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北地久天長

    同一種酒年份越長價Grand SantaFe高,特別是醬香型白酒,除了價格不同以外,年份越長酒質有會有變化,酒中的酯類,醇類等物質也發生變化,使酒變得越來越醇厚,越來越協調!

  • 2 # 醬的傳人

    除了價格,還有就是口感不一樣,年份越長的酒,根據酒分子表面張力,會把周邊的分子吸引過來,成為較大的酒分子,會使酒的口感更加柔和,而且在存放過程中,酒內的一些雜質會揮發,保留酒內的芳香化合物,所以年份越長的酒,更加香、柔

  • 3 # 一線醬酒人

    每一款酒都不同,從價格、酒質、原料、工藝、存放時間、勾調老酒比例、基酒質量、每一款醬香型白酒都是不一樣的。

    假如說現在有一款5年的坤沙酒和8年的坤沙酒,是不是我買5年的存放三年時間就會變成8年坤沙酒的口感呢?顯然是不會,至少目前來說兩款酒的口感不一樣,存放再久也不會變一樣的。

    有人又問同樣是坤沙酒酒質,為什麼價格差距那邊大?好比飛天和遵義1935,雖然都是坤沙酒質,為什麼價格差距那麼大,我想說兩款酒的基酒等級都不一樣、存放時間也不一樣,勾調的調味酒和老酒不一樣,比例也不一樣,定位不一樣,所以價格不一樣,口感也不一樣。

    在茅臺鎮你找不出一模一樣的兩款酒來,因為釀酒與做其他的不一樣,看運氣的,有時酒好、有時差、有時醬香好、有時又比較差。基酒都不一樣無論你怎麼勾調都不一樣的。

  • 4 # A丶茅臺醬香酒

    首先生產的酒要按照按12987工藝來取酒,每個輪次酒一定得分開存放,取酒的的溫度一定得是52.5到54度之間,因為這個溫度是醬香白酒最好的度數,其次是存放地點,是否符合存放條件。再者就是她的存放時間,所以年份固然重要,其實其它的工藝把控更為重要,年份長了品質好了自然價格也會隨之提升。個人見解,不到位的地方大家可以一起討論,謝謝。

  • 5 # 酒都一見如顧

    酒除了年份,價格不同之外,還與酒質,釀造工藝,有很大關係。

    (1)相同酒體 年份不同價格不同,年份越長價Grand SantaFe高 (酒精酒除外)。

    (2)酒質 相同年份,酒質不同,價格不同,酒質越好,價Grand SantaFe貴。

    (3)釀造工藝 工藝越複雜,酒質越好,醬香型白酒(坤沙酒)釀造工藝複雜,升值空間更. 工藝簡單,釀造成本低,升值空間就低些。

  • 6 # 醬香酒友匯

    1,原料不同:

    簡單舉例說明,例如:茅臺酒,醬香型白酒,是以本地紅櫻子高粱、小麥,水為原料

    五糧液,濃香型白酒,是 以,高粱,玉米,糯米 ,大米,小麥為原料

    董酒,藥香型,具不完全統計有130多種中藥材釀製而成。

    2,香型不同:中國白酒市場分為十二大香型,

    1、醬香型 2、濃香型 3、清香型

    4,馥郁香型 5、兼香型 6、藥香形

    7,鳳香型 8、老白乾型 9、芝麻香型

    10,米香型。11、豉香型。12、特香型

    以上排列不分順序

    3,品牌不同

    品牌不同,品牌價各不相同,受眾群體也不一樣,目前市場上濃香市場份額是最大的,目前茅臺醬香是最受消費都投資和青睞的

    4,生產工藝不同

    醬香型白酒是以傳統大麴醬香工藝12987工藝,釀製而成。及一年一個生產週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生產週期長達一年之久。

    濃香是以包包曲製取工藝、跑窖迴圈、續糟配料、分層起糟、分層入窖、分甑分量質摘酒。三大工藝流程為,制曲,釀酒,勾兌。

    4,勾調配比不同

    每一個香型白酒的勾調技藝,流程,配比都是不同的,勾調出來的口感特點也是各不相同,所以說各大香型白酒都有它的獨特之處

  • 7 # 梁掌櫃說酒

    除開價格以外最關鍵的就是口感,俗話說得好酒是陳的香,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剛釀出來的酒往往帶有太多的雜味,氣味分子還比較活躍,味道不夠醇甜柔和,並且新酒刺激性比較大,所以酒都會經過不同年份的儲藏,這樣酒中比較活躍的物質就會逐漸揮發出去,酒體就會變得相對醇和,這種現象我們稱為白酒的老熟。

    咱們拿醬香型白酒舉例,因為醬香型白酒由於釀造工藝的原因,使它的存放時間可以更長,年份越長,酒味就越濃厚香醇,這就是為什麼年份越久的酒價格更貴的原因。不過每款酒都有它的最佳飲用時間,並不是放的時間越長越好,像一些清香型和濃香型的白酒最多放個3到5年就差不多了。

  • 8 # 酯醉津迷

    酒根據年份價格不同。我想問一下,除了價格以外,有什麼不同的嗎?

    首先酒的年份分為兩種:一種是年份酒,一種是陳年老酒。

    年份酒是白酒廠商推出的口感風格類似陳年酒的品類。如**酒15、**酒20,其酒體不見得是在酒廠庫房陳放了15或20年的酒罐裝出廠,只是透過酒體的勾調達到某個年份酒酒體特點風格的酒。(在年份酒是如何計算出來一文中已有闡述)陳年老酒則不同,一瓶陳年的老酒是認真的經過時間的洗禮,酒體是在不停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酒體透過若干年的陳化老熟,香氣、口感、酒質都有很大的提升,是任何新酒所無法比擬的,是可以品嚐的古董。

    所以說年份酒也好,陳年老酒也罷,不僅在價格上與普通酒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口感上更是千差萬別,畢竟酒是陳年的香。

  • 9 # 王旭兵

    大麴醬香酒生產週期長,存放時間長,用的是天然會呼吸陶壇儲存,長時間儲存口感首先不一樣,醇和厚重很多,年份越長的酒。其次,根據酒分子表面張力,會把周邊的分子吸引過來,成為較大的酒分子,會使酒的口感更加柔和,而且在存放過程中,酒內的一些雜質會揮發,保留酒內的芳香化合物,所以年份越長的酒,更加香、柔、醇、甘。

  • 10 # 芙蘭一醉

    1.酒根據年份價格不一定不同。

    俗話說“酒是陳的香”這話不假,但這裡的酒是有所指的。

    指的是什麼酒呢?簡單的說就是純糧固態發酵的糧食酒。

    因為現在的酒款中還有新工藝法白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酒精酒,它分為“固液法”白酒和“液態法”白酒。

    這種酒是沒有什麼陳年價值的,這種酒不論放多少年之後,不但不會醇香,而且價格也不會漲,沒有任何陳年收藏的價值。

    2.陳年好酒除了價格以外,還有哪些不同呢?

    顏色不同

    陳年老酒大部分在顏色上都有一定變化,比如:濃香、董香、芝麻香、兼香、馥郁香等香型的白酒,在存放了10年以上之後會泛出淡淡微黃的顏色。

    但也並不是所有的老酒顏色都會變黃,比如清香型白酒中的老版92年份的玻璃汾酒,絕大部分都是無色透明的,雖然有的汾酒也有顏色微黃的存在的情況。

    但顏色微黃或者黃色的酒,可不一定是老酒,有的是特意而為之迎合消費者,有的就是冒充老酒製假售假。

    香氣不同

    好的陳年老酒,香氣格外的優雅細膩,不衝、不串、不暴;

    一瓶好的陳年老酒,一開始開啟的時候香氣是內斂含蓄的,靜置片刻,透過氧化反應開始緩慢的釋放豐富的花果香氣,香氣自然優雅、香而不豔、濃而不膩、沁人心脾。同時酒的糧香、曲香、糟香以及時間流逝所帶來的陳香,讓酒的香氣濃郁中不失清新、醇厚中不失細膩。

    風味不同

    我記得喝過一瓶92年的古井貢酒,當時給我印象非常深刻,至今難以忘懷。

    端起一杯、慢飲入口、如綿如絲、入口即化;

    飽滿、圓潤、細膩、醇厚的酒液包裹著舌頭,瞬間瀰漫在口腔中;

    頓時口齒生津,甘美甜香、鼻口之間呵氣如蘭。

    優雅的陳香有一種特別的厚重之感,讓終於知道時間也是有味道的。

    入喉之後,回香油滑、香甜不膩、口鼻留芳。

  • 11 # 酒徒善修

    問題:有年份的酒,除了價格不同之外,還有哪些不同?

    價格是酒的價值和市場的認可程度的反映,有年份的酒本身的價值取決於他的品牌、品質、品相、稀缺程度等不同因素。

    有年份的酒,也可以分為次新酒與老酒:從九十年代中期到現在的酒都可以看成次新酒,九十年代中期之前的酒都可以看成老酒。

    老酒圈流傳一種說法,九十年代之前,酒廠屬於國營,還沒市場化,那時候糧食土地都沒汙染,釀酒的人懷有一顆淳樸的釀酒之心,所以就要比現在的好。其實,九十年代之後,隨著很多酒廠工藝的改進,酒質提升的情況也不在少數。老酒的價值主要還是體現在稀缺性、時代特色與記憶承載的文化價值上。

    老的茅臺、五糧液、董酒、郎酒等名酒受追捧,是因為他們當時品質有保證、品牌價值高。如果有幸品嚐,那就不僅僅是喝酒,而是品嚐特定的歷史和記憶。

  • 12 # 好的醬香酒

    那麼同樣是酒,這些年份酒和普通酒的除了價格外到底有什麼區別?老莫就來和大家聊聊年份酒。

    一、什麼是年份酒?

    年份酒,概念最初流行於國外,是對葡萄酒、白蘭地、威士忌等酒類的等級概念。20世紀90年代,“年份酒”概念出現在中國。目前,國內的各個酒企業大部分都有各自的年份酒,如茅臺酒共有15年、30年、50年、80年這四種年份酒,並一直在生產。

    二、年份酒除了價格高之外還有什麼不同?

    白酒年份酒越久口感是完全不同的。因為一般來說新酒刺激性較大,口感上有所欠缺。往往不如那些經過一定時間儲存後,變得綿甜、柔和、醇厚的白酒年份酒。當然不是年份越久品質越好,白酒一般沒有保質期,但這並不意味著酒存放的時間越長越好,因為時間越長白酒往往會味,口感降低香味減弱。但是醬香型白酒不一樣,所謂白酒年份酒越久酒越好其實主要是針對醬香型白酒的。醬香型白酒一般是高度酒,至於為什麼會以15年、30年、50年和80年為具體的酒齡劃分標準,是為了使不同年份的年份酒口感質量風格有明顯區別。這樣一來,許多長期喝年份酒的消費者,不用看包裝,都能準確喝出不同年份的陳年酒,使他們真正感受到:因為年份不同,所以品質不同,價格當然也不同,確實物有所值。

    三、哪種香型的年份酒口感更好?

    都說“酒是陳的香”,但不是所有香型的年份酒都是越陳越香,普通香型的酒經長時間存放後,酒中勾兌的香料會逐漸揮發,香味變淡,口感也會變差。但是醬香型年份酒則不同,首先,醬香型酒用純糧釀造,無香料新增,香味物質不易揮發,醬香突出,回味悠長;其次,醬香型酒酒精度至少在53度以上,而53度是酒精與水締合最牢固的濃度,加之其貯存期較長,遊離的酒分子少,濃度穩定,酒體協調,醇厚濃香;最後,醬香型酒是高溫制酒,易揮發物質少,對人體的刺激性小,更有利於健康。作為醬香酒鼻祖的貴州茅臺酒,自然具備這些優點。紀念巴拿馬金獎百年珍藏版,就是茅臺在榮獲世博金獎百年之際,以小批次特釀的方式,推出的一套珍藏版年份酒。集粹茅臺5年醬香、15年陳香、30年醇香,以及50年天香,全套4瓶,年份加成恰好百年,品質珍稀。

    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年份酒價格比普通酒高了吧。我作為一個傳統釀酒人,一直在堅持自己的純糧酒事業,也結交了很多真性情的酒友,他們喜歡找我聊收藏酒、鑑別真假酒,品酒所有關於酒的事,我雖然不是什麼厲害的專家,但是我都會盡自己所能為他們答疑解惑。從他們身上我也獲得了很大的動力,我也會不忘初心,堅持做自己酒質好、口感佳的純糧酒,希望各位酒友都能喝上價效比最高的那款心頭好酒!

  • 13 # 阿文說茅臺

    今天,阿文就給大家講講同一款酒年份不同除了價格外還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一、決定白酒價格的是什麼?

    第一個成本,也是最重要的成本——酒本身,酒是什麼東西釀出來的?純糧固態釀酒,其原料標準很高,必須是高梁、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等穀物(不包括薯類與果蔬類),要求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黴變。第二個成本,叫做勞作成本。固態釀酒,生產工藝那是真的複雜啊,只能簡單說一說:原料處理-泡糧-初蒸-悶水-復蒸-攤涼-下曲培菌-發酵-蒸餾……每個酒廠釀造規程不同,多次回沙、反覆蒸餾的酒廠多了去了。這中間的硬體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可想而知,非常得高。第三個成本——時間成本。真正貴的酒成本就在這裡了。時間本身的消耗就是一項非常高的硬成本,茅臺酒每年只能生產一季;每年產出的酒要封存放三年以上才能勾兌,勾兌後又要存放一年以上才能出廠,其中加上投料、發酵、烤酒的時間,酒齡至少都在五年以上。

    二、不同年份的白酒在口感上有什麼不同呢?

    眾所周知,"酒越陳越香"!但3年、5年、10年的老年份酒,在口感品鑑上有什麼不同呢?或許下面這張表會令你找到答案。以濃香型白酒為例,以上是專業評酒師給出的評價。一般瓶裝酒出廠前都會貯存3年,這個時候的風味只能說是達到合格線,無明顯的瑕疵感。若你將一瓶買來的酒再貯存幾年,口感就有差異了。首先,它多了一絲細微的陳香;其次,入口的感覺開始變得綿柔;再次,回味變得更加悠長;最後,各種豐富的複合香氣逐一呈現。若酒的年頭貯存到10年以上,那又是另一番風味。酒的陳味越來越突出,入口的感覺細膩到如絲般劃過口腔,愉悅的感受令身心飄然,複合香氣就像一首美妙的協奏曲,在鼻尖穿梭,這種質的飛越只能用完美來表達。

    三、年份長的普通酒好還是貴的新酒好?

    常年喝醬香酒的酒友肯定聽過這麼一句話“十年王子賽飛天”,我也見酒友發出這樣的聲音:自己在家裡存放了十年多的王子酒,喝起來很接近茅臺酒,甚至比茅臺新酒還要順。其實放了十年的醬香酒喝起來比茅臺新酒還要順是正常的,而茅臺或者其他的一些新酒普遍有些衝,這是新酒的特徵,一些接受程度不高的酒友可能就喝得不太適應,但歸根結底,茅臺酒的品質遠遠高於王子酒。

    現在大家知道同一款酒不同年份除了價格外還有什麼不同了吧,價格高是有道理的!我作為一個傳統釀酒人,一直在堅持自己的純糧酒事業,也結交了很多真性情的酒友,他們喜歡找我聊收藏酒、鑑別真假酒,品酒所有關於酒的事,我雖然不是什麼厲害的專家,但是我都會盡自己所能為他們答疑解惑。從他們身上我也獲得了很大的動力,我也會不忘初心,堅持做自己酒質好、口感佳的純糧酒,希望各位酒友都能喝上價效比最高的那款心頭好酒!

  • 14 # 使用者6415039877603

    我家裡做了二十年的小燒鍋酒,純高梁的。存放五年以上才賣給客戶的,也有十四年的玉米酒,可是沒有存放五年的純高梁酒好喝。都是我家的酒,因為原料不同,口感就不一樣。還有,粘高梁酒又比普通高梁酒好喝,我家裡都有這二種高梁酒,我是古法釀造的,從來不勾兌,做啥樣就存地窖裡啥樣,所以好些客戶都不遠千里之外慕名而來,可是,我的酒一年只能賣有量的那麼多,不能不夠年的買,所以是定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中貂蟬結局如何?歷史上確有其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