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淘寶動嵐乒乓
-
2 # 江城老水775
乒乓球如何培養拉球意識?
這的確是很多業餘球友解不開的疙瘩。換句話說就是如何學會拉弧圈球。什麼是弧圈球?就是強烈上旋或側上旋的球。如何判定拉出的球在強烈旋轉?就是球有一個明顯的半圓飛行軌跡,且落地後仍在快速旋轉。
好了,言歸正傳。先談一談業餘球友中會拉弧圈球的人為什麼那麼少?最多的只是會拉一個小上旋。這是什麼原因?是弧圈球的技術太難學了嗎?非也。對這個問題本人觀察了三十多年,也想了三十多年。記得2000年時本人到一個科研單位的乒乓球室去打球,和一個該單位老員工對練,當時我順手拉了一個側拐弧圈球,沒想到對方高喊:弧圈,弧圈!於是經常喊我去打球。那個時侯會拉弧圈球的人是鳳毛麟角,到了如今業餘球友中仍然不多。為什麼?最近幾年本人在一所大學的業餘球友中專門教他們拉弧圈,無論我怎樣示範,怎樣在實戰中拉高吊和側弧,各位始終學不會。我又要問:為什麼?而我為什麼會?尤其是當今傳媒發達,要想在手機上看世界級的高手拉弧圈球,那是分分鐘的事。但很多球友就是學不會。原因何在?我真的不忍心說出真正的原因,那就是被教壞了!(且聽下回分解)好,咱們接著聊。剛才之所以停頓了一下,就是為了看一下各位是否關注這個話題,如果不感興趣,立馬打住。現在點選量已過萬,說明各位很關注這個事,因此本人更不敢怠慢,更要推心置腹地和各位好好聊一聊。
我發現有很多業餘球友在學習正手攻球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大臂夾緊,只收小臂,手腕同時上翹,下肢和腰腹基本不用力。這就是所謂的要求動作要小。並被要求不可用大力,唯有這樣才有利於動作定型。"動作定型"實際上是一個含混不清的概念,甚至是狹隘錯誤的論調。剛才這個正手動作可以理解為正手快帶,連快點都不是。當手腕上翹時,擊球的效果實際上是一個滑板。打直線或者反手位的正手斜線滑板。照此練的結果是:擊球缺少弧線,發不了大力,沒有全身協調發力的鞭打效果。因此也學不了弧圈球。(待續)如今在乒乓球的教學中“鞭打效果"被多次提到,並且也成為練習正手攻球的最佳效果。(反手也一樣)我們在看乒乓球大賽時,雙方球員上場後,先在球檯上對打幾個球,這時他們的動作就是前面提到的只收小臂。這幾個動作實際上是試球,找到球的特性。之後開始退臺一步,放開手腳拉打。這時的動作才是真正的正手攻。而我們的業餘球友卻把前面的試球動作當成了正手攻的標準動作來練,其結果是啥也沒練著。那麼什麼是正手攻的標準動作呢?要不要定型呢?在什麼是正手攻的標準(正確)動作問題上,在國家隊已無須過問。此問題只在業餘球友和初學者中有意義。簡單的說就是讓全身之力透過球拍有效的將球擊出。這首先就是要放鬆,兩腳站立要大於肩寬,肘關節和手腕都應放鬆,要充分引拍,在球來時讓持拍手在身體的三點鐘位略前位置(而不是身體正前方)迎球合擊。實際上就是一個人體轉動帶手臂擊球的過程。手腕在觸球瞬間突然固定,但不可用手腕加力帶。由此找到鞭打的效果和手感。乒乓球的最大魅力就在於旋轉,而弧圈球正是把旋轉發揮到了極致。許昕之所以被稱為人民藝術家,就是因為許昕把弧圈球拉到了藝術家的高度。那麼弧圈球究竟應該怎麼拉呢?許昕就是最好的樣板,且還是直板。簡言之,重心大低,手臂伸直,充分引拍,用球拍兜住球,用全身之力帶之。就如同擲鐵餅的動作和手感。那麼如此瀟灑的弧圈是否就定型了呢?非也。真正學到的是對球的旋轉的感知和隨心所欲的發力打(拉)。總之一句話:協調發力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除了擺短,能讓每一板擊球達到速度和旋轉的最大化。那麼最後就要回到本文的主題了:如何提高拉球意識?實際上就是正手拉球意識。這裡要強調,首先要學會拉高吊弧圈以及前沖和側捌弧圈,如果不會,提高拉球意識則沒意義。我們看到很多世界高手在接發球時,多站在反手位角上,讓出正手位的大片空檔。其意識就是搶拉正手位的球。來球如果是下旋且出臺,即可正手拉高吊弧圈。波爾就是拉第一板高吊弧圈的高手。且拉球的下降期,這樣來球旋轉已下降,容易拉起同時拉過網的弧線也低,對手不易反拍之。反手同樣也可以拉高吊弧圈,朱雨玲就經常來一板反手高吊。如今反手擰拉也已成為趨勢,把下旋球拉成上旋球,之後正手全臺拉衝。許昕已表演的淋漓盡致。總之提高正手拉球意識必須得建立在會拉弧圈球的基礎之上。願各位都成為會拉弧圈球的高手。謝謝!
-
3 # 乒乓時刻
拋開預判談意識都是扯淡,不接受任何的反駁。看到這個問題反映出提問者是個初學者。那麼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只有發球的時候才能有主觀意識,其餘任何情況下都是先做預判然後分主觀意識和肌肉記憶(俗稱下意識)。
下面我就具體說一下。發球的時候是主觀意識這個大家都能理解,哪麼其餘的任何情況下為什麼都要先預判呢?預判是什麼呢?其實預判就是預先判斷對手的動作。只有透過分析對手的動作,判斷出乒乓球飛行方向、旋轉和落點,才能有主觀意識的決定,用什麼樣的技術來處理這個球,只有這樣上臺率才會增加。
如果沒有了預判,不管什麼球,過來我先拉一板,哪麼上臺率就會非常的低,藉助網路名言就是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比分0-5.
-
4 # 楊磊談乒乓
我的回答是截然相反的兩個方面:一是拉球意識需要刻意培養,二是拉球意識根本不用培養。看似矛盾,下面分別談一下。
第一,拉球意識需要刻意培養拉弧圈球技術,作為乒乓球運動中一項高精尖的技術,必須專門學習、專門練習,從外在基本動作,到拉上旋球、下旋球,從定點拉到不定點拉,從正手到反手,從近臺到中遠臺,內容很多、要求很細,都需要一一練習,這是一個刻意練習的過程,更多場景是日常訓練。
第二,拉球意識根本不用培養為什麼這麼說?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掌握了拉球技術,用的時候,就是隨心所欲、自然而然,覺得應該用,就自然用出來了,不用刻意提醒自己。
沒有掌握拉球技術,或者說掌握不紮實,一味自我提醒,用處也不大。比如說比賽時候,對方發你出臺急長下旋球,你連著拉下網兩個,到第三個,肯定乖乖搓了,先得保證上臺啊!
所以,拉球意識更多時候應該是練習時候,功夫在平時。真到了比賽之中,兵器庫裡有什麼用什麼,什麼過硬用什麼,不可強求。
-
5 # 騎馬寺的少年
業餘乒乓球選手要練到一定程度,就要堅決摒棄一些快推快擋,要真正學會拉衝弧圈球,你才可以提升到更高的檔次。那麼如何來培養拉球意識呢?以我個人的親身體會來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第一,學會放慢速度,用旋轉來牽制對手,切勿一味跟對手打快。乒乓球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取勝要素,像伊藤美誠能夠打敗國乒眾多主力也是因為她近臺的速度非常快,讓人很難有拉弧圈的餘地。劉詩雯能夠在乒壇征戰多年,也是憑藉“速度”這個法寶。在業餘球友中了不乏有打速度這種型別的選手,我跟他們交手時推完反手、推正手,速度和角度兼具,而且能推到非常多的板數。雖然最後也能贏下來,但一味跟著對方的速度走打得就非常累。
後來,我改為正手主動增加拉球,由於旋轉較強,對方在快推快攻時很由於出界。這樣一來,我用旋轉制約了對方的速度,反而會輕鬆勝出。因此,有時候我們不要一味去追求速度,跟伊藤比快你比得了嗎?她會越打越快。相反,我們遇到這種選手反而要學會放慢,把旋轉加上去,把拉球的質量提高上去,更容易拿下比賽的勝利。這是說的第一點,也就是意識方面要主動去拉球,而不是跟對方去拼速度。
第二,學會用腳找球,用腰腹來發力,切勿只用大臂發力拍打。業餘選手由於沒有經過專業的乒乓球訓練,大部分是處於靠手來打球的階段。來球是半高球或上旋球,揮起大臂直接就拍、直接扣,這樣扣殺起來的確很爽、威脅也很大,但不利於我們形成拉球的意識。在第一點中我們說到了一味拼快,追求速度你就失去了拉球的空間,容易以擊打為主。那麼要形成拉球的習慣,必須要像專業運動員那樣學會用腳找球,用腰腹發力來攻擊。
用腳找球就是不管來球是什麼位置,你總要移動到合理位置來拉球。如果讓球頂住、壓住你是沒有辦法來拉球的。從專業角度來講,我們以右腿為支點,讓對方的來球總是在你右腿膝蓋的上方,只有移動到這個角度,你轉腰發力拉衝弧圈才是最合理的、發力最充分的。我們也可以透過影片來多看一些孫穎莎反手拉完然後銜接正手的跑動位置,是不是球總以她的右膝膝為準,確定這個位置後拉球是具備相當大的殺傷和穩定性的。否則,球別住你的身體後,你非常容易攻球出界。
第三,敢於拉衝對方強下旋球,增加手腕的摩擦,切勿用搓、劈的方法來處理。拉球一般都是從下旋拉起,然而對於一些下旋比較轉的發球,或者搓過來的下旋球,有些球友是不敢拉的,反而會採取劈長或搓一板過度,這樣反而會讓對方先拉起來,自己陷入被動之中。拉球本身就是一個練習的過程,如果你能拉起30轉的球,那麼你就要敢於挑戰去拉50轉,甚至是80轉。下旋越是強烈的球,手腕帶起、拉起的一瞬間更要主動加強摩擦,否則很容易拉球下網。養成拉球的習慣除了意識之外,更重要的還有信心。
-
6 # BXH體育世界
開始打球時,多用搓球、闢球、推擋等技術,所以我們要主動去練習拉球技術,因為這項技術還是優於其它技術的,在比賽中積極主動地去拉球,能拉的就不用其它方法,特別是反手擰拉,效果超好。
-
7 # 自由小貓8I
打球是需要意識的,一個好的意識,有用的意識,就能使乒乓球的打法上有提升,技術上有不斷充實和完善的空間,就會覺得打乒乓球確實也是門學問,也是書山有路勤為徑的。要培養這種意識,需要弄清什麼是拉球,拉球的用處是什麼,只有對拉球認識了,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和方向。拉球是上旋球的一種,弧圈球就比較典型,人們提到拉球,印象中的弧旋球便浮現眼前了,這是因為弧旋球確是好看,不僅上旋,還有曲線,這曲線充滿了變數,不像直線,是一覽無餘的。這也就是說,拉球不僅能製造上旋,而且能使球執行的線路變得美麗,這付合人們審美的需求,所以要培養和學習這種意識。當然,打球並不只求好看,還需要贏球。拉球的球,著臺後即前衝,就像是給了物體一個加速度,這加速度提高了球的質量,使接球方的回球準備難度有所增加,此時拉球方即使不直接得分,也能使自己下一板的球好打並主動了許多。拉球的這些現象在打球時的出現,使人們從中不斷領悟,這拉球意識的萌生和培養就自然形成了。
-
8 # 我愛長膠
拉球是乒乓球技術中最好的技術。經常練習拉球,提高拉球水平對業餘球友來說非常重要。拉球作為最常用的進攻技術,它的速度快旋轉強,力量大,落點多變。練就有一手好的拉球技術是取勝的保證。機會球可暴拉,短球可擰拉,救球可拉側旋弧圈。可以說比賽相持時大部分比的是拉球水平高低,可見拉球的重要性,而且正反手都要會拉。業餘球友的力量大部分比較差,可考慮拉落點,威力也不小。總之根據自己的情況多練習拉球,比賽時敢用多用,拉球上手進攻的意識會逐步得到培養和提高。
-
9 # 雪蓮在夏天盛開
拉球是打乒乓球最基本的內容之一,拉球是針對弧旋球的對手而練的,拉球時基本動作是半蹲式引拍向下到最低點,觸球的底部側面用力將球提起並拉過去,整體動作連貫並一氣呵成,經常多練就熟能生巧了。
-
10 # 喜歡挑戰77
首先,拉球是打乒乓球最基本的內容之一,拉球時基本動作是半蹲式引拍向下到最低點,觸球的底部側面用力將球提起並拉過去,整體動作連貫並一氣呵成,經常多練就熟能生巧了。
其次,拉球是打乒乓球時其中一項技術,如果非常好的掌握這項技術,必須有專門教練,專門學習、練習,從外在基本動作,到拉上旋球、下旋球,從定點拉到不定點拉,從正手到反手,從近臺到中遠臺,內容很多、要求很細,都需要一一練習,這是一個刻意練習的過程,更多場景是日常訓練。
最後,當這項技術學成後,在比賽當中,拉球的意識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
11 # Wrangler之華山論球
最近小編在球館陪幾位初級階段的球友打球,心想借助陪練的機會,尋找一些高效方法提醒球友多加練習,以便提升球技。就拿拉球來說,小編髮現大多數初級球友由於練習基本功時,沒有提前把拉球所需要的引拍拉手動作加進去,造成球友遲遲不能對拉球有根本性的認識,不能進行升級階段的練習和進步。在這裡小編總結出幾個方法,可以和廣大球友共同探討一下如何培養拉球意識,以及拉球動作正確運用的完成方式。
第一點,小編覺得初級球友在熟練了一定的正反手基本功球后,首先,應該把拉球時需要拉手引拍動作逐漸加到基本功球動作裡面。也就是說基本功球到了一定程度,每次都能連續攻球來回超過幾十回合的,就已經滿足技術升級的需要了。有些球友打了幾年乒乓球,始終在練習那幾個正反手基本功球動作,熟練程度真的很熟練很熟練了,但是呢!就好比上學階段的小學生,一年級唸了好幾年沒有升二三年級。這說明什麼?說明你早該學習二年級內容了,你還在那原地踏步啊!因此,小編總結,一個好的教練在教學生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理論,才會讓初學者儘快升級學習新東西。開始時,可以在三五個基本攻球后,中間加一個帶拉手引拍動作攻球,這個拉手攻球動作就是為了給後面連續拉球技術動作做準備,更為後面拉下旋球時的技術動作打下基礎。因為,下旋球沒有拉手引拍動作,根本不會拉球上臺。那麼,前期的基本功球動作熟練後,把拉手引拍動作加到基本功裡,才是後面養成拉球意識的重要基礎。你看,往往在一場比賽前,雙方先打幾回合的基本功球后,立刻退臺進行雙方中臺對拉環節。對!這種雙方對拉也是拉球基本功的一種。所以,你不在前期近臺基本功球的基礎上加些拉手引拍動作,怎麼可能直接進入退臺對拉階段。也就是說要想養成乒乓球正反手拉球意識,那必須在前期正反基本功球裡逐漸加上拉球所需的拉手引拍動作。讓自己對基本功球和拉球之間的區別,有個熟悉的認知,為後面比賽時能夠進攻拉球打好堅實基礎。
第二點,因為拉球時
,往往都會稍有退臺,原因是近臺功球速度一旦過快,拉手引拍後往往球就會被頂住了,來不及完成拉球的動作。所以,往往拉球時都會向後退半步,這時引拍拉手動作就和來球上臺彈起的速度同步了,完成拉手引拍後,乒乓球也到了身體右側,可以正常發力拉球。因此,近臺基本功球和退臺後連續拉球屬於兩種基本功。小編覺得,如果想培養拉球意識,那就退臺練習對拉,自然就養成拉球的意識了。還有就是最近小編髮現,要想讓拉球上臺率高,那必須在來球的下降前期觸球。這樣拉球會增加頂蹭的力度,並且,拉過去的球旋轉也會大大增加。球友們可以在網上找找張繼科原來比賽影片,他拉球在球的下降前期出手的特點非常明顯。所以,那些乒乓球高手技術動作,小編覺得可以模仿模仿,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點,小編認為,要想培養拉球意識,手指手腕動作少不了,網上有些影片稱之為“制動”。也就是說拉球動作過程,從起始到結束,不能過於勻速運動,觸球的瞬間應該有個二次加速,也就是爆發力,使乒乓球頂蹭到球拍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加大,乒乓球返回去的速度和旋轉都會加大。對方就要用更大的力量和速度來回應過去乒乓球,加大回球難度,造成對手失誤的機率也會大大增加。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最近剛好遇到一個類似的問題。
前兩天跟一個球友打球,發現他的球多為下旋球。這個時候我就加大了拉球的頻率,加強了拉球的旋轉,調整拉球的線路。突然感覺這樣的效果還不錯。拉起來之後在相持轉進攻,反手得勢正手得分。打起來非常的流暢。讓我感覺到拉球在自己的整個技戰術體系當中還是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的。它可以讓我們在被動的時候可以轉為主動。
那麼解決題主的問題就很容易了,從兩個方面去解決。第一個問題就是心理問題。你要明白自己拉球對你整個技戰術的安排上是有幫助,要有勇氣嘗試拉球。要明白拉起來才能控制對手,限制對手的進攻,讓自己掌握主動。這就是心理層面的一種方法,培養拉球意識就是讓自己相信這件事情對自己是有利的。
第二個方面,正確的培養拉球的意識,一定要承接第一個問題,那就是相信拉球是對自己有利的一件事情,那麼對自己有利的一件事情,而且自己又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去做到,那麼他一定會趨利避害的去多拉球。那麼這個百分之百的把握是從哪裡來呢?那就是對於拉球技術的自信。對於平時拉球技術的練習以及各種拉球過渡轉相持的方法有清楚的瞭解,也就是拉球只是開始後面的銜接才更重要。不然單純的拉球也是麼有意義,讓對方反拉或者反撕那就是送分題了。
百分之百的把握不僅僅是在拉球的聯絡上建立的熟練度,還有實戰得來的自信感或者叫手感。你可以平時做一些實戰演練和球友配合練習多球不定點,下璇結合上旋。對於培養拉球意識非常有幫助。
如果沒有練習多球的環境,也可以找長膠球友陪你練習拉球。和長膠練習拉球有兩個好處,可以一直拉下去,就是你拉上旋過去,他磕回來是一個下旋,然後你繼續拉球,你拉的越轉磕回來的球就越轉。這樣對你練習拉球的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也可以搓一板拉一板,這樣的話拉球練習,練的是拉上旋球。這對於你這個壓拍或者壓低弧線也有非常好的練習幫助。
說的再清楚一點,意識就是思想層面的,你就要有主動行為的去做這件事情,要認為拉球這件事是對的,還要有足夠的拉球能力。形成肌肉記憶,將拉球培養成條件反射,下意識的行為你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