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的youtube
-
2 # 重慶日白匠
這裡出現了一個華胥,華胥又是一個什麼起源呢?《列子·黃帝》一書中記載:“華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媧’,伏羲、女媧生子少典。”《國語·晉語》進一步完善:“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黃帝、炎帝。故而,華胥正是炎黃之祖也。”
由此可見,華胥是中華的始祖,而華胥和華夏同音,慢慢地人們就稱呼炎黃子孫所生活的地方為華夏了。由於古人認為我們地處天地之中,四方都是蠻夷之族,因此也以“中華”指代“華夏”。
-
3 # 我是青鳥
看過《戰狼2》的人都知道其中有一句超熱血的話,那就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中華指的就是我們的國家,我們也自稱炎黃子孫、中華子孫,可真正清楚“中華”二字的由來的人卻很少。“中華”二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炎黃時期,但卻是由秦始皇正式確定的,後來便一直延續下來了。
傳說炎帝故里寶雞天台山天柱峰有座“蓮花頂” ,人們稱此峰此景為“三味生奇花”。炎帝在一夜之間造了三座排空天柱峰,天帝遂封炎帝為“赤帝”,即人間帝王。炎帝廣施仁政,受民擁戴。子孫為了紀念他,以“三味生奇花”命之,古代“花”“華”同字,而炎帝的部落又在中原地區,故而國名為“中華”。
還有一種說法則是說“禹都陽城”,這裡的意思不是說大禹定都於陽城,而是說大禹在河陽建造城郭以為國都;這河陽也不是地名,而是指河的北面;整句話就是說大禹在黃河北面建立都城,以城為國,民眾稱華人。大禹又是華夏族,所以國民又稱“華人”、“中華人”。這裡的“中華人”只是指生活在城中的漢族人。
因為炎黃時期是沒有文字記載的,所以其真實性還是有待考量。真正有文字記載是到西周時期。《左傳》記載,“西周分封八百諸侯國,是為諸夏”。
也就是說,在當時中原地區的漢族人也就是華夏人,取中原華夏各一字而稱中華。
真正確定中華這一稱呼的那就是秦始皇。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不僅僅是從“三皇五帝”中取字給自己命名為皇帝;同時也要給自己的大一統的國家取個好名字——中華。前面說過的中原地區主要就是指黃河流域一帶,而秦國的發源地卻不在這個範圍內的,所以秦始皇就取為天下之中,取了一箇中字。
同時,秦始皇雖然也是漢族人,可是因為秦國的地理位置是偏離政治中心的,在春秋戰國時期是被看成蠻狄的,也就是說在所謂正統的華夏眼中地理位置和血脈結合才是華夏。然而秦始皇就改變了這一說法。他認為經過“諸夏之戰”、春秋戰國的大亂,各國之間的血脈早已交融,就無謂華夏、蠻夷之分,都是華夏。
也就是說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政治聯姻也好,還是普通的人口流動也好,都已經讓各國的人民的血脈交融在了一起。各國之間的戰鬥就是自家親戚打自家親戚而已。同時,少數民族也在這一時期和漢族融合。所以秦始皇給自己的國家取名為“中華”,這裡的中華就不僅僅是指漢族人了,而是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國民。
秦始皇建立的第一個大統一的封建王朝稱為中華之後,後世只要是統一的王朝都沿用了中華這一稱呼,畢竟誰也不願意輸給前一個王朝嘛。如西漢時期就盛行天人合一的說法,還將中華二字與天象結合在了一起。據《天文星經·中宮》記載“第二星日次相,其北,中華東門也”。中華理論又上了一個臺階。
不過在分裂動盪時期也有中華的稱呼,不過是用以區分中原漢族和少數民族,完全不是秦始皇的那種意思。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北魏鮮卑南遷”等說法,就是將北方少數和中原漢族區分開的說法。不過後來在民族融合的程序中,這些少數民族都逐漸和漢族人融合在了一起,也就成為了“中華人”。
時至今日,“中華”二字就不再僅僅是指中國的國境範圍和中國人民的一種統稱那麼簡單了;更多的是上升為一種民族信仰、一個大統一大融合的民族信仰;更多的是一種在歷史文化上的沉澱,是所有中華子孫的一種文化認同。
-
4 # 風一樣的自由1982
“中華”一詞,是公元300年魏晉時期鍾信“天人合一”觀念的哲人從“中國”和“華夏”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複合而成的。“中”側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華”側重民族(人),寓意為華夏族群(漢族的前身)。國外常將中華作為中國大陸、港澳特區及臺灣地區的合稱。
-
5 # 嘉洋希熱
中華一詞,大約在魏晉時即已出現,南北朝已普遍使用。《晉書 劉喬傳》記載劉弘上表給晉惠帝,表文中有:“今邊陲無備豫之儲,中華有杼軸之困。”《晉書 陳 傳》記載陳 於東晉初上書給王導,說:“中華所以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這裡以“中華”對“邊陲”,是指郡縣地區與全國而言。至南北朝,裴松之在《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注中評論說:“若使(亮)遊步中華,騁其龍光”,必不出曹操諸謀士之下。這裡是以中華稱中原地區。《魏書 韓顯宗傳》記載顯宗上書魏孝文帝說:“自南偽相承,竊有淮北,欲擅中華之稱”,說明取得了統治地位的“戎狄”,自居中華正統而斥江南朝廷為“南偽”了。總之,中華一詞,是由中國與華夏二名複合而成,其含義在古代與中國一詞相當,在許多場合是同義語,論地域主要是指中原,擴而大之,及於王朝直接管轄的郡縣地區;論民族,一般指漢人;中華又是文化概念,一般是指古人所稱“禮樂冠第”的中原文化。
把“中華”一詞用於政治領域,在古代大概功效最明顯的要推朱元璋。他在吳元年(1367)十月命徐達等北伐後釋出告諭中原各地人民的檄文中,提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並且說:“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以“中華”對“胡虜”自然是族稱,以之對塞外,則是地域。洪武元年(1368)二月又“詔復衣冠如唐制”,當然又屬於文化與禮俗等內容了。此外,他特別強調蒙古、色目雖然不是“華夏族類”,但“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他用“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動員了當時苦於元朝壓迫的漢人及各族人民,但並沒有渲染民族仇恨;相反,對蒙古、色目以至元朝宗戚、順帝父子都採取寬容政策。這一方面說明了朱元璋的政治遠見,同時也是漢民族的寬容傳統自不是異族的人面獸心所能比肩的。
使“中華”再次成為政治口號,當以清末孫中山先生為代表。他在同盟會綱領的“民族主義”中,借用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
-
6 # 日照縱橫
大約在5000年前,當中華民族開始形成時,其族稱為“華”。“華”始於中國歷史上五帝時代之最後一帝舜的名字“華”。在舜建立國家政權後,人們以舜的名字稱呼人民為“華”。
“華”作為華人的稱呼從此流傳下來,即使遷徙到海外,也約定俗成的對華人叫海外華人。如果擁有其他國籍,也叫外籍華裔。
在“華”的族稱形成之後,歷史上一些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朝代名稱,也曾經作為華人的別稱流傳,如秦人、唐人,甚至於契丹在北方聲名遠播後,也成為華人的別稱。
“中華”一詞,始見於裴松之注《三國志 諸葛亮傳》,後在唐代法律中正式出現。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頒行由長孫無忌領銜撰文的《律疏》(後稱《唐律疏議》),
其中,對其卷三名例的“中華”一詞釋文如下:“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梯,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意思是說,凡行政區劃及文化制度自屬於中國的,都稱為中華。
擴充套件資料:中華的淵源:
歷史學家姚榮齡先生認為“中華”緣於永濟,“中”指太行山脈的中條山,“華”指秦嶺山脈的華山的論斷。正由於鸛雀樓立晉望秦,西為華,東為夏,正好坐落在華夏曆史座標的中點上。
顧實在《華夏考源》一文中,認為“胥、疋、雅、夏古字相通,華夏即華胥也。……華胥特為華夏,遂為吾種族之名”。章太炎在《中華民國解》中說: “大略說中國古代以‘夏’為族名,以‘華’為國名。又說‘夏’從夏水得名,“華’從華山得名。”
徐旭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認為,中國古代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為華夏、東夷、三苗三大集團。華夏集團地處古代中國的西北,主要由炎帝和黃帝所代表的部落組成 。他在該書中還論證了秦嶺在古代通稱華山而漢水古名曾稱夏水 。
“古史辨”派認為,“華”與“夏”古字相同,“華”即是“夏”,“夏”即是“華”。
故華夏之“夏”,一為華人說,夏字象舞蹈者; 二為大禹治水說,夏字象農夫治畦;三為圖騰族徽說,夏字象蟬或爬蟲; 四為夏水說,族名取自水名,而夏水位於雍梁之際,古夏水自然發源於秦嶺腹地;五為夏國說,先有夏國,後有夏人之稱。
這些認識都已接近“華夏”所指的本原。典籍將黃帝、炎帝作為中國文明之肇始。
-
7 # 電影時間
“中華”一詞最早使用是用在天文方面,“東藩四星,南第一星日上相,其北,東太陽門也。第二星日次相,其北,中華東門也。第三星日次將,其北,東太陰門也。第四星日上將,所謂四輔也。”(《天文經星·中宮》)以人世間的宮城比擬天宮的構造,東西兩面各有三個門,中間之門以“中華”命名,在“中國”與“華夏”兩詞中各取一字,兩側以太陽門、太陰門命名。後世的皇帝也有借“奉天意”之名以“中華門”命名宮名的。
-
8 # 梅心清骨
“中華”一詞,源遠流長,寓意頗深。追溯起來,它是公元300年魏晉時期鍾信“天人合一”觀念的哲人從“中國”和“華夏”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複合而成的。“中”側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華”側重民族(人),寓意為華夏族群(漢族的前身)。因此,“中華”是一個自然與人和諧統一的偉大實體,寓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美好心願。 《辭海》:中國者時多就黃河流域建都,因稱其曰中華。中者,言居四方之中;華者言具有文化之民族,服章之華美也。其後,疆域日廣,凡其所屬,皆稱中華,亦稱中國。後來,中華逐漸成為中國的稱號。 《現代漢語詞典》:古代稱黃河流域一帶為中華,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後來,經過中華民族的不斷融合,“中華”也就借指“中國”了。 在悠悠的歷史中,“中華”歷經不斷髮展,屹立於世界之林,成為今天舉足輕重的國家之一,傳承著具有悠久歷史而又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與中華文化。 青年學者劉周在《江山如此多嬌》(八股文)一文中認為中華一詞的含義:中即中央,華即繁華,中華就是中央繁華之地。該文如下: 江山如此多嬌 天地所鍾兮盡美,五洲萬類兮齊雄。洋洋乎盛者,夫謂何也?是則厚德所載共陸海風雲,日月所照皆中外形勝。此其所以醉美群倫也。若曰:宇宙之靈存乎寰球,寰球之秀在乎中華也。故謂中華,中曰中央,華曰繁華,中華者中央繁華之所在也。此非譽美之辭哉?豈但中華之美足堪譽之哉? 極目Teana,嘆宇宙之大,銀河為小,日月星辰,遙乎渺渺,小小寰球,其若無物。遊心地表,念重洋之廣,大陸為狹,江海峰巒,鬱乎蒼蒼,芸芸眾生,斯似浮塵。言洋者而為四矣,十萬類魚蝦以血食焉。有百千水藻浮游,有無儔鐵艦交通,幾何歲風波,始識驚濤無際。言洲者而為七矣,二百國生靈以棲息焉。有萬計走獸驅馳,有如鷲飛戟橫空,多少回升降,才知方外有天。噫嘻!瞰萬物之藏於宇宙,而胸懷頓闊。仰珠峰之睥睨世界,即中華彌高。悵然乎騁目四顧,覽北國之黃河咆哮,無限山川,盡消磨英雄人物。羨南垣之長江逶迤,有情弱水,且付與風流才子。 夫若是矣,今所以慨秦皇遺威,凱撒餘雄者,為其俱已矣乎?後之人亦必有效此以求天下為一世界大同者也,是則不亦紛紛紜紜哉!因歌以志之曰:堯舜慨興風,國傾盡魘雲,高阜仰明月,笑談共古今。
-
9 # 聞述訪
“中華”始出於《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若使遊步於中華。”這中華主要指曹魏統治下的黃河流域中下游一帶。華字古同花字,美麗而有光彩,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原人們,自認為是“冕服章採”的文明地區,自稱中華,以後逐漸擴大為全中國的別名。
裴松之的註解認為:“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梯,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意思是說,凡行政區劃及文化制度自屬於中國的,都稱為中華。
據資料查證:歷史學家姚榮齡先生認為“中華”緣於永濟,“中”指太行山脈的中條山,“華”指秦嶺山脈的華山的論斷。正由於鸛雀樓立晉望秦,西為華,東為夏,正好坐落在華夏曆史座標的中點上。
顧實在《華夏考源》一文中,認為“胥、疋、雅、夏古字相通,華夏即華胥也。……華胥特為華夏,遂為吾種族之名”。章太炎在《中華民國解》中說: “大略說中國古代以‘夏’為族名,以‘華’為國名。又說‘夏’從夏水得名,“華’從華山得名。”
徐旭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認為,中國古代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為華夏、東夷、三苗三大集團。華夏集團地處古代中國的西北,主要由炎帝和黃帝所代表的部落組成 。他在該書中還論證了秦嶺在古代通稱華山而漢水古名曾稱夏水 。
“古史辨”派認為,“華”與“夏”古字相同,“華”即是“夏”,“夏”即是“華”。
故華夏之“夏”,一為華人說,夏字象舞蹈者; 二為大禹治水說,夏字象農夫治畦;三為圖騰族徽說,夏字象蟬或爬蟲; 四為夏水說,族名取自水名,而夏水位於雍梁之際,古夏水自然發源於秦嶺腹地;五為夏國說,先有夏國,後有夏人之稱。
-
10 # 東方國學
“中華”這一名稱與華夏民族的聚居地有關,華夏民族聚居於被認為是四方之中的中原地區。相傳中華民族的始祖出生於黃河中游,之後建立的夏、商、周王朝的國君都是他的後裔,自稱“華”或“夏”,即中原地帶,他們認為此地居四方之中,後世又稱為“中華”,後來“中華”便成為整個中國的代稱。
“中華”後來成為對中國的代稱有一個歷史過程,真正確定“中華”這一稱呼的那就是秦始皇。他在統一六國之後,好大喜功,不僅給自己取了個好名字。從聖王“三皇五帝”中取名曰“皇帝”,也給大一統的國家取名曰“中華”。
“中”即地理位置之“中央”,春秋戰國中原地區主要是指黃河流域一帶,而秦國的發源地卻不在這個範圍內,並且偏離政治中心,秦朝建後,秦始皇便以都城為中心。
“華”指的是華夏民族,特指漢族,周代文獻《左傳》記載,“西周分封八百諸侯國,是為諸夏”。也就是說,在當時中原地區的漢族人也就是華夏人,當時秦華人被稱為“黔人”,為蠻狄之族。然而秦始皇認為經過“諸夏之戰”、春秋戰國的大亂,各國之間的血脈早已交融,就無謂華夏、蠻夷之分,都是華夏民族。
歸之,秦始皇各取“中原”、“華夏”各一字而稱“中華”,結合了地理位置和血脈才是中華大地,疆域和人民是國家的核心,不可侵犯,所謂“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回覆列表
“中華”一詞是公元300年魏晉時期鍾信“天人合一”的觀念的哲人從“中國”和“華夏”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複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