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曾國藩被評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連偉大領袖毛主席都為之欽服,被譽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5
回覆列表
  • 1 # 三生有畫

    古人有句話,叫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文章著天下,武功蓋於世。能夠做到這些的人,就是完人了。

    那麼,曾國藩為什麼號稱千古完人?我們就以這幾個簡單的標準來衡量一下,就知道了他千古第一。

    1、修身。

    曾國藩是理學大師,也是儒學大師,一生以孔聖人為榜樣,克己復禮。從30歲開始到40歲開始,每天堅持寫日記,每天都要自我審查,每天都要練字,每天都要學習看書,還要寫文章。

    關鍵是,他不嗔不怒,不色不貪,廉潔自好,是為晚清一大窮官。做二品官員了,母親病逝了,連回家的3000兩銀子,都要靠地方官員贈送。可見,他有多潔身自好。而且平定太平天國後,被封為一等侯爵,大學士,兩江總督,竟然全家存款也不過兩萬兩白銀。

    2、齊家。

    曾國藩是一個能夠把家風做的很好的一個人。全家沒有人做枕頭風,兩個兒子都是自力更生,努力上進,不依靠官二代身份到處撈好處。女兒出嫁,都是200兩白銀做嫁妝,寒磣的連兄弟們都看不下去。

    他的後代,也都是一生潔身自好,徐圖自強。二代以後,就都不再從政,也不再參軍,而是主要奮鬥在教育、學術、藝術、工藝等領域。家風世代相襲,代代都有人才出,時至今日,後代仍然不衰。

    3、治國。

    曾國藩一生倡導攘外必先安內,師夷長技以制夷。所以他活著的時候,一直都積極推動洋務運動,自己也大力開辦近代工業建設,註明的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就是他建立。同時,他也積極推動派遣少年到歐美留學,這是他活著的時候推動的。

    他一生痛恨貪官,在擔任封疆大吏時,都是力行清廉,大量撤換懲處參劾貪官,培植新秀。不過由於世風日下,不可收拾,他也無能為力。

    4、平天下。

    這是他這輩子業功裡,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以一介文人,創辦湘軍,平定太平天國。他首創了文人帶兵的湘軍模式,挽救了摧枯拉朽的大清朝,讓腐敗不堪的大清朝,繼續活了五十年。所以,他以一介區區書生,創下了不世之功,實現了自古以來,少有的文人平天下的報復,視為千古第一文人。

    5、文章著天下。

    對於一個人文人出身的人,他最高階的追求,永遠不是武功,而是留的千古好文章,立一家之言。曾國藩也是如此,即使在帶兵打仗的空隙,他也會批註典籍,寫文章,寫日誌。

    無心插柳柳成蔭,曾國藩有很多著述,我們不知道,但是他的曾國藩家書,確實聞名於世,已經盛行百年。

    人生苦短60年,曾國藩卻實現了天下文人所有的夢想,他不是千古第一,還有誰敢?

    當然了,他的唯一遺憾,就是沒有當皇帝了。他不是沒想過,而是不能,天道人道,都不在他這裡,都難以成事

  • 2 # 思源73918016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完人,所謂“完人”只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相對優秀的社會精英。曾國藩為什麼會得到人們的追捧?一方面他在學術上有成就,他一生寫過許多東西,如著作、家書、奏摺等,都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另一方面他用實際行動驗證自己所學的理論和知識,成為“學以致用”的楷模。曾國藩、王陽明和那些只做文章不做事的人不同,他們德才兼備,真正做到了“立德、立言、立功”,用毛主席的話講:“他們即使傳道者,又是辦事之人。”

    為什麼說曾國藩不是完人呢?因為他也是在社會實踐中,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不斷踐行自己的理想,才彙集成後來的成就。年輕時曾國藩家中並不富裕,他中進士後就拜客通報,各家都會拿一點錢表示祝賀。曾國藩考慮到去京城做官花銷不會少,於是就把拜客看成是斂財的最好渠道。據說他在湖南各地,拜客達二千多家,耗時將近一年多,最後搞到白銀二千兩。這種透過拜客獲得的灰色收入,不能說是聖賢行謂吧。

    曾國藩二十多歲時還是個“憤青”。那時他居住鄉下,視野狹窄,只曉得讀書做官,光宗耀祖,所以讀的只是應試範本。到京城入翰林院後,接觸大量讀書人和理學書籍,才開始從新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這時他給自己立了一個志向:要學做聖人。

    咸豐七年,皇帝讓他帶兵打仗,一直不給他地方實權,因此他在用人、籌餉遇到很大的困難。他就跟皇帝叫板;你不給我省長當,我就不幹了,於是皇帝就把他給解職了。直到丁優在家時,讀了大量老莊的著作,意識到自己以前太強勢、太單純,遂漸懂得面對這個世界既要有剛強的一面,也要有柔弱的一面才行。透過這次教訓,再入官場就明白了道家“和光同塵”的道理。

    這些事例都說明人無完人。但人可以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糾錯,不斷完善自己。“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是曾國藩最崇尚的作人態度。他正是具備了這種態度,才能成為了不起的儒將。成為清代知識分子中的精英,我很崇尚他常說的一句話:“立志容易,成志難。欲成其志,貴在堅持。資質雖淺,意志彌堅。”

  • 3 # 張宏傑

    首先,他做了高官,位極人臣。

    華人都是官本位,衡量一個人的成就,有一個最直觀的標竿,官做的多大。曾國藩二十八歲中了進士,點了翰林,到北京去做官,在北京做官期間“十年七遷”,十年升了七次官。後來更是成為一品大學士,出將入相,兩江總督,直隸總督,被封為一等侯爵,官居天下漢官第一。

    所以有一句話,叫做“經商得學胡雪巖,做官要學曾國藩。”

    其次,做了大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曾國藩時代最大的一件事是太平天國起義。書生出身沒當過一天兵的曾國藩,棄文從武,赤手空拳,練出了一支一萬人的湘軍。他建立了非常有效的管理制度,讓這支軍隊具有極強的戰鬥力,同時也制定了所謂以上制下的極為高明的戰略,一點一點的把極盛時上百萬的太平軍,一口口吃掉,楞是把大清王朝從滅亡的邊緣又救回來了。可以說,如果沒有曾國藩,清朝就已經亡了。所以曾國藩扭轉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曾國藩不光是當了大官,做了大事,而且還非常善於審時度勢,在官場上表現出一般人難以想像的精明和老辣。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功臣定律,就是立了大功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沒有好下場。但曾國藩一生做官,沒有出現大的失誤,平安降落,得了善終。

    第四,華人說一個人有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曾國藩全做到了。說到立德,他被稱為最後一個聖人,品行達到了聖賢的境界。說到立言,他的曾國藩家書,現在成了最經典的傳統文化讀物。

    第五,華人歷來注重子孫後代,重視家族的發展。曾國藩家族的後人也都很爭氣,出了很多人才。所以曾國藩的家教教育也特別成功。

    因為以上這幾條,大家才說,曾國藩是“千古完人”。

  • 4 # 給靈魂一點味道

    吹牛不用上稅了,曾國藩什麼時候變成千古完人,問問世界上有完人嗎?先不說曾剃頭殺人無數,當時人們都叫他“曾剃頭”,但這不是因為他殺太平軍而獲得的外號,而是因為他在長沙開審案局,殺了太多的所謂湖南“土匪”而得到的外號。殺錯的人有沒有呢?有。當時長沙的知府叫倉景恬,他寫了一份回憶錄,裡面就記載曾國藩的審案局,僅因一個案子,就錯殺了至少4個人。那是一個冤案,但是曾國藩把好人殺了,把壞人放了。其中冤殺者恐怕多是“紳耆擒拿”的,利用朝廷的“嚴打運動”報復自己的仇人。  

    曾國藩在幾個月內,殺了200多個人,很多人對他的行為不滿,說他濫殺,太過分了。曾國藩信奉亂世就要用重典,只要長沙的治安、湖南的治安好了,哪怕大家說我曾國藩是“武健慘酷”,我也認了。但是,這已經不是他一個人認不認的問題,實際是一個人的人本質問題。曾國藩對內如虎。不僅因為農民起義威脅了其主子的寶座,所以就不論清紅皂白,大殺特殺,而且殺人如麻、動輒屠城,戰爭會扭曲人性,此言真是不假。曾國藩奉命圍剿太平天國運動,堪稱不遺餘力。他屠殺起太平天國軍民,甚至包括那些完全無辜的平民,也是毫不留情。在與太平軍作戰的過程中,湘軍採取了及其血腥的報復手段,即,殺!殺!殺!凡是太平天國的,無論軍民,一律殺之而後快。曾國藩由東流趕到安慶城內,親自指揮屠殺當地百姓,殺得城內"實無一人得脫",還說"大快人心"。難怪兩湖百姓喊他是"曾剃頭",皖南百姓喊他是"舂骨灰"。同治三年(1864年)五月,曾國荃部攻陷天京,活捉忠王李秀成,此時的天京雖然被攻克,但是城內還有太平軍十餘萬加上無辜老百姓幾十萬,太平軍抵抗極為慘烈,死傷無數,拒不投降。因為大夥心裡明白投降也是死,不如拉幾個墊背的,湘軍在城內幾乎是逢人便殺,沿街死屍十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斫戮以為戲,令人髮指!百姓何罪?一個所謂的“大儒”,能獲得這種“雅號”,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個受到儒學薰陶到骨子裡的人,怎麼能這麼兇殘,難到這是儒家理論的新發展麼?對不起了,孔、孟二聖!曾國藩的這種對內“英雄虎膽”,到了對外卻變成“英雄鼠膽”,1870年6月21日發生的“天津教案”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教案”之一,它涉及法國、英國、美國、俄國、比利時和義大利等多個國家。清政府對此非常重視,指派直隸總督曾國藩趕往天津進行處理。由於他採取了委曲求全的方針處理教案,導致民怨沸騰,一時間成為千夫所指的罪人,天津地區教會和百姓衝突,他偏袒教會,鎮壓了百姓了,結果被人寫了這麼一副對聯。殺賊功高,百戰餘生真福將;和戎罪大,三年早死是完人。對內兇殘,對外獻媚,成為晚清令人作嘔的一道國策,這難道值得我們今人讚揚。

    再退一步有人說,中國有“兩個半聖人”,兩個聖人指孔子和王陽明,半個聖人指曾國藩,如果曾國藩是千古完人?那兩個聖人孔子和王陽明又是什麼?難道是千古完人曾國藩之下的孔老二,王老三嗎?

  • 5 # 史海扯談

    曾國藩不能稱為千古完人,固然他這個人很厲害,但是冠以這樣的稱號還是有失偏頗的。曾國藩頂多算半個完人。

    梁啟超曾經說過:“中國有兩個半完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另外半個是曾國藩”。雖然曾國藩只能算半個完人,中國歷史浩如煙海,著名的歷史人物更是多如牛毛,能被稱得上半個完人已經是讚譽極高的了。

    孔子是中國文化的先驅,是教育的鼻祖,又是影響後世兩千年的儒學的開派祖師。這樣的人物被稱為完人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孔子畢竟距離我們的年代太過久遠,當時的社會環境也跟現在天差地別,所以孔子的人生我們無法參考。

    再說王陽明,他是明代中期的人物。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是明朝的狀元,王陽明本人也是自幼天資聰穎,畢竟基因好。這樣的聰明絕頂的人後來一經頓悟自然就是開掛的人生,這樣的資質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普通人也根本學不來。

    曾國藩不一樣,他小時候其笨無比,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曾國藩小時候因為笨,背誦文章總也記不住,所以一篇文章他總是要背誦好久。又一天,家裡來了一個賊溜進了曾國藩的房間想要偷東西。還沒等來的及偷,聽到有人進來,賊趕緊跳上了房梁躲了起來。這時候小曾國藩進來了,他拿著書本正振振有詞。賊人心想等到這孩子睡了我再下來偷東西,沒成想曾國藩因為沒有背會那篇文章所以直到天亮還在來回踱步的唸唸有詞。賊人一看天都要亮了,沒有辦法氣的跳下房梁,指著曾國藩怒斥到“像你這麼笨的人,還指望考什麼功名?”,說罷很快朗誦出那篇文章,然後迅速揚長而去,留下曾國藩傻傻的愣在原地。且不說這個故事的真實性,至少有一點可以證明曾國藩確實不是一個聰明人,甚至比普通人還要笨一些。就是這樣一個笨人最後成為了晚清第一名臣,這就是他為什麼被民國很多大牛推崇備至的原因。

    我認為最重要的有三點:

    第一,勤奮。曾國藩有一個記日記的習慣,直到死的那天還在寫日記,可見其勤奮。

    第二,知錯就改。曾國藩懂得反思自己的錯誤,然後會真的努力去改正,正因如此他才能臻於完美。

    第三,持之以恆。曾國藩做事很懂得堅持,他是一個永不放棄的人。早期與太平天國打仗的時候,可以說他是屢戰屢敗。當時就有人彈劾他打仗屢屢失敗這件事,曾國藩上書說自己是屢敗屢戰,一字之差可見其恆心。做人做事只有堅持才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就憑以上三點,就是常人可以複製的成功方法。雖然曾國藩不能稱得上千古完人,但卻是千古最值得後世學習的人。

  • 6 # 亙古聞今

    我是亙古。本人讀過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冰鑑》,同時也讀過曾國藩的傳記等,現在就我掌握的資料回答您的問題。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提出做人的最高境界為,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在中國歷史上立言著有之,立德者有之,立功者亦有之,然而真正同時做到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的人卻為數不多,曾國藩便是其中之一。他有寫《曾國藩家書》教導後代,有寫《冰鑑》識人用人奇書,在晚清時期維護清朝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曾國藩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與他歷史成就是分不開的,但背後是他過人的品質。

    1、曾國藩年輕時候並不出眾

    曾國藩年輕時是一名平平的人物,真正的自我革新是在三十歲之後。當時按照人物傳記他身上有很多不好的壞習慣,從此他決心自我改變。然後每天早上開始寫毛筆字,抄寫古書。就這樣他把自己身上的很多壞習慣改掉了。

    曾國藩讀書是很慢的,在傳記中感覺是有點愚鈍。他的父親曾麟書,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歲,才勉強過關,這樣的應考能力,在當時並不多見。而曾國藩考秀才,也考了9年,21歲才中了秀才。但是後面的路就越來越順,中秀才後的第二年他就中了舉人,4年後,他又高中進士。

    有一次,曾國藩落榜了,於是走清江,下揚州,繞金陵,溯長江西上,狠狠地飽覽了祖國大好河山。抵達睢寧,發現書攤上有部二十三史,於是向同鄉借了百金,還不夠買書,又把衣服也給賣了,捧著這套二十三史,興沖沖回家了。他居然忘了落榜的事兒。

    2、曾國藩身上的品質令人折服

    曾國藩因為資質平平,讀書很慢。湘鄉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說是曾國藩在家讀書,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讀了多少篇還背不下來。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後偷竊。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他睡。小偷忍無可忍,跳出來大叫:“這種笨腦袋,讀什麼書?!”

    3、曾國藩對後代人的影響

    曾國藩留下來的精神財富有他的書籍、他的事蹟等等。《曾國藩家書》既是寫給親人,又是寫給自己。在書中我們可以發現曾國藩對親人深深的關切,對自己嚴格的要求。這本家書足以可以用來教導後人,尊老愛幼,勵精圖治。曾國藩的《冰鑑》是識人用人的書籍,對現在的管理人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清代李鴻章就是得到曾國藩的賞識一步步提拔起來的。

    曾國藩的成功並不是來自天資,更多的是後天的努力,所以他的成功,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非常深的指導意義。每個人都有先天的不足,但是曾國藩透過自己的決心完成了自己的革新,從這一點上說他是個聖人。他也自稱天資算不上聰明的,所以也可以說他是一個笨人的成功逆襲。

    在儒家思想裡面講究“內聖外王”,曾國藩以其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改過自新,成就了其立言立德立功的歷史地位。

    他對歷史的功績是無人可以替代的。有人稱其為“劊子手”當時義和團需要鎮壓的時候派遣了曾國藩。作為一代政治人物,為主效力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真的是無可厚非,在當時的歷史情況下換做任何人都會聽從朝廷的派遣。在功與過之間,無疑曾國藩功大於過,所以說曾國藩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完人。

  • 7 # 在下千城

    關於曾國藩這個人的評價,歷史上是呈現非常明顯的兩個派別的。一個是支援派,覺得曾國藩是千古完人,從古至今,孔孟之後,也就只有這麼一個聖人了。另一派是反對派,他們認為曾國藩徒有虛名,濫殺無辜,陰狠手辣。那麼為什麼會有人認為他是千古完人的,在我看來,原因有二:

    第一,曾國藩的人生自我修煉法。曾國藩用他自己的崛起的經歷告訴了後人,不管現在的你資質如何、家庭背景如何、所處環境如何,只要你努力、每日修行、實現自我修煉,那都可以成為一個比其他人要優秀的多的人,這一點是曾國藩給後人帶來的最大的啟示。

    第二,至於其他方面,曾國藩文治武功俱全,本身是一個文人,雖然是同進士出身,但對於他這種資質的人來講也是非常難了,最後透過文人方面的能力在京城做到了禮部侍郎。而在武功方面,曾國藩作為一個完全不懂軍事的門外漢,愣生生建立了晚清第一流的湘軍,剿滅了太平天國,所以這是任何一個想有成就的人所能達到的功業極點。

    因此,這兩個方面,讓曾國藩成為了千古完人。

  • 8 # 思維館

    石達開有言,曾國藩“雖不以善戰名,而能識拔賢將,規劃精嚴,無間可尋,大帥如此,實起事以來所未見也”。石達開是什麼人?其人堪稱太平天國第一名將,一手將太平天國的格局拉上國家的層面(其他如洪秀全、楊秀清等搞的是完全平均主義),史載其人身受凌遲之刑時一聲不吭的人物。

    由是觀之,曾國藩雖然算不上完人,但能受人敬佩,不是沒有道理的。

    曾國藩(公元1811年11月26日-公元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這個“後臺”厲害了)。有跡可查的曾子的後人,家境自然不差,史載曾國藩六歲入塾,八歲通四書五經,十四歲通曉《周禮》《史記》,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曾國藩是傳統文人的典型代表,雖然一度會試落第,卻不過是小小受挫,不久便登了天子朝堂。自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起,他開始一步步地往上爬。

    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洪秀全等人在文字桂平金田村搞事,曾國藩開始嶄露頭角。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曾國藩在家鄉湖南以師徒、親戚、好友等組建起一支地方團練,名謂“湘勇”,曾國藩由是得以在衡州練兵,“凡槍炮刀錨之模式,帆檣槳櫓之位置,無不躬自演試,殫竭思力”。

    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曾國藩二月作《討粵匪檄》,“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奇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泉”,動員了不少知識分子參與到對抗太平軍的陣營。同年四月,因戰事不利,為石達開部所敗,曾國藩一度投水自盡,為部下救起,但因戰事失利而被革職。

    七月,曾國藩再整水陸各軍,攻陷嶽州,斬太平軍將領曾天養,再史城陵磯,再次得到上面重用。所謂有賭不為輸,曾國藩雖然幾次栽在石達開手裡,最終卻還是攻陷了南京。

    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曾國藩參與了追剿捻軍這部“大劇”,當然,他不是唱主角,左宗棠在這裡大展手腳。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曾國藩開始主辦洋務運動,李鴻章、左宗棠等人也在這事裡摻了一手,此事對清朝的軍事實力有所提升。

    曾國藩也是有弱點,一是他打仗不算厲害,幾次被石達開搞得焦頭爛額,另外就是殺人無算,手上也是無辜之血的,他還有個“曾剃頭”的稱號,自不是什麼雅號。

    也無怪梁啟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鈔中》這樣評價:“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中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爍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於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

  • 9 # 劉大媽說三農

    曾國藩我們都是瞭解的,他在離世之前曾經有過四條不同的遺囑,這些遺囑無非就是說到了每個人的心坎裡。其中之一是說,想要自我修養的話,最難的便是養心。只有心靜了,才可以進行真正的修養,所以要清心寡慾,才可以做到真正的養心。其二,要說的便是身體康健的問題了。

    想要主敬,自然是要身體強健才可以做到。曾國藩的意思是,不管什麼樣的事情,都一定要有恭敬之心才行,而且不能夠太過懈怠,這樣才算得上是主敬。其三是指,追求仁愛的事,所謂追求仁愛,就是指人人都歡喜。沒有誰是願意成為一個傀儡,每個人都想要自立,那麼如果所有人都自立自達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有不錯的歸屬,這樣才為開心。

    最後他的遺囑是說,每個人做事所出的力,都和他得到的東西是相當的,這樣才能夠做到問心無愧,就算有朝一日死去,鬼神看到之後,也會對他多加敬重。意思是指,參加勞動的人得到的東西才會覺得坦蕩,也不會有一種欠了別人的感覺,這樣自然會讓鬼神敬重的。除了這四條遺囑之外,他還說過一句話。

    曾國藩認為想要看一個家庭的興敗,只需要看這三個地方就能夠明瞭。不僅如此,這3個地方也是使家族興旺的好方法!首先要看的便是子孫後代起床的時間,設想一下,如果一家人起床時間都特別晚的話,那麼哪還有時間可以勞動呢?既然沒有時間勞動,那這個家族自然就會走下坡路;如果一家人都起得特別早,也非常忙碌的話,自然能夠讓家族地位逐漸上升。

    再者要看的便是勤勞的問題,子孫後代一定要是勤勞的人,才可以愛勞動,並且想要為了自己的未來奮鬥。如果所有的人都特別的憊懶,不願意勞動,而且還沒有長遠的打算,這樣的人怎麼可以走得更遠呢?最後,曾國藩是說,想要看這個家庭的興敗,也要了解子孫後代有沒有讀過聖賢的書。

    都說人如果不學聖賢書的話,不知道什麼叫做道義,更不知道什麼叫做道德。道德也好,道義也罷,都是後人應該理會的,如果不能理會,也無法領會其中含義的話,自然是沒有辦法讓這個家庭走向興旺了。以上所說的這幾點,都是曾國藩臨死之前總結出來的道理,你們認為,對還是不對呢?

  • 10 # 道濟天下854

    我真看不出曾國藩對歷史有啥貢獻!鎮壓太平天國,殺人如麻,保護腐敗無能的清朝皇帝,培養李鴻章賣國賊!聖人是為天下蒼生著想的,真是千古笑話!

  • 11 # 懶髒窮醜

    完人的標準如何定義?如果全按曾國藩的行為來定,那他當然是第一完人,如果按每個人自己的行為來定義,那麼人人都是

  • 12 # 碧水流長

    因為曾國藩有曾屠夫之稱。殺害太平軍極其殘忍,太平軍將領大都被活刮。攻陷南京後,屠殺了上百萬早民,比日本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 13 # 使用者6422491207

    中國的傻逼文人都有帝師情節,孔子想幹周公的事想得都快發瘋了,都想出將入相,都想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但是現實是殘酷的,近年只有王陽明曾國藩做的到,所以關於他們的牛逼都很能吹,但是古往今來那有完人啊!

  • 14 # 務實165326264

    自己獨立活不下去,需要被豢養,於是就想到了狗,慕洋犬,狼青,藏獒,還有許多說不上名來的狗,主人更寵愛那個?需要主人寵養的人,就研究那個狗的特點,於是,就有一種狗的行為就被選了。回答完畢。

  • 15 # 古鎮的墨客

    毛主席曾經評價過曾國藩,但是這麼說的:"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

    千古第一完人,這個帽子有點兒高,估計曾國藩配不上。單純從立德、立功、立言這三個方面來講,曾國藩算半個"聖人"的說法,倒是也能講得通。

    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立有不世之功,死後追贈"太傅",諡號"文正",滿足立功。

    《曾國藩家書》等著作現在仍然是暢銷書,其中確實有很多名句,以及他治家的思想都值得學習,這立言方面雖不能和孔子、王陽明相提並論,到也能算半個立言吧。

    唯獨這立德,實在不敢恭維。

    不要看他在家書中寫的那些,這反映不出一個真實的人,要看看他做了什麼,曾剃頭的名號可不是白來的,不說九江和安慶,單說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也就是南京。

    1864年7月,曾國荃部攻陷天京,頓時“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莊野鴿飛”,繁華的古都南京頓成瓦礫。同時,湘軍也再次大開殺戒,“沿街死屍十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斫戮以為戲”。

    曾國藩上報說:曾國荃率所部在南京城內“分段搜殺,三日之間斃賊共十餘萬人。秦淮長河,屍首如麻”。這實際上是三天就屠殺了十餘萬南京居民。 有記載:“金陵之役,伏屍百萬,秦淮盡赤;號哭之聲,震動四野。”所謂伏屍百萬,除了戰死者,還有大量的平民。百萬這個數可能有點兒誇張,但屠城確實事實。

    另外湘軍亦以“大索”為名,從上到下,每一個人置備一個大竹筐,搶到錢財就往竹筐裡裝,而且太平天國也是有"聖庫"的。搶、殺、最後再來把火一燒,乾乾淨淨,誰能查清?

    最後是如何上報呢?

    曾國藩上報朝廷賊贓的情況:“然克復老巢而全無貨財,實出微臣意計之外,亦為從來罕聞之事”。頓時,朝野譁然,歷朝歷代攻下城池,所謂“聖庫”、“國庫”只存在金銀多少問題,而並非有無問題,而曾國藩上報朝廷,竟說“全無貨財”。

    服!真的很佩服!

    最後慈禧安排馬新貽任兩江總督,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慈禧肯定是想查一查的,但此時的湘軍誰也動不了,於是有了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一個堂堂兩江總督光天化日之下被刺殺,兇手還當場伏法,真可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最後還是讓曾國藩回任兩江總督,曾國藩是沒反,但誰也不敢來個"兔死狗烹"。

    最後"立德、立功、立言",姑且一共算一個半吧,稱得上所謂半個"聖人"。

    至於千古第一完人,個人覺得王守仁倒相對比較配。

  • 16 # 彈球小姐Lydia

    大家都說,人無完人,那麼曾國藩憑什麼被認為是“千古第一完人”呢? 完人最重要的一點是,自省及改正缺點。人無完人的原因是,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缺點。那麼對於年輕時代曾國藩來說,可以說有三大缺點。 首先,他太清高了。 身在官場,從上到下都是大貪小貪,官官相護的情況,他不僅自己不貪,也不讓屬下貪,清朝的“公務員工資”根本無法養活一個官員,導致曾國藩自己過著極其清貧的生活的同時,屬下也跟著他過著貧瘠的日子。漸漸失去下屬的人心。 清高的他自然也看不得這官場亂象,他的第二大缺點就是耿直,從來不懂得圓融,腦回路非常直,官場中人得罪了個遍,到哪裡上任都是一堆想要報復他的人,做事非常不順。 他就連皇帝的過錯也是罵起來毫不嘴軟,把皇帝氣得當即讓他捲鋪蓋回家。 第三大缺點是一個有些感慨的點,就是笨。曾國藩的笨,歷史上聞名,有個故事說,他反反覆覆讀一段文字,讀到等在旁邊想趁他睡覺偷東西的小偷都氣得跳出來,把曾國藩讀的文章背了一遍之後揚長而去。但這個缺點也是曾國藩的一大優點,他雖然笨但極其有韌性,別人花一個時辰做完的事他多花三個時辰來做,苦功夫做夠,結果上從來不差。 面對人格上的另外兩個缺點,晚年的曾國藩可以說是脫胎換骨,他意識到達到為國做事的目標才是最有意義的事,而手段與過程是無所謂的。於是開始“同流合汙”、網羅人才,成為了“貪官”中的一員,使得整個官場的人都把他當作自己人,做事非常便利,但是他的目的卻一直很純潔,忠於皇帝,奉獻祖國,錢財從不入私囊,每一個決策都從國家發展的角度著想。 能夠把自己的缺點全部變為優點,能夠把世俗當成宏志手段的人,怎麼能說不是完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來說說自己在Minecraft中做過什麼令你懷念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