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uh23333

    不是甲午戰爭大清才與日本拉開距離。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開始清朝就逐漸與日本拉開了距離。古代這兩國都沒有辦法學習西方工業,因為西方工業也是近代才有的。

  • 2 # 小楊話談歷史

    第一個原因:日本著名的明治維新。

    清末的時候日本能強大,擺脫過去任人宰割且弱小的根本原因便是因為明治天皇發起的一場運動:著名的明治維新。明治維新發生的年份就在清末的前後,清末時的清朝是在走下坡路,而這時的日本是開著跑車往上坡走。在明治維新以前,日本國家的實際權力總是不屬於天皇與朝廷,從公元700年左右開始日本的朝廷與天皇就開始失去權力,做了長達1000多年的傀儡,這是很奇怪的現象,也可以說這就是日本一貫的政,治形勢——國家領導人無權,權力總是掌握在外戚、權臣手中,比如700-1000年左右是由關白實際執政;1100-1800年左右是由幕府將軍領導下的幕府政權執政。而這樣的現象直接導致的是國家凝聚力的分散,領土內的內戰,領導者之間的明爭暗鬥,限制了國家的發展,所以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這個國家在世界上算是非常落後且弱小的國家。而在清末左右,天皇朝廷與一些尊王派的領主策劃了明治維新運動,爆發尊王派與幕府派的內戰,最終天皇將統治了日本200多年的最後一個封建政權——德川幕府滅亡,大政重新回到了天皇朝廷手中。而在這之後日本積極整頓國內的經濟與各種事業,整個國家空前的團結在一起。

    而上面說的這些,只是日本能短時間崛起的其中一個原因,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日本向西方列強打開了大門,或者說是被西方列強強行轟開了大門。在德川幕府的統治時期,日本與清朝同樣實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完全不讓任何的科技與新型理念進入國內,從而也讓日本越發落後。

    當時的西方列強將很多新型武器、新式戰術、發達科技引入日本,並派遣了許多軍官為日本軍官灌輸嶄新的理念。西方先進國家的進入,使得日本短短時間之內猛然崛起。

    但是,西方列強名為幫助,實際上日本卻是淪為了半個殖民地,西方列強處處伸手干涉日本。

    例如,在尊王派與佐幕派的內戰當中,美國站在了天皇一方,為尊王派提供武器裝備,法國站在了佐幕派一方,所以可以說,日本已經並不完全是一個獨立國家了。

    日本能崛起的根本原因便是明治維新運動。

    第二個原因:大清閉關鎖國。

    1723年(雍正元年),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許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國內傳教,並限制貿易,視為清朝鎖國的開始。這一政策的長期推行,阻礙了中外聯絡,影響了中國吸收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致使中國與世界隔絕,嚴重地阻礙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發展。使得中國和世界脫軌,慢慢地落後於世界。

    文化上,經濟上,科學上無法和世界接軌,各種先進技術思想難以發展,整體上呈現帝國黃昏現象。是導致近代中國落後捱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減少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阻礙本國的經濟發展,徹底喪失對外貿易主動權。阻隔與外國的科技文化交流,以至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造成國際衝突。影響社會科技發展。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

  • 3 # 天刑17

    關於甲午戰爭中日如何拉開差距這個問題,首先得從戰前投入說起:

    一、先說收入方面的問題,雙方總收入:

    1893年,資料顯示,日本實際財政收入是11377萬日元,相當於7585萬兩白銀。

    而清朝財政收入是多少呢?8867萬兩白銀!也就是說,日本實際財政收入只比大清少了1282萬兩。並不弱多少。

    二、再說支出問題,雙方都是怎麼花錢的呢?

    大清朝這些收入,每年除了維持龐大的政府開支,和各種賑災救濟以外,僅給旗人的鐵桿莊稼,也就是旗餉,這一項就是2000多萬兩。

    然後那些年的大事,比如皇帝大婚花了500萬兩,修頤和園花了1107萬兩,慈禧太后60壽辰保守估計500多萬兩。就這幾樣,那七年算下來,光養旗人花了1.4億兩,加上皇室花費2000萬兩,1.6億兩白白花出去了。

    而同期呢,日軍每年都投入兩三千萬在陸海軍建設,和工業現代化上。比如海軍,日本海軍軍費一直遠高於北洋水師,相對於一直維持在170萬兩左右名義軍費(實際被頤和園每年佔用30多萬兩才不到140萬兩)的北洋水師,日海軍常年軍費都在年700萬兩以上。

    三、理財和籌集資金能力方面:

    日本在個別年份如長崎事件後,就有200萬日元的海軍募捐,30萬日元的皇室經費,和1700萬日元的海軍公債,合計1930萬日元,大約1400萬兩的海軍投入。另外日本在戰爭前還發行了戰爭債券,籌集了大量資金,包括英華人申購的1.25億日元債券。相比大清那毫無現代金融知識的財政,那就不值一提了。

    因此,從這個資料對比上看,日本在陸海軍和工業化的投入,是清朝的至少五六倍,如果加上債券籌集的資金,日本資金更是比清朝高到十倍。

    之所以出現這麼大的區別,根本就是在思想上!

    日本的近代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思想共識,是福澤諭吉思想的集中體現,“脫亞入歐”,全國學習西方進行改革,是整體精英階層的共識,並帶動全國老百姓實際貫徹。

    而中國的“洋務運動”,只是少數洋務派的表面文章,代表人物李鴻章的思想都是“做裱糊匠”,思想上都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上都是這樣,能做好事嗎?更不用說洋務派還要被其他各種勢力種種掣肘了。

    長此以往,雙方實力拉開差距就難免了。

  • 4 # 牛眼看歷史

    近代以來,清朝和日本面臨著相似的國運,二者都是歷史悠久的封建國家,都長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都被西方列強(清朝是1840年鴉片戰爭被英國打敗,日本是1853年被美國侵略)透過武力開啟國門,從而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但客觀來說,真正把清朝打疼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大量割地賠款讓天朝上國切實感受到了與西方國家的差距。清朝和日本為了防止國家徹底淪為殖民地,兩國幾乎再同一時間先後開始了救亡圖存道路。

    清朝和日本同時開啟救亡圖存

    正如題目所說,清朝和日本都將學習的目光放到了正開展工業革命的歐洲,開啟“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自強道路。兩國派專人到英、法、美、俄等當時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進行實地學習考察,並發現德國的發展之路似乎更適合自身的國情,特別是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強國事蹟更是深深打動了清朝特使李鴻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並決定將德國作為老師,全方位學習政治、軍事、文化制度,以期迅速讓國家強大起來。

    洋務運動——清朝自下而上的制度改良

    歸國後,李鴻章、伊藤博文分別向慈禧太后和明治天皇進行了詳盡彙報,受到了當權者的支援肯定。清朝率先開啟了著名的“洋務運動”,在慈禧的支援下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等一批地方大員,大力引進西方科學技術,創辦官辦民族企業,這其中就有李鴻章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近代工業一時間在中華大地上蓬勃發展。洋務派還組織建立了北洋水師近代海軍,向西方國家積極購買各類大型戰船,總噸位達到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初步達到了“自強求富”的初衷,清朝也迎來了看似繁榮的“同光中興”。

    但正如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這場自救運動僅僅學習的是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在制度上沒有做任何改變,最多算是封建統治階級的一次自我改良。即便如此,洋務運動依舊受到了中央頑固派的重重阻撓。包括慈禧在內,對洋務派的支援也不過是權宜之計,並隨意挪用鉅額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為自己辦60大壽。因此,清朝在向西方學習過程中是有所保留的,發展的程度有限。

    日本——自上而下的脫亞入歐

    反觀日本,其在學習過程中走的是“脫亞入歐”的徹底變革道路,也就是著名的“明治維新”改革,而且一旦認準的事情,就會堅持“一條道走到黑”。。就如同1200年前日本學習唐朝的“大化革新”,變就變個脫胎換骨,上次是將日本從奴隸制國家進入封建國家,這次是由封建專治國家向君主立憲資本主義國家過渡。

    明治維新是日本自上而下發起的改革,推出了包括行政、教育、軍事、工業等在內一系列重大政策。同時,日本社會各個階級都懷著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投入到這場改革之中,上到天皇、皇親貴胄,下到武士浪人、販夫走卒,都在為國運的改變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了有朝一日能夠打敗清朝的北洋艦隊,優先支援海軍發展,明治天皇帶頭節衣縮食,士兵自願降低軍餉,百姓砸鍋賣鐵向政府捐錢,正是日本的萬眾一心共同促進了國家的跨越式發展,成為亞洲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不僅廢除了同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還對外走向侵略擴張的道路。

  • 5 # 鵬城布衣說史

    導讀:甲午戰爭,也叫日清戰爭,以滿清簽訂馬關條約失敗告終,臺灣至此被迫割讓50年。為何兩國都學習了西方工業,清朝在甲午戰爭開戰之前就與日本拉開了差距呢?我們先從滿清的洋務運動和日本的明治維新談起。

    第一洋務運動背景:

    滿清起初閉關自守,很不願意和洋人打交道。以至於乾隆皇帝認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其子嘉慶帝也說過:天朝富有四海,豈需爾小國些微貨物哉?因此,英華人才用船堅利炮讓滿清被迫開放通商口岸,並且被迫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可見滿清統治者在鴉片戰爭以前是多麼地愚昧無知。直到同治年間,加上太平天國起義造成的生靈塗炭,漢人中的精英代表人物,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知道歐美列強確實有他們的長處,才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於1860年發起了洋務運動,創辦了京師同文館,江南製造局,新式水師,船政學堂。另外鐵路,電報也一一興辦起來,這些工業大多為官辦或者官商合辦性質,官場衙門習氣太重,經營太差,只學習到西方技術的皮毛,並沒有學習到西方制度的優秀方面,加上滿清朝廷頑固派的阻礙,清流派的空談誤國。以致清軍在北韓戰場中節節失利,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黃海大戰前,清朝其餘兩支水師,僅是廣東水師派了三艘巡洋艦支援參戰。軍費方面也沒有大力支援李鴻章主張的海防建設,因此北洋水師在劉公島全軍覆沒。

    第二明治維新背景:

    日本是個島國,掌握大權的德川幕府奉行和清朝鴉片戰爭以前一樣的閉關鎖國政策,在西方列強的鐵蹄未踏入之時,本可以安穩過日子,黑船事件打破了這一格局,日本民間有志之士感到舊制度阻礙了國家的發展,於是組織倒幕力量推翻了德川家族的統治,到明治天皇上位,他主張全面學習西方,派人考察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各種制度,經過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改革,脫亞入歐,和滿清的差距逐漸拉開,轉為東方的侵略者,對北韓和臺灣虎視眈,此外,日本舉全國之力,勒緊褲腰帶建設海軍,在軍艦上配備了速射炮,到了甲午戰爭時綜合實力第二。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大海軍,但是透過大東溝海戰中,戰術上的缺點以及軍艦本身的缺點暴露無遺,因此,日本聯合艦隊獲勝。

    綜上所述:

    清朝的洋務運動並沒有觸及到政治層面的改革。守舊勢力思想頑固,科舉制度依然是普通人做官的主要上升通道,只學習了西洋的武器和技藝等技術層面的東西。大多數平民依舊沒有體會到李鴻章所說的三千年未變之大局。而明治維新不僅在技術,經濟,社會,政治制度方面幾乎都學習了西方的精髓,機緣巧合,變革成功,才在甲午戰爭時和滿清拉開了很大差距!

  • 6 # 長安一輪月

    甲午一戰之前,很多西方國家其實並不看好日本,都認為鄰國大清國必勝無疑,但最後的結局卻令人大跌眼鏡。但這一切並非偶然,而是歷史的必然。

         個人認為,大清與日本雖然都向西方學習了工業,但導致日本可以贏得甲午戰爭的根本因素卻不在工業上,而在於制度上。

         下面我們來簡單分析下雙方不一樣的戰備。

    首先,我們來看看日本的戰備過程。

    一、第一點表現為日本戰前的內閣陣容的豪華,1892年,伊藤博文組建新內閣,這屆內閣的成員包括井上馨、板垣退助、西鄉從道、山縣有朋、陸奧宗光、後藤象二郎、榎本武揚、黑田清隆等人,可以說是聚集了當時日本最具才華的一群人。這是領導力方面的優勢。

     

    二、第二點表現為天皇以及政府官員的全力支援,加快了軍備建設的速度。

    在戰爭開始的前幾年,日本海軍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沒有大型的巡洋艦,僅有魚雷艇和小型的戰艦。在1885年,日本聘請了法國海軍部的白勞伊擔任海軍顧問,負責建造三景艦(松島、嚴島、橋立)以對抗清國的大型戰艦定遠、鎮遠艦。併購買英國戰艦。由於資金不足,從上至下,從天皇到臣民,每個人都竭盡所能為這幾艘戰艦出錢出力,有了每個國民的貢獻,艦隊很快就組建了起來。

        三、日本的情報工作完成出色。戰爭前,日本向清國大量派遣間諜以偷取情報,並且繪製出非常詳盡的地圖,內容詳盡到比清國自己的地圖內容還要豐富。

       而我們再來看看清國當時的狀態如何。

       如果說有一個清王朝必敗的直接因素,那可能就是“慈禧六十大壽”這件事了吧。為了籌辦此次大壽,清政府挪用了關東鐵路的籌建費用,挪用了北洋水師的軍費,這些費用就已高達四五百萬兩銀子。導致北洋艦隊失去了最基本的維護費用,加之官員的腐敗,本該用於購買炮彈的費用也都被貪汙,導致炮彈不充足。因吸食鴉片,大量士兵戰鬥力急劇下降。

     

       這樣看來,兩國之間的對比一目瞭然,日本準備充足,而清國幾乎沒有什麼戰備。而個人認為,清國唯一的準備,就只李鴻章一人,所以也有人將這次戰爭稱為“李鴻章一人與整個日本國的戰爭”。

     

       必敗的戰爭不僅僅是軍事力量決定的,軍事力量被背後存在著制度方面的較量。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可以說是徹底的洗心革面,脫離了傳統東方的封建體制,而是邁向了君主立憲體制的道路。反觀清王朝,坐在最高位置的那位可能還沒有從六十大壽的夢中醒來,便被戰爭的炮火驚醒,可也只是驚醒而已,之後便又繼續沉睡。

    制度的變革之重要性,不僅僅在於可以提高軍事實力,或是某一方面的實力,而是可以提高一國的綜合實力。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等,都會打不同,而清王朝所推崇的是“西學為體,中學為用”之思想在本質上就是落後的,但清王朝一次又一次的改革都以失敗告終,如百日維新運動。可以說這是最好的一次機會,但沒有把握住。所以在步入二十世紀之後的幾年,這樣一個王朝,便迅速的瓦解了,這片土地迎來了共和制度。

    綜上所述,制度的優越性,是日本戰勝清王朝的最根本因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養一條狗狗,想要聰明一點的,有什麼好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