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的手術幾十萬,很想知道為什麼那麼貴。
8
回覆列表
  • 1 # 沙漠林子

    謝謝邀請,其實中國目前貴的不是手術費,而是材料費,就拿開腹膽囊手術來說吧,手術費不到一千塊錢,可是在手術過程中使用一塊進口的止血紗就要一千多塊錢。這算不算貴呢,對於歐美等發達國家不算貴,因為人家的收入高。而相對中國來說還是很貴的,可是為什麼要用這麼貴的止血紗,聽外科醫生來說,止血效果確實不錯。那麼在一般的發展中國家,可以用這個止血紗麼,當然不會,據我所知很多國家連一般骨折手術都不做。就靠養。所以我們相當於是拿著發展中國家的錢,享受的是發達國家的醫療,中國自然感覺吃力,可是華人還喜歡用。我親眼所見,一家人已經窮的叮噹響了,做手術的時候還是要選擇進口的。進口的釘子是七百多一根,而那臺手術費才一千三百多,兩個釘子就夠了。而那臺手術總花銷是十二萬,其中就十萬是材料費。

  • 2 # 麥芒的種子

    升。

    目前,一臺手術,患者支出的六成以上的費用,是醫療耗材的費用。而手術費、麻醉費的佔比不到兩成,也就是說,一臺手術下來,不僅患者的支出被耗材抬高,而且醫生的收入微薄,全被醫療耗材拿了大頭。

    因此看病難,不只是難在藥費高,醫療耗材價格高也是一個影響因素。

    加價三步走 醫療耗材這樣貴起來

    要明白醫療耗材為啥貴,首先來看看目前醫療耗材市場有哪些定價主體。目前,中國的醫療耗材定價主體共有4個,分別是外資企業、招投標部門、國內生產企業和經銷商,而幾乎每一個,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價的權利和空間。

    加價第一步:依賴進口 外資企業享有“絕對定價權”

    國內醫用耗材價格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對高值耗材的過度依賴。歐美髮達國家醫療水平較高,一些外資醫療巨頭企業掌握著高值耗材的技術壟斷,而高值耗材對技術和做工的要求都很高,中國很難在短期內實現研發和生產的突破,只能依賴進口,定價權很大程度上被外資企業掌握。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張大宏曾透露,“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浙江省省級醫院藥品耗材使用量達到了50億元,這些耗材中至少90%為進口耗材。”2013年時,約80%的CT市場、90%的超聲波儀器市場、85%的檢驗儀器市場、90%的磁共振裝置市場、90%的心電圖機市場、80%的中高檔監視儀市場、90%的高檔生理記錄儀市場以及60%的睡眠圖儀市場,均被外國品牌佔據(如下圖2)。

    這些進口醫療裝置在中國的價格,普遍比歐美日等原產國價格高50%-100%。如國內引進的奈米刀技術,一臺機器美國賣五六百萬元,中國要上千萬元(均以人民幣計價)。

    加價第二步:經銷商層層盤剝 層層抬價

    長期以來,醫療器械的經銷和代理環節眾多,器械經過每個環節幾乎都要被經銷商不同程度地抬價,還沒進到醫院,“身價”可能就翻了幾番。

    廣東省醫調委主任王輝曾表示,“器械每經過一級代理或一個環節,價格必然要增加一個比例,層層流通的結果就是層層加價,到病患者手中時價格和出廠價相差至少在10倍、20倍,甚至30倍以上,最終埋單的是消費者。”

    供應鏈環節眾多,是中國醫藥行業存在多年的問題,關於流通環節眾多抬高藥價成本的詳細論述請見《網易研究局|藥價為啥貴?四重"關卡"讓其不得不漲》,此處不再贅述。

    加價第三步:醫院自主採購耗材 灰色空間大

    中國在採購醫療耗材方面,長期以來實行的都是以醫院為主體的採購模式。醫院的科室提交採購耗材的需求,包括耗材名稱、規格和數量等,甚至包括生產廠家,然後由醫院進行集中採購,作為長期“以藥養醫”的主體,醫院缺少降低耗材採購價格的動機,這種模式的採購範圍小,公開性和透明度低,容易滋生腐敗。

    去年,北京商報曾曝出醫療耗材的灰色利益鏈,國外出廠價約在1000元左右的支架,想進入中國的醫院需要向醫院院長、副院長、科室主任、護士長甚至護士等多個環節交納價格不等的 “打理費”。部分醫院的“打理費”甚至佔到患者購買使用支架產品價格的70%-80%。這其中的灰色空間之大,可見一斑。

    國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早在2004年,原衛生部就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浙江、湖北、廣東、重慶進行了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試點工作。也就是說,將耗材採購權收歸至省,以減少灰色利益滋生。而實踐證明,這樣的方法確實取得了一定效果,經過集中採購,耗材價格大幅下降:心臟介入類耗材降價37.6%,人工關節降價24.3%,心臟起搏器降價15.2%。目前,國家在推廣的耗材採購模式也是這種收歸採購權,集中公開採購的模式:以政府為主導,以省為單位的網上採購管理,來防止利益的尋租。

    醫療耗材貴難題何解?

    “蛋糕”很大 引入市場機制是關鍵

    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中國醫療耗材市場的蛋糕是很大的,雖然它存在很多問題,但仍是未來幾年很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由2001年的179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3700億元,剔除物價因素影響,16年間增長了約20.67倍。有資料顯示,美國家用醫療器械市場的人均消費水平為國內的20-30倍左右,因此國內市場家用醫療器械提升空間還很大,預計未來幾年將繼續維持17%以上的年增長率。

    醫療耗材價格高,一定程度上也與公立醫院的“壟斷地位”有關。雖然醫院有公共服務的性質,不應過分強調營利性,但缺乏市場執行機制的市場主體,往往不利於行業的發展。因為缺乏充分競爭,監管所需要的成本也會相應提升。政府可以適當考慮鼓勵更多有資質的民營企業進入醫療耗材的經營環節,比如現在很多一線城市正在快速發展的醫療器械租賃行業,截至2016年底,國內已有8個省市14家企業開展器械租賃業務,市場預期國內整個醫療器械租賃市場在2050年將達到萬億元的市場規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患者對醫療耗材的旺盛需求。

    另外要說明的一點是,筆者認為,這裡所指的市場機制,關鍵還在於“機制”二字,並非是單獨支撐一個市場那麼簡單。對於市場而言,有需求就會有交易,有交易就會有市場,想要建立一個市場很簡單,大多數情況下,都不需要人為去操控。但市場機制不同,它意味著市場管理者要在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的前提下實現對市場的有效監管。目前要改變中國醫療耗材市場商品價格高的現狀,需要針對不同的定價主體,各個擊破。

    上文已對醫療耗材的定價主體做了闡述,政府需要對不同的定價主體實施相應調控。對外資企業的技術壟斷優勢,政府可以加大價格談判的力度,同時加大對國內相關企業技術研發的支援和引導;對醫療機構採購耗材環節,要繼續推行政府主導的網上公開採購制度,加大透明公開的力度;對經營代理眾多的問題,需要簡化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實現低成本的流通,舉個例子,在美國,除了市場競爭以外,醫用耗材的價格還受衛生保健管理組織的影響,相關部門會制定醫療耗材的目錄,規定某些領域只能使用較便宜的醫療器械,這樣一來,各個器械生產企業為了進入這個目錄,就會主動降價。當然中國和美國的醫療行業有著個性的差異,不一定完全適用,但其為企業創造減價動機的方法,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

    想要降價 先要“造血”

    除了市場機制之外,破除公立醫院“以藥養醫”的頑疾也很重要。長期以來,公立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靠藥品耗材收入和政府財政“輸血”,而體現醫院“造血”能力的醫療服務收入微乎其微。從上圖1中也可以看出,一臺手術,七成以上的收入分配給了藥品和耗材,最終能夠體現醫者價值的手術費佔比還不到兩成,這就造成了一個怪象,一方面患者覺得自己負擔重,一方面醫者覺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等價回報。這種怪象,一定程度上讓醫者的工作重心由“行醫”向“賣藥”轉變,因為相對於醫術,藥品和耗材能給他們更豐厚的回報。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勇曾透露,以神經外科手術為例,除了需要醫生絕對精湛的技術外,還要有一支強大的精英團隊密切配合,一個腦部切除腫瘤手術,大概需要7人縝密配合,工作6個多鍾,醫務人員不吃不喝待在手術檯前,但手術費僅為3400元。醫生的醫療服務價格,急需提高。

    但是,如何既提高醫生醫療服務的價格,又不使患者的看病成本加重呢?從醫院收入的渠道上看,只能降低藥品和耗材的價格。福建漳州的醫療改革,或許是一個值得借鑑的思路。

    它的改革思路主要是,實行藥價和耗材價格的零差率,將醫院收入由主要依靠藥品耗材變為依靠醫療服務。(這裡要說明的一點是,在公立醫院改革前,政府是允許公立醫院對藥品收15%的加成的,這個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藥品加成”,現在政府在做的事情是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也就是把這15%取消掉,也就是差率為零。)

    那取消的藥品和耗材加成的虧空如何補呢?就是靠醫療服務價格的補償。漳州規定,市級公立醫院取消的耗材加成100%透過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補償,藥品加成(不含中藥飲片)85%透過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補償,為了增強政策的靈活性,政府的財政也適當加入補償範圍,10%由政府財政補助,剩下5%由醫院加強管理消化解決。

    當然醫療服務當中,並不是所有專案的價格都提高才算合理,根據漳州的醫改思路,調增的部分是能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專案,而一些會加重患者負擔的大型醫療裝置檢查專案,價格則調減,如下表1。

    漳州透過這次改革,患者可以減負3000萬元左右。更重要的是,醫院“造血”的能力大大增強。

    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到“要擴大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而今年,也是“兩票制”、“醫藥分開”等醫改重要舉措深入推進的關鍵年。國家層面上,發改委等四部門去年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制定新增醫療服務價格專案,以提高醫護人員的收入。也就是說,首先讓公立醫院能夠自己造血,自己有了底氣,有了經營自己的能力,才可能減少對醫藥和耗材收入的依賴,依賴減少了,藥價和耗材的價格才有可能會降,看病不再難的時代才可能真正到來。

  • 3 # 和風細語言

    我不是醫生,但我對病人需要做手術的治療也有一些瞭解,一臺手術的醫治,涵蓋術前相關的必要的醫療器材檢查費、手術中的器材監測費、藥械費、藥費、人工手術費、手術後的康復治療護理費等等,其費用的多少與病情的不同、藥費和器材監測費差異很大,而醫護人員的人工手術費不過數千元左右,有的甚至更少,而藥費、材料費才是主要的費用。每個病人的手術,每天都會給手術的病人家屬一份病人治療的明細帳單,相信每個人看到帳單明細表就一清二楚了。

  • 4 # 風清雲淡水天一色

    1.手術費這一項不貴,一臺普通的手術,大約4個醫護人員在工作,背後還有2個以上在保障,你看見的只是一部分,一個手術間根據等級和儀器不同投入大約100-1000萬,包括房屋、隔音、隔絕干擾、淨化、溫溼度……,使用大約10年幾乎就更新,主要是醫療裝置更先進和醫療標準更高,每日折舊3000-6000元。一臺手術平均2-4小時,4-8個專業很強的技術人員高強度的工作,醫護人員掙的並不多,你僱4-8個很專業的木匠幹工程活也花的不少(比喻),其實在你知道的背後是國家巨大的承擔。2.你題目想表達的是“一次帶有手術的治療花費很大吧”?其實這裡面很大原因是醫療程式惹的禍,主要是醫療藥品、儀器、器材、耗材暗度陳倉,這些東西很多不透明、遮遮掩掩,沒有大幅度科普、沒有大幅度公開競爭、沒有大幅度鼓勵生產、沒有大幅度放開,使一些人蠅營狗苟,有壟斷商人、外行的中間環節……阻礙了實惠的發展,醫護人員兩頭不好受……,患者花了錢還堵心。3.不如核磁、彩超,雖然機器很複雜,使用這種機器沒什麼技術,類似於照相或開車的複雜程度,看片子主要靠經驗、細心、天賦,單項放開此種,允許個人、公司購買使用,鼓勵技能高的此類醫生辦培訓班,約束醫院壟斷使用,增加法律規範,這種檢查效果網上實名排序(信譽度和技術水平),單單這種檢查費用就能減少40-80%。但估計、獎勵負責、品高、技高的醫護人員是第一位的;鼓勵、獎勵醫療技術探索和儀器向更完美髮展也是相同重要的。

  • 5 # 大鵬840720

    貴屁啊,現在人就是說話不嫌腰疼,醫生當上主刀至少副主任醫師以上,如果一個醫學生成為副主任醫師多少年呢。本科五年,碩士三年,規培三年,主治三年,副主任五年。一臺手術至少主刀,一助,器械護士,巡臺護士,麻醉,五個人忙一上午,你以為修車呢,如果嫌貴,請百度自行解決

  • 6 # 心若虛雲

    手術貴!!!應該是外國的手術也貴!但貴的地方不一樣吧!紅包在裡面嗎?外華人用進口的裝置器材和醫療用品嗎?動過大手術的都知道!如果中國產的用品是五千,外國的用品醫院肯定是要五萬!內幕太多……!

  • 7 # 帝景山莊少爺

    動手術需要很多人力,還要許多器材,還需要麻痺針水.最重要的是動手術的醫生都是屬於高職稱醫生,而且動一場手術需要醫生的緊張又是高空的一個工作,有一些手術一動就是好幾個小時,甚至還多.....所以手術的費用當然就高啦

  • 8 # CS1128招財貓

    剛做完普通手術,手術費1700元,手術5小時,用上8個醫護人員(麻醉,主刀,輔助,護士,手術室護工)人均42.5元/小時,而清潔工40元/小時,貴嗎?培養一個手術醫生最少8年學識臨床經驗,知識+技術+風險+大腦高度集中+強體力是醫生職業體現。只有科技進步了,不用依賴外國,手術費用自然會下降,讓百姓受益。

  • 9 # 雨辰園

    少說幾句吧,直接上圖,這是在醫囑系統裡現隨機搜的幾十種手術!貴嗎???你們吃一頓飯也不止這個價吧?一個開顱手術,幾百塊錢的手術費!

  • 10 # zc榮

    為什麼手術費那麼貴?據查,是的,手術室要錢,醫生要錢,你動手術要的器材都要用錢!當然了,沒有說是一臺手術就幾十萬,應該是零總總加起來的!一般如果你手術在醫院掛一天水最起碼也要一兩千,有些藥很貴,所以還不止,一針就幾百,一天給你來兩針,你在住個一個星期院!麻藥費,術前檢查加起來也五六千!像手術過程中的普通的強生止血步,小手術有時候有要花了三四百,大手術就更不得了!氧氣也要錢,一般手術過程裡的一個過程,都最起碼近一千左右!你手術時候用的器材也全部要收費!其實手術中,很多器材東西都是一次性的,這些東西而且很貴,都要家屬自己承擔!你在算算吧!

    綜上所述,除了這些外,隨著市場經濟變化,物價上漲,各方面均可能增加的。人們期望物價低一點,成本更低些,但整個世界經濟都在變化,大環境你我左右的了嗎!所以,不信大家計算一下,20世紀初期,幾元錢能辦的事,現在能辦得了嗎!真是所謂”水漲船高”啊!

    以上資料,以及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11 # 關東小狼哥

    手術屬於高階技術工作,收費貴是對知識和經驗的一種基本尊重!

    一臺大型手術,前前後後十幾二十幾個人為這一臺手術緊張而精密的工作配合著!

    一臺大型手術需要使用的各種儀器造價都很貴,所以使用成本也很高!

    手術屬於高風險工作,風險成本也是成本!

  • 12 # 吧啦吧啦廢話一堆

    謝邀,因為大多數醫院的器械是進口的,而且有使用年限的,在使用期間不把成本賺回來就等於虧本,而且還有醫生的工資,還加上很多個助手,麻醉師,醫院的水電等等,手術後的藥物也是非常昂貴的,還有之後的器械保養消毒,全部都是錢砸出來的,最重要的是醫院不是福利單位,現在的社會就是民養醫,就是這個世道,不可能虧本造福社會。

  • 13 # 養娃影片

    不少人都說病不起,因為現在看病太貴了,生個小病、感個冒,弄不好就要花上幾千快,更何況要是需做手術的病症,手術的費用相當昂貴,一些嚴重,難治疾病,不少家庭根本承擔不起手術費,那究竟為什麼手術費這麼高,錢都花在哪裡了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支付費用專案多

    其實費用高貴的,不是手術費,而是裡面包含的藥費,材料費,術前檢查,化驗費,還有人工費,各種儀器使用費用等,這些專案的費用加在一起,金額一般比較高,我們平時所說的手術費,並不單指單純的進行手術單項費用,而是各項費用的總和,所以費用比較高。

    比如,有些手術需花費要幾千塊錢,術前驗血就花費掉兩千多元,像術前進行B超、CT之類影像檢查,也要花費不少,而單純手術費,其實沒超過兩千塊錢。

    使用醫療耗材昂貴

    一臺手術,病人花費費用,醫療耗材,醫藥費,各項檢查等錢數佔較大比例。而手術、麻醉費用實際所佔費用比例可能不超兩成,一臺手術,所支付費用,醫生收入並不高,而是大部分花費在醫療耗材上。

    所以,手術貴,一般與醫生薪酬無關,與手術技術、方法存在關係,但不是很大,,佔比較少,主要還是要看手術中要使用哪些器械,如一次性縫合器、生物補片、鋼材器械等費用較貴,所以病人支付費用也多。還有人工費,醫療服務費等,有的一臺手術需較多醫護人員參與。

  • 14 # 矛盾說

    手術貴不是貴在人工上,而是藥品,器械佔很大一部分,比方說一顆藥幾毛錢的成本,他醫院就敢給你把價格翻十倍,還有做個B超幾十,拍個ct幾百,做個胃鏡幾百,這還是最低價,各種抽血取樣化驗一套下來也要不少錢,還有住院費,護理費,還有進口藥和進口支架等等,凡是帶進口兩字的就比中國產的貴好多,還不給你報,還是那句話醫生很辛苦,看不起病罵孃的別罵醫生,要罵就罵醫院,體制

  • 15 # Rig59531846

    偽命題,國外手術人工費按時間計價,國內人工費算下來很少。昂貴的是保障手術的各種儀器、耗材、裝置,大部分都是國外企業壟斷的!

  • 16 # 眼科醫生說科普

    感謝邀請!!患者整個住院過程的費用包括治療費、檢查費、床位費、檢驗費、材料費、手術費。而涉及到手術費主要包括耗材費和手術本身的費用,根據手術的級別不同手術費用也不同,一般級別越高手術費用就越高。目前國家取消了20%的藥品加成的同時相應的提高了手術的費用;總的來說患者住院的總費用單純手術費的佔比不多。

    其實,患者的錢大部分花在了虛高的醫療耗材上早已是醫療行業公開的秘密。比如,創傷小的食管癌微創手術花費高達11萬—12萬元人民幣,而傳統開胸手術只需花費5萬-10萬元人民幣。兩者的差價主要就只差到了醫療耗材上。但是手術費用相比其他的費用真的很低;

    與中國醫生做一場手術拿個“幾十上百塊”不同,美國醫生無論是做手術還是進行一些普通醫療診斷,價格都不是一般的貴。比如,中國一個闌尾炎切除手術的手術費加上麻醉、陣痛等費用大概佔總費用的23%,大頭自然都給了醫療耗材和藥品。而美國一個同樣的手術,手術費、麻醉和監測等費用佔了總費用的52%。

    美國醫療費用之高是全球聞名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4年美國的人均健康支出是9403美元,僅次於瑞士和挪威。

    但是,美國的“看病貴”與中國的“看病貴”問題有一個本質上的不同就是:中國醫療費用虛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醫生只是醫療體制的附屬品、醫療體制輕視醫生的勞務技術價值。

  • 17 # ForrestGump66467228

    分享下我的親身經歷,今年4月初恰好有一同學的媽媽患胃癌住進荊州腫瘤醫院,萌芽狀態需要動小手術,各項檢查過了醫生說做手術需要到武漢請醫生,給了1萬的紅包,後來一問病房裡4個人都請了外援給了紅包。

    4月低我小叔患胃癌住進石首第一人民醫院(荊州下面的縣級市),和我同學媽媽一樣的病情,各項檢查完了以後醫生說動手術要去荊州腫瘤醫院請醫生,我們這裡的醫生水平不夠!呵呵,因為我小叔無兒無女,低保加五保,給不起紅包,把實際情況和荊州方面說了,人家直接說石首醫院完全可以做這個手術!

    呵呵,這就是湖北的醫生!相信很多有和我一樣的經歷的吧

  • 18 # 上海肺科王興醫生

    不用說老百姓覺得手術費用貴,其實醫生也會覺得貴,這個問題就像題目的標籤一樣,不僅僅是一個醫療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1.中國的手術費真的貴麼?

    客觀的講,中國的手術費全加起來,在美國連手術前的檢查都做不完。

    中國做一臺肺葉切除術大概需要5-7萬元,而在美國大概需要20-30萬人民幣起步。說到這裡有人會說,美華人家費用高但是人家全民醫保啊,但關鍵的問題是,美國動輒登上兩三個月轉診的就診模式,華人過去能適應得了?很多人還是因為等不及而選擇只能使用商業醫保的美國私立醫院,仍然要花費高昂的價格。

    2. 中國的手術費為什麼貴在耗材,而不是貴在技術。

    這是一個社會價值觀導線的問題,我們華人在目前的市場經濟大環境下,更原因認為材料貴是合理的,但是技術貴是不合理的。

    一個醫生花了三十年的學習,用畢生的經驗,不用任何材料和器械幫你的孩子的關節復位,就是這麼一下子幾秒鐘的時間,孩子一下子就好了,而且還不用手術,然後醫生開考要你十萬塊錢,你一定覺得不合理,醫生是來搶錢的吧!

    然後醫生明白了,以後的患者都不手動復位了,風險又高,收入又低(很多家長甚至趁著交費100塊掛號費的機會就開溜了),那乾脆都不要手動復位了,直接做手術,打幾根釘子進去,一個釘子一萬,收五萬,你一定覺得,並不是醫生的收費貴,是材料貴,那麼還能勉強接受。

    3. 中國百姓的收入低,社會壓力大

    我們的收入和房價的比值很低,這讓我們慢慢適應了收入都是為了買房,這個時候無論家裡任何人生病,都直接造成了家裡的巨大經濟負擔,一下子拿出十萬塊做手術,對大部分家庭來說都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

    但是醫療的技術發展並不會因為你的收入低就停滯,一種新藥,一種新器械的誕生,都是要花費無數的研發成本,這些成本都會算在每個患者的頭上。假設你已經知道了A器械比B器械好,那麼我們都是平等的人,你為什麼給他用好的,卻給我用不好的?道德綁架很容易就會出現。

    但是國家的稅收總共就這些,你不可能要求一些人交最低的稅,但是卻享有最好的醫療,醫療保險的支出是個無底洞,我們國家還沒有進步到能夠實現全面醫保的地步,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是需要患者部分自費。

    4. 報銷之後的手術費,到底是不是能夠承受。

    目前北京醫保的手術費能夠報70%以上,新農合的患者回到當地也能報銷50%,對大部分人來說,做手術並不會讓人因病返貧。

  • 19 # 塵埃也霸天

    貴嗎?一個闌尾炎美國要六萬多美元和人民幣三十多萬。中國三千,手術費幾百,三千還是花在耗材上了,醫生掙多少十塊貴嗎

  • 20 # 始終在路上的旅行之人

    手術費根本就不貴,你修個破車動輒就幾萬甚至幾十萬(豪車),給你做開顱手術,收你幾萬塊錢,那麼高的科技含量,那麼大的風險,你說貴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女星有超優雅的天鵝頸?普通女生怎樣練就天鵝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