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外二三事

    平水韻是律詩的韻腳,依平仄分為五部106韻,其中平聲上下兩部,計30韻、仄聲上去入三部,計76韻,韻腳要求最嚴,即使是同一聲部內韻母相同的但不在同一目部裡的就算不押韻,比如“寒”和“山”兩個字雖然雖然同為上平聲,韻母也同樣為“an”,但兩個字卻分屬於上平十四寒和上平十五刪韻。

    所以這兩個字在平水韻中是不押韻的1的;中華新韻則是依《新華字典》的注音為標準,將35個韻母劃分為14個韻腳(也有18韻一說,但都是試行),其中一二聲為平聲韻,三四聲為仄聲韻,韻腳最寬,只要順口就行;詞林正韻介於二者之間,它分為十九部,其中一至十四部分平仄兩部分。

    其實詞林正韻的韻部就是把平水韻的韻部綜合了一下,比如它的第三部平聲韻就是綜合了平水韻上平聲的四支五微八齊十灰,因此要寫古詩詞首先要學好平水韻。

    古詩韻,是中國古代詩人做詩所依據的韻書,一般依《平水韻》,平、上、去、入四聲共106韻平仄作詩。

    《中華新韻》,是近代以普通話為讀音的依據,以《新華字典》的注音為讀音的依據,將漢語拼音的35個韻母,劃分為14個韻部作詩的新韻。

    區別是,古詩韻講究平仄格律,中華新韻則不講究平仄格律,完全為所謂的“現代詩”服務。

  • 2 # 夢安詩詞

    建議用平水韻。

    七律,顧名思義,是七言律詩,這本身就是屬於格律詩的範疇,而格律詩,有著格律詩的定義和要求。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格律詩要求平仄相間,駢散結合,押韻,這裡所指的押韻,即是平水韻。

    平水韻是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為106個韻部而得,其發展及完善過程如下——

    早在唐初,就有唐朝宰相許敬宗奏議合併,修整韻書;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孫愐編制《唐韻》,共195個韻部;北宋陳彭年編纂的《大宋重修廣韻》,將韻細分為206個韻部;金朝江北平水人劉淵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把同用的韻合併,成107韻;元初陰時夫著《韻府群玉》,定106韻的版本為“平水韻”。明代以後,文人則一直沿用106韻。到了清康熙年間,後人所編的《佩文詩韻》、《佩文韻府》、《詩韻合璧》把《平水韻》併為106個韻部,共收錄漢字9504個,全篇韻表採用繁體字(正體字)以便於讀者檢索查詢。這就是流傳並沿用至今的平水韻。

    話說押不押韻,押哪種韻,當真是因人而異。經過正規系統化學習古典詩詞的,自然是嚴格遵循格律要求,沿用平水韻,甚至會享受那字斟句酌的樂趣;出於對古典詩詞的喜愛並自己摸索自學的,同樣也是值得佩服的,畢竟,裡面的門道太多,獨自摸索需要更多的心思和悟性。

    另外我想說,文學發展至今,其藝術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樣,比如,現代詩,散文,這些都沒有要求必須押韻,而如果把中華新韻用於現代詩文,也是會為文字增加藝術魅力的哦。

  • 3 # 陳永金

    寫律詩用中華新韻好,還是用平水韻好?

    平水韻意指讀音同一個水平線,或接近的作詩押韻用字。古人將這些字集中來,同歸一個韻部,供人們作詩押韻。讓詩在律韻‘聲雙重作用下,形成音樂感。先講平水韻,平水韻分一百零六部,夲人認為韻部越多韻字就越少,水平線就越精確。用經詩人挑選就更精華了,因為同一個韻部字,讀音也有高有低水平很不統一。比如一東,中空風宮衷,與同紅隆雄蒙,二組讀音水平不在一個水平線,如果混押就會造成韻音落差不平,映響效果。如果分開二組效果就更佳了。中華新韻分十四部,每部韻字眾多且還有入聲字,魚龍混雜,韻音雜亂,想想就知其好不好了。

  • 4 # 亦有所思

    新韻相容平水韻,詩詞苦恨在於斯。

    不學平水韻,許多近體詩讀不通。

    只學平水韻,許多近體詩吟不爽。

    用平水韻寫,然而卻用中華新韻讀,怎麼看都是雙標,或者說怎麼看都是一種諷刺。

    我是平水韻的堅決擁簇者,卻從不反對有人用中華新韻,我反對只是那些不應用格律的人。

    何止是七律,還有五律,排律,絕句,詞,曲都是如此。

    對於小可而言,我當初寫近體詩時,最大限度地用那些古代發音和現代發音相同的字。

    比如十三元,要麼我一律用元,原,源,園,袁,言,軒這種韻母為AN的,要麼我只用魂,渾,溫,門,尊,盆,昏等韻母是UN的,從來不混用。

    還有九佳,十灰等平水韻部裡,韻母不相近的,儘量不用。也就是說,在實際創作中,我能用的字比古人少了許多。

    因為只有這樣,在我讀詩時,才會儘可能地保證發音可以儘量地還原成古韻。然而更大的諷刺隨之而來,如果算上入聲字的話,我吟哦詩仍然是不過關的。所以我很少寫詞,這也是原因之一。

    按現在的通用做法,大家對中華新韻還是比較寬容的,但有一個預設的規則,但凡是用中華新韻寫成的詩詞,在標題的後面要加上一個說明,比如放個括號裡面寫上中華新韻。

    因此,可以得出一個貌似比較苦逼的現實。現代人寫古詩詞,平水韻要懂,要會用,中華新韻也要略知一二。

  • 5 # 夏小柒

    我個人的建議是:兩種韻均可以的,就看平時寫作更擅長、習慣用那種韻。

    對於《平水韻》和《中華新韻》:不厚古薄今,不厚今薄古。我也是個詩詞愛好者,習慣用《平水韻》,《中華新韻》也是相容的。《平水韻》我們都知道押韻必須一韻到底,比如,在寫作時用的是"一東"韻部,那麼所以韻腳必須在"一東"韻部,否則就出韻。可是有時寫作真的是"富於千篇,窘於一字"時,我就選擇用《中華新韻》,押韻比較寬鬆,我不僅用"一東"中的韻字還可以用"二冬"中韻字,以為韻母都押ong,是可以通押,問題迎刃而解,豈不樂哉?

    學習《平水韻》是傳承文化瑰寶,是更好的讀懂古詩,如果你足夠熱愛詩詞,古韻真的不難 ; 學習《中華新韻》是文化發揚,適合創新、更適合初學者,沒有孰優孰劣,只有各有所長。

    我們在寫格律詩時,"韻"、"平仄"、"對仗",是格律三大最基本要素,缺一也不叫格律詩!所以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寫出有韻味、有味道、耐品、醇雅的好詩,那才是我們精益求精所追求的。

    我相信"江山代有才人出",把文化傳承、更好把文化發揚下去。

  • 6 # 子風長歌

    ♥這種老掉牙的問題,一點都沒有懸念也

    不需多大知識就能搞懂的問題。一直有人

    提出糾纏,本人倒不是對提出者有意見要

    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發現本問題中絕大多

    數回答問題的詩友根本不真正清楚,用“平

    水韻”還是用“中華新韻”孰優孰劣?哪個更

    科學更實用?更有前途!只是前人云亦云,

    旁人說亦跟的觀念和認識在回答。所以不

    得不再次即科打字分析回答。七律不七律,

    還是其它近體詩或古風用什麼韻道理都一

    樣。下面給詩友們具體分析:

    ♥☞如你用現代漢語普通話字義創作古典

    詩詞,肯定要用“中華新韻”。而且這是從

    民國到現在都是國家提倡用新韻創作古典

    詩詞的。

    ♥☞如你用古漢語字義和古聲調創作古典

    詩詞,那麼你就選用平水韻創作。

    ♥☞所謂平水韻是古人創作總結出來的一

    套符合古典詩詞創作的韻部書,是專門為

    古典詩詞創作的一套工具系統。所有說這

    些話和主張這些的都是隨波逐流,人云亦

    ♥☞在古代古人學的古漢語,用平水韻押

    韻,在那時當然是符合上面這種說法的。

    但在當代人們學的是普通話現代漢語。那

    麼平水韻根本不符合這套所謂規則。

    ♥☞所以先要搞懂韻在詩中起到什麼作用?

    韻歸根結底無非是起到使詩閱讀時具有音

    樂的韻味美之作用。而根本不關詩詞意象

    描述和實質意境提高作用,只是使詩具有

    聲韻之美的作用。韻跟平仄一樣無非是起

    到閱讀美,兩者只不過是詩詞的一種基礎

    格式形式。

    ♥☞故用“平水韻”凡是用“中華新韻”創作

    古典詩詞。就看你是用古漢語創作還是普

    通話創作?但當代人無論是所謂詩詞名人

    還是所謂權威,他們創作時幾乎都是以普

    通話字義為基礎創作,而部分使用平水韻

    書中的古聲調平仄,然後用平水韻押韻。

    那麼問題來了!字義是普通話,部分平仄

    (主要是指2、4、6字處)用古聲調,即

    按平水韻裡的某些字的古聲調而已。而不

    是詩詞中每一個字都用古聲調。押著平水

    韻,古今雜用的“半瓶水”方式,不僅給當

    代大多數人閱讀造成困惑。恐怕連絕大多

    音去閱讀的吧?就是想用古聲調和古韻去

    閱讀有多少人有這能力?要知道用平水韻

    創作的詩詞閱讀時,每一個字都需用古聲

    調去唸的,這有幾個人懂?就是會,這在

    當代普通話的環境當中有意義嗎?需知道

    你寫的東西都是要發表給別人看的,除非

    只自己欣賞。何況用古漢語還是普通話創

    作押什麼韻都不關詩詞本質優劣。只是如

    人一樣,現代人穿古衣還是現代衣的問題。

    現代人套用了古衣古冠也改變不了你是現

    代人的本質。何況古人優還是現代人優這

    能直接判斷嗎?還不是得看具體哪個古人

    與哪個現代人優吧?也就是哪個人用古漢

    語和平水韻創作的水平能力與哪個人用普

    通話和新韻創作的水平能力強的問題!

    ♥☞今人用平水韻創作的古典詩詞,在今

    天學普通話的人讀來好多韻都發生很大變

    化,用普通話讀著有時根本都不押韻了。

    何況雜用古今聲調平仄更給讀者帶來閱讀

    困惑和障礙。

    ☞所以無論怎麼講,古典詩詞在當代對絕

    大多數人來講,都應該用普通話創作押“中

    華新韻”。以普通話為基礎,用現代普通話

    聲調,押新韻。這樣創作出來的古典詩詞

    不僅在當代人閱讀和理解時毫無障礙。就

    連韻書都用不太上。本人就是這樣,連什

    麼韻書和格律書及詞譜都沒有,但創作毫

    無障礙,且創作出的所有古典詩詞。我可

    都來的嚴謹要好。♥☞如有不信或不服的

    家可探討研究,甚至不服可以你用平水韻

    (不要求你用古漢語字義,也可以允許你

    聲調古今雜用)來創作詩詞。我用普通話

    和普通話聲調新韻規範創作,看誰孰優孰

    劣。順便說句本人所有古典詩詞和現代詩

    (新詩)都用普通話和新韻創作。並作有

    大量自制詞牌詞譜的自度曲,且所有詞譜

    基本都比任何古人留傳的詞譜都來得嚴謹。

    ♥所以用普通話為基礎,依普通話聲調,

    用“中華新韻”押韻創作古典詩詞,這是根

    本性科學性也是未來必定會這樣走的。

    ♥☞注!在掌握古漢語的情況下用平水韻,

    並用古聲和古漢字字義創作古典詩詞,是

    規範的。其它則都是給人造成障礙困惑的

    “半瓶水”古典詩詞。如你掌握古漢語對更

    好的理解古人詩詞是有幫助的,而不是僅

    機械的套用平水韻書上的聲調和韻部,對

    理解古人詩詞基本沒什麼幫助。因為韻腳

    字數佔一首詩詞的字量是很少的,且押平

    水韻者也並不一定懂得平水韻中韻字的古

    義,而古聲調不關詩詞意義的理解。即使

    懂得平水韻書中每個字的古義,而其它字

    卻不使用古義,反而會造成困惑。

    ☞♥綜上所述,今人用平水韻創作古典詩

    詞不僅有諸多障礙,且給當代閱讀者會帶

    來閱讀不押韻,聲調平仄閱讀困惑,詩中

    字義理解混亂!故平水韻無論是當代還是

    未來必將會是被逐漸淘汰的。要知道自現

    代漢語(普通話)產生後的民國開始國家

    就提倡新韻的。所以也不是我提出的,原

    但本人從少年開始就自動自會的用普通話

    新韻創作古典詩詞了。

    答中絕大多數詩友根本不清楚用平水韻或

    中華新韻到底孰優孰劣,哪個更科學有利。

    只一味的前人云亦云,別人雲亦云,根本

    不知其理。所以一口氣沒有作任何草稿打

    字寫下來的,恐會有誤字需請詩友們注意

    和提出!♥)

  • 7 # 天淞子

    我個人是憑興趣的,有時候興之所至,就會用《平水韻》,有時候則會使用《新韻》。我認為當代人寫格律詩詞,用《新韻》更好,畢竟現在你接觸的所有文字,其讀音都是根據當代文字學家制定的聲韻平仄,《平水韻》裡大部分字的讀音和現在的讀音差不多,但還是有些不同的。

    有人認為“玩古人的遊戲,就應該遵守古人制定的規則”,這個說法我同意,但是不應該太拘泥規則,應該儘量的尋求更適應當代語境的規則改變,與時俱進才可能老樹新花。中國大部分戲劇都淪落了,包括京劇,現在還有幾個人願意到劇場去欣賞一出京劇?為什麼很少有人再去欣賞京劇了?因為它實在太老了,它太少適應當下環境的改變,包括它的唱腔、服飾,都給人一種陳舊的感覺。西方的歌劇當代的和古代的是不一樣的,看看一些影視劇就知道,西方人的歌劇就是在不斷的改革中進化成了現在這樣的,所以西方的歌劇到現在還在表演,這是一個例子,改革帶來的好處——任何東西,祖宗創造的東西,要想“長命百歲”,就一定要與時俱進,否則它的巔峰時期也就僅限於祖宗活著的時期了。

    格律詩詞是唐宋人制定的規則,今天人的要玩,我認為1、遵守它的基本規則,是應該的,即格律詩詞就應該謹守格律,2、聲韻的古今變化是客觀存在的,無視這種變化,無異於自絕於大多數人,所以在寫作格律詩詞的使用聲韻方面,就應該按照今天的聲韻規則來做,再拘泥古代的規則,就有點泥古不化了。3、總體來說,我還是認為按照個人興趣來選擇,現在網上無論《平水韻》還是《中華新韻》,點選幾下就可以找到,寫作格律詩詞方便了很多,照著寫即可。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無論什麼詩,格律詩也罷、古體詩也罷、自由詩也罷,詩最重要的不是格律,是意境、是內涵,這就是為什麼自由詩會從現代開始發展了幾百年,至今已經成了主流文學圈內的主要詩歌形式,而拘泥格律的格律詩詞則成了人們的業餘興趣之作。

  • 8 # 草根品民

    聽我的,用新韻吧!平水韻只適合用古代語言去寫,從民國到現在,又生出了好多好多新新名詞,如果一首詩裡面既有新新名詞,又是什麼平水韻,就會感覺到很怪怪的味道。如果不用新新名詞,寫來寫去,明眼人一看就盡是個虛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很多時候約會男人總是早到,女人總是晚到,時間觀念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