買了一套衣服隨便封了個小紅包

    大人b:我就懶得買了,直接封紅包就是了

    大人a:誒對了,你準備什麼時候再添一個孩子呀

    大人b:都那麼老了還生什麼生呀

    。。

    這種對話你讓我們小孩子說什麼?說什麼?說什麼?!!

    不玩手機難道讓他們坐在旁邊面帶微笑說我來生麼。

  • 8 # 晨妞生活日記

    家長藏手機,孩子找,這從根本上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不贊成這種做法。

    首先,我們得找出原因,因地制宜才行。 從大環境來說,科技的發展,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些人不管走路,還是吃飯手裡都拿著個手機,大人都如此上癮,更不用說孩子了。

    孩子本身好奇心就強,手機上的各種諮詢,影片,應有盡有,讓誰看也上癮。你越藏起來不讓看,他越是好奇。與其這樣,你還不如給他看,但是前提是得規定時間,規定看一些益智的內容,也是很好的嘛。一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二來,增長見識。

    其次,孩子一味想看手機,肯定是回到家,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畫畫,做個手工了,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慢慢的不就對手機減少依賴感了嘛。

    其三,家長回到家,都抱著個手機,忙完工作忙聊天,又沒有和孩子交流溝通的時間,孩子

    就會感到孤單,時間長了,肯定受影響。所以,家長回到家,儘量多和孩子交流溝通,一起讀讀書,營造好的氛圍。

  • 9 # 我是蔣蔣

    朋友您先回答,您能堅持多久不看手機?一小時,三小時,還是五小時?甚至一天?孩子愛玩手機,要手機肯定是你老玩啊,要不孩子怎麼能知道手機好玩?解決了這個問題,你的問題就解決了

  • 10 # 鄧二

    手機和網際網路讓我們的生活發生巨大變化,孩子被吸引也是難免的。對低齡的孩子,想要孩子儘量遠離電子產品,家長要做到:1、限制使用時間 2、甄別內容 3、不將手機作為鼓勵/引誘/搪塞孩子的工具 4、使用繪本/動畫人物等潛移默化去正確引導 5、自己以身作則,多讀書少玩手機。

    正確引導孩子遠離手機/電子產品,不如試試樊老師教育孩子的方法:

    先問問孩子是否知道看手機/電視的危害,他可能會說:對眼睛不好,學習成績會下降…等,然後你在問想不想知道爸爸/媽媽擔心的問題是什麼,像這樣要調動他的想法讓他參與討論。你在告訴他看手機/電視後你所擔心的問題,如:遊戲成癮,失去自控能力—將來便會一事無成。

    作為父母更多的是信任孩子,而不是批評或是評判,在他表現好的時候一定給他足夠的獎勵,注意不是物質的獎勵而是給他正面的肯定去鼓勵他。物質的獎勵會讓孩子變得被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不要用物質的獎勵去引導孩子,而是讓孩子認識到這件事做對了本身的意義和價值。所以千萬不要用賄賂的方法對待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拍照強過單反嗎?手上有臺10年前單反大家來比比誰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