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來則安

    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承襲宋元舊制設給事中,洪武六年始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科,設定了六科給事中,洪武二十四年以後逐漸定型,這成為明代監察制度的一個重要發展。假如說,都察院的御史著重監察全國官吏和一般機關,那麼六科則是對六部的業務進行對口監察,二個機構互不統屬,可互相彈劾。每科各設都給事中一人,左右給事中各一人,給事中四至十人不等,其職責是“掌侍從、規諫、辛卜閥、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

    六科給事中的職權大體上與御史相近,但是更加專門化,要求能夠及時發現並糾正各行政部門違法失職行為,及時消除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因此在任用上要求相當嚴格,按規定,一般是“在各衙門辦事進士及歷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並推官、知縣三年考滿到部者”。同時明朝也很重視給事中的考核,七品小官,其升降任免都要由皇帝來親自定奪。可見,明朝統治者對這個機構的重視程度。這個官職,就我看來,或許類似現在的監察部部長,但更加專業,位卑而職重,仕途廣闊

  • 2 # 魏一笑亦嘯

    讀作:[jǐ shì zhōng]

    秦漢為列侯、將軍、謁者等的加官。所謂加官,就是榮譽稱號一類,沒有實際品級和職能。主要是侍從皇帝左右,以備顧問應對,參議政事。因執事於殿中,故名。 魏或為加官,或為正官。晉代始為正官。因為一般在皇帝左右,所以比較重要。

    隋唐以後為門下省之要職,職責是駁正政令之違失。對百司奏章,有異議者直接批改駁還,事權很重,但品級只有正五品上。這裡要說一下門下省。中國從唐代開始,正式確立所謂“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首長都是宰相。尚書省下轄六部,是行政部門;中書省掌管機要、起草詔書、釋出政令;門下省,與中書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

    元以後廢門下省而設給事中。 明制分設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給事中,掌侍從規諫,稽察六部之弊誤,有駁正制敕違失之權。 這是什麼意思,那就是說六部都有給事中,雖然品級比各部尚書低,但可以稽察所在各部的弊誤,提出規諫。省稱給事。前代是在尚書省之外設駁正之職,明代則改設在六部內。

    明代為最大程度維護家天下,從朱元璋起,主要有兩個措施:一,大大降低軍職,武官最高就是省級的總兵,一旦有國家層面的戰爭,統帥不是文官就是太監;二,對文官權責進行限制。整個明代,只有四位真正宰相,都在洪武早期,其中三個不得好死。皇帝親領六部,事太多,就設定內閣大學士。大學士只能在奏章上寫意見,裁決要等皇帝。皇帝一旦怠政,政事就無法處理。而明代皇帝怠政的又多,很多時候皇帝把裁決權交給太監。這樣的情況下,太監擁有政事的決定權,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大學士只是擺設。明代閹禍是中國歷史之最,緣由如此。話說回來。罷置宰相,又在六部安插監察人員,御史還不夠嗎?皇帝對官員有多不放心?

  • 3 # 常棣tandy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給事中,秦漢時為列侯、將軍、謁者等的加官。侍從皇帝左右,備顧問應對,參議政事,因執事於殿中,故名。 魏或為加官,或為正官。 晉代始為正官。

    隋唐以後為門下省之要職,掌駁正政令之違失。 元以後廢門下省而設給事中。 明制分設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給事中掌侍從規諫,稽察六部之弊誤,有駁正制敕違失之權。 清代隸屬都察院,與御史同為諫官,故又稱給諫。省稱給事。

    一、明代給事中的演變

    在明清時,給事中也叫六科給事中,是分別監察六部官員的總稱。明朝廢除傳統丞相制度以後,原來屬於尚書省的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為了加強對六部部務的監察,分別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設立都給事中、給事中等官職。都給事中正七品,給事中從七品。六科給事中是獨立機構、直屬於皇帝。

    給事中本來是言諫官掌侍從規諫,無彈劾監察之職,宋朝臺諫合一之後,給事中開始擁有監察功能。明朝六科給事中職能進一步變化、轉為監察官員。按照《明史:職官二)》的概述,六科給事中的執掌是“侍從規諫、補闕、抬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

    這“待從士、規諫、補闕、拾遺”是傳統言事權力的繼續,但已經不是主體,主體是察本部的日常行政。給事中行使監察權力的程式大體是依據皇帝發出的制敕,給事中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復核看其有無不妥。

    如有不妥,可以封還奏報;對朝中和地方官員的奏章給事中分類抄出交給各部,如有違誤,要提出駁正意見。吏部尚書選任官員,要與吏科給事中同時報告皇帝請旨;官員上任,要由吏課給事中在上任文書上籤署意見。

    二、清代給事中的演變

    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都是朝中監察官,三者監察範圍和功能不同。都察院監察重點是全官吏和一般政府機關,而六科重點是對尚書六部的業務進行對口監察。都察院監察的體現是對那些違犯綱常名教、貪贓枉法的官員的事後彈劾,是對結果的監察,而六科給事中是對六部執行過程的監察,目的是糾正剛發生的過失,避免可能造成的損失。

    清朝建立之初,繼承明朝的六科給事中制度,是獨立的監察機構,其屬吏、官員和明朝相似。康熙以後,六科給事中官員人數削減;雍正初年,將六科給事中隸屬於都察院;乾隆年間,進一步削減六科給事中的人數;到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廢除六科給事中名號,改名為都察院給事中。

    清代六科給事中的執掌和明朝相似,“掌言職。傳達綸音,勘齣官府公事,以登出文卷,有封駁即聞”。(《清史稿•職官二》)“凡制敕宜行,大事復奏,小事署而頒之。如有失,封還執奏。內外章疏,分類抄集,參署付部,駁正其違誤焉。”(《清朝文獻通考•職官六》)

    這些執掌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掌科抄。每天各科派給事中一人到內閣接抄紅本,發給各個相關衙門承辦,抄過的題本叫做“科抄”。正本則在年終時交給內閣儲存。

    二是掌封駁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奏章。即使已經皇帝批准,發現有不便實行或者缺漏之處,六科給事中可以封還,提出存在的問題。不過在清朝,因為國家大事或者是由內閣抄本,或者由軍機處“廷寄”的,六科給事中無權參與,其封駁權力實際上已經沒有實質性的內容。

    三是登出各部衙門文卷。各部院事務,無論是否奉旨,是否有科抄,六科各差一員隨時稽查,發現執行懈怠、遷延不決的,立即參奏;事情執行完畢,即行登出,表明該項公務已經執行完畢,也就是透過登出公文的方式,督促、監察各部院衙門的日常行政工作。

    (正文完)

  • 4 # 聊史論今

    給事中是一種官職,自秦朝就開始設立,但歷朝歷代品級和職能職責都不盡相同,就明朝的給事中來說,它與都察院御史構成言官體系,互為補充,是一種品級不高但是權力很大的官職。

    制度形成與品級定位

    明朝的給事中由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六年(1373年)設立,分別對應吏、刑、工、戶、禮、兵六部設定六科給事中,每科2名,共12名;洪武九年定員為10人;洪武十年隸屬於承敕監;洪武十二年改隸屬通政司;後來編制逐漸增至81名;洪武二十四年,六科各設都給事中1人,正八品,左、右給事中各1人,從八品,給事中40人,其中吏科4人,戶科8人,禮科6人,兵科10人,刑科8人,工科4人,正九品。到建文帝朱允炆時期,將都給事中的品級提升到正七品,同時廢除左、右給事中。

    到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又重新設立左、右給事中,置六科官署於午門外直房,形成獨立機構。至此,明朝給事中制度全面形成,六科給事中掌印長官都給事中,品級正七品,左、右給事中,品級從七品,另外還有給事中若干,品級從七品,根據職能職責,各科人數有所不同。

    職能職責與權力範圍

    《明史》卷七十四《職官三》:

    六科,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頒之;有失,封還執奏。凡內外所上章疏下,分類抄出,參署付部,駁正其違誤。

    從中可以看出,給事中直接對皇帝負責,輔助皇帝處理奏章,及時制止糾正皇帝的失德失政行為,負責稽察六部工作事務,負責聖旨與奏章歸檔登記,抄送內閣備案等,還有權參與朝堂廷議等大事。

    給事中雖然級別很低,最高長官也只是個七品官職,只能算是個基層官員,但是權力極大,如果他們對皇帝發出的敕令認為有不妥之處,可以直接將敕令退回!同時負責稽查六部,對六部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如果發現工作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現象,可以立即向皇帝稟報,所以在平時六部尚書對給事中們都是恭恭敬敬的,生怕被抓到什麼小辮子,也正因為這樣,正七品的都給事中甚至還可以和正二品的尚書平起平坐。

    明朝給事中制度的出現,實際上是明太祖朱元璋為實現權力制衡而設立的,他將對各部的監察監督權授予低級別的給事中,六部品級高,但是權力小,給事中品級低,但是權力大,在這樣的權力架構之下,確實也起到了一定的權力制衡作用,不得不說,朱元璋確實是一個歷史上少有的政治天才!

  • 5 # 地理小能手

    朱元璋創立了六科給事中的組織機構。六科給事中的設立,是為了監察中央吏、戶、禮、兵、工、刑六部的活動。對應中央六部,朱元璋設立了六科,各科設都給事中一人,左右都給事中各一人為副貳。都給事中秩正七品,左右都給事中秩從七品。按規定,凡以皇上名義發出的刺敕,給事中要對之進行復核,若有不妥之處,可以封還奏報。全國各地上報給皇上的奏章,六科要根據分工按類抄報各部,並提出駁正意見。六科之官雖然為七品,但權力極大。他們侍從皇上,每日都有一人值班,站在殿中“珥筆記旨”。皇上交派各衙門口辦理的事件,由他們每五天檢查督辦一次,倘若有拖延不辦,或是動作遲緩者,由他們向皇上報告;若各衙門口完成了皇上旨意,便由六科核銷。每逢京官考察自陳政績時,這些給事中還要會同六部進行稽核。在考核中,有的官員政績突出而被皇上召見時,一般要由吏部尚書及相關科的都給事中相陪面見皇上。

  • 6 # 清澈之海

    明朝,有一種官員雖然七品 ,但是其位卑而權重,除皇帝以外, 即便是尚書、侍郎這樣的高官也對其畏懼三分,其他二品以下大員更是不敢怠慢。這種官就是給事中,像當今的紀委監察官員,又有點像審計官。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大幅度改革,撤銷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等三大機構,親自管理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部。朱元璋在六部之外,又相對應設立六科,即吏科、戶科、禮科、兵科、刑科、工科。六科屬於專門的監察機構,既不從屬於六部,也不從屬於都察院(全國最高監察機構),而是完全獨立的機構,監察六部的行政工作。

    六科中的每科設一名都給事中(正七品),下有左右給事中(從七品)各一人,以及一般的給事中四至八人。給事中都有什麼權力呢?

    明末顧炎武在他的著作《日知錄》裡這樣寫道:“明代雖罷門下省長官,而獨存六科給事中,以掌封駁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給事中駁正到部,謂之科參。六部之官無敢抗科參而自行者,故給事中之品卑而權特重。”從這段話中就可以看出給事中在朝廷中行使的權力,見之群臣忌憚 ,百官

    驚悚。

    《明史》卷七十四《職官三》:

    六科,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頒之;有失,封還執奏。凡內外所上章疏下,分類抄出,參署付部,駁正其違誤。遇鄉試充考試官,會試充同考官,殿試充受卷官。冊封宗室、諸蕃或告諭外國,充正、副使。朝參門籍,六科流掌之。登聞鼓樓,日一人,皆錦衣衛官監蒞。受牒,則具題本封上。遇決囚,有投牒訟冤者,則判停刑請旨。凡大事廷議,大臣廷推,大獄廷鞫,六掌科皆預焉。”由此可以看出,明代給事中不僅能夠稽查六部百官之失,另外充當各級考試考官,參加廷議、廷推等重要活動 ,可見其權力之大。

  • 7 # 公子無忌shy

    古代有兩種官制最出名“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這兩種制度基本貫穿了從秦到清朝的始終,雖然三省六部在唐朝以後逐漸改革,但所有的改制都還是依照這個框架來的,而俗稱的明朝加強集權,不過是明初砍掉了中書省的職權,改由皇帝決斷,但是從宣德開始,內閣的職權不斷增加,內閣職權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超越了唐宋時期的中書省的權利。我們說的“給事中”,就是衍生於三省中的“門下省”。

    辦公的位置決定了地位

    “給事中”是六科言官的官職,屬於科道言官一種,明初設定吏、禮、戶、工、兵、刑六科,具有監察六部的權利。這個六科的辦公場所非常特殊,明朝只有兩個部門的官署在皇宮內(這個皇宮不是現在的故宮,明代過了金水河,進了天安門就是皇宮了),一個是內閣的值房文華殿,另一個就是六科的值房了,因為六科的值房是一條長廊形的房子,俗稱“六科廊”,這就充分說明了六科的特殊。另外一個特殊的地方,一般明朝的京察,三品以下的官吏有吏部組織考察,三品以上由皇帝考察,但是作為最高官吏只有七品的六科給事中,卻是由皇帝直接考察的!

    位同宰相的職權,讓給事中舉足輕重

    那麼六科給事中的職權是什麼呢?怎麼會讓它有這樣特殊的地位呢,從《明史-官職三》中記載:

    六科,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頒之;有失,封還執奏。凡內外所上章疏下,分類抄出,參署付部,駁正其違誤。

    可以看出,六科的主要職權是封駁奏章、登出卷宗、諫諍皇帝、彈劾官員、參議政事等權力!

    正因為六科給事中的權力如此之大,雖無宰相之職,卻有一定的宰相之權,歷代的首輔都不能忽略六科的存在,張居正的萬曆新政,也是在徹底六科後,才得以貫徹執行!

    未來的前途,就是官職的吸引力

    每科設定都給事中一人,左右給事中各一人,給事中數名,最高的都給事中只有七品,但是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一般以地方政績突出的縣令充任,這就牛逼了,一般官員品級升上去了,只要不犯錯,一般掉不下,那麼就出現七品知縣升任八品給事中的事情,到底是升了還是降了呢?肯定不是降了,因為一般地方官升遷到科道言官後,基本就代表著要飛黃騰達了,有更多的機會名揚天下,更多的機會結交權貴了!比如參倒嚴嵩的鄒應龍、大罵魏忠賢的楊漣,都是科道言官出身。

    六科給事中因為官員選用的規則,其品級和統屬關係一直比較混亂,雖然都給事中是各科長官,但是對給事中並沒有管理領導的職權,都是直接向皇帝負責,也並不是都給事中就比給事中生的快,比如楊漣就是從給事中直接升到副都御使的,成為部堂高管。所以做到給事中,一般就是坐上升遷的快車道,只要有能力,從七品跨進三品大員都是沒有問題,而能力差點,混個十三道監察御史,就有機會升任各地的巡撫,是一條升遷的好途徑啊!

    所以說,六科給事中,雖然職位低,但是權力打,出名快,是一條沒有門路的下層官吏升遷的快車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種窗戶怎麼改,窗戶特別小,頂上緊貼牆,看著特別扭特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