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感覺這些問題媽媽永遠在討論,真的無解嗎?
7
回覆列表
  • 1 # 陸妍如

    首先我的觀點是,老人不管帶孩子好不好,首先需要感謝他們,他們放棄了自己的自由時間與生活幫助你帶孩子,這點不管怎麼都要感謝點,老人沒有義務幫助帶孩子。如果覺得跟老人實在過不到一處去,那就各自分開,不要讓老人帶,自己帶。既然看不慣,那就自己承擔自己帶孩子。如果總體還可以,只是公婆的一些帶法媽媽不贊成,那麼相互體諒,老人肯定是疼孫輩的,有很多老人她一輩子就活在自己那個小地方,她的眼界想法肯定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所以帶孩子有矛盾是正常的,保持一顆感恩的心,跟老人交流,告訴老人你感謝她,謝謝她為你們的付出,但是有些地方希望她能改變一下。我覺得只有報有這樣的態度,老人不會無緣無故的生氣,她會慢慢接受的。作為晚輩,多體諒一下,尊重一下老人。我相信會改變的,關係會越來越好的。

  • 2 # 安淑芳

    關於老人成為帶孩子的主力這個事情,我一直覺得挺悲哀的,一方面是父母責任推卸,另一方面是家庭界限混亂,這樣的家庭難免矛盾重重,而很多人都責備老人的教育觀念陳舊引發衝突,我通常表示氣憤。我的《做個好媽媽,是你一生最大的成就》第五章,重點強調了夫妻關係才是孩子成長的沃土。

    首先,很多年輕父母因為生活壓力,必須兩個人都上班,無法照顧小寶寶,不得不請老人來幫忙,非常能夠理解,還有一些家庭是父母兩個人去外地打工,把孩子留在老人身邊,這都是社會上常見的現象,我相信但凡有辦法,其實誰也不想這樣辛苦,這就是現實。當然那些生了孩子之後明明可以自己帶卻貪圖享受不負責任的父母我不想評說,我們只來說說願意負責,並且把老人接到一起住的這些父母。

    老人和我們生活的年代不同,各種觀念和認知都不同,這是鐵的事實。年輕父母享受著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同時,卻又責備著老人的教育觀念,我個人認為這都是不懂得“感恩”和“尊重”的行為。養孩子本來就是父母的責任,雖然你的客觀現實讓你不得不請老人來幫忙,那就請你做好心理準備,接納老人與你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教育觀念,當出現這些不同的時候,請溫和與老人溝通,雙方儘量求同存異,老人幫你帶孩子已是不易,還要被你指責人家各種做的不好,其實人家是沒有這個義務的。我相信老人帶自己的子孫再辛苦都甘願,但是也沒有哪一個願意忍受兒女們的責備。所以老人帶的好與不好,都是你自己做的選擇(老人非要干涉年輕爸媽生活的除外),孩子是你自己要生的,老人是你自己要請來幫忙的,那你就需要為她們負起責任來!想要家庭更加融洽,這個重任就是落在男主人和女主人身上的,你們兩個是這個家庭的核心,也是這個家庭是否幸福的關鍵。

    所以,不要再去批判老人的觀念和教育方式,這隻會增加家庭矛盾,誰都不開心。請你認真做出選擇,實在不能接受老人的方式,那就自己承擔起帶孩子的責任,原本這個責任就是該你的。實在分身乏術需要老人幫你,那你就做好你的本分,為老人和孩子共同服務。有什麼委屈有什麼累,跟你的愛人兩個人共同商量,共同想辦法,請不要跟老人大吵大鬧,也不要批評指責、甩臉子或者背後唸叨,要知道,你所做的一切,孩子都看在眼裡的。

    相信你們夫妻同心,一切家庭矛盾都可以化解,別把對愛人的那點怨,也發洩到他的父母身上。所有的家庭教育,都是以夫妻為核心展開的,只有夫妻關係和睦融洽,親子關係、婆媳關係、翁婿關係,那就不叫事。

  • 3 # 美麗如初11

    我能說有的老人犯賤嗎?不讓帶非帶搞的矛盾重重娃也帶不好做事憑感覺不科學一說吧歪理邪說一大堆氣死人不償命搞的孩子也缺乏安全感不是心毒說實話有的老頭老太有不如沒有還事兒少孩子好大人好啥都好有老頭老太就像攪屎棍不安寧不明智的老人是家庭的災難。單身一輩子也不能嫁這種人家毀了一輩子永遠不會好過好像她們死了地球就不轉了真心希望早點閉眼阿門…

  • 4 # 十八線mama

    我覺得家庭矛盾這件事,看怎麼理解,本來家庭矛盾就存在。只不過是帶孩子的過程激化了這個矛盾。比如,有的兒媳婦是不怎麼在意老人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比如打不打架罵不罵人,但是如果老人給自己帶孩子,那她就會在意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了,於是矛盾就產生了。比如,有的婆媳都很強勢,但是平時不怎麼生活在一起,接觸少沒體現,但是如果老人來帶孩子,接觸多了,矛盾就多了。比如,有的婆婆看不慣媳婦大手大腳花錢,看不慣兒子聽媳婦話,等等,都是透過長時間接觸才能體現出來的,而帶孩子就提供了一個兩家人長時間接觸的條件。

  • 5 # 愛讀書的媽媽轅鳶

    我覺得老人帶孩子跟家庭矛盾沒什麼直接關係,不要遇到什麼事都把責任歸咎於老人帶孩子身上,不論是誰帶孩子都挺累的了,不帶孩子的人就應該多體諒,這是家庭成員之間能不能互相體諒的問題,而且遇到問題應該同溝通並將就溝通方法。指責抱怨有什麼用。

  • 6 # 擁抱陽光520

    畢竟是兩個時代的人,在育兒觀念上肯定會有很大的不同,當出現分歧時,可以相互諒解一下,雙方都是為了寶寶好,把問題說清楚,最後商量解決方案。如果出現因為老人寵愛而出現的分歧,就不應該妥協,因為孩子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如果不是原則性問題,可以遷就老人,畢竟他們帶過孩子,還是有一些可取的經驗。

  • 7 # 孟孟138181383

    我現在就是自己帶孩子。婆婆不給帶,平時給我們補貼點。媽媽怕我累,主動過來幫我帶孩子。我非常感謝老人,但是我覺得還是得有個人的生活。媽媽退休了,我一直鼓勵我媽找個興趣愛好,跟廣場舞的朋友一塊比賽,幫我看半個月一個月的,然後回老家休息休息。但是我媽非要當個任務一樣,一直跟我一起帶孩子。育兒難免有分歧,就跟我媽提議可以給孩子喝打的純奶,但是我覺得衛生不過關孩子小,建議大點再喝。於是我媽就能生一天氣,說我矯情。隔三差五有她就會生氣,我又要帶孩子還要照顧老媽情緒,有時候也是很累。現在帶孩子我都不敢說自己意見,一說我媽就委屈,說感覺受委屈,說我認為她帶的不好了。我真的沒這麼想,只是討論下而已。可能我遠嫁,我媽大老遠過來,太敏感了。真不知道怎麼可以一起和諧的帶孩子了。

  • 8 # 老漢心語

    辦法總比困難多,有問題不怕,只要大家都能正確面對,坦誠相待,加強溝通,總會形成共識,消除隔閡。

    方法一:夫妻倆要先形成共識,始終站在同一立場。夫妻同心,其力斷金。只要夫妻思想統一,老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方法二:只要有經濟能力條件,就不要讓老人帶孩子。一方面,可以減少和避免與老人的分歧矛盾。另一方面,不給老人增添麻煩,讓他們專注自己的生活。既使他們不為帶孩子勞累,也使他們能夠更加休閒,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喜好,有益於老年生活的充實和身體的健康。這也體現了一種孝順。

    方法三:如果條件不充許,確需老人幫忙。一方面,合理分工。白天老人幫忙照料,晚上夫妻自帶。雖然辛苦,但這是責任,也容易培養和強化與孩子的感情。另一方面,理解、尊重、感恩老人的付出,不要過分挑剔老人的不是。常言說,兩代勝不過隔輩親。老人對孫輩的疼愛是骨子裡生出的情。即使有些做法不恰當,不要抱怨甚至斥責。可以溝通探討協商。千萬不要發脾氣使任性傷了老人的心,尤其是媳婦對公婆,女婿對岳丈母,更要多加註意。

    方法四:有了分歧矛盾及時化解。老人帶孩子靠經驗,但有些事上太不講究;年輕人帶孩子講科學,但有些事上太過教條。對此,雙方要多溝通,取長補短,相互相容,求大同存小議。不要事事計較,件件較真。該糊塗糊塗,該認真認真。太過認真往往比太過糊塗更要命。把握好度,就把握住了和諧幸福。

    方法五:加強學習,提升認知力。給老人和自己買幾本育兒科學讀物,或與老人一同觀看育兒講座節目,一起交流育兒體會和心得,共同制定並實施家庭育兒方案。育兒認知度高了,家庭分歧矛盾就少了。

    另外,要注意關注和克服幾個問題。第一,甩手。以忙為藉口,把育兒的責任都推給老人,夫妻成為 悠閒的人。第二,抱怨。不念老人好,只嫌老人非。老人也喜歡聽誇讚的話,而不愛聽計較的嫌。第三,固執。相比老人而言,年輕夫妻欠缺的知識、能力和經驗更多,不要自以為是,固執已見。要虛心採納老人合理的意見。第四,互責。夫妻雙方遇到問題,要換位思考,要相互體諒。不能任性而為,相互指責。第五,不敬。不能把老人當成免費的保姆,要心存感恩,心生報恩。尤其是媳婦對公婆、女婿對岳丈母,嘴要甜一些,微笑要多一些,體恤要真誠一些。比如,時常給他們買些愛吃的,或喜愛的小禮物。把他們放在心上,記在腦中,摯愛無疆。一家人其樂融融,共享天倫。自然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 9 # 桃媽的自我修養

    即使老人不幫忙帶孩子,一個家庭還有矛盾還是會有矛盾的。難道沒有隔代教育婆媳之間就能和睦相處嗎?只不過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激化了這種矛盾,成為了兩代人三觀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戰爭的導火索。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解答,兩代人的代溝不是我們三言兩語就能輕易化解的,但是理智的家庭可以經過協商儘量在孩子教育問題上達成一致,有分歧時也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執。

  • 10 # 梓君媽媽育兒

    讓老人帶孩子有這些矛盾,你們家是不是全中招了?家裡添了“一小”,就會多了“四老”,也就是“一小”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四老”中的很多人秉承著一個堅定的信念:我要幫子女看孩子,我要把我年輕時的育兒經驗發揮出來,我要把我年輕時育兒的遺憾彌補回來…… 當然,也有一些家庭多了“一小”吸引不來“四老”,因為這些老人或恐懼帶孫子,或不願意打亂自己原有的生活。

      不管老的是否給兒女帶孫子,在如何帶“一小”的問題上,老人與子女的矛盾多多少少都會有。當老人和子女的觀點發生衝突時,到底應該聽誰的?老人與子女關於帶孩子“理念”上的矛盾到底會對“一小”產生哪些影響?看看有哪些問題,又要怎麼解決呢?

    衝奶粉的水總是太熱

    老人理由:溫水衝不開奶粉,而且孩子胃弱,應該喝熱奶。

    媽媽對策:

    ①一邊向老人抱怨這奶粉也忒貴了,一桶就要好幾百塊錢。一邊再解釋是因為現在的配方奶裡添加了很多營養素,能使寶寶特別聰明。而這些營養素最怕熱水,水一熱就全被破壞了,好幾百塊錢也就全浪費了,寶寶也就聰明不了了。老人一般都心疼錢,又都希望孩子聰明,估計以後就不敢再用熱水衝了。

    買品牌洗髮水擦臉油是亂花錢

    老人理由:便宜的一樣使。

    媽媽對策:

    ①不讓老人知道價錢。或者告訴他是單位發的、朋友送的,不使白不使。

    老人小孩子的衣服一起洗

    老人理由:過水為淨,這樣節約。

    媽媽對策:

    ①孩子一換下衣服你就應該搶著洗,雖說老人幫著看孩子,但是自己能做的事情還是要自己做。而且,這樣還能落個勤快的好名聲。

    ②買個專用的兒童洗衣機,只需把寶寶衣服上有汙漬的地方揉搓一下,然後統統放入小洗衣機裡,再用嬰兒專用的肥皂粉漂洗幾遍就好了,又省事又幹淨。

    梓君建議:寶寶衣服清洗遵守8條“紀律”

    1.寶寶的衣服單獨洗;2.內衣外衣分開洗;3.最好手洗;4.選擇嬰幼兒專用的洗滌劑清洗;5. 不用除菌劑、漂白劑;6.漂洗一定要乾淨;7.在Sunny下晾曬衣服;8.沾上汙漬儘快洗乾淨。

    輔食總是做得太鹹

    老人理由:孩子要開味覺,再說多吃鹽長力氣,寶寶如果不吃鹽的話,哪有力氣呢?

    媽媽對策:

    ①舉例子:肖女士覺得自己家的寶寶手腳缺乏力氣,8個月還沒學會爬,鄰居聽後說到孩子不能只吃白粥,得要吃鹽才有力氣。於是媽媽便相信了,回家後便往粥里加了鹽,她還覺得以前沒吃的要補回來,於是加入更多。沒想到幾天後寶寶突發高燒,逐漸失去意識,最後離開了人世。

    案例分析:就是因為媽媽給寶寶的粥里加入了過量的鹽,寶寶由於攝入鹽太多,導致高血鈉引發脫水窒息死亡!

    ②利用權威:寶寶嬌嫩的面板難免會起一些小疹子、小痘痘什麼的。如果你帶寶寶去看了病,即使不是因為吃的鹹的原因,回來也要傳達醫生的話:就是因為吃得太鹹。醫生說了,要是再吃鹹的,臉上的痘痘會越來越多,還治不好,會變得很難看。誰不希望自己的孫子、孫女白白淨淨的呀?

    梓君提示:

    你要明白的是,老人給你帶孩子不是他們的必須要做的。老人家只是心疼你們,理解你們才幫你們帶孩子,只要孩子不被碰著,磕著已經不錯了,你沒有資格要求他們還能夠盡善盡美。畢竟兩代人的差異,在養兒育兒的觀點上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如果這種差別觸控到了你的底線,你可以不用他們幫忙帶孩子,也可以讓你的老公耐心說服。但你千萬不能用指責的口吻與老人說,更不能給老人臉色看。

    其實引發這個矛盾,最基本的問題就是兩個人之間的觀念問題。這畢竟是兩代人。生活的環境和接受的教育是不一樣的。思想上有衝突,也是正常的。但是兩人的出發點都是想為孩子好。所以這個問題也是可以解決的。

  • 11 # 秋寶媽

    與老人在一起,全解是不太可能,但改善是可以的。

    孩子在家庭中,是最明白的人。他知道在這個家裡,誰最大,我該聽誰的。作為孩子的父母,孝敬是當先的,不能因為孩子的教育,把孝丟了。所以夾在中心的父母,有時真的很難。又要讓老人開心,又要教育好孩子。

    許多時候,老人是聽不進你的話的,與老人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真的是需要時間與技巧的。任何事都不可能完美,有利就有弊,我們只能找利大一些的解決方案。

    孩子的教育,自己多操點心,讓孩子明白,你是他的父母,有權教育他。

  • 12 # 淺淺媽媽育兒經

    我覺得沒解。

    第一,一般是奶奶帶孩子,牽扯到婆媳問題,永遠是個難題。老人想管著兒媳,兒媳卻不受管教,兩人就會產生矛盾。

    第二,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不同。這個不同也是引發家庭矛盾的根源。

    第三,育兒觀念不一樣,雖然老人的養孩子方式不會帶壞了孩子,但是有科學的育兒方式,為什麼就不能轉變一下呢。

    雖然這麼說,其實兩方都有過錯。老人的觀念陳舊,在兒子家中帶孩子心理上不平衡。有的兒媳真的是不滿足。如果兩方都能少點斤斤計較應該可以化解。

    但是真正的讓兩者沒有矛盾真的很難。

  • 13 # 鄉村幼教歡歡

    老人帶孫很常見,愛子疼孫才表現。

    隔代教育有隔閡,相互理解都期盼。

    感謝老人來幫你,溝通生活舊習慣。

    若是久處矛盾起,自己育兒更全面。

    生活不易多珍惜,科學育兒路漫漫。

    距離或許真有美,家庭Sunny才燦爛。

  • 14 # 英語老師育兒記

    老人帶孩子經常引發家庭矛盾,這個問題要因家庭而異。

    首先,如果奶奶和媽媽兩個人互不相讓,互不理解,爸爸又不會從中協調,那就可能常有家庭矛盾。

    其次,如果家人之間能夠多一些包容和理解,遇事能心平氣和好好溝通,可以少很多矛盾。

    一、從兒媳的角度,老人幫忙帶孩子,應該對老人心懷感恩,遇到老人帶孩子方式不合理的方面,委婉指出,相信老人會接受。

    二、從老人的角度,相信兒媳,多學習新的育兒理念育兒方式,儘量減少帶孩子產生的分歧。

  • 15 # 君越369

    老人帶孩子,不是奶奶就是姥姥,如何和媳婦相處我不知道,因為我是女兒。

    和女兒之間為了如何帶小外孫,也是經常會有矛盾,而且時有發生

    第一,在穿戴方面,我總是怕孩子冷,願意給孩子穿的暖暖和和的,女兒就說不能捂,孩子不怕冷,有時她給孩子衣服脫了,我又悄悄的給孩子又穿上了

    第二,在飲食方面,我願意講究營養,自己不管怎麼麻煩也要親自做,葷素搭配著給外孫吃,而我女兒有時總會買一些快餐,薯片給孩子,我說垃圾食品少給孩子吃,女兒就會說偶而吃沒事的

    總之,我和女兒為了帶孩子,矛盾時常發生,生氣是難免的,怎麼辦呢?只能有一個人做出妥協讓步,就解決了,犯不著較真的

  • 16 # 壹壹早教說

    我們都相信是有解決方法的,但老是控制不住的情緒上來,還是講講溝通技巧比較實際!

    讓大家知道你的感受

    有時候爺爺奶奶在帶孩子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有些行為是錯誤的。

    這時,可以選擇把你的感受說出來,讓老人知道你是怎麼想的。畢竟現在已經不是三十年前的環境了,每個家庭都會有不同的選擇。

    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讓爺爺奶奶明白他們的某些觀念和某些決定是能夠實際對孩子和家人產生影響的。你需要清楚的告訴爺爺奶奶你為孩子制定的育兒規則,並且不僅僅是告訴,還要向他們解釋為什麼。

    比如孩子穿衣,家裡的老人總是怕孩子凍著了,那麼你可以告訴老人,摸孩子的後背就能知道他的溫度,熱了就脫,冷了再加,要不然孩子不舒服的,另外可以增強抵抗力。如果老人還不相信,可以把新聞、科普節目放給他看,有權威的東西比我們自己將的更讓他們信服。

    站在老人的角度考慮

    你覺得育兒是你的責任,同時爺爺奶奶也覺得他們也有責任。

    雖然有些祖父母對待孫子孫女比他們父母還要嚴格,但大多數情況下,爺爺奶奶覺得他們的責任就是無條件的寵愛孫子孫女。

    雖然我們有自己的堅持,但是有時候也應嘗試更多的去理解,放手讓老人去做。

    例如,在某些時候孩子並不需要吃零食,但爺爺奶奶會主動分享糖果給孩子,爺爺奶奶有時候只是希望扮演一個寵愛孫子的角色,這種明知道無法改變的事,父母可以適當妥協,但有所規定。比如這個吃糖的寵愛時刻可能每週只有一次。

    在很多情況下,你需要努力讓大家達成一致,必要時候進行妥協。

    設定邊界

    雖然理解是必須的,但是規矩也是必要的。

    在我們理解了爺爺奶奶的感受並且你也向他們解釋了你的規矩之後,下一步的目標就是透過溝通達成讓雙方都滿意的安排。

    滿足每個人可能意味著不同的時間安排。

    例如,如果爺爺堅持在午餐時間提供巧克力作為甜點,那麼我們可以安排爺爺在午餐時間後來看孩子。

    堅持你的堅持

    無論你對孩子的遊樂時間,睡眠訓練還是打屁股等問題都有強烈的意見,孩子始終是你自己的孩子,你有制定規則的權利。

    在極端情況下,你甚至有權拒絕孩子和爺爺奶奶接觸。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不同。在某些原則問題上,一定要堅持你的堅持。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和老人的育兒觀念可能會有更多不同。也不可能僅靠一次溝通就解決所有問題。但我們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在家庭裡的角色,做好衡量。

  • 17 # 甜甜圈伐木累

    有是有解,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自己帶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偶爾組團來觀賞一下,他們沒辦法參與到孩子日常教育中,矛盾就會少很多。

    我身邊有2個朋友就是這樣的,一個是全職在家帶兩個孩子,而且跟老公生活在外,不會因為隔代問題鬧矛盾。還有一個倆夫妻都是雙職工,上班時間是錯開的,一個上白班一個就上夜班,勉強還能帶,偶爾爺爺奶奶搭把手,也不和他們住在一起,所以矛盾也很少。

    但是很多現實情況是,小家庭裡倆夫妻要工作要養家,是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的,一般來說,跟老人溝通讓他轉變觀念這事兒,比如寵溺、愛給孩子買東買西的,基本是沒有效果的,如果不是很嚴重的行為,不是原則上的錯誤,你可以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其次如果在老人的寵溺之下,孩子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比如無故打小朋友、罵人等,作為父母,你要非常嚴格的要求他道歉或者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告訴他就算你背後有老人為你撐腰也沒用。而不是去抱怨老人帶孩子的方法不對,把孩子寵壞了。

    隔代養育的家庭裡,父母最需要明白的是:你們不應該只做個甩手掌櫃,把孩子的撫養權教育權徹底交給老人,偶爾想起來去呵斥管教一下是沒用的,孩子是你的責任,不是老人的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際網路家裝的發展前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