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鵬鵬奇趣圍棋講堂
-
2 # 大鯊魚資訊
松打虎的英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關於武松的描述“水滸傳”是這樣開場的,宋江因殺了閻婆惜,去柴大官人家裡避難,正巧武松也在,並且因為武松無所事事,天天喝酒鬧事,弄得下人也沒人搭理,即使武松得了痢疾!宋江見到武松後惺惺相惜,可憐同是天下淪落人!就悉心照顧武松。
那武松為什麼在柴大官人家裡呢?
武松身強力壯,嗜酒後好鬧事,因在老家喝酒後和人家鬥嘴,結果誤傷了他人性命!然後逃難來到了柴大官人家裡,結果武松酒性不改,依然喝酒後鬧事!從這裡看出武松曾經也不是什麼好鳥!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武松又因喝酒誤事,誤闖了景陽岡,被逼無奈打死了老虎,被陽穀縣的民眾推舉為英雄,並被認命都頭!從此武松有了正事,當起了官差,不再是曾經的小混混!
從這裡可以看出,很多人本性並不是混混無賴,不然很多在家無業待家時間長後,父母都會說趕快給他找個事情做,或給他找個媳婦管管他!
好人壞人,不能武斷,不能一棒子打死,老子還說:人性惡,求賢師,習禮儀,後改之!
-
3 # 玲瓏文史
一談起武松,要算“景陽岡打虎”及“怒殺潘金蓮”兩部分的情節最為膾炙人口,一向令人津津樂道。
事實上,從武松一出場,其“不平則鳴”的性格就已然醞釀與發酵。
第二十二回中,宋江因殺了閻婆惜至柴進處避禍,淨手之後,一不小心踢翻了武松向火的火盆,炭火都掀在武松臉上,武松二話不說,當下立即予以反擊。
那漢氣將起來,把宋江劈胸揪住,大喝道:“你是什麼鳥人!敢來消遣我!”
若非宋江是武松心中一直崇敬卻緣慳一面的物件,那麼,火爆場面肯定會繼續下去。
這段描述堪稱巧妙,為武松那種有話就說,快意恩仇的性格埋下了伏筆。換言之,若不是武松具有如此反抗的性格,那麼他就不會積極找出兄長死亡的真正原因,更不會以兇殘的方式進行報復行為。
這段“宋江踢翻火盆、武松當場發難”的情節,字數雖然不多,卻是深具意義的。
寥寥數語,即為武松定了調,使他“日後屢次血腥抗爭”不流於無根、突兀,確實是很高明的安排。
宋江與武松劇照
武松冷靜、致命,兼具計劃性與反抗精神雖然武松不免流於殘暴,但與李逵不同的是,他在殘暴中還帶有冷靜。
他沉得住氣,懂得尋找蛛絲馬跡,伺機而動。因此,即便他的脾氣暴躁,但能夠蓄積能量,在必要時一舉出擊,讓成功率大大提升,而不至於像李逵一樣老是莽撞壞事。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武松因為有了何九叔和賣梨鄆哥的證詞,確信潘金蓮藥死武大,但縣衙因與西門慶往來密切,遂不審理此案。
武松只得重新計劃,取得潘金蓮及王婆的口供,並請鄰居前來寫下兩人供詞作為證據。
一方面,武松也是氣不過;另一方面,他又怕官府不真心辦案。於是,他先下手殺了潘金蓮、西門慶二人,取其首級,在武大靈前祭拜;隨後自首,甘心接受法律制裁。
武松劇照
咱們且不論動用私刑的正當性,也不論“取人首級”的殘忍性,但從武松找尋真相的過程,及對血債血償的堅持,便可知道他是一個有頭腦、有計劃、冷靜又具反抗精神的人。
他不許自己的計劃受阻,他決計要成功,所以他步步為營,思慮縝密地進行他的復仇計劃,可以說是天衣無縫,完美無瑕。
勇於挑戰、反抗強權,極符合武松這個人的性格“醉打蔣門神”雖是受人點滴,湧泉以報之舉,然而,蔣門神的惡霸行徑也是令武松決心力挺施恩的一大原因。
倘若蔣門神並非強取豪奪,又非行徑囂張之人,那麼,武松也不見得會對他大打出手。
從第三十回武松對蔣門神的一段話中可以看出一點端倪。武松說他和施恩沒有干涉,這只是場面話,他當然是為了施恩去向蔣門神興師問罪、討回公道的。
但是,以武松的性格而言,“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也是真心話。
武松劇照
施恩向武松表示了自己受到蔣門神的欺凌,若非“受欺凌”一事引發武松的義憤填膺,那麼,就算是施恩的慫恿,武松也未必言聽計從。
或許這只是江湖上的是非恩怨,施恩原來的生意也不是多麼正派的勾當,然而江湖義氣重的是有個“先來後到”,既然受欺凌的是自己的恩人,武松當然樂於替他出頭,反抗強權。
施恩並不一定是個“好人”。“好”、“壞”的標準是世俗的。
咱們且不去論施恩先前在快活林的營聚生計是否也是一種地頭蛇的行為,也不去細究武松幫忙施恩要回快活林的主權是否具合理性,單看武松勇於挑戰強權、反抗強權的行為,是極符合他這個人的性格的。
武松劇照
以“暴力美學”來解讀“血濺鴛鴦樓”“血濺鴛鴦樓”的情節,歷來受到許多人批評。人們都覺得武松過於暴力,甚至牽連無辜,連端茶倒水的丫環也不放過,並非替天行道的好漢應有的風範。
殺嫂,尚有為胞兄手刃兇手的充分理由,雖然殘忍,但不失英雄氣概;鴛鴦樓一役則否。
雖然武松仍展現出他的細密心思並懂得伺機而動,殺了張都監也原是無可厚非,但他在怒不可遏的情況之下,不分青紅皂白地把無辜的女眷以殘酷的手法也一併殺害的這件事,以世俗道德的角度來看,是泯滅人性、令人唾棄的。
然而,若以“暴力美學”來解讀,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意義來:武松的行徑,雖然令人不齒,但他反抗的力道,卻是出奇的強;其強烈程度,乃至於沒有什麼人、什麼東西能夠阻止。
武松劇照
當是時,武松即使並無自我反省,也不一定覺得正義凜然,“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倒是一點兒也不差。
而無論是善是惡,是對是錯,那孤注一擲、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藝術家眼中,是美而不是醜;是善而不是惡。
當然,“血濺鴛鴦樓”的成因是由於張團練和張督監密謀替蔣門神報仇而來,他們設計了一個陷阱,等著武松自投羅網,自是不費吹灰之力,手到擒來。
而武松骨子裡有十足充滿反抗的細胞,一下到牢裡,他馬上有了報仇的計劃。
他尋思道:“那廝安排這般圈套坑陷我!我若能夠掙得性命出去時,卻又理會!”
武松的反擊,迅速,絕不拖泥帶水。“飛雲浦”、“鴛鴦樓”是他絕地大反攻的機會,他早在心中有了計劃,一切按照計劃進行。
武松劇照
他不想坐以待斃,這不是他的作風;倒寧可殺他個片甲不留,以洩心頭之恨。
留下無辜的人,對他並沒有好處,恐怕橫生不必要的枝節。因此,他毫不猶豫,在殺伐聲中毅然向前,手起刀落,血流成河,逼得對手不得有絲毫喘息的機會。
這便是武松“血債血償”的基礎思維模式。
-
4 # 熱愛讀書跑步的大叔
一部《水滸》,最出風頭的人物,就是武松。他在《水滸傳》中所佔篇幅巨大——在評書中還有所謂的“武十回”,把武松渲染、包裝成一個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
武松就是因為“赤手空拳”打死了一隻危害鄉民的猛虎而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的。至於他後來為哥哥報仇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在快活林醉打蔣門神,在孟州殺了張都監一家十五口等等,算不算英雄行為,那可就各人有不同的看法了。
《水滸傳》中寫武松出場,是在柴進的莊上。那時候,他已經是個二十多歲的彪形大漢了。書中沒有介紹他的青少年時代,只說他以前在老家清河縣酒後打人,自以為把人家打死了,這才逃到柴進莊上躲避的。
武松的一生,從認識張青這裡開始轉折。這以前的武松,是非善惡非常清楚;這以後的武松,不但是非善惡不分,而且“善”的一面逐漸消亡,“惡”的一面逐漸增長。這可能和他的人生遭遇有關。以前的武松,雖然是個粗魯的渾人,但是人性不惡;自從在十字坡認了張青做哥哥以後,不知道張青是怎麼“開導”他的,善惡的界線模糊了;血濺鴛鴦樓以後,他的人性,就逐漸向“惡”的一面偏移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開始走下坡路”了。從醉打蔣門神——黑吃黑到血濺鴛鴦樓——濫殺無辜,武松“善殺人者即英雄”的思想已經佔了上風,救人苦難的“俠意識”完全消失,只剩下以我為中心的“霸意識”了。
武松的性格在《水滸傳》中是最突出的一個。武松屬於性格粗魯的那一類人。縱觀《水滸傳》,性格粗魯的人很多,最典型的如李逵、魯智深,但是武松的性格和李逵、魯智深並不雷同。李逵突出的是蠻橫,魯智深突出的是率性,武松則是剛直。他粗中有細,在正常的場合,能控制自己,不任性胡來;而最最突出的是:他身上有一股“剛強之氣”,為別的好漢們所缺少。
在柴進莊上,他以一無業遊民身份,因為不滿柴進的冷遇而敢於當面斥責,這是剛強;景陽崗上,十八碗“透瓶香”下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還是剛強;到了陽穀縣,面對潘金蓮的撩撥,武松瞪著眼睛說:“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帶發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沒人倫的豬狗!”義正詞嚴,擲地有聲,決不拖泥帶水,還是剛強;得知哥哥被害,他沒有恃強殺了嫂嫂報仇,而是蒐集證據,到縣衙要求官辦,貪官受賄不準,武松也只是說:“既然相公不準所告,且卻又理會。”絕不苦求哀告,還是剛強;鬥殺西門慶之後,對街坊說:“小人因與哥哥報仇雪恨,犯罪正當其理,雖死而而不怨。”提著人頭到官府自首,還是剛強;刺配孟州,明知不行賄就要捱打,卻大聲吆喝:“指望老爺送人情與你,半文也沒!我精拳頭有一雙相送!”到了廳上,要打一百殺威棒,他不告病,還要人家打得重些,不要打“人情棒”,也是剛強;身陷都監府,被栽贓陷害,知道不招認就有性命之憂,只得屈打成招,卻“已有越獄之心”,想的是:“能夠掙得性命出去時,卻又理會。”能屈能伸,一意報仇,也是剛強;鴛鴦樓大開殺戒,連殺張都監家大小一十五口,完了蘸血在牆上大書:“殺人者,打虎武松也!”何等剛強!
林沖在被押解路上對差人唯唯諾諾,而在押解途中自行逃脫不用人救援的,只有武松一人。武松被評為《水滸》第一英雄,受到許多人喜歡,和他的剛強性格,是分不開的。——當然,武松並不是天生的“完人”,在他的身上,也有許多與生俱來的缺點。武松是個粗人,甚至是個渾人。但是他粗中有細,渾而不傻。
武松不是英雄,並沒有給國家或當地做過什麼貢獻,充其量只是個好漢,但後期更多表現濫殺無辜的惡的一面,好好的一個打虎英雄、一個得力的刑警隊長,最後終於變成了一個殺人放火的強盜。
-
5 # 大醉狂俠
武松,可以說是水滸中最受歡迎的人物之一,武功高強,嫉惡如仇,但是武松確實算不上英雄,其實梁山上的人,真正的英雄少之又少,武松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要嘛別人先招惹他,要嘛別人有恩與他,他為了報恩,例如,鬥殺西門慶,為了他哥哥;打孫二孃是因為黑店想害他;醉打蔣門神,是因為施恩對他有恩;血濺鴛鴦樓,是因為報仇;蜈蚣嶺殺王道人,純屬閒的沒事幹;醉打孔亮,因為搶吃喝;所以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沒有什麼純粹的行俠仗義!不過雖然武松算不上英雄,但是可以說是一條好漢!
-
6 # 纖城浪子
武松可以說是水滸中的重要人物,個人十分喜歡武松的性格,愛憎分明,有血有肉,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英雄形象。
武松出場就有很精彩,飲酒十八碗過景陽岡。空手打死老虎,為當地除害了個大害。從這裡可以看出武松很膽。連獸中之王都不放在眼裡還把老虎打死。武松的武功還是很高強的。當時的老虎都是野性十足的沒有功夫,不是被虎傷了就是被虎殺了。景陽岡打虎英雄出世初顯鋒芒。從這以後武松的第一綽號打虎武松!!武松因此到了陽穀縣當了督頭。在這裡遇到了養育武松的大哥武大郎。武松對待武大郎可以說是十分尊敬的。
當武松見到嫂子潘金蓮,感覺嫂子能嫁給自己的哥哥。也對嫂子跟欽佩。這樣的美人,嫁給武大郎誰看了也覺得不般配。武大郎可以說家窮人醜149。
潘金蓮遇到武松這樣的英雄和自己恩丈夫一對比。一在平底,一在天。所以對武松產生愛慕之情。武松對大哥的感情是無人能比,大哥也是他世上唯一親人。怎麼能為了女子破壞兄弟的情誼。這也是潘金蓮認為憑自己的美滿,哪個男子不動心,可偏偏遇上了武松。從這裡可以看出武松重義。
後來潘金蓮和西門慶合夥害死武大郎。這件是觸動武松的做人底線。武松不記仇,直接報仇。先殺了貌美如花的嫂子,後有獅子樓鬥殺西門慶。武松的性格是隻要你傷了我,不管你多有勢力都必死無疑,這裡也顯出武松的一個狠子,對於壞人覺不留情該殺必殺!!後來武松也走上了不歸一路,到了孟州結識了施恩,為兄弟義氣醉打蔣門神。
得罪的當權者,被陷害。在飛雲浦一場大戰武松的戰鬥力在次得以體現。以後血濺鴛鴦樓把貪官汙吏都殺了,連對自己有情義丫鬟也殺死了。武松是容不得別人背叛自己的。
武松惹下了大禍。還好有孫二孃的的幫助武松才能逃脫。武松從那以後該變的形象變成頭陀和尚打扮。從這以後武松就變成的行者武松。武松的這個綽號一直用著。
武松還有好多英雄的事蹟,打鬧蜈蚣嶺,聚義二龍山,最後也到了水泊梁山。
在梁山上守衛梁山的安全,對仗官軍也立下的赫赫戰功。最後梁山遠征方臘武松單臂擒方臘。我送能自斷一臂。可見武松為擒方臘做出的多大的犧牲呀!武松是個重義氣,有骨氣,俠肝義膽,嫉惡如仇,不貪女色的,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
7 # 小楊西遊
武松是英雄嗎
今聊聊武松。他從小父母雙亡,家裡也窮,沒念過書,這個身世對他以後的人生產生了重大影響。他是由武大郎撫養成人,所以對哥哥感情極深。武大郎賣炊餅經常受人欺負,武松看在眼裡,為了不讓哥哥受欺負,武松習得一身好武藝。因為老天爺給了他一個高大威猛的身體,換成武大郎再怎麼練也不見得能有多厲害,也就不會有以後的傳奇。所以命運有時候是有註定的成分的。
後來武松因為失手打死了一個惡人,就跑到柴進莊園躲著,這也無可厚非,擱誰誰不害怕。在這碰到了宋江,倆人結成了兄弟。可是之後聽說那人沒死,案子就不了了之,武松就回家找哥哥。路上發生的事讓武松走上了神壇。大家都知道就是景陽岡打虎。
有人說能為民除害打死老虎還不是英雄?當然是。可英雄也有很多種,有被動的有主動的。武松則算個被動的英雄。
怎麼講呢?你看路過三碗不過崗,店家好心告訴他山上有老虎,可他不信,反倒說人家是為了騙他住店。之後上山看到官府榜文知道真有虎,正常人不就回店裡了,可他不,死要面子活受罪。他的狹隘由此可見。而且為什麼說他是被動英雄,因為他不把老虎打死,他就死了。
至此武松成了傳奇,受人敬仰,還當上了都頭,成為一方守護神,又與哥嫂團圓,這是他人生第一個幸福期,事業有成,親人團聚。
可好景不長,哥哥被毒死,晴天霹靂。其實事發後武松是想按照合法途徑解決問題的,找了人證物證,可是西門慶勢力太大,官府也奈他不得,武松只好暴力解決,殺了兩個姦夫淫婦。武松自首。負責審判的東平府府尹陳文昭也不是個壞人,知道武松情有可原,最後從輕發落,刺配孟州。這時候他還沒反朝廷呢,想的是認真伏法。
後來在獄中金眼彪施恩天天好酒好肉款待,武松為了報恩醉打蔣門神。這也不是主動為民除害,但肯定是個義士,知道知恩圖報。
再後來的事就讓他徹底死心。張團練假意厚待,還給她一個漂亮的玉蘭妹妹,這是武松第二個幸福時期,領導看重,又有佳人陪伴。可沒想到這一切竟是蔣門神勾結張團練對他的陷害,武松又被刺配。途中得知是被暗算,心如死灰,心想我這輩子碰到的都是什麼人,這是個什麼世道。於是大開殺戒,血濺鴛鴦樓,把有關的無關的反正是到場的男人女人,主人僕人都殺了,包括玉蘭。其實玉蘭不是壞人,對武松也很好,只是被逼無奈誣陷他。可武松只能根據自己樸素的世界觀看問題,他恐懼了,判斷不出玉蘭到底是好是壞,為了安全他終於變得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並且蘸下鮮血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十足的恐怖片。可能玉蘭有錯,可罪至致死嗎?至此他徹底反叛,暴力性格從此形成。但有一點他這次也不是主動為民除害。
所以武松肯定是英雄,但絕算不上頂級英雄。是的,他沒有董存瑞雷鋒那樣一心只為國家,一點也不在乎個人得失的境界,彷彿自己的生命是借來的,不是自己的。也沒有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更沒有劉備欲伸大義於天下的宏圖……可是諸位你們真的相信他們三個做事沒有一點私念,就是為了普度眾生?拜託那是佛祖,不是人類。只要是地球上的生命,自我生存才是第一需求,為己之後才能為人,我相信所有現實裡的英雄都是這樣。你相信荊軻刺秦真的是為了天下蒼生?無非名利。所以武松是英雄,而且是真真實實,有血有肉現實世界裡的英雄。不是政治宣傳裡的,不是鏡花水月摸不著的。所以我們喜歡他。施耐庵也喜歡他。要不怎麼連著寫了他十回。順便說一下,98版丁海峰演的武松真好,哪都好,尤其醉打蔣門神太帥了!
再說說武松跟孫悟空。他倆都造過反,後來也都成了統治者的工具:孫悟空不得不按照佛祖的意思西天取經,弘揚佛法;武松不得不按照朝廷的意思徵遼國,田虎,王慶,方臘。只是結局不同:孫悟空成了體制內的人——鬥戰勝佛嘛;武松斷了手臂之後出家了,最後也沒被體制承認,或許他也不想。發現沒有水滸傳和西遊記寫的是相似的故事,西遊記本來就是吳承恩借神話諷刺當時的政府的嘛。只是他比施耐庵更含蓄,當然也就沒有水滸傳揭示的那麼深刻。
所以武松比孫悟空更絕情,他是成不了佛的,心太狠。要不怎麼施耐庵讓他斷了胳膊,這胳膊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景陽岡打虎用它,鬥殺西門慶用它,醉打蔣門神用它,血濺鴛鴦樓用它,擊殺耶律得重也用它。像他這樣一個以暴力為唯一處世手段的人竟然斷了臂膀,意味著什麼?
其實吧什麼也不意味著,我覺得反倒是好事。如果他不斷胳膊還是那麼心狠手辣,或許根本就活不到80歲。胳膊斷了意思就是施耐庵告訴他你別隻用暴力解決問題,太不人道,長此以往,總有一天會有個比你還暴力的人把你給暴力了。
但同時在那樣黑暗的社會里,不用暴力,一味忍讓,像林沖似的,好像也不行,所以施耐庵很耐人尋味的讓他只斷了一條胳膊。表面是斷了一個胳膊,其實是斷了他以前心狠手辣的心性,從此武松成為真正適應時代的人,活到80歲,壽終正寢。可能作者也不忍心讓他死,這樣的人物沒人不喜歡。
其實要說施耐庵最喜歡的人物,我覺得可能是魯智深。要不怎麼讓他最後功德圓滿,潮信坐化,成了正果(他是水滸裡唯一一個成佛的人);再看其名字,魯達,達,豁達,魯智深,智深,智謀深。為什麼叫花和尚,不是貶義,不是說他愛喝酒吃肉,而是說他身上的紋身很漂亮,像花似的。那麼魯智深何許人也:不受環境限制,隨遇而安(讓我當提轄行,讓我當和尚行,讓我看菜園行,讓我上梁山也行,他很少有煩惱的時候),心地純粹,想喝便喝,想睡便睡,嫌烏鴉打擾喝酒,就倒拔垂楊柳;主動為金翠蓮打抱不平,有勇有謀,拳打鎮關西;為朋友林沖兩肋插刀,一路護送,大鬧野豬林。魯智深恐怕是水滸裡最可愛的人。
-
8 # 伯喈蔡
評價一個人是困難的,更何況是古人。
關於武松這個人在歷史上究竟如何,人們並不清楚。
人們對他的印象基本上來自小說和影視劇《水滸傳》,但其實可以看看《金瓶梅》裡的武松,還有李碧華的小說《潘金蓮的前世今生》裡的武松,可以獲得不同的角度和理解。
武松在《金瓶梅》中的形象其實梁羽生說得比較透,他在《梁羽生閒說金瓶梅》裡專門探討過武松和潘金蓮的關係,並且分析了武松這個人的複雜性。
武松是打虎英雄,按理說是天不怕地不怕,但他卻怕一個人,那就是他嫂子潘金蓮。為什麼呢?因為潘金蓮太美了。《金瓶梅》寫武松第一次看到潘金蓮的情形,原話是:“武松見那婦人十分妖嬈,只把頭來低著。”
一個打虎英雄在女人面前低下了頭,這是什麼意思?這恐怕說明武松被眼前女子激發出了男性本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武松“低頭”的舉動其實是在壓抑自己的本能。再加上他被“打虎英雄”這個標籤束縛住,更是不能在禮法上有半點受人指摘之處。他是英雄,英雄的意思是,不僅能幹大事,而且首先要品德高尚。小叔子和嫂嫂的關係如果處理不好,英雄沒得當。
按照弗洛伊德心理學理論,人的意識就像一座冰山,其中十分之一露在水面,十分之九在水底,不僅難以為人察覺,甚至連自己都不清楚。只能透過細節來判斷。
在《金瓶梅》中,潘金蓮多次採取策略“勾搭”武松,武松的反應並不像《水滸傳》中刻畫的那麼決絕。潘金蓮趁武大郎賣炊餅還沒下班回家的時候,為武松準備好了好酒好菜,兩個人在飯桌上先吃喝了起來。如果武松真的有所防備,合理的行動應該是避開這種局面。但他沒有。等潘金蓮喝得已經舉止孟浪的時候,“酥胸微露,雲鬢半嚲”,武松的反應是“只把頭來低了,卻不來兜攬”。這個反應雖然證明他不受撩撥,但卻也能看出沒有那麼拒絕。如果他這的對潘金蓮這號人物反感至極,從一開始就不會讓這種不妥當行為發生,至少不能讓潘金蓮的孟浪愈演愈烈。
武松什麼時候爆發的呢?是在潘金蓮舉起一杯酒,自己喝了一口,轉手要喂武松的時候。這時候武松說話了,說嫂嫂不要不知羞恥,我是個頂天立地的男人。這種表述方式其實反映出武松是在用道德評判雙方的,英雄和蕩婦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當然,我們不能就此評判武松人品,這裡只是說他的複雜性。
還有一個側面可供參考。
武大郎其實在娶潘金蓮之前是有一個妻子的,是陳氏。他們生下一個女兒,叫迎兒。陳氏死後,迎兒跟著武大郎和潘金蓮一起生活,受盡潘金蓮的虐待羞辱。後來潘金蓮西門慶事件爆發,武大郎中毒身亡,緊接著武松復仇,殺死了潘金蓮和西門慶。迎兒怎麼辦呢?
按理說,迎兒是武大郎的親生骨肉,是武松的侄女,武松自然會照顧迎兒,起碼會給她找個安身之所。但小說中怎麼講的呢?武松復仇之後根本沒有顧及迎兒死活,迎兒再三向他求救說自己害怕都無濟於事。此時的武松忙著去王婆家尋找銀兩和金銀首飾,隨後絕塵而去。迎兒後來的命運十分坎坷,不得不說與武松的甩手不管有莫大關係。
從以上事例不難看出,武松這個人物不能用“英雄”二字簡單概括,這樣容易將人物扁平化。無論小說裡,還是現實中,耐人尋味的人都不是簡單的扁平的,而是複雜難辨的。在這方面,不得不說《金瓶梅》要比《水滸傳》的功力更勝一籌。
順便再提一句李碧華的小說《潘金蓮的前世今生》,這相當於是一本故事新編,把潘金蓮、武大郎、武松、西門慶幾個人之間的愛恨糾葛用女性角度重新講述了一遍,不僅有為潘金蓮平反的意思,而且還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三位男性的眼光。
回覆列表
武松是一個刻畫得非常成功的藝術形象!
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沒有虛偽的假道學,渾身上下充滿了“人氣”!
個人認為武松這個人物最成功的地方是真實,打虎是為了求生,殺西門慶、潘金蓮是為了替大哥報仇,醉打蔣門神是為了報答施恩……總之,武松行事完全是以符合自己的利益為基準,跟現實中的人非常接近,所以武松給人的感覺非常真實,人們看武松的故事時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其中!
另外武松智勇雙全,堪稱膽大心細的代表,總能化解各種危難局面,也迎合了人們的英雄主義情結!