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鵬哥哥看世界

    這個問題有意思,

    其中有一個場景是,主持人問 在各自的國家同時提起這三個國家時候的排序問題。

    華人說中日韓

    南韓人說韓中日

    日本人說日中韓

    南韓主持人一臉尷尬的問為啥你們兩個國家說的時候南韓都在最後呢?

    名稱是滿漢全席還是漢滿全席,要看這個詞是誰說出來的,滿人是統治者了為什麼要把漢放在前面呢?

  • 2 # 中國大案紀事

    滿漢全席是集滿族與漢族菜餚之精華而形成的歷史上著名的中華大宴。滿漢全席正式出現於清朝,但並非起源於宮廷,而是由江南的官場菜演變而來,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族,而滿漢全席又是官場菜,所以就命名為滿漢全席,而不是漢滿全席,如果當時是漢族的天下,或許也會叫漢滿全席。名字嘛,只是個代號,歸於歷史,作為現代人,瞭解內涵比知道代號會更重要。

  • 3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小時候曾聽過一個相聲《報菜名》: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光聽名字就流口水了,雖然不知道是怎麼做的,但不明覺厲,聽著相聲就可以想像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後來才知道報的是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之所以不叫漢滿全席,原因顯而易見,這種宴席出現在清朝,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洲人而不是漢人。但又起源於漢人菜式,取名時就把“漢”也給帶上了。

    (現代版滿漢全席)

    但有件事情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滿漢全席”這種說法可不是清朝統治者定的,就出自上面提過的相聲《報菜名》。這相聲的創作時間是20世紀20年代,也就是北洋政府時期,創作者名叫李德鍚,藝名萬人迷,當時常在北京、天津等地登臺演出,他首次說出了“滿漢全席”這種稱呼。

    那麼,滿漢全席是種什麼宴席呢?是清朝時期的宮廷盛宴,既有宮廷菜餚的華美特色,又有地方風味的獨特精華,是宮宴中的最高規格,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只有在極其重要的場合才會動用。

    據說全部上齊共有320種菜品,其中冷葷熱餚196品(主菜至少108種),點心茶食124品,這麼多菜一天當然是吃不完的,宴請時分為三天。

    滿漢全席以東北·、山東、北京、江浙菜為主。108道主菜中,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閩菜,12道廣東菜;北菜54道:12道北京菜,30道山東菜,和12道滿族菜。

    採用的食材都是頂級珍品,比如犴鼻、魚骨、鰉魚子、猴頭蘑、熊掌、哈什蟆、鹿尾(筋、脯、鞭等)、豹胎等等。可以說天上地下,甜的鹹的,應有盡有。

    菜名太多,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對了,建議大家不要在肚子餓的時候查,否則會越來越餓。反正看了這麼多菜名,我已經飢腸轆轆了,同時也深切的明白了什麼叫吃貨大國。

  • 4 # 阿斗家庭廚房

    這個滿漢全席出現的時間是在清朝康熙年間。

    古代為帝制,普天之下全是皇帝的。

    滿人入關,建立清朝。康熙為了提倡漢滿一家。叫人制作了滿漢全席。

    滿人的天下,所以滿字自然要放在滿漢全席的前面。不然就是大不敬。估計是要殺頭的。

    如果是康熙給滿漢全席起的名字那也是肯定要把自己放在最前面。

    下面附上滿漢全席的108道菜名:

    (一)蒙古親潘宴

    茶臺茗敘:古樂伴奏、滿漢侍女、敬獻白玉奶茶

    到奉點心:茶食刀切、杏仁佛手、香酥蘋果、合意餅

    攢盒一品:龍鳳描金攢盒龍盤柱(隨上乾果蜜餞八品)

    四喜乾果:虎皮花生、怪味大扁、奶白葡萄、雪山梅

    四甜蜜餞:蜜餞蘋果、蜜餞桂圓、蜜餞鮮桃、蜜餞青梅

    奉香上壽:古樂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龍鳳呈祥、洪字雞絲黃瓜、福字瓜燒裡脊、萬字麻辣肚絲、年字口蘑髮菜

    餑餑四品:御膳豆黃、芝麻卷、金糕、棗泥糕

    醬菜四品:宮廷小黃瓜、醬黑菜、糖蒜、醃水芥皮

    敬奉環漿:音樂伴宴、滿漢侍女敬奉、貴州茅臺

    膳湯一品:龍井竹蓀

    御菜三品:鳳尾魚翅、紅梅珠香、宮保野兔

    餑餑二品:豆麵餑餑、奶汁角

    御菜三品:祥龍雙飛、爆炒田雞、芫爆仔鴿

    御菜三品:八寶野鴨、佛手金卷、炒墨魚絲

    餑餑二品:金絲酥雀、如意卷

    御菜三品:繡球乾貝、炒珍珠雞、奶汁魚片

    御菜三品:干連福海參、花菇鴨掌、五彩牛柳

    餑餑二品:肉末燒餅、龍鬚麵

    燒烤二品:掛爐山雞、生烤狍肉、隨上荷葉卷、蔥段、甜麵醬

    御菜三品:山珍刺龍芽、蓮蓬豆腐、草菇西蘭花

    膳粥一品:紅豆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信陽毛尖

    (二)廷臣宴

    麗人獻茗:獅峰龍井

    乾果四品:蜂蜜花生、怪味腰果、核桃粘、蘋果軟糖

    蜜餞四品:蜜餞銀杏、蜜餞櫻桃、蜜餞瓜條、蜜餞金棗

    餑餑四品:翠玉豆糕、栗子糕、雙色豆糕、豆沙卷

    醬菜四品:甜醬蘿葡、五香熟芥、甜酸乳瓜、甜合錦

    前菜七品:喜鵲登梅、蝴蝶暇卷、薑汁魚片、五香仔鴿、糖醋荷藕、泡綠菜花、辣白菜卷

    膳湯一品:一品官燕

    御菜五品:砂鍋煨鹿筋、雞絲銀耳、桂花魚條、八寶兔丁、玉筍蕨菜

    餑餑二品:慈禧小窩頭、金絲燒麥

    御菜五品:羅漢大蝦、串炸鮮貝、蔥爆牛柳、蠔油仔雞、鮮蘑菜心

    餑餑二品:喇嘛糕、杏仁豆腐

    御菜五品:白扒廣肚菊花裡脊山珍刺五加清炸鵪鶉紅燒赤貝

    餑餑二品:絨雞待哺、豆沙蘋果

    御菜三品:白扒魚唇、紅燒魚骨、蔥燒鯊魚皮

    燒烤二品:片皮乳豬、維族烤羊肉、隨上薄餅、蔥段甜醬

    膳粥一品:慧仁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珠蘭大方

    (三)萬壽宴

    麗人獻茗:廬山雲霧

    乾果四品:奶白棗寶、雙色軟糖、糖炒大扁、可可桃仁

    蜜餞四品:蜜餞菠蘿、蜜餞紅果、蜜餞葡萄、蜜餞馬蹄

    餑餑四品:金糕卷、小豆糕、蓮子糕、豌豆黃

    醬菜四品:桂花辣醬芥、紫香乾、什香菜、暇油黃瓜

    攢盒一品:龍鳳描金攢盒龍盤柱隨上

    五香醬雞鹽水裡脊、紅油鴨子、麻辣口條

    桂花醬雞蕃茄馬蹄、油燜草菇、椒油銀耳

    前菜四品:萬字珊瑚白、壽字五香大蝦、無字鹽水牛肉、疆字紅油百葉

    膳湯一品:長春鹿鞭湯

    御菜四品:玉掌獻壽、明珠豆腐、首烏雞丁、百花鴨舌

    餑餑二品:長壽龍鬚麵、百壽桃

    御菜四品:參芪燉白鳳、龍抱鳳蛋、父子同歡、山珍大葉芹

    餑餑二品:長春捲、菊花佛手酥

    御菜四品:金腿燒圓魚、巧手燒雁鳶、桃仁山雞丁、蟹肉雙筍絲

    餑餑二品:人參果、核桃酪

    御菜四品:松樹猴頭蘑、墨魚羹、荷葉雞、牛柳炒白蘑

    燒烤二品:掛爐沙板雞、麻仁鹿肉串

    膳粥一品:稀珍黑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茉莉雀舌毫

    (四)千叟宴

    麗人獻茗:君山銀針

    乾果四品:怪味核桃、水晶軟糖、五香腰果、花生粘

    蜜餞四品:蜜餞桔子、蜜餞海棠、蜜餞香蕉、蜜餞李子

    餑餑四品:花盞龍眼、艾窩窩、果醬金糕、雙色馬蹄糕

    醬菜四品:宮廷小蘿葡、蜜汁辣黃瓜、桂花大頭菜、醬桃仁

    前菜七品:二龍戲珠、陳皮兔肉、怪味雞條、天香鮑魚、三絲瓜卷、蝦籽冬筍、椒油茭白

    膳湯一品:罐燜魚唇

    御菜五品:沙舟踏翠、琵琶大蝦、龍鳳柔情、香油膳糊肉丁、黃瓜醬

    餑餑二品:千層蒸糕、什錦花籃

    御菜五品:龍舟鱖魚、滑溜貝球、醬燜鵪鶉、蠔油牛柳、川汁鴨掌

    餑餑二品:鳳尾燒麥、五彩抄手

    御菜五品:一品豆腐、三仙丸子、金菇掐菜、溜雞脯、香麻鹿肉餅

    餑餑二品:玉兔白菜、四喜餃

    燒烤二品:御膳烤雞、烤魚扇

    野味火鍋:隨上圍碟十二品

    一品:鹿肉片、飛龍脯狍子脊、山雞片、

    野豬肉、野鴨脯、魷魚卷、鮮魚肉、

    刺龍牙、大葉芹、刺五加、鮮豆苗

    膳粥一品:荷葉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楊河春綠

    (五)九百宴

    麗人獻茗:熬乳茶

    乾果四品:芝麻南糖、冰糖核桃、五香杏仁、菠蘿軟糖

    蜜餞四品:蜜餞龍眼、蜜餞萊陽梨、蜜餞菱角、蜜餞檳子

    餑餑四品:糯米涼糕、芸豆卷、鴿子玻璃糕、奶油菠蘿凍

    醬菜四品:北京辣菜、香辣黃瓜條、甜辣乾、雪裡蕻

    前菜七品:松鶴延年、芥茉鴨掌、麻辣鵪鶉、芝麻魚、腰果芹心、油燜鮮蘑蜜汁蕃茄

    膳湯一品:蛤什蟆湯

    御菜一品:紅燒麒麟面

    熱炒四品:鼓板龍蟹、麻辣蹄筋、烏龍吐珠、三鮮龍鳳球

    餑餑二品:木犀糕、玉面葫蘆

    御菜一品:金蟾玉鮑

    熱炒四品:山珍蕨菜、鹽煎肉、香烹狍脊、湖米茭白

    餑餑二品:黃金角、水晶梅花包

    御菜一品:五彩炒駝峰

    熱炒四品:野鴨桃仁丁、爆炒魷魚、箱子豆腐、酥炸金糕

    餑餑二品:大救駕、蓮花捲

    燒烤二品:持爐珍珠雞、烤鹿脯

    膳粥一品:蓮子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洞庭碧螺春

    (六)節令宴

    麗人獻茗:福建烏龍

    乾果四品:奶白杏仁、柿霜軟糖、酥炸腰果、糖炒花生

    蜜餞四品:蜜餞鴨梨、蜜餞小棗、蜜餞荔枝、蜜餞哈密杏

    餑餑四品:鞭蓉糕、豆沙糕、椰子盞、鴛鴦卷

    醬菜四品:麻辣乳瓜片、醬小椒、甜醬姜牙、醬甘螺

    前菜七品:鳳凰展翅、熊貓蟹肉蝦、籽冬筍、五絲洋粉、五香鱖魚、酸辣黃瓜、陳皮牛肉

    膳湯一品:罐煨山雞絲燕窩

    御菜五品:原殼鮮鮑魚、燒鷓鴣、蕪爆散丹、雞絲豆苗、珍珠魚丸

    餑餑二品:重陽花糕、松子海羅幹

    御菜五品:猴頭蘑扒魚翅、滑熘鴨脯、素炒鱔絲、腰果鹿丁、扒魚肚卷

    餑餑二品:芙蓉香蕉卷、月餅

    御菜五品:清蒸時鮮、炒時蔬、釀冬菇盒、荷葉雞、山東海參

    餑餑二品:時令點心、高湯水餃

    燒烤二品:持爐烤鴨、烤山雞、

    薄餅、甜麵醬、蔥段、瓜條、

    蘿葡條、白糖、蒜泥

    膳粥一品:臘八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楊河春綠

  • 5 # 啟蒙42

    滿漢全席,清朝時期宮廷盛宴。既有宮廷菜餚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突出滿族與漢族菜點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涮鍋幾乎不可缺少的菜點,同時又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熘、燒等兼備,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滿漢全席原是清代宮廷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做的一種全席。滿漢全席上菜一般至少一百零八種(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滿漢全席菜式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

  • 6 # 吃貨曉哥哥

    滿漢全席最早出現在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揚州畫舫錄》中的一份選單,是滿漢全席最早的記載,滿漢全席為什麼不叫漢滿全席呢?很簡單因為清廷的統治者是滿族自然滿在前漢在後。就猶如清廷的官場一樣只要是實權部門都是滿正漢副。

    清廷統治的初期是實行滿漢分席的制度,清廷中期為了推行滿漢一家親才將滿漢二族的飲食習慣整合為一桌,也可以說是滿族入主中原後受到漢族飲食文化影響下的產物。

    滿漢全席共108道,南北各54道,南菜包含了粵菜,閩菜,浙菜。北菜包含了滿菜,京菜,魯菜。是中國各地飲食精髓的一次大集合。

  • 7 # 文化一家人

    滿漢全席起興於清代,而清代的統治者是滿族,當然要叫滿漢全席。如果統治階級是漢族,自然會叫漢滿全席。這個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滿漢全席起源於清朝的宮廷,原為康熙66歲大壽的宴席,之所以起這麼個名字,顯然是在透過這種方式,即能化解滿漢之間的矛盾,又能促進滿漢文化的融合,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可見當時的清代統治者為了使自己的政權更加鞏固,還是動過一番腦筋的。

    二、滿漢全席的興起。

    隨著時間推移,滿漢全席從宮廷盛宴逐漸流向民間,也在不斷地充實發展,它已不僅僅是菜餚的奢華,同時也不斷地加入地方色彩,做到了既有宮廷菜餚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好比當今的國宴,當年中美建交,在招待尼克松總統的國宴上,周恩來總理親手把一片北京烤鴨夾給他,那張照片至今記憶猶新。說明飲食文化已經成為一種代表,一個象徵。

    三、滿漢全席的種類。

    滿漢全席分為兩類:

    康熙年間計有一百零八種(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乾隆年間計有冷葷熱餚一百九十六品,點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計餚饌三百二十品。

    費這麼大操辦的宴席肯定不是一天吃的,大多分三天吃完。人們都知道,吃這樣的宴席,其目的肯定不是單純為了填飽肚子,而是帶有其它目的。所以,它不是一成不變的餐食,而是根據就餐者的身份特點和就餐的目的,分門別類各具特點。計有蒙古親藩宴、廷臣宴、萬壽宴、千叟宴、九白宴五種宴席,這就把宴席的目的一目瞭然了。

     

    四、滿漢全席的特色。

    滿漢全席即有滿族菜點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鍋幾乎不可缺少的菜點;同時又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熘、燒等兼備,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

    五、滿漢全席的禮儀。

    滿漢全席的禮儀也極為講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獨特風格。除了配有全套粉彩萬壽餐具,銀器,而且用餐環境也要富貴華麗,用餐環境古樸典雅。還要有專門的樂師演奏時令曲目,令人心曠神怡。

    吃完這樣的全席,估計酒不醉人也人自醉了。

    結語:

    當然,這樣的宴席,也只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如今若是有誰說,他那裡也有滿漢全席,只能回答三個字:不可能。因為僅食材就達不到那個標準。除非是改良的,不過,改良的還能是純粹的滿漢全席麼?

  • 8 # 深山裡的一棵草

    那時候的封建統治者是滿族的愛新覺羅,當時的統治者覺得漢族是比不上滿族的,不然是不會丟掉漢人的江山的,所以,在命名上自然要把滿擺在前面

  • 9 # 小羅同學1987

    滿漢全席之所以不叫漢滿全席,原因顯而易見,這種宴席出現在清朝,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洲人而不是漢人。但又起源於漢人菜式,取名時就把“漢”也給帶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把學生從小就弄到外國的家長是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