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名都陽光
-
2 # 萬物皆化學
學生基礎很薄,學習習慣很差,興趣很低,該如何合理開展教學?
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開展教學:
1.鼓信心
這部分學生經常表現為信心不足,學習不求上進,或是經常調皮搗蛋,不受紀律約束,或是惰性十足,自暴自棄,只要細心觀察,努力從他們身上找閃光點,然後揚其所長,給予更多的表揚與鼓勵,使他們明白自己並非“朽木”,而是“可雕”的,從而產生自信向上的力量。有了自信心,就有了前進的動力,成功才有保障。
2.施愛心
一般來說,這部分學生不被人關心,不被人重視,得不到別人的尊重,有著較重的自卑心理,他們更需要教師的關心和愛護,所以時常找他們談心,瞭解他們心裡的真實想法,幫助他們消除心中鬱結,讓他們從自卑的心理中走出來。
3.激發興趣
首先,幫他們制定切實可行的奮鬥目標,即讓他們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目標,使他們體會戰勝困難獲取成功的喜悅。二是要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要經常組織他們閱讀課外優秀讀物,培養讀書的興趣,組織他們參加有益的興趣活動,在活動中能發揮他們的特長,體驗自身的價值。這時,教師再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調動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三是要常抓不懈。他們學習底子薄,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而其身上的毛病會時常重犯,這就要求必須持之以恆,花大功夫。只有不折不扣的付出,才會有顯著的成效。如果忽冷忽熱,將會事半功倍。
-
3 # 東昌芙蕖
要想成為一個好教師,要從關注“差生”的成長開始著手,並且把最後的基點落在關注“差生”的成長上。 我這幾年,所教的班級中“差生”不少,可以開列出一批名字,而每個名字後面都有一些令人難忘的事;
我做了一些實際工作,併力求在這方面能有所突破。在2015學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效果。2016學年,我接的班又是一個差班,各項學習指標幾乎都是全年級倒數第一,
班級裡不少學生行為規範意識差,有的同學還當面辱罵女教師,氣得這位女教師哭了起來。我現結合學年小結,談談我是怎樣關注“差生”成長的。
大部分學生基礎差,對學習沒興趣,該怎麼辦?
一個學校,一個班級,學生總有好的差的。作為一個教師,既要關心“優生”,又要關心“差生”。關心“優生”往往並不難,許多事情,只要教師一指點,“優生”便立有起色,進步較為顯著;“優生”各方面都不錯,教師從感情上也容易貼近,自然關心得也較多。但“差生”則不然。有些差生,不僅學習成績差,且生活習慣、個人性格都有與眾不同之處。對某個問題,儘管你教師早就指出,並反覆強調,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樣的錯誤不斷地犯,你的話就如同“春風過驢耳”,一點效果也沒有。這樣的“差生”,想讓教師從心底裡去喜歡他,確實是有一定難度的。但這並不是說,’差生“就沒思想、沒知覺、沒反應,就“無藥可救”了。“差生”的心裡也有成才的慾望,也有進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關鍵還是看教師的工作是否到位。首先讓差生喜歡老師,親其師,信其道。再一個就是培養感情興趣。
-
4 # 紫雲語文輔導
一、定目標。先讓學給自己定目標,可以先定小目標、短期目標,這樣學習會有一個方向;然後根據目標去梳理學生的學習情況,以課本為基礎,結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等,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具體的去一點一點的去攻克 、落實,小目標達成後再接著制定短期目標,再落實。
二、養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孩子認真聽課的習慣,自覺作業的習慣,善於思考的習慣,廣泛閱讀的習慣等,要讓孩子養成這些定時、專心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為此,家長應嚴肅正視孩子的學習,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時間,不能因故分散孩子的學習精力。這樣做,孩子就會把學習當作生活中的必要程式來完成。
三、培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學習有了興趣那就能成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那就變得至關重要了。當然 ,要培養對一件事情的興趣,你首先必須去嘗試,只有嘗試過以後才談得上是否感興趣。如果嘗試以後覺得自己能做好,體驗到了成就感,那麼就會慢慢產生興趣。
學習好的學生一般都對學習有興趣,至少不討厭學習,而學習差的學生一定對學習沒興趣,因為他沒有體驗過學習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因此,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是培養學習興趣的最好辦法。
對於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家長和老師一定不能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可以給他們樹立一個稍加努力就可以達到的目標,如果達到了目標,就給予表揚獎勵,這樣,學生就體會到了成就感,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會提高。
相信抓好以上幾點,學生的學習面貌會煥然一新的。
-
5 # 教育教學那些事
既然面對的是中職高職的學生,那麼就要接受這個現實,他們是一群基礎薄弱,習慣差勁,學習毫無興趣的學生。
面對他們,如何實施教學是一門學問!
職校學生的現狀:我們要先明白一個現實,職校的學生,基本上是從小學開始到上職校,基本上一直遭受著老師、同學、家長各方面的打擊,他們已經習慣了批評,習慣了被當作差的一方比較。他們甚至從來沒有得到過老師的表揚和賞識。他們的內心也近乎麻木了!
如何看待職校學生所以當我們面對這樣一群學生的時候,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把他們當作普高的學生,不要再摧殘打擊他們,不要嫌棄他們。你會發現這群孩子還是有很多有優點的,甚至可以說,除了學習全是優點。他們熱情,他們情商很高,他們重情重義,他們不愛斤斤計較,他們抗壓能力賊強。因此,職校的學生也並非全無優點。
那麼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該如何教學呢?原則:堅持賞識教育;降低教學難度;讓學生體會到成就感。
-
6 # 一葉幽蘭a
既然這樣,就從最基礎的東西抓起吧。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時,採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飽滿的熱情,用一份愛心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孩子的主體參與意識,注重培養興趣,激發情感,與孩子產生共鳴,孩子們會有所改變。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的過程,只要方式適當,熱情滿滿,付出定會有回報。
-
7 # 見賢思齊之說畫
學生基礎很薄,學習習慣很差,興趣很低,該如何合理的開展教學?這個問題聽起來好難解決!特別是針對中職、高職的學生。但辦法還是應該有的。
夯實基礎中職、高職學生文化課成績差些,這也許是個普遍現象。但他們選擇中職、高職學校,是奔著這類學校的技能而去。所以針對這些學生就不能求全責備,而應該把專業技能教育放在首位,與此專業有關的或必須掌握的文化課進行滲透,逐步消化以至夯實。專業離不開相應的文化課,學好文化課有助於掌握專業技能,學生在實際的學習和操作中會深有體會,他們會根據自己的薄弱情況,按照老師的指導而努力。我相信,薄弱的基礎慢慢就會被夯實。
習慣養成任何習慣都是慢慢養成的。之所以提倡養成教育,就是因為教育者們已充分認識到習慣養成的重要性。中職、高職的學生也許有懶散、自由、求知慾不是很強等現象,但他們是學生,學生是來學習的,作為老師,就要立足學生實際,做好計劃,加之於思想教育,創新性的進行實施。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每一個好的習慣的養成,都與老師的辛勤付出分不開。中職、高職的老師們,您為學生好的習慣養成盡力了沒有?
強化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就好象機器少了發動機。沒有興趣的被動學習,註定有一個失敗的結果。中職生、高職生已經做過一次選擇,那就是在普通高中、普通大學與職高、職專之間的抉擇,他們既然選擇了職高、職專,這說明他們對所選的學校和專業還是有一定興趣的。也許到了職高、高職的真情實境,覺得有些乏味,但他們知道,除了努力,已沒有太多選擇,無非是可以調調專業。學生有學生的優勢,心靈手巧反應快,接受新生事物快,動手能力強。我想老師們加以引導,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強化,教學效果是否就會倍增呢?
進行了夯實基礎、習慣養成、強化興趣這一番針對性極強的教育,職高、高職生會有質的飛躍。其實,他們本就不是問題所描繪的那樣,他們也是有理想、有思想、有能力的求知者。盼著他們學有所成,將來各行各業的技能大賽還等著他們領獎呢! -
8 # 滋水齊奇
這種情況主要還是從你自身上找原因,比方說考完試大部分同學都不及格,肯給你是老師教學出了問題而不是學生學習出了問題!
-
9 # 悠悠樂淘淘
華人講究因材施教,對於學習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不好,興趣比較低的孩子開展教學應該有別於於日常的教學進度規劃,另闢蹊徑,別開天地。
解救傳統意義上的差生,需要有良師相伴。一個充滿愛心,對孩子能夠耐心指導的老師,將會是差生擺脫學習困境的重要保障。
當整個世界都在衝著孩子搖頭時,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讓孩子重拾信心,很多差生通常都有內心的自卑,常掛在孩子嘴邊的話:“我就是個笨學生,我就很差!”另一類則是藏的更深,因為學習帶來的挫敗感,使他以不屑於學習的外顯示人。所以對於差生學習,學業的補差是第二步。解決孩子的思想問題是關鍵。跟孩子交朋友,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找到孩子厭學的深層原因。是來自於家庭,還是自身,或是某位老師。
解鈴還需繫鈴人,解決孩子的思想問題,才能改變孩子對學習的態度。這個算是教育上面的道,以後我們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術”來引導孩子在學業上改變。
而所有的這些都依賴於有一個耐心,對孩子充滿著愛與關懷的老師的引導,願意春風化雨將自己所有的熱情和對教育職業的敬畏,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學,與孩子的相處過程當中。
孩子可以學習不好,但是不能品格惡劣。當老師可以走入孩子的內心,就要把正向的道德觀,價值觀注入到孩子的靈魂深處,學習不是檢驗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而道德卻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人格標準。教孩子做善良正直,對社會有益的人才是教育本質。和孩子交心,當孩子遇到思想上的矛盾鬥爭時,願意與作為老師的我們,進行傾訴和交流,那麼我們就有機會成為孩子思想的影響者。
發掘孩子的特長,讓孩子在另外一條起跑線上取得傲人的成績。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從點點滴滴,小的成功體會當中獲得,如果在學校的課堂學習當中很難取得,那麼可以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不管是體育,音樂,美術,只要是孩子表現較為出色的方向,就應該給以足夠的鼓勵和讚揚,讓孩子在另外一條起跑線上,重拾對自己的信心。
孩子自信心的恢復,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之後,再進行文化課方面的基礎查缺補漏,效果會好很多。
即使最終孩子的成績並不夠理想,甚至非常的差,也不要因此放棄孩子。人生是一次長跑,成功有多個維度,不同層次,不能單以一紙文憑或者學習來定成敗。
正如當年李玫瑾老師,對自己孩子教育方向的選擇。老師並沒有一味的看重孩子的學習水平,而是替孩子選擇了,透過藝術方向的發展,而最終成為音樂老師的職業規劃。
借用旅遊博主房琪說的這句話:錯過一紙文憑,並不等於錯過整個人生,站在高處看深淵,墜入深淵時攀爬。人不活一個點,活起伏,路還長,我們山頂見。
-
10 # 清涼室教育雜談
沒什麼好說的,直言不諱,這就是一個差生,沒有基礎,沒有興趣,沒有習慣。差到家了。
不過別急,有句話說的好,開始從來都不晚。只要你願意開始,現在就是你嶄新人生的第一時間。
高考80%考的是最基礎的東西。
興趣不一定非得去培養,逼著自己堅持一段,把基礎的東西掌握好。
這時候也無所謂習慣的問題了。
你可能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會,也不想聽課,也不想做題,總之什麼都不想幹,老師說什麼都聽不進去,家長說什麼都嫌煩。於是就感覺自己沒有任何希望了,破罐子破摔放棄一切。
但是你總還認識字,總還能看懂點語文課文,總還認識幾個英語單詞,總還知道幾個數學公式。……
從現在起把自己當作小學生,把最基礎的東西把一年級的課本拿出來,看一遍背一遍,會寫的題,寫一點兒。
你會發現,你會的東西還真不少,慢慢的信心就會有的一點一點提高吧。
改變,大幅度提升很難,但是如果你是高中生,願意從高一開始重新看課本,做最基礎的題,考上大學應該還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
祝你好運!
回覆列表
此類情況我真遇到過,學生能把老師折騰死。我記著是二十五年以前,那時高校老師受聘於各種職業學校很是流行。我曾經在一個機電技術學校代課,屬於中專性質的學校。
當時我主要上政治理論課,由於事先就知道學生基礎差,課堂秩序亂,所以就做好了如何應課堂教學和組織教學策略。
第一個策略,從教學方法上,脫離教材,採取案例教學法,說白了,就是講故事。
第二個策略,嚴明紀律,對那些搗亂的學生嚴格要求,直至停止他們上課。
第三個策略,真心愛護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第四個策略,講課拿著書本走下講臺,來到學生中間講課。
效果如何呢?
不能說沒有效果,但是,效果有限。
想起來,也不知道那時出去代課掙那幾塊錢幹嘛,上課回來,那種委屈的心情好久好久平復不下來。一邊上課,稍不注意,孩子們那調皮搗蛋勁頭簡直不可想象。我記著有一個男生,在上課時帶著一個小老鼠,並在課堂上把小老鼠放進一個女生脖子裡,老鼠鑽進女生上衣裡。。。。。
類似情況數不勝數,實在沒辦法就給班主任反映一下,班主任回覆說:“這裡的孩子都這樣,上課就是打發時間,反正他們不學,就別管他們了!”
如果你所在的學校學生管理能跟的上,學生僅僅是基礎差,可以採取案例教學法,要有耐心。如果是我上述遇到的那類學生,我是沒辦法。
記得,我對學生要求嚴格,凡是上課時間教室打撲克,上課時間教室吸菸,上課時間教室玩小動物的同學,都採取教室外樓道罰站。到期末,學校進行教學質量檢查,學生給學校教務不悶反映說老師體罰學生,學校教務處反饋說,寧可讓他們任意搗亂,也不能罰站,我無法接受,從此,再也不去此類學校代課了。
我記得其課程他所有老師,根本不管學生,學生該說話的說話,該睡覺的睡覺,該打架的打架,任課老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當時想,真佩服這些老師的忍耐力。
我經歷過,很能理解你的心情,學校的教育不是萬能的。“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個觀點真接受不了,以此類推,醫院“沒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會治病的醫生”,現實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