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琅琊榜首張大仙

    說實話,這個改變對於機構無影響!你要知道T+0只是加劇了散戶的投機,並且限制了遊資的炒作,所以,對於大型資金的機構來說,根本沒有影響。

    機構T+0和T+1的區別根本不大,因為大型的機構根本不做T+0。

    只有遊資和散戶,還有一些小型的私募他們會參與一些T+0的交易。

    所以,機構T+1,散戶T+0,沒影響,也沒必要!

    我認為開放T+0是一個重大的利好:

    1、公平!

    哪有市場今天能買,今天不能賣的啊,這簡直是不公平啊,所以恢復了T+0也就恢復了公平性,投資者都是舉雙手雙腳贊同的。

    2、增加流動性!

    T+0的開放一定會釋放流動性,讓整個盤面更加活躍,交易的情緒更多,雖然會增加許多散戶的投機性,但是總體還是利大於弊的。

    3、T+0預示著券商的業績會有大幅提升。

    要知道券商是靠交易費吃飯的,市場的交易情緒越高,交易的頻率越多,券商賺的就越多,券商業績好了,自然會上漲,指數也會被提振。

    綜上!

    我認為T+0是重大利好!

  • 2 # 阿龍188

    機構t+1散戶t+0,可以說沒有多大的用處。有沒有用,關鍵在使用的雙方的能力問題。

    這個問題可用生活中的問題來打比方,你打乒乓球,11分總數,國家隊的隊員讓你五個球,你也會輸,讓你十個球你也會輸。你去游泳五千米,孫楊讓你先遊半小時,你也是輸的。但如果國家隊的乒乓球隊員敢讓一個省隊的五分,那他就肯定會輸,孫楊敢讓給一個國家一級游泳隊員的話,那他鐵定輸了。1.8米的男人找個1.6米的女人,無論多高的鞋,還是高矮分明。生活中這種道理無處不在。

    炒股是一個綜合性行業,是一個無論技術,心理,經歷、資金都要求很高的行業,單純用修改一個規則,你就想戰勝對方,那要看你處在什麼的能力之上。如果你是上面的省隊的、一級的運動員、1.75米的女人,你就可以透過修改規則可能取得收益。作為一個機構,有資金的優勢,有研發的優勢,有判斷的優勢,有心理狀態上的優勢,有團隊的優勢,如果你按現在不斷地虧損,而是想透過修改交易規則去戰勝他們,就和上面發生的情況完全沒有區別。

    其實無論什麼樣的交易規則,關鍵在於自身的能力的提高,具備自身的實力。如果在現有規則的情況下,你是虧損的,如果你不是因為交易規則而發生的虧損,修改規則以後,你依然是虧損的,甚至可能因為修改交易規則,你虧損的次數更多,虧損更大。如果你是有實力的人,你會做多對多,如果你是個本身就不行的人,就會因為做多而錯多。炒股用幹活來比喻,是一個技術活,是一個辛苦活,是一個心理活。炒股想賺錢,一定要具備這些硬功夫。如果你不具備這些條件,修改規則是完全無效的。如果你是一個經常出錯的人,修改規則對你來說是遺害無窮,本來只錯一次的事情,可能你會做錯十次二十次。如果你具備很高的水平和實力,你也不需要修改規則。

    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如果你不是金子,無論在哪裡,你都是假的。我們虧錢了,應該去找自身的原因,而不能把關注點歸納交易規則之上,怪罪於人。

  • 3 # 纏宗一解

    T+1和T+0,本質區別只在於倉位的控制,以及預期持股時間是否超過一天,如果你連一天以上都不願意持有,又滿倉的追漲殺跌,那麼,神仙也救不了

  • 4 # 生活在灣區

    股市是一個開放市場,開放市場最大的意義在於公開公平公正,在這麼一個透明的市場,所有投資者(機構及個人)都在一套規則基礎上進行交易,是盈利是虧損憑各自的本事進行。

    股市講究統一標準統一原則,機構與散戶的交易規則進行區別對待是不適合的,也是不值得推進的。中國股市一個顯著特點便是散戶佔了絕大比例,這點與發達國家股票市場有很大區別,發達國家股票市場機構投資者佔絕大部分,普通投資者都是將資金交給專業機構打理。中國股市散戶居多,大部分散戶不具備金融知識,極容易受誘惑,很多莊家或不法分子利用這個特點,聯合勾結損壞散戶利益。

    國家雖然不斷完善股市各種規則政策,不斷加大對普通投資者的保護,不斷加大對違法違規的懲治力度,不過股市畢竟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沒專業知識或沒經過專業訓練的人上這個戰場,容易陣亡,專業的事還是得交給專業人處理,相信未來中國的股市,機構與散戶佔比將倒過來。

    T+1是中國股市還不成熟,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特別制定的交易規則,這是一個過渡性的交易規則,隨著中國股市的成熟,未來中國股市將逐步向成熟市場靠攏,實現T+0的交易規則。

  • 5 # 利跌中來

    對於資金雄厚機構來說,這兩種交易規則都一樣的。對絕大數散戶股民來說意義也不大。我就不相信T+1都做不好的散戶股民,在T+0規則下就能做的好!也許虧損的更快些,破產的更快一些!

    但我還是支援市場實行T0交易規則,我用不用是一回事,你有沒有又是一回事。如果我發現自己不適合這種交易方法,我可以不做嘛,釣不釣到魚各憑本事!當然,我說的是要整個市場實行,不是指在散戶或者機構中誰先實行。市場交易就應該體現公平原則,不管散戶也好,機構也罷都是市場的參與者!管理層的政策向誰傾斜都是不妥的!

    T+0的交易規則,不管對誰好與不好,都應該由市場說了算。不能老拿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來說事。既然來到這個市場,參與這個市場,就已經明白交易風險自擔的原則,虧損後或者破產後,也肯定不會學炒樓的去砸證券公司。所以沒必要擔心散戶股民,對於實行T+0後交易會失控,虧損會增大,社會不穩定因素會增加等等。全球都實行T+0交易規則,那麼這個規則的設定,肯定有它比T+1更合理更公平的地方。因此,我認為應該儘早在A股推出T+0交易方式。

  • 6 # 為什麼漲

    個人感覺,機構t加0或者t加1並沒有任何區別。

    因為機構所操縱的資金基本上都是長線投資,不會頻繁進出的。因為機構手中的資金多是以億計算,十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資金,如果想要像散戶做t,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足夠的買盤或賣盤來承接。

    我理解,你想要問的問題,應該是針對短線快速進出的遊資。

    如果讓遊資t+1,並給散戶t加0的權利,的確是能降低一些被套牢的風險。

    但問題是,我們根本無法識別遊資和散戶,單純以資金量來判斷肯定是不行的,按照交易頻率和交易行為也是不行的。其實大多數遊資也是散戶,只不過是資金量很大的散戶而已。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即使我們精準地定位了遊資,也順利的讓遊資t加1,散戶t加0,最後的結果可能還是不盡人意的。

    因為遊資可以很輕鬆地改變自己的玩法。散戶跑,我拉昇,散戶進,我打壓。不封漲停,不封跌停,就是用盤中波動來賺取差價。

    理論上來說,只要遊資手裡有足夠多的股票倉位,有足夠多的閒置資金,就可以控制股價的漲或跌,也就可以賺取漲跌之間的差價。

  • 7 # 遁逃者

    不怎麼樣!有兩點原因,一是交易的公平性,二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先說交易的公平性。

    所有成熟的市場,在交易制度上對所有二級市場的參與者一樣公平是基礎的基礎。不管你是機構投資者還是散戶投資者,交易制度上應該是一樣的,不能說機構錢多,就天然限制他的交易權利,這是非常大的不公平,如果監管層按照這種思路去做事,那麼永遠也管不好事情,這就像乞丐幫兩小孩分餅的故事一樣,大家都不會落好,最後反而是那種善於鑽營、投機取巧的人得利。

    想出這種辦法的人,首先心就是歪的,就存了不公平的心思。實際上在A股,頂級的散戶資金不比有些機構少,投資能力也更強,而機構投資者也有很差的,最後清盤走人的也很常見。

    當然,A股現在還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比如機構或者大資金的通道優勢,漲停的時候可以優先買入,跌停的時候可以有限賣出;再比如,減持的政策和配售的政策明顯對小散戶不利;再比如,資訊披露監管還不夠嚴,機構投資者往往有更快的資訊渠道等等,這些其實才應該是努力改進的方向。

    再說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在一定的時間週期內,可以把證券市場理解成一個生態系統或者群落,在這個系統裡,從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解構,比如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他們之間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從全世界的市場來看,大部分人投資者,不管是散戶還是機構,都屬於生產者,少部分人屬於消費者,而監管層可以看作是分解者,而作為散戶,生存環境其實是最難的,不做被割的韭菜,做食肉的狼或者狐是大家的夢想,但這個要靠本事的同時,還需要系統非物質環境的穩定,比如Sunny、水分、土壤這些,對散戶來說,交易制度可以看作土壤,試想一下,如果土壤變來變去,這個系統就不斷地出於紊亂狀態,對絕大部分地生物都不是好事,得利的人會更少!

    就A股來說,目前的土壤雖然還是很貧瘠,水分也是極不正常,一會兒大水漫灌,一會兒又是滴灌,而且還是那種有關係戶的定向的,但總體是向好的,系統裡面的毒素正在減少,因此,慢慢改良才是正途,而不是動不動就改變根本。

  • 8 # 風不吹起

    沒什麼影響,機構佈局是提前一個月就開始,金融市場是一個沒有硝煙卻很恐怖的戰場。資金就是拳頭,優勢就是優勢,大魚吃小魚。

  • 9 # 機構去哪兒了

    不管T+1還是T+0,對於散戶都不是決定是否能盈利的條件。散戶要在這個市場成為贏家,還在於個人的選股能力和操盤技巧。

  • 10 # KEVIN142155978

    散戶和機構不管T+1還是T+0,都不是決定是否能盈利的條件。

    對小散而言,T+0對風險的管控還是有好處的,可以及時調倉,及時止損或止盈。

  • 11 # 纏道投資

    機構實行T+1,散戶實行T+0,首先,肯定不可能出現這種不對等的交易制度。其次,即使如此實施,散戶也不可能擺脫七虧二平一贏的結局。

    機構的資金實力雄厚,手裡既有籌碼又有大量現金,完全可以透過先買後賣,或者先賣後買來實現部分籌碼的T+0操作。

    如果散戶實現T+0,追漲殺跌,頻繁交易的個性會更加嚴重。如果沒有一套屬於適合自己的作業系統,只會讓虧損更加嚴重,加速去散戶的程序。

    所以說,真正影響投資盈虧與否的不是T+1或T+0的交易規則,而是是否有一套有效的作業系統。

  • 12 # 泊文看經濟

    交易的公平性,是市場長期存在的基礎。

    首先,假設T+0不利於散戶,那就說明機構是得益者,因此,推行散戶T+1,機構T+0,相得益彰,豈不公平?不用拍腦袋諸位都清楚,這市場恐怕沒散戶繼續玩下去了。

    其次,如果T+1是保護散戶,事情的另一半不就是坑了機構嗎?所以實施散戶T+0, 機構T+1, 各取其短,也是另一種公平。但掌握市場話語權的機構為何從未提及?

    以上邏輯假設只能說明一點,T+1沒有保護證券市場中的任何一方。相反,T+1 交易制度下,機構卻可以利用資訊和工具的不對稱去收割散戶。“中行原油寶”事件中,交割月最後交易日,最後4小時不能進行交易,從而被某些機構逼倉的事實,恰好說明,這種不對稱對市場交易公平性的破壞。

    那麼T+1交易制度下,機構是如何實現實質意義上T+0的呢?

    利用底倉T+0

    中國證券市場現行的T+1制度,實際上實行的是資金賬戶T+0, 股票交收T+1。即當天賣出股票後,資金實時到賬且可以用於股票購入,但如果當天購入的股票則不能賣出。

    機構如果需要對某隻股票進行炒作,則需先建立相應底倉。透過每天開盤急拉股票,在吸引到一部分跟風盤後,高位緩緩賣出,賣出的股票數量不超過底倉數量。如此迴圈往復,不斷地透過T+0降低底倉成本價格。於是,在平衡市裡,你會經常看到下面這種分時圖走勢。

    10點以前,該股票一陣急拉,漲幅高達2.8%,在吸引到散戶跟風后不再上漲,隨後機構整個上午都在緩緩出貨,表現為股價走平後拾級下降,直至收盤,該股一抹漲幅。追高的散戶被晾在當天高位,而機構則透過一輪T+0操作成功地降低了持倉成本。

    盤中突發,期貨對沖

    如果午間有突發事件,早盤購入股票的散戶則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下跌而無能為力,而機構則可透過賣出國內股指期貨立刻對沖掉系統風險。

    目前中國股指期貨有IH,IF和IC三個品種,分別對應上證50,滬深300與中證500,機構可以根據自己持倉分別選擇相應的股指期貨來對沖。

    以3月18日為例,早盤股市站穩,買盤逐漸湧入抄底,推高上證50上漲1%。中午傳來訊息,美國股指下跌觸發交易限制。我A股受此牽連,下午開盤一改上漲趨勢而急速下滑,連像樣的反彈都沒有。

    假設早盤收市前以13.39購入平安銀行,下午收盤價格跌到12.71,損失5%。

    此刻,作為散戶對於此類系統性風險避無可避,而機構大戶,在午盤開市後可以迅速以2660賣出IH股指,至收盤,股指期貨跌到2603,跌幅2%。機構透過賣空股指對沖,把在現貨上的5%損失降至3%,成功地對沖掉突發事件的系統性風險。

    日內期權對沖

    作為證券市場風險管理工具的金融衍生品,中國除上證50ETF期權外,還有去年底上市的股指期貨期權與滬深300期權。

    有別於股票市場裡只能透過股價上漲才能盈利的一維邏輯,期權是四維向量空間。買入認購,買入認沽,賣出認購,賣出認沽,四個維度方向均可以盈利。鑑於期權定價的複雜性和策略的多樣性,其對沖功能多為機構大戶所使用。

    還是以3月18日為例,假設以早盤收市價13.39買入10000股平安銀行,當日收盤價是12.71,浮動虧損達6800元。

    由於平安銀行與上證50的高度相關性,機構大戶在中午傳來訊息後,以0.1528的價格在1點開盤時買入10手上證50認沽2700行權價的期權,當日收盤價0.2071,浮動盈利5430元。

    證券現貨與期權盈虧對沖,淨虧損金額僅為1370元。認沽期權的日內對沖功能得到了充分發揮。但散戶就沒那麼幸運了,T+1交易制度下遇到這種情況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股價下跌而平倉不得。

    除了以上3種日內對沖方式外,盤後如遇突發事件,機構還可以透過賣出新加坡交易所的新華富時A50指數期貨以對沖國內現貨股票的下行風險。今年春節後,國內因疫情形勢嚴峻導致的股市暴跌,散戶們的損失觸目驚心。但機構大戶卻可以在休市期間,利用海外市場依然交易的便利,賣出A50期貨,從而挽回了大部分損失。雖然嚴格意義上這與T+1交易制度無關,但機構大戶豐富的風險控制工具也在客觀上造成了現實的不公。

    另外,無論是股指期貨還是期權,50萬資金的開戶門檻更是人為地製造了證券市場的不公平性。你可以透過投資者教育考試製度讓散戶獲得交易資格,但你不能說散戶就不能利用這些風險控制工具吧。

    結論:T+1交易制度下,相比起機構大戶掌握著大量的風險控制工具,散戶甚至連日內平倉的機會都沒有,豈能不成為韭菜?因此,從保護散戶的角度出發,對T+1交易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

  • 13 # 投資引路人

    那這個市場就沒有機構了,所有機構都會華整為零。你說1000萬以上就是機構,那人家立馬變成2個500萬的散戶。

  • 14 # 真是頂瓜瓜

    機構T十1,散戶T十0,聽似散戶佔便宜了,其實一個樣。

    機構持倉數大,資金又多,它想十1就十1,十0就十0。持股單隻,資金多點散戶也可做T,只不過資金利用率,費用,沒十0好,風險大點。

    為什麼散戶呼改十0,因為現時T十1對機構有利,它每時每刻都可做十0,而絕大多數散戶沒辦法。

    市場交易,買賣,規矩應定得公平,合理。全世界有誰T十1,為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5G時代和4G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