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人們真棒

    很多人在《軍師聯盟》中看到於和偉老師飾演的曹操之後都被他精湛的演技所折服。其實在於和偉之前,已經有過兩個版本的曹操了,分別是94版《三國演義》中鮑國安老師飾演的曹操和2010年《三國》中陳建斌飾演的曹操。鮑國安、陳建斌、於和偉三個版本的曹操每一個難出來都很經典,不過這三個版本的曹操放在一起比較的話,哪一個更好呢?

    外形的還原度上對於影視劇中的歷史人物,我們評判這個角色演得好不好時,很重要的一個衡量標準就是外形的還原度。在《三國演義》原著中第一回“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就有對於曹操外貌的描寫:“忽見一彪軍馬,盡打紅旗,當頭來到, 截住去路。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 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瞞, 一名吉利。操幼時,好遊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在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得到幾個關鍵資訊:(1)曹操身長七尺,細眼長髯曹操的身長七尺,放到現在來說差不多有174cm左右,眼睛細,鬍子很長。(2)年輕的時候喜歡遊獵和歌舞,足智多謀,擅長隨機應變身高在百科上面,鮑國安老師的身高是175cm,陳建斌的身高是178cm,於和偉的身高是179cm。從身高上來講,鮑國安老師的誤差是最小的,幾乎是和原著身高一比一的比例了。眼睛另外,鮑國安老師在《三國演義》中的扮演的曹操是濃眉大眼的,那兩道眉毛粗的幾乎和眼睛等寬了;

    而陳建斌飾演的曹操則是另一個極端了,眼睛細是夠細了,但是有點過了,成了一線天了;相比之下於和偉飾演的曹操在眼睛的還原度上就做的很不錯了,很符合人們對於曹操“細眼”的想象。鬍子長鮑國安、陳建斌和於和偉飾演的曹操都在鬍子方面做足了功夫。

    不過,你有心對比一下的話,會發現,鮑國安和陳建斌飾演的曹操鬍子長度幾乎相同,都到了胸口那裡,但是陳建斌那版曹操的鬍子更加烏黑濃密一些;而於和偉飾演的曹操鬍子在長度上就輸了,最長的時候也不過剛剛到脖子那裡。

  • 2 # 約翰的修復鋪

    94版的《三國演義》真的太經典了,而鮑國安老師飾演的奸雄曹操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曹操嘛,4分奸6分雄,在鮑國安的表演之下,曹操這種奸詐的性格完全被演活了!就拿煮酒論英雄那一段來說,曹操在臺上戲謔著天下的豪傑,那語氣真的是藐視一切的存在啊!不光是臺詞,他在眼神上表現出來的那種不懈更是妙,他斜眼鄙視劉備的那一幕相信許多人都記憶猶新吧!

    鮑國安老師很好地演繹出了奸雄的感覺。

    曹操有奸的一面,這種奸,是馬基雅維利所推崇的君主應該如同狐狸一樣的狡猾。鮑國安眼神中不時閃爍出詭譎的光芒,令人印象深刻。

    曹操是非常陽剛的一個人,鮑國安老師注意到了這一點。他的旁若無人的大笑真的讓人覺得是發自內心,而他的瀟灑自如的態度更是舉重若輕,這和某位演員故意壓沉嗓音的低階表現形式是完全不在一個量級的。

    要說唯一不足的,是鮑國安老師演年輕曹操,年紀有點略大了。當時的化妝和特效也沒有幫到太多忙。但是即便如此,你看電視劇裡早期的曹公身上有一種朝氣、銳氣,後期(以殺呂伯奢為分水嶺)多了幾分陰鷙和深沉,不得不說鮑國安老師表演的分寸拿捏的真好。

  • 3 # 嫘祖家鄉

    1994年的《三國演義》可謂是經典,劇中許多人物都塑造的相當成功,諸葛亮的鞠躬盡瘁、關羽的義絕,張飛莽撞卻粗中有細,劉備屢敗卻百折不撓,曹操的奸絕而又知人善用,這些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能造就經典,除了導演、化妝、劇務、製片等人的努力之外,演員同樣需要努力,若不仔細研讀劇本,把握好人物的心理、性格或者一味遵從劇本,生硬地表演,都不可能把人物演活。

    劇中的曹操,是鮑國安老師飾演,鮑老師原本13歲就開始拍戲,但由於年紀小,沒學過表演,所以沒什麼名氣。1978年,鮑國安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因品學兼優而留校任教。

    在演曹操時,他不僅精讀劇本,跳出劇本,不拘泥於固定、傳統的表演,而且專門寫過幾篇文章,發表自己對曹操的看法。

    比如他說:

    要抓住曹操機智多變、性格多變和多疑這“三多”。在表演上要大度,隨意。在忠於原著及服從導演總體構思的前提,努力開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尋找到自己對人物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不能簡單和概念化地演其“奸”,那是註定要失敗的。

    曹操在民間、評書、演義中,都被定義為“奸絕”,說他奸詐,說他是奸雄。但是,如果曹操真的是個純粹的奸人,那麼他不可能成功,所以電視劇中,曹操不但有奸的一面,也有可愛的一面,他愛惜將士,疼愛幼子。

    他演的曹操,年齡跨度從39歲到66歲,年齡會影響性格,這一點他同樣意識到了。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他意氣風發,然而看到袁紹目光短淺,諸侯各懷鬼胎時,他決定自己單獨幹。

    當赤壁之戰結束時,他已經年過半百,雄心壯志不再是以前的一統天下,而是想著建立功業,給子孫和將士留下安全境地,不至於自己死後,這些人受到傷害,所以他從丞相到魏王,又加九錫,不惜逼死荀彧。

    這不是自私,這是大愛!

    他說:曹操的笑含義豐富,年輕時的笑大多是布不拘禮節,自信;中年時的笑是志得意滿,樂觀高傲;老年時的笑則是奸詐、詭譎和狐疑。

    他感受到曹操內心世界的最後翻騰:是對霸業未竟的深深遺憾;對往事依依的切切眷戀;對身後之事的憂憂惦念;他死不眼目。

    這是演員的態度,這是鮑國安成功的原因……永華支援鮑國安!

  • 4 # 一Healer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因為各類人物豐富,情節故事精彩,不知道被翻拍了多少遍。其中最為貼近小說的,當屬94年央視版的大型電視劇《三國演義》。其中唐國強的諸葛亮,陸樹銘的關羽,洪宇宙的周瑜,魏宗萬的司馬懿等都是經典中的角色。不過最耀眼的還是鮑國安飾演的曹操,憑藉這個角色打敗了同劇組的唐國強,獲得了第15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主角獎。

    後陳建斌、姜文、於和偉等都飾演過曹操,其中於和偉的曹操霸氣十足,讓好多觀眾覺得已經超越了鮑國安,其實這是有點問題的。小說中曹操確實霸氣十足,但是以奸雄著稱的他,於和偉給人的感覺還是差點,沒有達到曹操最根本的那個點“疑”字上面。還有就是可能大家忘記了鮑國安飾演的曹操,有三個最經典的片段,下面小編就來一一呈現!鮑國安飾演的曹操為什麼最為經典,有三個片段無人可以超越!第一段: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曹操在呂伯奢家中,因誤殺其一家老小,所以策馬逃亡。途中遇到呂伯奢打酒歸來,曹操陰險兇狠的將這位熱情老伯殺害,當陳宮悲痛憤怒的質問曹操的時候,他說了這句只屬於曹操的經典臺詞:“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圖中鮑國安老師那種眼神,簡直是當時的曹操再現,殺氣與陰狠俱全,令人不寒而慄。面對這樣的面孔,難怪陳宮不辭而別!

    第二段:煮酒論英雄這段絕對是《三國演義》中最為精彩的片段之一,兩位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曹操的試探與劉備的隱忍。鮑國安與孫彥軍兩人之間的演技,簡直是火星撞地球。鮑國安一段文言文出口,真的讓觀眾瞬間入戲,感受到了那場看似平和,實則萬分兇險的酒席。

    上面的圖,鮑國安那神情就是在蓄意吹捧劉備,那種試探之意,讓觀眾都看得過癮。

    到了這圖之後,指著自己說,英雄還有我曹操一份。那種溢於言表的得意與狂妄,霸氣十足。讓梟雄劉備都嚇得掉了筷子,辛虧那聲驚雷來得及時,不然劉備也就危險了啊!第三段:曹操舞槊

    曹操在赤壁之戰前,在軍前設酒宴犒勞三軍,因感慨自己一生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敗袁紹,因而賦詩舞槊,場面宏大精彩絕倫。鮑國安這與身俱來的氣場,賦詩舞槊就是這麼得自然。

    新版本中於和偉同樣上演了舞槊場景,也是霸氣十足,讓人熱血沸騰,相比較現代觀眾們的口味而言,於和偉與鮑國安都各有千秋吧。不過《三國演義》看得多了,讀懂了曹操,應該會喜歡鮑國安版的更多一點。

  • 5 # xinling528

    曹操這個角色,甚難把握。治世能臣,亂世奸雄。英雄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流芳本一身。文章有神霸有氣,豈能苟爾化為塵。

    既得寫得他是英雄,又得寫得他奸猾——尤其《三國演義》,他是三絕之一的奸絕。

    鮑國安老師演得出神入化,每個細節都值得琢磨,令人如飲醇酒,這個說來話長。

    且說幾處神來之筆的加戲,端的是豐滿了他的個性。

    蘇軾科考時曾經編過一個典故。後來被問起時,說按照聖人的做派,做這種事,也是意料中事吧。

    加戲的原則也在於此:只要加得合乎邏輯,並不會招原著讀者反感,甚至,錦上添花呢。

    某種程度上,鮑國安老師的曹操可以說就這麼好,因為加戲,比原著還要好。

    比如,滿網路都愛傳這個梗:

    但電視劇裡,曹操冷血地借了王垕首級以安眾心後,冷冷地看著王垕死了。

    默默轉身,獨自一人在帳內,走了一刻。問題解決了。本該很輕鬆才是。

    然而他轉身對外面,蹙眉,沉臉,做了個沒人看得見的拱手,以送王垕。

    本集結束。

    一言不發之間,曹操的形象,立起來了。

    比如,就在同一集,宛城。鄒氏色誘曹操在城外,張繡與賈詡定計偷襲。典韋為救曹操,戰死了。

    當日鄒氏唱了一段歌:

    “我本飄零人,薄命歷苦辛,

    離亂得遇君,感君萍水恩。

    君愛一時歡,烽煙作良辰,

    含淚為君壽,酒痕掩征塵。

    燈昏昏,帳深深,

    淺淺斟,低低吟。

    一霎歡欣,一霎溫馨。

    明日淯水頭,遺韻埋香魂。”

    就在歌聲裡,典韋戰死。曹操發現賬外大亂,起身怒視鄒氏,片刻,轉身出帳逃命了。

    這首歌寫活了鄒氏,不提。

    妙在這歌詞用來說典韋,也是通的。中國古詩裡常有忠臣以女子自況的習俗。

    曹操愛一時之歡,典韋以性命一戰,報了曹操知遇之恩。

    一句多餘的臺詞都沒有,就此寫活了鄒氏與典韋兩個人——曹操在轉身的前一刻,都還在盯著鄒氏(某種程度上,也是在盯著典韋)。

    比如,白門樓。原著寫陳宮徑自求死,終不回頭。

    電視劇這裡,加了個鏡頭。

    當陳宮下城樓,曹操一路挽留時,陳宮回了一次頭,看著曹操。

    此時畫外音起。

    “我願棄此縣令,隨公去圖大事。”——陳宮當年捉放曹時說的。

    “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操當年對陳宮說的。

    千言萬語,都在這兩句話裡了。

    於是陳宮回頭,殉道而去了。

    原著裡,陳琳為袁紹寫檄文罵曹操,曹操嚇得頭風頓愈。到攻下冀州後,捉住陳琳喝問。陳琳說自己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曹操於是放過了他。

    電視劇裡,曹操給陳琳多一個任務:帶上那浩浩蕩蕩罵他的檄文,隨他一起去給袁紹上墳。

    陳琳帶著檄文,開始唸了。曹家諸將聽不下去,求曹操停了,別唸。

    下面這段臺詞,全劇巔峰。

    “念!為何不念?當年此文傳至許都,我方患頭風,臥病在床。此文讀過,毛骨悚然,一身冷汗,不覺頭風頓愈,才能自引大軍二十萬,進黎陽、拒袁紹,與其決一死戰。真乃檄文如箭!此箭一發,卻又引得多少壯士屍陳沙場,魂歸西天。我曹操不受此箭,壯士安能招魂入土,夜枕青山!星光殷殷,其燦如言,不念此文,操安能以血補天哉!”

    這段,原著與《三國志》,全然沒有。

    但寫得如此貼合,全像曹操口吻。甚至“星光殷殷,其燦如言”這勁頭,都是曹操寫詩的架勢。

    哪怕這段不失收買人心的可能性(畢竟曹操是奸雄),但魏武的氣度,是真的出來了。

    好了,第23集末尾,第一部要結束的時候到了。

    當日郭嘉病故,袁家兄弟投遼東,曹操頓兵不前。末尾,曹操獨自看海。

    夏侯惇們當然要當懵懂配角,來提出疑問。然後二袁首級到,曹操解釋了郭嘉遺計。

    就此北方平定,而郭嘉逝世。曹操仰天一句“奉孝死,乃天喪我也”時,海潮聲為背景,更助長這份聲勢。

    接著就是神來之筆的,插了原著沒提的《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首詩念將出來時,北方已定,袁家已滅。是為喜。

    但郭嘉已死,而且是在曹操自己年過五十,“本欲託之後事,何期中年夭逝”的時候。是為悲。

    是那種“雖然要把你寫壞,但無法抑制地欣賞你啊”的喜歡。

  • 6 # 驢肉火燒田

    1994年的《三國演義》可謂是經典,劇中許多人物都塑造的相當成功,曹操的奸絕而又知人善用,這些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抓住曹操機智多變、性格多變和多疑。在表演上要大度,隨意。他演出了曹操年輕時的笑大多是布不拘禮節,自信;中年時的笑是志得意滿,樂觀高傲;老年時的笑則是奸詐、詭譎和狐疑。在忠於原著及服從導演總體構思的前提,努力開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尋找到自己對人物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 7 # 南寧小豬葛

    鮑國安老師很好地演繹出了奸雄的感覺。

    曹操有奸的一面,這種奸,是馬基雅維利所推崇的君主應該如同狐狸一樣的狡猾。鮑國安眼神中不時閃爍出詭譎的光芒,令人印象深刻。

    曹操是非常陽剛的一個人,鮑國安老師注意到了這一點。他的旁若無人的大笑真的讓人覺得是發自內心,而他的瀟灑自如的態度更是舉重若輕,這和某位演員故意壓沉嗓音的低階表現形式是完全不在一個量級的。

    要說唯一不足的,是鮑國安老師演年輕曹操,年紀有點略大了。當時的化妝和特效也沒有幫到太多忙。但是即便如此,你看電視劇裡早期的曹公身上有一種朝氣、銳氣,後期(以殺呂伯奢為分水嶺)多了幾分陰鷙和深沉,不得不說鮑國安老師表演的分寸拿捏的真好。

  • 8 # 光華的小說鋪子

    我看的電視劇《三國演義》那個版本,飾演曹操的就是鮑國安。

    鮑國安這個演員我一點也不瞭解,沒有看過他飾演的其他角色,但是,他飾演的曹操卻永久地留在我的記憶之中。

    曹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要想把這個複雜的人物演好,確實是一件難事,但是,鮑國安做到了。他透過無比豐富的動作、神態、表情,特別是眼神,藝術地再現了三國時期曹操這一“梟雄”。

    我個人認為,在飾演曹操的所有演員中,鮑國安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把曹操這個人演“活”了。

  • 9 # 我要嘗試一下

    我覺得鮑國安老師飾演的曹操和歷史人物曹操神似!可能真實的曹操容貌上還比不上鮑老師。

    鮑國安老師把曹操的性格、心理、行事風格以及一代英雄豪傑的本色展現的淋漓盡致!比如曹操的大氣,用人上的不拘一格,唯才是舉,曹操的好色,曹操的多疑,特別是曹操那種蔑視挫折無視困難的愈挫愈勇的勇氣和情懷!真了不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君子蘭養了三年了,怎麼不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