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流俗投資雜談
-
2 # BOSSMUMINVEST
華誼上市背後的推動者正是馬雲,和他的一眾浙滬商幫好友魯偉鼎、江南春和虞鋒等人。最先入局的是馬雲,他2005年開始先後以雅虎中國和個人名義,買下華誼不少股份,完成利益繫結。然後馬雲又帶來了魯偉鼎、江南春和虞鋒等人,這幫人帶著經驗、資源和資金入了華誼的局。
後來馬雲說,他投資華誼的前幾年每個月至少花幾天時間,和王中軍聊,一是改變他的思想,二是幫他重塑商業模式,同時也幫他穩住了馮小剛不離開,增強馮對華誼的信心,還引入了一批投資者虞鋒等人。你說現在華誼出問題,阿里要不要出手呢。
-
3 # 精益質量管理專家
最主要的是利益,明擺在那。現在定增2.86元/股。定向增發給阿里等幾個知名單位,有了阿里的背書,股價從現在的4元多漲到6-7元沒有問題。即使按現價,也是增發價的170%。穩賺。然後華姨拿這個去銀行股權質押,按60%的折算,白白從銀行搞了20多個億的貸款。萬一股價下跌了,錢已經進入個人口袋了,銀行就剩下呆賬壞賬,然後上報處理了。皆大歡喜。
強烈建議監管部門引起充分的警惕
-
4 # 94日記
雖然2019年鉅虧近40億元,但華誼兄弟卻在年報釋出的同一日扔下了一枚“炸彈”。
4月28日晚間,華誼兄弟的股票發行預案和公司2019年財報、2020年一季度報告同步釋出。該預案稱,公司擬以2.78元/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
29日開盤,華誼兄弟迅速漲停至3.94元,創下一個半月來的新高位。
抄底入股一筆合算的買賣
前述預案顯示,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發行物件為阿里影業、騰訊計算機、Sunny人壽、象山大成天下、豫園股份、名赫集團、信泰人壽、三立經控、山東經達等9家企業,且全部發行物件均以現金方式認購股份。
華誼兄弟在預案中表示,由於公司“輕資產”的影視作品生產模式及產品製作週期長的特點,預計公司未來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本次發行有助於滿足公司對於流動資金的需求。
有傳媒分析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以2.78元/股的低價募資,也是公司現金流吃緊的一種表現。對參與募資的公司而言,這是一個較好的“抄底”機會,“價格合適,又是老牌的內容公司,畢竟在影視行業中有足夠多的資源,平臺對內容都是有訴求的。在行業和公司最困難的時候買入,也是一筆合適的買賣。”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此次募資前,騰訊計算機持有華誼兄弟7.90%的股份;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及其大股東馬雲,合計持有華誼兄弟8.03%的股份;豫園股份持有華誼兄弟2.36%的股份。2019年,阿里影業與華誼兄弟簽訂戰略協議,並透過企業借款形式為華誼兄弟提供7億元資金;華誼兄弟的關聯公司則向騰訊計算機的關聯公司發行了3000萬美元的可轉債票據。
此外,阿里和騰訊旗下公司與華誼兄弟在娛樂內容上存在長久的合作關係。騰訊計算機向華誼兄弟採購遊戲、版權等服務,併為其提供宣傳營銷服務;阿里文娛全資持股的優酷資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向華誼兄弟採購影視版權內容,併為其提供技術支援和聯合發行等服務。
而另外6個投資企業此前與華誼兄弟未有實際交集,且屬於不同的業務領域。具有國資背景的山東經達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園區運營、土地開發等業務,是山東省濟寧國家高新區的全資國有企業。象山大成天下、三立經控和名赫集團則在影視投資、文旅地產開發等方面各有建樹。
根據預案內容,參與此次募資的9家公司均將和華誼兄弟進行全方位的戰略合作。如阿里影業將在實景娛樂、影遊聯動、藝人經紀、短影片內容和公益事業等領域,與華誼兄弟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與Sunny人壽的合作也將涉及知識平臺、藝人代言、影視作品商務、保險業務、短影片內容等多個領域。
影視文化投資仍處冰點
青桐資本執行總經理劉亞榮稱,華誼兄弟是為數不多同時拿到阿里和騰訊投資的公司。而這筆定增融資在此刻進行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華誼兄弟本身的財務狀況所致,另一方面也意味著華誼兄弟在嘗試擁抱線上流量。
“電影公司原來是‘後端院線為王’,重度依賴下游院線宣發,線下是主要收入來源。疫情導致線下業務萎縮,院線近3個月顆粒無收。這讓電影公司被迫尋找新出路,擁抱線上流量。例如導演徐崢與位元組跳動的合作,打破以往電影的收入模式,從分賬變為固定收益。華誼擁有內容製作團隊,而阿里、騰訊擁有影片平臺,這預示著內容線上平臺投放的趨勢,將打破後端‘院線為王’的時代。”劉亞榮告訴第一財經。
作為華誼兄弟的第二大股東,騰訊曾多次押注華誼兄弟。早在2011年騰訊4.5億元投資華誼兄弟,並持有華誼兄弟4.6%的股權,成為華誼兄弟第一大投資機構。2014年,騰訊、阿里、平安斥資35億元入股華誼兄弟,成為繼投資眾安保險之後“三馬”的再一次聚首。
業內觀點認為,騰訊、阿里頻頻押注華誼兄弟看重的是其內容優勢,無論是社交網路還是遊戲、影片、音樂、網文等,都需要優質的影視資源支撐,來進行IP聯動和延展。尤其是在影片領域,內容已經成為網際網路平臺的兵家必爭之地。
在近期一場線上會議上,辰海資本合夥人陳悅天分析了內容對於網際網路平臺的重要性。他提及在長影片領域,騰訊、優酷、愛奇藝之間長達15年的內容競爭,消耗了整個VC和巨頭大量的資金,且大部分仍處於虧損狀態。在博弈格局長期存在的困局下,影片網站平臺之間的戰爭持續圍繞優質內容進行爭奪,如果能夠把握住一種重要的內容門類,加上體系化的佈局,在爭鬥的過程中就可以持續受益。
伴隨阿里、騰訊對於華誼兄弟的看好,影視文化產業是否會迎來投資新視窗?不少投資人認為,形式依舊不容樂觀。
在投資圈,不少機構對於影視文娛賽道頗為謹慎。天眼查資料顯示,2016年是文娛產業投資高峰,約有1000起投資事件,此後融資數量逐漸下降,2019年獲得融資的文娛企業僅200家左右。在不少投資人看來,受IPO、併購和後續融資難度大的影響,文娛專案退出難,資本價值難體現。
疫情之下,娛樂傳媒市場投資更是降至冰點。清科研究中心釋出的資料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文娛傳媒行業投資數量為24起,同比下降了71.1%,投資金額同比下降72.5%。
對於文化內容產業未來的競爭格局和投資機會,劉亞榮認為,目前頭部流量比較集中,後端內容可複製性弱,頭部內容公司跑出來的機率更大。“純內容公司還要煎熬比較長的週期,結合社交和流量的內容會有機會。”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邵振興告訴第一財經。而這或許正是網際網路平臺與影視公司牽手的根本原因所在。
-
5 # 流兒哥哥
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有二:
一,華誼兄弟的盈利能力
1.技術
過去10個交易日,該股走勢明顯跑贏大盤,明顯跑贏行業平均水平。
壓力位:3.97支撐位:3.85成本價:3.99多空趨勢:多頭行情中,並且有加速上漲趨勢。
2.資金
華誼兄弟:近5日內該股資金流出較多,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5日共流出7656.2萬元。
行業資金:近5日資金總體呈流出狀態,請投資者謹慎關注該行業的個股。
3.公司分析
盈利能力:一般,低於行業平均,建議投資者謹慎,兩項指標的行業排名分別為 119/722 , 97/722。
成長能力:尚可,接近行業平均,可適當關注,兩項指標的行業排名分別為 114/722 , 77/722。
機構預測:機構預測該股2020年每股收益與前一年相同,長期投資價值一般。
二,董事長王中軍和馬雲等人的關係
阿里與騰訊在網際網路各個領域裡明爭暗鬥、互不相讓,但兩家卻能在在華誼董事會里共處一個屋簷下——就算是說它們真的太看好娛樂產業,這與王中軍的長袖善舞有直接關係。王不但讓他們都成為華誼的股東,還直接從他們身上借勢或學習到很多東西。
王中軍坦言,在網際網路領域,“二馬”都曾點撥過他,有時候是教怎麼賠錢,有時候是教怎麼掙錢,還有時候攛掇王中軍花錢。
“馬雲在公司當副董事長,他早前就跟我說過,’中軍,拍戲別在乎賺錢,拍戲賺什麼錢,拍戲就是賺知名度、賺品牌。’”王中軍哈哈,“可能這就是網際網路思維。”
王中軍一開始很難理解。但他現在有了新三駕馬車,他不僅敢而且能做賠錢的買賣了。譬如說《太極》《1942》,電影本身不賺錢,但是有實景娛樂的支撐,IP價值在後端放大,當然也就不是真正的賠錢。
馬雲的點撥,讓王中軍和整個華誼兄弟開了點新竅,“這些東西人家不是指揮你,是幫助你去改變你的思維。”
-
6 # GJ果益
4月28日,華誼兄弟釋出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阿里影業、騰訊計算機、Sunny人壽、象山大成天下、豫園股份、名赫集團、信泰人壽、三立經控、山東經達九家公司攜手定增23億元,全力幫助華誼兄弟破解資金困局,並將整合各方資源與華誼兄弟協同發展創新業務。
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表示:多位戰略合作者在充分了解華誼兄弟近兩年的發展困境之後,依然堅定看好“影視+實景”新商業模式,並基於對華誼深耕影視26年來能力和成績的認可,願意與華誼進一步開放合作、協同發展,攜手創造更大價值,這對華誼來說是值得感恩和珍惜的重要機遇。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任何一家影視公司來說,能同時獲得各行業企業的資本青睞都並不是易事。況且當下影視企業面臨著整體經濟下行和影視行業持續調整的多重壓力,華誼兄弟能夠完成此輪定增,無論對資本市場還是影視行業,其所釋放出的積極訊號都更為強烈,產生的影響也更加深遠。
根據公告,華誼兄弟將基於自身優勢與此次參與定增的各家企業展開戰略合作。如第三次加碼的騰訊,將與華誼兄弟在電影、遊戲、文學的IP轉化,及國際市場等方面進行合作;復星旗下豫園股份將透過文化產業和場景開發業務與華誼兄弟展開戰略合作,同時華誼兄弟也可以與復星建立更多的協同,為IP流轉和增值拓展更多落地渠道。另外,阿里影業是首次以華誼兄弟的戰投股東身份出現,雙方或將在電影專案的製作、宣傳、發行、IP及衍生等方面展開多維度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經達是濟寧國家高新區直屬的全資國有企業,這是華誼兄弟首次吸引國資入股,無疑具有更重要的戰略意義。定增完成後,山東經達將基於政府背景的資源與平臺等優勢,與華誼兄弟共同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投資濟寧文化產業專案。
其他出現在定增名單中的企業,如象山大成天下、名赫集團和三立經控等公司將與華誼兄弟根據各自優勢整合專案資源,協同影視IP的開發與製作,以及實景娛樂專案的拓展與內容提升。而信泰人壽、Sunny人壽的參與,將與華誼把合作拓展到保險領域,為本次定增帶來了更大想象空間。
正如王中軍所言,二十六年的內容基因和“影視+實景”新商業模式的建立,或許正是吸引資本和市場逆市看好華誼兄弟的最根本原因。2019年年初,王中軍迴歸公司核心業務管理,明確提出聚焦“影視+實景”,致力重建公司主營業務優勢,目前已取得顯著成效,未來將有望持續增厚其公司業績。
總的來看,華誼兄弟此輪定增帶來的資本助力和跨界資源,不僅為其公司未來發展開拓了極大的想象空間,同時也為以內容為核心的整個影視文化行業的復甦發展帶來了更多希望,有助於啟用以影視為代表的輕資產行業,從而逐步傳導至其他相關行業,為疫後經濟的整體復甦注入一份活力。
回覆列表
如果你是馬雲也會支援,其實當下的文化產業是非常有機會的產業,世界不亡,文化不滅。之所以當下這麼艱難,不是因為產業不行了,更多的是因為行業的浮躁和過去的那麼多年的野蠻發展導致了國內一些頭部製作公司的窘境。但是最終是要回歸到文化生活的。不要看現在的文化快消化,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華人整體提升最終還是要走向精緻和高品質的追求。最近這兩年大家可以看到幾乎沒有很多高品質的電視和電影。但並不代表沒有市場沒有需求了。只是現在都被一些碎片化的應用填充了。
中國是文化產業大國,同時更是文化消費最大的市場,我們有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有文化的重大需求和最求。未來的市場文化產業規模最少都是萬億級別的。所以這個賽道是任何一個有前瞻性的企業和領導者不可能放棄和割捨的。雖然之前的投資虧損很大,但不會改變行業的重要和價值。而且華誼作為國內具有影響力的頭部製作公司還是非常值得投資的。
最後不是投資不是短期的,未來怎麼樣一切都有可能。華誼不能說不可替代,但是在國內來講他的經驗和製作能力最起碼是經過市場和時間印證的。相信馬總的選擇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