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城老水775
-
2 # 西西的哥哥
乒乓球的回球動作是由來球落點、旋轉和自己的位置關係以及自己想要採取的回球技術共同決定的。
以反手來說,由於人體生理結構影響,想要靠主動發力擊打出同樣質量的球,不如正手技術穩定,發力也是以軀幹和手臂手腕力量為主。由於反手技術沒有匹配的步伐相適應,所以反手覆蓋空間小,想要發上力對來球線路要求預判很準確,容錯性遠不如正手技術,所以很少看到頂級運動員比賽中是依賴反手主動發力得分的。下蹲對反手發力有好處,但影響不如轉腰來得明顯。而且如果過分在意下蹲,導致過大的引拍動作會影響還原,影響銜接。
比賽中,運動員有輕微下蹲的目的更多是為了以最好的迎球角度擊球,比如近臺相持中來球很快很頂又追身,為避免被頂到而邊下蹲邊出手以保證在上升期擊球可以借力,從而得到較好的出球質量,代表運動員樊振東。
這應該是指乒乓球的技術問題了。
橫板反手發力是下蹲發力嗎?這的確是個頗為玄妙的問題。沒錯,我們時常能看到世界高手在反手發力打時,雙腿蹲的很低,尤其是小帥哥:樊振東。還有德國名將奧恰洛夫,法國名將西蒙高茨等。
那麼乒乓球橫板的反手發力,究竟是不是下蹲發力呢?
既是,也不是。
此話怎講,道理何在?
若認為:下蹲之後再發力蹬,就對了。若認為:下蹲同時反手發力,即:下蹲與反手發力相反作用力,那就大錯特錯了。
後者之所以錯,就不用多說了。那明顯是洩力之舉,不信自己試試看。
重點在下蹲之後發力。實際上何止橫板反手下蹲發力,正手下蹲發力更是大有人在。
那麼下蹲發力的道理何在呢?首先是:為什麼要下蹲?
這就是為了取得與來球同樣的高度。換句話來說:讓球拍的高度與來球的高度形成最好的發力角度。
沒錯,世界乒乓高手多半都在來球高點期或下降前期反拉(無論正、反手),而來球多半弧線都很低平,此時要想對上點,並與來球等高,就必須降低身體高度,讓反拉時的球拍高度與較低的來球持平。
那麼怎樣降低身體高度呢?
唯有雙腿下蹲。而腰是不能前彎的。此時就會看到橫板反手下蹲的雙腳站的很開,蹲的很低,尤其是樊振東表現的十分誇張!
為什麼要如此誇張呢?這就是前面談到的原因。同時又引出了第二個原因:
下蹲之後的發力。沒錯,乒乓球的所有發力都必須遵循的原則:由下到上,由大到小的發力。而反手下蹲式的發力,若觀察不細,就會誤以為是下蹲與上肢發力相反。結果就南轅北轍了。
總之降低重心和下蹲的很多,是為了低球起板並取得較大的發力值。君不見:樊振東的大腿肌肉為什麼那麼有型,那就是為了在下蹲很多的情況下仍然有很強大的蹬力,從而為上肢提供堅實的力量基礎。
而下蹲之時的上蹬發力不那麼明顯,還是為了保持與來球的最佳反拉角度。
若從表象看到實質,那你就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