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睛970
-
2 # 秦白陌
“山林之趣”出自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
原文:談山林之樂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厭名利之談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
意為:經常談論隱居山林中的生活樂趣的人,其未必真正領悟了隱居的樂趣;口頭上總說厭倦名利的人,也未必是真的將名利忘卻了。
原著坐著主要是諷刺那些口是心非,表裡不一的人。在古代盛行著歸隱之風,但是這裡的歸隱山林並不是真的歸隱享受山林之趣。一些文人志士,或是科舉不利,或是沒有門路的便會選著迴歸山林,隱居終南山下。古代朝廷有“舉賢”的制度,朝中大臣聽聞山中有隱世高人,可向朝廷舉薦。朝廷便招募為官,歸隱山林就成了一種入世為官的途徑。這也就引來了陳繼儒的不滿寫下這千古名篇。
“山林之趣”意為放棄仕途名利,迴歸山野之間,過簡樸自然的生活。這是一種理性化的生活吧。人作為群居物種,生活在一起,建立社會繁衍文明,使人類和其它動物區別開來。如果脫離社會歸隱山林,除非是修真悟道,普通人都不會去吧。
現代社會節奏飛快,資訊爆炸,生活壓力很大。很多人選著離開城市,回到鄉鎮農村,過著簡單安逸的生活,這也算是一種歸隱吧。
-
3 # 紅山
山林之趣,表現在很多文化內涵,比如旅遊文化,相信男女老少包括動物都喜歡山林大自然之美!在人們的內心始終有山林情節,牽扯一生,離不開斷不了,就像自己的老情人一樣!每當春暖花開,一家老小,攜妻帶子,流淌于山林花草之間,其樂融融、笑逐顏開!或者一念間, 千里奔途,壯麗河山!美了心靈,闊了胸懷!這就是人融入自然走進自然,陶醉於自然壯麗之美的文化薰陶之中!
殊不知人的山林旅行也是心情的真實寫照!當煩悶、孤獨、開心、探險、探趣等等,都會選擇遠方,那片心馳神往的山林,有多少山林自古留下了多少文化遺蹟!千年古剎,碑文遺蹟,千年傳說,等等,無不融入了整個文化文明體系,像象徵中華文明發源地的泰山,佛教文化發源地的五臺山、普陀山等等,還有象徵中國道教文化發源地的武當山、崆峒山等等,還有象徵中國上古文明的崑崙山!無一不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代表和典範!
毛主席的壯麗詩篇,氣吞山河,既表達了人民的偉大也更表現了祖國千山萬水的壯麗、秀美、輝煌,無不讚其山林的美麗壯觀!所以說“山林之趣”是整個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分之和文化內涵!
山林的每一個季節都代表了一種文化意境!當滿山翠綠、鮮花遍野,代表了生機勃發,代表了人自強不息,永葆革命青春的精神!毛主席的詩詞“萬物霜天競自由”就是說明了山林大自然生生不息,人的奮發激情、青春不老的鬥志昂揚的革命精神!
當山林萬物蕭條時候,又表現出來滄海桑田、斗轉星移的景象,這折射出人的歲月不老、滄桑風雨、依然頑強的文化內涵和氣息!
尤其是當日出東山、日落西山的時候,那無法擬喻的壯美和深遠,讓人蹉噓不已,感慨萬千!這種表達出的文化內涵誕生出了多少詩歌文學作品,毛主席曾經說過:”年輕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多麼壯麗深遠啊,這句話整整影響了一代人,到現在都還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由此可見“山林之趣”是有多深的文化內涵啊!
寫到這裡,我不由自主的寫了一首詩,表達對山林之趣的心境!
山 河 之 戀文:張挺
心中總有一個呼喚
在山之間
心中總有一個牽掛
在密林之間
那飄滿落葉的山峰
那野花遍佈的山野
無不是我魂牽夢繞
的地方
我的歌聲
在碧水之中流淌
我的憂愁
在峰巒的薄霧之中
飄蕩
我的思緒
在滿山搖弋的綠葉之中
隨風飄過
我的歡樂
在芳草連天,滿山杜鵑之中
奔騰跳躍
啊
我美麗的山河
你是我不老的神話
即使有哪一天
我離去
也要在你的
懷抱裡
永遠相依
永遠不老
-
4 # 谷底001
“山林之趣”的文化內涵從以下方面考慮:
第一,道家文化。道家倡導無為,倡導遵循萬物執行的規律,道並行不悖,水利萬物而不爭。上升到社會治理上就是與民休息,休養生息。
第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歷史上有許多的人物尋求歸隱山林,置身事外。如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捨棄官途,迴歸自然。與鳥獸為友,與樹木為鄰。表現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
第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現代社會來看,環境保護好了,綠水青山才有保證。有了綠水青山才能具備享受山林之趣的條件。環境破壞了,覆巢之下沒有完卵。任何人都享受不到山林之趣。
或許有些人認為熱衷“山林之趣”有消極避世的心態,我們站在更高的立場來看,以“山林之趣”的淡然,行服務社會的實踐,這個社會會更加和諧!
-
5 # 三國演義的智慧
山林之趣是一種追求!
實際上,往往越是在拼搏的人、越是在重要崗位承受巨大壓力的人,更加呼喚山林之趣的生活和狀態。山林之趣是一種釋然、釋懷、通透。
人都需要奮鬥、奔波、堅持和執著!但是生活是一種辯證法!奮鬥與執著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緊張、不是為了壓力,是為了價值、自然、和追求。生活辯證法就是腳踏實地生活和工作,恬淡自然的放鬆身心和精神狀態,做到張弛有度。
可能有人會說,人追求自然的生活、恬淡的狀態,會不會讓自己丟失了進取心?
實際上不會!
為什麼?
我們大家想一想,一個人的狀態是舒緩的、自然的、恬淡的、不執拗的、理性的,這樣的人是不是更容易成功?
如果一個人是煩亂的、緊張的、糾結的,這樣的人怎樣成長?怎樣能有擔當?
山林之趣不是為了遊樂、不是不務實際,是為了真正的人生價值、人的清醒、理性,能夠擔當起責任,且不斷成長和提高。
-
6 # 南山有仙
關於”山林之趣”的生活,明清都有記載,再早也有很多的文字記載和美妙的詩篇,而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恐怕早已家喻戶曉了。
我對“山林之趣”的生活,談幾點所見所聞及感受。
(1)一種是居住山林間,辦各種養生班、琴班、書法、繪畫班等等,清靜的自然環境,可以使身心放鬆,有種融入自然的感覺。
(2)一種是住在山林間,或養生、彈琴、書法、繪畫等等。由於在清靜的環境下,有助於所學的提高,安逸的日子也可以修身養性。
(3)一種山林之間的農家樂,為來山裡遊玩的人們增添了幾分樂趣。可在農家樂小棲、餐飲、有的還可以住宿,晚上觀賞滿天的星辰也是一種樂趣。
(4)還有一種修行之人,住在山林間,無論釋道儒都有。他(她)們每天或頌經,或挑水種菜、收拾籬笆,或劈柴做飯、飲茶,過著清靜自在的隱居生活。
“山林之趣”往往是人們想往的,但對很多人來說也是朦朧的,也僅僅是想想而已。
-
7 # 楂楂紅
“山林之趣”就是指寄情于山水。孔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山水都樂,仁智兼備也。
古代文人墨客,好把自己的生活樂趣,高尚情操以及淡泊名利的雅趣,寄託于山林之樂。《醉翁亭記》歐陽修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作者借遊山玩水的樂趣,表達自己灑脫的曠世胸懷和與民同樂的政治抱負。
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人在南山腳下,賞菊覽山,遠離世俗喧囂,閒適淡泊自得其樂,從大自然中領悟人生真諦……
文人墨客之所以寄情山林之趣,無怪乎有幾種原因:或仕途不得意,被皇帝下架貶值。或躲避戰亂紛爭,於水火中自救。或受生活所迫,借遊山玩水釋放胸中塊磊……
今天,在我們這樣的大好時代,國家繁昌盛,人民安居樂業。很多人就暫緩了生活的節奏,因為“錢”是掙不完的,夠自己享用了,還整天“鴨梨山大”的幹嘛呢。
遊遊山,玩玩水,體會一下山林之趣,既怡情養性,又鍛鍊身體,樂享人生,倒是一個
不錯的休閒娛樂方式啊!
-
8 # 野狐習禪
野狐試答
題主好,“山林”在傳統文化中一方面指自然山水,另一方面借指隱逸生活。
一 濟世與歸隱在傳統文化中,讀書人常常是入世的精神和歸隱的思想並存,孟子講:“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顯達時兼濟天下,很多人也會有山林之樂的嚮往;窮善其身時幾乎都能心繫廟堂。
山水乃地上之文章,好山好水人人愛,寄情山水,放浪情懷是人之常情。古人講“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自然的山水間去體悟生命的本真,也是人生的一種大快樂,一種大修行。但讀書人又有著家國情懷,有著責任與使命,有著與生俱來的擔當精神、濟世情懷。鐘鼎山林、廟堂江湖,在讀書人是一種兩難選擇。一般來說首先鐘鼎廟堂,不得意時會退而江湖山林。
二 山中多高士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隱士常會被世人高看一眼,他們多有才學,又有品節,少了現實的俗氣,多了出世的傲骨。東漢皇甫謐著有《高士傳》為"身不屈於王公,名不耗於終始"的96人立傳傳頌,這對後世影響很大。
在世俗的眼中都會把功名富貴看得很重,在高士眼中都會將這些看得很淡。“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愉悅,不堪持贈君。”山中宰相陶弘景把山林之樂看得比宰相職位還重。
漢光武劉秀的同學嚴光,幫助劉秀起兵奪得天下,功成身退,隱居富春山,屢召不起。春秋的范蠡也是功成身退,泛舟西子湖逍遙自在。
士子的歸隱情況複雜,功成身退常因有狡兔飛鳥之憂,歷朝帝王都會殺功臣,尤其功高蓋主的大功臣,歸隱實為避禍。還有政治上失意,不得志於當朝,厭惡官場黑暗的,像陶淵明、孟浩然、趙執信等。不滿新朝,不忘前朝,自然選擇歸隱,這在朝代更替時會很普遍。
三 終南捷徑當然也有借歸隱提高身價,謀取功名的情形。在唐代,科舉考試要有高官顯宦的舉薦才能成功,很多人無緣得到推舉,於是劍走偏鋒,歸隱終南山,提高身價,引起朝廷注意。當然臨時歸隱也有利身心調整,也有助研習學問,為在此科考做準備。
四 在朝隱山林借指歸隱,即使在朝為官,但心不在官場,朝堂也是山林,王維就是典型;人在江湖之中,心在廟堂,江湖也是廟堂,杜甫就是這種人。
總結隱士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個特殊現象,這與古代的政治環境有關,與文人雅士個人喜好有關,與自然山水的美麗有關……
回覆列表
中國的古典園林又稱自然山水園,自然山水園與其他園林的不同之處在於人的精神的物化,體現了人的精神境界。在古代的造園家看來,藝術與生活、藝術與自然沒有森嚴的界限,人在城市中仍能得享山林之趣,在人類生活的時空中應處處存在著藝術。正由於古人有這樣的生活理想,所以才有了“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古典園林。無論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大多都是園主人終其一生居住的地方,又是其與自然相通的精神家園,它不僅體現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寄託著園主人(或造園者)的思想情感。園林主人(或造園者)的人品、學識、修養決定了園林藝術成就的高低。而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寺廟園林由於宗教氣氛的籠罩更是靜謐清幽、超脫凡塵。在古典園林中,到處可見雕樑畫棟、奇石異木;到處點綴著詩文碑刻、匾額楹聯。其中有對美景的渲染、深化;有對人生理想的表達、闡發;有對宗教思想的認同、宣揚。可以說,中國古典園林不僅是古代各個歷史階段的文化藝術及造園技術的產物,而且也是蘊涵著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寶庫。總之,每一座古典園林都是匠心巧運而做成的,值得我們去細細地觀賞。然而,我們對古典園林的遊覽卻往往是在節假日、在人潮中鬧嚷嚷地走一趟,來不及細細地欣賞,更談不上對其中的精神境界的品味。
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欣賞古典園林呢?
首先要做到“淨心”,使自己心靈純淨,不染凡俗。老子在論述審美主體時說:“滌除玄鑑,能無疵乎?”意思就是我們在對美進行欣賞時,要拋開一切塵俗慾念、一切功名利祿,只有這樣,才能毫無妨礙地欣賞到美。如果心中裝滿了煩惱與世故,會對美景視而不見,很難做到欣賞美。
其次要達到“靜心”,不僅要做到心靈純淨,還要達到心態寧靜、平和的狀態,這樣才能從容地體會園林之美,品味其中的意韻。躁動不安的心會看到花紅柳綠、奼紫嫣紅的熱鬧,卻不會看到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的淡泊。
再次是要有一顆“鏡心”,像鏡子一樣觀照景物、觀照自然、觀照人生,不僅要看到園林之美,還要形諸於心。與鏡子不同的是欣賞者的欣賞活動不是被動的行為,不是映照,而是觀照,是積極主動的精神創造性行為,在對古典園林的欣賞中,不僅要會賞景還要返觀內心,與景相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都知道,審美欣賞的最高層次是精神層面的欣賞,如道德、人生理想、信念等,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對四君子、歲寒三友的欣賞,自古至今久盛不衰的一個根本原因,這種富含精神內涵的景象比比皆是,有一顆“鏡心”者會得到更高的審美享受。
要做到這三“心”,最基本的條件是要在人少的時候去遊園,試想身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你怎能“淨心”、“靜心”?再有,去遊園前應先閱讀其背景知識,對園林知識、美學常識有所瞭解,在遊覽時認真看簡介、楹聯碑刻,有助於欣賞理解,這樣才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