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徐鑫鑫啊

    心肌梗死的發病部位部位與冠狀動脈供血區域一致。心肌梗死多發生在左心室,其中約40%~50%的MI發生於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間隔前2/3,這些部位是左冠狀動脈前降支供血區:約30%~40%發生於左心室後壁、室間隔後1/3及右心室大部,相當於右冠狀動脈供血區:15%~20%見於左冠狀動脈旋支供血的左室側壁。心肌梗死極少累及心房。那麼心梗的的判斷標準大家瞭解多少呢?下面就為大家說一下這個問題: 臨床判斷肌鈣蛋白升高是否為缺血所致,對於診斷心肌梗死至關重要。要求臨床醫師重新考慮心臟標誌物的用途,應該瞭解許多檢測結果分析上的困難,不少升高的情況可見於其他型別的心臟損傷。 新診斷標準為:出現下列兩項標準中的任意一項即符合急性、演變性和近期心肌梗死的診斷。 1、心肌壞死的生物化學標誌物呈典型升高並逐漸下降(肌鈣蛋白)或呈較快速升高和下降(肌酸肌酶)。至少有下列中的一項: 心肌缺血的症狀。 心電圖上出現病理性Q波。 心電圖的改變表明缺血(ST段抬高或壓低)。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2、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學證據。 根據以上所提到的邏輯,只要肌鈣蛋白升高大於參考範圍的99%(假定檢測方法準確),就能確診心臟損害。一旦心臟損害的診斷成立,就需要確定損傷原因。如果患者有胸痛、心電圖改變或急性缺血性心臟病的血管造影證據,則診斷確定。但是如果患者沒有這些表現,就應該進行更多的臨床檢查。 肌鈣蛋白的檢測敏感性很高,目前已知有許多心臟疾病可以引起微小心臟壞死。因此,應考慮排除心包炎、心肌炎、充血性心衰(伴有室壁壓力增高,心內膜下心肌易受損傷),以及許多其他的可引起心臟損傷的疾病。

  • 2 # 鹽酸索他洛爾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極為嚴重的疾病,它的致死率極高,一旦發生,留給患者的搶救時間只有120min,如果錯過了最佳的搶救時機,患者面臨的就是死亡。因此,急性心梗一直都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首要誘因。

    急性心肌梗死怎麼判斷?

    急性心梗發病較急,但並非毫無徵兆,不可提前預知。而想要避免急性心梗導致悲劇發生,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意識到自己患的是急性心梗。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發病時,並不知道是自己得的是心梗,選擇忍著,拖延不管,往往因此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因此,對於心梗高危人群而言,一定要對心梗有足夠的認識,瞭解其發作前和發作時的症狀,以便第一時間就醫,及時搶救,避免悲劇發生。那麼,急性心梗應該如何做出判斷呢?

    1、瞭解心梗最典型的症狀:心梗發作時最典型的症狀即為心絞痛,絕大多數患者都是持續性心絞痛,伴有大汗淋漓、噁心、嘔吐,其中男性患者最常見的大汗,女性最常見的是噁心、嘔吐。典型的心絞痛症狀與冠心病的表現不同,心梗發作時的心絞痛多為胸骨後、心前區壓榨樣疼痛,疼痛更為劇烈,持續時間更長,可超過20min,而且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也不能有效緩解。

    心絞痛常發生在情緒劇烈波動、劇烈運動、寒冷刺激、過度勞累、過度用力等情況下,是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導致血栓形成而堵塞心血管所致。因此,對於冠心病患者而言,出現持續性的心絞痛,一定不能大意,要及時就醫。而對於健康人群而言,突發劇烈胸痛,也不能一味地忍著,要立即就醫。

    2、知曉心梗發作時的不典型症狀:心梗發作的典型症狀是心絞痛,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會出現一些不典型的放射性疼痛症狀,常見疼痛部位有左肩、左臂、背部、上腹部、牙齒、下頜、咽部等,這些症狀因為不具有典型性,常被忽視或是被誤診。對於心梗高危人群而言,莫名出現牙痛、腹痛、肩背痛等,且常規治療無效,疼痛部位很難 明確者,必須第一時間考慮心梗的可能,及時就醫,以防嚴重後果的發生。

    除了明確心梗的發作症狀,在症狀發作時,第一時間意識到是心梗外,患者還得注意發生心梗,一定要第一時間撥打120,等待救援,切忌隨意亂動,更不能自行去醫院。

  • 3 # 卓智哥

    急性心梗,很多心肌酶都還沒有入血,因此可能查不出來。

    其實,心電圖和血肌鈣蛋白最準。

    特別是肌鈣蛋白如果是陽性,就基本確診有心梗,應立即CCU進行治療

  • 4 # 老馬小哥

    無論是新聞報道還是我們身邊,經常發生這樣的情況。患者特別是在運動狀態時突然出現胸痛,胸悶,有的大汗淋漓,有的出現胃疼,牙疼,肩疼,等等。急性心梗的危害大,黃金搶救時間是兩三個小時之內,否則容易造成大面積心肌壞死,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不易修復,患者出現猝死。

  • 5 # 純鈞LHGR

    簡單說,從症狀來判斷的話,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狀,最主要的是突發性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劇痛,可放射至左頸根部、背部或左上肢,持續半小時以上。休息和舌下或口服硝酸甘油無效,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有瀕死感,不敢繼續工作或活動。

    對老年病人,突然發生嚴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而原因未明,或突然發生較重而持久的胸悶或胸痛者,都應考慮本病的可能。

    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前是有徵兆的。半數以上的病人在發病前數日有發力,胸部不適,活動時心悸、氣急、煩躁、心絞痛等前驅症狀,其中以新發生心絞痛(初發型心絞痛)或原有心絞痛加重(惡化型心絞痛)為最突出。

    心絞痛發作較以往頻繁、程度較劇、持續較久、硝酸甘油療效差、誘發因素不明顯。同時心電圖ST段一過性明顯抬高(變異型心絞痛)或壓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如及時住院處理,可使部分病人避免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發生時,會突然出現程度嚴重的胸痛,呈壓榨性,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胸悶或有瀕死感。下壁心梗的病人疼痛位於上腹部,可被誤認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病人疼痛放射至下頜、頸部、背部上方,可被誤認為牙痛或骨關節痛。

    需要說是,即便是在醫學檢查上,由於急性心梗發病早期心肌標誌物並不升高,因此不能作為心梗的排除診斷標準,只要症狀及心電圖符合表現即可診斷為急性心梗,不必要非等心肌標誌物升高。所以,現實中只有符合急性心梗症狀,都需先按急性心梗來處理,並短期內進行心電圖、血清心肌壞死標誌物測定等的動態觀察以確定診斷。

    現實中,有冠心病的病人,如果突然出現心前區壓榨性疼痛,伴大汗,瀕死感,那麼就很有可能是發生急性心梗了。

    這個時候,用讓患者嚼服3片阿司匹林或6片氯吡格雷,並含服常備的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並撥通120呼叫救護車。

    此時患者應靜坐休息,千萬不要活動,否則增加心肌耗氧量會加大心梗的範圍。如果家裡有氧氣,可以吸氧,有助於平復情緒。通常在救護車上會完成心電圖檢查和一些院前的緊急處理,並直接送往有心梗綠色通道的醫院,直接進入導管室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堵塞的血管,會在第一時間開通這根病變血管,然後住進CCU進行後續的治療。為防止意外,冠心病患者家屬最好也有心肺復甦的基本知識。

  • 6 # W僧崖童W

    急性心梗的診斷依據主要有1,缺血性心電圖的動態變化,新出現異常Q波;2,肌鈣蛋白明顯升高;3,冠脈CT或冠脈造影提示新發現與本次一致的報告;4,心前區壓榨性疼痛,伴汗出,頻死感,也有出現噁心頭痛的等症狀。

  • 7 # 張壘醫生

    大家好,我是一名內科醫生,要說做醫生接觸什麼最多,當然是病人了,近年來心梗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近年來眾多公眾人物因“急性心肌梗死”去世都成為熱點話題,下面我就從醫生的角度來談談我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所見、所聞、所想!

    一、心梗病例分享與思考

    案例①

    這個病人我非常的熟悉,印象也非常深刻,因為發生在我實習的那一年,那會我剛好在心內科輪轉,老師在門診收了一個“胸痛半天”的中年病人住院,這個人呢,痛的也不是很厲害,和妻子已經離婚了,就一個女兒,女兒也嫁人了,所以平時生活起居就是自己一個人,愛好抽菸、酗酒、熬夜打牌,在胸痛的前一天晚上還是喝醉酒後入睡的,第二天和他對話還是很大的酒味。我和老師一起看病人,瞭解完以後老師回辦公室開藥去了,安排我給他做一個床邊心電圖,只見這心電圖拉出來明顯的“ST段弓背向上抬高”,以前只是在書本上看到過這樣的心電圖,實際的心梗病人還真沒見過,事不宜遲,馬上拿給老師確認,這邊也讓護士立即急診查心肌損傷標誌物。這前腳剛走出病房,門還沒關上,這個病人從床上滾到了地上,我都沒反應過來,老師就衝上去了,只見病人口唇紫紺、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幾十秒的功夫,病人話都說不出來了,心電監護接上後就是休克血壓了,吸氧狀態下氧飽和度急劇下降,心率180次以上,並嘔吐大量分泌物,隨後就發生室顫了,馬上進行心肺復甦、氣管插管、藥物搶救等措施,這時候發現生命真的是稍縱即逝,這還是在醫院裡,治病救人的地方,如果是在戶外、在家裡,身邊沒有醫護人員、沒有搶救藥品搶救裝置的情況下生存機率幾乎為0。這時候他女兒來了,看到他父親正在搶救。哭的撕心裂肺,整個樓都聽的見,人直接癱倒在地,對於剛步入臨床的我感觸很深,因為從小他就是他父親帶大的,有很深的感情,好在這個病人醫護人員發現及時,搶救、插管、溶栓、介入就在身邊,才得以挽回一命,作為一個實習生的我,也深深的感覺做醫生責任很重大,工作很神聖,不容半點馬虎,因為每個人背後對應的都是一個家庭!!!

    案例②

    這是發生在我工作以後輪轉120期間接觸到的病例,隨著這些年在臨床上的摸爬滾打,所以碰到心梗也不會像剛實習那會不知所措了。這也是一位老年男性,平時餐餐必喝酒,香菸一天不能斷,有高血壓、糖尿病多尿年,在凌晨4點鐘左右開始感覺胸口疼,疼得也不算厲害,老人家以為是吃壞東西了,就往廁所跑,來來回回幾次也沒拉什麼東西,倒是胸口痛的越來越厲害,早上七點多實在熬不住了,撥打了120,到達現場發現並不是躺在床上,褲子都提不起來,坐在馬桶上面,看到我們,勉強說出了一句話:救救我。說實話這時候真的顧不上考慮他的大便會不會弄到以及身上,屁股也沒來得及他擦趕緊把他放到擔架上,只想讓他得到最快的救治,在救護車上立即予以對症處理,救護車一級警報開道,馬上聯絡我們醫院的急診,等送到醫院時急診已經空好搶救床位等待病人,介入室也準備完畢,病人得以挽救一命,後面老人和他兒子一起做了一個錦旗、還寫了一封表揚信送到醫院。這些其實都是工作中的一部分內容,很普通的事情,很多醫務人員每天都在做著,但是在病人眼裡,這就是救死扶傷,關於心梗的案例真的太多太多,好在現在網路發達,可以透過網路的方式進行科普,也讓老百姓瞭解一些急救知識,不至於心梗了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下面我就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二、什麼是急性心肌梗死?

    1、我們的心臟就像一個水泵一樣不斷的把血運送到全身各處,但是心臟本身也要有血供啊,圍繞在心臟的這些重要血管我們就叫做冠狀動脈,細分起來當然有很多分類,如前降支、迴旋支等等很多。

    2、心梗就是在冠狀動脈病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等等)的基礎上發生了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者中斷,細分到那一支病變的血管供應的心肌區域壞死、缺血、損傷。

    3、正是在這樣病變的狀態下,直接影響到心臟的功能,從而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Killip分級)

    1級:無心力衰竭的徵象。2級:有心衰的表現,肺囉音出現範圍<兩肺野的50%3級:有急性肺水腫,全肺幹、溼羅音4級:出現心源性休克,或程度不等的血流動力學改變。

    4、很多人心梗發作了大家看到大汗淋漓、面色蒼白、血壓下降、意識不清就是心衰的表現,心梗只是一個疾病,正是因為心梗影響到心臟發揮功能了,這就是可怕之處。

    三、急性心肌梗死有什麼表現?

    1、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就像胸口壓著一塊很大的石頭),給人一種憋悶感、煩躁不安、恐懼、瀕死感。

    2、具體到身上表現就各有不同了,有的人是牙齒痛、後背痛、腹痛、手指頭麻木、噁心嘔吐等等。

    3、休息後疼痛不能緩解,服用擴血管藥物如硝酸甘油、其它硝酸酯類藥物、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也得不到緩解。

    4、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多見)等等。

    5、化驗、檢查上:心電圖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多見,也有不抬高的),病理性Q波,心肌標誌物如肌鈣蛋白T、I,肌紅蛋白升高等。

    四、急性心肌梗死了怎麼辦?

    1、如果不是醫護人員,當然是馬上叫120,記住急性心肌梗死120分鐘內越快救治越好,如果發現呼吸心跳已經停止了再呼叫120之後現場進行心肺復甦,按壓位置在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處,也就是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按壓深度在5-6cm,按壓頻率>100次,同時注意氣道的開放,千萬不要擔心把肋骨按斷了,其實很正規有效的心肺復甦就是有很大機率造成肋骨骨折,具體操作影片可以在網上多看看、多練習。

    2、在救治上放心交給醫生處理即可,迄今為止最佳的便是經皮冠狀動脈介入,也就是裝支架,其次就是溶栓治療,大家不是醫護人員,掌握好心梗的常見症狀,怎麼心肺復甦即可,有這一技在身,關鍵時刻,或許就能救人一命!!!

    參考文獻:

    1、李桂蓉.老年冠心病患者猝死誘因分析及護理(J).飲食保健,2006,3(4):147-148.

    2、劉輝,姚璐,張薇等.老年綜合評估護理模式對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響(J).中國迴圈心血管醫學雜誌,2016,8(9):1090-1092.

    3、李道鴻,徐曉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減速力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醫藥,2014,(27):104-105.

    4、甘國強,趙德偉等.院前復甦自主迴圈恢復47例分析.中國全科醫師,2003,2(6):386.

    5、梁黔生.心臟性猝死的預防.中國實用內科學,1988,18(11):685.

  • 8 # ln行行攝攝

    本病典型症狀表現為心前區疼痛或憋悶感。疼痛或憋悶部位主要指胸骨後方,向左下方可延伸到左側肋骨、上腹部,向上可到左側肩、背甚至口腔、頭部。部分患者也可表現在左上肢。

    疼痛性質多為心前區的“壓迫感、擠壓感、沉重感”。部分患者胸部無明顯感覺,僅胸部以外其他部位有鈍痛或不適感。

    疼痛持續時間較長,多超過30分鐘以上,無明顯疼痛峰值,安靜休息或應用硝酸甘油等藥物並不能很快減輕症狀。

  • 9 # 渠成健康進修站

    首先應該明確什麼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就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當心髒的冠狀動脈(供給心臟血液的動脈),發生血供急劇減少或者中斷,使相應的心肌發生嚴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

    臨床上心肌梗死主要表現為心前區(即胸骨後)持久的劇烈疼痛、發熱、休克或者心力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那麼心肌梗死應該如何判斷?

    1.首先是具有典型的心前區劇烈疼痛,有時可以向左側肩部、頸部放射。

    2.具有特徵性的心電圖變化,表現為心肌缺血性改變。

    3.具有典型的血清心肌酶含量的增高,如肌酸激酶(CK),天門冬酸氨基轉移酶(AST)和乳酸脫氫酶(LDH)。

    透過以上三點典型表現,基本都可以判斷大部分的心肌梗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直升機為什麼能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